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6468B -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6468B
CN110086468B CN201910414561.9A CN201910414561A CN110086468B CN 110086468 B CN110086468 B CN 110086468B CN 201910414561 A CN201910414561 A CN 201910414561A CN 110086468 B CN110086468 B CN 110086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voltage
calibration
polar plat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45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6468A (zh
Inventor
陈正
蔡化
陈飞
高菊
张风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Image 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Image 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Image 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Image 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45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6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6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6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6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6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0Calibration or testing
    • H03M1/1009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03M1/34Analogue value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values
    • H03M1/38Analogue value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values sequentially only, e.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所述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电容阵列和虚拟电容C0,其中,所述电容阵列包括n个电容,且n个电容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n、Cn‑1、Cn‑2、Cn‑3……C1,且C1等于C0;第m位电容的权重校准计算方法为:
Figure DDA0002063926840000011
其中,第m位电容的冗余权重Rm大于0,且
Figure DDA0002063926840000012
第m位电容指的是电容阵列中电容值由低到高第m个电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对采样和转换过程进行了时序控制逻辑上的优化,从而简化了校准算法的数字逻辑,只有累加平均过程,同时本发明方法具有更快的运算结果,且在噪声较小时,只引入了一次量化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模数转换器(ADC)能够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是获取自然界信息的关键手段。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ADC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无线通信,图像识别等领域。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各领域对信息的高效获取是要求越来越多,高速、高精度ADC的需求不断增多。
ADC的种类很多,按照基础价格区分主要包括:Sigma-Delta、single slope、SAR、pipeline、flash等。相比于其他ADC,SAR ADC具有性价比极高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面积)和使用成本(功耗)。基于以上优点,SAR ADC的应用较广。
类似于所有的ADC,SAR ADC的精度主要受限于噪声和失配。通常而言,失配的影响大于噪声带来的影响。其中失配可能会导致失码,采用非二进制结构的SAR ADC(non-binary SAR ADC)可以有效解决失码。Non-binary SAR ADC是一种特殊的SAR ADC。采用non-binary SAR ADC后,ADC类似于pipeline ADC结构,具有一定的冗余,但是其冗余远小于pipeline ADC。
Non-binary SAR ADC具有一定的冗余,但仍然不能达到极高的精度。为了提高non-binary SAR ADC的精度,通常需要对模数转换器中的模拟电路进行改动,增加校准电路来实现校准的功能,这样的方法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和面积。除此之外,专利CN109347477A公开了一种基于冗余位结构的校准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没有对模拟电路进行较多的改动;可以有效提高ADC的性能。
但是专利CN109347477A中公开的方法仍有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数字的设计较为复杂,该算法必须采用一次减法运算,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减法消耗了额外的存储空间和计算单元;(2)如果失配和噪声较大,单次计算过程中获得的冗余空间较小;(3)如果噪声较小,平均值较为归一的条件下,该算法将引入了两次量化统计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对采样和转换过程进行了时序控制逻辑上的优化,从而简化了校准算法的数字逻辑,只有累加平均过程,同时本发明方法具有更快的运算结果,且在噪声较小时,只引入了一次量化误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所述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电容阵列和虚拟电容C0,其中,所述电容阵列包括n个电容,且n个电容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n、Cn-1、Cn-2、Cn-3……C1,且C1等于C0
第m位电容的权重校准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21
其中,第m位电容的冗余权重Rm大于0,且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22
第m位电容指的是电容阵列中电容值由低到高第m个电容,n为大于3的整数,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电容C0对应的权重w0=1,且电容C1对应的权重w1=2。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所述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电容阵列和虚拟电容C0,其中,所述电容阵列包括n个电容,且n个电容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n、Cn-1、Cn-2、Cn-3……C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依次计算电容阵列中C1、C2、C3、C4……Cn的冗余权重,直至电容Cm的冗余权重大于0,其中,冗余权重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23
