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8968A - 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8968A
CN110088968A CN201780078855.8A CN201780078855A CN110088968A CN 110088968 A CN110088968 A CN 110088968A CN 201780078855 A CN201780078855 A CN 201780078855A CN 110088968 A CN110088968 A CN 110088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artition part
conveyer belt
amount
off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88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8968B (zh
Inventor
藤分浩一郎
上川英康
山元武
西田贞雄
上浦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88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8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32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 B65H23/038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by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抑制输送带弯曲前移的影响,抑制第一隔板和电极之间发生的位置偏移且精度良好地接合电极的周围。电极供给部(23)基于第一隔板件(11A)的位置偏移量、以不产生位置偏移的方式被供给时的作为第一隔板件(11A)和电极(12)之间实际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一偏差量、以及电极的供给区域从第一位置(T1)移动至第二位置(T2)时的横向的移动量校正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12)。接合头(26)基于电极(12)的位置偏移量、以不产生位置偏移的方式调整电极(12)和接合头(26)的位置时产生的作为实际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二偏差量、以及电极的供给区域从第三位置(T3)移动至第四位置(T4)时的横向的移动量校正接合目标位置,进行隔板件(11A、13A)的接合。

Description

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夹着电极的结构的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具备电极体的电池,所述电极体具有使隔板介于之间且将正极和负极进行交替多层层压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电极体能够通过例如将具有在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夹着正极及负极中的一个电极的结构的电极层压体和正极及负极中的另一个电极交替多层层压而形成。
作为这种电极体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长条状的隔板上,沿着其长度方向交替反复载置正极和负极,并且从其上层压其他长条状的隔板后,通过以正极和负极经由隔板交替重合的方式折叠,制造经由隔板正极和负极交替层压的电极体的方法。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层压长条状的正极片、长条状的隔板以及长条状的负极片时,通过边缘传感器,事先检测正极片相对于层压的隔板和负极片的位置偏移,校正位置偏移的技术。
根据专利文献1和2,作为用于制造电极层压体的装置,可考虑如图9所示的构成的制造装置。
在图9示出的制造装置中,第一隔板件供给部91将呈辊状卷绕的长条状的第一隔板件11A供给至输送带90上的预定位置。
第一摄像机92在第一位置T1,通过拍摄被供给至输送带90上的第一隔板件11A,检测第一隔板件11A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的与输送带90的行进方向(X轴方向)正交方向(Y轴方向)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第一位置偏移量。
电极供给部93在相对于第一位置T1作为在输送带90的行进方向上前进的位置的第二位置T2,基于电极目标位置,将电极12供给至第一隔板件11A之上。特别地,电极供给部93为了向第一隔板件11A之上的预定位置供给电极12,基于校正的电极目标位置的位置供给电极12,所述电极目标位置是基于第一隔板件11A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的第一位置偏移量为0且基于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12时的作为第一隔板件11A与电极12之间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一偏差量和第一偏移量校正的。
第二摄像机94在作为相对于第二位置T2在输送带90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的第三位置T3,通过拍摄被供给至第一隔板件11A之上的电极12,检测电极12相对于第二基准位置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第二位置偏移量。第二隔板件供给部95将呈辊状卷绕的长条状的第二隔板件13A以在与第一隔板件11A之间夹入电极12的方式,供给至输送带90上,更具体而言,供给至与第一隔板件11A重合的位置。
接合头96基于接合目标位置下降,例如通过加热并压接的热压接的方法接合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的、电极12的周围。特别地,为了可靠地接合电极12的周围,接合头96在校正的接合目标位置下降进行接合,所述接合目标位置是基于电极12相对于第二基准位置的第二位置偏移量为0且以在接合目标位置接合的方式使接合头96动作时的作为接合头96相对于电极12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二偏差量和第二位置偏移量校正的。
其后,由切断部97的切断刃97a,通过以成为预定的形状的方式切断层压的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形成包含第一隔板、电极以及第二隔板的电极层压体。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对应于第一隔板件11A的横向的位置偏移校正供给电极12的位置,能够抑制第一隔板件11A和电极12之间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对应于电极12的横向的位置偏移校正通过接合头96进行接合的位置,能够精度良好地接合电极12周围的部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4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2125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图9示出的制造装置中,驱动时输送带90弯曲前移,在检测到第一隔板件11A的第一位置偏移量的部分从第一位置T1前进至第二位置T2的过程中,存在在横向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基于在第一位置T1检测到的第一隔板件11A的第一位置偏移量校正电极目标位置,基于校正后的电极目标位置,在第二位置T2供给电极12,在第一隔板件11A和电极12之间产生位置偏移。
