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4918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94918A CN110094918A CN201811030272.0A CN201811030272A CN110094918A CN 110094918 A CN110094918 A CN 110094918A CN 201811030272 A CN201811030272 A CN 201811030272A CN 110094918 A CN110094918 A CN 1100949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vaporator
- freezing
- refrigeration
- ro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冷藏用蒸发器室(冷藏室的冷气生成室)的下部配设有冷冻室等冷冻温度带的空间的冰箱,其能够可靠地排出除霜水,并且节能性能高。该冰箱具备:冷藏室;冷却该冷藏室的冷藏用蒸发器;设置该冷藏用蒸发器的冷藏用蒸发器室;冷冻室;冷却该冷冻室的冷冻用蒸发器;以及设置该冷冻用蒸发器的冷冻用蒸发器室,还具备:将附着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的霜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藏用除霜运转;以及将在该冷藏用除霜运转中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排出至箱外的排水路径,在上述冷藏用蒸发器室的下部配设有上述冷冻室或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在该冰箱中,使上述排水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接近外箱而配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0535号公报)记载了一种冰箱,其构成为,“将向外箱与内箱间填充隔热材而形成的隔热箱体的内部至少划分形成冷冻室和含有蔬菜室的冷藏室,且在该冷冻室的后部具备与该冷冻室对应的第一冷却器和冷气强制循环用的第一鼓风机,且设置用分隔体分隔开了的冷气生成室,另一方面,在上述冷藏室或蔬菜室的后部具备与该冷藏室及蔬菜室对应的第二冷却器和冷气强制循环用的第二鼓风机,且设置用分隔体分隔出的冷气生成室,在该冷气生成室的下部设置接受上述第二冷却器的除霜水的接水盘,在该接水盘的排水口与设于上述隔热箱体的后方下部的机械室内的蒸发皿之间设置排水路,其中,在上述接水盘的内部设置防止除霜水的冻结的加热器”,并且,“另外,在上述第二冷却器的除霜运转结束后,向上述加热器供给预定时间电力”(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07和0008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0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冰箱在接受第二冷却器的除霜水的接水盘的内部设有加热器,在上述第二冷却器的除霜运转结束后,向上述加热器供给预定时间电力,防止除霜水的冻结。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冰箱中,排水路的大部分也设于冷冻室及冷冻室的冷气生成室附近(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因此,存在以下课题:排水路被冷冻室等冷却,排水路内部冻结而堵塞排水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冷藏用蒸发器室(冷藏室的冷气生成室)的下部配设有冷冻室等冷冻温度带的空间的冰箱,其能够可靠地排出除霜水,并且节能性能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鉴于上述课题而做成的本发明为一种冰箱,其具备:冷藏室;冷却该冷藏室的冷藏用蒸发器;设置该冷藏用蒸发器的冷藏用蒸发器室;冷冻室;冷却该冷冻室的冷冻用蒸发器;以及设置该冷冻用蒸发器的冷冻用蒸发器室,还具备:将附着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的霜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藏用除霜运转;以及将在该冷藏用除霜运转中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排出至箱外的排水路径,在上述冷藏用蒸发器室的下部配设有上述冷冻室或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上述冰箱的特征在于,使上述排水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接近外箱而配设。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冷藏用蒸发器室(冷藏室的冷气生成室)的下部配设有冷冻室等冷冻温度带的空间的冰箱,其能够可靠地排出除霜水,并且节能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表示冷藏用排水管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冰箱的电加热器配线的电路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冰箱表示冷冻循环结构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的时序图的一例。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冰箱的RF除霜运转控制的时序图的一例。
图9是实施例1的RF除霜运转时的各加热器的加热控制。
图10是表示外箱及内箱与R排水管的配设关系的剖视图。
图中:
1—冰箱,2—冷藏室,2a、2b—冷藏室门,3—制冰室,4—上层冷冻室,5—下层冷冻室冷冻室,3a、4a、5a—冷冻室门,6—蔬菜室,6a—蔬菜室门,7—冷冻室(3、4、5的总称),8a—R蒸发器室(冷藏用蒸发器室),8b—F蒸发器室(冷冻用蒸发器室),9a—R风扇(冷藏用风扇),9b—F风扇(冷冻用风扇),10—隔热箱体,10a—外箱,10b—内箱,11—冷藏室风路,11a—冷藏室吐出口,12—冷冻室风路,12a—冷冻室吐出口,14a—R蒸发器(冷藏用蒸发器),14b—F蒸发器(冷冻用蒸发器),15a、15b—冷藏室回流口,16—铰链罩,17—冷冻室回流口,18—蔬菜室回流风路,18a—蔬菜室回流口,21—辐射式加热器,22a、22b—排水口,23a、23b—导水管,24—压缩机,27a—R排水管,27b—F排水管,28、29、30—隔热分隔壁,31—控制基板,32—蒸发皿,35—软冷冻室,39—机械室,40a—R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b—F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1—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2—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3—蔬菜室温度传感器,50a、50b—散热器,51—干燥机,52—三通阀(制冷剂控制机构),53a—冷藏用毛细管(减压机构),53b—冷冻用毛细管(减压机构),54b—冷藏用气液分离器,54b—冷冻用气液分离器,55—制冷剂汇流部,56—单向阀,57a、57b—热交换部,101—导水管部加热器,102—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3—排水管下部加热器,P1~P4—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对本发明的冰箱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冰箱1的箱体10自上方起,以冷藏室2、左右并列设置的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的顺序具有储藏室。冰箱1具备开闭各个储藏室的开口的门。这些门是对冷藏室2的开口进行开闭的被左右分割的旋转式的冷藏室门2a、2b、分别对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的开口进行开闭的抽屉式的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以下,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总称为冷冻室7。
