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0242A - 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0242A
CN110080242A CN201910337629.8A CN201910337629A CN110080242A CN 110080242 A CN110080242 A CN 110080242A CN 201910337629 A CN201910337629 A CN 201910337629A CN 110080242 A CN110080242 A CN 110080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pile
foundation pit
wall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76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国基
刘伟
彭卫平
温忠义
刘志方
黄凯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3376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02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0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0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02D31/025Draining membranes, sheets or fabric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ith dimp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50/00Production methods
    • E02D2250/0023Cast, i.e. in situ or in a mold or other form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基坑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底板连接板、楼板连接板以及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楼板连接板以及顶板连接板分别与地下室的底板、楼板以及顶板通过钢筋植筋连接并同时浇筑,使得基坑支护桩与地下室结构连接稳固在永久使用阶段充分利用基坑支护桩作为永久结构一部分,具有保护环境、节约建筑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同时,在植筋、支模以及绑扎钢筋等施工步骤的同时进行地下室防水操作,各楼层逐层防水,逐层浇筑,能充分利用地下室未浇筑空间进行防水施工操作,不受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的空间限制,保证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超大超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常规基坑支护工程一般为临时性工程,支护结构埋置较深,支撑材料用量较大,此类临时支护结构在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基坑回填后即被弃置于地下,在地下室结构四周留下基坑支护桩和连续墙等固体障碍物,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利于保护环境以及节约建筑资源。
而且,由于支护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在施工时,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会留有足够的施工空间,一般都有1~2米的净空间以便在此空间内做地下室外墙防水、支模以及绑扎钢筋等操作,但是却无法解决当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的空间较小以至于施工人员无法进入两者之间进行防水施工的问题,致使地下室防水结构体系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充分利用基坑支护桩作为地下室永久结构的一部分,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并节约建筑资源,而且,还能实现在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支护桩的有限空间内进行有效防水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止水帷幕,在止水帷幕内侧施工多个基坑支护桩,在施工各基坑支护桩后,在各基坑支护桩的顶端施工连接各基坑支护桩的冠梁,按照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开挖土方至基坑底面;
S2:沿着支护桩内壁向下开挖防水槽,并采用混凝土浇灌;
S3:在基坑底面施工底板垫层,底板垫层覆盖住防水槽,在底板垫层上施工底板防水层;
S4:根据地下室底板的位置以及底板的厚度,凿开对应位置处基坑支护桩外层的混凝土,显露出基坑支护桩钢筋,铺设底板钢筋,底板钢筋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外侧形成底板连接钢筋,将底板连接钢筋与基坑支护桩钢筋锚固,在底板连接钢筋与基坑支护桩之间设有第一防水结构,绑扎底板钢筋,浇筑底板以及底板连接板混凝土;
S5:采用单支模方式,在支护桩内壁侧挂设单面钢筋网,浇筑混凝土以设置找平面,在找平面上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绑扎地下室外墙钢筋并浇筑地下室外墙至第一层楼板高度;
S6:根据地下室楼板的位置以及楼板的厚度,凿开对应位置处基坑支护桩外层的混凝土,显露出基坑支护桩钢筋,铺设楼板钢筋,楼板钢筋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外侧形成楼板连接钢筋,将楼板连接钢筋与基坑支护桩钢筋锚固,在楼板钢筋与基坑支护桩之间设有第二防水结构,绑扎楼板钢筋,浇筑楼板以及楼板连接板混凝土;
S7:采用单支模方式,在支护桩内壁侧挂设单面钢筋网,浇筑混凝土以设置找平面,在找平面上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绑扎地下室外墙钢筋并浇筑地下室外墙至顶板高度;
S8:在支护桩冠梁上方向上植筋形成顶板连接钢筋,垂直于顶板连接钢筋铺设顶板钢筋,并将顶板钢筋与顶板连接钢筋锚固连接,在顶板连接钢筋与冠梁之间设有第三防水结构,绑扎顶板钢筋,浇筑顶板以及顶板连接板混凝土;