另外,在上述的图9示出的制造装置中,驱动时输送带90弯曲前移,在输送带90上的电极12从第三位置T3前进至第四位置T4的过程中,存在在横向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基于在第三位置T3检测到的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校正接合目标位置,基于校正后的接合目标位置,即便在第四位置T4使接合头96下降,也不能精度良好地接合电极12的周围。
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输送第一隔板件和电极的输送带的弯曲前移的影响,能够制造抑制在第一隔板和电极之间发生位置偏移且精度良好地接合电极的周围的电极层压体的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所述电极层压体具有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夹着电极的结构,所述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带,在保持长条状的第一隔板件和长条状的第二隔板件的状态下,在沿着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进行输送;
第一隔板件供给部,将所述第一隔板件供给至所述输送带上;
第一摄像部,在第一位置,通过拍摄被供给至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第一隔板件,检测所述第一隔板件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的在与所述输送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第一位置偏移量;
电极供给部,在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输送带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的第二位置,基于电极目标位置,将所述电极供给至所述第一隔板件之上;
第二摄像部,在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输送带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的第三位置,通过拍摄被供给至所述第一隔板件之上的所述电极,检测所述电极相对于第二基准位置的在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第二位置偏移量;
第二隔板件供给部,将所述第二隔板件供给至所述第一隔板件之上,以使在所述第二隔板件供给部与所述第一隔板件之间夹入所述电极;
接合头,在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输送带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的第四位置,用于在接合目标位置互相接合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第二隔板件的所述电极的周围部分;
切断部,为了得到所述电极层压体,切断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第二隔板件;以及
存储部,存储与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移动量为:在驱动所述输送带时,所述输送带上的与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在所述横向移动的量,所述第二移动量为:在驱动所述输送带时,所述输送带上的与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作为在所述横向移动的量,
所述电极供给部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偏移量、所述第一位置偏移量为0且基于所述电极目标位置供给所述电极时的作为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电极之间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一偏差量以及由与所述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求得的所述第一移动量,校正所述电极目标位置,基于校正的所述电极目标位置,将所述电极供给至所述第一隔板件之上,
所述接合头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偏移量、所述第二位置偏移量为0且以在所述接合目标位置接合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第二隔板件的方式使所述接合头动作时的作为所述接合头相对于所述电极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二偏差量、以及由与所述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求得的所述第二移动量,校正所述接合目标位置,在校正的所述接合目标位置接合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第二隔板件。
所述电极供给部构成为依次供给多个电极,
所述存储部针对所述输送带上的供给所述电极的多个区域的每个,存储与所述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和与所述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
另外,所述存储部存储供给所述电极的多个区域的每个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与所述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所述存储部存储供给所述电极的多个区域的每个在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以及在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与所述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由所述第一摄像部拍摄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而求得,
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由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摄像部拍摄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而求得,
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由所述第二摄像部拍摄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而求得,
