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4434A - 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4434A
CN110124434A CN201910547786.1A CN201910547786A CN110124434A CN 110124434 A CN110124434 A CN 110124434A CN 201910547786 A CN201910547786 A CN 201910547786A CN 110124434 A CN110124434 A CN 110124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dirt
dirt processing
storehouse
output end
inpu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77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enghe G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Fenghe G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Fenghe G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Fenghe G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77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4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4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4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4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5/00 and B01D47/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justment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广口漏斗的输出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输入端连通,旋风分离器的粗尘输出端与集尘仓连通。排气管的输入端与旋风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连通,排气管的输出端与细尘处理仓的输入端连通,细尘处理仓的输出端与回流管的输入端连通,抽水泵的输入端与储水池连通,抽水泵的输出端与抽水管的输入端连通,抽水管的输出端与雾化喷头的输入端连通,雾化喷头收容于细尘处理仓中并设置在细尘处理仓的顶部。旋风分离器、集尘仓、储水池以及细尘处理仓均与支撑架连接。上述蒸汽粉尘分离装置不但可以消除空气中直径较大的米粉粉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消除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满足了大型米粉加工工厂的除尘要求。

Description

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米粉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米粉加工技术是一套科学完整的对大米进行加工生产的流程工艺。在对米粉干燥、散热以及分装等环节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米粉粉尘,当这些粉尘悬浮于空中,并达到很高的浓度时,一旦遇有火苗、火星、电弧或适当的温度,瞬间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猛烈的爆炸,其威力不亚于炸弹。粉尘之所以会成为“炸药”,是因为粉尘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与块状物质相比,粉尘化学活动性强,接触空气面积大,吸附氧分子多,氧化放热过程快。当条件适当时,如果其中某一粒粉尘被火点燃,就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连锁反应,爆炸就发生了。米粉爆炸给米粉加工厂会造成惨重的代价,所以降低米粉加工厂空气中的米粉浓度对于米粉加工行业至关重要。
传统用于降低米粉粉尘浓度的设备一般采用,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一种设备。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旋风分离器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弹性大、效率较高、管理维修方便,价格低廉。但是旋风分离器的主要是用于消除直径5微米以上的粉尘颗粒,更小尺寸的粉尘颗粒不能得到有效地处理,不能满足大型米粉加工工厂的除尘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旋风分离器对于直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颗粒不能得到有效地处理不能满足大型米粉加工工厂的除尘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一种蒸汽粉尘分离装置,该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粗尘处理机构以及细尘处理机构。所述粗尘处理机构包括旋风分离器、广口漏斗以及集尘仓;所述广口漏斗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粗尘输出端与所述集尘仓连通。所述细尘处理机构包括排气管、细尘处理仓、回流管、储水池、抽水泵、抽水管以及雾化喷头。所述排气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细尘处理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细尘处理仓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流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池连通,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抽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雾化喷头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雾化喷头收容于所述细尘处理仓中并设置在所述细尘处理仓的顶部。