CN110145074B -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5074B
CN110145074B CN201910525679.9A CN201910525679A CN110145074B CN 110145074 B CN110145074 B CN 110145074B CN 201910525679 A CN201910525679 A CN 201910525679A CN 110145074 B CN110145074 B CN 110145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alignment hole
steel bar
alignment
half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56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5074A (zh
Inventor
蒲正霖
马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56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5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5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5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5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5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3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3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 E04C5/165Coaxial connection by means of slee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套筒部;套筒部中间形成容置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容置槽,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第一螺母的端面的第一翻边,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第二螺母的端面的第二翻边;第一螺母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对位孔,第二螺母上设置有与第一对位孔对应的第二对位孔;套筒部由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围合形成,第一半筒上设置有与部分第一对位孔配合的第三对位孔,第二半筒上设置有其他第一对位孔配合的第四对位孔。通过这种钢筋连接套件可以避免钢筋丝口生锈;能避免钢筋端部丝口齿牙被破坏;只需要一个工人操作套上套筒部后连接插棒即可,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分为绑扎搭接、钢筋焊接和钢筋机械连接三类。以及目前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浆锚和灌浆套筒连接。
绑扎搭接主要适用于小规格钢筋的连接。焊接连接可分为闪光对焊、气压焊、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窄间隙焊等。机械连接可分为冷压套筒、锥螺纹、剥肋滚压直螺纹、镦粗车削直螺纹等。
绑扎搭接只是简单的将两根钢筋搭接绑扎在一起,会造成在较大的偏心力,不利于结构受力,影响钢筋的间距。而且仅用于直径较小的非主要受力钢筋的连接,已不能满足多数情况的需要。
焊接连接就是利用电焊机将两根钢筋的接头焊接成一个整体。焊接连接同样易出现偏心,焊接质量与电流大小和操作工的技术有很大影响,如果接头打磨不到位或接头被二次污染就可能造成焊接质量不佳和脆断。III级钢筋的碳、锰、硅含量较高,影响焊接质量,特别是
选用电渣压力焊时,接头送检合格率普遍偏低。焊接连接需要特殊工种作业,电流较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且对天气和现场要求苛刻。施工效率较低,连接后的受力性能不如机械连接好。
机械连接中在现场应用最广泛的是通过钢筋端头加工的螺纹丝头和螺纹连接套筒咬合形成整体的一种连接方式,适用于一切抗震设防和非抗震设防的混凝土结构工程。螺纹钢精度高、牙型好、牙齿表面光滑;连接质量稳定;接头通过国际土木协会200万次疲劳试验无破坏,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抗低温性能突出,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测试下,接头仍能达到与木材同强度连接;在应用范围上基本上没有任何限制,适用钢筋任何位置与方向的连接,也可用于弯曲钢筋、固定钢筋及钢筋笼不能转动的场合;适应环保要求:施工中无明火,在易燃、易爆、高处等施工条件下尤为安全可靠,可全天候施工;能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综上述,钢筋机械连接具有很多优点:接头质量稳定可靠;不受钢筋化学成分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小、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且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无污染、无火灾隐患,施工安全等;在粗直径钢筋连接中,钢筋机械连接方法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虽然现有的机械连接套筒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其在现场实际施工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目前,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存在的问题:1、钢筋丝口生锈:钢筋端部的丝口长期裸露,易生锈;2、钢筋丝口被破坏:钢筋要经过多次运输,运输过程中丝口齿牙易被破坏;3、现场一般没有保护套:在施工方案中一般会提出利用保护套对丝口进行保护,但是在现场施工中很难看到会给钢筋戴保护套,因为太麻烦;4、工人操作费力:如果丝口生锈或者被破坏,在现场进行套筒连接时,操作工人将很费力,甚至影响连接质量,降低受力性能。5、需要两个工人操作:现有的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一般需要两个工人配合,在进行套筒连接时,钢筋有转动的趋势,必须要控制钢筋或者套筒一方不转动来进行连接,有时现场条件不允许,很难操作。6、施工效率低下:现场进行连接时,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将套筒的整个丝口长度进行旋转连接,加之本来就很费力,导致施工效率低下。7、套筒包裹长度不一致:现有的直螺纹标准型套筒的内螺纹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方向,这就导致现场连接时,出现两根钢筋端头被套筒包裹的长度不一样,进而影响受力。8、套筒中部空心:甚至在很多时候,由于一端钢筋的丝口受损或者生锈,工人使很大力气都难以再旋转拧紧,这就致使两根钢筋端头并没有靠拢,出现套筒中部空心,机械咬合长度不够,进而影响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套筒部;
所述套筒部中间形成容置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容置槽,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螺母的端面的第一翻边,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螺母的端面的第二翻边;
