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0378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0378A
CN110100378A CN201780080313.4A CN201780080313A CN110100378A CN 110100378 A CN110100378 A CN 110100378A CN 201780080313 A CN201780080313 A CN 201780080313A CN 110100378 A CN110100378 A CN 110100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electric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
circumferential
div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03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路刚
斋藤尚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00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3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5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having an annular coil, e.g. of the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86Outer rotors
    • H02K1/2787Out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89Out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9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86Outer rotors
    • H02K1/2787Out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89Out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91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02Details
    • H02K21/021Means for mechanical adjustment of the excitation flux
    • H02K21/022Means for mechanical adjustment of the excitation flux by modif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field and armature, e.g.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 H02K21/025Means for mechanical adjustment of the excitation flux by modif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field and armature, e.g.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by vary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air gap between field and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of the air-gap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5Sectional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ularity of som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备转子和定子。转子具有多个转子部分,上述多个转子部分构成为在周向上被分割,并能够朝向径向外侧移动。上述旋转电机构成为:多个转子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转子与定子的径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定子和转子的旋转电机。这样的旋转电机例如公开在日本特表2009-544270号公报。
在上述日本特表2009-544270号公报中记载的传动装置(旋转电机)具备:定子,具有圆锥台形形状(相对于旋转轴倾斜的锥形状)的内周面;和转子,配置于定子的径向内侧,具有与定子对应的圆锥台形形状(相对于旋转轴倾斜的锥形状)的外周面。另外,该传动装置构成为使定子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而且,该传动装置构成为通过使定子相对于转子沿旋转轴方向移动来在与定子的内周面(圆锥台形形状的定子的倾斜面)正交的方向上使定子的圆锥台形形状的内周面与转子的圆锥台形形状的外周面的间隙的大小变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44270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特表2009-544270号公报上记载的传动装置构成为通过使定子相对于转子沿旋转轴方向移动来在与定子的内周面(圆锥台形形状的倾斜面)正交的方向上使定子的圆锥台形形状的内周面与转子的圆锥台形形状的外周面的间隙的大小变化(增加)。在该情况下,变化的间隙的大小小于使定子沿旋转轴方向移动了的距离。因此,在上述日本特表2009-544270号公报的传动装置中,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间隙的大小,需要使定子比较大幅度地移动,因此传动装置相应地大型化。即,在上述日本特表2009-544270号公报记载的传动装置(旋转电机)中,存在为了使定子与转子的间隙的大小增加而导致传动装置大型化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既防止旋转电机大型化、又使定子与转子的间隙增加的旋转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旋转电机构成为具备:定子,具有绕组;和圆环状的转子,在定子的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地被配置,转子具有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构成为分别能够朝向径向外侧移动,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能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转子与定子的径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旋转电机中,如上述那样,构成为: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转子与定子的径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由此,能够使转子与定子的径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与转子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的距离相同的量。其结果是,能够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间隙来相对地减小使转子移动的距离。由此,能够既防止旋转电机大型化、又使定子与转子的间隙增加。这里,在使定子与转子在轴向上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定子与转子的相对位置在轴向上偏离,因此定子与转子相互在径向对置的区域的面积减少。因此,在使定子和转子在轴向上相对移动的旋转电机构成为马达的情况下,存在因定子与转子相互在径向对置的区域的面积减少而导致马达扭矩减少的问题点。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如上述那样,使多个部分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因此定子与转子的相对位置不会在轴向上偏离,定子与转子相互在径向对置的区域的面积不减少。其结果是,能够防止马达扭矩减少。
