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6524U - 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6524U
CN219096524U CN202320195475.5U CN202320195475U CN219096524U CN 219096524 U CN219096524 U CN 219096524U CN 202320195475 U CN202320195475 U CN 202320195475U CN 219096524 U CN219096524 U CN 219096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plug
hol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54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李春发
张磊
黄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54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6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6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6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充电桩包括壳体和连接器部件,壳体的外表面凹设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开设连通孔,以与壳体的内腔连通;连接器部件安装于安装槽内,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通过连通孔与内腔的电路结构导通,第二端子与线缆连接用以导通电源。在使用充电桩的过程中,需要将充电桩与输入电源导通,本申请中连接器部件设于壳体的外侧,连接器部件具有与线缆连接的第二端子,线缆与外部电源导通,将充电桩与电源导通,在使充电桩导通电源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打开壳体,直接在壳体的外侧将线缆连接于第二端子,实现为充电桩供电,简化操作。

Description

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充电桩输入端的进线连接方式,一般为打开机壳,在机箱内部的接线端子上进行接线,操作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桩,简化输入端电连接的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充电桩,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凹设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连通孔,以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内腔内设有电路结构;和
连接器部件,所述连接器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器部件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电路结构导通,所述第二端子与线缆连接用以导通电源。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部件包括:
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插接件包括插接主体和设于所述插接主体两侧的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电连接;和
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件,所述连接器件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器件包括电导通的所述第二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端子。
可选地,定义所述插接主体朝向所述安装槽槽底的一侧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端子设于所述第一侧面,定义所述插接主体朝向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侧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三端子设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连接器件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并用以固定于外界。
可选地,所述插接主体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连接器组件;
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槽壁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接器组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侧面设有第二密封件;
和/或,所述第一端子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三端子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外壳设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插接件的一端,所述连接器朝向所述插接件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四端子,所述连接器于背离所述插接件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端子。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件还包括接线框,所述接线框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背离所述插接件的一侧,所述接线框与所述连接器外壳相连通,所述接线框背离所述连接器外壳的一侧形成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线缆插设于所述接线孔,并伸入所述接线框内用以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线框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设有接线框盖,所述接线框盖与所述接线框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
和/或,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接线框与所述安装板为一体结构;