所述第一螺母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对位孔,所述第二螺母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位孔对应的第二对位孔;
所述套筒部由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半筒上设置有与部分所述第一对位孔配合的第三对位孔,所述第二半筒上设置有其他所述第一对位孔配合的第四对位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插棒,至少一根所述插棒穿过第三对位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对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对位孔,至少一根所述插棒穿过第四对位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对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对位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棒包括棒本体,以及用于抵接在第一翻边外侧的第一杆头,和用于抵接在第二翻边外侧的第二杆头,所述第二杆头与所述棒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母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二螺母轴向长度之和为基础长度,所述容置槽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基础长度,所述容置槽的轴向长度小于1.1倍所述基础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头与所述棒本体螺纹连接。
一种钢筋连接方法,使用上述的钢筋连接套件连接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包括步骤:
对所述第一钢筋的连接端切出第一螺纹,对所述第二钢筋的连接端切出第二螺纹;
将所述第一螺母套入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一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螺母套入所述第二钢筋与所述第二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使得所述第一螺母靠近所述第二螺母,且调整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的深度,控制所述第一螺母远离所述第二螺母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远离所述第一螺母的一端之间的距离;
对准所述第一对位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对位孔;
将所述第一半筒和所述第二半筒对接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外侧,且第一翻边抵接所述第一螺母,第二翻边抵接第二螺母;
对准所述第三对位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对位孔,插入插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半筒、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二半筒、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对准所述第三对位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对位孔的步骤中,
先将所述插棒插入所述第三对位孔,然后所述插棒对准所述第一对位孔,插棒插入第一对位孔后实现所述第三对位孔和所述第一对位孔的对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钢筋连接套件可以很好地分散两根钢筋之间相对拉伸产生的应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钢筋丝口生锈;在钢筋运输过程中,能避免钢筋端部丝口齿牙被破坏;不需要再额外戴保护套,减少成本,减少工序;只需要一个工人操作,操作简单,不费力;现场连接时,只需要将连接器旋转一小段长度即可完成连接,效率将明显提高;能保证两端钢筋丝口与连接器咬合长度一致;能保证钢筋端头完全靠拢,能有效避免直螺纹套筒出现的空心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钢筋连接套件套设在两根钢筋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除插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套筒部配合插棒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钢筋连接套件套设在两根钢筋外时的剖视图。
图标:100-第一螺母;200-第二螺母;300-套筒部;310-第一半筒;330-第二半筒;350-容置槽;010-第一钢筋;030-第二钢筋;360-第一翻边;370-第二翻边;400-插棒;410-棒本体;430-第一杆头;450-第二杆头;101-第一对位孔;201-第二对位孔;311-第三对位孔;331-第四对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套件,请参阅图1和图4,这种钢筋连接套件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包括第一螺母100、第二螺母200和套筒部300。
钢筋的端部先车丝,然后两根钢筋分别套接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
套筒部300中间形成容置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的容置槽350,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350为圆筒槽,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的外轮廓也为圆柱状,因为本实施例中不需要通过套筒部300带动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转动,因此不需要第一螺母100或第二螺母200与容置槽350内壁紧密接触。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套筒部300具有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第一螺母100远离第二螺母200的一端的第一翻边360,第二端设置有用于抵接第二螺母200远离第一螺母100的一端的第二翻边370。
