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7336B - 车载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7336B
CN110077336B CN201910023296.1A CN201910023296A CN110077336B CN 110077336 B CN110077336 B CN 110077336B CN 201910023296 A CN201910023296 A CN 201910023296A CN 110077336 B CN110077336 B CN 110077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relay device
control unit
rela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32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7336A (zh
Inventor
守谷友和
垣屋良式
服部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77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7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1Multiprocesso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8Concurrent instruction execution, e.g. pipeline or look ahead
    • G06F9/3877Concurrent instruction execution, e.g. pipeline or look ahead using a slave processor, e.g. coprocess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37Vehicle, car, auto, wheelcha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载网络系统,以便节约资源。车载网络系统包含:中继设备;以及第一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与上述中继设备连接,上述中继设备具有:第一端口,供第二控制部进行后期安装;以及第二端口,连接计算机,该计算机进行与上述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控制部的通信设定处理。

Description

车载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通信系统的通信接口单元,该通信系统连接着被搭载于车辆的对控制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以及通信设定单元,与上述控制装置独立设置,并对利用上述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上述控制装置调整通信设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1103号公报
其中,以往的车辆控制装置包含通信设定单元。通信设定单元为了进行通信设定而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另外,需要储存在进行通信设定时利用的程序以及数据的大容量的存储器。这样,以往的车辆控制装置需要用于通信设定单元进行通信设定的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节约了资源的车载网络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载网络系统包含:
中继设备;以及
第一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与上述中继设备连接,
上述中继设备具有:
第一端口,供第二控制部进行后期安装;以及
第二端口,连接计算机,该计算机进行与上述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控制部的通信设定处理。
因此,能够在车载网络系统的外部配置进行通信设定处理的计算机。
从而,能够提供节约了资源的车载网络系统。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车载系统可以还包含与上述中继设备连接的通信装置,
上述计算机通过经由上述中继设备以及上述通信装置与和上述通信装置连接的中心进行通信来进行认证处理,
上述第二控制部通过经由上述中继设备以及上述通信装置与和上述通信装置连接的中心进行通信来进行认证处理。
因此,能够通过经由车载系统的通信装置与中心进行通信来进行认证处理。
从而,能够提供节约资源,并确保了安全的车载网络系统。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车载系统中,
上述计算机可以在上述计算机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的认证成立的情况下,进行上述第二控制部的通信设定处理。
因此,能够进行计算机以及第二控制部的认证成立了的状态下的通信设定处理。
从而,能够提供节约资源并且在确保了安全的状态下实现第二控制部的即插即用的车载网络系统。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车载系统中,
上述计算机也可以在仅上述计算机、上述中继设备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状态下进行上述通信设定处理。
因此,能够不对第一控制部造成影响地以确保了安全的状态进行通信设定处理。
从而,能够提供节约资源并实现确保了安全的状态下的第二控制部的即插即用的车载网络系统。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车载系统中,
上述中继设备也可以具有管理数据库,该管理数据库规定上述第一控制部、上述中继设备、上述计算机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中的上述第一控制部、上述中继设备、上述计算机、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
上述计算机在上述通信设定处理中,设定上述管理数据库中的表示上述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的数据。
因此,能够利用通信设定处理具体地设定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
从而,能够提供节约资源并实现确保了安全的状态下的第二控制部的即插即用的车载网络系统。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车载系统中,
表示能够进行上述通信的设备的数据也可以是表示包含上述第一控制部、上述中继设备、上述计算机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中的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彼此的组的数据。
因此,能够利用通信设定处理具体地设定包含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的组。
从而,能够提供节约资源并实现确保了安全的状态下的第二控制部的即插即用的车载网络系统。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车载网络系统包含:
中继设备;以及
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与上述中继设备连接,
上述中继设备具有端口,该端口在上述控制部的软件或者数据被更新了的情况下连接进行上述控制部的通信设定处理的计算机。
因此,能够在车载网络系统的外部配置进行通信设定处理的计算机。