和/或,定义所述插接主体上用以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为第三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螺接柱;
所述安装板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两侧设有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开设有螺接孔,用以通过螺钉将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安装槽槽底的第三连接孔,用以通过第一连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以将所述插接件连接于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插接件的一侧折弯形成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于背离所述插接件的一侧凸起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开设有插接孔;
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凸台的一侧设有避让缺口,用以使所述凸台卡设于所述避让缺口;
和/或,所述安装板于朝向所述插接件的一端凹设形成避让空间,所述插接件位于所述避让空间;
和/或,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插接件的槽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于所述插接件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和/或,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孔,用以通过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支撑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桩,充电桩包括壳体和连接器部件,壳体的外表面凹设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开设连通孔,以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内腔内设有电路结构;连接器部件安装于安装槽内,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通过连通孔与内腔的电路结构导通,第二端子与线缆连接用以导通电源。在使用充电桩的过程中,需要将充电桩与输入电源导通,本申请中通过线缆连接第二端子,线缆与外部电源导通,可以有效将充电桩与电源导通,并且,由于连接器部件设于壳体的外侧,且连接器部件具有与线缆连接的第二端子,在使充电桩导通电源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打开壳体,直接在壳体的外侧将线缆连接于第二端子,实现为充电桩供电,简化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充电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4076145260000031
Figure BDA000407614526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墙壁或立柱,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目前充电桩输入端的进线连接方式,一般为打开机壳,在机箱内部的接线端子上进行接线,操作比较繁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桩100,充电桩100包括壳体10和连接器部件30,壳体10的外表面凹设形成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槽底开设连通孔110,以与壳体10的内腔12连通,内腔12内设有电路结构;连接器部件30安装于安装槽11,连接器部件30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端子310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310和第二端子之间电导通,第一端子310通过连通孔110与内腔12的电路结构导通,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设置有电路结构,用以形成充电桩的输出端,例如,输出端设有充电插头,用以为汽车充电。
第二端子与线缆50连接用以导通电源。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端子用以与外部电源导通,实现为充电桩供电。在使用充电桩的过程中,需要将充电桩与输入电源导通,本申请中通过线缆50连接第二端子,线缆50与外部电源导通,可以有效将充电桩与电源导通,并且,由于连接器部件30设于壳体10的外侧,且连接器部件30具有与线缆50连接的第二端子,在使充电桩导通电源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打开壳体,直接在壳体的外侧将线缆50连接于第二端子,实现为充电桩供电,简化安装和维护工作。
进一步地,连接器部件30包括插接件31和连接器组件33,插接件31设于安装槽11,插接件31包括插接主体311和设于插接主体311两侧的第一端子310和第三端子312,第一端子310和第三端子312电连接,连接器组件33包括连接器件333,连接器件333设于安装槽11,连接器件333包括电导通的第二端子和第四端子,第三端子312可拆卸连接第四端子。
为了方便线缆50的连接以及与壳体10内部的电路结构的连接,连接器部件30包括插接件31和连接器组件33,插接件31的一端用以电导通壳体10内腔12的电路结构,连接器组件33的一端用以电导通线缆50,且,插接件31的另一端与连接器组件33的另一端电导通,如此,由于线缆50与外部电源导通,可实现壳体10内腔12的电路结构与外部电源的导通。
如图1所示,插接件31和连接器组件33设于安装槽11,如图3和图4所示,插接件31包括插接主体311和设于插接主体311两侧的第一端子310和第三端子312,第一端子310和第三端子312之间是电导通的,其中,第一端子310通过连通孔110与内腔12的电路结构导通。
进一步地,连接器组件33还包括安装板331,连接器件333设于安装板331,安装板331容置于安装槽11并用以固定于外界。
