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6741A -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6741A
CN110126741A CN201910471567.XA CN201910471567A CN110126741A CN 110126741 A CN110126741 A CN 110126741A CN 201910471567 A CN201910471567 A CN 201910471567A CN 110126741 A CN110126741 A CN 110126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 area
alarm device
detected
rearview mirro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15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6741B (zh
Inventor
李安培
杨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l Car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il Car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l Car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Rail Car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15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6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6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6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6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6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60R2001/1284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with communication systems other than radio-receivers, e.g. keyless entry systems, navigation systems; with anti-colli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中,所述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用于安装到车辆后视镜上并提供视觉告警信号,其包括发射组件,用于与盲区检测装置电连接并基于盲区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发射光信号;传输组件,用于集中发射组件所发射的光信号并实现光信号的传导;散射组件,适于设置在后视镜上可从驾驶室内观察到所述光信号的任意非镜面位置处,用于接收传输组件传导来的光信号以便允许所述光信号的散射。本发明采用一根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媒介,结构简单,无需在后视镜中另设电路,以减少电路及电缆对后视镜内部的占用空间;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导光部直接安装于后视镜上非镜面位置处,无需加工或更换后视镜镜片,安装方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盲区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需要变车道或转弯时,驾驶员往往通过观察后视镜来确定后方来车的行驶状态和位置,以此确定是否可以实施变道或转弯行为。然而,目前的后视镜都是采用曲面玻璃制成的,由于后视镜玻璃的曲率限制,当后面来车的位置与前车位置仅仅差半个车身长度时,后车影像正好落入后视镜的视觉盲区,行驶者看不见后车,此时如果变车道并线或转弯,非常容易发生侧面碰撞事故。
现有一般在车辆的后视镜处设置告警装置以警示行车人员,通常在后视镜的镜片上设置灯源及相应的电路,同时还需设置多根电缆传输车辆的盲区雷达探测系统的检测信号,由于后视镜内部空间小,导致布线困难,并且设置告警装置时还需拆卸车辆的原装后视镜玻璃以更换设置有灯源的镜片,导致安装成本高,此外,对于高档车辆,拆换原装后视镜更难以被车主接受,应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效果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后视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作为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用于安装到车辆后视镜上并提供视觉告警信号,包括:发射组件,用于与盲区检测装置电连接并基于盲区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发射光信号;传输组件,用于集中发射组件所发射的光信号并实现光信号的传导;散射组件,适于设置在后视镜上可从驾驶室内观察到所述光信号的任意非镜面位置处,用于接收传输组件传导来的光信号以便允许所述光信号的散射。
进一步设置:所述散射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之间设有连接两者并用于将所述散射组件安装到后视镜上的安装组件。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具有供所述传输组件穿过的空腔的安装座,所述空腔中设有用于夹持所述传输组件以限制其轴向移动的夹持件。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座的空腔的一对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传输组件穿过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且其间距自第二通孔朝向第一通孔渐缩的卡爪。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座还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并用于与所述散射组件配合连接的插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散射组件包括与所述插槽配合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导光部及导光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弯折形成并用于散射光线的散光部,所述连接部、导光部及散光部一体成型并形成可供后视镜的镜片插入卡接的安装槽,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插槽配合插接的插块。
