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8936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8936A
CN110088936A CN201780078904.8A CN201780078904A CN110088936A CN 110088936 A CN110088936 A CN 110088936A CN 201780078904 A CN201780078904 A CN 201780078904A CN 110088936 A CN110088936 A CN 110088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nomer
battery pack
battery cell
bus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89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8936B (zh
Inventor
土屋信明
笹本和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el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lsonic Kan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sonic Kansei Corp filed Critical Calsonic Kan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88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8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将在电池单体的周围产生的凝结水有效地排出到外部的电池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具备:电池单体(150);单体保持件(120),其保持电池单体(150);以及卡合壳体(110),其与单体保持件(120)卡合并与单体保持件(120)一起保持电池单体(150),其中,在单体保持件(120)的有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露出的露出面的下端部设置有排出内部产生的凝结水的第一排出孔(126a),在单体保持件(120)及卡合壳体(110)的内侧面设置有将凝结水引导至第一排出孔(126a)的流路(127)。

Description

电池组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2016年12月19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6-245710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作为参考引用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多个电池收容于壳体等构件而成的电池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构成为存储从用于电池冷却的冷却单元产生的凝结水并将其从排出孔排出到外部的电池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801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没有考虑到在构成电池组的电池单体的周围产生的凝结水。若电池单体的周围产生凝结水,凝结水积聚到电池组的壳体内部,则可能产生短路等故障。
鉴于这些问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在电池单体的周围产生的凝结水有效地排出到外部的电池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观点的电池组具备:
电池单体;
单体保持件,其保持所述电池单体;以及
卡合壳体,其与所述单体保持件卡合并与所述单体保持件一起保持所述电池单体,
其中,在所述单体保持件的有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露出的露出面的下端部设置有排出内部产生的凝结水的第一排出孔,
在所述单体保持件及所述卡合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将所述凝结水引导至所述第一排出孔的流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组,能够将在电池单体的周围产生的凝结水有效地排出到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包括图1的电池组的电源系统的概略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收容于图1的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的配置的图。
图4是示出图3中的电池单体收容于下部壳体及单体保持件中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单体间汇流条的结构的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7A是示出图4的B-B截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B是示出图4的B-B截面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8是在图4的C-C截面中放大电池组的第二侧面侧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示出单体保持件单一个体的正视图。
图10是安装有传感器基板的电池组的正视图。
图11是在图10的沿D-D箭头的截面中仅着眼于一个单体间汇流条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安装有BAT壳体和辅机底座200的电池组的图。
图13是示出安装有继电器、MOS基板和BMS基板的电池组的图。
图14是示出BMS基板的结构的图。
图15是图1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从第一侧面一侧观察到的图12的电池组的图。
图17是从背面一侧观察到的图12的电池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是示意性的。附图中的尺寸或比例等不一定与实际尺寸或比例一致。有时部分地简化各附图中的各构成部的描述。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的外观立体图。电池组100具备上部壳体300、下部壳体110(卡合壳体)、单体保持件120、BAT壳体500、以及气体排出管600。电池组100为大致长方体形状。朝向X轴的正方向的面也称为电池组100的第一侧面。朝向X轴的负方向的面也称为电池组100的第二侧面。朝向Z轴的正方向的面也称为电池组100的上表面。朝向与上表面的相反侧相对应的Z轴的负方向的面也称为电池组100的底面。朝向Y轴的负方向的表面也称为电池组100的前表面。朝向与前表面的相反侧相对应的Y轴的正方向的表面也称为电池组100的背面。电池组100的各面的名称可以应用为表示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以及BAT壳体500的各面的名称。
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通过卡合构件180在第一侧面一侧相互卡合。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通过卡合构件180也在第二侧面一侧相互卡合。卡合有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的构件也称为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中收容有后述的电池单体150(参照图3)。
