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5404A - 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65404A CN110065404A CN201910311146.0A CN201910311146A CN110065404A CN 110065404 A CN110065404 A CN 110065404A CN 201910311146 A CN201910311146 A CN 201910311146A CN 110065404 A CN110065404 A CN 1100654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 piece
- electric vehicle
- cable
- so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包括箱体、盖件以及锁件,箱体上开设有放置控制件和插座的容纳腔,盖件设于容纳腔的闭位置和开位置之间,使盖件封闭或打开箱体;锁件连接于所述盖件上,且与控制件通信连接,锁件抵顶于箱体的内侧壁上,以对所述盖件进行限位;箱体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码,扫描标识码并进行认证,当认证成功后,控制件控制锁件放开对盖件的限位并打开箱体,将电动车的缆充插头插设于插座上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插座,以方便电动车可以通过自带的缆充插头取电;并通过设置标识码,促进了充电盒设施的共享,使得电动车的充电更便捷以及方便收取电动车的充电电费和服务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包括有直流充电、交流充电、无线充电等方式。交流充电可采用交流充电桩,也可使用电动汽车自带的缆充。自带缆充充电时仅需提供一个带市电的插座,设备简单、成本低,是电动汽车重要的一种充电方式。
但是缆充一般只能在家使用,在公共场所缺少缆充的共享充电桩,使得电动汽车充电不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旨在解决在公共场所缺少缆充的共享充电插座,使得电动汽车充电不便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控制件和插座;
盖件,所述盖件设于将所述容纳腔封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打开的开位置之间,使所述盖件封闭或打开所述箱体;
锁件,所述锁件连接于所述盖件上,且与所述控制件通信连接,在所述盖件封闭所述箱体时,所述锁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中并抵顶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以对所述盖件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码,扫描所述标识码并进行认证,当认证成功后,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锁件放开对所述盖件的限位并打开所述箱体,将电动车的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上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盖件的周边区域设有包边,所述包边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且所述缆充插头的缆充线从所述缺口处引出至所述箱体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缆充插头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缺口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插座具有插座面板以及供电用的端子,所述插座面板上设有插入口,所述缆充插头自由插拔于所述插入口;
在所述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入口后,所述缆充插头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件包括锁本体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锁本体上的锁销;
所述锁本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后,所述锁销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锁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销对所述盖件进行限位;在所述锁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销放开对所述盖件的限位。
可选地,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盖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的侧边。
可选地,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箱体上,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箱体外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接入所述插座,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外部的配电装置连接;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一端接入所述控制件,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外部的配电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防水接头
可选地,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箱体的侧面;或者,
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箱体的背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包括箱体、盖件以及锁件,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控制件和插座;所述盖件设于将所述容纳腔封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打开的开位置之间,使所述盖件封闭或打开所述箱体;所述锁件连接于所述盖件上,且与所述控制件通信连接,在所述盖件封闭所述箱体时,所述锁件容纳于并抵顶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以对所述盖件进行限位;其中,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码,扫描所述标识码并进行认证,当认证成功后,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锁件放开对所述盖件的限位并打开所述箱体,将电动车的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上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插座,以方便电动车可以通过自带的缆充插头取电;并通过设置标识码,促进了充电盒设施的共享,使得电动车的充电更便捷以及方便收取电动车的充电电费和服务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中盖件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盖件与箱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包括箱体1、盖件2以及锁件3。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用于放置控制件4和插座5,所述箱体1通过对形成为长形的矩形板状的五块金属板(四个侧板12、背板13)进行组装而形成为一面开口,其他面封闭的方体状,即由四个所述侧板12和所述背板13围合成具有容纳腔11的箱体1(参照图3),所述控制件4和所述插座5固定在所述背板13上,且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