冷冻室7是基本上将箱内设置为冷冻温度带(低于0℃)的例如平均设为-18℃左右的储藏室,冷藏室2及蔬菜室是将箱内设为冷藏温度带(0℃以上)的储藏室,例如,冷藏室2平均设为4℃左右,蔬菜室平均设为7℃左右。
在门2a设有进行箱内的温度设定的操作的操作部26。为了固定冰箱1和门2a、2b,在冷藏室2上部及下部设有门铰链(未图示),上部的门铰链用门铰链罩16覆盖。
如图2所示,利用向外箱10a与内箱10b之间填充发泡隔热材(例如,发泡聚氨酯)而形成的箱体10,隔开冰箱1的箱外和箱内。在箱体10除了发泡隔热材外,还在钢板制的外箱10a与合成树脂制的内箱10b之间安装有多个真空隔热件25。冷藏室2和上层冷冻室4及制冰室3通过隔热分隔壁28隔开,同样地,下层冷冻室5和蔬菜室6通过隔热分隔壁29隔开。另外,在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以及下层冷冻室5各储藏室的前表面侧以不会从门3a、4a、5a的间隙向箱外泄漏冷冻室7内的空气且箱外的空气不会侵入各储藏室的方式设置有隔热分隔壁30。
在冷藏室2的门2a、2b的箱内侧设置多个门套33a、33b、33c,另外设置多个搁板34a、34b、34c、34d,从而冷藏室2内被划分成多个储藏空间。在冷冻室7及蔬菜室6具备分别与门3a、4a、5a、6a一体地抽出的制冰室容器(未图示)、上层冷冻室容器4b、下层冷冻室容器5b、蔬菜室容器6b。
在隔热分隔壁28的上方设有设定为比冷藏室2的温度带低的软冷冻室35。该软冷冻室例如通过后述的R蒸发器14a和R风扇9a的控制、以及设于隔热分隔壁28内的加热器(未图示),能够切换为形成冷藏温度带的例如约0~3℃的模式和形成冷冻温度带的例如约-3~0℃的模式。
作为冷藏用蒸发器的R蒸发器14a设于配备于冷藏室2的大致背部的作为冷藏用蒸发器室的R蒸发器室8a内。与R蒸发器14a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低温的空气通过设于R蒸发器14a的上方的作为冷藏用风扇的R风扇9a经由冷藏室风路11、冷藏室吐出口11a而输送至冷藏室2,对冷藏室2内进行冷却。输送至冷藏室2的空气从冷藏室回流口15a及15b(参照图3)返回R蒸发器室8a,再次被R蒸发器14a冷却。
作为冷冻用蒸发器的F蒸发器14b设于配备于冷冻室7的大致背部的作为冷冻用蒸发器室的F蒸发器室8b内。与F蒸发器14b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低温的空气通过设于F蒸发器14b的上方的作为冷冻用风扇的F风扇9b经由冷冻室风路12、冷冻室吐出口12a输送至冷冻室7,对冷冻室7内进行冷却。输送至冷冻室7的空气从冷冻室回流口17返回F蒸发器室8b,再次被F蒸发器14b冷却。
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蔬菜室6也通过在F蒸发器14b成为低温的空气而冷却。在F蒸发器14b成为低温的F蒸发器室8b的空气通过F风扇9b经由蔬菜室风路(未图示)、蔬菜室风挡(未图示)输送至蔬菜室6,对蔬菜室6内进行冷却。在蔬菜室6为低温的情况下,通过关闭蔬菜室风挡,抑制蔬菜室6的冷却。此外,输送至蔬菜室6的空气从设于隔热分隔壁29的下部前方的蔬菜室侧的冷气回流部18a经由蔬菜室冷气回流风道18返回F蒸发器室8b的下部。
在冷藏室2、冷冻室7、蔬菜室6的箱内背面侧分别设有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1、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2、蔬菜室温度传感器43,在R蒸发器14a的上部设有R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a,在F蒸发器14b的上部设有F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b,通过这些传感器,探测冷藏室2、冷冻室7、蔬菜室6、R蒸发器14a、以及F蒸发器14b的温度。另外,在冰箱1的顶棚部的门铰链罩16的内部设有探测外部空气(箱外空气)的温度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37和探测湿度的湿度传感器38。作为其它传感器,还设有对门2a、2b、3a、4a、5a、6a的开闭状态分别进行探测的门传感器(未图示)等。
如图2及图3所示,在F蒸发器室8b的下部设有加热F蒸发器14b的除霜加热器21。除霜加热器21例如为50W~200W的电加热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90W的辐射式加热器。F蒸发器14b除霜时产生的除霜水(融解水)下落至设于F蒸发器室8b的下部的导水管23b,经由排水口22b、F排水管27b而排出至设于压缩机24的上部的蒸发皿32。
另外,对于R蒸发器14a的除霜方法,使用图8后面进行叙述,但是,R蒸发器14a除霜时产生的除霜水下落至设于R蒸发器室8a的下部的导水管23a,经由排水口22a、R排水管27a而排出至设于压缩机24的上部的蒸发皿32。
如图3所示,在导水管23a设有在导水管23a的除霜水冻结时使除霜水融解的导水管加热器101。另外,在R排水管27a设有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及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此外,各加热器101、102、103例如为耗电20W以下,且耗电比除霜加热器21低的电加热器,本实施例中,导水管加热器101采用6W的加热器,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采用3W的加热器,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采用1W的加热器。
图4是表示R排水管27a的结构的图。图中的201、202表示与图3所示的201、202同高度位置,范围201表示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的高度范围,范围202表示从隔热分隔壁28到隔热分隔壁29的下端的高度范围。
R排水管27a的上部以远离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的方式且从排水口22a朝向外箱10a侧的方式向外倾斜,并且朝向下方设置,在该区间设有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其下部的R排水管27a设于外箱10a的大致附近,且设置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直至隔热分隔壁29的下端。其下部(比隔热分隔壁29靠下部)的R排水管27a以向蒸发皿32排出除霜水的方式向内倾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均通过热传导率高的铝密封件固定于R排水管27a,由此,构成为,加热丝未直接接触的部位也能够通过铝密封件的热传导而被加热。