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例如可以由PBT(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构成。
上部壳体300在上表面与第一侧面连接的边的一部分具有凹部301及凹部302。上部壳体300在前表面与上表面连接的边的一部分具有凹部303。电池组100在凹部301、凹部302以及凹部303分别具备SSG端子250、LOAD端子260以及GND端子270。
上部壳体300在第一侧面具有开口304。电池组100在开口304具备连接器310。
上部壳体300例如可以由PBT(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构成。
气体排出管600使从电池单体150排出的气体通过,并将气体排出到电池壳体的外部。气体排出管600例如可以是金属制成的管。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电池组100搭载于具备内燃机的车辆、或能够以内燃机和电动机这两者的动力行驶的混合动力车辆等车辆来使用。电池组100例如可以搭载于车辆的座椅的下方。电池组100例如还可以搭载于车辆的中央控制台。电池组100并不限定于车辆使用,还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图2是示出包括图1所示的电池组100的电源系统400的概略的功能框图。电源系统400具备电池组100、交流发电机410、起动器420、第二二次电池430、负荷440、开关450、以及控制部460。电池组100包括收容于下部壳体110的第一二次电池130。第一二次电池130、交流发电机410、起动器420、第二二次电池430以及负荷440并联连接。
组电池100具备MOSFET210(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电器220以及传感器230。组电池100还具备熔丝连接环240、第一二次电池130、BMS140(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BMS140也称为电池控制器。组电池100还具备SSG端子250、LOAD端子260以及GND端子270。
继电器220、第一二次电池130、熔丝连接环240以及GND端子270依次串联连接。继电器220与MOSFET210和SSG端子250电连接。SSG端子250与交流发电机410电连接。MOSFET210经由LOAD端子260与第二二次电池430和负荷440串联连接。GND端子270接地。
传感器230与第一二次电池130电连接。BMS140与传感器230可通信地连接。BMS140与电源系统400的控制部460可通信地连接。BMS140与MOSFET210、继电器220以及传感器230可通信地连接。执行传感器230的功能的电路安装于传感器基板231(参照图10)。
继电器220作为将第一二次电池130与电源系统400中的除了电池组100之外的各构成要素并联连接或从各构成要素断开的开关元件发挥功能。除了电池组100之外的电源系统400的各构成要素也称为外部电路。
电流传感器230具有适当的构造,以适当的方式对向包括第一二次电池130在内的电路流动的电流或者向包括第一二次电池130在内的电路施加的电压进行测定。
熔丝连接环240由熔断器主体、收容保持熔断器主体的绝缘树脂制的外壳、以及覆盖外壳的绝缘树脂制的罩构成,在产生了过电流的情况下熔断。
第一二次电池130由电池单体150(参照图3)的组件构成。构成第一二次电池130的电池单体150例如可以是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第一二次电池130的正极侧与继电器220电连接。第一二次电池130的负极侧与熔丝连接环240电连接。熔丝连接环240经由GND端子270接地。
MOSFET210作为将第二二次电池430以及负荷440与电源系统400中的其他构成要素并联连接或从其他构成要素断开的开关元件发挥功能。电池组100也有时不具备MOSFET210。MOSFET210安装于MOS基板212(参照图13)。
BMS140从传感器230获取第一二次电池130的电流或电压等的测定结果。BMS140根据测定结果对第一二次电池130的状态进行推定。BMS140例如对第一二次电池130的充电率等进行推定。充电率也称为SOC(State Of Charge:充电状态)。执行BMS140的功能的电路安装于BMS基板141(参照图13和图14)。
交流发电机410是发电机,与车辆的发动机机械连接。交流发电机410通过发动机的驱动进行发电。交流发电机410通过发动机的驱动而发电的电力可以通过调节器调整输出电压,并向第一二次电池130、第二二次电池430以及负荷440供给。交流发电机410能够在车辆的减速时等通过再生进行发电。交流发电机410所再生发电的电力可以用于第一二次电池130和第二二次电池430的充电。
起动器420可以构成为包括例如起动马达。起动器420接受来自第一二次电池130和第二二次电池430中的至少一个的供电而使车辆的发动机启动。
第二二次电池430可以由例如铅蓄电池构成。第二二次电池430向负荷440供给电力。
负荷440可以包括例如设置在车辆的音频系统、空调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负荷440消耗所供给的电力而动作。负荷440在发动机驱动的停止期间从第一二次电池130接受供电而动作,在发动机驱动期间从交流发电机410和第二二次电池430接受供电而动作。
开关450与起动器420串联连接。开关450作为将起动器420与其他构成要素并联连接或从其他构成要素断开的开关元件发挥功能。
控制部460对电源系统400的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460例如可以由车辆的ECU(Electr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或Engine Control Unit:发动机控制单元)构成。控制部460与开关450及BMS140可通信地连接。控制部460经由BMS140与MOSFET210及继电器220可通信地连接。控制部460分别控制开关450、MOSFET210以及继电器220的动作。控制部460通过控制各构成要素进行基于交流发电机410、第一二次电池130和第二二次电池430的供电、以及第一二次电池130和第二二次电池430的充电。
图3是示出收容于电池组100中的电池单体150的配置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组100收容五个电池单体150-1至150-5。收容于电池组100中的电池单体150的数量并不限于五个。电池组100中收容的电池单体150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池单体150的最大输出和车辆等被驱动设备要消耗的电力等适当决定。
电池单体150是具有六个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电池单体150的六个面中的两个面具有比其他四个面大的面积。电池单体150的面中面积较大的两个面也称为扁平面。电池单体150配置为扁平面朝向Z轴的正方向和负方向。换言之,电池单体150配置为扁平面与电池组100的上表面和底面大致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10中,电池单体150在Z轴方向分成两层和三层层叠。层叠为两层的电池单体150配置于X轴的正方向侧。层叠为三层的电池单体150配置于X轴的负方向侧。电池单体150的层叠数量可以根据电池组100中收容的电池单体150的数量而适当改变。在层叠的电池单体150之间配置有用于使电池单体150间彼此绝缘的绝缘片155(参照图15)。
电池单体150的Y轴的负方向侧的面也称为盖面151。电池单体150配置为盖面151朝向电池组100的前表面侧。电池单体150在盖面151上具备正极端子152、负极端子153以及安全阀154。盖面151是具有长边和短边的大致长方形状。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设置于盖面15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附近。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是从电池单体150输出电力的电极。将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统称为电极端子。