a为整数,且1≤a≤m,n为大于3的整数,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步骤S02:将电容阵列和虚拟电容的上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将第m+1位至第n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将第m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正电压Vrp,将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位置于(Vrn+Vcm)/2,将第1位至第m-1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负电压Vrn,此时,所述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充电电荷为Qsh
步骤S03:断开n+1个电容上极板与参考中间电压Vcm之间的联系,保持第m+1位至第n位电容的下极板电压不变,将第m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负电压Vrn,将虚拟电容C0以及第1位至第m-1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此时,所述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Qtrans1
步骤S04:比较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与参考中间电压Vcm之间的大小,若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小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输出dm-1=1,并将第m-1位电容下极板电压置于参考正电压Vrp;若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大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输出dm-1=0,并将第m-1位电容下极板电压置于参考负电压Vrn;此时,所述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Qtrans2
步骤S05:按照步骤S04的方法依次输出dm-2至d0,并将第m-2位至第1位电容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或者参考负电压Vrn;此时,所述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Qtrans3;并且采样电荷等于充电电荷;
步骤S06:由于电容值Cm-1、Cm-2、Cm-3……C1、C0/2正比于wm-1、wm-2、wm-3……w1、w0,根据步骤S04和步骤S05中得到的dm-1、dm-2、dm-3……d0,依次对电容阵列中Cm-Cn进行权重校准:其中,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31
b为整数,且m≤b≤n。
进一步地,重复N次步骤S01-S06,以获取N个第m位电容的校准权重,并求平均值得到最终的校准权重,再依次对电容阵列中Cm+1-Cn进行权重校准;其中,N为2的幂次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2中控制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始终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步骤S06中第b位电容的校准权重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3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2中控制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Vrn,步骤S06中第b位电容的校准权重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3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1中将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位置于(Vrn+Vcm)/2的具体方法为:将虚拟电容C0的一半电容进行翻转,另外一半电容维持在Vcm,或者引入新的参考电压为(Vrn+Vcm)/2,并将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该新的参考电压上。
进一步地,当电容为分裂电容时,所述分裂电容包括两个相同的电容A和电容B,所述分裂电容的上极板或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指的是电容A和电容B分别置于参考正电压Vrp和参考负电压Vrn
进一步地,当电容为桥接耦合电容时,所述桥接耦合电容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41
其中,b为所述桥接耦合电容中较低位的最大位数。
一种计算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输出结果的方法,具体包括:
S01:将电容阵列以及虚拟电容的上极板电压接入Vcm,将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压接入到采集电压Vin,此时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下极板的采样电荷Qsh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42
S02:断开电容阵列以及虚拟电容的上极板开关,然后将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压接入到参考中间电压Vcm
S03:依次将第n位电容至虚拟电容的上极板电压与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电压Vcm进行比较,如果上极板电压大于Vcm,比较器输出结果为0,如果上极板电压小于Vcm,比较器输出结果为1;将比较器第n-m+1次比较结果记为Dm,如果Dm为1,将Cm的电容置于Vrp,如果Dm为0,将Cm的电容置于Vrn,此时电容阵列Cn、Cn-1、Cn-2、…C1、C0下极板的充电电荷Qm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43
S04:经过多次比较得到,此时上极板电压与采样过程中上极板电压一致,即采样电荷Qsh和充电电荷Q0基本相等,其中得到D0时,充电电荷Q0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44
转换过程中得到vin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51
S05:通过权利要求1已经确定的校准权重和部分已知权重,得到模数转换结果Dout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5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SAR ADC自身较低位的电容阵列去量化较高位的电容阵列,从而提高ADC的转换精度。本发明对采样和转换过程进行了时序控制逻辑上的优化,本发明相比于过去的冗余位校准,其优点在于:1)简化了校准算法的数字逻辑,只有累加平均过程。2)更快的运算结果,一次简化过程,这使得在同样精度的条件下,时间节省了75%。3)在噪声较小时,只引入了一次量化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非二进制电容结构阵列图;
图2是基于图1后,采用本次发明校准方法进行校准的过程图;
图3是基于图1后,采用对比文件校准过程图;
图4是基于图1结构后,加入了一组电容作为适配电容的非二进制电容结构阵列图;
图5是噪声较小时,本发明推荐方法和对比专利方法的权重;
图6时噪声较大时,本发明推荐方法和对比专利方法的权重;
图7是噪声较大时,对比专利方法校准后,得到的频谱图;
图8是噪声较大时,本发明推荐方法校准后,得到的频谱图;
图9是噪声较大时,对比专利方法校准后,得到的非线性分析图;
图10是噪声较大时,本发明推荐方法校准后,得到的非线性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电容阵列和虚拟电容C0,其中,电容阵列包括n个电容,且n个电容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n、Cn-1、Cn-2、Cn-3……C1且C1等于C0;本发明提及的第m位电容指的是电容阵列中电容值由低到高第m个电容(不包含虚拟电容C0),即m-bit对应的电容,虚拟电容C0可以表示为第0位。