第一螺母100轴向长度与第二螺母200轴向长度之和为基础长度,容置槽350的轴向长度大于基础长度,容置槽350的轴向长度小于1.1倍基础长度。由于设计精度的限制,因此可以留有容置槽350轴向长度大于基础长度的余量,这样可以避免生产出来的套筒部300的容置槽350没法同时容置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而由于容置槽350的轴向长度大于基础长度,使得在正常情况下,第一螺母100抵接第一翻边360的时候,第二螺母200没法接触第二翻边370,导致两根钢筋之间会产生轴向位移,降低强度或者导致长期搓动使得金属疲劳。此时可以通过其中一根钢筋完全穿过对应的螺母,穿过的这段钢筋抵接另一个螺母的端部甚至与另一个螺母的端部螺纹连接,实现抵接固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套筒部300用于承受两根钢筋之间的拉伸产生的应力。但是为了方便实现套筒部300在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外侧的套接,套筒部300分为第一半筒310的和第二半筒330。第一半筒310和第二半筒330对称设置。第一半筒3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半槽,第二半筒33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半槽,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在拼合后形成用于容置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的容置槽35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半筒310和第二半筒330径向分离,设置了多个对位孔,通过插棒400或钢丝或其他能够穿过对位孔的零件穿过多个对位孔实现第一半筒310、第二半筒330、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相对位置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母100上设置有四个成正方形四角分布的第一对位孔101,第二螺母200上设置有与第一对位孔101一一对应的四个第二对位孔201;第一半筒310上设置有与其中两个第一对位孔101配合的第三对位孔311,第二半筒330上设置有另外两个第一对位孔101配合的第四对位孔33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插棒400实现对位孔的对位固定。插棒400包括棒本体410,以及用于抵接在第一翻边360外侧的第一杆头430,和用于抵接在第二翻边370外侧的第二杆头450,第二杆头450与棒本体410螺纹连接。
通过套筒部300的套接还可以保护钢筋的丝口,避免丝口生锈。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设置其他数量的对位孔个数,只要第一半筒310和第二半筒330上分别至少有一个即可。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钢筋连接套件可以很好地分散两根钢筋之间相对拉伸产生的应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钢筋丝口生锈;在钢筋运输过程中,能避免钢筋端部丝口齿牙被破坏;不需要再额外戴保护套,减少成本,减少工序;只需要一个工人操作,操作简单,不费力;现场连接时,只需要将连接器旋转一小段长度即可完成连接,效率将明显提高;能保证两端钢筋丝口与连接器咬合长度一致;能保证钢筋端头完全靠拢,能有效避免直螺纹套筒出现的空心现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方法,这种钢筋连接方法,使用实施例一中的钢筋连接套件进行两根钢筋的连接,包括步骤:
一种钢筋连接方法,使用上述的钢筋连接套件连接第一钢筋010和第二钢筋030,包括步骤:
对所述第一钢筋010的连接端切出第一螺纹,对所述第二钢筋030的连接端切出第二螺纹;
将所述第一螺母100套入所述第一钢筋010与所述第一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螺母200套入所述第二钢筋030与所述第二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使得所述第一螺母100靠近所述第二螺母200,且调整所述第一螺母100和所述第二螺母200螺纹连接的深度,控制所述第一螺母100远离所述第二螺母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200远离所述第一螺母100的一端之间的距离;
对准所述第一对位孔101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对位孔201;
将所述第一半筒310和所述第二半筒330对接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母100和所述第二螺母200的外侧,且第一翻边360抵接所述第一螺母100,第二翻边370抵接第二螺母200;
先将所述插棒400插入所述第三对位孔311,然后所述插棒400对准所述第一对位孔101,插棒400插入第一对位孔101后实现所述第三对位孔311和所述第一对位孔101的对准。继续插入插棒400,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半筒310、所述第一螺母100和所述第二螺母200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二半筒330、所述第一螺母100和所述第二螺母200的相对位置。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钢筋连接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钢筋丝口生锈;在钢筋运输过程中,能避免钢筋端部丝口齿牙被破坏;不需要再额外戴保护套,减少成本,减少工序;只需要一个工人操作,操作简单,不费力;现场连接时,只需要将连接器旋转一小段长度即可完成连接,效率将明显提高;能保证两端钢筋丝口与连接器咬合长度一致;能保证钢筋端头完全靠拢,能有效避免直螺纹套筒出现的空心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套筒部;
所述套筒部中间形成容置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容置槽,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螺母的端面的第一翻边,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螺母的端面的第二翻边;
所述第一螺母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对位孔,所述第二螺母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位孔对应的第二对位孔;
所述套筒部由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半筒上设置有与部分所述第一对位孔配合的第三对位孔,所述第二半筒上设置有其他所述第一对位孔配合的第四对位孔;
所述第一螺母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二螺母轴向长度之和为基础长度,所述容置槽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基础长度,所述容置槽的轴向长度小于1.1倍所述基础长度;
并通过其中一根钢筋完全穿过对应的螺母,穿过的这段钢筋抵接另一个螺母的端部或与另一个螺母的端部螺纹连接,实现抵接固定;
还包括插棒,至少一根所述插棒穿过第三对位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对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对位孔,至少一根所述插棒穿过第四对位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对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对位孔;
所述插棒包括棒本体,以及用于抵接在第一翻边外侧的第一杆头,和用于抵接在第二翻边外侧的第二杆头,所述第二杆头与所述棒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杆头与所述棒本体螺纹连接。
2.一种钢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套件连接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包括步骤:
对所述第一钢筋的连接端切出第一螺纹,对所述第二钢筋的连接端切出第二螺纹;