安全阀154设置于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之间。安全阀154在由于电池单体150内部产生的气体而电池单体150内部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的情况下,为了将气体向外部排出而打开。在电池单体150经年劣化或热失控等的情况下,电池单体150内部的压力可达到规定压力以上。规定压力可以根据电池单体150的规格而适当确定。
图4是示出电池单体150收容于下部壳体110及单体保持件120中的状态的图。下部壳体110在上表面侧具有卡合孔115。下部壳体110在未图示的底面侧也具有卡合孔115。单体保持件120在上表面侧具有卡合爪128。单体保持件120在未图示的底面侧也具有卡合爪128。卡合孔115和卡合爪128分别在上表面侧和底面侧相互嵌合,从而使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卡合。
在图4中,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构成为卡合孔115位于卡合爪128的外侧。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也可以构成为卡合孔115位于卡合爪128的内侧。卡合孔115和卡合爪128也可以交换。也就是说,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可以构成为卡合孔115设置于单体保持件120,且卡合爪128设置于下部壳体110。
电池组100在第一侧面侧具备卡合构件180。电池组100在未图示的第二侧面侧也具备卡合构件180。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分别在第一侧面侧具有凸部112和凸部122。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分别在未图示的第二侧面侧也具有凸部112和凸部122。卡合构件180通过夹持凸部112和凸部122使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卡合。卡合构件180例如可以是夹子等弹性构件。
单体保持件120在上表面侧具有用于与BAT壳体500卡合的卡合孔125。单体保持件120在未图示的底面侧也具有卡合孔125。单体保持件120具有从前表面向Y轴的负方向突出设置为大致圆筒状的多个收容部129。收容部129的数量与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的数量相同。
电池组100在单体保持件120侧具备单体间汇流条160-1至160-4、总正端子汇流条164以及总负端子汇流条165。单体间汇流条160-1至160-4也统称为单体间汇流条160。单体间汇流条160、总正端子汇流条164以及总负端子汇流条165也统称为汇流条。汇流条与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电连接。汇流条可以焊接到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汇流条与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也可以通过压接等其他方法电连接。
单体间汇流条160将电池单体150的正极端子152和其他电池单体150的负极端子153电连接。例如,单体间汇流条160-1将电池单体150-1的正极端子152和电池单体150-2的负极端子153电连接。单体间汇流条160-4将电池单体150-4的正极端子152和电池单体150-5的负极端子153电连接。单体间汇流条160-2及160-3与其他单体间汇流条160相同,将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电连接。总正端子汇流条164与电池单体150-5的正极端子152电连接。总负端子汇流条165与电池单体150-1的负极端子153电连接。汇流条将电池单体150串联连接在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之间。
图5是示出单体间汇流条160的结构的图。单体间汇流条160具备凸部161、端子连接部162、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以及臂部163b。单体间汇流条160例如可以由铜或铝等导电性金属构成。
单体间汇流条160的凸部161设置为用于避免与设置于单体保持件120的肋等结构的接触。端子连接部162与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电连接。凸部161位于两个端子连接部162之间。例如,在图4中,当从X轴的正方向观察单体间汇流条160-1时,凸部161比两个端子连接部162更靠Y轴的负方向突出。
端子连接部162具有焊接用开口162a。端子连接部162在焊接用开口162a的周缘部例如通过堆焊等焊接与电池单体150的各电极端子电连接。
传感器安装端子163是安装传感器基板231(电路基板,参照图10)的端子。传感器安装端子163具有螺母163a(固定机构)。螺母163a压入穿设于传感器安装端子163的中央部的贯通孔。传感器基板231通过例如与螺母163a螺合的螺栓等安装于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传感器基板231与各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电连接。
臂部163b向自电池单体150离开的方向、即图4中的Y轴的负方向延伸。特别地,臂部163b从电池单体150与单体间汇流条160的焊接面倾斜地延伸。臂部163b具有弹性。
如图4所示,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具有外部连接部166和与单体间汇流条160相同的端子连接部162。与单体间汇流条160相同,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例如可以由铜或铝等导电性金属构成。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在端子连接部162的焊接用开口162a的周缘部,通过焊接等与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电连接。
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通过外部连接部166分别与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参照图12和图13)电连接。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也称为铜汇流条。外部连接部166具有螺纹孔166a。外部连接部166通过插入到螺纹孔166a中的螺栓等与铜汇流条电连接。与单体间汇流条160相同,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的端子连接部162具有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传感器基板231经由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与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电连接。
如图4所示,电池组100在下部壳体110具备紧固部370。紧固部370用于安装辅机底座200(参照图12)。
如图4所示,电池组100在前表面侧具备安全阀盖610、611和气体管620。安全阀盖610、611例如可以由PBT等树脂构成。安全阀盖610、611以在其与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之间夹着密封件630(参照图15)并覆盖安全阀154的方式安装于盖面151。密封件630例如可以由EPDM(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等橡胶构成。安全阀盖610、611可以通过螺纹固定等安装于单体保持件120。
安全阀盖610共通地安装于层叠为三层的电池单体150-1至150-3的安全阀154。安全阀盖611共通地安装于层叠为两层的电池单体150-4至150-5的安全阀154。安全阀盖610和611能够将从电池单体150的安全阀154排出的气体保持在内部。