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有沿第一通孔向第二通孔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插块的侧壁上设有可插入导向槽中的导向条。
进一步设置:设有沿安装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可插入卡槽并卡接的卡块。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光部包括与插块连接的导光片,所述导光片可嵌于后视镜的外壳与镜片的缝隙之间,并使散光部外露于后视镜。
进一步设置:包括散光块及设于散光块上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呈鳞状结构排布的凸块。
进一步设置:所述发射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具有空腔的连接座、用于连接发射组件与连接座的紧固件及设于所述连接座内并用于夹持所述传输组件以限制其轴向运动的夹持件。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座还包括与所述空腔连通并罩设于所述发射组件上的连接罩,所述夹持件包括一对相对并朝向连接罩延伸且其间距朝连接罩的方向渐缩的卡爪。
进一步设置: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光源及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连接孔。
进一步设置:所述紧固件包括从所述连接孔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安装板卡接的第二卡钩及贯穿所述安装板并用于定位所述连接座的定位柱。
进一步设置: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根据表征盲区车辆远近程度的检测信号而对应发光。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输组件为光纤、光缆和光导管中的一种,且其数量为一根,一端连接到发射组件,另一端连接到散射组件。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板上对应左、右后视镜设置两组光源,对应两组所述光源设有与之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卡钩设有两个且分设于该一体成型结构的两侧。
作为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后视镜,包括用于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外壳及嵌于外壳中的镜片,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所述散射组件与所述镜片或所述外壳固定,所述传输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散射组件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发射组件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散射组件局部卡接于所述外壳与镜片之间的缝隙中。
进一步设置:所述发射组件的光信号的亮暗程度关联于表征盲区内车辆与本车距离的所述检测信号设置,或者当发射组件设置多色光源时,基于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对应颜色的光线。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中,采用一根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媒介,结构简单,无需在后视镜中另设电路,以减少电路及电缆对后视镜内部的占用空间;此外,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散射组件直接安装于后视镜上,无需对后视镜镜片开槽或更换,在后视镜原装镜片上直接安装,操作方便,安装成本低。
2.本发明的后视镜中,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导光部卡接于后视镜的外壳与镜片之间的缝隙中,并使散光部外露于后视镜以实现散光,方便行车人员查看,以及时警示行车人员盲区中有车辆行驶,注意行车安全。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后视镜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散射组件、传输组件及安装组件的配合连接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散射组件、传输组件及安装组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散射组件、传输组件及安装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组件、传输组件及连接组件的配合连接关系图;
图8为本发明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组件、传输组件及连接组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用于示意一体结构的两个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射组件;11、光源;12、安装板;121、连接孔;2、散射组件;21、导光部;211、导光片;22、连接部;221、插块;222、导向条;223、安装杆;2231、卡槽;23、散光部;231、散光块;232、凸块;3、传输组件;4、安装组件;41、安装座;411、空腔;412、插槽;413、第一通孔;414、第二通孔;415、导向槽;416、卡块;42、夹持件;5、连接组件;51、连接座;511、空腔;512、连接罩;52、夹持件;53、紧固件;531、第二卡钩;532、定位柱;6、固定件;1000、后视镜;101、外壳;102、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可安装于车辆的后视镜1000上并提供视觉告警信号,请参见图1至图9,其包括发射组件1、散射组件2及连接发射组件1和散射组件2的传输组件3,通过所述传输组件3将所述发射组件1所发射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散射组件2处进行散射,以用于辅助行车人员判断后视镜1000盲区的车辆行驶情况。所述发射组件1与盲区检测装置电连接,当车辆的盲区检测装置检测到后视镜1000盲区内有车辆行驶时,该检测信号可传输至车辆的主控单元处理并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发射组件1发射光信号,随后传输组件3可将该光信号传输至所述散射组件2出进行散射,所述散射组件2设置于后视镜1000上可从驾驶室内观察到散射组件所散射的光信号的任意非镜面位置处,便于行车人员观看,以及时提醒行车人员后方来车,注意行车安全。