根据本发明,如上述那样,能够既防止旋转电机大型化、又使定子与转子的间隙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部分的移动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移动机构部的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对施加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部分的作用力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对施加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部分的离心力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7A、图7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速与径向的间隙以及周向的间隙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8A、图8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的转速与径向的间隙以及周向的间隙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9A、图9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的转速与径向的间隙以及周向的间隙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10A、图10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的转速与径向的间隙以及周向的间隙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12A、图12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5变形例和第6变形例的转子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1~图7B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100具备转子10和定子20。而且,转子10形成为具有圆环形状(圆环状),并且在定子20的径向外侧隔着间隙CL1配置。具体而言,转子10配置为包围定子20的径向外侧。即,转子10构成为外转子,并且旋转电机100构成为径向磁通式旋转电机。另外,在转子10配置有多个(例如16个)永磁铁11。即,转子10构成为永磁铁型转子。另外,转子10和定子20配置于相互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另外,定子20形成为圆环状(外周面呈弧状)。
另外,旋转电机100例如构成为马达或发电机。在旋转电机100构成为马达的情况下,旋转电机100构成为通过将电力供给至定子20来使转子10旋转,并经由轴、齿轮等将旋转运动传递至负载(未图示)。另外,在旋转电机100构成为发电机的情况下,旋转电机100构成为转子10经由轴、齿轮等取得旋转运动从而使定子20产生电力,在电池等再生电力。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将旋转电机100构成为马达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以如下方式进行记载,即记载为“周向”的情况是指旋转电机100的周向(箭头A方向);另外,记载为“径向”的情况是指旋转电机100(转子10)的径向(箭头R方向,参照图2);另外,记载为“轴向”的情况是指旋转电机100(马达或发电机)的旋转轴线方向(箭头Z1方向或箭头Z2方向)。
(转子的结构)
转子10构成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具有圆环形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10具有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转子部分12。转子10具有至少四个转子部分12。例如,如图1所示,转子10具有8个转子部分12。而且,多个转子部分12在周向上等角度间隔(8个的情况下为45度间隔)配置,形成为相互具有相同的形状。
详细地说,如图2所示,转子部分12由具有磁性的材料构成。具体而言,转子部分12包括转子铁芯12a。而且,在转子部分12设置有磁铁用孔部12b,上述磁铁用孔部12b供永磁铁11插入,并且能够配置永磁铁11。例如,转子部分12设置有2个磁铁用孔部12b,在2个磁铁用孔部12b分别配置有永磁铁11。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转子部分12按照每个由永磁铁11形成的磁极来分割。例如,在旋转电机100设置8个磁极的情况下,将转子10分割为8个转子部分12。详细地说,2个永磁铁11以径向内侧彼此成为相同的极(N极或S极)并且径向外侧彼此成为相同的极(S极或N极)的方式配置于磁铁用孔部12b。由此,由2个永磁铁11形成一个磁极。例如,2个永磁铁11配置为从轴向观察朝向径向内侧扩展(V字形)。而且,2个永磁铁11配置为从轴向观察磁化方向与径向交叉。
另外,转子部分12具有形成为周向的两端面并且沿着径向的分割面12d。分割面12d构成为在轴向和径向上扩展的面。而且,一个转子部分12的分割面12d配置为与邻接的其他转子部分12的分割面12d在周向上对置。
另外,在多个转子部分12的径向内侧的面12c与定子20的径向外侧的面21c之间,在径向上形成有间隙CL1。沿着径向的方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宽度、长度)在转子10未旋转的状态下为D1。另外,在多个转子部分12彼此之间(分割面12d彼此之间)形成有沿着周向的方向的间隙CL2。周向的间隙CL2的大小(宽度、长度)在转子10未旋转的状态下为D11(大致0的大小)。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间隙”记载为不仅指相互分离配置的部件彼此之间,也指包括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配置的部件彼此之间在内的宽泛的概念。即,分割面12d彼此可以配置为相互接触,也可以分离配置。
(定子的结构)
如图2所示,定子20具有定子铁芯21和配置于定子铁芯21的绕组22。具体而言,定子铁芯21由具有磁性的材料构成,包括轭部21a和从轭部21a朝向径向外侧辐射状地延伸的多个(例如8个)齿部21b。
而且,绕组22由导线构成,并通过集中卷绕或分布卷绕分别卷绕于多个齿部21b。而且,定子20构成为通过从外部向绕组22供给电力而流动有电流来产生磁通。另外,齿部21b的径向外侧的面21c配置为与转子10在径向上对置。