安全阀盖610具有使从安全阀154排出的气体通过的气体管道612。气体管道612从安全阀盖610向电池组100的前表面侧突出。安全阀盖611具有使从安全阀154排出的气体通过的气体管道613及614。气体管道613及614从安全阀盖611向电池组100的前表面侧突出。
安全阀盖610的气体管道612和安全阀盖611的气体管道613使用气体管620连接,以使气体不会泄漏。在这种情况下,从电池单体150-1至150-3排出到安全阀盖610的气体可以移动到安全阀盖611。
安全阀盖611的气体管道614与气体排出管600连接,以使气体不会泄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从安全阀盖610移动到安全阀盖611的气体和从电池单体150-4至150-5排出到安全阀盖611的气体排出到气体排出管600。当电池组100搭载于车辆时,气体排出管600将气体排出到例如车身底部的外部空间。
通过从安全阀盖610和611到气体排出管600以气体不泄漏的方式的连接,气体难以泄漏到电池组100的周围。当电池组100搭载于车辆时,气体被排出到车外,而难以向车内泄漏。由于气体管道612和614向电池组100的前表面侧突出,因此,从电池单体150排出的气体容易被引导至气体管道612和614。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图7A是示出图4的B-B截面的一个示例的图,图7B是示出图4的B-B截面的另一示例的图。以下,一并说明图7A和图7B时,记载为“图7”。图8是在图4的C-C截面中放大电池组100的第二侧面侧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示出单体保持件120单一个体的正视图。在图6和图7中,省略了安全阀盖610和汇流条。电池单体150-1至150-3夹着绝缘片155层叠为三层,并收容于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之间。下部壳体110在Y轴的正方向侧具备具有肋114的缓冲区113。在缓冲区113中未收容电池单体150。缓冲区113的刚性可以通过肋114增强。缓冲区113在除肋114以外的部分具有空间。由此,例如当在Y轴负方向对下部壳体110施加冲击时,缓冲区113容易变形以吸收冲击。结果,可以减轻对电池单体150的冲击。能够使下部壳体110轻量化。
如图7和图9所示,单体保持件120在前表面,即有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露出的露出面的Z轴负方向的端部(下端部),具有用于排出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卡合壳体)的内部产生的凝结水的第一排出孔126a。单体保持件120的露出面的下端部是指,例如将电池组100搭载于车辆时,作为底部与搭载面接触的部分。在图9中,作为一个示例,在单体保持件120的前表面的下端部形成四个第一排出孔126a。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在单体保持件120的前表面的下端部形成一个以上第一排出孔126a即可。
单体保持件120在前表面,即在有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露出的露出面中设置于比第一排出孔126a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还具有与后述的第一流路127a的末端连通的第二排出孔126b。在图9中,作为一个示例,在单体保持件120的前表面形成六个第二排出孔126b。然而,并不限定于此,第二排出孔126b可以在单体保持件120的前表面形成六个以下,也可以原本就不形成。
如图9所示,第一排出孔126a优选形成为孔径大于第二排出孔126b,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以相对于第二排出孔126b任意的尺寸形成。
如图7所示,在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的内侧面设置有将凝结水引导至第一排出孔126a的流路127。更具体而言,流路127由第一流路127a和第二流路127b构成。
第一流路127a在与电池单体150的侧面相对的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的内侧面的一部分中,沿着构成该内侧面的一部分的下边呈槽状设置。在图7中,电池单体150的侧面为形成于X轴的负方向的侧面。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的内侧面的一部分是指,在配置于X轴的负方向的内侧面中,匹配电池单体150的侧面的形状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区域。如图7A所示,优选地,第一流路127a沿着Y轴大致水平地设置。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如图7B所示,第一流路127a也可以随着朝向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的卡合部分而向斜下方倾斜。即,第一流路127a在与图7B对应的剖视图中,可以形成为以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的卡合部分为最低点的大致V字形状。
第二流路127b在与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的卡合部分对应的内侧面的一部分,沿着Z轴方向(上下方向)呈槽状设置。在图7中,第二流路127b从上表面侧的卡合部分至底面侧的卡合部分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即,第二流路127b与第一流路127a相交大致呈直角。
在图7及图8中,对于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仅着眼于电池组100的第二侧面侧的内侧面,但与上述结构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内侧面。此外,同样结构的流路127也可以进一步地设置在与单体保持件120的前表面相对的下部壳体110的内表面(下部壳体110的背面的后侧)。即,同样结构的流路127也可以进一步地设置在下部壳体110的Y轴方向的端面中的内侧的端面。
通过以上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能够将在电池单体150的周围产生的凝结水有效地排出到外部。即,在电池单体150的周围产生的凝结水通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等而自然地向下方移动,如图7所示,通过第一流路127a及第二流路127b,移动至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的内表面的最下部。通过形成图7B所示的大致V字形状的第一流路127a,电池组100能够更有效地将凝结水汇集到卡合部分。如图8所示,在电池单体150的上表面或底面产生的凝结水流经绝缘片155或者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00内部的上表面或底面而被引导至流路127。此外,在电池组100中,流路127形成为槽状,从而产生毛细管现象,凝结水能够有效地流动。在电池组100中,通过较大地形成第一排出孔126a,能够将汇集于最下部的凝结水有效地排出到外部。另一方面,在电池组100中,除了第一排出孔126a,还形成第二排出孔126b,从而能够将在各第一流路127a中流动的凝结水直接排出,进一步提高排出效率。
在电池组100中,通过在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的卡合部分形成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流路127b,能够减少流动到配置有单体间汇流条160等各种电气部件的单体保持件120的前表面的凝结水的量。由此,电池组100能够防止短路等故障,因此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在电池组100中,通过在下部壳体110的背面的后侧也设置流路127,能够使内部的凝结水更有效地流动。