S9:在顶板上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找平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在防水卷材上设有隔离层,最后在隔离层上均匀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层后覆土。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10,在顶板连接板外侧铺设防水卷材,并在转角处涂设防水涂料,在防水卷材上铺设防水浆砂,在防水浆砂上砌灰砂砖。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3中,底板防水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底板垫层上的水泥砂浆找平层、自粘式防水卷材、塑料膜隔离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4中,在底板连接钢筋与基坑支护桩接触处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并涂刮防水涂料。
进一步优选地,在底板连接板与基坑支护桩之间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在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上设有防水砂浆,防水砂浆与底板防水层以及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搭接不少于500mm。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5中,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找平面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和多层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6中,第二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护桩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6中,在凿开楼板对应位置处的基坑支护桩设有腰梁,腰梁嵌入支护桩中并紧贴凿开的支护桩钢筋,嵌入深度不少于50mm。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5和S7中,浇筑地下室外墙时,在施工缝处预留止水钢板以及橡胶止水带。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10防水涂料与顶板上的防水卷材以及顶板连接板外侧的防水卷材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50mm。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基坑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底板连接板、楼板连接板以及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楼板连接板以及顶板连接板分别与地下室的底板、楼板以及顶板通过钢筋植筋连接并同时浇筑,由于基坑支护桩本身具有很大的刚度,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起到抵抗侧向水土压力作用,基坑支护桩与地下室结构连接稳固在永久使用阶段充分利用基坑支护桩作为永久结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阶段的变形,减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同时具有保护环境、节约建筑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同时,在植筋、支模以及绑扎钢筋等施工步骤的同时进行地下室防水操作,各楼层逐层防水,逐层浇筑,能充分利用地下室未浇筑空间进行防水施工操作,不受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的空间限制,保证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坑支护桩;2、地下室;3、止水帷幕;4、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5、钢筋;6、灰砂砖;101、冠梁;102、防水槽;103、找平面;21、底板垫层;22、水泥砂浆找平层;23、防水卷材;24、塑料膜隔离层;2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6、遇水膨胀止水条;27、防水涂料;28、耐根穿刺防水层;29、防水砂浆;201、地下室外墙;202a、底板;202b、底板连接板;203a、楼板;203b、楼板连接板;204a、顶板;204b、顶板连接板;205、止水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4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下室2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止水帷幕3,在止水帷幕3内侧施工多个基坑支护桩1,一般地,多个基坑支护桩1间隔设置在止水帷幕3的内侧,在施工各基坑支护桩1后,在各基坑支护桩1的顶端施工连接各基坑支护桩1的冠梁101,按照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开挖土方至基坑底面,施工止水帷幕3的作用是使挡土墙后的土体固结,阻断基坑内外的水层交流,形式可以是水泥土搅拌桩或者压密注浆,本实施例中,基坑支护桩1按常规设计方法施工,其嵌固深度满足临时支护结构要求,一般要求入基坑底以下不少于6m,且进入黏性土层不少于2m,可采用钻孔成孔、旋挖成孔或螺旋成孔等方式,一般采用直径为800/1000/1200或1500等多种直径,桩间距为1000mm至1600mm;
S2:沿着基坑支护桩1内壁向下开挖防水槽102,并采用混凝土浇灌,防水槽102优选为直角梯形截面的防水槽102,为了保证基坑支护桩1与地下室外墙201底板处的防水性能,防水槽102采用三天早强型C20,P8抗渗细石混凝土现场灌注,灌注深度500mm;
S3:在基坑底面施工底板垫层21,底板垫层21覆盖住防水槽102,在底板垫层21上施工底板防水层,底板垫层21是钢筋5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的中间层,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绑扎钢筋5,也起到保护基础的作用,一般为100mm左右厚的C15素混凝土,无需加钢筋5,本实施例中,底板防水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底板垫层21上的水泥砂浆找平层22、自粘式防水卷材23、塑料膜隔离层24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5,优选地,水泥砂浆找平层22的水泥与砂浆为1:3,一般厚度在20mm左右,自粘式防水卷材23为非沥青基耐久反应型高分子自粘式卷材,优选厚度为1.5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5为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5,一般厚度为50mm左右,以充分保障地下室2底板的防水性能,避免地下室2底板处的渗水或漏水;
