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1331A -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1331A
CN110071331A CN201910341740.4A CN201910341740A CN110071331A CN 110071331 A CN110071331 A CN 110071331A CN 201910341740 A CN201910341740 A CN 201910341740A CN 110071331 A CN110071331 A CN 110071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pole
interpolation slit
lithium battery
interp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17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ulai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ulai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ulai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ulai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17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1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1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1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锂电池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隔膜。第一极板被配置成多次弯折以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第一极片形成多个插缝。第二极板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第二极片,一个第二极片位于一个插缝内。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每个第二极片之间。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多次弯折第一极板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使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第一极片形成多个插缝。将多个第二极片插设于多个插缝内且一个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插缝内。此制备方法得到的锂电池的空间利用率高,制备更加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锂离子锂电池有卷绕式锂电池和叠片式锂电池。其中,卷绕式锂电池的厚度难以控制,卷绕式锂电池的侧边为圆角,在将锂电池放置在电子产品中时,会浪费较大的空间。叠片式锂电池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都要进行切片,切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空间利用率高,制作更加简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隔膜。第一极板被配置成多次弯折以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第一极片形成多个插缝。第二极板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第二极片,一个第二极片位于一个插缝内。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每个第二极片之间。
由于第一极板经过多次弯折形成多个插缝,以便将第二极片插入插缝内,从而使锂电池形成重叠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第一极片结构,且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通过隔膜隔开,得到多极片并联电池,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且电池是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极片,以及插设在插缝中的多个第二极片连接起来的,从而使得到的锂电池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将其放置在电子产品中以后,电子产品的空间利用率高,相同的电池放置空间放置上述电池,电子产品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更大。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插缝具有具有插口和与所述插口相对的封口,插设于插缝内的第二极片与插缝的封口具有间隔。第二极片不与插缝的封口处接触,第二极片不直接与第一极板的弯折处直接接触,避免出现内短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极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插设于插缝内的第二极片的第一端面靠近封口且与封口具有间隔,第二端面与相邻的插缝的封口具有间隔。避免第二极片靠近第一极板的弯折处,避免出现析锂现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第一极板、叠片电池单元和隔膜。第一极板被配置成多次弯折以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所述第一极片形成多个插缝。叠片电池单元,叠片电池单元包括依次重叠的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一个叠片电池单元位于一个插缝内。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每个第二极片之间。
插缝内插设由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重叠形成的叠片电池单元,使叠片电池单元的厚度增加,则第一极板弯折时的曲率半径增加,可以避免负极极板弯折过程中的负极极板的粉末原料脱落,有效提高锂电池的良品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多个第二极片和隔膜。第一极片具有依次连接的弯折区和直片区,弯折区的远离直片区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一极片的直片区的远离弯折区的一端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插缝,多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多个插缝。一个第二极片位于一个插缝内。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每个第二极片之间。
由于多个第一极片依次连接形成具有多个插缝的第一极板,第二极片插入插缝内,从而使锂电池形成重叠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第一极片结构,且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通过隔膜隔开,得到多极片并联电池,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且电池是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极片,以及插设在插缝中的多个第二极片连接起来的,从而使得到的锂电池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将其放置在电子产品中以后,电子产品的空间利用率高,相同的电池放置空间放置上述电池,电子产品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更大。