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由设置在所述第四位置的第四摄像部拍摄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而求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基于第一隔板件的作为与输送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一位置偏移量、第一位置偏移量为0且基于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时的作为第一隔板件和电极之间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一偏差量、以及供给电极的区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作为在横向移动的量的第一移动量校正作为供给电极时的目标位置的电极目标位置,因此能够向抑制输送带弯曲前移的影响的位置供给电极,能够抑制第一隔板和电极之间发生位置偏移。
另外,基于作为电极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二位置偏移量、第二位置偏移量为0且以在接合目标位置接合的方式使接合头动作时的作为接合头相对于电极的位置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二偏差量、以及供给电极的区域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时作为在横向移动的量的第二移动量校正作为用接合头接合第一隔板件和第二隔板件时的目标位置的接合目标位置,因此能够在排除输送带的弯曲前移的影响的位置接合第一隔板件和第二隔板件,能够精度良好地接合电极的周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电极层压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将输送带上的区域划分为21个区域时的各区域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存储部存储的映射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的输送带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映射数据的制作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偏差量的图。
图8是示出使用电极层压体形成的电极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由专利文献1和2可想到的用于制造电极层压体的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特征。
首先,简单地说明电极层压体的结构,接着,说明电极层压体的制造方法。
如图1所示,电极层压体10具有依次层叠第一隔板11、电极12和第二隔板13的结构。
电极12是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电极。在电极12为正极的情况下,电极12例如具备由铝等的金属箔形成的正极集电体以及形成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在电极12为负极的情况下,电极12例如具备由铜等的金属箔形成的负极集电体以及形成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的负极活性物质。电极12的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非矩形。
作为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3,能够使用相同素材,例如能够由绝缘性优异的聚丙烯制的微多孔性薄膜构成。
图2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电极层压体10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第一隔板件供给部21将呈辊状卷绕的长条状的第一隔板件11A供给至输送带30上的预定位置。此时,对应于输送带30前进的速度,以适当地将第一隔板件11A供给至输送带30上的方式,控制第一隔板件11A的供给速度。
输送带30例如是金属制,在保持长条状的第一隔板件11A以及长条状的第二隔板件13A的状态下,沿着其长度方向输送。输送带30由驱动辊31驱动。
输送带30具有未图示的吸引孔。供给至输送带30上的第一隔板件11A以经由吸引孔向下方吸引的方式保持在输送带30上。另外,第二隔板件13A被供给至第一隔板件11A之上,以经由第一隔板件11A向下方吸引的方式保持在第一隔板件11A之上。
在图2中,第一位置T1~第五位置T5表示X轴方向的位置,即输送带30的行进方向上的位置。第二位置T2是相对于第一位置T1向输送带30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第三位置T3是相对于第二位置T2向输送带30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另外,第四位置T4是相对于第三位置T3向输送带30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第五位置T5是相对于第四位置T4向输送带30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
此外,第一位置T1和第二位置T2之间、第二位置T2和第三位置T3之间隔开后述的电极间距L。另外,第三位置T3和第四位置T4之间隔开3个电极间距。
第一摄像机22在第一位置T1,通过拍摄被供给至输送带30上的第一隔板件11A,检测第一隔板件11A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Y1的作为与输送带30的行进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横向(Y轴方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第一位置偏移量。第一基准位置Y1是上述横向的基准位置,是设定在第一摄像机22的视野内的任意基准位置。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横向”是与输送带30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
电极供给部23在第二位置T2,基于电极目标位置,将电极12供给至第一隔板件11A之上。电极目标位置是用于确定横向的电极12的供给位置的目标位置。即,通过将电极12供给至电极目标位置,能够在第一隔板件11A之上的所希望的位置载置电极12。该电极目标位置考虑输送带30的弯曲前移导致的横向的位置偏移等,通过后述的方法校正。
此外,电极供给部23在每预定的时间重复供给电极12。由于在输送带30上输送第一隔板件11A,因此以预定的间隔向第一隔板件11A之上供给电极12。在此,将供给至第一隔板件11A之上的相邻的两个电极12之间的,且在图2中用符号L示出的距离称为电极间距。电极间距L例如为102mm。
第二摄像机24在第三位置T3,通过拍摄被供给至第一隔板件11A上的电极12,检测电极12相对于第二基准位置Y2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第二位置偏移量。第二基准位置Y2是横向的基准位置,是设定在第二摄像机24的视野内的任意基准位置。