如上述地配设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从而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上端设置至比范围201的上端高的位置,另外,下端设置至比范围201的下端低的位置。范围201内的R排水管27a通过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而被冷却,因此R排水管27a内成为零下温度,存在R排水管27a内除霜水冻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范围201设置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从而即使在排水管内水冻结的情况下也能够融化,即,能够从R排水管27a向蒸发皿32(参照图3)排水。
而且,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的上端以成为与范围202的上端同等或更高的位置的方式设置,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下端以成为与范围202的下端同等或更低的位置的方式设置。隔热分隔壁28及隔热分隔壁29与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相接,至少一部分成为零下温度。因此,隔热分隔壁28及隔热分隔壁29的高度范围的R排水管27a内也存在成为零下温度的可能性,但是通过直至与范围202同等以上的范围,设置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能够更可靠地从R排水管27a向蒸发皿32(参照图3)排水。此外,R排水管27a中的隔热分隔壁28内部的部位直接被隔热分隔壁28冷却,容易成为低温,因此,在该部位设置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特别有效。
在此,如图2、图3所示,在导水管23a形成为当驱动R风扇9a时,从冷藏室2向冷藏室蒸发器14a流动回流空气的结构。后述的R蒸发器14a的除霜运转时使R风扇9a驱动,因此,能够通过该零上温度的回流空气加热导水管23a。由此,能够抑制导水管23a的除霜水的冻结,另外,即使在冻结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融解所需的导水管加热器101的加热量,能够提高节能性能。
另外,排水管27a下部(设有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部位)比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靠近外箱10a。由此,特别是外部空气高温时,能够经由外箱10a利用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抑制排水管27a下部的冻结,另外,即使在冻结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加热量,能够提高节能性能。另一方面,在外部空气为低温的情况下,能够使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进行加热而可靠地排出除霜水。而且,R排水管27a流动约0℃的除霜水,因此接近R排水管27a的外箱10a被除霜水冷却,存在成为比露点温度低的温度的可能性,但是,通过设置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在外部空气为高湿度的情况下,在后述的R第一除霜运转和R第二除霜运转时,对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通电,抑制外箱10a的温度降低,能够抑制向外箱10a的结露。
在冰箱1的上部(参照图2)配置有搭载有作为控制装置的一部分的CPU、ROM、RAM等存储器、接口电路等的控制基板31。控制基板31与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1、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2、蔬菜室温度传感器43、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a、40b等连接,上述的CPU基于它们的输出值、操作部26的设定、预先记录于上述的ROM的程序等,进行压缩机24、R风扇9a、冷藏用风扇9b、前述的各加热器21、101、102、103、以及后述的制冷剂控制阀52的控制等。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冰箱的电加热器配线的电路图。除霜加热器21、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连接于控制基板31,通过控制基板31进行加热的控制。在此,除霜加热器21连接于控制基板31的引脚P1和P4,导水管加热器101连接于引脚P2和P4,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连接于引脚P3和P4,能够独立对它们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与除霜加热器21同样地连接于控制基板31的引脚P1和P4,与除霜加热器21同步地驱动。能够与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独立地控制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能够得到后述的节能性能提高效果,并且削减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用的引脚,能够降低控制基板31的成本,抑制设置空间。
图6是实施例1的冰箱的冷冻循环(制冷剂流路)。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具备压缩机24、作为进行制冷剂的散热的散热机构的箱外散热器50a和壁面散热配管50b、抑制向分隔壁28、29、30的前表面部的结露的防结露配管50c、作为使制冷剂减压的减压机构的冷藏用毛细管53a和冷冻用毛细管53b、以及使制冷剂和箱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吸收箱内的热量的R蒸发器14a和F蒸发器14b,通过它们将箱内冷却。另外,具备去除冷冻循环中的水分的干燥机51和防止液制冷剂流入压缩机24的气液分离器54a、54b,还具备控制制冷剂流路的三通阀52、单向阀56、以及连接制冷剂流的制冷剂汇流部55,通过将它们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构成冷冻循环。
此外,本实施例的冰箱1对制冷剂使用了可燃性制冷剂的异丁烷。另外,本实施例的压缩机24具备变换器,能够改变转速。
三通阀52为如下部件:具备用52a、52b表示的两个流出口,且具备向流出口52a侧流动制冷剂的冷藏模式和向流出口52b侧流动制冷剂的冷冻模式,能够对它们进行切换。另外,本实施例的三通阀52还具备在流出口52a和流出口52b均不流动制冷剂的全闭模式以及在任一个均流动制冷剂的全开模式,也可以对它们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制冷剂如下流动。从压缩机24吐出的制冷剂依次在箱外散热器50a、箱外散热器50b、防结露配管50c、干燥机51流动,到达三通阀52。三通阀52的流出口52a经由制冷剂配管与冷藏用毛细管53a连接,流出口52b经由制冷剂配管与冷冻用毛细管53b连接。
当使制冷剂向流出口52a侧流动时,从流出口52a流出的制冷剂依次流动于冷藏用毛细管53a、R蒸发器14a、气液分离机54a、制冷剂汇流部55,然后返回压缩机24。在冷藏用毛细管53a成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在R蒸发器14a流动,从而R蒸发器14a成为低温,能够冷却R蒸发器室8a的空气,即,能够冷却冷藏室2。
