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1628A - 防护盾 - Google Patents

防护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1628A
CN110121628A CN201780080554.9A CN201780080554A CN110121628A CN 110121628 A CN110121628 A CN 110121628A CN 201780080554 A CN201780080554 A CN 201780080554A CN 110121628 A CN110121628 A CN 110121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state
protection shield
multiple panels
grip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0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豆浦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ter Robl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ter Robl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ter Robles Ltd filed Critical Manter Robl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21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162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5/00Armour; Armour plates
    • F41H5/06Shields
    • F41H5/08Shields for personal use, i.e. hand held sh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防护盾10中,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可旋转地连接以成为折叠状态或打开状态。第一握持部22设置于第一面板12,第二握持部24设置于第二面板14。第一锁定机构26和第二锁定机构28在多个面板12、14、16处于打开状态下限制相邻面板的旋转。第一握持部22和第二握持部24在多个面板12、14、16处于折叠状态下位于面板12、14、16的外表面。

Description

防护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折叠多个面板的防护盾。
背景技术
用于保护人的身体的防护盾由于设置成适合于身体的尺寸,例如,纵向宽度1米左右,因此在搬运和收纳时不易于占取空间。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防护盾,其具有两个盾板、以能够左右旋转的方式连接两个盾板的支撑臂和旋转轴。该折叠式防护盾能够以夹持旋转轴和支撑臂的方式折叠两个盾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2571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折叠式防护盾可以通过折叠来缩短横向宽度,但是在折叠状态下还用作握持部的旋转轴被配置在内侧,导致使用者难以携带。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多个面板折叠而实现小型化以便于搬运和收纳的防护盾。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防护盾包括:多个面板,可旋转地连接以成为折叠状态或打开状态;设置在至少一个面板上的握持部;以及在多个面板处于打开状态下限制相邻面板的旋转的锁定机构。握持部在多个面板处于折叠状态下位于面板的外表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将多个面板折叠而实现小型化以便于搬运和收纳的防护盾。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第一实施例的防护盾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使多个面板折叠的状态的防护盾的图。
图3是用于对防护盾的打开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用于对变型例的防护盾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用于对第二实施例的防护盾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防护盾的打开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第三实施例的防护盾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对第一实施例的防护盾10进行说明的图。图1(a)是防护盾10的前视图,图1(b)是防护盾10的侧视图,图1(c)是防护盾10的后视图。防护盾10的前表面是承受攻击的面,背面是使用者握持侧的面。
防护盾10由诸如安保人员和警察等人员握持,用于镇压示威等活动或者由重要人物的警卫等使用,保护人体免受攻击。图1所示的防护盾10,示出了多个面板以在一个面延伸的方式打开的使用状态,并且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以实现小型化。
防护盾10包括: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4、第三面板16、第一铰链部18、第二铰链部20、第一握持部22、第二握持部24、第一锁定机构26、第二锁定机构28、第一防护部30、第二防护部32、卡固机构34、解除操作部36和间隔件38。
多个面板12、14和16通过铰链部18和20可旋转地连接以处于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面板12位于最上部,第二面板14位于中央,第三面板16位于最下部,面板12、14和16沿上下方向并排配置。图1(b)示出了当防护盾10处于打开状态时多个面板12、14、16并排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但是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或者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可处于略微弯折的状态。即,可以使得第二面板14相对于第一面板12倾斜和/或第三面板16相对于第二面板14倾斜以构成防护盾10的使用状态。