从而,能够提供节约了资源的车载网络系统。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节约了资源的车载网络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载网络系统、调整检查用PC以及中心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CU的硬件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以太网帧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中继装置储存于存储器的管理表的图。
图5是表示中继装置的中继处理中的过滤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在中继装置的中继处理中接收了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登记了调整检查用PC的发送源地址的时刻的管理表的图。
图9是表示调整检查用PC的认证处理完成了的时刻的管理表的图。
图10是说明协议转换的图。
图11是表示调整检查用PC以及后期安装ECU双方的认证成立的情况下的管理表的数据的图。
图12是示出对调整检查用PC进行的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进行表示的流程图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2所示的处理中利用的组数据库的图。
图14是表示通过通信设定被变更了的管理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网络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载网络系统100、调整检查用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200以及中心300的图。车载网络系统100包含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装置)110-1、110-2、……、110-N(N是3以上的整数)、DCM(Data CommunicationModule:数据通信装置)120、中继装置130、以及后期安装ECU140。
车载网络系统100被搭载于车辆1,在中继装置130连接调整检查用PC200。另外,车载网络系统100利用DCM120通过公用线路与中心300进行通信。在图1中,以虚线表示DCM120与中心300之间的公用线路。中心300是数据中心,配设有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装置。中心300的服务器与多个搭载于车辆的车载网络系统100进行通信。其中,车辆1是HV(HybridVehicle:混合动力)车、PHV(Plug in 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EV(Electric Vehicle:电动)车、发动机车等。
调整检查用PC200配备于经销商的修配厂等,具有认证处理部210、控制部220、以及存储器230。调整检查用PC200在进行搭载车载网络系统100的车辆1的保养、检查或者修理等时、和在对后期安装ECU140进行后期安装时与中继装置130的端口连接。
调整检查用PC200除了在进行车辆1的保养、检查或者修理等时所需要的诊断阅读器(diagnosis reader)等功能之外,还具有进行后期安装ECU140的设定的功能。诊断阅读器等的功能由控制部220实现,进行后期安装ECU140的设定的功能由认证处理部210和控制部220实现。
其中,认证处理部210和控制部220作为功能模块示出了调整检查用PC200执行的程序的功能(function)。另外,存储器230在功能上示出了调整检查用PC200的存储器。
以下,在不区分ECU110-1、110-2、……、110-N的情况下,简称为ECU110。ECU110是第一控制部的一个例子。车载网络系统100只要包含一个以上ECU110即可,也可以包含多个中继装置130。
ECU110-1、110-2、……、110-N、DCM120、后期安装ECU140经由总线111与中继装置130连接,并经由中继装置130相互连接。利用了中继装置130和总线111的网络例如是车载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那样的网络,作为一个例子,是遵照以太网(注册商标·Ethernet)标准的网络。
也可以在ECU110-1、110-2、……、110-N中的任意一个连接有检测车速、加速器开度等车辆1的信息的传感器。
DCM120是利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5G(5th Generation:第五代)等移动电话网等与中心300进行通信的数据通信装置。
中继装置130是在ECU110-1、110-2、……、110-N、DCM120、以及后期安装ECU140之间中继数据的装置,是能够作为开关或者网关的装置。中继装置130是中继设备的一个例子。
中继装置130具有端口131-1、131-2、……、131-N、132、133、134、中继处理部135、以及存储器136。端口131-1、131-2、……、131-N、132、133、134是中继装置130中的通信线的插入口。
在端口131-1、131-2、……、131-N、132分别连接有ECU110-1、110-2、……、110-N、DCM120。端口131-1、131-2、……、131-N、132是将ECU110与DCM120连接的端子。
另外,在端口133、134能够连接调整检查用PC200和后期安装ECU140。该情况下,端口133是第一端口的一个例子,端口134是第二端口的一个例子。
中继处理部135是在端口131-1、131-2、……、131-N、132之间,进行以太网帧或者认证用以太网帧的传输处理的处理部。存储器136储存传输处理等所需要的软件、数据。其中,中继处理部135作为功能模块示出了中继装置130执行的程序的功能(function)。另外,存储器136在功能上展现中继装置130的存储器。
后期安装ECU140与中继装置130的端口133或者134连接。后期安装是指在搭载车载网络系统100的车辆1出厂时不安装,而在出厂之后进行安装。后期安装是改装的意思。
后期安装ECU140例如是导航装置用的导航ECU、巡航控制用的ECU、雷达巡航控制用的ECU等。后期安装ECU140是第二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后期安装ECU140具有认证处理部141、控制部142、以及存储器143。认证处理部141在后期安装ECU140与端口133或者134已连接时,经由中继装置130以及DCM120与中心300进行认证处理。控制部142进行实现后期安装ECU140的功能(例如,导航ECU等)的控制处理。存储器143储存认证处理部141和控制部142执行的处理所需要的软件、数据。
其中,认证处理部141和控制部142作为功能模块示出了后期安装ECU140执行的程序的功能(function)。另外,存储器143在功能上展现后期安装ECU140的存储器。
车载网络系统100为了对与ADAS(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智能钥匙(电子钥匙)有关的各种数据进行通信,而对与端口133、134连接的设备要求高度的安全性。因此,若在端口133、134连接了设备,则车载网络系统100进行用于判定是否是获得车辆1的制造公司认定的设备的认证处理等。
若在认证成立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检查用PC200进行了通信用的设定,则能够以与车载网络系统100连接的状态利用后期安装ECU140。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CU110的硬件构成例的图。ECU110具有利用总线B相互连接的驱动器装置10、辅助存储装置12、存储器装置13、CPU14、以及接口装置15。