图10是安装有传感器基板231的电池组100的正视图。省略了也在图4中示出的结构的说明。电池组100在前表面侧具备传感器基板231-1至231-2和FPC232-1至232-2(Flexible Print Circuit:柔性电路板)。传感器基板231-1至231-2也称为传感器基板231。FPC232-1至232-2也称为FPC232。
传感器基板231-1通过安装构件233安装于与层叠成三层的电池单体150-1至150-3电连接的单体间汇流条160-1至160-3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的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传感器基板231-2通过安装构件233安装成与层叠成两层的电池单体150-4至150-5电连接的单体间汇流条160-3至160-4和总正端子汇流条164的传感器安装端子163电连接。安装构件233例如可以是螺钉或小螺钉等。FPC232-1将传感器基板231-1与BMS基板141(参照图13和图14)电连接。BMS基板141包括执行图2中的BMS140的功能的电路。FPC232-2将传感器基板231-1与传感器基板231-2电连接。
传感器基板231包括执行图2中的传感器230的功能的电路。传感器基板231能够测定在各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间流动的电流和电极端子间的电压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基板231可以根据来自BMS基板141的测定指示测定电流或电压。传感器基板231可以将测定结果输出到BMS基板14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与将一张传感器基板231横跨层叠为三层的电池单体150和层叠为两层的电池单体150而安装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施加到传感器基板231的应力。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与BMS基板141直接安装于电池单体150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施加到BMS基板141的应力。
图11是在图10的沿D-D箭头的截面中仅着眼于一个单体间汇流条160-4的放大剖视图。单体间汇流条160-4的一侧焊接于保持在从单体保持件120的前表面突出的状态的电池单体150-5的负极端子153。如上所述,臂部163b从电池单体150-5与单体间汇流条160-4的焊接面向Y轴的负方向延伸,并且向X轴方向倾斜。在臂部163b的前端连续形成的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上载置有传感器基板231-2。传感器基板231-2通过与螺母163a螺合的安装构件233固定于传感器安装端子163。更具体而言,单体间汇流条160-4通过传感器安装端子163和螺母163a,从传感器安装端子163的后表面侧固定传感器基板231-2。此时,螺母163a的一部分收容于突出设置于单体保持件120的前表面的收容部129的内部。这里,仅示出了单体间汇流条160-4,但对于单体间汇流条160-1至160-3,也以相同的方式安装于传感器基板231,且螺母163a的一部分收容于单体保持件120的收容部239的内部。
在这种状态下,单体保持件120与单体间汇流条160分离。更具体而言,传感器安装端子163的后表面与收容部129的缘部129a分离。同样地,螺母163a与收容部129的缘部129a分离。即,单体保持件120和单体间汇流条160不直接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100能够根据单体间汇流条160的尺寸公差来固定传感器基板231。即,在电池组100中,由于在单体间汇流条160自身设置有用于将传感器基板231安装到单体间汇流条160的固定机构(螺母163a),因此单体间汇流条160与单体保持件120完全分离。由此,两者之间形成空间,电池组100能够允许单体间汇流条160的尺寸公差。单体保持件120具有收容部129,从而形成收容单体间汇流条160的螺母163a的空间,因此,电池组100对于单体间汇流条160的尺寸的公差的容许度变得更大。此外,臂部163b倾斜,传感器安装端子163可以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因此电池组100对于单体间汇流条160的尺寸的公差的容许度进一步增大。由此,电池组100便于传感器基板231的对齐。
臂部163b具有弹性,并且倾斜,因此,臂部163b容易吸收应力。由此,提高单体间汇流条160的抗冲击性。另一方面,通过收容部129,可限制臂部163b的过度的弹性变形。即,如图11所示,当臂部163b因某种原因而发生较大的弹性变形时,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与收容部129的缘部129a接触。由此,电池组100防止臂部163b的损坏。从以上两点来看,电池组100的可靠性提高。
此外,在电池组100中,不需要将固定机构(螺母163a)设置在单体保持件120,单体保持件120不需要太大的强度,因此还能够减小单体保持件120的厚度。
图12是示出安装有BAT壳体500和辅机底座200的电池组100的图。BAT壳体500与单体保持件120卡合。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分别在第一侧面侧具有凸部122和凸部502。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分别在未图示的第二侧面侧也具有凸部112和凸部502。卡合构件180通过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夹持凸部112和凸部502而使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卡合。
BAT壳体500在上表面侧和底面侧具有与图4所示的单体保持件120的卡合孔125嵌合的爪。BAT壳体500和单体保持件120在上表面侧和底面侧也分别通过单体保持件120的卡合孔125和BAT壳体500的爪的嵌合而卡合。单体保持件120的卡合孔125可以位于BAT壳体500的爪的外侧,也可以位于其内侧。BAT壳体500的爪和单体保持件120的卡合孔125也可以交换。
由于BAT壳体500卡合于单体保持件120,设置于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侧的传感器基板231等结构被BAT壳体500覆盖。BAT壳体500可以减轻从正面侧对电池组100施加的冲击。
由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卡合而构成的模块也称为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体150层叠成三层的一侧和电池单体150层叠成两层的一侧。电池单体150层叠成三层的一侧也称为三层侧。电池单体150层叠成两层的一侧也称为两层侧。换言之,电池模块具有两层侧和三层侧。与电池模块相同,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和BAT壳体500具有两层侧和三层侧。
BAT壳体500在三层侧的上表面具备熔丝连接环240。熔丝连接环240的一端经由总负铜汇流条286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与电池单体150-1的负极端子153电连接。熔丝连接环240的另一端经由GND铜汇流条280与GND端子270电连接。
下部壳体110在电池模块的三层侧的上表面具有用于安装BMS基板141的螺母孔146和用于与设置于BMS基板141的嵌合孔144(参照图14)嵌合的销147。下部壳体110在电池组100的背面侧具备肋114。下部壳体110在电池组100的背面侧具备固定部116。通过使用螺栓等固定固定部116,电池组100可以固定于车身等。下部壳体110具备从固定部116向上表面侧延伸的立柱117。立柱117比下部壳体110的其他部分厚,具有较高的刚性。由于立柱117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下部壳体110不易因施加到固定部116的外力而变形。
