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6647A - 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6647A
CN110066647A CN201810057877.2A CN201810057877A CN110066647A CN 110066647 A CN110066647 A CN 110066647A CN 201810057877 A CN201810057877 A CN 201810057877A CN 110066647 A CN110066647 A CN 110066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s
resistant
stagnation
circulation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78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6647B (zh
Inventor
柴龙
林永学
金军斌
王海波
何剑
董晓强
王琳
杨小华
王显光
韩秀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0578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6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6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6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6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6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40Spacer compositions, e.g. compositions used to separate well-drilling from cementing ma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井控安全技术领域的工作流体,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包含以下组分:水、抗高温降滤失剂、抗高温提切剂、抗高温纤维、活度调节剂、pH值调节剂。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适用于井筒内油气上返速度过快的钻井施工,常温配制出的气滞塞体系粘度适中,经过200℃高温静止后具有较高的粘度、切力和较好的触变性,能够对井内油气形成较大的阻滞力,减缓油气上窜速度,减少起下钻过程中的排气时间,且气滞塞体系与常用聚磺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即使混入后对钻井液的流变性和失水等性能影响不大,有利于提高钻井效率和钻井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井控安全技术领域的工作流体,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石油钻井过程中,未见使用气滞塞技术处理气窜速度过快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报道。
目前国内气滞塞技术主要应用于欠平衡钻完井作业中,为了防止在起下钻过程中发生气窜、井涌等风险,目前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种:冻胶阀和高浓度膨润土浆技术。
冻胶阀是将化学交联剂泵入井筒内,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交联而形成高粘度粘弹性胶体,形成阻滞气体通过的胶塞。国内吐哈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创新冻胶阀技术”,经过数口井应用,效果良好。由于施工结束后需要将冻胶阀进行化学破胶,在钻井施工中易对钻井液造成污染,破坏体系胶体稳定性。此外,受限于化学交联剂抗温能力不足,冻胶阀应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50℃,适合在温度不高的井段使用。
高浓度膨润土浆气滞塞是使用高浓度膨润土浆和增粘等处理剂配制成稠塞打入井下,利用其粘滞性和触变性阻滞下部气体上窜,从而保证起下钻过程中井底处于欠平衡状态,中石油渤海钻探公司在华北油田使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室内实验显示抗温最高可达170℃,但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聚磺钻井液粘度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钻井起下钻施工中减缓井筒内油气上窜速度的抗高温、高粘度和高切力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适用于井筒内油气上窜速度过快的钻井施工,常温配制出的气滞塞粘度适中,经过200℃高温静止后具有较高的粘度、切力和较好的触变性,能够对井内油气形成较大的阻滞力,而且本申请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体系对环境友好,无污染;与聚磺泥浆配伍性更好、施工简便。在石油钻井中使用能降低起下钻过程中井筒内油气上窜速度,减少排气时间,提高钻井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水:100重量份;
抗高温提切剂:8~12重量份,优选用量范围为10~12重量份;
抗高温降滤失剂:1~3重量份,优选用量范围为2~3重量份;
抗高温纤维:0.5~3重量份,优选用量范围为1~2重量份;
活度调节剂:3~10重量份,优选用量范围为4~7重量份;
pH值调节剂:0.2~0.7重量份,优选用量范围为0.3~0.5重量份;
加重剂:根据实际所需密度进行调整,一般可为0~181重量份。
最优选地,可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水:100重量份;
抗高温提切剂:10~12重量份;
抗高温降滤失剂:2~3重量份;
抗高温纤维:1~2重量份;
活度调节剂:4~7重量份;
pH值调节剂:0.3~0.5重量份;
加重剂:根据实际所需密度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抗高温提切剂可提高气滞塞体系的结构力;抗高温降滤失剂能降低气滞塞失水,防止井壁失稳;抗高温纤维用于辅助强化气滞塞的结构强度;活度调节剂可以提高气滞塞抑制能力,防止井壁失稳;pH值调节剂用于提高气滞塞体系的稳定性和与钻井液的配伍性;加重剂用于持井筒内液柱压力平衡。
所述抗高温提切剂由聚合单体接枝到有机改性后的层链状粘土矿物表面而制成。层链状粘土矿物主要通过在溶液中形成网络结构而提供较强的结构力,聚合单体通过对微孔隙的封堵而进行降滤失作用,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在这两种组分之间形成键合,促进其界面的融合和反应,产物兼具层链状粘土矿物的抗温提切和聚合单体的降滤失作用,可用于石油钻井中对井壁稳定有较高要求的高温地层。
具体地,所述抗高温提切剂可由包括以下步骤在内的方法制备而成:
(1)将层链状粘土矿物和硅烷偶联剂在水中分散和溶解;对矿物表面进行改性,为后续接枝创造条件;其中,对于粘土矿物,水的作用是分散介质;对于硅烷偶联剂,水的作用是溶剂,是全部溶解。
(2)在搅拌状态下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聚合单体,并利用碱调节pH值至6~7;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引发剂,在加热和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烘干粉碎。