考虑到充电桩100需要支撑在墙面或立柱,连接器组件33包括安装板331和设于安装板331的连接器件333,安装板331容置于安装槽11并用以连接于支撑体,其中,支撑体可以是墙面、地面或立柱,也即,通过安装板331将充电桩100固定在墙面、地面或立柱,连接器件333包括电导通的第二端子和第四端子,其中,第三端子312可拆卸连接第四端子,第二端子用以与线缆5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各端子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圆柱形或片状或针形,也可以设计成其他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定义插接主体311朝向安装槽11槽底的一侧为第一侧面311a,第一端子310设于第一侧面311a;定义插接主体311朝向连接器组件33的一侧为第二侧面311b,第三端子312设于第二侧面311b,第一侧面311a和第二侧面311b相邻设置。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线缆50与壳体10内腔12的电路结构导通,插接主体311朝向安装槽11槽底的一侧为第一侧面311a,第一端子310设于第一侧面311a,使得第一端子310能够暴露在壳体10的通孔110处,与内腔12的电路结构导通。
定义插接主体311朝向连接器组件33的一侧为第二侧面311b,第三端子312设于第二侧面311b,将第三端子312设于第二侧面311b,由于第二侧面311b朝向连接器组件33,使得方便第三端子312与连接器组件33的第四端子连接。
同时,第一侧面311a和第二侧面311b相邻设置,如此,如图3所示,在第一侧面311a对应至安装槽11槽底时,第二侧面311b垂直于安装槽11槽底所在的平面,使得连接器组件33可以沿平行于安装槽11槽底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将第四端子连接至第三端子312,使得有效从外部将连接器组件33电连接至插接件31。
进一步地,插接主体311设有第一连接部311a1和第二连接部311a3,第一连接部311a1朝向安装槽11的槽壁,第二连接部311a3朝向连接器组件33;安装槽11朝向第一连接部311a1的槽壁设有第三连接部,连接器组件33朝向第二连接部311a3的一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32,第一连接部311a1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311a3可拆卸连接第四连接部332。
为了有效将插接件31连接于壳体10,以及将将插接件31与连接器组件33连接,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4所示,插接主体311设有第一连接部311a1和第二连接部311a3,第一连接部311a1朝向安装槽11的槽壁,第二连接部311a3朝向连接器组件33,安装槽11朝向第一连接部311a1的槽壁设有第三连接部,连接器组件33朝向第二连接部311a3的一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32,第一连接部311a1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311a3可拆卸连接第四连接部332。
也即,通过在插接主体311设置第一连接部311a1,第一连接部311a1在插接主体311上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定,只要能设置在插接主体311上,并能朝向安装槽11的槽壁即可,在安装槽11的槽壁设有第三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311a1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311a1和第三连接部的连接来实现插接件31连接于壳体1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311a1和第三连接部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以是卡扣连接结构,也可以是螺钉连接结构,例如,当为卡扣连接结构时,第一连接部311a1和第三连接部其中之一为卡槽,其中另一为卡扣,卡扣可限位连接于卡槽,当为螺钉连接结构时,第一连接部311a1和第三连接部可以是螺接孔,通过螺钉锁紧于螺钉孔,而将两者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具体不作限定。
同时,通过在插接主体311设置第二连接部311a3,第二连接部311a3在插接主体311上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定,只要能设置在插接主体311上,并能朝向连接器组件33即可,连接器组件33设有第四连接部332,且第二连接部311a3可拆卸连接第四连接部332,通过第二连接部311a3和第四连接部332的连接来实现插接件31连接于连接器组件33。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311a3和第四连接部332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以是卡扣连接结构,也可以是螺钉连接结构,例如,当为卡扣连接结构时,第二连接部311a3和第四连接部332其中之一为卡槽,其中另一为卡扣,卡扣可限位连接于卡槽,当为螺钉连接结构时,第二连接部311a3和第四连接部332可以是螺接孔,通过螺钉锁紧于螺钉孔,而将两者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具体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侧面311a设有第一密封件311a5,第二侧面311b设有第二密封件311a7;第一端子310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与第三端子312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为了有效的防水,避免水从外部渗入插接件31与壳体10之间,以及避免水从外部渗入插接件31与连接器组件33之间,如图3所示,在第一侧面311a设有第一密封件311a5,第二侧面311b设有第二密封件311a7,第一密封件311a5围设于第一端子310的外侧,避免水进入到第一端子310处,第二密封件311a7围设于第三端子312的外侧,避免水进入到第三端子312处;第一密封件311a5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311a1与第三连接部的挤压来定位在第一侧面311a,用以保障第一端子310与壳体10内腔12的电路结构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密封件311a7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311a3与第四连接部332的挤压来定位在第二侧面311b,用以保障第三端子312与第四端子的连接稳定性。也即,第一密封件311a5和第二密封件311a7提高充电桩的防护等级,如此,可以提供一种IP65高防护性能的充电桩。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线缆50的连接操作,采用插接件31来转接线缆50的连接方向,第一端子310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与第三端子312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当然,该夹角并非一定是90度,可以是近似90度,例如可以是80度至100度端点以及区间的任意值,具体地,第一端子310用以连通壳体10内部的电路结构,第一端子310垂直于安装槽11的槽底,第三端子312平行于安装槽11的槽底,使得连接器组件33能沿平行于安装槽11的槽底的方向与插接件31连接。如此,无需打开壳体10的盖子,而直接从壳体10的外部将连接器组件33与插接件31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若是第三端子312设于第一端子310所在的表面,考虑到第一端子310所在的表面朝向安装槽11的槽底,则第三端子312会被安装槽11的槽底遮住,则第三端子312不能暴露出来,难以从壳体10的外部将第三端子312连接于连接器组件33。