另外,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由转子10的永磁铁11(励磁)和定子20形成的磁通B1(虚线箭头)的路径。磁通B1沿着径向通过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并且以穿过周向上相邻的转子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的方式通过。
而且,构成为:定子20产生的磁通(磁场)与转子10的磁极产生的磁通(磁场)相互作用,由此转子10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且,转子10经由轴、齿轮等(未图示)与负载(未图示)连接,在旋转电机100构成为马达的情况下,构成为将转子10的旋转运动传递至负载。
(用于使转子在径向上移动的结构)
这里,在径向的间隙CL1和周向的间隙CL2一定的情况下,对于旋转电机100而言,当转子10的转速ω超过规定的转速ω0时(以下称为“高速旋转时”),与转速ω在规定的转速ω0以下时(以下称为“低速旋转时”)相比,因配置于转子10的多个永磁铁11(励磁)而在定子20产生的反电动势变大。由此,在径向的间隙CL1和周向的间隙CL2一定且转速ω超过规定的转速ω0的情况下,效率(扭矩相对于电力的大小)降低。此外,规定的转速ω0为0以上的值。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规定的转速ω0为比0高的值进行说明。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转子部分12构成为分别能够沿着径向移动。如图3所示,旋转电机100构成为:多个转子部分12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从D1增加至D2。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旋转电机100具备用于使转子10的多个转子部分12在径向上移动的移动机构部30。移动机构部30构成为与转子10一体地以旋转轴为中心(在周向上)进行旋转。
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部30包括用于在使多个转子部分12分别沿着径向滑动移动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31。引导部31例如构成为供转子部分12的一部分嵌合并且在径向上延伸的滑动导轨。而且,多个转子部分12构成为被引导部31限制沿着周向的移动并且能够通过引导部31实现沿着径向移动。另外,如图5所示,引导部31配置于多个转子部分12的轴向两侧,与多个转子部分12分别接触。
另外,引导部31包括内侧限制部31a,该内侧限制部31a用于限制多个转子部分12向径向内侧的移动,以便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不小于D1。另外,内侧限制部31a与后述的施力部32的外圆周壁部32a一同限制多个转子部分12沿着径向的移动的可动范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部30包括对多个转子部分12分别朝向径向内侧进行施力的施力部32。例如,施力部32包括:外圆周壁部32a,其包围转子10的径向外侧;和弹性部件32b,其配置于外圆周壁部32a与多个转子部分12的径向之间,并与外圆周壁部32a和多个转子部分12抵接。
弹性部件32b例如构成为弹簧部件。由此,如图5和图6所示,弹性部件32b构成为能够产生与压缩的长度对应的作用力fb。例如,弹性部件32b构成为能够产生与压缩的长度成比例的作用力fb。而且,弹性部件32b构成为朝向径向内侧对转子部分12施加作用力fb。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32构成为:在转子10处于低速旋转时(ω≤ω0),施力部32的作用力fb大于离心力fc,并且在高速旋转时(ω>ω0),施力部32的作用力fb为离心力fc以下。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转子10未旋转的状态(ω=0)下,构成为施加至各转子部分12的离心力fc为0并且作用力fb为0以上。由此,在因通过内侧限制部31a限制向径向内侧的移动等而产生的反作用的力fr与作用力fb平衡的状态下,各转子部分12位于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为D1的位置。
而且,施力部32(弹性部件32b)构成为:在转速ω为规定的转速ω0时,在各转子部分12位于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为D1的位置的状态下,离心力fc与作用力fb平衡(大致相等)。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简化说明,省略了上述以外的各转子部分12上施加的力(例如各转子部分12与引导部31的摩擦力等)的说明,但在作用力fb的设定中也可以考虑上述以外的各转子部分12上施加的力。
而且,如图6所示,施力部32(弹性部件32b)构成为:在转子10高速旋转时(ω>ω0),离心力fc大于作用力fb,此时,各转子部分12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比D1进一步增加。而且,各转子部分12向径向外侧移动至离心力fc与作用力fb平衡的径向位置(例如成为图6的D2的位置)为止。例如,如图7A所示,在转速ω为规定的转速ω0以上的情况下,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相对于转速ω具有2次函数的关系。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各转子部分12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各转子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比D11进一步增加。即,构成为各转子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的大小也在高速旋转时(ω>ω0)变大。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各转子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从D11增加至D12。例如,如图7B所示,在转速ω为规定的转速ω0以上的情况下,周向的间隙CL2的大小相对于转速ω具有2次函数的关系。
而且,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比D1进一步增加,并且各转子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的大小比D11进一步增加,由此在定子20产生的反电动势减少,防止旋转电机100的效率的降低。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由转子10的永磁铁11(励磁)和定子20形成的磁通B2(虚线箭头)的路径中的径向的间隙CL1从D1变大为D2,并且各转子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的大小从D11变大为D12,由此路径中的磁阻变大,在定子20产生的反电动势减少。