其中,
步骤(1)中,所述层链状粘土矿物与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0.5~3),优选为100:(1~2)。
所述层链状粘土矿物与水的重量比可为1:(3~8),优选为1:(4~6)。
所述聚合单体与层链状粘土矿物的重量比为(5~20):100,优选为(10~15):100。
所述层链状粘土矿物选自海泡石、凹凸棒、水镁石、蒙皂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合单体选自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酮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RH550、RH560和RH570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中,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用碱调节pH值至6~7。
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引发剂与层链状粘土矿物的重量比为(0.1~0.8):100,优选为(0.2~0.5):100;
所述步骤(2)中,所述搅拌速度为300~600转/分钟;
所述步骤(3)中,所述加热温度为50~70℃。
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干温度为100~105℃。
所述抗高温提切剂抗温性要优于有机类提切剂,配伍性和失水性能要好于单纯的层链状粘土矿物,兼具聚合物降失水和层链状粘土矿物抗温提切的优良特性,适用于深部高温地层的使用,有效提高气滞塞的气体阻滞能力和防塌性,从而减缓油气上窜速度。目前该抗高温提切剂抗温能力可达200℃,可大幅提高气滞塞体系的动塑比。该抗高温提切剂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来说是用于钻完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体系的配制,用于提高体系的结构粘度,从而达到高温下阻滞气体上移的效果,减缓起下钻过程中井筒内油气的上窜速度,减少排气时间,从而增加钻完井安全作业时间,提高井控安全和效率。
所述抗高温降滤失剂可选自公开号为CN10255915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钻井液用高温高盐降滤失剂、公开号为CN103013458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褐煤接枝共聚降滤失剂、羟乙基纤维素、聚阴离子纤维素、磺化酚醛树脂、磺化褐煤、褐煤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公开号为CN10255915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钻井液用高温高盐降滤失剂,该降滤失剂由丙烯酰胺、丙烯酸、含有丙烯酰氧基的烷基磺酸盐经共聚反应而得,为一种无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70万。由公开号为CN103013458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褐煤接枝共聚降滤失剂,该降滤失剂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反应而得:褐煤10~70,醛0.5~20,磺酸盐聚合物2~30,水100份。制备方法为:所述组分混合均匀,在180~220℃反应6~10h,干燥、粉碎。采用所述的褐煤接枝降滤失剂在含高固相加重材料的超高密度钻井液中降滤失效果好、粘度效应低,能够改善钻井液的流变性,并具有抗温、耐盐的特性。
所述抗高温纤维可选自海泡石、水镁石、改性石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活度调节剂可选自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甲酸钠、甲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H值调节剂可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重剂可选自本领域常用产品,如具体可选自重晶石、赤铁矿粉、钛铁矿粉、四氧化三锰或石灰石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所述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将包括所述抗高温降滤失剂、抗高温提切剂、抗高温纤维、活度调节剂、pH值调节剂、加重剂在内的组分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
具体地,可将所述用量的水加入钻井液用高搅杯中,然后放置于钻井液专用高速搅拌器上,调节转速至8000~10000转/分,搅拌的同时加入所述用量的抗高温降滤失剂、抗高温提切剂、抗高温纤维、活度调节剂、pH值调节剂,按需要加入加重剂,高速搅拌20~25分钟,使各组分充分分散和溶解,制得所述钻井液气滞塞体系。
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为一种静止时结构力强、与聚磺钻井液配伍性好、对环境友好,并可起到阻滞和减缓油气上窜效果的钻井用气滞塞体系。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不需要化学破胶,施工更加简便和快捷,对钻井液性能不造成影响,而且抗温高达200℃且基本不影响聚磺钻井液粘度等性能。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所述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在钻完井施工中的应用,具体来说是应用于裂缝气藏的钻井施工中,解决气体在井筒内上窜速度过快的问题,保证施工效率和安全。
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为一种能够在高温下增加油气流动阻力的钻井流体。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可适用于井筒内油气上返速度过快的钻井施工,常温配制出的气滞塞体系粘度适中,经过高温静止后具有较高的粘度、切力和较好的触变性,能够对井内油气形成较大的阻滞力,减缓油气上返速度,减少起下钻过程中的排气时间,且该气滞塞体系与常用的钻井液体系如聚磺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即使混入后对钻井液的流变性和失水等性能影响不大,有利于提高钻井效率和钻井安全。该气滞塞体系具有密度范围广、粘度高、切力强等特点,抗温能力可达200℃、粘度大于200s。
新疆顺托果勒地区已成为中石化重要的油气产量接替区块,顺北油田勘探资源量达到17亿吨,是近年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石化在西北地区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顺托地区油气储层埋藏深度一般大于6500m,井底温度高于150℃,在勘探开发中,部分井存在气侵频繁、油气上窜速度快和循环排气时间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井控安全和钻井效率,成为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难题。在该地区实际施工中,一些井在钻进缝洞型气藏后,静止循环油气上窜速度快,排气时间长,个别井甚至排气时间累计长达12天,严重影响了该地区钻井效率和安全。