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集尘仓、所述储水池以及所述细尘处理仓均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细尘处理机构还包括过滤板,所述细尘处理仓为长方柱体,所述过滤板为一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过滤板插入所述细尘处理仓中并与所述细尘处理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还设置有拉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细尘处理仓两内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细尘处理仓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每一所述滑轨插设于一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细尘处理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远离所述拉环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细尘处理仓的一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插设于所述限位槽中与过滤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环上设置有软质橡胶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质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环上设置有防滑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环上设置有海绵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套的外层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上述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旋风分离器通过广口漏斗将外界含有高浓度粉尘的空气吸收并进行分离处理,旋风分离器将分离出来的大颗粒米粉粉尘收集并输送到集尘仓中。而小颗粒粉尘从旋风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并通过排气管进入细尘处理仓中。抽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清水通过抽水管输送至雾化喷头,设置在细尘处理仓顶部的雾化喷头喷出水雾。小颗粒粉尘在细尘处理仓中遇到水雾后粘附、聚集、降落,最终形成米粉水从细尘处理仓的底部通过回流管导到外界。上述蒸汽粉尘分离装置不但可以消除空气中直径较大的米粉粉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消除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满足了大型米粉加工工厂的除尘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蒸汽粉尘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蒸汽粉尘分离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蒸汽粉尘分离装置的部分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蒸汽粉尘分离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固液混合搅拌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实施例中蒸汽粉尘分离装置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粉尘分离装置10,该蒸汽粉尘分离装置10包括粗尘处理机构700、细尘处理机构800以及支撑架900。支撑架900用于支撑粗尘处理机构700以及细尘处理机构800。粗尘处理机构700用于对空气中的直径较大的粉尘进行分离回收,细尘处理机构800用于对空气中的直径较小的粉尘进行收集回收。
粗尘处理机构700包括旋风分离器710、广口漏斗720以及集尘仓730。广口漏斗720的输出端与旋风分离器710的输入端连通,旋风分离器710的粗尘输出端与集尘仓730连通。广口漏斗720有利于旋风分离器710吸收更多的含有高浓度粉尘的空气。旋风分离器710用于将吸收的含有高浓度粉尘的空气进行分离处理,并将分离得到的大颗粒粉尘传送至集尘仓730。集尘仓730用于收集经过旋风分离器710分离得到的大颗粒粉尘。细尘处理机构800包括排气管810、细尘处理仓820、回流管830、储水池840、抽水泵850、抽水管860、雾化喷头870、刮板880以及把手890。排气管810的输入端与旋风分离器710的气体输出端连通,排气管810的输出端与细尘处理仓820的输入端连通,细尘处理仓820的输出端与回流管830的输入端连通,抽水泵850的输入端与储水池840连通,抽水泵850的输出端与抽水管860的输入端连通,抽水管860的输出端与雾化喷头870的输入端连通,雾化喷头870收容于细尘处理仓820中并设置在细尘处理仓820的顶部。旋风分离器710通过排气管810将包含有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的空气传送至细尘处理仓820,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在细尘处理仓820中被收集处理。储水池840用于存储有粘附尺寸较小的米粉粉尘用的清水。抽水泵850用于通过抽水管860将储水池840中的清水传送至雾化喷头870。雾化喷头870喷出水雾对细尘处理仓820中的尺寸较小的米粉粉尘进行粘附收集,该粘附收集过程最终产生米粉水,回流管830用于将该米粉水从细尘处理仓820传导至外界。旋风分离器710、集尘仓730、储水池840以及细尘处理仓820均与所述支撑架900连接,以提高蒸汽粉尘分离装置10的集成性。