其中,所述传输组件3为光纤、光缆或者光导管组件等的其中一种。光纤是一种可作为光传导工具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光纤一般是双层或多层的同心圆柱体,其中心部分是纤芯,主要用于传导光波,而纤芯以外的部分称为包层,包层的作用是将光波封闭在纤芯中进行传播。为了实现光波在光纤中完全传播,光纤纤芯的折射率需大于包层的折射率,使得进入光纤中的光线向纤芯-包层界面入射时,入射角大于临射角,从而可实现光波在光纤中的全反射传播,继而可减小光波在传导过程中的折损。光缆包含多根光纤及用于包覆光纤的覆层,具体的,所述覆层可为塑料PVC套管,光纤置于覆层内可起到保护的作用。光导管包括外管及设于外管内的若干镜面,其通过将入射外管内的光信号经过若干镜面的不断反射以达到光信号的传导。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组件3采用一根光纤实现光线的传导,所述光纤的两端分别连接发射组件1及散射组件2,通过光纤将发射组件1所发射的光线传导至散射组件2中,同时包覆于纤芯外的包层可使光信号封闭在光纤中传导,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及保密性,并且采用一根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媒介,对比于现有采用多根光纤或光缆传导光信号的结构,其在有限的后视镜空间内占用空间小,布线简单,同时无需另设控制电路,光纤仅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件,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
请结合图3至图6,所述散射组件2与所述传输组件3的端部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安装组件4,另外,所述安装组件4用于将所述散射组件2安装于所述后视镜1000上。
所述安装组件4包括安装座41,所述安装座41上开设有空腔411及与所述散射组件2配合连接的插槽412,所述空腔411靠近插槽41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13,所述空腔411与设置第一通孔413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14,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413与第二通孔414同轴线设置,所述光纤的端部从第二通孔414穿入空腔411再由第一通孔413穿出至插槽412中并与散射组件2连接。
所述空腔411中还设有用于夹持光纤以限制光纤沿第一通孔413朝第二通孔414的方向移动的夹持件42。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夹持件42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且其间距沿第二通孔414朝第一通孔413的方向逐渐缩小的卡爪,所述卡爪的自由端与光纤相抵。此处所称卡爪的自由端是指卡爪可弹动地自由活动并远离其与所述安装座41连接的端部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卡爪与所述安装座41一体成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42还可采用内齿锁紧垫圈,所述内齿锁紧垫圈包括沿第二通孔414朝第一通孔413折弯并朝第一通孔413及第二通孔414的轴线延伸的弹片,通过将内齿锁紧垫圈设置于第一通孔413和/第二通孔414中,所述弹片可与穿过第一通孔413及第二通孔414的光纤相抵,以起到对光纤止退、夹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41位于空腔411上的表面开设有与空腔411连通的操作孔(未标号),以方便安装人员操作卡爪。
所述散射组件2包括用于将光线进行散射的散光部23、导光部21及与所述安装座41配合连接的连接部22,所述散光部23、导光部21及连接部22三者一体连接,且所述散光部23、导光部21及连接部22三者可形成供后视镜镜片102插入并卡接的安装槽(未标示)。其中,所述连接部22与散光部23平行设置,所述导光部21连接所述连接部22及散光部23并用于将所述光纤传导至散射组件2处的光线传导至散光部23进行散射。该告警装置组装于后视镜1000上时,所述导光部21嵌于车辆后视镜的镜片102与外壳101的缝隙之间,所述散光部23外露于所述后视镜1000以供行车人员观察。
其中,所述连接部22包括插置于所述插槽412中的插块221,所述插槽412与插块221之间可为过盈配合以实现散射组件2与安装座41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412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415,所述导向槽415沿第一通孔413向第二通孔414的方向延伸,所述插块221的侧壁上设有可插入导向槽415以限制插块221移动路径的导向条222,同时导向条222与导向槽415的配合还可起到限制插块221沿垂直于插槽412的槽面的方向移动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插块221远离导光部21的端部还设有沿安装座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杆223,所述安装座41靠近开设空腔411的一端设置有卡块416,所述安装杆223远离插块221的端部开设有可供卡块416插入以使插块221与安装座41相互卡接的卡槽2231,以达到限制插块221沿所述插槽412延伸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223远离插块221的端部面向下并朝插块221的方向延伸,同时所述卡块416的顶面相对安装杆223远离插块221的端部面设置,使得所述安装杆223在与安装座41卡接时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安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插块221远离导光部21的端部设置沿安装座4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钩(图中未示意),且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安装座41设有第二通孔414的一端卡接,以限制插块221沿所述插槽412延伸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导光部21包括与所述插块221连接的导光片211,优选地,所述导光片211与所述插块221垂直并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导光片211卡接于后视镜1000的外壳101与镜片102之间的缝隙中,并且所述导光片211远离插块221的一端弯折从而可构成所述散光部23,与现有需在镜片102上刻蚀光线透光槽以供光线透出的结构相比,本发明无需破坏镜片102结构,以减少对镜片102的损坏,安装简单,若镜片102不符合开槽要求,则需将后视镜原装镜片进行更换,导致安装成本变高,尤其对于高档车型,拆换后视镜原装镜片的成本更为高昂,而且对于车主来说也难以接受。本发明可在保有后视镜原装镜片的基础上安装告警装置,应用范围广,并且安装成本低。