可选地,所述控制件4和所述插座5可沿着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或者,所述控制件4和所述插座5可沿着所述箱体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或者,所述控制件4和所述插座5在所述容纳腔11内的位置不做限定,此时,可根据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内部的布线规则设置,即可以最少布线布局所述控制件4和所述插座5在所述容纳腔11内的位置,在此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件2设于将所述容纳腔11封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11打开的开位置之间,使所述盖件2封闭或打开所述箱体1;所述锁件3连接于所述盖件2上,且与所述控制件4通信连接,在所述盖件2封闭所述箱体1时,所述锁件3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1中并抵顶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以对所述盖件2进行限位。其中,所述控制件4为所述锁件3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锁件3打开或关闭,当所述锁件3关闭时,所述锁件3对所述盖件2进行限位,以使所述盖件2处于所述容纳腔11封闭的闭位置并封闭所述箱体1;当所述锁件3打开时,所述锁件3可从所述盖件2进行脱离,以使所述盖件2处于所述容纳腔11打开的开位置并打开所述箱体1。
可选地,所述锁件3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1后,所述锁件3的位置与所述控制件4和所述插座5避开,即所述容纳腔11内具有一容纳所述锁件3的区域,具体可以根据所述锁件3在所述盖件2上位置设置,或者,所述锁件3在所述盖件2上位置可以根据所述容纳腔11的空位置设置,在此并无限制。
具体地,所述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锁件3相配合的锁定结构,且该锁定结构与锁件3的位置对应,所述锁件3与所述锁定结构配合,使得所述锁件3可以锁固在所述锁定结构上,以锁固所述盖件2。
可选地,所述插座5为电动车的取电端子,即在本实施例中电动车可通过缆充插头(图未示)插设于所述插座5中以实现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码6,扫描所述标识码6并进行认证,当认证成功后,所述控制件4控制所述锁件3放开对所述盖件2的限位并打开所述箱体1,将电动车的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5上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从而使电动车的充电更便捷。标识码6优选为具有识别和认证功能的二维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标识码6还为具有识别和认证功能的特征码等,在此并无限制。
可选地,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可包括正面以及四个侧面的表面,即标识码6可设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或四个侧面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中标识码6优选设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以便于用户扫描,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为其他位置,在此并无限制。
可选地,所述标识码6还可设于所述盖件2背离所述锁件3的表面(如图4所示),也可方便用户扫描,而标识码6优选设于所述盖件2的表面的底端,以使用户更为方便地扫描到该标识码6,但具体位置在此并无限制。
具体地,通过具有扫描功能的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等终端,并在该终端上配置有对应的共享充电盒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该终端上的APP扫描标识码6,当认证成功并在终端发送打开共享充电盒的控制指令后,所述控制件4接收该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锁件3放开对所述盖件2的限位,此时,可以将所述盖件2从所述箱体1上打开,以露出所述插座5,此时,可将电动车的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5上以实现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在电动车进行充电时,将所述盖件2设于所述容纳腔11的闭位置,以封闭所述箱体1;在电动车充电完毕后,在使用终端上的APP扫描标识码6,当认证成功并在终端发送打开共享充电盒的控制指令后,所述控制件4接收该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锁件3放开对所述盖件2的限位,打开所述箱体1,此时,可以将缆充插头从插座5中拔出,并在拔出所述插座5后,盖合所述盖件2,以封闭所述箱体1。即在电动车充电完毕后,可在通过扫描标识码6并认证成功后的终端对应的共享充电盒APP上扣除相应的充电电费以及服务费,即方便了该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费用的收取。
可选地,上述终端可配置于IOS系统、安卓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等环境使用,在此并无限制。
可选地,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可安装于道路旁的停车位、停车场、路灯灯杆等区域,使得用户能随时随地使用。每一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对应一停车位,即对应一电动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包括箱体1、盖件2以及锁件3,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用于放置控制件4和插座5;所述盖件2设于将所述容纳腔11封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11打开的开位置之间,使所述盖件2封闭或打开所述箱体1;所述锁件3连接于所述盖件2上,且与所述控制件4通信连接,在所述盖件2封闭所述箱体1时,所述锁件3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1中并抵顶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以对所述盖件2进行限位;其中,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码6,扫描所述标识码6并进行认证,当认证成功后,所述控制件4控制所述锁件3放开对所述盖件2的限位并打开所述箱体1,将电动车的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5上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设置插座5,以方便电动车可以通过自带的缆充插头取电;并通过设置标识码6,促进了充电盒设施的共享,使得电动车的充电更便捷以及方便收取电动车的充电电费和服务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件2的周边区域设有包边21,所述包边21上开设有缺口22,所述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5,且所述缆充插头的缆充线从所述缺口22处引出至所述箱体1的外部。