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连接于第一铰链部18,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连接于第二铰链部20。面板12、14、16可以形成为平板形状或弯曲形状,并且可由诸如不锈钢、钛、硬铝、陶瓷、纤维制防弹板或塑料等材料形成。
如图1(a)所示,第一铰链部18和第二铰链部20分别设置一对,并且在多个面板12、14、16打开的状态下安装于面板12、14、16的表面。
第一握持部22在第一面板12的背面设置为一对,第二握持部24设置在第二面板14的背面。握持部22和24由使用者握持。通过左右并排设置一对第一握持部22,使用者可以用双手握持。
再者,握持部22和24可以构成为在基端部分具有可旋转的轴结构,当不使用时,使轴结构沿面板旋转从而可改变握持部22和24在面板法线方向上的高度。握持部22和24可以通过对准半分割(half-split)结构来配置,并且通过轴结构的旋转使两个半分割结构展开以降低面板法线方向上的高度。由此,能够在使多个面板12、14、16折叠的状态下减薄防护盾10。
如图1(c)所示,第一锁定机构26设置在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的背面,第二锁定机构28设置在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的背面。第一锁定机构26限制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在打开状态下的旋转,第二锁定机构28限制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在打开状态下的旋转。。
锁定机构26和28例如是闩锁,并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形状。第一锁定机构26具有滑动销26a、壳体26b和圆筒部26c,第二锁定机构28具有滑动销28a、壳体28b和圆筒部28c
滑动销26a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26b上,并且在外周表面上具有突起状的操作片。使用者捏住滑动销26a的操作片以使滑动销26a滑动。壳体26b固定于第二面板14的背面并且容纳滑动销26a,具有使滑动销26a的操作片露出的狭缝。圆筒部26c固定于第一面板12的背面,并且可以插入滑动销26a。
第一锁定机构26在滑动销26a插入于圆筒部26c的状态下处于限制相邻的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的旋转的锁定状态,在滑动销26a从圆筒部26c拔出的状态下处于锁定解除状态。
第一锁定机构26可以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限制滑动销26a的滑动。壳体26b的狭缝中形成有两个侧孔,并且通过将滑动销26a的操作片在锁定位置或锁定解除位置插入于壳体26b的侧孔中来限制滑动销26a的滑动。
第一锁定机构26的壳体26b以越过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的边界并从第二面板14覆盖第一面板12的方式突出。因此,能够抑制打开状态下的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的弯折。此外,第二锁定机构28的壳体28b也同样越过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的边界而突出。
第一锁定机构26可以具有弹簧,该弹簧用于在壳体26b中朝向使滑动销26a成为锁定状态的方向施加力。通过设置用于朝向使第一锁定机构26成为锁定状态的方向施加力的弹簧,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冲击等引起第一锁定机构26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再者,第二锁定机构28也具有与第一锁定机构26相同的功能。
第一防护部30固定于第二面板14的背面并朝向相邻的第一面板12突出,第二防护部32固定于第三面板16的背面并朝向相邻的第二面板14突出。防护部30和32是板状的,在打开的状态下位于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的背面侧,并且覆盖打开状态下相邻的面板12、14和16的边界的一部分。通过防护部30和32可以增加抵抗面板12、14和16的边界发生弯折动作的强度,并且能够充分确保当面板12、14和16的边界受到冲击时的防护性能。
如图1(a)和图1(c)所示,卡固机构34由设置在第一面板12的前表面和第三面板16的背面上的凸形和凹形的两个部件构成,并且通过凹凸嵌合而成为卡固状态。卡固机构34将多个面板12、14和16卡固为折叠状态,防止面板12、14和16打开,并且便于防护盾10的搬运。
解除操作部36是可插入于第一面板12中并且可沿打开方向推压第二面板14的销部件,用于解除卡固机构34的卡固,即用于打开面板12、14和16。解除操作部36设置有弹簧,该弹簧在被按压之后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图2是用于说明使多个面板12、14和16折叠的状态的防护盾10的图。如图2(a)所示,在折叠多个面板12、14和16的非使用状态下,防护盾10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变小,易于确保保管时的空间,也容易装入包中携带。
如图2(b)所示,第一握持部22和第二握持部24在多个面板12、14、16被折叠的状态下位于面板12、14、16的外表面。因此,与在折叠状态下握持部22和24设置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薄防护盾10,并且能够通过握持握持部22和24来进行携带。
如图2(b)所示,卡固机构34处于嵌合卡固定状态,限制第一面板12和第三面板16的分离移动。这里,使用者通过握持第一握持部22并按压解除操作部36,从而解除操作部36与第三面板16触碰,第三面板16受到远离第一面板12的力,卡固机构34的卡固被解除。
如图2(c)所示,第一铰链部18通过间隔件38固定于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由此,能够确保在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之间配置第三面板16的空间。对于第二铰链部20的固定,未像第一铰链部18那样使用间隔件38。可通过间隔件38调节处于折叠状态的面板12、14和16之间的间隔。
如图2(c)所示,第三面板16与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相比上下宽度(图中的左右宽度)较短,以使得第三面板16在折叠状态下不与第一铰链部18和间隔件38干扰。
图3是用于对防护盾10的打开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在图3(a)中所示的多个面板12、14和16处于折叠的状态下,使用者握持第一握持部22并将第一面板12设置成直立状态,并按压解除操作部36。将第一面板12设置成直立状态是指使得第一面板12的面沿着竖直方向的状态。