例如由记录介质11提供实现ECU110中的处理的信息处理程序。若记录了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11被设置于驱动器装置10,则信息处理程序从记录介质11经由驱动器装置10被安装到辅助存储装置12。不过,信息处理程序的安装并不需要一定利用记录介质11来进行,也可以经由网络从其它的计算机进行下载。辅助存储装置12储存所安装的信息处理程序,并且储存需要的文件、数据等。
存储器装置13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在有程序的启动指示的情况下,从辅助存储装置12读出程序并储存。CPU14根据储存于存储器装置13的程序来实现ECU110所涉及的功能。接口装置15被用作用于与网络连接的接口。
作为记录介质11的一个例子,能够列举CD-ROM、DVD盘或USB存储器等便携式记录介质。另外,作为辅助存储装置12的一个例子,能够列举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者闪存等。记录介质11以及辅助存储装置12的任意一个均相当于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此外,在图2中作为ECU110的硬件构成例进行了说明,但中继装置130、后期安装ECU140、以及调整检查用PC200也具有相同的硬件构成。
图3是表示以太网帧的构成的图。以太网帧是车载网络系统100中的通信数据,包含发送目的地地址、发送源地址、类型、以及数据。发送目的地地址和发送源地址分别表示发送目的地和发送源的地址。
类型表示以太网帧所包含的数据是何种通信目的的数据,例如被用于区分是数据发送接收,还是认证目的等。
图4是表示储存于中继装置130的存储器136的管理表的图。管理表是中继装置130对以太网帧或者认证用以太网帧进行中继时利用的表格形式的数据。管理表包含端口编号、地址、组、受理类型的各数据。中继装置130根据管理表的记载内容,对以太网帧或者认证用以太网帧进行中继。管理表是管理数据库的一个例子。
端口编号是对图1所示的端口131-1、131-2、……、131-N、132、133、134的各个分配的编号。这里,作为一个例子,设为分配给端口131-1、131-2、131-N、132、133、134的端口编号为1~6。
地址是中继装置130(Switch)、ECU110-1、110-2、110-N、DCM120各自的地址,可以是ID(Identifier:标识符)。这里,为了简单化,对于ECU110,示出ECU110-1、110-2、110-N的地址。
组表示对ECU110-1、110-2、110-N、DCM120、中继装置130进行分组后的各组的识别符。
受理类型表示管理表的地址的设备所接收的以太网帧的类型(参照图3)。存在受理类型有多个的情况。
中继装置130参照管理表,来判断是否能够进行经由端口131-1、131-2、……、131-N、132、133、134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传输。
接下来,对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中的过滤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中的过滤动作的流程图。由中继处理部135执行图5所示的过滤动作。
中继处理部135若开始(start)处理,则判定是否接收到以太网帧(步骤S1)。中继处理部135以规定的周期反复执行步骤S1的处理。
中继处理部135参照管理表,来判定与接收到以太网帧的端口对应的地址是否和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所包含的发送源地址一致(步骤S2)。
中继处理部135若判定为与接收到的端口对应的地址和发送源地址一致(S2:是),则参照管理表,搜索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所包含的发送目的地地址一致的端口(步骤S3)。
中继处理部135参照管理表,判定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所包含的发送源地址与发送目的地地址的组是否相同(步骤S4)。
中继处理部135若判定为组相同(S4:是),则判定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类型是否包含于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受理类型(步骤S5)。这里,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类型是否包含于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受理类型是指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类型是否与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受理类型而登记的一个或者多个类型中的任意一个一致。
中继处理部135若判定为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类型包含于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受理类型(S5:是),则将以太网帧传输至发送目的地地址(步骤S6)。
中继处理部135通过以上步骤结束(end)对过滤动作的一系列的处理。中继处理部135反复执行过滤动作。其中,中继处理部135在步骤S1、S2、S4、S5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为了重新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而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1。
这里,作为判断中继装置130是否能够进行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传输的例子,对从二号端口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所包含的发送目的地地址为“ECU110-1”、发送源地址为“ECU110-2”、类型为“D”(Data)的情况下的中继处理中的过滤动作进行说明。
中继处理部135首先参照管理表,识别为与接收到以太网帧的端口2对应的地址(ECU110-2)与发送源地址相同。
接下来,中继处理部135参照管理表,搜索与以太网帧所包含的发送目的地地址(ECU110-1)一致的地址所对应的端口。该端口为一号端口,中继处理部135识别为只要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传输至端口1即可。
接下来,中继处理部135参照管理表,判定以太网帧的发送源地址(ECU110-2)与发送目的地地址(ECU110-1)是否属于相同的组。在图4所示的管理表中,属于相同的组Z。
在属于相同的组Z的情况下,中继处理部135进一步参照管理表,判定以太网帧所包含的类型“D”是否包含于发送目的地地址(ECU110-1)的受理类型。
在图4所示的管理表中,与发送目的地地址(ECU110-1)对应的端口1所对应的受理类型为“D”,可知以太网帧所包含的类型包含于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受理类型(与其一致)。
根据以上内容,步骤S1、S2、S4、S5的全部条件都成立。因此,中继处理部135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传输至发送目的地地址。这里,只要不成立的条件有一个,则中继处理部135就不传输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而将其废弃。以上是中继处理部135的中继处理时的过滤动作。
接下来,对车载网络系统100中的认证中继装置130时的帧传输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构成的图。认证用以太网帧是若调整检查用PC200或者后期安装ECU140与端口133或者134连接则被输出的以太网帧。这里,对将调整检查用PC200与端口133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