另外,旋转电机100构成为:在转子10的转速ω从高速旋转变化为低速旋转的情况下,例如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减少至D1为止,并且各转子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减少至D11为止。而且,旋转电机100构成为:在转子10停止时,在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变为D1、各转子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变为D11的状态下,停止转子10的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增加。由此,能够使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增加与转子(10)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的距离相同的量。其结果是,能够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间隙(大小D2的间隙CL1)来减小使转子(10)移动的距离。由此,能够既防止旋转电机(100)大型化、又使定子(20)与转子(10)的间隙(CL1)增加。这里,在使定子与转子在轴向上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定子与转子的相对位置在轴向上偏离,因此定子与转子相互在径向上对置的区域的面积减少。因此,在使定子和转子在轴向上相对移动的旋转电机构成为马达的情况下,存在因定子与转子相互在径向上对置的区域的面积减少而导致马达扭矩减少的问题点。相对于此,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使多个部分(12)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因此定子(20)与转子(10)的相对位置不会在轴向上偏离,定子(20)与转子(10)相互在径向上对置的区域的面积不减少。其结果是,能够防止马达扭矩减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增加,并且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的大小增加。若这样构成,则使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彼此的周向的间隙(CL2)的大小增加,由此能够使在周向上横穿多个部分(12)之间的磁通减少。其结果是,作为旋转电机(100),在使磁通减少必要的量的情况下,与仅使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增加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使转子(10)移动的距离。其结果是,能够与能够缩小使转子(10)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的距离相应地防止旋转电机(100)在径向上大型化。由此,不仅能够防止旋转电机(100)在轴向上大型化,还能够防止在径向上大型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按照每个由永磁铁(11)形成的磁极相互分割。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按照每个磁极使转子(10)与定子(20)的间隙(CL1)的大小增加,因此能够均衡地使磁通减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转子(10)的转速(ω)超过规定的转速(ω0)时,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增加。这里,在旋转电机中,一般而言,在转子的转速超过规定的转速时,由永磁铁(励磁)在定子产生的反电动势增大,效率相应地降低。考虑这点而如上述那样构成,由此在转子(10)的转速(ω)超过规定的转速(ω0)时(高速旋转时),能够使转子(10)与定子(20)的径向的间隙(CL1)的大小增加,使永磁铁(11)(励磁)的磁通减少,因此能够减少反电动势。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防止在高速旋转时效率降低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转子(10)的转速越高,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越分别朝向径向外侧大幅度移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根据转子(10)的转速(ω)使磁通减少适当的量,因此能够更适当地防止高速旋转时(例如ω>ω0时)效率降低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借助因转子(10)旋转而朝向径向外侧产生的离心力(fc),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离心力(fc)作为使转子(10)向径向外侧移动的驱动源来使用,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置向径向外侧按压转子(10)使之移动的驱动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用于使转子(10)向径向外侧移动的结构复杂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具备施力部(32),该施力部对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分别朝向径向内侧施力,施力部(32)构成为:在转子(10)的转速(ω)为规定的转速(ω0)以下时,施力部(32)的作用力(fb)大于离心力(fc),并且在转子(10)的转速(ω)超过规定的转速(ω0)时,施力部(32)的作用力(fb)为离心力(fc)以下。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通过施力部(32)的作用力(fb)与施加至转子(10)的离心力(fc)的平衡使转子(10)位于适当的径向位置,因此不仅不需要单独设置使转子(10)向径向外侧移动的驱动部,还向径向内侧移动的驱动部。其结果,能够防止转子(10)沿着径向的移动的结构复杂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具备引导部(31),该引导部(31)用于在使转子(10)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12)分别沿着径向滑动移动时引导所述多个部分。若这样构成,则多个部分(12)分别能够边被引导部(31)引导边沿着径向滑动移动,因此能够既防止多个部分(12)的周向位置偏离、又使多个部分(12)适当地向径向外侧移动。
[变形例]
此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并且包含在与权利要求书等价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旋转电机构成为马达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旋转电机也可以构成为发电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转子设置8个磁极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只要在转子设置4个以上的磁极,也可以设置8个以外的数量的磁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多个转子部分全部能够向径向外侧移动地构成旋转电机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也可以以多个转子部分的一部分能够向径向外侧移动的方式构成旋转电机。此外,在构成为多个转子部分的一部分能够移动的情况下,优选从轴向观察,即使在移动后多个转子部分也相对于轴中心点对称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A、图7B所示,示出了构成为规定的转速ω0为比0高的值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也可以如图8A和图8B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旋转电机那样,将规定的转速ω0设定为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A、图7B所示,示出了旋转电机构成为径向的间隙CL1和周向的间隙CL2伴随着转速ω的增加而连续地增加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9A、图9B所示的第2变形例的旋转电机那样,阶段性地(阶梯式地)使径向的间隙CL1(图9A)和周向的间隙CL2(图9B)的大小增加。