另外,在使制冷剂在三通阀52向流出口52b侧流动的情况下,从流出口52b流出的制冷剂依次流动于冷冻用毛细管53b、F蒸发器14b、气液分离机54b、单向阀56、制冷剂汇流部55,然后返回压缩机24。单向阀56配设为使制冷剂从气液分离机54b向制冷剂汇流部55侧流动,不能从制冷剂汇流部55向气液分离机54b侧流动。在冷冻用毛细管53b成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在F蒸发器14b流动,从而F蒸发器14b成为低温,能够冷却R蒸发器室8a的空气,即,能够冷却冷冻室7。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冰箱的冷却运转控制的时序图的一例。在此,示出了外部空气为比较高的温度(例如,32℃),且不是低湿度(例如,60%RH)的情况。
时刻t0是开始进行对冷藏室2进行冷却的冷藏运转的时刻。在冷藏运转中,将三通阀52设置到流出口52a侧,使压缩机24驱动,向R蒸发器14a流动制冷剂,从而将R蒸发器14a形成为低温。该状态下,运转R风扇9a,从而利用通过R蒸发器14a而成为低温的空气冷却冷藏室2。在此,冷藏运转中的R蒸发器14a的温度比后述的冷冻运转中的F蒸发器14b高。一般而言,蒸发器的温度越高,COP(冷却的热量相对于压缩机24的输入的比例)越高,节能性能越高。因此,相比需要将蒸发器的温度设置为低温的冷冻室7,在对即使较高的蒸发器的温度也能够冷却的冷藏室2进行冷却时,提高蒸发器的温度,从而提高了节能性能。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以使冷藏运转中的R蒸发器14a温度提高的方式将冷藏运转中的压缩机24的转速设定为比冷冻运转中低的速度。
通过冷藏运转冷却冷藏室2,当通过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2探测到的冷藏室温度降低至TR断开(时刻t1)时,从冷藏运转切换到制冷剂回收运转。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在三通阀52为全闭状态下驱动压缩机24,回收R蒸发器14a内的制冷剂。由此,抑制接下来的冷冻运转的制冷剂不足。此外,此时驱动R风扇9a,由此能够将R蒸发器14a内的残留制冷剂灵活地用于冷藏室2的冷却,并且R蒸发器14a内的制冷剂蒸发,容易到达压缩机24,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回收大量的制冷剂,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当制冷剂回收运转结束时(时刻t2),切换到对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冷冻运转。在冷冻运转中,将三通阀52设置到流出口52b侧,向F蒸发器14b流动制冷剂,使F蒸发器14b成为低温。该状态下,运转F风扇9b,从而利用通过F蒸发器14b而成为低温的空气冷却冷冻室7。进行该冷冻运转,直至通过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1检测到的冷冻室温度成为TF断开(时刻t5)。另外,在冷冻运转中还打开蔬菜室风挡(未图示),在通过蔬菜室温度传感器43检测到的蔬菜室温度成为TR断开(时刻t3)前,冷却蔬菜室6。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在该冷冻运转中,还进行R蒸发器14a的第一除霜运转(以下,R第一除霜运转)。R第一除霜运转通过使R风扇9a驱动而进行。冷冻运转中,在R蒸发器14a不流动制冷剂,因此,当冷藏室2的空气通过R蒸发器14a时,用过与温度比R蒸发器14a高的冷藏室2的热交换,加热附着于R蒸发器14a及R蒸发器14a的霜。R蒸发器14a的除霜通过该加热进行。此外,空气被附着于R蒸发器14a及R蒸发器14a的霜冷却,该空气通过R风扇9a输送至冷藏室2,能够冷却冷藏室2(抑制温度的上升)。因此,能够不使用加热器而将附着于R蒸发器14a的霜融解,而且,因为也能够进行冷藏室2的冷却,所以本实施例的R第一除霜运转是节能性能高的除霜运转。该R第一除霜运转进行至通过冷藏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a检测到的冷藏用蒸发器温度成为TDR(时刻t4)。
当R第一除霜运转及冷冻运转均满足结束条件时(时刻t5),再次进行在三通阀52为全闭状态下使压缩机24驱动的制冷剂回收运转,回收F蒸发器14b内的制冷剂,抑制接下来的冷藏运转的制冷剂不足。此外,此时使F风扇9b驱动,由此能够将F蒸发器14b内的残留制冷剂灵活地用于冷冻室7的冷却,并且F蒸发器14b内的制冷剂蒸发,容易到达压缩机24,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回收大量的制冷剂,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当成为时刻t6时,再次返回冷藏运转,反复进行上述的运转。以上是本实施例的冰箱的基本的冷却运转及R蒸发器14a的第一除霜控制。通过这些运转,能够将冷藏室2、冷冻室7以及蔬菜室6冷却,并维持预定的温度,并且抑制R蒸发器14a的霜成长。
此外,在满足R第一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冷藏用蒸发器温度成为TDR)前满足了冷冻运转的结束条件(冷冻室温度成为TFoff)的情况下,在继续进行R第一除霜运转的状态下,将压缩机24设为断开。然后,若满足R第一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则将压缩机24设为接通,进入冷藏运转。由此,能够抑制融解途中的附着于R蒸发器14a的霜及除霜水在冷藏运转中再次被冷却而再冻结,能够更可靠地进行R蒸发器14a的除霜。
另外,在时刻t1及时刻t2冷冻室温度比预定值(例如,TFOFF+1℃)低的情况下,或者在时刻t5及时刻t6冷藏室温度比预定值(例如,TROFF+1℃)低的情况下,均停止压缩机24。由此,能够抑制箱内的过度的冷却。
此外,R第一除霜运转无需在冷冻运转时一定实施,在冷藏室门2a、2b的开闭少且周围湿度低(例如,50%RH以下)的情况下,附着于R蒸发器14a的霜的量少,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每三次冷冻运转实施一次R第一除霜运转。由此,通过减少R第一除霜运转的频率,能够抑制为了驱动R风扇9a而使用的电力,提高节能性能。另一方面,在冷藏室门2a、2b的开闭多或周围为高湿度的情况下,存在附着于R蒸发器14a的霜的量多且冷却效率降低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每进行冷冻运转便进行R第一除霜运转。由此,能够抑制冷却效率的降低,提高节能性能。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冰箱的RF除霜运转控制的时序图的一例。在此,示出了外部空气为比较高的温度(例如,32℃)且不是高湿度(例如,60%RH)的情况。该RF除霜运转是进行R蒸发器14a和F蒸发器14b双方的除霜的运转。
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例如,当满足根据门2a、2b、3a、4a、5a、6a的开闭次数、以及压缩机24的合计驱动时间等判断的除霜运转的开始条件时(时刻td0),本实施例的冰箱1进行冷冻运转。由此,抑制RF除霜运转中的冷冻室7的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冷冻食品、水等的融解。另外,在此期间进行R第一除霜运转(将R风扇9a设为接通),对附着于R蒸发器14a及R蒸发器14a的霜进行加热,使后述的R第二除霜运转短时间结束。
在将该冷冻运转进行预定时间、例如30分钟后(时刻td1),本实施例的冰箱1进行F蒸发器14b的除霜运转(以下,F除霜运转)和R蒸发器14a的第二除霜运转(以下,R第二除霜运转)。
首先,对与F除霜运转相关的控制进行说明。将压缩机24和F风扇9b设为断开,将除霜加热器21设为接通。附着于F蒸发器14b及F蒸发器14b的霜被除霜加热器21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成为融解温度(0℃)以上时,附着于F蒸发器14b的霜融解。当通过冷冻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b检测出的冷冻用蒸发器温度成为比霜的融解温度足够高的TDF(例如,10℃)(时刻td4)时,结束F除霜运转,将除霜加热器21设为断开。由此,进行F蒸发器14b的除霜。