所述散光部23包括与导光片211连接的散光块231,所述散光块231在背对上述安装槽的侧面设置出光面(图中未标示),通过光纤所传导进入导光片211中的光线可通过散光块231的出光面进行散射,所述出光面相对于散光块231靠近安装槽的侧面倾斜设置,使得所述散光块231靠近导光片211的一侧朝散光块231远离导光片211的一侧的厚度逐渐缩小,且所述散光块231连接出光面与散光块231靠近安装槽的侧面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自散光块231靠近导光片211的一侧朝出光面的中心线倾斜设置,使得两个侧面的间距逐渐收缩。此外,两个侧面远离与导光片211连接的端部与散光块231远离导光片211的端面的连接处设置圆角,由于散光块231抵接于镜片上,圆角设置可避免尖角对镜片的磨损。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光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块232,具体地,所述凸块232为弧形凸块,且多个所述凸块232呈鳞状结构排布,通过在出光面设置呈鳞状结构排布的弧形凸块可增加光线的散射方向,从而提高光线的散射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还可设置发光齿槽(图中未示意),通过发光齿槽也可起到良好的散射效果。
更进一步的,可增通过大所述出光面的面积,从而可过增加出光面积以更有利于行车人员观察,从而提高告警装置的警示作用。
此外,由于光纤传导至导光片211中的光线为非平行光,还可将所述插块221与导光片211连接的拐角处外侧及导光片211远离插块221的弯折处外侧均呈圆角设置,且该弯折处倒圆角所形成的圆弧面为全反射面,以便于入射至导光片211中的多方向的光线在导光片211中实现全反射,提高了导光片211的导光率。此外,所述导光片211上设置的全反射圆角曲面,制作模具需采用高精密模具制作,以确保圆角曲面的精度。
同时,所述导光片211与散光块231的连接的外侧面设为全反射面,可将经由导光片211传导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面处进行散射,以提高光线散射装置的出光率。此外,所述散射组件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具体为透明塑胶材料,例如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其中PC、PS、PMMA为透光性良好的塑胶材料,表面进行磨花处理即可实现散光,而PE、PVC、PP的透光性相对较差,但通过控制板材的厚度,即可达到散光的效果。并且,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安装过程中可发生弹性形变以适应安装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散射组件2可与后视镜1000的镜片102或外壳101固定以确定其位置,避免在行车过程中发生颠簸导致散射组件2的脱落。所述散射组件2与镜片102之间可通过在安装座41上加设固定件6以将其固定于镜片102的背面,同时使得散射组件2的局部(即导光部21)卡接于镜片102与外壳101的间隙之间,所述散光部外露于后视镜1000且位于镜面一侧以便于行车人员查看。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6采用3M双面胶,通过3M双面胶可将安装座41与镜片102的背面进行粘接,安装方便,通过可避免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对镜片102造成的损坏。此外,还可通过粘接、螺纹连接及焊接等方式将散射组件2与外壳101进行固定。
请结合图7和图8,所述发射组件1包括光源11、与光源11连接的电路(未示意)及用于安装光源11的安装板12。所述电路可安装于安装板12上或蚀刻于安装板12上,或者该电路可设于车辆的主控单元处,所述光源11与电路通过贯穿安装板12的导线连接。
所述发射组件1与所述光纤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座51,所述连接座51具有与安装座41的空腔411结构相同的空腔511及设于空腔511中的夹持件52,所述连接座51位于光纤穿出空腔51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罩设于所述光源11上的连接罩512,所述连接罩512的顶部设有与空腔511连通的通道(未示意),以供所述光纤插入连接罩512中。优选地,所述通道的大小与所述光纤的大小相匹配以避免光纤在通道内发生晃动。通过所述连接罩512可将光纤的端部与光源11准确对接,并且光纤在与光源11连接时,所述光纤的端部可与光源11相贴,以确保光源11所发射的光线可被光纤所接收。
此外,所述夹持件52具体为一对相对并朝向连接罩512设置的卡爪,该对卡爪的间距朝连接罩512的方向渐缩,其自由端可与所述光纤相抵,所述光纤可通过空腔511侧壁的通孔穿入空腔511中并被所述卡爪所夹持以限制插入到连接罩512中的光纤朝远离连接罩512的方向移动。
所述连接座51上设有与安装板12配合以固定连接座51与安装板12的紧固件53,所述紧固件53包括至少两个贯穿安装板12的第二卡钩531,所述安装板12上对应第二卡钩531的位置设有供第二卡钩531穿过的连接孔121,通过第二卡钩531贯穿安装板12并与安装板12卡接,以实现连接座51与安装板12的连接固定。并且可通过限定第二卡钩531的尺寸,使得第二卡钩531在于安装板12卡接后,所述连接座51与所述安装板12紧密相贴。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53还包括至少两个可贯穿安装板12的定位柱532,由于安装板12上开设的连接孔121需略大于第二卡钩531以便于第二卡钩531穿过安装板12,使得第二卡钩531与连接孔121孔壁之间存在间隙,则通过所述定位柱532限定所述连接座51相对安装板12的横向位移,而所述第二卡钩531可限制所述连接座51相对安装板12的纵向位移,从而可减少所述连接座51与安装板12之间发生的晃动,继而提高所述连接座51与所述安装板12连接的稳定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图9,所述安装板12上可对应车辆的左、右后视镜设置两组光源11,分别为左光源和右光源,此外,对应左光源的左连接座及对应右光源的右连接座可并排设置且为一体成型的双连接座结构,并且该双连接座结构设置两个第二卡钩531,其中一个第二卡钩531设于左安装座的左侧,另一个第二卡钩531设于右安装座的右侧,从而可有效地减小空间。通过设有两组光源11的发射组件1即可实现车辆左、右两个后视镜1000的光信号告警作用,结构简单。