此外,在图9A中,设计为2级阶梯,但也可以设计为3级以上的阶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A、图7B所示,示出了旋转电机构成为径向的间隙CL1和周向的间隙CL2相对于转速ω具有2次函数的关系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0A、图10B所示的第3变形例的旋转电机那样,旋转电机构成为径向的间隙CL1(图10A)和周向的间隙CL2(图10B)相对于转速ω具有1次函数的关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旋转电机构成为使用施加至转子的离心力fc和由施力部产生的作用力fb使多个转子部分沿着径向移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旋转电机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施加至转子的离心力fc和由施力部产生的作用力fb,而使用由电力进行驱动的驱动部来强制性地使多个转子部分沿着径向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构成为设置弹性部件和引导部来使多个转子部分能够向径向外侧移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第4变形例的旋转电机200那样,在旋转电机200设置与转子部分12连接的连杆机构部230。在该情况下,连杆机构部230构成为:在转子10的转速ω超过规定的转速ω0时,使转子部分12向径向外侧(箭头E1方向侧)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转子按照每个磁极分割成多个转子部分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只要对旋转电机的磁通的平衡没有影响,也可以将转子按照每多个磁极分割成多个转子部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一个转子部分将2个永磁铁设置于磁铁用孔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也可以在转子部分设置1个或3个以上的永磁铁,也可以在转子部分的磁铁用孔部以外的部位配置永磁铁。例如,也可以如图12A的第5变形例的转子部分312那样,将一个永磁铁311配置于转子部分312,也可以如图12B的第6变形例的转子部分412那样,将永磁铁411配置于转子部分412的表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转子构成为设置有永磁铁的永磁铁型转子并且旋转电机构成为永磁铁马达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也可以构成为在转子不设置永磁铁。例如,也可以在转子不设置永磁铁,而以具有所谓的笼式导电体的方式构成转子,从而旋转电机构成为感应马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子;11、311、411…永磁铁;12、312、412…转子部分(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20…定子;22…绕组;31…引导部;32…施力部;100、200…旋转电机;CL1…径向的间隙;CL2…周向的间隙。

Claims (9)

1.一种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构成为具备:
定子,具有绕组;和
圆环状的转子,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地被配置,
所述转子具有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
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构成为分别能够朝向径向外侧移动,
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的所述径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构成为: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所述径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并且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彼此的周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构成为:在所述转子的转速超过规定的转速时,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所述径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构成为:所述转子的转速越高,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越分别朝向径向外侧大幅度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构成为:借助因所述转子旋转而朝向径向外侧产生的离心力,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还具备施力部,所述施力部对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朝向径向内侧施力,
所述施力部构成为:在所述转子的转速为所述规定的转速以下时,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离心力,并且在所述转子的转速超过所述规定的转速时,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为所述离心力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还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用于在使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沿着径向滑动移动时引导所述多个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转子设置有多个永磁铁,
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按照每个由所述永磁铁形成的磁极相互分割。
9.一种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构成为具备:
定子,具有绕组;和
圆环状的转子,具有多个永磁铁并且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地被配置,
所述转子具有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
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构成为分别能够朝向径向外侧移动,
所述转子的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部分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的所述径向的间隙的大小增加。