接下来,对与R第二除霜运转相关的控制进行说明。R第二除霜运转与R第一除霜运转同样地,使R风扇9a驱动,通过与温度比R蒸发器14a高的冷藏室2的热交换,加热附着于R蒸发器14a及R蒸发器14a的霜,进行除霜。而且,在RF除霜运转中进行的R第二除霜运转中,将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设为接通(时刻td1)。该R风扇9a和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进行接通的运转,直至冷藏用蒸发器温度成为TDR2(时刻td2)。此外,在R第二除霜运转中,为了更可靠地进行R蒸发器14a的霜的融解、排出,结束温度TDR2设为比R第一除霜运转结束温度TDR高的温度。当冷藏用蒸发器温度成为TDR2(时刻td2)时,在本实施例中,将R风扇9a设为断开。导水管加热器101在R风扇9a成为断开后,仍继续通电,在时间Δtd5后,设为断开。R第二除霜运转产生的除霜水沿导水管23a、R排水管27a流动,冷藏用蒸发器14b的除霜结束和除霜水到达排水管27a部的下部(设有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部位)产生时间延迟,因此,在冷藏用蒸发器温度成为TDR2后仍加热预定时间,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排出除霜水。此外,后面使用图9叙述,但是时间Δtd5根据外部空气、门开闭而变化。
当满足F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冷冻用蒸发器温度为TDF以上)和R第二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R蒸发器14a为TDR2以上)双方时(时刻td3),结束RF除霜运转,将压缩机24再次设为接通,开始冷却运转控制。此外,RF除霜运转结束后的冷却运转从冷冻运转开始。由此,抑制冷冻室7内的冷冻食品、冰等的融解。另外,从冷冻运转向冷藏运转的最初的切换(准确地说,冷藏运转前向制冷剂回收运转切换)当冷冻室温度成为比图7所示的冷却控制时的TFoff高的TFoff2时(时刻td3)进行。由此,能够抑制冷冻室7内的冷冻食品、冰等的融解,并且抑制冷藏室2的过度的温度上升。
以上是本实施例的冰箱1的构造及基本的控制。以下,对该详细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设有两种冷藏用冷却器14a的除霜运转。即,设有图7所示的冷却运转控制中实施的R第一除霜运转和图8所示的RF除霜运转中实施的R第二除霜运转。
冷却运转中进行的R第一除霜运转如图7所示地在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为低温的状态下进行。图3所示的R排水管27a的上部及导水管23a与接近的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产生热交换。因此,即使在R第一除霜运转中对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进行加热,也成为对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进行加热。另外,由于被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冷却,因此导水管23a及R排水管27a的温度也难以上升,因此,比第二除霜运转需要更多的加热量。因此,当在R第一除霜运转中对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通电时,为了将导水管23a及R排水管27a加热至零上温度而所需的加热器的耗电较多,而且对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进行加热,因此通过冷冻运转冷却的热量也增加,由此,节能性能降低。
另一方面,在R第二除霜运转中,因为在RF除霜运转中进行,所以如图8所示地,抑制了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的冷却,而且,因为将F蒸发器14b加热至零上温度,所以,特别是F蒸发器室8b成为高温。因为抑制了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对导水管23a及R排水管27a的冷却,所以能够以较少的加热量将导水管23a及R排水管27a的温度设置为零上温度,即利用导水管23a及R排水管27a的温度将冻结的除霜水融解而排出。因此,通过在R第二除霜运转中对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加热,能够抑制耗电,并且可靠地进行除霜水的排出。
另外,R第一除霜运转在冷却运转中进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每约80分钟进行一次,频率高,与之相对,R第二除霜运转在RF除霜运转中进行,因此,每十二小时~几天进行一次,频率小。在加热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而使除霜水融解的情况下,除了用于除霜水的融解的热量外,还需要用于将因冷冻室7及F蒸发器室8b而成为低温的导水管23a、R排水管27a加热至零上温度的热量。用于除霜水的融解的热量不根据加热的频率,而由冻结的除霜水的量决定,将导水管23a、R排水管27a加热至零上温度的热量由加热的次数决定,因此,若加热的频率增多,则需要的热量也增加。因此,通过减少融解除霜水的频率,在R第二除霜运转中对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集中加热而排出除霜水,从而导能够抑制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的加热时间,降低耗电量。
如上所述,通过冷却运转控制中实施的R第一除霜运转和RF除霜运转中实施的R第二除霜运转改变加热器的通电控制,主要在RF除霜运转中对导水管加热器101、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通电,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除霜水的排出,并且得到节能性能高的冰箱。
此外,本控制的节能性能提高效果在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的空调控制中特别有效。如使用图2、图3在上面叙述地,导水管23a及R排水管27a的下部(设有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部位)被冷藏室2的空气及外部空气加热,不必为了排出除霜水而进行基于加热器的加热,另外,在需要加热的情况下,需要的加热量较小。另一方面,设有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的部位如图3所示地设于靠近冷冻室7、F蒸发器室8b的部位,因此成为容易成为零上温度的部位。因此,不论周围环境如何,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在R第二除霜运转时加热,能够可靠地排出除霜水。即,通过在R第二除霜运转中对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通电,能够可靠地进行除霜水的排出,并且可得到节能性能高的冰箱。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不管周围环境如何,均在R第二除霜运转时加热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因此,也可以形成使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除霜加热器21的控制联动的控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使控制除霜加热器21和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的引脚均与P1、P4共通化。由此,能够抑制引脚数,降低控制基板31的成本,并且可得到上述的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其它的导水管加热器101及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使用不同的控制引脚,能够得到更高的节能性能。以下,对该理由进行说明。