需要说明的是,尺寸较小的米粉粉尘在遇到水雾后会有大量的粉尘一层层地粘附到细尘处理仓820的内侧壁上,如果不及时清理,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上的米粉会腐败变质,在不能得到回收处理的同时会严重地影响细尘处理仓820的卫生安全。本实施例中,刮板880设置在细尘处理仓820中,刮板880的横截面为等边梯形,刮板880面积最大的一面与细尘处理仓82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刮板880为中空设置,刮板880靠近细尘处理仓820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磁铁881,第一磁铁881设置在刮板880中,把手890与细尘处理仓820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把手890靠近细尘处理仓820的部分设置有第二磁铁891,第二磁铁891与第一磁铁881磁性相吸,刮板880远离细尘处理仓820的一面设置有第三磁铁882,第三磁铁882设置在刮板880中,第三磁铁882与第一磁铁磁性881相吸。也就是说,第二磁铁891和第一磁铁881隔着细尘处理仓820的侧壁相互磁性相吸而使第二磁铁891在细尘处理仓820的位置相对固定。用户通过移动靠近细尘处理仓820外侧壁设置的把手890来控制靠近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设置的刮板880移动,以将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粘附的米粉刮除,从而实现对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进行收集利用。另外,刮板880靠近细尘处理仓820的一面设置的第一磁铁881与远离细尘处理仓820的一面设置的第三磁铁882相互磁性吸附,使得刮板880远离细尘处理仓820的一面始终向刮板880靠近细尘处理仓820的一面施加压力,保证刮板880与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良好抵接,从而增加了刮板880对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粘附的米粉的刮除效率。
上述蒸汽粉尘分离装置10在工作过程中,旋风分离器710通过广口漏斗720将外界含有高浓度粉尘的空气吸收并进行分离处理,旋风分离器710将分离出来的大颗粒米粉粉尘收集并输送到集尘仓730中。而小颗粒粉尘从旋风分离器710的气体输出端通过排气管810进入细尘处理仓820中。抽水泵850将储水池840中的清水通过抽水管860输送至雾化喷头870,设置在细尘处理仓820顶部的雾化喷头870喷出水雾。小颗粒粉尘在细尘处理仓820中遇到水雾后粘附、聚集、降落,最终形成米粉水从细尘处理仓820的底部通过回流管830传导到外界。用户通过移动靠近细尘处理仓820外侧壁设置的把手890来控制靠近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设置的刮板880移动,以将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粘附的米粉刮除,对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进行收集利用。上述蒸汽粉尘分离装置10不但可以消除空气中直径较大的米粉粉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消除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满足了大型米粉加工工厂的除尘要求。
为了提高细尘处理机构800对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进行刮除的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细尘处理仓820为圆柱体,刮板880与细尘处理仓820相适配为环状结构,细尘处理机构800包括若干个把手890,若干个把手890均匀分布在细尘处理仓820的外侧壁,各个把手890分别与环状结构的刮板880磁性相吸。当用户对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进行刮除时,通过对多个把手890进行施力来带动设置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环状结构的刮板880上下移动,即可高效地对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进行刮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细尘处理仓为棱柱体,细尘处理机构包括若干个刮板和若干个把手,每一刮板与至少一个把手磁性相吸,每一刮板与细尘处理仓的一内侧壁滑动连接,每一刮板的长度与该刮板相对应的细尘处理仓的内侧壁的宽度相同。也就是说,每一刮板上下移动即可对该刮板所作用的细尘处理仓的内侧壁上的米粉进行刮除。如此,极大地提高了细尘处理机构800对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进行刮除的效率。
为了提高细尘处理机构800对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的处理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细尘处理机构800包括多个雾化喷头870。多个雾化喷头870一起工作增加了细尘处理仓820中水雾的分布面积,更加有利于对通入细尘处理仓820中的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进行粘附。进一步地,多个雾化喷头870均匀分布在细尘处理仓820的顶部。如此,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870使得水雾更加均匀地分布于细尘处理仓820中,进一步提高了细尘处理机构800对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进行收集处理的效率。
为了便于用户对把手890进行施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把手890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层。在本实施例中,防滑橡胶层为软质橡胶套。软质橡胶套相对于金属比较柔软相对于软质塑料比较坚韧。并且软质橡胶带的耐磨性能较佳,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防滑橡胶层增加了把手890的耐用性,延长了把手890的使用寿命。并且,软质橡胶套的摩擦系数较大,增加了把手890的防滑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滑橡胶层上设置有防滑纹,以进一步地增加把手890的防滑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把手890上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把手890靠近细尘处理仓820一端的尺寸小于远离细尘处理仓820一端的尺寸,更加便于用户对把手890进行拿握。如此,便于用户对把手890进行施力,便于用户通过移动把手890来控制刮板880移动以将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进行收集利用。