第二隔板件供给部25将呈辊状卷绕的长条状的第二隔板件13A,以在与第一隔板件11A之间夹入电极12的方式,供给至输送带30上,更具体而言,供给至与第一隔板件11A重合的预定位置。此时,对应于输送带30前进的速度,以适当地向输送带30上供给第二隔板件13A的方式,控制第二隔板件13A的供给速度。
接合头26例如具备加热器,构成为能够上升和下降。该接合头26在第四位置T4,基于接合目标位置下降,以边加热边加压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的电极12的周围的部分的热压接的方法接合电极12的周围。接合目标位置确定横向的位置,是设想放置电极12的位置的位置。接合目标位置考虑输送带30的弯曲前移导致的横向的位置偏移等,通过后述的方法校正。
切断部27在第五位置T5,为了形成电极层压体10,以切断包含电极12的预定区域的方式,通过切断刃27a,切断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由此,得到包含第一隔板11、电极12和第二隔板13的电极层压体10。
存储部28存储驱动输送带30时输送带30上的与供给电极12的区域从第一位置T1移动至第二位置T2时作为在横向移动的量的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以及与从第三位置T3移动至第四位置T4时作为在横向移动的量的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输送带30上的区域划分成与电极12的供给位置对应的多个区域,存储部28针对划分的多个区域,存储与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和与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输送带30上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划分为用输送带30的一周的长度除以电极间距L的数量的区域。在此,以输送带30的一周的长度为2142mm,电极间距为102mm,将输送带30上的区域划分为21(=2142/102)个区域S1~S21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图3是输送带30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在此,与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可以是表示第一移动量其本身的信息,也可以是为了求得第一移动量必要的信息。同样地,与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可以是表示第二移动量其本身的信息,也可以是为了求得第二移动量必要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是为了求得第一移动量必要的信息,与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是为了求得第二移动量必要的信息。具体而言,存储部28存储在驱动输送带30时,输送带30上的各区域S1~S21移动至第一位置T1、第二位置T2、第三位置T3和第四位置T4时的表示输送带30的边缘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映射数据作为与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
图4是示出存储部存储的映射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4所示,映射数据中包含关于划分的21个区域S1~S21的每个在第一位置T1、第二位置T2、第三位置T3和第四位置T4的输送带30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此外,位置偏移量的单位为μm。
在此,如图5所示,将用于检测位置偏移的基准位置Y0和输送带30的边缘E之间的横向的距离作为输送带30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该输送带30上的各区域S1~S21的横向的位置偏移是由输送带30的两端的边缘不平行而产生歪斜,或者驱动时输送带30弯曲前移等原因而产生的。
上述的第一移动量基于第一位置T1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和第二位置T2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之差求得,第二移动量能够基于第三位置T3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和第四位置T4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之差求得。能够求得第一移动量和第二移动量即可,因此用于检测输送带30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的基准位置Y0可以设定为任意位置。
在图4示出的例子中,例如,区域S1的第一位置T1的位置偏移量为10μm,第二位置T2的位置偏移量为5μm,第三位置T3的位置偏移量为-10μm,第四位置T4的位置偏移量为-25μm。在该情况下,输送带30上的区域S1从第一位置T1移动至第二位置T2时的第一移动量为-5(=5-10)μm。另外,输送带30上的区域S1从第三位置T3移动至第四位置T4时的第二移动量为-15(=-25-(-10))μm。
关于上述映射数据的制作方法,使用图6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中,如上所述,在第一位置T1设置第一摄像机22,在第三位置T3设置第二摄像机24。在制作映射数据时,还在第二位置T2设置第三摄像机61,在第四位置T4设置第四摄像机62。
为了制作映射数据,驱动输送带30,以第一摄像机22、第三摄像机61、第二摄像机24和第四摄像机62依次拍摄区域S1内的输送带30的边缘的位置,由得到的图像,求得第一位置T1、第二位置T2、第三位置T3和第四位置T4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同样的方法,求得其他区域S2~S21内的输送带30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通过这样的方法,针对各区域S1~S21,制作确定第一位置T1、第二位置T2、第三位置T3和第四位置T4的输送带30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的映射数据。
根据上述的映射数据的制作方法,能够利用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具有的第一摄像机22和第二摄像机24。另外,作为附加,在第二位置T2设置第三摄像机61,在第四位置T4设置第四摄像机62,通过拍摄驱动中的输送带30,能够容易地制作映射数据。
但是,映射数据的制作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制作方法制作。另外,映射数据包含的位置偏移量可以不是输送带30的边缘的位置偏移量,也可以是其他基准位置,例如输送带30的横向的中心位置的位置偏移量。