本发明的气滞塞技术可作为一种减缓这种问题的技术手段,已在该地区的顺北2、顺北评1H和顺北3井进行现场应用,顺北2井气窜速度由90m/h降低至15m/h,顺北评1H井气窜速度由300m/h降低至54m/h,顺北3井由123m/h降低至14m/h,气窜速度降低率大于80%,有效的延长了安全作业时间,提高了钻井安全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的高温流变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其中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性能的评价方法参照GB/T 16783.1-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现场测试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进行测试。
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如下:
抗高温纤维:纤维水镁石,河北宏利海泡石绒有限公司;
活度调节剂:氯化钾,北京化工厂;甲酸钾,四川正蓉实业有限公司;
pH值调节剂:氢氧化钠,北京化工厂;
加重剂:重晶石,密度4.2~4.3,贵州龙腾矿业有限公司;
水:自来水或河水,随取。
制备抗高温降滤失剂:
采用公开号为CN102559156A的中国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而得。具体步骤包括:在反应瓶中加入水,在搅拌状态下将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50g(0.70mol)、丙烯酸10g(0.14mol)、(2-丙烯酰氧)丁基磺酸钾70g(0.28mol)及分子量调节剂叔十二碳硫醇0.7g均匀溶于水中,用40%氢氧化钾水溶液调节该聚合体系的pH值为9.5,加入引发剂的水溶液(1.0g过硫酸钾、1.0g亚硫酸钠分别溶于5mL水中)在34℃引发反应,聚合反应经22min完成,得到弹性胶状物,经造粒、烘干、粉碎,得到抗高温降滤失剂,相对分子质量为68万,备用。
实施例1~4制备抗高温提切剂
实施例1
将20g海泡石和0.5gRH560加至100mL蒸馏水中,搅拌速度300转/分,搅拌40分钟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3g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并利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然后加入0.02g过硫酸铵和0.015g亚硫酸氢钠,加热温度为60℃,保持搅拌速度反应4小时,对所得的混合物烘干粉碎得到所述抗高温提切剂SMRM-1,备用。
实施例2
将20g凹凸棒土和0.4gRH550加至100mL蒸馏水中,搅拌速度500转/分,搅拌40分钟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g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并利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再加入0.015g过硫酸钾和0.015g亚硫酸氢钠,加热温度为70℃,保持搅拌速度反应4小时,对所得的混合物烘干粉碎得到所述抗高温提切剂SMRM-2,备用。
实施例3
将20g海泡石、0.2gRH560和0.2gRH570加至100mL蒸馏水中,搅拌速度600转/分,搅拌30分钟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1.5g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并利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然后加入0.015g过硫酸钾和0.015g亚硫酸氢钠,加热温度为60℃,保持搅拌速度反应4小时,对所得的混合物烘干粉碎得到所述抗高温提切剂SMRM-3,备用。
实施例4
将20g凹凸棒土和0.3gRH570加至100mL蒸馏水中,搅拌速度300转/分,搅拌30分钟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g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并利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然后加入0.02g过硫酸铵和0.02g亚硫酸氢钠,加热温度为60℃,保持搅拌速度反应4小时,对所得的混合物烘干粉碎得到所述抗高温提切剂SMRM-4,备用。
实施例1~4的抗高温提切剂性能测试
实施例1~4的抗高温提切剂性能评价参照GB/T 16783.1-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现场测试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进行测试,基浆配方为:2%膨润土+4%KCl,样品在200℃高温下静止16小时后进行流变性测试,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1~4的抗高温提切剂性能评价
备注:200℃高温静止72h后,采用Fann35六速粘度计进行流变性测试,高搅转速8000rpm。
通过对实施例1~4的抗高温提切剂进行提切性能实验可以看出,相对于基浆和成熟产品黄原胶,加入各实施例产品后,体系的切力和低转速下的粘度大幅度提高且中压失水明显降低,有利于提高气滞能力和强化井壁稳定性能,而且使用本发明的抗高温提切剂产品的成本远低于使用黄原胶的成本。
实施例5
制备密度为1.80g/cm3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
以水为100重量份计,各组分配比如下:
水:100重量份;
抗高温提切剂SMRM-4:11重量份;
抗高温降滤失剂:3重量份;
海泡石:1重量份;
氯化钠:7重量份;
氢氧化钾:0.5重量份;
重晶石:133重量份;
按上述组分配比,将水加入钻井液用高搅杯中,然后放置于钻井液专用高速搅拌器上,调节转速至10000转/分,搅拌的同时加入抗高温提切剂SMRM-4、抗高温降滤失剂、海泡石、氯化钠和氢氧化钾及重晶石,高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充分分散和溶解,制得所述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
实施例6
制备密度为1.80g/cm3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
以水为100重量份计,各组分配比如下:
水:100重量份;
抗高温提切剂SMRM-4:8重量份;
抗高温降滤失剂:1重量份;
纤维水镁石:0.5重量份;
氯化钾:4重量份;
氢氧化钠:0.3重量份;
重晶石:133重量份;
按上述组分配比,将水加入钻井液用高搅杯中,然后放置于钻井液专用高速搅拌器上,调节转速至10000转/分,搅拌的同时加入抗高温提切剂SMRM-4、抗高温降滤失剂、纤维水镁石、氯化钾和氢氧化钠及重晶石,高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充分分散和溶解,制得所述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
将按上述方法配制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浆体放入高温老化罐,在200℃下静置16小时、40小时、64小时,冷却至室温进行气滞塞体系老化后流变性测试。上述组分配比的抗高温气滞塞性能如下表1:
表1密度为1.80g/cm3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体系性能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体系在200℃老化后低转速粘度升高,动塑比大幅提高,且经过长时间老化后粘度和失水变化幅度较小,表现出较好的长期高温稳定性,稍作静置后结构力强,漏斗粘度均超过200s,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高温和高粘高切特点。