认证用以太网帧包含发送目的地地址的认证用特别值、发送源地址、类型的认证用特别值、EAPoL头、以及数据。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格式与图3所示的以太网帧的格式基本相同,但在发送目的地地址和类型记述了认证用特别值。
例如,在进行遵照IEEE802.1x标准的认证的情况下,在发送目的地地址和类型记述了认证用特别值。另外,在发送源地址记述有表示是调整检查用PC200的地址值。
另外,若是遵照IEEE802.1x标准的认证,则进一步在数据之前加入被称为EAPoL头的数据。EAPoL头是表示紧接着其的数据是认证手续的哪个处理的代码。
图7是表示在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中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处理是与图5所示的处理平行地由中继处理部135进行的处理。
中继处理部135判定是否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步骤S11)。
这里,在调整检查用PC200进行认证处理的情况下,若将调整检查用PC200与中继装置130的空闲端口133或者134连接,则调整检查用PC200输出认证用以太网帧。
另外,调整检查用PC200经由中继装置130以及DCM120与中心300进行认证用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因此,存在中继装置130从调整检查用PC200接收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情况、和中继装置130从中心300接收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情况。
这里,调整检查用PC200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经由DCM120与中心300连接是因为DCM120的连接目的地几乎一定为中心300,与中心300以外连接的可能性低,作为进行认证处理的路径的安全性很高。此外,这在后期安装ECU140进行认证处理时也相同。
另外,在将后期安装ECU140与空闲端口133或者134已连接的情况下,后期安装ECU140与调整检查用PC200相同地输出认证用以太网帧。即,后期安装ECU140经由中继装置130与中心300进行认证用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因此,存在中继装置130从后期安装ECU140接收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情况、和中继装置130从中心300接收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情况。
中继处理部135在判定为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S11:是)的情况下,参照管理表,判定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的端口是否是空闲端口(步骤S12)。空闲端口是五号和六号端口(端口133、134),是在管理表未与地址建立关联的端口。
中继处理部135若判定为是空闲端口(S12:是),则将认证用以太网帧的发送源地址登记为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的端口的地址(步骤S13)。
中继处理部135判定是否认证用以太网帧的发送目的地地址和类型均为认证用特别值(步骤S14)。
中继处理部135若判定为发送目的地地址和类型均为认证用特别值(S14:是),则参照管理表,检索认证用以太网帧的传输目的地(步骤S15)。
接下来,中继处理部135判定EAPoL头是否表示认证手续的恰当的处理(步骤S16)。例如在进行遵照IEEE802.1x标准的认证的情况下,恰当的处理是指通过与IEEE802.1x标准对应的认证手续按照正规的顺序阶段性地进行的处理。
中继处理部135例如预先将通过与IEEE802.1x标准对应的认证手续按照正规的顺序阶段性地进行的处理所涉及的数据储存于存储器136,并通过将接收到的核对用以太网帧的EAPoL头所表示的处理与储存于存储器136的数据进行核对,来进行步骤S16的处理。
中继处理部135若判定为EAPoL头表示认证手续的恰当的处理(S16:是),则读取进行中继的认证用以太网帧的EAPoL头和紧接着其的数据(步骤S17)。
接下来,中继处理部135将进行中继的认证用以太网帧传输至发送目的地地址(步骤S18)。
中继处理部135判定是否完成了全部的认证用以太网帧的传输(步骤S19)。
中继处理部135若判定为完成了全部的认证用以太网帧的传输(S19:是),则基于在S18中读取到的数据,判定认证是否成立(步骤S20)。这是因为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从中心300接收的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数据中包含表示为认证成立的数据。
中继处理部135若判定为认证成立(S20:是),则将管理表的组以及受理类型变更为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用的组以及受理类型(步骤S21)。由于认证成立,所以为后面进行的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作准备来设定组以及受理类型。
步骤S21的处理是在正进行调整检查用PC200的认证处理的情况下,将在管理表中与供调整检查用PC200连接的端口建立了关联的组以及受理类型变更为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用的组以及受理类型的处理。
另外,步骤S21的处理是在正进行后期安装ECU140的认证处理的情况下,将在管理表中与供后期安装ECU140连接的端口建立了关联的组以及受理类型变更为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用的组以及受理类型的处理。
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用的组以及受理类型与中继装置130的组以及受理类型相同。这是为了能够进行调整检查用PC200与中继装置130之间、或者后期安装ECU140与中继装置130之间的认证处理用以及设定处理用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
中继处理部135通过以上步骤结束在中继处理中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情况下的处理。中继处理部135反复执行图7所示的处理。
此外,中继处理部135在步骤S11、S12、S19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为了重新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而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11。
另外,当在步骤S14中判定为认证用以太网帧的发送目的地地址和类型的至少任意一方不是认证用特别值(S14:否)的情况下,中继处理部135不传输接收到的认证用以太网帧而将其废弃(步骤S22)。若结束步骤S21的处理,则中继处理部135结束(end)一系列的处理。
另外,中继处理部135若在步骤S16中判定为EAPoL头不表示认证手续的恰当的处理(S16:否),则跳过步骤S17而使流程进入步骤S18。这是为了不读取数据地将以太网帧传输至中心300。
另外,中继处理部135若在步骤S20中判定为认证不成立(S20:否),则结束(end)一系列的处理。
接下来,作为在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中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的情况下的处理的具体例,对在有图4所示的管理表的情况下,在空闲端口5(端口133)连接调整检查用PC200,从端口5(端口133)接收到的认证用以太网帧所包含的发送目的地地址为“认证用特别值”、发送源地址为“PC”、且类型为“认证用特别值”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中继处理部135若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则参照管理表,判定接收到认证用以太网帧的端口5是否为空闲端口。