在此,说明校正作为供给电极12时的目标位置的电极目标位置的方法。电极目标位置基于由第一摄像机22检测的第一隔板件11A的第一位置偏移量、第一偏差量、以及上述的第一移动量进行校正。第一偏差量是第一位置偏移量为0且向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12时的第一隔板件11A和电极12之间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偏差量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件11A的第一位置偏移量为0且在向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12的情况下,将第一隔板件11A的横向的一端E与电极12之间的距离成为预定的距离H1的状态作为第一隔板件11A和电极12之间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为0的状态。即,若第一隔板件11A的横向的一端E和电极12之间的距离为H1,则第一偏差量为0。预定的距离H1例如为2.5mm。
因此,若第一位置偏移量为0且向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12时的第一隔板件11A的一端E与电极12之间的距离为H2,则H2-H1为第一偏差量。在电极层压体10的制造前预先求得该第一偏差量。
此外,也可以调整为第一位置偏移量为0且向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12时的第一隔板件11A的一端E与电极12之间的距离为H1。此时,第一偏差量为0。
校正后的电极目标位置是将校正前的电极目标位置向Y轴方向偏移将由第一摄像机22检测到的供给电极12的对象区域上的第一隔板件11A的第一位置偏移量、预先求得的第一偏差量、以及存储在存储部28的与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求得的第一移动量求和而得到的距离的位置。上述的“供给电极12的对象区域上的第一隔板件11A的第一位置偏移量”是表示例如向区域S1供给电极12的情况下,区域S1上的第一隔板件11A的第一位置偏移量。
电极供给部23通过上述的方法校正电极目标位置,基于校正的电极目标位置,将电极12供给至第一隔板件11A之上。
例如,参照图4示出的映射数据,区域S1的第一位置T1与第二位置T2之间的输送带30的位置偏移量为-5(=5-10)μm。因此,例如由第一摄像机22检测到的区域S1上的第一位置偏移量为20μm的情况下,电极供给部23将电极目标位置向Y轴方向偏移第一偏差量与15(=-5+20)μm求和得到的距离的位置作为校正后的电极目标位置,向校正后的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12。由此,在输送带30上的区域S1,能够向第一隔板件11A之上的所希望的位置供给电极12。
此外,例如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进行电极目标位置的校正,电极供给部23可以基于校正后的电极目标位置供给电极12。在该情况下,校正电极目标位置的控制部和电极供给部23对应于本发明的电极供给部。
如上所述,通过基于第一位置偏移量校正电极目标位置,能够基于第一隔板件11A的位置偏移量,校正电极12的供给位置。另外,通过基于第一偏差量校正电极目标位置,能够将第一隔板件11A和电极12之间的横向的位置关系设为所意图的位置关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带30上的供给电极12的区域是从作为检测第一隔板件11A的位置偏移量的位置的第一位置T1移动至作为供给电极12的位置的第二位置T2时,基于作为在横向移动的量的第一移动量校正电极目标位置,因此排除输送带30的弯曲前移等的影响,能够向第一隔板件11A上的所意图的位置供给电极12。
特别地,存储部28将输送带30上的所有区域S1~S21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存储为映射数据,因此在向输送带30上一个一个供给电极12的情况下,抑制输送带30的弯曲前移等的影响,能够向第一隔板件11A上的所意图的位置供给所有电极12。
另外,在第一位置T1检测第一隔板件11A的第一位置偏移量,在第二位置T2,向第一隔板件11A之上供给电极12,因此通过将多个电极12一个一个供给至第一隔板件11A之上,能够同时进行第一位置偏移量的检测和电极12的供给,从而提高制造效率。
接着,说明校正作为通过接合头26进行接合时的目标位置的接合目标位置的方法。接合目标位置基于由第二摄像机24检测到的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第二偏差量、以及上述的第二移动量进行校正。
第二偏差量是第二位置偏移量为0且以在接合目标位置接合的方式使接合头26动作时的接合头26相对于电极12的位置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即,第二偏差量是由第二摄像机24检测到的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为0,并且是使接合头26下降至接合目标位置时产生的电极12和接合头26之间的实际的位置偏移量。该第二偏差量在电极层压体10的制造前预先求得。
此外,也可以预先调整接合头26的下降位置,以使第二偏差量为0。
校正后的接合目标位置是将校正前的接合目标位置向Y轴方向偏移将由第二摄像机24检测到的对象区域上的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预先求得的第二偏差量、以及存储在存储部28的与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求得的第二移动量求和得到的距离的位置。上述的“对象区域上的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表示例如区域S1为对象区域,在接合区域S1上的电极12的周围的情况下,区域S1上的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
接合头26通过上述的方法校正接合目标位置,在校正后的接合目标位置接合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的电极12的周围部分。
例如,参照图4所示的映射数据,区域S1的第三位置T3和第四位置T4之间的输送带30的位置偏移量是-15(=-25-(-10))μm。因此,例如由第二摄像机24检测的区域S1上的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为20μm的情况下,接合头26使接合目标位置下降至Y轴方向上偏移将第二偏差量和5(=-15+20)μm求和得到的距离的位置。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接合区域S1上的电极12的周围。
此外,可以例如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进行接合目标位置的校正,接合头26在校正后的接合目标位置进行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的接合。在该情况下,校正接合目标位置的控制部和接合头26对应于本发明的接合头。
这样,通过基于第二位置偏移量校正接合目标位置,能够基于电极12的位置偏移量,校正通过接合头26进行接合的位置。另外,通过基于第二偏差量校正接合目标位置,能够精度良好地接合电极12的周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带30上的供给电极12的区域是从作为检测电极12的位置偏移量的位置的第三位置T3移动至作为由接合头26进行接合的位置的第四位置T4时,基于作为横向的移动量的第二移动量校正接合目标位置,因此抑制输送带30的弯曲前移等的影响,通过接合头26能够精度良好地接合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的电极12的周围。