S4:参照图2所示,根据地下室2底板202a的位置以及底板202a的厚度,凿开对应位置处基坑支护桩1外层的混凝土,显露出基坑支护桩1钢筋5,铺设底板202a钢筋5,底板202a钢筋5延伸至地下室外墙201外侧形成底板202a连接钢筋5,将底板202a连接钢筋5与基坑支护桩1钢筋5锚固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在底板202a连接钢筋5与基坑支护桩1之间设有第一防水结构,绑扎底板202a钢筋5,浇筑底板202a以及底板连接板202b混凝土,通过底板连接板202b将基坑支护桩1与地下室2底板202a连接,在永久使用阶段充分利用基坑支护桩1作为永久结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阶段的变形,减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同时具有保护环境、节约建筑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底板202a连接钢筋5植入支护桩中的长度不小于35d;
进一步地,在底板202a连接钢筋5与基坑支护桩1接触处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26,并用橡胶刮板或塑料刮板刮涂防水涂料27,防水涂料27为聚氨酯防水涂料27,更进一步地,在底板连接板202b与基坑支护桩1之间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7或防水卷材23,本实施例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7至少刮涂1.0mm厚,防水卷材23为双面自粘的非沥青基耐久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方式卷材,在防水涂料27或防水卷材23上设有防水砂浆29,防水砂浆29为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29,优选厚度为20mm,防水砂浆29与底板202a防水层以及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4搭接不少于500mm,以保证防水层的连续性,增强防水性能;
S5:采用单支模方式,在支护桩内壁侧挂设单面钢筋网,浇筑混凝土以设置找平面103,在找平面103上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4,绑扎地下室外墙201钢筋5并浇筑地下室外墙201至第一层楼板高度,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4包括依次设置在找平面103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7和多层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29;
S6:参照图3所示,根据地下室2楼板203a的位置以及楼板203a的厚度,凿开对应位置处基坑支护桩1外层的混凝土,显露出基坑支护桩1钢筋5,铺设楼板203a钢筋5,楼板203a钢筋5延伸至地下室外墙201外侧形成楼板203a连接钢筋5,将楼板203a连接钢筋5与基坑支护桩1钢筋5锚固,在楼板203a钢筋5与基坑支护桩1之间设有第二防水结构,绑扎楼板203a钢筋5,浇筑楼板203a以及楼板连接板203b混凝土,通过楼板连接板203b将基坑支护桩1与地下室2楼板203a连接,在永久使用阶段充分利用基坑支护桩1作为永久结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阶段的变形,减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同时具有保护环境、节约建筑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固性,楼板203a连接钢筋5植入支护桩中的长度不小于35d,进一步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护桩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7或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23,优选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7至少刮涂1.0mm厚,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23为双面自粘的非沥青基耐久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方式卷材,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护桩间非植筋部位防水卷材23应连续,在植筋部位设置第二防水结构以加强防水处理;
进一步地,在凿开楼板203a对应位置处的基坑支护桩1设有腰梁,腰梁嵌入支护桩中并紧贴凿开的支护桩钢筋5,嵌入深度不少于50mm,腰梁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其底筋和面筋为两侧受力钢筋5不小于均匀分布,采用四肢箍,且钢筋5均锚入楼板203a中,以加强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多层楼板203a,多层楼板203a施工重复上述步骤S6。
S7:采用单支模方式,在支护桩内壁侧挂设单面钢筋网,浇筑混凝土以设置找平面103,在找平面103上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4,绑扎地下室外墙201钢筋5并浇筑地下室外墙201至顶板高度;
S8:参照图4所示,在支护桩冠梁101上方向上植筋形成顶板204a连接钢筋5,为了便于植筋施工,需要进行凿毛基坑支护桩1冠梁101面操作,垂直于顶板204a连接钢筋5铺设顶板204a钢筋5,并将顶板204a钢筋5与顶板204a连接钢筋5锚固连接,以确保顶板204a与基坑支护桩1冠梁101连接,在顶板204a连接钢筋5与冠梁101之间设有第三防水结构,绑扎顶板204a钢筋5,浇筑顶板204a以及顶板连接板204b混凝土,通过顶板连接板204b将基坑支护桩1与地下室2顶板204a连接,在永久使用阶段充分利用基坑支护桩1作为永久结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阶段的变形,减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同时具有保护环境、节约建筑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进一步地,第三防水结构包括在冠梁101凿毛面与顶板连接板204b之间设置遇水膨胀条,一般设置三道,一道与顶板连接板204b外侧的防水卷材23搭接,一道位于中间,另一道位于地下室外墙201找平面103上的防水卷材23搭接,以进一步地加强防水效果;
S9:在顶板204a上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22,在找平层上铺设防水卷材23,优选为1.5mm厚双面自粘非沥青基耐久反应型高分子自粘式卷材,在防水卷材23上设有隔离层24,一般为塑料膜隔离层24,最后在隔离层24上均匀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层28后按要求覆土,以便后续施工。
本实施例的地下室2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S10,在顶板连接板204b外侧铺设防水卷材23,优选为1.5mm厚双面自粘非沥青基耐久反应型高分子自粘式卷材,并在转角处涂设防水涂料27,一般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7,在防水卷材23上铺设防水浆砂,在防水浆砂上砌灰砂砖6,优选地,防水涂料27与顶板204a上的防水卷材23以及顶板连接板204b外侧的防水卷材23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50mm。