由于在电动车进行充电时,所述盖件2需要封闭所述箱体1,即在所述盖件2的周边区域的包边21部分设置缺口22,可将所述缆充插头的缆充线从该缺口22处引出至所述箱体1的外部,并与电动车的充电端口进行连接,以实现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所述槽口22的尺寸与所述缆充线的线径匹配,即当所述缆充插头的缆充线穿过所述槽口22时,所述缆充线不会被划破。可选地,所述槽口22的内壁上设置设有防护套(图未示),所述防护套用于避免所述缆充线与所述槽口22接触时,缆充线被划破。所述防护套可采用硅胶防护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套的材质还可以采用橡胶、塑料、发泡圈等,在此并无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缺口22可设置在包边21的任意位置,只要使得缆充线可以从所述缺口22处引出至所述箱体1外即可,在此并无限制。所述缺口22优选地设于靠近所述插座5的区域,使得缆充线在所述容纳腔11中的布线尽可能的减少,以节省所述容纳腔11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缆充插头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缺口22的长度,即所述缆充插头不能穿过所述缺口22,由于在电动车的充电过程中,所述盖件2处于封闭所述容纳腔11的闭位置,使得所述盖件2封闭所述箱体,可防止所述缆充插头以及缆充线从所述缺口22拔出,即通过设置所述缆充插头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槽口22的长度,使得所述缆充插头不能穿过所述槽口22,即在电动车的充电过程中,所述锁件3对盖件2进行限位,使所述盖件2处于封闭所述容纳腔11的闭位置以锁紧所述盖件2,从而防止所述缆充插头以及缆充线从所述槽口22拔出,避免所述缆充插头以及缆充线被盗窃,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可选地,所述缺口22为U形缺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缺口还可为其它类型的缺口,比如:V形等,只要保证缆充插头不能穿过所述缺口22,以及所述缆充线可穿过所述缺口22即可,在此并不对所述缺口22的形状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5具有插座面板51以及供电用的端子(图未示),所述插座面板51上设有插入口52,所述缆充插头自由插拔于所述插入口52,在所述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入口52后,所述缆充插头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端子设于所述插座5的内部空间,且对应于插入口52的位置,当所述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入口52后,所述缆充插头抵接与所述端子上,并与端子电性连接,以传递电流。
可选地,在所述缆充插头拔出于所述插入口52后,所述缆充插头与所述端子断开连接。即在电动车充电完毕后,所述缆充插头拔出,此时,所述缆充插头从所述端子处脱离,当完全脱离于所述端子后,所述缆充插头与所述端子断开连接,此时,电动车不再通过所述缆充插头从所述端子处取电。
可选地,所述插座5为16A插座,即所述插座5的额定值为250V/16A,其最大额定电流16A,最大额定功率为3500W。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座5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插座,比如:10A插座等,在此并无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件3包括锁本体31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锁本体31上的锁销32。所述锁本体31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1后,所述锁销3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锁销3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销32对所述盖件2进行限位;在所述锁销3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销32放开对所述盖件2的限位。
由于所述锁销32与所述锁本体31活动连接,即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锁销32朝向所述锁本体31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锁销32朝向所述锁本体31的内部延伸。
上述锁销32是通过所述控制件4接收终端上的共享充电盒APP的控制指令,以对锁销32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锁销32对所述盖件2进行限位或放开对所述盖件2的限位。具体地,当控制指令为打开所述箱体1时,所述控制件4控制所述锁销32调整至第二位置,当控制指令为封闭所述箱体1时,所述控制件4控制所述锁销32调整至第一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锁销3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销32放开对所述盖件2的限位;在所述锁销3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销32对所述盖件2进行限位。此时,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锁销32朝向所述锁本体31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锁销32朝向所述锁本体31的外部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具体地,所述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锁件3相配合的锁定结构,且该锁定结构与锁件3的位置对应,本实施例中锁定结构为与所述锁销32配合的销孔,即所述锁销3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锁销32锁定至所述锁定结构(销孔),以使所述锁件3锁定至所述箱体1上,即所述盖件2锁定至所述箱体1中;所述锁销3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销32从所述锁定结构(销孔)伸出,以使所述锁件3放开所述箱体1的锁定,即所述盖件2可从所述箱体1上自由转动,此时,所述盖件2可为所述容纳腔11封闭的闭位置或者为所述容纳腔11打开的开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所述盖件2设于将所述容纳腔封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打开的开位置之间,以便所述盖件2封闭或打开所述箱体1,即本实施例中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件7,所述盖件2通过所述连接件7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1的侧边。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7为铰链结构,即所述盖件2通过铰链结构铰接在所述箱体1的侧边,使得所述盖件2可绕所述箱体1的侧边旋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容纳腔11,即打开或封闭所述箱体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7可以为其他的转动连接结构,在此并无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端子8,所述连接端子8设于所述箱体1上,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箱体1外侧。所述连接端子8外露于所述箱体1外侧的部分连接至外部的配电装置上,以使实现向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供电。