图9是汇总本实施例1的RF除霜运转时的各加热器101、102、103的加热控制的图。(a)是外部空气为高温的情况,(b)是外部空气为低温的情况。导水管加热器101在R第二除霜运转时基础地进行加热,在外部空气为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或者冷藏室门2a、2b的开闭较多的情况下,延长Δtd5,使导水管加热器101的加热量增多。这可以认为是因为,在上述的情况下,在冷藏运转中,R蒸发器14a产生大量的着霜,存在在导水管23a大量滞留除霜水的可能性,因此,除霜水的融解所需的热量增多。即,根据导水管23a的除霜水量控制导水管加热器101的加热量,从而即使在R第一除霜运转中产生的除霜水在导水管23a冻结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除霜水融解、排出,另外,在除霜水量少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加热器的加热。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除霜水的排出,而且进一步提高节能性能。而且,在外部空气为低温低湿且冷藏室门2a、2b的开闭少的情况下,冷却负荷小,且使R蒸发器14a形成低温的冷藏运转少,因此,如图9(b)所示地,将导水管加热器101的加热设为零,进一步抑制加热器的输入,提高节能性能。
另外,本实施例的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在外部空气的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设为断开。设有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部位如使用图3所示出地,能够经由外箱10a被外部空气加热,冻结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抑制加热器的加热,提高节能性能。另一方那面,在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基于外部空气的加热少,因此将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设为接通,能够可靠地排出除霜水。
另外,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在外部空气为高湿的情况下(例如,相对湿度80%)也通电。如上面使用图3所叙述地,在除霜时,R排水管27a流动约0℃的除霜水,因此,接近R排水管27a的外箱10a被除霜水冷却,在高湿时,存在外箱10a的表面的温度比露点温度低的可能性,因此,对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抑制外箱10a的结露。此外,该现象在R第一除霜时和R第二除霜时的任意情况下均存在产生的可能性,因此,在湿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在R第二除霜和R第一除霜的任意情况下均对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通电,从而更可靠地抑制外箱10a的结露。
这样,导水管加热器23a、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进行加热的条件、及使加热量变化的条件分别不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加热器分成三个,另外,能够使用不同的控制引脚分别独立控制。由此,能够在分别对应的条件下控制加热器的通电,能够可靠地进行除霜水的排出,并且抑制多余的加热器的加热,提高节能性能。特别地,导水管加热器101在加热器101~103中耗电最高,因此,与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独立地控制对于节能性能提高是有效的。
此外,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被划分成以从排水口22a朝向外箱10a侧的方式向外倾斜并且朝向下方的区间和在其下部设于外箱10a的大致附近的区间,但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与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分割位置不限于该条件,只要在RF除霜运转中加热的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设于相比外部空气,热量上更接近F蒸发器室8b或冷冻室7的部位即可。
在此,热量上接近F蒸发器室8b等是R排水管27a的温度相比外部空气,更被F蒸发器室8b或冷冻室7的温度影响的情况。即,配置为,外部空气与R排水管27a间的隔热性能比F蒸发器室8b或冷冻室7与R排水管27a间的隔热性能高。例如,将R排水管27a配置于比外箱10a靠近内箱10b的一侧。
图10是表示外箱10a、内箱10b与R排水管27a的配设关系的剖视图。(a)是配设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的图3的C-C剖视图,(b)是配设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的图3的D-D剖视图。在将与F蒸发器室8b或冷冻室7相接的内箱1b、R排水管27a、外箱1a间相连的直线区间的热传导率大致固定的情况下,相对于从R排水管27a到外箱10a间的距离L1,从R排水管27a到内箱10b间的距离L2更短的情况下,相比外部空气(外箱1a),更容易受F蒸发器室8b或冷冻室7的影响。因此,图10(a)所示的成为L1>L2的区间对于设置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是有效的。另外,如图10(a)所示,R排水管27a的上部在R排水管27a与外箱1a间配置有热传导比隔热部材10低的真空隔热件25。因此,从R排水管27a到外箱1a间的热阻力较大,因此,更容易受F蒸发器室8b或冷冻室7的影响,因此,在比真空隔热件25靠内侧的部位设置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R排水管27a的下部以成为L1<L2的方式接近外箱10a而配设。由此,容易受外部空气的影响。而且,在R排水管27a与外箱1a间未设置真空隔热件25,从而形成更容易受外部空气的影响的构造。由此,能够增加外部空气的热对R排水管27a的加热量,能够抑制R排水管27a内的除霜水的冻结以及融解所需的加热器的输入。因此,通过以将R排水管27a的一部分配设为比内箱1b接近外箱1a,相比从R排水管27a到外部空气侧的隔热性能,提高从R排水管27a到F蒸发器室8b或冷冻室7间的隔热性能的方式配设R排水管27a,能够加热R排水管27a,即,能够不使用加热器或抑制加热器的加热量,能够可靠地进行除霜水的排出,并且得到节能性能高的冰箱。
此外,例如,也可以形成在比R排水管27a靠内箱10b侧配置真空隔热件25的结构。相比从R排水管27a到外部空气侧的隔热性能,从R排水管27a到F蒸发器室8b或冷冻室7间的隔热性能变高,因此可得到上述的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R排水管27a中的向外箱10a侧倾斜的上部区域与沿大致铅垂方向配置的下部区域的边界地点设于比F蒸发器14b的上端高的位置。因此,在受到F蒸发器14b的影响容易成为零下温度的高度中,能够将R排水管27a配置于远离蒸发器14b的部位,能够可靠地排出除霜水。此时,使R排水管27a的下部区域比上部区域长,对于提高接近外箱10a的状态的比例是有效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以单独的加热器的方式分别独立地控制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将排水管上部加热器102和排水管下部加热器103由共通的一个加热器构成。该情况下,优选使接近冷冻室7、F蒸发器室8b而容易成为零下温度的R排水管27a上部的加热器密度比R排水管27a下部的加热器密度高。