结合第三方面,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极片与直片区齐平。第二极片不与第一极片的折弯区接触,可以避免锂电池出现析锂现象,也能够避免锂电池出现内短路。
结合第三方面,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对称设置于夹设的第二极片的两表面。使锂电池的内部结构更加均匀,在占用相同空间的情况下,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结合第三方面,在另一实施例中,弯折区为半圆弧形区。使插入的第二极片的厚度与弯折区的直径一致,第一极片的直片区、隔膜和第二极片能够依次很好的接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隔膜包覆在第一极板的两表面外形成第一电池板。多次弯折第一电池板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电池片,使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第一电池片形成多个插缝。将多个第二极片插设于多个插缝内且一个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插缝内。
使锂电池形成重叠的第一电池片、第二极片、第一电池片、第二极片、第一电池片结构,得到多极片并联电池,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且电池的第一电池板直接多次弯折就能够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电池片,不需要对第一极板进行切割,使制备方法更加简单。
结合第四方面,在另一实施例中,一个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插缝内时,第二极片的靠近插缝的封口的部位与封口之间形成间隔。一个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插缝内时,第二极片的远离插缝的一端与相邻的插缝的封口之间形成间隔。
避免第二极片与封口处的弯折处接触,避免第一电池片的弯折处出现析锂现象,使得到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Ⅱ-Ⅱ处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Ⅲ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标:110-负极极片;120-插缝;130-正极极片;140-隔膜;111-直片区;112-弯折区;150-外壳;121-第一插缝;122-第二插缝;1211-第一封口;1212-第一插口;1221-第二封口;1222-第二插口;161-第一负极极片;162-第一正极极片;163-第二负极极片;164-第二正极极片;165-第三负极极片;1611-第一弯折区;1612-第一直片区;1631-第二弯折区;1632-第二直片区;1651-第三弯折区;1652-第三直片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
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板为负极极板,第二极板为正极极板。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极板为正极极板,第二极板为负极极板。下面以第一极板为负极极板,第二极板为正极极板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正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如下:
先制备正极浆料。将90-98%的正极活性物质、0.5-5%的导电炭黑、0.5-5%的PDVF(Poly(vinylidene fluoride),聚偏氟乙烯)和0.5-5%的NMP(N-methyl-2-pyrrolidone,N-甲基吡咯烷酮)均匀混合,制成固含量为30-80%的正极浆料。其中,上述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数。正极活性物质为钴酸锂、锰酸锂或磷酸铁锂。
将正极浆料涂覆到9-20μm的铝箔上,其中,正极浆料涂覆的方式是双面涂覆,也就是说,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的两表面,涂覆完成以后经过烘箱烘干,并在涂覆的过程中控制单面密度为100-300g/m2。使用50-300t压力对辊进行压制得到正极极板。将正极极片130通过模切、激光切割的方式,制成多个彼此独立的正极极片130。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正极极片130的结构相同,在制备电池的过程中,直接进行插设即可,不需要进行弯折。
本实施例中,负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如下:
先制备负极浆料。将90-98%的负极活性物质、0.1-5%的导电剂、0.5-5%的CMC(Carboxymethyl Cellulose,羧甲基纤维素)和0.5-5%的SBR(Styrene ButadieneRubber,丁苯橡胶)和水均匀混合,制成固含量为30-70%的负极浆料。其中,上述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数。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或者钛酸锂。
将负极浆料涂覆到5-20μm的铝箔上,其中,负极浆料涂覆的方式是双面涂覆,也就是说,将负极浆料涂覆在铝箔的两表面,涂覆完成以后经过烘箱烘干,并在涂覆的过程中控制单面密度为40-200g/m2。使用30-200t压力对辊进行压制得到负极极板,负极极板的密度为1.3-1.8g/cm3。经过分切,再进行激光或模切极耳,再断切后制成长条状的负极极板。
在负极极板外包裹隔膜140,将隔膜140设置在负极极板的两表面,将隔膜140包覆在第一负极极板的两表面外形成第一电池板。可选地,将隔膜140粘结在负极极板的两表面,使负极极板与隔膜140牢固的粘结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隔膜140可以是使用PE(polyethylene,聚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制成。且隔膜140的表面涂覆有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聚偏四氟乙烯)或者六氟乙烯与偏氟乙烯的共聚物。
(2)、制备锂电池:
其中,负极极板不经过切割,第一电池板不经过切割,负极极板为长条状结构,第一电池板为长条形结构。而正极极板切割成多个正极极片130,正极极片130为片状结构。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Ⅱ-Ⅱ处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Ⅲ处的第一放大图。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多次弯折第一电池板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电池片,也就是说,第一极板和包覆在第一极板外的隔膜140一起进行多次弯折,使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120,多个第一电池片形成多个插缝120。
多次弯折负极极板(第一极板)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负极极片110,使相邻的两个负极极片110之间形成一个插缝120,多个负极极片110形成多个插缝120。将多个第二极片插设于多个插缝120内且一个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插缝120内。其中,由于电池隔膜140包裹在负极极板的表面,所以,在弯折负极极板的过程中,电池隔膜140也一起进行弯折。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负极极板经过弯折以后,形成蛇形结构,呈迂回状,或者形成连续的S形,得到多个插缝120,用于正极极片130的安装。