辅机底座200通过螺栓340紧固于紧固部370。紧固部370设置于电池模块的两层侧的上表面的四个部位。与紧固部370设置于电池模块的三层侧的上表面的情况相比,电池组100能够减小Z轴方向的尺寸。辅机底座200的设置紧固部370的部位并不限于四个,还可以是三个以下,也可以是五个以上。通过将辅机底座200紧固于电池模块的至少三个部位的紧固部370,能够将其更稳定地安装于电池模块。
图12所例示的辅机底座200通过螺栓340紧固于设置于BAT壳体500的两层侧的上表面的紧固部370、和设置于下部壳体110的两层侧的上表面的紧固部370。换言之,图12所例示的辅机底座200横跨电池模块整体而被紧固。当辅机底座200横跨电池模块整体而被紧固时,与例如辅机底座200仅紧固于下部壳体110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强电池模块的刚性。
通过限制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与BAT壳体500之间的相对位移,能够增强电池模块的刚性。当辅机底座200横跨电池模块整体而被紧固时,可以限制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与BAT壳体500之间的相对位移。辅机底座200不仅可以横跨电池模块整体而被紧固,还可以以限制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与BAT壳体500之间的相对位移的方式紧固于电池模块。辅机底座200例如可以紧固于上部壳体300的至少一个部位。当上部壳体300组装于电池模块的外侧时,可以通过紧固辅机底座200和上部壳体300的至少一个部位,来限制电池模块的各构成部的相对位移。
辅机底座200具备用于安装继电器220的继电器紧固部360。继电器紧固部360不限于图12所例示的三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下,还可以是四个以上。辅机底座200的具备继电器紧固部360的部分的厚度可以比辅机底座200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厚。由此,能够增强安装继电器220的部分的刚性。由继电器220的动作产生的振动难以向周围传递。
图13是示出安装有继电器220、MOS基板212和BMS基板141的电池组100的图。省略了也在图12中示出的结构的说明。
MOS基板212安装MOSFET210。MOS基板212安装于辅机底座200。MOS基板212经由LOAD铜汇流条282与LOAD端子260电连接。
继电器220通过螺栓350紧固于设置于辅机底座200的继电器紧固部360(参照图12)。紧固继电器220的部位不限于三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下,还可以是四个以上。通过将继电器220紧固于辅机底座200的至少三个部位,能够将其更稳定地安装于辅机底座200。
继电器220的一端经由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正端子汇流条164与电池单体150-5的正极端子152电连接。继电器220的另一端经由SSG铜汇流条281与SSG端子250和MOS基板212电连接。
图14是示出BMS基板141的结构的图。BMS基板141具备电路部件142、安装孔143以及嵌合孔144。电路部件142的至少一部分对应于执行BMS140的功能的电路。在下部壳体110的三层侧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母孔146和销147。BMS基板141以销147与嵌合孔144嵌合的方式,通过安装构件145安装于螺母孔146。安装构件145例如可以是螺钉或小螺钉等。通过销147与嵌合孔144的嵌合,可以提高BMS基板141安装到电池模块的精度。BMS基板141向电池模块的安装可变得容易。
BMS基板141通过FPC232-1与传感器基板231可通信地连接。BMS基板141通过MOS电缆312与MOS基板212可通信地连接。BMS基板141通过连接器电缆314与连接器310可通信地连接。BMS基板141经由连接器310能够与电源系统400的控制部460可通信地连接。BMS基板141不限于控制部460,也可以与其他装置可通信地连接。
由辅机底座200、继电器220、MOS基板212以及BMS基板141构成的模块也称为辅机模块。
图15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100的分解立体图。电池模块可如下组装。电池单体150夹着绝缘片155层叠为三层和两层,并收容于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之间。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通过卡合构件180卡合。在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上安装汇流条。在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侧夹着密封件630安装安全阀盖610、611。安全阀盖610和611使用气体管620连接。在汇流条的传感器安装端子163安装传感器基板231。BAT壳体500以覆盖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侧的方式,通过卡合构件180卡合于单体保持件120。在安全阀盖611的气体管道614上安装气体排出管600。在BAT壳体500的上表面安装GND铜汇流条280、总负铜汇流条286以及熔丝连接环240。
辅机模块可如下组装。辅机底座200通过螺栓340安装于电池模块的两层侧的上表面。在辅机底座200上安装SSG铜汇流条281、LOAD铜汇流条282、总正铜汇流条285以及MOS基板212。继电器220通过螺栓350安装于辅机底座200。BMS基板141安装于电池模块的三层侧的上表面。辅机底座200在安装继电器220等后,可以安装于电池模块。若在辅机底座200安装于电池模块之前将继电器220或MOS基板212等安装到辅机底座200,则电池组100的组装可以变得更容易。
将电池模块和辅机模块组合后,上部壳体300以覆盖整体的方式安装。上部壳体300例如可以通过爪与孔的嵌合而与电池壳体卡合。可通过以上描述的顺序示例组装电池组100。
在电池模块的组装过程中,电池单体150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粘接于单体保持件120。粘接剂可以是能够将电池单体150和单体保持件120粘接的任意的粘接剂。粘接剂可以是例如丙烯酸系粘接剂或环氧系粘接剂等。粘接剂可以涂敷于单体保持件120。粘接剂也可以涂敷于单体保持件120的与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相对的部分。将粘接剂涂敷到单体保持件120后,可以将电池单体150插入单体保持件120。
粘接电池单体150和单体保持件120后,可以将汇流条焊接到电池单体150的电极端子。焊接电极端子和汇流条时,电极端子和汇流条的位置关系有时要求较高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高粘接电池单体150和单体保持件120的粘接剂的涂覆位置的精度,能够便于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焊接。通过在汇流条焊接到电池单体150之前将电池单体150与单体保持件120粘接,能够提高电池模块的生产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模块和辅机模块能够分别单独地组装。由此,可以提高电池模块和辅机模块以及电池组100的生产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100在第一侧面侧具备SSG端子250和LOAD端子260,在前表面侧具备GND端子270。将GND端子270配置于与配置有SSG端子250和LOAD端子260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从而易于识别GND端子270。电池组100在第一侧面侧具备连接器310。将GND端子270配置于与连接器310不同的一侧,从而易于识别GND端子270。由此,易于防止将电池组100搭载于车辆时的误布线。