定义第m位电容的冗余权重为低于第m位电容当前权重之和与第m位当前权重的误差: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61
如果设计过程中Rm小于等于0,那么wm采用设计的默认值;如果m-bit电容能够校准那么必须满足冗余权重Rm大于0。当Rm大于0时,第m位电容的校准权重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62
其中,虚拟电容C0对应的权重w0=1;且电容C1对应的权重w1=2;n为大于3的整数,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虚拟电容C0对应的权重为w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依次计算电容阵列中C1、C2、C3、C4……Cn的冗余权重,直至电容Cm的冗余权重大于0,其中,冗余权重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63
a为整数,且1≤a≤m,n为大于3的整数,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步骤S02:将n+1个电容的上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将第m+1位至第n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将第m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正电压Vrp,将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位置于(Vrn+Vcm)/2,将第1位至第m-1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负电压Vrn,此时,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充电电荷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64
步骤S03:断开n+1个电容上极板与参考中间电压Vcm之间的联系,保持第m+1位至第n位电容的下极板电压不变,将第m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负电压Vrn,将虚拟电容C0以及第1位至第m-1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此时,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65
步骤S04:比较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与参考中间电压Vcm之间的大小,若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小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输出dm-1=1,并将第m-1位电容下极板电压置于参考正电压Vrp;若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大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输出dm-1=0,并将第m-1位电容下极板电压置于参考负电压Vrn;此时,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71
步骤S05:按照步骤S04的方法依次输出dm-2至d0,并将第m-2位至第1位电容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或者参考负电压Vrn;此时,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72
并且采样电荷等于充电电荷,即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73
步骤S06:由于电容值Cm-1、Cm-2、Cm-3……C0/2正比于wm-1、wm-2、wm-3……w0,根据步骤S04和步骤S05中得到的dm-1、dm-2、dm-3……d0,依次对电容阵列中Cm-Cn进行权重校准:其中,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74
b为整数,且m≤b≤n。
具体的,通常电容C0、C1都为一个单位电容Cu。最后一位不涉及DAC转换过程,只会平移产生一个offset,步骤S01中通过逻辑控制中心控制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始终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第m位电容的校准权重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75
步骤S01中通过逻辑控制中心控制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Vrn,且第m位电容的校准权重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76
为了使得校准过程中最小校准单元引入的量化误差尽可能小,需要w0的权重为1,即最小校准单元为1;此时需要将C0从采样到第一次转换的电荷差配置在: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77
如上所述,可以将电荷取一半的方法,使得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位置于(Vrn+Vcm)/2,具体方法包括:采用差分结构的SAR ADC在步骤1中,将虚拟电容C0的一半电容进行翻转,另外一半电容维持在Vcm,或者引入新的参考电压为(Vrn+Vcm)/2,并将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该新的参考电压上。如此一来,可以确保虚拟电容C0对应的权重w0=1,且第m位电容的校准权重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81
具体的,在步骤1中,通过逻辑控制始终将C0置于Vcm,最终计算的结果应当将最后一位不纳入计算,即: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82
具体的,步骤1中置于Vcm的电压都可以置于其他的固定电压。
具体的,该校准方法可以不仅仅适用于普通结构,该方法也可以用于桥接耦合电容的结构。桥接耦合电容结构的下极板电荷充电过程用等效电容代替,等效电容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83
公式中b为较低位的最大位数,当m小于等于b时,公式中的分母为所有较低位区域电容之和与桥接耦合电容之和。
具体的,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分裂电容结构,下极板去掉置于Vcm的开关。具体为采用两个同样大小的电容(A和B),A和B分别置于Vrp和Vrn时,代表两个电容共置于电压Vcm。这两个电容会存在失配,置于电压Vcm为校准步骤中的中间步骤,而SAR ADC的权重为A、B电容之和,因此不影响校准效果。
具体的,校准结果可能因为噪声的原因存在不同时刻得到的dm-1dm-2…d0是不同的,需要将校准的结果平均。通常由于平均算法的原因,做N次平均是常见的,且N为2的幂次方。统计次数、噪声和误差(err,1个sigma)之间的关系约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84
因此,在具体校准过程中,需要重复N次步骤S01-S06,以获取N个第m位电容的校准权重,并求平均值得到最终的校准权重,再通过上述求平均之后的最终校准权重依次对电容阵列中Cm+1-Cn进行权重校准;其中,N为2的幂次方。
具体的,多次平均后得到的wm为非正数,可以适当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可以通过伪随机注入或者四舍五入提高ADC的精度。
该方法可以用于多位ADC的校准,例如校准的最低位是wm,校准过程应该从wm到wn的顺序开始校准,最低位可以从任意满足Rm大于0的条件中选取,但是校准开始后,必须校准到最高位Wn
该方法可以通过芯片内部逻辑或芯片外部电路或者软件实现。
本发明上述的权重校准方法可以适用于普通差分SAR ADC、桥接耦合电容SAR ADC以及分裂电容SAR ADC;一种利用上述权重校准方法计算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输出结构的方法,具体包括:
S01:将电容阵列以及虚拟电容的上极板电压接入Vcm,将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压接入到采集电压Vin,此时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下极板的采样电荷Qsh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91