解除操作部36推压第三面板16以使得第三面板16远离第一面板12,卡固机构34的卡固被解除,并且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因自重而旋转并打开。由此,如图3(b)所示,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以第一铰链部18为轴通过其自重一体地旋转,从而第二面板14打开,然后如图3(c)所示,第三面板16以第二铰链部20为轴通过其自重旋转,从而第三面板16打开。如上所述,使用者只要握持第一握持部22并按压解除操作部36,即可以容易地使多个面板12、14、16从折叠状态变为打开状态。
当多个面板12、14和16处于打开状态时,使用者将第一锁定机构26和第二锁定机构28置于锁定状态以使得防护盾10处于使用状态。
当折叠多个面板12、14和16时,解除第一锁定机构26和第二锁定机构28的锁定,并且折叠成从位于最下部的第三面板16向内侧卷起的卷轴状。即,从第三面板16沿一个旋转方向以反复卷起的方式旋转,使多个面板12、14、16成为折叠状态。因此,面板12、14和16易于从折叠状态打开。
图4是用于对变型例的防护盾100进行说明的图。与图1(a)所示的防护盾10相比,变型例的防护盾100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第一防护部30和第二防护部32替代设置有具有较大横向宽度的第一铰链部118和第二铰链部120。
第一铰链部118和第二铰链部120具有与面板12、14和16的横向宽度基本相同的长度,且没有像图1(a)所示的第一铰链部18和第二铰链部20那样分成两部分。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当面板12、14和16的边界受到冲击时的防护性能,并且能够防止刀具等插入面板12、14和16的边界。另外,在多个面板12、14和16折叠的状态下,能够防止第一防护部30和第二防护部32向外侧突出。
图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防护盾200的图。图5(a)是防护盾200的前视图,图5(b)是防护盾200的侧视图,图5(c)是防护盾200的后视图。第二实施例的防护盾200与图1(a)所示的防护盾10相比多一个面板。
防护盾200由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4、第三面板16和第四面板17共四个面板组成,并且由于增加了第四面板17,因此还设置有可旋转地连接第三面板16和第四面板17的第三铰链21以及限制第三面板16和第四面板17旋转的第三锁定机构29。
图6是用于说明防护盾200的打开动作的图。图6(a)示出了使多个面板12、14、16和17折叠的状态的防护盾200。第三面板16的上下宽度比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短,以使得第三面板16不与第一铰链部18发生干扰,并且第四面板17的上下宽度比第三面板16短,以使得第四面板17不与第一铰链部18和第二铰链部20发生干扰。
通过卡固机构34进行卡固以使第一面板12和第三面板16不会分离。由此保持多个面板12、14、16、17折叠的状态。此外,通过在第一面板12和第三面板16设置卡固机构34,可以通过在第一面板12的法线方向上的凹凸嵌合来进行卡固,并且可以通过按压解除操作部36来解除卡固。第一握持部22和第二握持部24在多个面板12、14、16、17被折叠的状态下位于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的外表面。
第一铰链部18通过第一间隔件38固定于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由此,能够确保在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之间配置第三面板16和第四面板17的空间。此外,第二铰链部20经由第二间隔件39固定于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第二间隔件39比第一间隔件38薄。由此,能够确保在第二面板14与第三面板16之间配置第四面板17的空间。
使用者握持第一握持部22并将第一面板12设置成直立状态,按压解除操作部36,以解除卡固机构34的卡固。由此,如图6(b)所示,第二面板14和第三面板16以及第四面板17一体地以第一铰链部18为轴利用其自重旋转,从而第二面板14打开,然后如图6(c)所示,第三面板16和第四面板17以第二铰链部20为轴利用其自重进行旋转,从而第三面板16打开。接下来,第四面板17利用自重以第三铰链21为轴旋转,从而如图5(b)所示第四面板17打开,多个面板12、14、16和17成为打开状态。
如果成为多个面板12、14、16和17打开的状态,使用者将第一锁定机构26、第二锁定机构28和第三锁定机构29置于锁定状态,以使得防护盾200成为使用状态。
当折叠多个面板12、14、16和17时,解除第一锁定机构26、第二锁定机构28和第三锁定机构29的锁定,并未折叠成从位于最下部的第四面板17向内侧卷起的卷轴状。
图7是用于对第三实施例的防护盾300进行说明的图。图7(a)是防护盾300的前视图,图7(b)是防护盾300的侧视图,图7(c)是防护盾300的后视图。第三实施例的防护盾300与图1(a)所示的防护盾10相比少一个面板。
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通过铰链部318可旋转地连接。锁定机构326设置在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的背面,限制打开状态下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的旋转。
卡固机构34设置在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的背面,对折叠状态的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4进行卡固。使用者握持第一握持部22并将第一面板12设置成直立状态,按压解除操作部36,以解除卡固机构34的卡固。由此,第二面板14通过其自重以铰链部318为轴旋转,从而成为第二面板14打开的状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也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对各实施例施加例如设计变更等各种变形,并且施加了该等变形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尽管在实施例中示出了面板12、14、16沿上下方向连接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方式,也可以左右连接。
符号说明
10:防护盾
12:第一面板
14:第二面板
16:第三面板
18:第一铰链部
20:第二铰链部
22:第一握持部
24:第二握持部
26:第一锁定机构
26a:滑动销
26b:壳体
26c:圆筒部
28:第二锁定机构
30:第一防护部
32:第二防护部
34:卡固机构
36:解除操作部
38:间隔件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多个面板进行折叠的防护盾。