具体地,所述连接端子8包括第一连接端子81和第二连接端子82,所述第一连接端子81的一端接入所述插座5,所述第一连接端子8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外部的配电装置连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82的一端接入所述控制件,所述第二连接端子8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外部的配电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81为电源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线为电源线,即该电源连接端子的一端与插座5中的端子连接,另一端与配电装置连接,当电动车进行充电时,所述缆充插头可通过所述端子与电源连接端子向配电装置取电。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82为网络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为网线,即该网络连接端子的一端与控制件4连接,另一端与配电装置连接,可实现配电装置与控制件4的通信。可选地,该配电装置还可以实现计费、防雷、空开等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81可以为网络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82可以为电源连接端子,对应地,第一连接线为网线,第二连接线为电源线,即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8为防水接头,即所述第一连接端子81为防水的电源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82为防水的网络连接端子,以防止所述连接端子8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导致其内部渗透有水汽等,从而影响充电质量和充电效率。
为了固定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本实施例中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设于所述箱体1的侧面;或者,所述连接板9设于所述箱体1的背面。即可通过将所述连接板9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侧面或背面,并在所述连接板9上开设安装孔91,通过螺钉等穿过所述安装孔91,将所述连接板9以及所述箱体1固定在立柱或墙壁上等;或者将安装孔91挂设于立柱或墙壁上等,使得该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部署方便,占用空间少。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包括箱体1、盖件2以及锁件3,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用于放置控制件4和插座5;所述盖件2设于将所述容纳腔11封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11打开的开位置之间,使所述盖件2封闭或打开所述箱体1;所述锁件3连接于所述盖件2上,且与所述控制件4通信连接,在所述盖件2封闭所述箱体1时,所述锁件3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1中并抵顶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以对所述盖件2进行限位;其中,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码6,扫描所述标识码6并进行认证,当认证成功后,所述控制件4控制所述锁件3放开对所述盖件2的限位并打开所述箱体1,将电动车的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5上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设置插座5,以方便电动车可以通过自带的缆充插头取电;并通过设置标识码6,促进了充电盒设施的共享,使得电动车的充电更便捷以及方便收取电动车的充电电费和服务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控制件和插座;
盖件,所述盖件设于将所述容纳腔封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打开的开位置之间,使所述盖件封闭或打开所述箱体;
锁件,所述锁件连接于所述盖件上,且与所述控制件通信连接,在所述盖件封闭所述箱体时,所述锁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中并抵顶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以对所述盖件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码,扫描所述标识码并进行认证,当认证成功后,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锁件放开对所述盖件的限位并打开所述箱体,将电动车的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上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的周边区域设有包边,所述包边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且所述缆充插头的缆充线从所述缺口处引出至所述箱体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缆充插头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缺口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具有插座面板以及供电用的端子,所述插座面板上设有插入口,所述缆充插头自由插拔于所述插入口;
在所述缆充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入口后,所述缆充插头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包括锁本体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锁本体上的锁销;