S02:断开电容阵列以及虚拟电容的上极板开关,然后将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压接入到参考中间电压Vcm
S03:依次将第n位电容至虚拟电容的上极板电压与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电压Vcm进行比较,如果上极板电压大于Vcm,比较器输出结果为0,如果上极板电压小于Vcm,比较器输出结果为1;将比较器第n-m+1次比较结果记为Dm,如果Dm为1,将Cm的电容置于Vrp,如果Dm为0,将Cm的电容置于Vrn,此时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下极板的充电电荷Qm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92
S04:经过多次比较得到,此时上极板电压与采样过程中上极板电压一致,即采样电荷Qsh和充电电荷Q0基本相等,其中得到D0时,充电电荷Q0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093
转换过程中得到vin为: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101
S05:通过上述已经确定的校准权重和部分已知权重,得到模数转换结果Dout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102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权重校准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个最高位为非二进制的SAR ADC,即最高位具有冗余。可以使用非二进制冗余校准。其中从C5到C0的单位电容为:13、8、4、2、1、1。该ADC的总量程为0~57。如附图2所示,在采样阶段,电容阵列的上极板接入电压Vcm,电容的下极板的需要校准位C5接入Vrp,C4C3C2C1接入Vrn,C0接入1/2(Vrn+Vcm)。在转换阶段,断开电容上极板与参考中间电压Vcm之间的联系,将第5位电容即C5的下极板置于参考负电压Vrn,将电容C4C3C2C1C0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比较第4位电容即C4上极板电压与参考中间电压Vcm之间的大小,若第4位电容上极板电压小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输出d4=1,并将第4位电容下极板电压置于参考正电压Vrp;若第4位电容上极板电压大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输出d4=0,并将第4位电容下极板电压置于参考负电压Vrn;依次通过比较器结果,翻转电容阵列,得到最后的比较器结果d4d3d2d1d0为11010,通过权值校准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103
得到校准位的权重为26,校准结束。
若采用专利CN109347477A中的方法进行权重校准,则如附图3所示,该方法共采用了两次采样,分别得到Dout1、Dout0,然后保留两者差值,得到对应的权值。这里不对该工作原理进行过多的赘述,详情参见专利CN109347477A。
图4为基于图1建立的电容阵列,图中虚线为添加的电容阵列,共3个单位电容。该电容阵列的最终数字输出范围为0~63,可以校准的电容为C6C5C4C3,下面就该电容阵列的校准效果进行说明。图4的权重wm和冗余量Rm如表1:
表1图4电容阵列的冗余
m-bit 6 5 4 3 2 1 0
<![CDATA[W<sub>m</sub>]]> 26 16 8 6 4 2 1
<![CDATA[R<sub>m</sub>]]> 11 5 5 1  
图5、图6为第三位校准结果在同样大小的噪声抖动下的比较,平均次数均为2048次,对比专利实际上需要做差,因此平均次数实际上为1024次。
图5为噪声较小时,两者的对比,加入的噪声标准差为0.3LSB,得到的统计结果如表2:
表2对比权重校准结果
Figure BDA0002063926820000111
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表明,在同样的统计个数下具有更高的校准精度。
由于过去的方法是取差,在噪声较大时,冗余量Rm容易被噪声干扰,容易造成平均值向下偏,造成数据失真(失真为得到的权值较小),本次方法相比过去的校准方法多出了一倍的冗余,因此在具有较大噪声干扰时,推荐的方法能更还原真实的结果。
图6为噪声较大时,两者的对比,相对于图5,加入的噪声标准差为0.5LSB。
通过图5、图6能够说明,在引入失真和噪声条件时,本次所采用的校准方法具有更普遍的实用性。
图7、图8为噪声为0.5LSB时,频谱之间的对比。图9、图10为噪声为0.5LSB时,线性度的对比。可以得到当前方法的误差更小,谐波也更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所述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电容阵列和虚拟电容C0,其中,所述电容阵列包括n个电容,且n个电容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n、Cn-1、Cn-2、Cn-3……C1,且C1等于C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依次计算电容阵列中C1、C2、C3、C4……Cn的冗余权重,直至电容Cm的冗余权重大于0,其中,冗余权重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11
a为整数,且1≤a≤m,n为大于3的整数,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步骤S02:将电容阵列和虚拟电容的上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将第m+1位至第n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将第m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正电压Vrp,将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位置于(Vrn+Vcm)/2,将第1位至第m-1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负电压Vrn,此时,所述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充电电荷为Qsh
步骤S03:断开n+1个电容上极板与参考中间电压Vcm之间的联系,保持第m+1位至第n位电容的下极板电压不变,将第m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负电压Vrn,将虚拟电容C0以及第1位至第m-1位电容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此时,所述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Qtrans1
步骤S04:比较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与参考中间电压Vcm之间的大小,若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小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输出dm-1=1,并将第m-1位电容下极板电压置于参考正电压Vrp;若第m-1位电容上极板电压大于参考中间电压Vcm,则输出dm-1=0,并将第m-1位电容下极板电压置于参考负电压Vrn;此时,所述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Qtrans2
步骤S05:按照步骤S04的方法依次输出dm-2至d0,并将第m-2位至第1位电容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或者参考负电压Vrn;此时,所述电容阵列下极板到上极板之间的电荷为Qtrans3;并且采样电荷等于充电电荷;
步骤S06:由于电容值Cm-1、Cm-2、Cm-3……C1、C0/2正比于wm-1、wm-2、wm-3……w1、w0,根据步骤S04和步骤S05中得到的dm-1、dm-2、dm-3……d0,依次对电容阵列中Cm-Cn进行权重校准:其中,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12