Claims (5)

1.一种防护盾,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面板,能够旋转地连接以成为折叠状态或打开状态;
握持部,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面板;以及
锁定机构,在多个所述面板处于打开状态下限制相邻的所述面板的旋转,
所述握持部在多个所述面板处于折叠状态下位于所述面板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盾,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面板在打开状态下沿上下方向连接,
所述握持部至少设置在多个所述面板中在打开状态下位于最上部的所述面板,
从在折叠状态下使位于最上部的所述面板直立并且握持所述握持部的状态开始,比最上部的所述面板更靠下侧的所述面板利用自重旋转,从而成为打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盾,其特征在于:
具有卡固机构,在折叠状态下将所述面板彼此卡固,
一旦在折叠状态下使位于最上部的所述面板直立并保持,并且解除所述卡固机构的卡固,则比最上部的所述面板更靠下侧的所述面板利用自重旋转,从而成为打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盾,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固定于一个所述面板并朝向在打开状态下相邻的另一个所述面板突出以覆盖另一个所述面板。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盾,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所述面板为三个以上的情况下,以从位于最下部的所述面板向内侧卷起的方式进行折叠。
CN201780080554.9A 2017-07-25 2017-07-25 防护盾 Withdrawn CN1101216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6794 WO2019021363A1 (ja) 2017-07-25 2017-07-25 防護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1628A true CN110121628A (zh) 2019-08-13

Family

ID=6504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0554.9A Withdrawn CN110121628A (zh) 2017-07-25 2017-07-25 防护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08551B2 (zh)
CN (1) CN110121628A (zh)
WO (1) WO2019021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0920A1 (ja) * 2022-03-11 2023-09-14 有限会社メトロポリス 組立パネル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702A (en) * 1933-07-07 1935-11-12 Ennis Russell Protective shield
JP3184167U (ja) * 2013-04-05 2013-06-13 株式会社Hamani 書類挟み兼用の防弾盾
CN203518843U (zh) * 2013-10-23 2014-04-02 邢镇辉 折叠式轮式防暴盾牌
CN204788057U (zh) * 2015-04-16 2015-11-18 杨林芳 便携式防护盾
CN205262298U (zh) * 2015-12-28 2016-05-25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多功能便携式防暴盾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9269Y2 (ja) * 1986-11-21 1994-10-12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防弾盾
JP2813959B2 (ja) * 1994-09-02 1998-10-22 ノーベル工業株式会社 偽装防弾用手提げ鞄状盾体
US6807890B1 (en) * 2002-05-13 2004-10-26 Patriot3, Inc. Collapsible ballistic shiel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702A (en) * 1933-07-07 1935-11-12 Ennis Russell Protective shield
JP3184167U (ja) * 2013-04-05 2013-06-13 株式会社Hamani 書類挟み兼用の防弾盾
CN203518843U (zh) * 2013-10-23 2014-04-02 邢镇辉 折叠式轮式防暴盾牌
CN204788057U (zh) * 2015-04-16 2015-11-18 杨林芳 便携式防护盾
CN205262298U (zh) * 2015-12-28 2016-05-25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多功能便携式防暴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08551B2 (ja) 2019-11-27
JPWO2019021363A1 (ja) 2019-07-25
WO2019021363A1 (ja)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1573B (zh) 铰链结构
JP2010530553A (ja) 角度可変な可撓性ディスプレイを有する電子装置
CN102712286A (zh) 多用途的吊钩
CN103970207A (zh) 用于信息装置的倾斜机构
KR20230087415A (ko) 디스플레이 폴딩형 휴대단말기
JP2022518987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フォールディング型携帯端末機
CN110121628A (zh) 防护盾
CN206758037U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US20090122015A1 (en) Mobile terminals having a movable keyboard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JP6568837B2 (ja) 反転収納ヘルメット
CN103038963B (zh) 竖直电缆管理器门
CN109706703B (zh) 一种洗衣机
JPH0247489A (ja) 引出し等のラッチ機構
CN201554767U (zh)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滑动旋转枢纽器
CN212064558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9514792U (zh) 一种用于自助金融设备的半封闭式隐私保护装置
CN204309857U (zh) 可折叠儿童推车
CN208126578U (zh) 一种密码防偷窥pos机
CN206421502U (zh) 金融终端键盘防窥装置
CN110535042A (zh) 一种便于开启的配电柜
CN218418776U (zh) 一种具有隐藏锁结构的文具盒
CN201487034U (zh) 具有四个止挡装置的枢钮器
CN217821601U (zh) 安全防护装置及金融自助终端
CN213182572U (zh) 一种加固计算机机箱
CN208479741U (zh) 手持式电子设备用遮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