所述锁本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后,所述锁销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锁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销对所述盖件进行限位;在所述锁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销放开对所述盖件的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盖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的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箱体上,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箱体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接入所述插座,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外部的配电装置连接;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一端接入所述控制件,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外部的配电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为防水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箱体的侧面;或者,
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箱体的背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11146.0A CN110065404A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11146.0A CN110065404A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65404A true CN110065404A (zh) | 2019-07-30 |
Family
ID=6736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11146.0A Pending CN110065404A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65404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106484A1 (de) * | 2012-07-18 | 2014-01-23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Ladestation zur Verbind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einem stationären Stromnetz |
CN207809094U (zh) * | 2018-01-22 | 2018-09-04 |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智能充电桩 |
CN109075588A (zh) * | 2016-04-12 | 2018-12-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装置和用于对电池充电的方法 |
CN208498279U (zh) * | 2018-05-25 | 2019-02-15 | 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充电桩 |
CN109428135A (zh) * | 2017-08-21 | 2019-03-05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
2019
- 2019-04-17 CN CN201910311146.0A patent/CN11006540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106484A1 (de) * | 2012-07-18 | 2014-01-23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Ladestation zur Verbind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einem stationären Stromnetz |
CN109075588A (zh) * | 2016-04-12 | 2018-12-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装置和用于对电池充电的方法 |
CN109428135A (zh) * | 2017-08-21 | 2019-03-05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207809094U (zh) * | 2018-01-22 | 2018-09-04 |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智能充电桩 |
CN208498279U (zh) * | 2018-05-25 | 2019-02-15 | 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充电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01080B (zh) | 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的壁式插头系统 | |
JP3112226B2 (ja) |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コネクタ | |
US6266233B1 (en) | Temporary power center for underground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system | |
US20110246014A1 (en) | Conductive power refueling | |
US9120391B2 (en) | Security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 |
US12083906B2 (en) | Connection device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 |
US4679884A (en) | Fused electrical plug | |
KR20110043731A (ko) | 전기 자동차 충전용 코드 세트 | |
CN209904549U (zh) | 电动车用充电终端 | |
KR20180061640A (ko) | 콘센트형 전기차 충전기 | |
CN108656975A (zh) | 电动车的充电器及充电装置 | |
CN209904550U (zh) | 电动车用防盗充电盒 | |
CN114256706B (zh) | 变换适配器 | |
CN110065404A (zh) | 电动车用共享充电盒 | |
CN207074864U (zh) | 电动车的充电器及充电装置 | |
JP5821007B2 (ja) | 電動車両用充電コネクタ保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車両用充電装置 | |
US5372522A (en) | Twelve volt direct current adaptor | |
US20140167693A1 (en) | Mounting system for charging equipment | |
JP5699278B2 (ja) | 電気車両用充電設備 | |
CN210074350U (zh) | 一种转接装置以及充电桩 | |
CN219096524U (zh) | 充电桩 | |
CN212499969U (zh) |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 |
ES1078945U (es) | Dispositivo para la recarga de vehiculos electricos con sistema de seguridad antirrobo | |
CN218448634U (zh) | 一种户外汽车充电防水插座箱 | |
CN221541278U (zh) | 交流充电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