由于端口5空闲,所以中继处理部135针对图4所示的管理表,将认证用以太网帧的发送源地址“PC”登记为端口5的地址。结果,管理表被如图8所示那样变更。
图8是表示登记了调整检查用PC200的发送源地址的时刻的管理表的图。如图8所示,在端口5登记发送源地址“PC”,且组和受理类型为空值。
接下来,中继处理部135确认接收到的认证用以太网帧的发送目的地地址和类型,由于均为认证用特别值,所以从图8的管理表中检索认证用以太网帧的传输目的地。
这里,在将受理认证用以太网帧的端口的受理类型设为“A”(Authentication:身份认证)的情况下,在图8的管理表中包含“A”的是端口4(端口132),在端口4连接有DCM120。
因此,中继处理部135将接收到的认证用以太网帧的传输目的地决定为端口4。
中继处理部135若确认为EAPoL头表示认证手续的恰当的处理,则将接收到的认证用以太网帧传输至端口4。这里,中继处理部135在认证用以太网帧的类型为表示遵照IEEE802.1x标准的认证的认证用特别值的情况下,在中继处理部135内进行遵照IEEE802.1的协议转换,然后将认证用以太网帧传输至端口4。
在该阶段,调整检查用PC200经由中继装置130以及DCM120与中心300之间进行认证通信。在认证通信中,中继装置130在调整检查用PC200与中心300之间传输认证用以太网帧。
在认证通信中,调整检查用PC200向中心300发送包含认证用的ID、密码、证书等的认证用以太网帧。若接收到的认证用的ID、密码、证书等与已经登记于中心300的一致,则中心300判定为认证成立。
中继处理部135为了知晓中心300中的认证判断的结果,而在认证用以太网帧的中继时确认EAPoL头和紧接着其的数据。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中继处理部135进一步如图9所示那样变更图8所示的管理表。
图9是表示调整检查用PC200的认证处理完成了的时刻的管理表的图。具体而言,将与连接有调整检查用PC200的端口5建立关联的组和受理类型从空值的状态变更为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用的组和受理类型。由于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中的设定处理也关系到中继装置130本身,所以如图9所示,将中继装置130所属的组“Y”登记为与端口5建立关联的组。
另外,为了能够进行同一组内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如图9所示,将与端口5建立关联的受理类型设定为与中继装置130的受理类型相同的“D”(Data)。这是因为由于认证成立,所以变更为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用的组和受理类型,能够使调整检查用PC200与中继装置130进行通信。
以上是在中继装置130中在最初空闲的端口5(端口133)连接了调整检查用PC200的情况下中继处理部135进行的认证处理。
图10是说明依据IEEE802.1的协议转换的图。
如图10(A)所示,调整检查用PC200以及后期安装ECU140利用遵照无线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用的IEEE802.1x标准的EAPoL(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Protocol over LANs:基于局域网的扩展认证协议)头和EAP来作为认证用的应用所利用的以太网帧的认证用协议。
另外,中心300利用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拨号认证服务)以及EAP,作为认证用的应用所利用的协议。
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部135在调整检查用PC200以及后期安装ECU140与中心300之间对认证用以太网帧进行中继时,如图10(A)所示,进行转换EAPoL头与IP、UDP、以及RADIUS的协议转换处理。
另外,如图10(B)所示,调整检查用PC200与后期安装ECU140经由中继装置130,使用按照以太网协议进行动作的专用的应用(Application)程序来进行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
通过这样的应用来实现调整检查用PC200的认证处理部210和控制部220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所涉及的功能。另外,通过这样的应用来实现后期安装ECU140的认证处理部141和控制部142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所涉及的功能。
另外,如图10(C)所示,调整检查用PC200和中继装置130使用按照以太网协议进行动作的专用的应用(Application)程序,进行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
通过这样的应用来实现调整检查用PC200的认证处理部210和控制部220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所涉及的功能。另外,通过这样的应用来实现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部135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所涉及的功能。
另外,以上对调整检查用PC200的认证处理进行了说明,但中继装置130在最初对作为空闲端口的端口6(端口134)连接了后期安装ECU140时,也进行与图7相同的认证处理。
而且,若除了调整检查用PC200的认证之外,后期安装ECU140的认证也成立,则管理表被如图11那样变更。图11是表示调整检查用PC200以及后期安装ECU140双方的认证成立的情况下的管理表的数据的图。图11所示的管理表与图9所示的管理表相比,后期安装ECU140的组以及受理类型被变更为与中继装置130相同的组以及受理类型。这是为了在进行后期安装ECU140的通信设定时,调整检查用PC200与后期安装ECU140能够进行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
调整检查用PC200能够基于图11所示的管理表进行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的只是属于相同的组Y的中继装置130和后期安装ECU140。
同样,后期安装ECU140能够基于图11所示的管理表进行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的只是属于相同的组Y的中继装置130和调整检查用PC200。在该时刻,后期安装ECU140还不能够与ECU110以及DCM120进行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
接下来,对调整检查用PC200针对后期安装ECU140进行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时的中继装置130的动作进行说明。这里,识别处理是调整检查用PC200识别后期安装ECU140的种类的处理。后期安装ECU140的种类例如是导航装置用的导航ECU、巡航控制用的ECU、雷达巡航控制用的ECU等那样的后期安装ECU140的具体种类,按每个种类具有ID(Identifier)。另外,设定处理是调整检查用PC200进行后期安装ECU140的通信设定的处理。
在调整检查用PC200识别后期安装ECU140时,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部135根据图11所示的管理表,针对调整检查用PC200以及后期安装ECU140,仅允许调整检查用PC200与后期安装ECU140之间的经由中继装置130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和调整检查用PC200或者后期安装ECU140与中继装置130之间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