与GND端子270电连接的电缆的长度可以构成为与SSG端子250以及LOAD端子260电连接的电缆的长度不同。由此,更易于防止将电池组100搭载于车辆时的误布线。
图16是从第一侧面侧观察到的图12所示的电池组100的图。电池组100在包括下部壳体110、单体保持件120以及BAT壳体500的电池模块的两层侧,具备辅机底座200。电池模块的两层侧与X轴的正方向侧对应。辅机底座200紧固于紧固部370。在图16中,由于辅机底座200看不到紧固部370,因此用虚线表示。在与图12所示的螺栓340对应的位置设置四个紧固部370。设置紧固部370的部位还可以是三个以下,也可以是五个以上。紧固部370可以设置于电池模块的三层侧,也可以设置于其他部分。
电池单体150-4和150-5收容于下部壳体110。在图16中,由于下部壳体110看不到电池单体150-4和150-5,因此用虚线表示。
下部壳体110在收容有电池单体150的部分的背面侧具有单体背面板118由于下部壳体110的侧面看不到单体背面板118,因此用虚线表示。下部壳体110在比单体背面板118更靠背面侧的一侧,具有缓冲区113的肋114。
在图16中,紧固部370设置于肋114上。紧固部370也可以设置于肋114与单体背面板118的交点114a上。设置于交点114a上的紧固部370与设置于从交点114a向Y轴的正方向移动的点的紧固部370相比,能够以更高的刚性紧固辅机底座200。紧固部370也可以设置于交点114a的附近。设置紧固部370的位置越接近交点114a,紧固部370越能够以更高的刚性紧固辅机底座200。
继电器220载置于辅机底座200。继电器220也可以载置于辅机底座200上的比下部壳体110更靠近BAT壳体500的一侧。继电器220通过载置于靠近BAT壳体500的一侧而远离电池单体150。由此,由继电器220的动作产生的振动难以向电池单体150传递。
图17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图12所示的电池组100的图。紧固部370设置于肋114上方紧固部370也可以设置在肋114与肋114的交点114b上。设置于交点114b上的紧固部370与设置于从交点114b向X轴的正方向或负方向移动的点的紧固部370相比,能够以更高的刚性紧固辅机底座200。紧固部370还可以设置于交点114b的附近。设置紧固部370的位置越接近交点114b,紧固部370越能够以更高的刚性紧固辅机底座200。
虽然基于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基于本公开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改。因此,应当注意,这些变形或修改都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各手段中所包含的功能等可以以在理论上不矛盾的方式进行再配置,可以将多个手段等组合成一个,或者可以进行分割。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电池组
110 下部壳体(卡合壳体)
112 凸部
113 缓冲区
114 肋
114a、114b 交点
115 卡合孔
116 固定部
117 立柱
118 单体背面板
120 单体保持件
122 凸部
125 卡合孔
126a 第一排出孔
126b 第二排出孔
127 流路
127a 第一流路
127b 第二流路
128 卡合爪
129 收容部
129a 缘部
130 第一二次电池
140 BMS(电池控制器)
141 BMS基板
142 电路部件
143 安装孔
144 嵌合孔
145 安装构件
146 螺母孔
147 销
150 电池单体
151 盖面
152 正极端子
153 负极端子
154 安全阀
155 绝缘片
160 单体间汇流条
161 凸部
162 端子连接部
162a 焊接用开口
163 传感器安装端子
163a 螺母(固定机构)
163b 臂部
164 总正端子汇流条
165 总负端子汇流条
166 外部连接部
180 卡合构件
200 辅机底座
210 MOSFET
212 MOS基板
220 继电器
230 传感器
231 传感器基板(电路基板)
232 FPC
233 安装构件
240 熔丝连接环
250 SSG端子
260 LOAD端子
270 GND端子
280 GND铜汇流条
281 SSG铜汇流条
282 LOAD铜汇流条
285 总正铜汇流条
286 总负铜汇流条
300 上部壳体
301、302、303 凹部
310 连接器
312 MOS电缆
314 连接器电缆
340、350 螺栓
360 继电器紧固部
370 紧固部(辅机底座)
400 电源系统
410 交流发电机
420 起动器
430 第二二次电池
440 负荷
450 开关
460 控制部
500 BAT壳体
502 凸部
600 气体排出管
610、611 安全阀盖
612、613、614 气体管道
620 气体管
630 密封。

Claims (7)

1.一种电池组,其具备:
电池单体;
单体保持件,其保持所述电池单体;以及
卡合壳体,其与所述单体保持件卡合并与所述单体保持件一起保持所述电池单体,
在所述单体保持件的有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露出的露出面的下端部设置有排出内部产生的凝结水的第一排出孔,
在所述单体保持件及所述卡合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将所述凝结水引导至所述第一排出孔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流路具有在与所述电池单体的侧面相对的所述单体保持件和所述下部壳体的内侧面的一部分中、沿着构成所述内侧面的一部分的下边呈槽状设置的第一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沿着所述下边呈槽状设置的所述第一流路随着朝向所述单体保持件和所述卡合壳体的卡合部分而向斜下方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组,其还具有:
设置于所述单体保持件的所述露出面中比所述第一排出孔更靠上方、并与沿所述下边呈槽状设置的所述第一流路的末端连通的第二排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第一排出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排出孔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流路还具有在与所述单体保持件和所述卡合壳体的卡合部分对应的内侧面的一部分中、沿着上下方向呈槽状设置的第二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流路进一步地设置于与所述单体保持件的所述露出面相对的所述卡合壳体的内表面。
CN201780078904.8A 2016-12-19 2017-12-18 电池组 Active CN110088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5710A JP6333350B1 (ja) 2016-12-19 2016-12-19 組電池
JP2016-245710 2016-12-19
PCT/JP2017/045394 WO2018117052A1 (ja) 2016-12-19 2017-12-18 組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8936A true CN110088936A (zh) 2019-08-02
CN110088936B CN110088936B (zh) 2022-05-13

Family

ID=6223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8904.8A Active CN110088936B (zh) 2016-12-19 2017-12-18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33350B1 (zh)
CN (1) CN110088936B (zh)