在电子产品进行制造的时候,电子产品的内部会预留一部分空间用于放置电池,通常该空间为长方体结构。比如:在手机中预留电池储存的空间体积为:5mm×50mm×100mm。如果放置现有的卷绕式电池在该空间内,则由于卷绕式电池的边缘为弧形,所以,将卷绕式电池放置进入上述空间内以后,会有较大的空间不能够填满,放置电池的手机空间不能够充分利用起来,造成空间的浪费。
而本实施例中,由于负极极板和隔膜140多次弯折,形成多个负极极片110,正极极片130插设在多个负极极片110形成的多个插缝120内,多个负极极片110和多个正极极片130依次交替重叠,形成的结构大约为长方体结构,最后形成电池以后,放置进入手机的预留空间内,基本可以将空间填满,不会存在空间的浪费,在电子产品的电池使用空间相同的情况下,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池的容量更大。且负极极板不需要进行切片,电池的制备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极极片130的数量与插缝120的数量一致,一个插缝120插设一个正极极片130。在其他实施例中,正极极片130的数量比插缝120的数量少,一个正极极片130插设进入一个插缝120内以后,还有余留的插缝120中没有放置正极极片1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有一些插缝120内插设两个正极极片130,以便对正极极片130进行安装。
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插缝120内时,每个插缝120具有具有插口和与所述插口相对的封口,插设于插缝120内的第二极片与插缝的封口具有间隔,第二极片的靠近插缝120的封口处的负极极板的弯折处的部位与弯折处之间形成间隔。也就是说,正极极片130插设进入插缝120内以后,正极极片130不会与负极极片110外包覆的隔膜140接触,可以避免正极极片130将隔膜140刺破,进一步可以避免电池发生内短路。
一个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插缝120内时,第二极片的远离插缝120的封口的一端与相邻的插缝120的封口处的负极极板的弯折处之间形成间隔。也就是说,正极极片130插设进入插缝120内以后,正极极片130不会与负极极板的弯折处接触,可以避免电池充电以后,在负极极板的弯折处析锂,使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放大图。请参阅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将隔膜140包覆在正极极板的两表面外形成第二电池板,将负极极板切割成多个负极极片110,多次弯折第二电池板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二电池片,使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池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120,多个第二电池片形成多个插缝120,将多个负极极片110插设于多个插缝120内且一个负极极片110插设于一个插缝120内。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锂电池具有如下特征。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具体地,锂电池包括第一极板(负极极板或者正极极板,后面以负极极板为例进行说明)、多个第二极片(正极极片130或者负极极片110,后面以正极极片130为例进行说明)和隔膜140。
第一极板被配置成多次弯折以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120,多个第一极片形成多个插缝120。一个第二极片位于一个插缝120内。隔膜140设置于第一极片和每个第二极片之间。
本实施例中,负极极板被配置成多次弯折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负极极片110,相邻的两个负极极片110之间形成一个插缝120,多个负极极片110形成多个插缝120,由于不断弯折形成连续的S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插缝120的开口方向相反,相邻的两个插缝120交错设置。
比如: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请参阅图5,多个负极极片110形成的相邻的两个插缝120分别为第一插缝121和第二插缝122,第一插缝121具有第一封口1211和与第一封口1211相对的第一插口1212,第二插缝122具有第二封口1221和与第二封口1221相对的第二插口1222。第一插缝121和第二插缝122重叠在一起以后,例如:第一插缝121位于第二插缝122的正上方,则第一插缝121的第一封口1211位于第二插缝122的第二插口1222的正上方,第一插缝121的第一插口1212位于第二插缝122的第二封口1221的正上方。在安装正极极片130的时候,一个正极极片130从第一插口1212处插设进入第一插缝121内,一个正极极片130从第二插口1222处插设进入第二插缝122内,通过交替插设的方式进行正极极片130的安装,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每个插缝120具有封口和与封口相对的插口,插缝120的封口处为负极极板的弯折处,插设于插缝120内的第二极片与插缝120的封口具有间隔。负极极片110的两表面包覆有隔膜140,呈上述,第一插缝121内的正极极片130的靠近第一封口1211的端部与第一封口1211之间具有间隔,第二插缝122内的正极极片130的靠近第二封口1221的端部与第二封口1221之间具有间隔,第一插缝121内的正极极片130均位于第一插缝121内,可以避免正极极片130将隔膜140顶破,避免电池产生内短路的缺陷。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极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插设于插缝120内的第二极片的第一端面靠近封口且与封口具有间隔,第二端面与相邻的插缝120的封口具有间隔。
呈上述,正极极片130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当正极极片130插设进入第一插缝121内以后,负极极片110、隔膜140和正极极片130的第一表面贴合,正极极片130的第二表面、隔膜140和该负极极片110下方的负极极片110贴合,使电池的结构更加紧凑。
相应地,正极极片130的第一端面为靠近第一封口1211的一端,正极极片130的第二端面为靠近第一插口1212的一端,第一端面与第一封口1211处的负极极板的弯折处就有间隔,第二端面与第二插缝122的第二封口1221处的负极极板的弯折处具有间隔。也就是说,正极极片130完全安装进入第一插缝121内以后,正极极片130位于第一插缝121内的中部,与第一插缝121的两端均具有间隔,可以避免电池充电以后,发生析锂现象,使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本申请中,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锂电池包括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多个第二极片和隔膜140。负极极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一极片,也就是说,将负极极板看成是一体成型的多个负极极片110形成的,负极极板外包覆有隔膜140。
第一极片具有依次连接的弯折区112和直片区111,弯折区112的远离直片区111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一极片的直片区111的远离弯折区112的一端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插缝120,多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多个插缝120。一个第二极片位于一个插缝120内。隔膜140设置于第一极片和每个第二极片之间。
下面以三个负极极片110为例进行说明,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请参阅图6,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锂电池不限于三个负极极片110和两个正极极片130,后续使用三个负极极片110为例主要是为了说明锂电池的结构单元。锂电池包括三个负极极片110、两个正极极片130和隔膜140,隔膜140包覆在负极极片110的外表面。锂电池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重叠的第一负极极片161、第二负极极片163和第三负极极片165以及从上到下依次重叠的第一正极极片162和第二正极极片164。电池的部分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隔膜140、第一负极极片161、隔膜140、第一正极极片162、隔膜140、第二负极极片163、隔膜140、第二正极极片164、隔膜140、第三负极极片165、隔膜140。