图12是示出对调整检查用PC200进行的识别处理以及设定处理加以表示的流程图的图。图13是表示在图12所示的处理中利用的组数据库的图。组数据库被储存于调整检查用PC200的存储器230。
首先,对图13的组数据库进行说明。图13所示的组数据库是将后期安装ECU140的种类与组建立了关联的数据。这样的组数据库按能够后期安装于车辆1的每个功能,使后期安装ECU140的种类与组建立关联。其中,组是图4、8、9、11所示的管理表所包含的组。
如图13所示,导航ECU的组为Y,巡航控制ECU的组为Z、P,雷达巡航控制用ECU的组为Z、P。
调整检查用PC200的控制部220在识别处理中,针对后期安装ECU140要求产品ID、软件版本、以及表示功能(后期安装ECU140的功能)等的数据作为ECU信息(步骤S31)。如图10(B)所示,控制部220通过按照以太网协议进行动作的应用,对后期安装ECU140要求产品ID等作为ECU信息。
控制部220若从后期安装ECU140获取了ECU信息,则基于获取到的ECU信息,参照图13所示的组数据库,读出后期安装ECU140所属的组(步骤S32)。
接下来,控制部220使用在步骤S32中读出的组的数据,进行后期安装ECU140的通信设定(步骤S33)。更具体而言,控制部220在后期安装ECU140的通信设定中,使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部135进行管理表的设定变更。
例如,在中继装置130保持的管理表包含图11所示的数据的情况下,ECU110-1、ECU110-2、以及DCM120属于组Z。另外,ECU110-N以及DCM120属于组P。
在通过步骤S31获取的ECU信息所包含的功能中,若在图13所示的组数据库中与对应的后期安装ECU140建立关联的组为P,则调整检查用PC200使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部135进行管理表的设定变更,以使端口6属于组P。
如图10(C)所示,调整检查用PC200的控制部220通过按照以太网协议进行动作的应用,使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部135进行管理表的设定变更。
在通信设定中,调整检查用PC200对以太网帧的发送目的地地址设定中继装置130的地址。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部135在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所包含的发送目的地地址为中继装置130的地址的情况下,将该以太网帧发送给自己(中继处理部135)。
中继装置130的中继处理部135根据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所包含的数据的内容来进行动作。例如,在从调整检查用PC200的控制部220接收到作为数据而写入了“将供后期安装ECU140连接的端口6加入组P”这一指令的以太网帧的情况下,中继处理部135根据该指令来变更管理表。调整检查用PC200的控制部220使用在步骤S32中读出的组的数据来生成这样的指令。
图14是表示通过通信设定被变更后的管理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4所示,与后期安装ECU140的地址建立关联的组从图11所示的Y被变更为P。
若进行这样的通信设定,则后期安装ECU140能够与属于相同组P的ECU100-N之间进行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
通过以上的处理,能够使与车载网络系统100连接的后期安装ECU140成为能够进行动作的状态,在车载网络系统100中,能够充分地确保安全,并实现即插即用。此外,若通信设定结束,则由于调整检查用PC200的作用结束,所以也可以从中继装置130取下调整检查用PC200。
根据实施方式,即使因为车载网络系统100中的即插即用,将来会提高安全的等级或者增加能够连接的设备,也能够不增加车载网络系统100所包含的微型计算机等的处理能力、存储器量而灵活地进行应对。
因此,能够提供节约了资源的车载网络系统100。与如以往的系统那样在车载侧的系统搭载了通信设定所需要的软件、数据的情况相比,由于不需要提高微型计算机等的处理能力,也不需要增加存储器量,所以能够节约资源。
另外,由于在调整检查用PC200和后期安装ECU140的认证成立的状态下,仅允许调整检查用PC200与后期安装ECU140之间的经由中继装置130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和调整检查用PC200或者后期安装ECU140与中继装置130之间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接收,所以能够在确保了网络的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后期安装ECU140的通信设定。
另外,在通信设定中,由于调整检查用PC200参照组数据库来使后期安装ECU140属于与后期安装ECU140的种类、功能对应的组,所以能够容易并且正确地掌握后期安装ECU140的组,能够确保网络的安全,并实现后期安装ECU140的即插即用。
车载网络系统100由于被搭载于车辆1,所以安全性的确保非常重要。例如,在车载网络系统100中难以如在办公室使用的网络系统那样的不是车载型的网络系统中对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各种设备那样自由地进行即插即用。
在像这样搭载于车辆1这一前提下,实施方式的车载网络系统100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和确保了安全的状态下的即插即用。
此外,以上对中继装置130、后期安装ECU140、调整检查用PC200、以及中心300利用以太网协议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车载网络系统100在利用以太网以外的协议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实现。
另外,以上对将后期安装ECU140追加到车载网络系统100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现有的ECU110的应用、固件被更新了的情况下,当组或者受理类型有变更时,变更组或者受理类型。
该情况下,只要通过在将关于调整检查用PC200、更新的对象的ECU110、以及中继装置130的管理表的组以及受理类型设定为设定处理(通信设定)用的组以及受理类型的状态下进行上述的通信设定,来对更新的对象的ECU110的应用、固件进行更新即可。
另外,也可以在后期安装ECU140的应用、固件被更新了的情况下,当组或者受理类型有变更时,变更组或者受理类型。
另外,以上对组数据库被储存于调整检查用PC200的存储器230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中心300的服务器保持组数据库,并由调整检查用PC200从中心300进行下载。该情况下,调整检查用PC200既可以经由DCM120从中心300下载,也可以经由因特网等从中心300直接下载。
以上,对本发明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车载网络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另外,公开以下的方案。
(方案1)
一种车载网络系统中的通信设定方法,该车载网络系统包含:
中继设备;以及
第一控制部,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上述中继设备连接,
上述中继设备具有:
第一端口,供第二控制部进行后期安装;以及
第二端口,连接计算机,该计算机进行与上述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控制部的通信设定处理,
其中,