将所述第一螺母套入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一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螺母套入所述第二钢筋与所述第二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使得所述第一螺母靠近所述第二螺母,且调整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的深度,控制所述第一螺母远离所述第二螺母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远离所述第一螺母的一端之间的距离;
对准所述第一对位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对位孔;
将所述第一半筒和所述第二半筒对接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外侧,且第一翻边抵接所述第一螺母,第二翻边抵接第二螺母;
对准所述第三对位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对位孔,插入插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半筒、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二半筒、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相对位置;
在对准所述第三对位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对位孔的步骤中,
先将所述插棒插入所述第三对位孔,然后所述插棒对准所述第一对位孔,插棒插入第一对位孔后实现所述第三对位孔和所述第一对位孔的对准。
CN201910525679.9A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Active CN110145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5679.9A CN110145074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5679.9A CN110145074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5074A CN110145074A (zh) 2019-08-20
CN110145074B true CN110145074B (zh) 2023-09-15

Family

ID=67591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5679.9A Active CN110145074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45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1277A (zh) * 2020-08-11 2020-12-04 陆水龙 螺旋钢筋用钢筋连接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3726U (ja) * 2017-06-16 2017-11-30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鉄筋接合締付け具
CN109057167A (zh) * 2018-08-31 2018-12-21 安徽金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连接件及其制造工艺
CN109629767A (zh) * 2019-01-23 2019-04-16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CN210421641U (zh) * 2019-06-18 2020-04-28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5760A2 (en) * 2012-08-06 2014-02-13 Espinosa Thomas M Holder and concrete anchor assembli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3726U (ja) * 2017-06-16 2017-11-30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鉄筋接合締付け具
CN109057167A (zh) * 2018-08-31 2018-12-21 安徽金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连接件及其制造工艺
CN109629767A (zh) * 2019-01-23 2019-04-16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CN210421641U (zh) * 2019-06-18 2020-04-28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5074A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6185B2 (en) Helical pile assembly with top plate
CN102021908B (zh) 一种用于预制方桩接桩的机械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629767A (zh)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CN110145074B (zh)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及钢筋连接方法
JP2006226102A (ja) 鋼管の接合継手
CN209780044U (zh)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
CN210368948U (zh)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CN106869122A (zh)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快速机械接头结构
CN111827279A (zh) 一种锯齿形管桩快速连接件
CN210421641U (zh) 一种钢筋连接套件
JP2009155804A (ja) 杭頭鉄筋接続金具
CN111236475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CN203080510U (zh) 套销式桩接头
CN105672308A (zh) 一种管桩快速连接件
CN105908901B (zh) 一种穿孔定位灌浆套筒
JP2000328557A (ja) 杭の継手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0134420U (zh) 一种用于栈桥钢管桩平联的复合式抱箍
CN210508357U (zh) 一种一次性成型一体化锚杆
RU181265U1 (ru) Кольцо монтажное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узла для стыковой сварки труб больших размеров
CN109853547B (zh) 一种用于锚杆的u型对中托架及锚杆
JP6470699B2 (ja) 杭の接続構造
CN1554842A (zh) 双瓦式螺纹钢连接套筒
CN220977977U (zh) 一种锚杆静压桩连续压入结构
CN219930950U (zh) 一种连接效果好的预制桩
CN212336001U (zh) 一种锯齿形管桩快速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