具体地,第一负极极片161包括连接的第一弯折区1611和第一直片区1612,第二负极极片163包括连接的第二弯折区1631和第二直片区1632,第三负极极片165包括连接的第三弯折区1651和第三直片区1652,第一直片区1612、第二直片区1632和第三直片区165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二弯折区1631的远离所述第二直片区1632的一端与第一直片区1612连接,第二直片区1632的远离第二弯折区1631的一端与第三弯折区1651连接。第一弯折区1611位于第三弯折区1651的正上方,第二弯折区1631位于第一弯折区1611和第三弯折区1651相对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片区1612、第二弯折区1631和第二直片区1632形成第一插缝121,第二直片区1632、第三弯折区1651和第三直片区1652形成第二插缝122,第一插缝121与第二插缝122交错设置,第一正极极片162插设在第一插缝121内,第二正极极片164插设在第二插缝122内。
第二极片与直片区111齐平,正极极片130与直片区111齐平,正极极片130的长度与直片区111的长度一致,正极极片130的宽度与直片区111的宽度一致,当正极极片130插设在第一插缝121或第二插缝122内以后,正极极片130不与弯折区112接触,且正极极片130也不凸出弯折区112。
也就是说,正极极片130不与弯折区112接触,正极极片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此处的“上”和“下”是指图中的上和下一致)均与直片区111外包覆的隔膜140紧贴,正极极片130不会进入弯折区112,避免正极极片130将隔膜140破损,也避免负极极片110的弯折处出现析锂现象,使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对称设置于夹设的第二极片的两表面。也就是说,第一负极极片161和第二负极极片163对称设置在第一正极极片162的两侧,第二负极极片163和第三负极极片165对称设置在第二正极极片164的两侧,使得到的电池的排布更加均匀,在相同电池使用空间的情况下,能够排布更多的正极极片130和负极极片110,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弯折区112为半圆弧形区,第二极片的厚度与半圆弧形区的内径大致一致,正极极片130的厚度与半圆弧形区的直径大致一致,正极极片130的厚度与隔膜140的厚度的两倍的和与半圆弧形区的内径一致,以便正极极片130的设置,且使电池的排布更加均匀,得到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本实施例中,锂电池还包括外壳150,负极极板、多个正极极片130和隔膜140均密封包覆于外壳150内,外壳150内填充有电解液。外壳150内除了负极极板、正极极片130和隔膜140的设置,在负极极板的弯折处具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填充电解液,使得到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更佳。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电池板切割成多个负极极片,用于制备叠片电池单元。叠片电池单元包括依次重叠的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且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通过隔膜隔开,第一极板被配置成多次弯折以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所述第一极片形成多个插缝。一个叠片电池单元位于一个插缝内。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每个第二极片之间。
插缝内插设由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重叠形成的叠片电池单元,使叠片电池单元的厚度增加,则第一极板弯折时的曲率半径增加,可以避免负极极板弯折过程中的负极极板的粉末原料脱落,有效提高锂电池的良品率。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极板,所述第一极板被配置成多次弯折以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所述第一极片形成多个所述插缝;
第二极板,所述第二极板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第二极片,一个所述第二极片位于一个所述插缝内;
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每个所述第二极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缝具有插口和与所述插口相对的封口,插设于所述插缝内的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插缝的所述封口具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极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插设于所述插缝内的所述第二极片的所述第一端面靠近所述封口且与所述封口具有间隔,所述第二端面与相邻的所述插缝的所述封口具有间隔。
4.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极板,所述第一极板被配置成多次弯折以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所述第一极片形成多个所述插缝;
叠片电池单元,所述叠片电池单元包括依次重叠的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一个所述叠片电池单元位于一个所述插缝内;
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每个所述第二极片之间。
5.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具有依次连接的弯折区和直片区,所述弯折区的远离所述直片区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的所述直片区的远离所述弯折区的一端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之间形成插缝,多个所述第一极片之间形成多个所述插缝;
多个第二极片,一个所述第二极片位于一个所述插缝内;
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每个所述第二极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直片区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为半圆弧形区。
8.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隔膜包覆在第一极板的两表面外形成第一电池板;
多次弯折所述第一电池板形成多个依次重叠的第一电池片,使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多个所述第一电池片形成多个插缝;
将多个第二极片插设于所述多个插缝内且一个所述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所述插缝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所述插缝内时,所述第二极片的靠近所述插缝的封口的部位与所述封口之间形成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极片插设于一个所述插缝内时,所述第二极片的远离所述插缝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插缝的封口之间形成间隔。