b为整数,且m≤b≤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N次步骤S01-S06,以获取N个第m位电容的校准权重,并求平均值得到最终的校准权重,再依次对电容阵列中Cm+1-Cn进行权重校准;其中,N为2的幂次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控制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始终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步骤S06中第b位电容的校准权重为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控制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Vrn,步骤S06中第b位电容的校准权重为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将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位置于(Vrn+Vcm)/2的具体方法为:将虚拟电容C0的一半电容进行翻转,另外一半电容维持在Vcm,或者引入新的参考电压为(Vrn+Vcm)/2,并将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置于该新的参考电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容为分裂电容时,所述分裂电容包括两个相同的电容A和电容B,所述分裂电容的上极板或下极板置于参考中间电压Vcm指的是电容A和电容B分别置于参考正电压Vrp和参考负电压Vr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容为桥接耦合电容时,所述桥接耦合电容为: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23
其中,b为所述桥接耦合电容中较低位的最大位数。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权重校准方法计算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输出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S01:将电容阵列以及虚拟电容的上极板电压接入Vcm,将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压接入到采集电压Vin,此时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下极板的采样电荷Qsh为: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31
S02:断开电容阵列以及虚拟电容的上极板开关,然后将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的下极板电压接入到参考中间电压Vcm
S03:依次将第n位电容至虚拟电容的上极板电压与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电压Vcm进行比较,如果上极板电压大于Vcm,比较器输出结果为0,如果上极板电压小于Vcm,比较器输出结果为1;将比较器第n-m+1次比较结果记为Dm,如果Dm为1,将Cm的电容置于Vrp,如果Dm为0,将Cm的电容置于Vrn,此时电容阵列Cn、Cn-1、Cn-2、…C1以及虚拟电容C0下极板的充电电荷Qm为: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32
S04:经过多次比较得到,此时上极板电压与采样过程中上极板电压一致,即采样电荷Qsh和充电电荷Q0基本相等,其中得到D0时,充电电荷Q0为: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33
转换过程中得到vin为: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34
S05:通过权利要求1已经确定的校准权重和已知权重,得到模数转换结果Dout
Figure FDA0004121829920000035
CN201910414561.9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Active CN110086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4561.9A CN110086468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4561.9A CN110086468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6468A CN110086468A (zh) 2019-08-02
CN110086468B true CN110086468B (zh) 2023-04-25

Family

ID=6742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4561.9A Active CN110086468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64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8218B (zh) * 2019-09-12 2023-06-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整数权重的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
CN111555756B (zh) * 2020-03-10 2023-12-15 上海胤祺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sar adc中电容阵列冗余权重的算法
CN111510144B (zh) * 2020-04-16 2023-03-31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模数转换器以及模数转换方法
CN112737585A (zh) * 2020-12-31 2021-04-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多电容失配误差计算的控制电路与方法
CN112946337B (zh) * 2021-05-13 2021-08-03 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及数字示波器
CN113437972B (zh) * 2021-06-11 2023-03-24 上海联影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校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839673B (zh) * 2021-09-14 2023-08-01 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数字域自校准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
CN116341447B (zh) * 2023-05-26 2023-08-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建立时间稳定的非二进制电容阵列设计方法
CN116505946B (zh) * 2023-06-21 2023-10-13 江苏润石科技有限公司 Sar adc的模拟域校准方法、装置及sar adc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3973A (zh) * 2011-05-13 2011-08-24 清华大学 电容阵列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103281083A (zh) * 2013-05-20 2013-09-04 电子科技大学 带数字校正的逐次逼近全差分模数转换器及其处理方法
US8674862B1 (en) * 2012-09-05 2014-03-18 Alter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gital calibration of successive-approximation-regis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N104917527A (zh) * 2015-06-30 2015-09-16 东南大学 应用于单端sar adc的电容失配校准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CN106027924A (zh) * 2016-05-11 2016-10-12 吉林大学 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阵列模数转换器的数字校正方法