此外,车辆的盲区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检测车辆后保险杠横向距离3m及纵向距离3m内的车辆后视镜盲区,其主要通过在车辆后保险杠上安装检测雷达,随后将检测雷达所检测的检测信号传输至车辆的主控单元中进行处理,随后主控单元输出控制信号以对发射组件1的光源11进行调节。所述发射组件1可与车辆的盲区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发射组件1的光信号的亮暗程度关联于表征盲区内车辆与本车距离的所述检测信号设置,或者当发射组件1的光源11设置为多色光源时,给予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对应颜色的光信号。优选地,所述光源11包括发光二极管,具体可为LED灯、双色发光二极管等。
具体的,若所述光源11为LED灯时,车辆的主控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为电压信号,通过检测车辆后视镜1000盲区内车辆与本车的距离,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即当距离越小时,所述主控单元所输出的电压信号越高,使得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亮度越高,从而达到警示行车人员的作用,行车人员可根据散射组件2所散射的光源11亮暗程度以判断其与盲区内车辆的距离,以注意避让、安全行车。
若光源11采用双色发光二极管,双色发光二极管是将两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可采用黄色光及红色光集成的双色发光二极管。在盲区检测装置检测到盲区内有行驶车辆时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主控单元中,所述主控单元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双色发光二极管发出黄色光,并保持常亮状态,此视为一级提醒。在告警装置处于一级提醒的情况下,行车人员欲发生并线、变道及转弯灯操作或两车的间距达到警戒值时,所述告警装置可进入二级提醒状态,所述主控单元可控制双色发光二极管发出闪烁状态的红色光线,并加以声音同步告警,以进一步警示行车人员。采用双色发光二极管作为告警装置的光源11,行车人员可通过观察散射组件2所散射的光线的颜色不同以判断后视镜盲区的行车情况,警示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采用一根光纤作为发射组件1与散射组件2之间的传输组件3,结构简单,可减少传输电缆的占用空间;同时无需拆换车辆后视镜1000的原装玻璃,所述导光片211可卡接于后视镜1000的镜片102与外壳101之间的缝隙处进行散光,无需另外设置发光电路,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后视镜1000,其包括与车辆连接的外壳101、位于外壳101内的镜片102及安装于后视镜1000上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所述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包括发射组件1、散射组件2、传输组件3、连接散射组件2和传输组件3的安装组件4及连接发射组件1和传输组件3的连接组件5,所述散射组件2的导光片211卡接于所述外壳101与镜片102之间的缝隙中。
其次,所述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的散射组件2的连接部22、安装组件4、传输组件3均位于后视镜1000的镜片102后侧,所述安装组件4的安装座41可通过3M双面胶粘接于后视镜1000的镜片102背面以使散射组件2与镜片102固定,或者通过粘接、螺纹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将其与外壳101进行固定。所述传输组件3穿过后视镜1000的外壳101与车辆连通的过孔以与设于车辆内部的发射组件1通过连接组件5进行连接,并且传输组件3采用一根光纤,结构简单,可最大程度上减少传输电缆的占用空间,安装方便,无需破坏车辆原装后视镜1000的镜片102的结构即可实现安装,安装成本低。所述后视镜1000上安装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可方便行车人员及时查看后视镜1000盲区的行车状态,以确保其在并线或转弯等过程中的行车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盲区检测告警装置,用于安装到车辆后视镜上并提供视觉告警信号,其特征是,包括:
发射组件,用于与盲区检测装置电连接并基于盲区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发射光信号;
传输组件,用于集中发射组件所发射的光信号并实现光信号的传导;
散射组件,适于设置在后视镜上可从驾驶室内观察到所述光信号的任意非镜面位置处,用于接收传输组件传导来的光信号以便允许所述光信号的散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散射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之间设有连接两者并用于将所述散射组件安装到后视镜上的安装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具有供所述传输组件穿过的空腔的安装座,所述空腔中设有用于夹持所述传输组件以限制其轴向移动的夹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的空腔的一对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传输组件穿过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且其间距自第二通孔朝向第一通孔渐缩的卡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还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并用于与所述散射组件配合连接的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散射组件包括与所述插槽配合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导光部及导光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弯折形成并用于散射光线的散光部,所述连接部、导光部及散光部一体成型并形成可供后视镜的镜片插入卡接的安装槽,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插槽配合插接的插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有沿第一通孔向第二通孔