CN201780080313.4A 2016-12-27 2017-12-21 旋转电机 Withdrawn CN1101003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2490 2016-12-27
JP2016-252490 2016-12-27
PCT/JP2017/046030 WO2018123830A1 (ja) 2016-12-27 2017-12-21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378A true CN110100378A (zh) 2019-08-06

Family

ID=62707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0313.4A Withdrawn CN110100378A (zh) 2016-12-27 2017-12-21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36484A1 (zh)
EP (1) EP3512080A4 (zh)
JP (1) JPWO2018123830A1 (zh)
KR (1) KR20190067244A (zh)
CN (1) CN110100378A (zh)
WO (1) WO20181238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3065A (zh) * 2021-02-09 2021-06-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与曲轴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1491Y (zh) * 1993-05-15 1995-03-08 俞日友 自动稳压壳动永磁式微型发电机
JPH08251894A (ja) * 1995-03-07 1996-09-27 Daido Steel Co Ltd 電圧制御機構を備えた交流発電機
JP2005237048A (ja) * 2004-02-17 2005-09-02 Osaka Gas Co Ltd 交流発電機及び発電装置
CN104967278A (zh) * 2015-07-03 2015-10-07 河海大学 一种固定气隙盘式永磁调速器
CN204794610U (zh) * 2015-07-20 2015-11-18 江苏南自通华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自保护筒式永磁传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3122A (ja) * 2001-02-05 2002-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ウターロータモータ、アウターロータモ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アウターロータモータを組み込んだ電気自動車
JP2006187176A (ja) * 2004-12-28 2006-07-13 Toshiba Corp アウター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GB0614084D0 (en) 2006-07-14 2006-08-23 Nexxtdrive Ltd Transmision systems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i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1491Y (zh) * 1993-05-15 1995-03-08 俞日友 自动稳压壳动永磁式微型发电机
JPH08251894A (ja) * 1995-03-07 1996-09-27 Daido Steel Co Ltd 電圧制御機構を備えた交流発電機
JP2005237048A (ja) * 2004-02-17 2005-09-02 Osaka Gas Co Ltd 交流発電機及び発電装置
CN104967278A (zh) * 2015-07-03 2015-10-07 河海大学 一种固定气隙盘式永磁调速器
CN204794610U (zh) * 2015-07-20 2015-11-18 江苏南自通华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自保护筒式永磁传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3065A (zh) * 2021-02-09 2021-06-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与曲轴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12953065B (zh) * 2021-02-09 2022-05-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与曲轴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67244A (ko) 2019-06-14
US20200136484A1 (en) 2020-04-30
EP3512080A4 (en) 2019-10-16
EP3512080A1 (en) 2019-07-17
WO2018123830A1 (ja) 2018-07-05
JPWO2018123830A1 (ja)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180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improved magnetic resistance
JP7361344B2 (ja) 磁気ギアードモータ
US10491065B2 (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JP4369384B2 (ja) 回転電機
EP3043448A1 (en) Synchronous electric motor
US20110163641A1 (en)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EP2290790A2 (en)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machine with magnetic flux regulation
EP3163726B1 (en) Flux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EP2696485A2 (e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4591766A (en)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KR20090067057A (ko) 브러시리스 모터
CN110100378A (zh) 旋转电机
WO2020194390A1 (ja) 回転電機
EP0892484B1 (en) Electric motor
WO2013058268A1 (ja) 電動モータ、及び電動モータの巻線の巻装方法
CN108292865B (zh) 无刷直流电机
CN106487191B (zh) 单相无刷电机
JP2014100028A (ja) 車両駆動装置
JPH07236260A (ja) 高出力交流発電機
CN113472113B (zh) 马达
JP6641601B2 (ja) 回転電機用回転子
CN112104121B (zh) 转子及旋转电机
JP2012080616A (ja) 可変磁束モータ
JP4525026B2 (ja) 回転電機
JP2020114113A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