上述计算机在仅上述计算机、上述中继设备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状态下进行上述通信设定处理。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100…车载网络系统,110-1、110-2、……、110-N…ECU,120…DCM,130…中继装置,131-1、131-2、……、131-N、132、133、134…端口,135…中继处理部,136…存储器,140…后期安装ECU,141…认证处理部,142…控制部,143…存储器,200…调整检查用PC,300…中心,210…认证处理部,220…控制部,230…存储器。

Claims (4)

1.一种车载网络系统,包含:
中继设备;
第一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与上述中继设备连接;以及
通信装置,与上述中继设备连接,
其中,
上述中继设备具有:
第一端口,供第二控制部进行后期安装;以及
第二端口,连接计算机,该计算机进行与上述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二控制部的通信设定处理,
上述计算机通过经由上述中继设备以及上述通信装置与和上述通信装置连接的中心进行通信来进行认证处理,
上述第二控制部通过经由上述中继设备以及上述通信装置与和上述通信装置连接的中心进行通信来进行认证处理,
上述中继设备具有管理数据库,该管理数据库可规定上述第一控制部、上述计算机、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
上述计算机在上述通信设定处理中设定上述管理数据库中的表示上述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网络系统,其中,
上述计算机在上述计算机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的认证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上述第二控制部的通信设定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网络系统,其中,
上述计算机在仅上述计算机、上述中继设备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能够进行通信的状态下,进行上述通信设定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网络系统,其中,
表示能够进行上述通信的设备的数据是表示包含上述第一控制部、上述中继设备、上述计算机以及上述第二控制部中的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彼此的组的数据。
CN201910023296.1A 2018-01-26 2019-01-10 车载网络系统 Active CN1100773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1914 2018-01-26
JP2018011914A JP6973122B2 (ja) 2018-01-26 2018-01-26 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336A CN110077336A (zh) 2019-08-02
CN110077336B true CN110077336B (zh) 2022-05-03

Family

ID=67393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3296.1A Active CN110077336B (zh) 2018-01-26 2019-01-10 车载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1523B2 (zh)
JP (1) JP6973122B2 (zh)
CN (1) CN1100773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14715A (ja) * 2020-01-20 2021-08-05 国立大学法人東海国立大学機構 中継装置、中継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2156970A (ja) * 2021-03-31 2022-10-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中継装置、車載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9772A (ja) * 2002-11-25 2004-06-2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車載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CN102105936A (zh) * 2008-08-05 2011-06-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载系统
CN102377568A (zh) * 2010-08-24 2012-03-14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中继装置及帧的中继的控制方法
CN203616618U (zh) * 2013-04-08 2014-05-28 深圳市鑫巴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网关控制系统
CN106452866A (zh) * 2016-10-10 2017-02-22 上海畅星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载电子设备互联网关装置和通讯方法
CN106603620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记录系统以及车载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0981A (en) * 1989-03-22 1992-07-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hree port random access memory in a network bridge
US6098172A (en) * 1997-09-12 2000-08-0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computer network firewall with proxy reflection
JP4253569B2 (ja) * 2003-12-03 2009-04-15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接続制御システム、接続制御装置、及び接続管理装置
US7633932B2 (en) * 2006-11-22 2009-12-15 Avaya Inc. Accelerated removal from service of a signal processor at a media gateway
KR101360191B1 (ko) * 2007-08-24 2014-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어스 그레인 어레이를 공유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이용한 프로세서
US8155829B2 (en) 2007-11-21 2012-04-10 Denso Corporation Comm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JP4557009B2 (ja) 2008-01-09 2010-10-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GB2490310A (en) * 2011-04-18 2012-10-31 Nearfield Comm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ervice.