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插块的侧壁上设有可插入导向槽中的导向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插块的一端设有沿安装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可插入卡槽并卡接的卡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光部包括与插块连接的导光片,所述导光片可嵌于后视镜的外壳与镜片的缝隙之间,并使散光部外露于后视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散光部包括散光块及设于散光块上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呈鳞状结构排布的凸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射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具有空腔的连接座、用于连接发射组件与连接座的紧固件及设于所述连接座内并用于夹持所述传输组件以限制其轴向运动的夹持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座还包括与所述空腔连通并罩设于所述发射组件上的连接罩,所述夹持件包括一对相对并朝向连接罩延伸且其间距朝连接罩的方向渐缩的卡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光源及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连接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包括从所述连接孔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安装板卡接的第二卡钩及贯穿所述安装板并用于定位所述连接座的定位柱。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根据表征盲区车辆远近程度的检测信号而对应发光。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输组件为光纤、光缆和光导管中的一种,且其数量为一根,一端连接到发射组件,另一端连接到散射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上对应左、右后视镜设置两组光源,对应两组所述光源设有与之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卡钩设有两个且分设于该一体成型结构的两侧。
19.一种后视镜,包括用于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外壳及嵌于外壳中的镜片,其特征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盲区检测告警装置,所述散射组件与所述镜片或外壳固定,所述传输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散射组件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发射组件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是:所述散射组件局部卡接于所述外壳与镜片之间的缝隙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是:所述发射组件的光信号的亮暗程度关联于表征盲区内车辆与本车距离的所述检测信号设置,或者当发射组件设置多色光源时,基于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对应颜色的光线。
CN201910471567.XA 2019-05-31 2019-05-31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Active CN110126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567.XA CN110126741B (zh) 2019-05-31 2019-05-31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567.XA CN110126741B (zh) 2019-05-31 2019-05-31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6741A true CN110126741A (zh) 2019-08-16
CN110126741B CN110126741B (zh) 2024-05-03

Family

ID=6758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1567.XA Active CN110126741B (zh) 2019-05-31 2019-05-31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674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02746U1 (de) * 1997-02-18 1997-04-03 Reitter & Schefenacker Gmbh Außenrückblickspiegel für Fahrzeuge, vorzugsweis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784631A (zh) * 2003-05-06 2006-06-07 金泰克斯公司 车辆后视镜元件及安装有这些元件的组合件
CN101791966A (zh) * 2009-01-12 2010-08-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包括发光纤信号的后视镜组件
CN101844541A (zh) * 2010-05-21 2010-09-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盲区内有车报警装置
US20120020100A1 (en) * 2010-06-22 2012-01-26 Rob Bingle Side-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selectively illuminating portion
US20120229882A1 (en) * 2010-07-08 2012-09-13 Gentex Corporation Rearview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102963304A (zh) * 2011-08-31 2013-03-13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视镜