作为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5和S7中,浇筑地下室外墙201时,在施工缝处预留止水钢板205以及橡胶止水带,以保证地下室外墙201施工缝处的防水性能,减少外墙漏水或渗水。
更进一步地,在楼板203a面的施工缝处预埋锌管格栅,直径为200mm,每隔1.5m设置一个,内填泡面塑料,在下层内壁施工前清洗干净再浇筑下层内衬墙混凝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2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基坑支护桩1与地下室外墙201之间设有底板连接板202b、楼板连接板203b以及顶板连接板204b,底板连接板202b、楼板连接板203b以及顶板连接板204b分别与地下室2的底板202a、楼板203a以及顶板204a通过钢筋5植筋连接并同时浇筑,由于基坑支护桩1本身具有很大的刚度,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起到抵抗侧向水土压力作用,基坑支护桩1与地下室2结构连接稳固在永久使用阶段充分利用基坑支护桩1作为永久结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阶段的变形,减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同时具有保护环境、节约建筑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同时,在植筋、支模以及绑扎钢筋5等施工步骤的同时进行地下室2防水操作,各楼层逐层防水,逐层浇筑,能充分利用地下室2未浇筑空间进行防水施工操作,不受地下室外墙201与支护桩之间的空间限制,保证防水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止水帷幕,在止水帷幕内侧施工多个基坑支护桩,在施工各基坑支护桩后,在各基坑支护桩的顶端施工连接各基坑支护桩的冠梁,按照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开挖土方至基坑底面;
S2:沿着支护桩内壁向下开挖防水槽,并采用混凝土浇灌;
S3:在基坑底面施工底板垫层,底板垫层覆盖住防水槽,在底板垫层上施工底板防水层;
S4:根据地下室底板的位置以及底板的厚度,凿开对应位置处基坑支护桩外层的混凝土,显露出基坑支护桩钢筋,铺设底板钢筋,底板钢筋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外侧形成底板连接钢筋,将底板连接钢筋与基坑支护桩钢筋锚固,在底板连接钢筋与基坑支护桩之间设有第一防水结构,绑扎底板钢筋,浇筑底板以及底板连接板混凝土;
S5:采用单支模方式,在支护桩内壁侧挂设单面钢筋网,浇筑混凝土以设置找平面,在找平面上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绑扎地下室外墙钢筋并浇筑地下室外墙至第一层楼板高度;
S6:根据地下室楼板的位置以及楼板的厚度,凿开对应位置处基坑支护桩外层的混凝土,显露出基坑支护桩钢筋,铺设楼板钢筋,楼板钢筋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外侧形成楼板连接钢筋,将楼板连接钢筋与基坑支护桩钢筋锚固,在楼板钢筋与基坑支护桩之间设有第二防水结构,绑扎楼板钢筋,浇筑楼板以及楼板连接板混凝土;
S7:采用单支模方式,在支护桩内壁侧挂设单面钢筋网,浇筑混凝土以设置找平面,在找平面上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绑扎地下室外墙钢筋并浇筑地下室外墙至顶板高度;
S8:在支护桩冠梁上方向上植筋形成顶板连接钢筋,垂直于顶板连接钢筋铺设顶板钢筋,并将顶板钢筋与顶板连接钢筋锚固连接,在顶板连接钢筋与冠梁之间设有第三防水结构,绑扎顶板钢筋,浇筑顶板以及顶板连接板混凝土;
S9:在顶板上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找平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在防水卷材上设有隔离层,最后在隔离层上均匀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层后覆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10,在顶板连接板外侧铺设防水卷材,并在转角处涂设防水涂料,在防水卷材上铺设防水浆砂,在防水浆砂上砌灰砂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3中,底板防水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底板垫层上的水泥砂浆找平层、自粘式防水卷材、塑料膜隔离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4中,在底板连接钢筋与基坑支护桩接触处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并涂刮防水涂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板连接板与基坑支护桩之间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在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上设有防水砂浆,防水砂浆与底板防水层以及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搭接不少于500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5中,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找平面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和多层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6中,第二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护桩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6中,在凿开楼板对应位置处的基坑支护桩设有腰梁,腰梁嵌入支护桩中并紧贴凿开的支护桩钢筋,嵌入深度不少于50mm。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5和S7中,浇筑地下室外墙时,在施工缝处预留止水钢板以及橡胶止水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10防水涂料与顶板上的防水卷材以及顶板连接板外侧的防水卷材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50mm。