实施例7
制备密度为1.80g/cm3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
以水为100重量份计,各组分配比如下:
水:100重量份;
抗高温提切剂SMRM-4:10重量份;
抗高温降滤失剂:2重量份;
纤维水镁石:2重量份;
甲酸钾:4重量份;
氢氧化钠:0.3重量份;
重晶石:133重量份;
按上述组分配比,将水加入钻井液用高搅杯中,然后放置于钻井液专用高速搅拌器上,调节转速至10000转/分,搅拌的同时加入抗高温提切剂SMRM-4、抗高温降滤失剂、纤维水镁石、甲酸钾、氢氧化钠和重晶石,高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充分分散和溶解,制得所述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
将按上述方法配制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浆体放入高温老化罐,在200℃下静置16小时、40小时、64小时,冷却至室温进行气滞塞体系老化后流变性测试。上述组分配比的抗高温气滞塞体系性能如下表2:
表2密度为1.80g/cm3的抗高温气滞塞体系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抗高温气滞塞在200℃老化后低转速粘度升高,动塑比大幅提高,且经过长时间老化后粘度几乎无变化,表现出较好的长期高温稳定性,稍作静置后结构力强,漏斗粘度均超过200s,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高温和高粘高切特点。
与钻井液浆配伍性实验
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与新疆顺北区块现场井浆(聚磺钻井液体系)进行配伍性实验:按实施例7的方法制备密度为1.80g/cm3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然后将所得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浆体按不同比例加入现场井浆中进行20min、10000转/分的高速搅拌,之后装入高温老化罐,在200℃下静置6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进行气滞塞老化后流变性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3:
表3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体系与现场井浆配伍性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体系混入量由10%增加至50%后,对井浆粘度的影响不大,且有下降趋势,表明气滞塞体系与聚磺井浆有较好的配伍性。
气滞塞高温流变性能测试
采用实施例7的方法配制本发明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将按上述方法配制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浆体放入高温老化罐,在200℃下静置16小时,冷却至室温进行气滞塞高温流变性能测试。对比例为模拟聚磺稠塞。其中,模拟聚磺稠塞的配方为:4%膨润土+0.3%黄原胶+0.5%高粘聚阴离子纤维素+0.5%羟乙基纤维素+4%磺化酚醛树脂+4%褐煤树脂+3%磺化沥青+0.5%氢氧化钠+重晶石,调整密度至1.80g/cm3
现场配制的常规稠塞在地面的流变性不能反应井底真实情况,采用安东帕高温高压流变仪模拟井下高温条件进行流变性测试,测试结果见图1。图1结果显示在仪器最高测试温度190℃高温下,本发明的气滞塞的切力远远大于模拟聚磺稠塞的切力,具有更好的气滞能力。

Claims (10)

1.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水:100重量份;
抗高温提切剂:8~12重量份;
抗高温降滤失剂:1~3重量份;
抗高温纤维:0.5~3重量份;
活度调节剂:3~10重量份;
pH值调节剂:0.2~0.7重量份;
加重剂:根据所需密度确定加入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其特征在于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水:100重量份;
抗高温提切剂:10~12重量份;
抗高温降滤失剂:2~3重量份;
抗高温纤维:1~2重量份;
活度调节剂:4~7重量份;
pH值调节剂:0.3~0.5重量份;
加重剂:根据所需密度确定加入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高温提切剂由聚合单体接枝到有机改性后的层链状粘土矿物表面而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高温提切剂由包括以下步骤在内的方法制备而成:
(1)将层链状粘土矿物和硅烷偶联剂在水中分散和溶解;
(2)在搅拌状态下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聚合单体,并利用碱调节pH值;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引发剂,在加热和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烘干粉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层链状粘土矿物与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0.5~3),优选为100:(1~2);
所述聚合单体与层链状粘土矿物的重量比为(5~20):100,优选为(10~15):1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链状粘土矿物选自海泡石、凹凸棒、水镁石、蒙皂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合单体选自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酮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RH550、RH560和RH57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引发剂与层链状粘土矿物的重量比为(0.1~0.8):100,优选为(0.2~0.5):100;
所述步骤(3)中,所述加热温度为50~7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高温降滤失剂选自公开号为CN10255915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钻井液用高温高盐降滤失剂、公开号为CN103013458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褐煤接枝共聚降滤失剂、羟乙基纤维素、聚阴离子纤维素、磺化酚醛树脂、磺化褐煤、褐煤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活度调节剂选自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甲酸钠、甲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高温纤维选自海泡石、水镁石、改性石棉的至少一种;