US20130176145A1 (en) * 2012-01-10 2013-07-11 Xiao Lin Yu Automobile blind spot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627379A (zh) * 2017-01-22 2017-05-10 江苏海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变道盲区报警信号控制系统及装置
CN207029025U (zh) * 2017-06-22 2018-02-23 厦门澳仕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盲区检测警报提示灯系统
WO2018137654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宁波胜维德赫华翔汽车镜有限公司 汽车外后视镜的盲区警告指示装置
CN210083071U (zh) * 2019-05-31 2020-02-18 铁将军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02746U1 (de) * 1997-02-18 1997-04-03 Reitter & Schefenacker Gmbh Außenrückblickspiegel für Fahrzeuge, vorzugsweis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784631A (zh) * 2003-05-06 2006-06-07 金泰克斯公司 车辆后视镜元件及安装有这些元件的组合件
CN101791966A (zh) * 2009-01-12 2010-08-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包括发光纤信号的后视镜组件
CN101844541A (zh) * 2010-05-21 2010-09-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盲区内有车报警装置
US20120020100A1 (en) * 2010-06-22 2012-01-26 Rob Bingle Side-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selectively illuminating portion
US20120229882A1 (en) * 2010-07-08 2012-09-13 Gentex Corporation Rearview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102963304A (zh) * 2011-08-31 2013-03-13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视镜
US20130176145A1 (en) * 2012-01-10 2013-07-11 Xiao Lin Yu Automobile blind spot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627379A (zh) * 2017-01-22 2017-05-10 江苏海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变道盲区报警信号控制系统及装置
WO2018137654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宁波胜维德赫华翔汽车镜有限公司 汽车外后视镜的盲区警告指示装置
CN207029025U (zh) * 2017-06-22 2018-02-23 厦门澳仕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盲区检测警报提示灯系统
CN210083071U (zh) * 2019-05-31 2020-02-18 铁将军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6741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4313B2 (en) Low profile optical lighting assembly for use in outside vehicle mirr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8378802B2 (en) Exterior rear view mirror with indicator light
CN101791966B (zh) 包括发光纤信号的后视镜组件
US10184635B2 (en) Light device
US20110211360A1 (en) Rearview mirror with illuminated area
CN210083071U (zh)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EP2562045B1 (e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JP5702787B2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を含む車両
US20070160334A1 (en) End-emitting fiber optic indicia for motor vehicles
US9676335B2 (en) Back light unit for outside mirror of vehicle
US5276594A (en) Add-on vehicle safety light monitor
CN108458318A (zh)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US7404654B2 (en) Rearview mirror for a vehicle
CN102529816A (zh) 具有光学指示器的后视镜组件
TW201711876A (zh) 車輛用顯示裝置
US8596839B2 (en) Lighting element for homogenous appearance
GB2227624A (en) Vehicle lamp unit incorporating television camera
US10124734B1 (en) Vehicle mirror assembly
CN110126741A (zh) 后视镜及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
CN210083069U (zh) 光线散射组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及后视镜
CN101680626B (zh) 机动车辆照明装置
CN210083070U (zh) 光源连接组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及后视镜
JPS61207247A (ja) 自動車の表示灯の点灯認知装置
JP3155429B2 (ja) 車両用リヤアンダーミラー
GB2206706A (en) Light monito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