为了便于对从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刮除掉的米粉进行收集,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细尘处理机构800还包括过滤板821,细尘处理仓820为长方柱体,过滤板821为一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过滤板821插入细尘处理仓820中并与细尘处理仓82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过滤板821还设置有拉环822,用户通过对拉环822进行施力来装卸过滤板821。进一步地,过滤板821与细尘处理仓820两内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侧设置有滑轨823,细尘处理仓820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每一滑轨823插设于一滑槽中并与细尘处理仓82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过滤板821远离拉环822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824,细尘处理仓820的一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插设于限位槽824中与过滤板821连接,以稳定过滤板821在细尘处理仓820中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被刮板880刮除下时体积较大,呈片状,片状的米粉块,容易堵塞回流管830,影响细尘处理机构800的正常运转。正常状态下,细尘处理机构800对通入细尘处理仓820的直径较小的米粉粉尘进行收集,形成的米粉水通过过滤板821到达回流管830,同时米粉水中的米粉块会被过滤板821过滤掉,停留在过滤板821上。而当用户使用把手890以及刮板880对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米粉刮除时,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的片状米粉块落入过滤板821上,用户通过拉环822将承接有大块米粉的过滤板821从细尘处理仓820中拉出,将过滤板821清理完毕后重新装入细尘处理仓820中。如此,便于对从粘附在细尘处理仓820内侧壁刮除掉的米粉进行收集处理,增加了细尘处理机构800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便于细尘处理仓820中产生的米粉水流入回流管830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细尘处理仓820的底部呈倒锥型设置,过滤板821设置于细尘处理仓820于倒锥型底部的广口端。也就是说,在细尘处理仓820中产生的米粉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先经过过滤板821,过滤掉米粉水中的块状米粉后,再沿着底部呈倒锥型设置的细尘处理仓820集中流入回流管830中,避免了米粉水中的大块米粉堵塞回流管830。底部呈倒锥型设置的细尘处理仓820避免了米粉水长时间滞留在细尘处理仓820的底部导致腐败变质的情况发生。如此,便于在细尘处理仓820中产生的米粉水流入回流管830中,提高了细尘处理仓820卫生安全。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蒸汽粉尘分离装置还包括固液混合搅拌桶100、原料传送机构200、研磨机300、过滤箱400、米粒回收机构500以及米浆存储仓600。固液混合搅拌桶100用于将待研磨的米粒以及比例相适配的清水充分搅拌混合,以便于原料传送机构200在运输研磨米粒用的清水的同时也一起运输待研磨米粒。原料传送机构200用于将经过固液混合搅拌桶100充分搅拌混合的待研磨米粒以及比例相适配的清水传送至研磨机300。研磨机300用于对待研磨米粒进行研磨处理得到米浆。过滤箱400用于过滤掉米浆中的大颗粒米粒。米粒回收机构500用于将米浆中经过过滤箱400过滤得到的大颗粒米粒传送至固液混合搅拌桶100中,并经过原料传送机构200再次被传送到研磨机300中。米浆存储仓600用于存储经过过滤箱400的过滤所得到的精细米浆。
具体的,固液混合搅拌桶100包括桶体110、搅拌驱动件120、搅拌轮轴130以及搅拌组件140。桶体110用于承装待研磨米粒和比例相适配的清水,搅拌驱动件120通过搅拌轮轴130驱动搅拌组件140对桶体110中的待研磨米粒和比例相适配的清水进行搅拌。进一步地,搅拌驱动件120为旋转电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搅拌驱动件为旋转气缸。桶体110开设有搅拌腔101、投料口102、回料口103以及出料口104。投料口102、回料口103以及出料口104分别与搅拌腔101连通。出料口104开设于桶体110的底部,以便于桶体110中的待研磨米粒和比例相适配的清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料口104被原料传送机构200抽送至研磨机300。回料口103开设于桶体110的顶部,便于经过过滤箱400过滤出的大颗粒米粒与桶体110中的清水充分混合。待研磨米粒和比例相适配的清水收容于搅拌腔101中。所述回流管830的输出端插入投料口102与桶体110连通,以使得细尘处理机构800收集处理得到的米粉水被再次回收利用。桶体110于投料口102的部分设置有投料开关阀111,桶体110于出料口104的部分设置有出料开关阀112,桶体110于回料口103的部分设置有回料开关阀113。搅拌驱动件120与搅拌轮轴130驱动连接,搅拌轮轴130至少部分收容于搅拌腔101中,搅拌组件140收容于搅拌腔101中。搅拌组件140包括叶片连接件141和若干搅拌叶片142,各搅拌叶片142分别与叶片连接件141连接,叶片连接件141与搅拌轮轴1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142为不锈钢搅拌叶片。