所述pH值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重剂选自重晶石、赤铁矿粉、钛铁矿粉、四氧化三锰或石灰石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包含所述抗高温降滤失剂、抗高温提切剂、抗高温纤维、活度调节剂、pH值调节剂、加重剂在内的组分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
CN201810057877.2A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066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7877.2A CN110066647B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7877.2A CN110066647B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6647A true CN110066647A (zh) 2019-07-30
CN110066647B CN110066647B (zh) 2021-08-31

Family

ID=6736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7877.2A Active CN110066647B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664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9935A (zh) * 2021-07-13 2021-10-08 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成本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制备方法
CN113502150A (zh) * 2021-07-30 2021-10-15 成都西油华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无固相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920A (zh) * 2020-05-21 2021-1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固相修井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426633A (zh) * 2020-09-02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钙盐抗温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4003A (zh) * 2021-11-01 2023-05-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用油基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6277A1 (fr) * 2002-09-17 2004-04-01 Lcw - Les Colorants Wackherr Methode de preparation extemporanee de compositions cosmetiques ayant la texture d'une creme, et compositions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tte methode
CN102311703A (zh) * 2011-09-28 2012-01-11 常州大学 一种水性聚吡咯/凹凸棒石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4787A (zh) * 2011-08-04 2012-02-08 北京博德世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抗80℃低荧光、强封堵低损害钻井液
CN103384708A (zh) * 2010-12-21 2013-11-06 纽帕克钻探液有限责任公司 含有交联聚丙烯酸的水性钻井流体
CN103509536A (zh) * 2012-06-26 2014-01-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固相钻井液
US20150176267A1 (en) * 2013-12-19 2015-06-25 Bostik Sa Wall and ceiling coating composition having heat insulation properties
CN105062436A (zh) * 2015-08-19 2015-11-1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有利于高温高压井裸眼井壁稳定的封闭液体系
CN105061662A (zh) * 2015-08-11 2015-11-18 常州大学 一种以无机粘土为交联剂的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CN105623627A (zh) * 2014-11-06 2016-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温抗盐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1440A (zh) * 2014-09-25 2017-05-10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用于地下油井应用的包含可固化树脂和亲有机改性粘土的组合物
CN106866260A (zh) * 2017-03-21 2017-06-20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肥微胶粒悬浮剂及制备方法
CN106966406A (zh) * 2017-04-12 2017-07-21 明光市国星凹土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度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
CN106987239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33284A (zh) * 2017-05-14 2017-08-11 张芸 一种钻井液用提切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6277A1 (fr) * 2002-09-17 2004-04-01 Lcw - Les Colorants Wackherr Methode de preparation extemporanee de compositions cosmetiques ayant la texture d'une creme, et compositions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tte methode
CN103384708A (zh) * 2010-12-21 2013-11-06 纽帕克钻探液有限责任公司 含有交联聚丙烯酸的水性钻井流体
CN102344787A (zh) * 2011-08-04 2012-02-08 北京博德世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抗80℃低荧光、强封堵低损害钻井液
CN102311703A (zh) * 2011-09-28 2012-01-11 常州大学 一种水性聚吡咯/凹凸棒石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536A (zh) * 2012-06-26 2014-01-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固相钻井液