CN201910337629.8A 2019-04-24 2019-04-24 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00802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7629.8A CN110080242A (zh) 2019-04-24 2019-04-24 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7629.8A CN110080242A (zh) 2019-04-24 2019-04-24 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0242A true CN110080242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7629.8A Pending CN110080242A (zh) 2019-04-24 2019-04-24 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0242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291A (zh) * 2019-09-26 2019-12-20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
CN111501832A (zh) * 2020-05-28 2020-08-07 浙江理工大学 二墙合一式地下管廊施工方法及二墙合一式地下管廊结构
CN111550037A (zh) * 2020-05-29 2020-08-18 青岛东建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狭小场地基坑的建筑物外墙施工方法
CN111733894A (zh) * 2020-06-10 2020-10-02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地下构筑物抗浮系统及施工工艺
CN112281860A (zh) * 2020-10-10 2021-01-2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内衬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62667A (zh) * 2021-02-08 2021-06-1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下沉庭院的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089648A (zh) * 2021-03-29 2021-07-09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限空间旧地下室拆除新建的外墙防水施工方法
CN113293773A (zh) * 2021-06-30 2021-08-24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53099A (zh) * 2021-08-18 2021-11-16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93567A (zh) * 2021-12-27 2022-04-08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
CN114718122A (zh) * 2022-03-16 2022-07-08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老结构地下连廊基础连接施工缝防渗漏处理的方法
CN114718051A (zh) * 2022-05-06 2022-07-08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桩墙合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22226A (zh) * 2022-04-19 2022-08-19 苏坤建设(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通道分期施工的方法
CN115110535A (zh) * 2022-07-20 2022-09-27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施工综合施工工法
CN115807450A (zh) * 2022-12-09 2023-03-17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桩墙合一防排结合式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675A (zh) * 1997-03-19 1998-09-23 沈海晏 人工挖孔桩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1117800A (zh) * 2007-08-22 2008-02-06 浙江大学 一种地下工程中一桩三用的方法
KR20090045626A (ko) * 2007-11-02 2009-05-08 쌍용건설 주식회사 매입 앵커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하외벽의 합성옹벽 시공방법
CN103088830A (zh) * 2013-02-01 2013-05-08 江苏省江建集团有限公司 超深地下室复合外墙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3615017A (zh) * 2013-12-10 2014-03-05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连续墙冠梁与地下室结构顶板的连接
CN205475681U (zh) * 2016-04-11 2016-08-17 江苏金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桩墙联体防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675A (zh) * 1997-03-19 1998-09-23 沈海晏 人工挖孔桩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1117800A (zh) * 2007-08-22 2008-02-06 浙江大学 一种地下工程中一桩三用的方法
KR20090045626A (ko) * 2007-11-02 2009-05-08 쌍용건설 주식회사 매입 앵커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하외벽의 합성옹벽 시공방법
CN103088830A (zh) * 2013-02-01 2013-05-08 江苏省江建集团有限公司 超深地下室复合外墙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3615017A (zh) * 2013-12-10 2014-03-05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连续墙冠梁与地下室结构顶板的连接
CN205475681U (zh) * 2016-04-11 2016-08-17 江苏金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桩墙联体防水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J301)》", 1 March 2010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291A (zh) * 2019-09-26 2019-12-20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