US9007020B2 (en) * 2011-05-25 2015-04-14 Green Charge Networks Charging service vehicles with battery and generator sources
US8830835B2 (en) * 2011-08-17 2014-09-09 Nicira, Inc. Generating flows for managed interconnection switches
JP5979025B2 (ja) 2013-01-30 2016-08-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ゲートウエイ装置
JP6024564B2 (ja) * 2013-03-28 2016-11-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US9948493B2 (en) * 2014-04-03 2018-04-17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interconnection gateway
US10148485B2 (en) * 2014-09-03 2018-12-0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n-process migra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and automation system across disparate network types
JP6545966B2 (ja) * 2015-01-27 2019-07-17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435925B2 (ja) 2015-03-04 2018-1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ecu、及び、外部装置
JP6516009B2 (ja) * 2015-07-10 2019-05-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機器認証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機器認証方法
JP6531011B2 (ja) * 2015-09-04 2019-06-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載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10320786B2 (en) * 2015-09-14 2019-06-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708227B2 (en) * 2016-07-19 2020-07-07 Magna Electronics Inc. Scalable secure gateway for vehicle
JP6460080B2 (ja) * 2016-11-07 2019-0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10289179B2 (en) * 2017-04-21 2019-05-14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control of liquid cooling pumps to provide thermal cooling uniformit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9772A (ja) * 2002-11-25 2004-06-2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車載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CN102105936A (zh) * 2008-08-05 2011-06-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载系统
CN102377568A (zh) * 2010-08-24 2012-03-14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中继装置及帧的中继的控制方法
CN203616618U (zh) * 2013-04-08 2014-05-28 深圳市鑫巴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网关控制系统
CN106603620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记录系统以及车载控制装置
CN106452866A (zh) * 2016-10-10 2017-02-22 上海畅星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载电子设备互联网关装置和通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32892A1 (en) 2019-08-01
CN110077336A (zh) 2019-08-02
JP6973122B2 (ja) 2021-11-24
US10981523B2 (en) 2021-04-20
JP2019129513A (ja) 2019-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3872B (zh) 车载网络系统
EP341605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ly updating software for vehicle
CN107817779B (zh) 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验证未注册的装置的系统及方法
US8788731B2 (en) Vehicle message filter
US8799520B2 (e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bus device wherein excusive identifiers of the station is used to both detect for errors and determine whether message is relevant to the station
EP3534257B1 (en) System for updating software in moving body using vehicle-mounted gateway
CN112889259B (zh) 不正常帧检测装置以及不正常帧检测方法
CN110077336B (zh) 车载网络系统
US10798079B2 (en) Vehicle with mobile to vehicle automated network provisioning
US2020029601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9905488B (zh) 商用车电子电器安全通讯方法
CN108234273B (zh) 车载网络系统、中继装置以及控制车载网络系统的方法
CN111788796B (zh) 车载通信系统、交换装置、验证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15877A1 (en) Certificate list update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015161A (zh) 车辆诊断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系统
KR20180072339A (ko) 운송 수단 내부 네트워크에서 복수의 전자 제어 유닛간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US201800632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fer protocol in a limited-bandwidth vehicle environment
JP7412506B2 (ja) 不正検知ルール更新方法、不正検知電子制御ユニット及び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10250434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US11373464B2 (en) Vehicle-moun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log collection method, and log collection program
EP3713190A1 (en) Secure bridging of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buses
CN115315927B (zh) 车载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客户端程序
US20230327907A1 (en) Relay devic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8607058B2 (en) Port access control in a shared link environment
CN117859128A (zh) 车辆安全分析装置、方法以及其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