原料传送机构200包括抽水泵210、原料管220以及加料漏斗230。抽水泵210的输入端插入出料口104并与搅拌腔101连通,抽水泵210的输出端与原料管220的输入端连通,原料管220的输出端与加料漏斗230的输入端连通。原料管220上设置有第一管道阀221,通过控制第一管道阀221可以调控原料传送机构200向研磨机300中添加待研磨米粒和比例相适配的清水的速度,以适应蒸汽粉尘分离装置10的实际研磨状况。加料漏斗230的输出端与研磨机300的输入端连通,研磨机300的输出端与过滤箱400的输入端连通,过滤箱400的输出端与米浆存储仓600的输入端连通。抽水泵210用于通过原料管220将收容于搅拌腔101中的待研磨米粒和比例相适配的清水抽送至加料漏斗230中,待研磨米粒和比例相适配的清水沿着加料漏斗230进入到研磨机300中。过滤箱400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410,过滤板410用于过滤掉米浆中的大颗粒米粒。
米粒回收机构500包括推动气缸510、推板520以及回料管530。回料管530上设置有第二管道阀,用户通过第二管道阀来控制是否将大颗粒米粒回送到桶体110。推板520收容于过滤箱400中并靠近过滤板410设置,过滤箱400靠近箱底的侧壁开设有集料口401,过滤箱400于集料口401设置有输送阀门420,推动气缸510驱动推板520靠近或远离集料口401运动,回料管530的输入端插入集料口401与过滤箱400连通,回料管530的输出端插入回料口103与搅拌腔101连通,回料管530倾斜设置并由上到下将过滤箱400与桶体110连通。推动气缸510驱动推板520将过滤板410上过滤得到的大颗粒米粒通过回料管530推送至搅拌腔101中。在本实施例中,推动气缸510与米浆存储仓600的外侧壁连接。进一步地,过滤箱400的输出端设置有开关阀门。需要说明的是,当推动气缸510驱动推板520将过滤板410上过滤得到的大颗粒米粒通过集料口401推送至回料管530中时,米粒因为表面的清水会粘附在回料管530的内侧壁,甚至会堵塞回料管530,影响米粒回收机构500的正常运行。当米粒回收机构500对过滤板410上过滤得到的大颗粒米粒进行回收时,用户可以关闭过滤箱400的输出端设置有开关阀门,使得从研磨机300输出的米浆将过滤板410上过滤得到的大颗粒米粒通过回料管530冲到搅拌腔101中。
用户通过投料口102向桶体110中加入待研磨米粒以及比例相适配的清水,搅拌驱动件120通过搅拌轮轴130带动搅拌组件140对待研磨米粒以及比例相适配的清水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抽水泵210通过原料管220将桶体110中的充分混合的米粒和清水抽送至加料漏斗230中。充分混合的米粒和清水从加料漏斗进入到研磨机300中,研磨机300对米粒进行研磨后得到米浆。米浆由研磨机300到达过滤箱400中,研磨得到的米浆经过过滤板410的过滤进入到米浆存储仓600中,而米浆中的大颗粒米粒会停留在过滤板410上。随着蒸汽粉尘分离装置10的长时间工作,过滤板410上会聚集大量的大颗粒米粒,此时推动气缸510驱动推板520将聚集在过滤板410上的大颗粒米粒从过滤箱400开设的集料口401推送至回料管420。大颗粒米粒由于重力作用会沿着倾斜设置的回料管420通过回料口103进入到桶体110中。大颗粒米粒被抽水泵210从桶体110中再次抽送至研磨机300被再次研磨。如此循环,上述蒸汽粉尘分离装置10可以实现对待研磨米粒多次研磨,提高了米浆的精细度,改善了米粉加工的质量。
为了提高固液混合搅拌桶100的搅拌效率,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液混合搅拌桶100包括至少两个搅拌组件140,至少两个搅拌组件140均匀设置在搅拌轮轴130上。在本实施例中,固液混合搅拌桶100包括两个搅拌组件140。两个搅拌组件140分别位于搅拌轮轴130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搅拌组件140改善了固液混合搅拌桶100对桶体110中待研磨米粒以及比例相适配的清水的搅拌效果,提高了固液混合搅拌桶100对桶体110中待研磨米粒以及比例相适配的清水的搅拌效率。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搅拌组件140设置的方向相反。由于相邻的两个搅拌组件140设置的方向相反,在搅拌过程中,待研磨米粒以及比例相适配的清水在相邻的所述搅拌组件220之间的搅拌腔101中将形成两股对冲的旋流,两股对冲的旋流对撞使得桶体110中的待研磨米粒以及比例相适配的清水充分混合。如此,提高了固液混合搅拌桶100的搅拌效率,改善了固液混合搅拌桶100的搅拌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粗尘处理机构以及细尘处理机构;
所述粗尘处理机构包括旋风分离器、广口漏斗以及集尘仓;所述广口漏斗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粗尘输出端与所述集尘仓连通;
所述细尘处理机构包括排气管、细尘处理仓、回流管、储水池、抽水泵、抽水管以及雾化喷头;所述排气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细尘处理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细尘处理仓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流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池连通,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抽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雾化喷头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雾化喷头收容于所述细尘处理仓中并设置在所述细尘处理仓的顶部;
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集尘仓、所述储水池以及所述细尘处理仓均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尘处理机构还包括过滤板,所述细尘处理仓为长方柱体,所述过滤板为一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过滤板插入所述细尘处理仓中并与所述细尘处理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还设置有拉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细尘处理仓两内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细尘处理仓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每一所述滑轨插设于一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细尘处理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远离所述拉环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细尘处理仓的一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插设于所述限位槽中与过滤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上设置有软质橡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上设置有防滑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上设置有海绵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粉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套的外层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CN201910547786.1A 