CN109347477A (zh) * 2018-12-13 2019-02-15 南京南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权重校准方法
CN109361392A (zh) * 2018-12-13 2019-02-19 南京南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权重校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4716B (zh) * 2013-12-24 2017-12-12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逼近暂存式模拟数字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3973A (zh) * 2011-05-13 2011-08-24 清华大学 电容阵列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US8674862B1 (en) * 2012-09-05 2014-03-18 Alter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gital calibration of successive-approximation-regis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N103281083A (zh) * 2013-05-20 2013-09-04 电子科技大学 带数字校正的逐次逼近全差分模数转换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4917527A (zh) * 2015-06-30 2015-09-16 东南大学 应用于单端sar adc的电容失配校准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CN106027924A (zh) * 2016-05-11 2016-10-12 吉林大学 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阵列模数转换器的数字校正方法
CN109347477A (zh) * 2018-12-13 2019-02-15 南京南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权重校准方法
CN109361392A (zh) * 2018-12-13 2019-02-19 南京南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权重校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Reconfigurable 5-to-14 bit SAR ADC for Battery-Powered Medical Instrumentation;Schekeb Fateh等;《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20151130;第62卷(第11期);全文 *
一种嵌入式10位2MS/s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周云波等;《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0220(第01期);全文 *
一种非二进制权重的高能效比逐次比较型模数转换器;万鑫等;《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30825(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6468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6468B (zh) 一种非二进制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权重校准方法
US9654130B2 (e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for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incorporating delta sigma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and hybrid digital-to-analog with charge-sharing and charge redistribution
CN109347477B (zh) 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权重校准方法
CN111934688B (zh)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方法
TW201301773A (zh) 連續近似暫存器類比對數位轉換器及其轉換方法
US20240063803A1 (en) Linearization of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s (DACs) an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ADC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2751566A (zh) 冗余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10649924B (zh) 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数字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09120263B (zh) 一种基于数字调制校正的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
CN113037287A (zh) 一种高精度逐次逼近性模数转换器的后台校准方法及系统
US20230198535A1 (en) Calibration method of capacitor array type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N110768671B (zh) 一种用于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片外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09462399B (zh) 一种适用于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后台电容失配校准方法
CN113938135B (zh)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校准方法
CN113271102B (zh)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CN110535467B (zh) 逐步逼近型模数转换装置的电容阵列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11371456B (zh) 全动态范围ns sar adc中的二阶失配误差整形技术
CN114553226A (zh) 模数转换器的校准方法和校准系统
CN110677155B (zh) 一种应用于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中位选取电容校正方法
Kim et al. A 70 dB SNDR 10 MS/s 28 nm CMOS Nyquist SAR ADC with Capacitor Mismatch Calibration Reusing Segmented Reference Voltages
Han et al. A Vector Pair Based DWA Algorithm for Linearity Enhancement of CDACs in the NS-SAR ADC
Cao et al. Radix-based digital correction technique for two-capacitor DACs
CN109361391B (zh) 一种用于提升温度计编码数模转换器线性度的校正方法
US7986258B2 (en) Analog-digital conversion cell and analog-digital converter
CN115499011A (zh) 模拟数字转换器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