特别地,存储部28将输送带30上的所有区域S1~S21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存储为映射数据,因此即便在向输送带30上一个一个供给电极12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输送带30的弯曲前移等的影响,通过接合头26精度良好地接合所有电极12的周围。
另外,在第三位置T3检测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在第四位置T4接合电极12的周围,因此通过一个一个供给多个电极12,能够同时进行电极12的第二位置偏移量的检测,以及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的接合,从而提高制造效率。
此外,制造的电极层压体10用于制作电池的电极体。即,通过将制造的电极层压体10和与电极12极性不同的第二电极14交替层压,制作图8所示的电极体50。该电极体50例如用于锂离子电池等的电池的制造。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增加各种应用、变形。
例如,接合头26接合第一隔板件11A和第二隔板件13A的电极12的周围部分的方法并不限定于热压接的方法,例如能够使用高频粘接或激光粘接的方法。另外,电极12的周围部分的接合中,不仅包含完全接合电极12的周围的方式,还包含局部接合的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极层压体;11...第一隔板;11A...第一隔板件;12...电极;
13...第二隔板;13A...第二隔板件;14...第二电极;
21...第一隔板件供给部;22...第一摄像机;23...电极供给部;
24...第二摄像机;25...第二隔板件供给部;26...接合头;27...切断部;
28...存储部;30...输送带;50...电极体;61...第三摄像机;
62...第四摄像机;T1...第一位置;T2...第二位置;T3...第三位置;
T4...第四位置;T5...第五位置。

Claims (4)

1.一种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所述电极层压体具有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夹着电极的结构,所述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带,在保持长条状的第一隔板件和长条状的第二隔板件的状态下,在沿着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进行输送;
第一隔板件供给部,将所述第一隔板件供给至所述输送带上;
第一摄像部,在第一位置,通过拍摄被供给至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第一隔板件,检测所述第一隔板件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的在与所述输送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第一位置偏移量;
电极供给部,在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输送带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的第二位置,基于电极目标位置,将所述电极供给至所述第一隔板件之上;
第二摄像部,在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输送带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的第三位置,通过拍摄被供给至所述第一隔板件之上的所述电极,检测所述电极相对于第二基准位置的在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第二位置偏移量;
第二隔板件供给部,将所述第二隔板件供给至所述第一隔板件之上,以使在所述第二隔板件供给部与所述第一隔板件之间夹入所述电极;
接合头,在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输送带的行进方向前进的位置的第四位置,用于在接合目标位置互相接合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第二隔板件的所述电极的周围部分;
切断部,为了得到所述电极层压体,切断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第二隔板件;以及
存储部,存储与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移动量为:在驱动所述输送带时,所述输送带上的与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在所述横向移动的量,所述第二移动量为:在驱动所述输送带时,所述输送带上的与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作为在所述横向移动的量,
所述电极供给部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偏移量、所述第一位置偏移量为0且基于所述电极目标位置供给所述电极时的作为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电极之间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一偏差量以及由与所述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求得的所述第一移动量,校正所述电极目标位置,基于校正的所述电极目标位置,将所述电极供给至所述第一隔板件之上,
所述接合头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偏移量、所述第二位置偏移量为0且以在所述接合目标位置接合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第二隔板件的方式使所述接合头动作时的作为所述接合头相对于所述电极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的第二偏差量、以及由与所述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求得的所述第二移动量,校正所述接合目标位置,在校正的所述接合目标位置接合所述第一隔板件和所述第二隔板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供给部构成为依次供给多个电极,
所述存储部针对所述输送带上的供给所述电极的多个区域的每个,存储与所述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和与所述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供给所述电极的多个区域的每个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与所述第一移动量相关的信息,所述存储部存储供给所述电极的多个区域的每个在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以及在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作为与所述第二移动量相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由所述第一摄像部拍摄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而求得,