CN201910341740.4A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071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1740.4A CN110071331A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1740.4A CN110071331A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1331A true CN110071331A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9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1740.4A Pending CN110071331A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13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8216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块
WO2022126634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6435714A (zh) * 2023-06-09 2023-07-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制造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1073Y (zh) * 2004-04-08 2005-04-06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1656330A (zh) * 2009-09-22 2010-02-24 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制作方法
CN101783420A (zh) * 2009-05-05 2010-07-21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叠片的制作方法
US20140272537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Robert Bosch Gmbh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a folded electrode and separator,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4103854A (zh) * 2014-06-12 2014-10-1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叠片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99585A (zh) * 2018-06-26 2018-11-2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1073Y (zh) * 2004-04-08 2005-04-06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1783420A (zh) * 2009-05-05 2010-07-21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叠片的制作方法
CN101656330A (zh) * 2009-09-22 2010-02-24 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制作方法
US20140272537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Robert Bosch Gmbh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a folded electrode and separator,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4103854A (zh) * 2014-06-12 2014-10-1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叠片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99585A (zh) * 2018-06-26 2018-11-2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8216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块
WO2022126634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699398A (zh) * 2020-12-18 2023-02-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699398B (zh) * 2020-12-18 2024-10-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6435714A (zh) * 2023-06-09 2023-07-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制造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6435714B (zh) * 2023-06-09 2024-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制造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8705U (zh) 蓄电装置
WO2020103014A1 (zh) 智能电池及其锂电芯
KR100907623B1 (ko) 신규한 적층 구조의 이차전지용 전극조립체
CN105958109B (zh) 一种可充电硬壳锂离子电池
CN103258983B (zh) 蓄电元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US802178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an output terminal of a storage battery
KR101669216B1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차 전지
EP2846379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071331A (zh)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GB2455184A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 Electrode Assembly
EP3660940B1 (en) Battery and device
CN101901930A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6563209U (zh) 极片、卷芯和电池
JP2013026123A (ja) 二次電池および電極板
CN113196518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H1079254A (ja) 角型電池
CN105932337B (zh) 一种可充电硬壳锂离子电池的加工方法
JP6045286B2 (ja) 円筒形蓄電素子
JP4636920B2 (ja) 渦巻式電極の電池
JP2012248556A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11327A (ja) スパイラル電極体を有する電池
CN212380471U (zh) 硬壳纽扣电池
WO2017159094A1 (ja) 二次電池
JP6959718B2 (ja) 二次電池
US2022030244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on Which Resistance Layer is Form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