WO (1) WO20181170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0943A (zh) * 2020-03-31 2022-10-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和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以及蓄电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1533A (ja) * 2000-04-10 2001-10-19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組電池
CN101584059A (zh) * 2007-09-28 2009-11-18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CN102376922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具备防水结构的电池组
CN102414870A (zh) * 2009-10-06 2012-04-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池连接体
JP2012256467A (ja) * 2011-06-08 2012-12-27 Honda Motor Co Ltd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JP2013110040A (ja) * 2011-11-23 2013-06-06 Denso Corp 電池ユニット
JP2013196981A (ja) * 2012-03-21 2013-09-30 Lithium Energy Japan:Kk 電源装置
JP2015077959A (ja) * 2013-10-15 2015-04-23 サーチウェア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5210895A (ja) * 2014-04-24 2015-11-24 株式会社東芝 組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6081762A (ja) * 2014-10-17 2016-05-1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モジュール
CN205609608U (zh) * 2012-06-12 2016-09-28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电池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1400B2 (ja) * 2011-11-23 2015-07-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ユニット
JP5575209B2 (ja) * 2012-11-21 2014-08-2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1533A (ja) * 2000-04-10 2001-10-19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組電池
CN101584059A (zh) * 2007-09-28 2009-11-18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CN102414870A (zh) * 2009-10-06 2012-04-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池连接体
CN102376922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具备防水结构的电池组
JP2012256467A (ja) * 2011-06-08 2012-12-27 Honda Motor Co Ltd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JP2013110040A (ja) * 2011-11-23 2013-06-06 Denso Corp 電池ユニット
JP2013196981A (ja) * 2012-03-21 2013-09-30 Lithium Energy Japan:Kk 電源装置
CN205609608U (zh) * 2012-06-12 2016-09-28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电池组
JP2015077959A (ja) * 2013-10-15 2015-04-23 サーチウェア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5210895A (ja) * 2014-04-24 2015-11-24 株式会社東芝 組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6081762A (ja) * 2014-10-17 2016-05-1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0943A (zh) * 2020-03-31 2022-10-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和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以及蓄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01500A (ja) 2018-06-28
WO2018117052A1 (ja) 2018-06-28
CN110088936B (zh) 2022-05-13
JP6333350B1 (ja)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7336B2 (en) Battery system
EP3042403B1 (en) Bus bar link for battery cell interconnections in a battery module
JP5722438B2 (ja) 蓄電装置
US9368771B2 (en) Electric storage module and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WO2016104157A1 (ja) 温度検知部材のバスバーへの取付構造、配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120214034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EP3490028B1 (en) Battery module
US20190280353A1 (en) Cell Pack
KR102307980B1 (ko) 셀 연결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US20140087220A1 (en)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nsor device for accommodation in a galvanic cell
US20130308679A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stable measuring unit
JP5430957B2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6808283B2 (ja) 組電池
CN106058129A (zh) 消除了部分组装的大电流电连结部
JP6307144B1 (ja) 組電池
CN110088936A (zh) 电池组
JP6285003B1 (ja) 組電池
JP6884570B2 (ja) 組電池
WO2018155093A1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8101496A (ja) 組電池
JP2019040812A (ja) 組電池
US9620750B2 (en) High-voltage storage device
WO2018117049A1 (ja) 組電池
CN110114902A (zh) 电池组
JP2018101492A (ja) 組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