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由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摄像部拍摄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而求得,
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由所述第二摄像部拍摄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而求得,
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横向的位置偏移量通过由设置在所述第四位置的第四摄像部拍摄供给所述电极的区域而求得。
CN201780078855.8A 2016-12-21 2017-09-07 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1100889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7450 2016-12-21
JP2016-247450 2016-12-21
PCT/JP2017/032343 WO2018116543A1 (ja) 2016-12-21 2017-09-07 電極積層体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8968A true CN110088968A (zh) 2019-08-02
CN110088968B CN110088968B (zh) 2022-01-11

Family

ID=62627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8855.8A Active CN110088968B (zh) 2016-12-21 2017-09-07 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5408B2 (zh)
JP (1) JP6635204B2 (zh)
CN (1) CN110088968B (zh)
WO (1) WO20181165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1880A (zh) * 2019-11-13 2022-06-17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制造电极组件的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9282B2 (ja) * 2018-11-06 2021-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電極の積層体製造装置
JP7156046B2 (ja) * 2019-01-14 2022-10-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積層体プレス装置、プレス済み帯状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積層型電極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2544744B1 (ko) * 2019-03-12 2023-06-1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용 라미네이션장치 및 방법
CN113299969A (zh) * 2021-05-24 2021-08-24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元片定位方法、装置及叠片机
WO2024053977A1 (ko) * 2022-09-05 2024-03-1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극 조립체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73459A2 (en) * 1981-08-24 1983-03-09 Polaroid Corporation Laminar batter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H09169456A (ja) * 1995-12-22 1997-06-30 Toshiba Corp シート状搬送物の巻回方法およびその巻回装置
JPH10310297A (ja) * 1997-05-08 1998-11-24 Sony Corp 帯状体巻取装置及び方法
JP2001189342A (ja) * 1999-12-28 2001-07-10 Shinkawa Ltd 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JP2007242507A (ja) * 2006-03-10 2007-09-20 Litcel Kk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911365A (zh) * 2008-01-11 2010-12-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极卷绕装置和电极卷绕方法
CN102285191A (zh) * 2010-06-17 2011-12-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电极基板的层压装置和层压方法
JP2012033282A (ja) * 2010-07-28 2012-02-16 Ihi Corp 電極積層装置
KR20120060704A (ko) * 2010-12-02 2012-06-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전극시트 커팅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생산되는 이차전지
CN103460486A (zh) * 2011-04-07 2013-12-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层叠装置和层叠方法
JP2016035915A (ja) * 2014-07-31 2016-03-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極板包装体の製造装置
CN105449289A (zh) * 2015-12-28 2016-03-30 东莞市亿鑫丰精密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叠片设备
CN105917511A (zh) * 2013-11-11 2016-08-31 曼兹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层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1252A (ja) 1996-02-16 1997-08-26 Sony Corp 帯状部材の走行案内装置と帯状部材の走行案内方法
WO2011130433A1 (en) * 2010-04-13 2011-10-20 Microvast, Inc. Continuous prismatic cell st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11141852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Kemet Electronics Italia S.R.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s