2019-06-24 2019-06-24 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Pending CN110124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7786.1A CN110124434A (zh) 2019-06-24 2019-06-24 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7786.1A CN110124434A (zh) 2019-06-24 2019-06-24 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4434A true CN110124434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7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7786.1A Pending CN110124434A (zh) 2019-06-24 2019-06-24 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443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99230U (zh) * 2015-12-08 2016-05-04 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大米加工厂用除尘系统
CN206081805U (zh) * 2016-07-29 2017-04-12 南昌绿捷日化有限公司 过滤罐
CN107998801A (zh) * 2017-12-12 2018-05-08 广西新主张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工厂废气处理的喷淋装置
CN208016716U (zh) * 2018-04-01 2018-10-30 叶方蔚 一种v型磁控式水族箱内壁清洁刷
CN208177169U (zh) * 2018-03-30 2018-12-04 湖南沩源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米加工糠尘沉集装置
CN108991883A (zh) * 2018-08-22 2018-12-14 汪毅 一种快速沥干内壁的水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99230U (zh) * 2015-12-08 2016-05-04 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大米加工厂用除尘系统
CN206081805U (zh) * 2016-07-29 2017-04-12 南昌绿捷日化有限公司 过滤罐
CN107998801A (zh) * 2017-12-12 2018-05-08 广西新主张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工厂废气处理的喷淋装置
CN208177169U (zh) * 2018-03-30 2018-12-04 湖南沩源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米加工糠尘沉集装置
CN208016716U (zh) * 2018-04-01 2018-10-30 叶方蔚 一种v型磁控式水族箱内壁清洁刷
CN108991883A (zh) * 2018-08-22 2018-12-14 汪毅 一种快速沥干内壁的水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73867B1 (ko) 곡물 및 고춧가루 제조기
CN110124435A (zh) 高压粉尘低能耗回收平台
CN102513199A (zh) 一种微粉碎系统及其粉碎方法
CN110124434A (zh) 蒸汽粉尘分离装置
CN109225484A (zh) 一种立式磨机
RU2396120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змельчения и сепарации фуражного зерна
CN108452917B (zh) 闭路循环气流粉碎系统
CN110451731A (zh) 一种污水清理装置
JP2668411B2 (ja) 石綿廃材の回収廃棄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1770508B1 (ko) 분말 가공기
CN105195292B (zh) 一种全自动化的粉体生产设备及其工艺流程
CN211190990U (zh) 一种氧化锌粉末收集装置
KR100901387B1 (ko) 폐스케일 집진장치
CN202427526U (zh) 一种微粉碎系统
KR100902853B1 (ko) 분말원료 혼합장치
WO2003022524A2 (en) Abrasive removal system
KR102135532B1 (ko) 작업효율이 향상된 원료 덩어리 분리가 가능한 미분원료 공급장치
EP3417942A1 (en) A grinding pla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products for ceramics
CN207187956U (zh) 细颗粒物的风选分离机
JP4684164B2 (ja) 空き缶処理方法
CN219377255U (zh) 一种除尘设备
CN212418078U (zh) 一种磷酸盐加工用的磨粉装置
CN218878400U (zh) 一种水泥熟料输送过程中的提升机
CN215611111U (zh) 一种废弃石粉回收利用的和泥装置
KR102030961B1 (ko) 미분원료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