CN111501832A (zh) * 2020-05-28 2020-08-07 浙江理工大学 二墙合一式地下管廊施工方法及二墙合一式地下管廊结构
CN111550037A (zh) * 2020-05-29 2020-08-18 青岛东建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狭小场地基坑的建筑物外墙施工方法
CN111733894A (zh) * 2020-06-10 2020-10-02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地下构筑物抗浮系统及施工工艺
CN112281860A (zh) * 2020-10-10 2021-01-2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内衬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62667B (zh) * 2021-02-08 2022-08-3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下沉庭院的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62667A (zh) * 2021-02-08 2021-06-1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下沉庭院的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089648A (zh) * 2021-03-29 2021-07-09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限空间旧地下室拆除新建的外墙防水施工方法
CN113293773A (zh) * 2021-06-30 2021-08-24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53099A (zh) * 2021-08-18 2021-11-16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93567A (zh) * 2021-12-27 2022-04-08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
CN114718122A (zh) * 2022-03-16 2022-07-08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老结构地下连廊基础连接施工缝防渗漏处理的方法
CN114922226A (zh) * 2022-04-19 2022-08-19 苏坤建设(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通道分期施工的方法
CN114718051A (zh) * 2022-05-06 2022-07-08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桩墙合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110535A (zh) * 2022-07-20 2022-09-27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施工综合施工工法
CN115807450A (zh) * 2022-12-09 2023-03-17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桩墙合一防排结合式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0242A (zh) 地下室桩墙合一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3741714B (zh) 地下工程全盖挖逆作法施工方法
CN106703084A (zh) 地下室平立面结构交接处施工缝结构防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178357A (zh) 一种基坑明挖条件下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42817A (zh) 一种地铁车站预铺防水卷材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5862873A (zh) 深基坑狭窄空间地下防水及外墙结构施工方法
CN107190844A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的防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2587416B (zh) 地下室附着式车道结构施工方法
CN110258640B (zh) 一种盖挖逆作的叠合墙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3952303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装配式保护墙施工结构
CN105714849B (zh) 地下室相邻高低层(跨)的逆向施工方法
CN109235493A (zh) 一种逆作法中地下室梁板超挖与短支模施工方法
CN108590681A (zh) 盾构井预留孔洞快速封堵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94124B (zh) 大面积人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103306497B (zh) 既有砌体住宅装配式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工法
CN110004991A (zh) 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
CN107386298A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深浅坑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466623U (zh) 地下室附着式车道结构
CN207685961U (zh) 基于波纹管的拼接式排水沟
CN113152430A (zh) 一种兼做临时立柱的抗拔桩桩头节点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831820A (zh) 一种厨房结构的防水系统
CN210104811U (zh) 地下室桩墙合一防水结构体系
CN109610516B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挡墙施工方法
US10829924B2 (en) Composite wall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a composite wall
JPH08269984A (ja) 外防水工法地下室の構築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