以上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例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例,并非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了的全部的结构。另外,对于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Claims (11)
1.一种冰箱,其具备:冷藏室;冷却该冷藏室的冷藏用蒸发器;设置该冷藏用蒸发器的冷藏用蒸发器室;冷冻室;冷却该冷冻室的冷冻用蒸发器;以及设置该冷冻用蒸发器的冷冻用蒸发器室,
还具备:将附着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的霜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藏用除霜运转;以及将在该冷藏用除霜运转中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排出至箱外的排水路径,
在上述冷藏用蒸发器室的下部配设有上述冷冻室或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
上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使上述排水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接近外箱而配设。
2.一种冰箱,其具备:冷藏室;冷却该冷藏室的冷藏用蒸发器;设置该冷藏用蒸发器的冷藏用蒸发器室;冷冻室;冷却该冷冻室的冷冻用蒸发器;设置该冷冻用蒸发器的冷冻用蒸发器室;以及加热上述冷冻用蒸发器的第一加热器,
还具备:将附着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的霜通过空气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藏用除霜运转;以及将附着于上述冷冻用蒸发器的霜通过上述第一加热器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冻用除霜运转,
具备将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排出至箱外的排水路径,
在上述冷藏用蒸发器室的下部配设有上述冷冻室或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
上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以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或上述冷冻室与上述排水路径间的隔热性能比外部空气与上述排水路径间的隔热性能高的方式配设上述排水路径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排水路径中设置加热器,在外部空气为高湿的情况下,对上述加热器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排水路径中设置加热器,在外部空气为低温的情况下,对上述加热器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水路径中,向上述外箱侧倾斜的上部区域与沿大致铅垂方向配置的下部区域的边界地点位于比上述冷冻用蒸发器的上端高的位置。
6.一种冰箱,其具备:冷藏室;冷却该冷藏室的冷藏用蒸发器;将由该冷藏用蒸发器冷却了的空气输送至上述冷藏室的冷藏用风扇;设置上述冷藏用蒸发器和上述冷藏用风扇的冷藏用蒸发器室;连接该冷藏用蒸发器室与上述冷藏室间的冷藏室风路;冷冻室;冷却该冷冻室的冷冻用蒸发器;将由该冷冻用蒸发器冷却了的空气输送至冷冻室的冷冻用风扇;设置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和上述冷冻用风扇的冷冻用蒸发器室;连接该冷冻用蒸发器室与上述冷冻室间的冷冻室风路;以及加热上述冷冻用蒸发器的第一加热器,
还具备:将附着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的霜通过空气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藏用除霜运转;以及将附着于上述冷冻用蒸发器的霜通过上述第一加热器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冻用除霜运转,
在上述冷藏用蒸发器室的下部配设有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或上述冷冻室,
上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在将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排出至箱外的排水路径中具备第二加热器,
在上述冷冻用除霜运转时,对上述第二加热器通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加热器的通电在上述冷冻用除霜运转中进行最长。
8.一种冰箱,其具备:冷藏室;冷却该冷藏室的冷藏用蒸发器;将由该冷藏用蒸发器冷却了的空气输送至上述冷藏室的冷藏用风扇;设置上述冷藏用蒸发器和上述冷藏用风扇的冷藏用蒸发器室;连接该冷藏用蒸发器室与上述冷藏室间的冷藏室风路;冷冻室;冷却该冷冻室的冷冻用蒸发器;将由该冷冻用蒸发器冷却了的空气输送至冷冻室的冷冻用风扇;设置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和上述冷冻用风扇的冷冻用蒸发器室;连接该冷冻用蒸发器室与上述冷冻室间的冷冻室风路;以及加热上述冷冻用蒸发器的第一加热器,
还具备:将附着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的霜通过空气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藏用除霜运转;以及将附着于上述冷冻用蒸发器的霜通过上述第一加热器加热而进行除霜的冷冻用除霜运转,
在上述冷藏用蒸发器室的下部配设有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或上述冷冻室,
上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在将从上述冷藏用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排出至箱外的排水路径中具备第二加热器,
设置有在上述第一加热器通电时,也对上述第二加热器通电的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藏用蒸发器的上述排水路径的至少一部分设于上述冷冻室或上述冷藏室与上述冷冻室间的分隔部件的大致背面或大致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排水路径中设于相比外部空气在热量上更接近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或上述冷冻室的部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排水路径中,在相比上述冷冻用蒸发器室或上述冷冻室更接近外部空气的部位具备第三加热器和探测外部空气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在外部空气为高湿的情况下,或者外部空气为低温的情况下,该第三加热器通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14300A JP6847063B2 (ja) | 2018-01-31 | 2018-01-31 | 冷蔵庫 |