US20150176267A1 (en) * 2013-12-19 2015-06-25 Bostik Sa Wall and ceiling coating composition having heat insulation properties
CN106661440A (zh) * 2014-09-25 2017-05-10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用于地下油井应用的包含可固化树脂和亲有机改性粘土的组合物
CN105623627A (zh) * 2014-11-06 2016-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温抗盐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1662A (zh) * 2015-08-11 2015-11-18 常州大学 一种以无机粘土为交联剂的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CN105062436A (zh) * 2015-08-19 2015-11-1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有利于高温高压井裸眼井壁稳定的封闭液体系
CN106987239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66260A (zh) * 2017-03-21 2017-06-20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肥微胶粒悬浮剂及制备方法
CN106966406A (zh) * 2017-04-12 2017-07-21 明光市国星凹土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度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
CN107033284A (zh) * 2017-05-14 2017-08-11 张芸 一种钻井液用提切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U, SUNG-PO; XU, JIA-FA: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silane 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杨心伟: "海泡石的有机表面改性及对聚苯乙烯/海泡石复合材料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8920A (zh) * 2020-05-21 2021-1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固相修井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426633A (zh) * 2020-09-02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钙盐抗温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9935A (zh) * 2021-07-13 2021-10-08 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成本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制备方法
CN113502150A (zh) * 2021-07-30 2021-10-15 成都西油华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无固相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4003A (zh) * 2021-11-01 2023-05-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用油基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6647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6647A (zh) 一种钻井用抗高温气滞塞及其制备方法
US9890319B2 (en) Compositions and systems for combatting lost circulation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7956012B2 (en) Oil field treatment fluids with viscosified brines
CN104087275B (zh) 一种抗高温高盐微细凝胶颗粒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50823B (zh) 高渗特高渗储层的保护剂组合物和钻井液及其应用
CN101824103A (zh) 一种聚丙烯酰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钻井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3107B (zh) 一种钻井液用低分子量聚合物型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8066B (zh) 一种钻井液用堵漏剂的制备方法
CN106554462B (zh) 包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石油钻井用钻井液
CN102433108A (zh) 一种钻井液用耐温抗盐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9655B (zh) 缝洞型油藏降滤失剂组合物与缝洞型油藏降滤失方法
CN110066644A (zh) 一种气滞塞用提切剂及制备方法
CN102127402A (zh) 抗高温、无粘土相低渗储层钻井液
CN105238381A (zh) 一种功能复合型乳液态聚合物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29768A (zh) 一种耐超高温水基钻井液
CN113930222B (zh) 一种抗高温高密度聚磺水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404B (zh) 用于页岩气开采的疏水缔合聚合物
CN104927005B (zh) 一种预交联凝胶体膨颗粒耐碱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238372A (zh) 高分子凝胶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3361B (zh) 一种部分支化部分交联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670A (zh) 抗高温油井水泥降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2199B (zh) 一种中高温强封堵硬胶微泡沫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224A (zh) 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钻井液中的应用
CA2806692A1 (en) Crosslinked epoxy vinyl ester p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2559156B (zh) 一种钻井液用高温高盐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