JP5291811B2 (ja) 2012-01-11 2013-09-18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2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ITPD20120167A1 (it) * 2012-05-24 2013-11-25 Sovema Spa Macchina e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celle per accumulatori elettrici e cella per accumulatore elettrico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73459A2 (en) * 1981-08-24 1983-03-09 Polaroid Corporation Laminar batter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H09169456A (ja) * 1995-12-22 1997-06-30 Toshiba Corp シート状搬送物の巻回方法およびその巻回装置
JPH10310297A (ja) * 1997-05-08 1998-11-24 Sony Corp 帯状体巻取装置及び方法
JP2001189342A (ja) * 1999-12-28 2001-07-10 Shinkawa Ltd 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JP2007242507A (ja) * 2006-03-10 2007-09-20 Litcel Kk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911365A (zh) * 2008-01-11 2010-12-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极卷绕装置和电极卷绕方法
CN102285191A (zh) * 2010-06-17 2011-12-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电极基板的层压装置和层压方法
JP2012033282A (ja) * 2010-07-28 2012-02-16 Ihi Corp 電極積層装置
KR20120060704A (ko) * 2010-12-02 2012-06-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전극시트 커팅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생산되는 이차전지
CN103460486A (zh) * 2011-04-07 2013-12-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层叠装置和层叠方法
CN105917511A (zh) * 2013-11-11 2016-08-31 曼兹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层压方法
JP2016035915A (ja) * 2014-07-31 2016-03-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極板包装体の製造装置
CN105449289A (zh) * 2015-12-28 2016-03-30 东莞市亿鑫丰精密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叠片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1880A (zh) * 2019-11-13 2022-06-17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制造电极组件的设备和方法
CN114641880B (zh) * 2019-11-13 2023-11-10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制造电极组件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52730A1 (en) 2019-08-15
JP6635204B2 (ja) 2020-01-22
WO2018116543A1 (ja) 2018-06-28
JPWO2018116543A1 (ja) 2019-06-24
US10985408B2 (en) 2021-04-20
CN110088968B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8968A (zh) 电极层压体的制造装置
CN110168791B (zh) 电极叠层体的制造装置
CN110352521B (zh) 单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单电池接合装置
CN102055004B (zh) 可再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5383571B2 (ja) 電極板製造装置
CN106463685B (zh) 电池组的极片焊接方法
GB2489640A (en) Thin electrochemical cell
US9216861B2 (en) Conveyor and conveying method
EP2816649A1 (en) Conveyor and conveying method
KR102025002B1 (ko) 증착 패턴의 형성 방법, 누름판 일체형의 압입 부재, 증착 장치 및 유기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JP2016035915A (ja) 極板包装体の製造装置
EP2525411A3 (en) See-through solar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234167A3 (en)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EP2541593A3 (en) Laminated high melting point soldering lay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6962163B2 (ja) 積層電極体の製造装置
EP2262066A3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7004158B2 (ja) 積層電極体の製造装置
JP7081192B2 (ja) 積層電極体の製造装置
JP2012185976A (ja) 積層型電池
CN109478626B (zh) 具有穿孔连续分离件的电池
WO2018110001A1 (ja) 電極体の製造方法
JP2003529918A (ja) 特に電気的な二重層コンデンサのための規則的な多層構造体を製作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2020180798A (ja) 厚み測定機構
JP7119410B2 (ja) 積層電極体の製造装置
JP2005294397A (ja) コンデンサにおける枕部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