JP2018014299A JP6883531B2 (ja) | 2018-01-31 | 2018-01-31 | 冷蔵庫 |
JP2018-014300 | 2018-01-31 | ||
JP2018-014299 | 2018-01-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94918A true CN110094918A (zh) | 2019-08-06 |
CN110094918B CN110094918B (zh) | 2021-10-26 |
Family
ID=67443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30272.0A Active CN110094918B (zh) | 2018-01-31 | 2018-09-05 | 冰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9491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9284A (zh) * | 2020-01-10 | 2020-05-22 | 新誉防务技术有限公司 | 舰船用冷藏冷风机排水管加热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13701427A (zh) * | 2020-05-22 | 2021-11-26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 |
CN113701428A (zh) * | 2020-05-22 | 2021-11-26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41139A (ja) * | 2004-02-26 | 2005-09-0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冷蔵庫 |
CN201731714U (zh) * | 2010-05-21 | 2011-02-02 | 张宗博 | 一种制冷设备 |
JP2012093070A (ja) * | 2010-10-29 | 2012-05-17 |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 冷却貯蔵庫 |
CN102954645A (zh) * | 2011-08-19 | 2013-03-06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冰箱 |
CN104412054A (zh) * | 2012-06-29 | 2015-03-11 | 株式会社东芝 | 冰箱 |
CN105020965A (zh) * | 2014-04-17 | 2015-11-04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冰箱 |
CN205606986U (zh) * | 2016-04-06 | 2016-09-28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7192196A (zh) * | 2017-06-27 | 2017-09-22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 |
-
2018
- 2018-09-05 CN CN201811030272.0A patent/CN1100949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41139A (ja) * | 2004-02-26 | 2005-09-0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冷蔵庫 |
CN201731714U (zh) * | 2010-05-21 | 2011-02-02 | 张宗博 | 一种制冷设备 |
JP2012093070A (ja) * | 2010-10-29 | 2012-05-17 |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 冷却貯蔵庫 |
CN102954645A (zh) * | 2011-08-19 | 2013-03-06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冰箱 |
CN104412054A (zh) * | 2012-06-29 | 2015-03-11 | 株式会社东芝 | 冰箱 |
CN105020965A (zh) * | 2014-04-17 | 2015-11-04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冰箱 |
CN205606986U (zh) * | 2016-04-06 | 2016-09-28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7192196A (zh) * | 2017-06-27 | 2017-09-22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9284A (zh) * | 2020-01-10 | 2020-05-22 | 新誉防务技术有限公司 | 舰船用冷藏冷风机排水管加热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13701427A (zh) * | 2020-05-22 | 2021-11-26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 |
CN113701428A (zh) * | 2020-05-22 | 2021-11-26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94918B (zh) | 2021-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74722B (zh) | 冰箱 | |
CN102803876B (zh) | 冰箱 | |
US20080092569A1 (en) | Cooling unit with multi-parameter defrost control | |
TWI716636B (zh) | 冰箱 | |
CN110094918A (zh) | 冰箱 | |
JP7090198B2 (ja) | 冷蔵庫 | |
JP6894389B2 (ja) | 冷蔵庫 | |
CN101995131A (zh) | 冰箱 | |
JP2019039586A (ja) | 冷蔵庫 | |
CN110118461A (zh) | 冰箱 | |
JP6934433B2 (ja) | 冷蔵庫 | |
JP5838238B2 (ja) | 冷蔵庫 | |
CN101995134A (zh) | 冰箱 | |
CN111561798B (zh) | 冰箱 | |
JP6847063B2 (ja) | 冷蔵庫 | |
CN108731347A (zh) | 冰箱 | |
JP2019138514A (ja) | 冷蔵庫 | |
JP2019027649A (ja) | 冷蔵庫 | |
JP6940424B2 (ja) | 冷蔵庫 | |
CN110131958A (zh) | 冰箱 | |
CN110873496A (zh) | 冰箱 | |
CN110131951A (zh) | 冰箱 | |
CN207019374U (zh) | 冰箱 | |
JP6883531B2 (ja) | 冷蔵庫 | |
CN109708378B (zh) | 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Global Living Progra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Co.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