还可以理解的是,若是第三端子312设于与第一端子310所在的表面相对的一侧,也即,若是第三端子312设于插接主体311背离安装槽11槽底的一侧,则连接器组件33需要对接至插接主体311背离安装槽11槽底的一侧,则会导致插接件31与连接器组件33上下堆叠设置,如此,会增加整体的充电桩的厚度,不利于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连接器件333包括连接器外壳3331和设于连接器外壳3331内的连接器,连接器外壳3331设于安装板331朝向插接件31的一端,连接器朝向插接件31的一端设有第四端子,连接器于背离插接件31的一端设有第二端子。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连接器的防水性能,连接器件333包括连接器外壳3331和设于连接器外壳3331内的连接器,也即,将连接器通过外壳包覆,避免水渗入,提高防护等级,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连接器的端子与外部的连接,连接器的端子可暴露出来,例如,连接器端子处对应的外壳开设有连通口,以将连接器的端子暴露出来,方便外部与连接器端子的连接。
同时,为了方便连接器与插接件31第三端子312的连接,如图3所示,连接器外壳3331设于安装板331朝向插接件31的一端,连接器朝向插接件31的一端设有第四端子,插接件31和连接器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三端子312和第四端子,使得插接件31靠近连接器时,第三端子312和第四端子能接触,实现电导通。
连接器于背离插接件31的一端设有第二端子,第二端子用以与线缆50连接,实现与外部电源的导通。
进一步地,连接器件333还包括接线框3333,接线框3333设于连接器外壳3331背离插接件31的一侧,接线框3333于连接器外壳3331相连通,接线框3333背离连接器外壳3331的一侧形成有接线孔,接线孔处设有密封圈3333b1;线缆50插设于接线孔,并伸入接线框3333内用以与第二端子连接。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线缆50与连接器第二端子连接处的防水性,连接器件333还包括接线框3333,线缆50伸入至接线框3333内,并与连接器的第二端子连接,通过接线框3333的遮盖,避免水渗入线缆50与第二端子的连接处,提高防护等级。
具体地,考虑到连接器的第二端子位于连接器背离插接件31的一侧,为了方便线缆50与第二端子的连接,接线框3333设于连接器外壳3331背离插接件31的一侧。并且,接线框3333与连接器外壳3331相连通,如此,方便第二端子暴露于接线框3333而与线缆5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接线框3333与连接器外壳3331相连接的一侧设有连通口。
为了方便线缆50从外部渗入接线框3333,接线框3333背离连接器外壳3331的一侧形成有接线孔,并且,为了提高接线孔处的防水性,接线孔处设有密封圈3333b1,使得线缆50插设于接线孔,并伸入接线框3333内用以与第二端子连接,密封圈3333b1可避免水进入接线框3333,提高安全性,有助于本申请提供一种IP65高防护性能的充电桩。
为了方便线缆50插入接线框3333,并与连接器的第二端子连接,接线框3333的材质为透明的材质,例如可以是透明的玻璃,使得在线缆50连接第二端子的过程中可有效观察到连接过程,方便连接,当然连接器外壳3331的材质也可以是透明的材质。
进一步地,接线框3333背离安装板331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接线框盖3333b2,接线框盖3333b2与接线框333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3333b3。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线缆50的连接,接线框3333远离安装板331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处可拆卸设有接线框盖3333b2,如此,使得在线缆50连接第二端子的过程中,可以将接线框盖3333b2打开,方便用户将线缆50连接至第二端子,并且,接线框盖3333b2与接线框333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3333b3,如此,在盖合接线框盖3333b2至接线框3333后,使得接线框3333与接线框盖3333b2之间有效密封,提高防水性。
进一步地,连接器外壳3331和接线框3333与安装板331为一体结构,如此,提高结构的强度,也避免连接器外壳3331和接线框3333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安装板331于连接器外壳3331的两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32,第四连接部332朝向第二连接部311a3的一侧开设有螺接孔,第二连接部311a3为螺接柱,用以通过螺钉将第四连接部332连接于第二连接部311a3。
如图3所示,为了插接件31与连接器组件33的连接,安装板331于连接器外壳3331的两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32,第四连接部332朝向第二连接部311a3的一侧开设有螺接孔,第二连接部311a3为螺接柱,用以通过螺钉将第四连接部332连接于第二连接部311a3,也即,通过螺钉将插接件31与连接器组件33连接固定,并且,在连接的过程中可以挤压第二密封件311a7,提高防水性,同时螺接固定后也有助于避免插接件31的第三端子312与连接器的第三端子之间发生松动,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311a1为设于第一侧面311a的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部为设于安装槽11槽底的第三连接孔,用以通过第一连接件插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以将插接件31连接于壳体1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件311a5于朝向第一连接孔的部位设有第二连接孔311a51,用以通过第一连接件插设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311a51和第三连接孔,以将插接件31连接于壳体10。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方便将插接件31与壳体10连接,第一连接部311a1为设于第一侧面311a的第一连接孔,第一密封件311a5于朝向第一连接孔的部位设有第二连接孔311a51,第三连接部为设于安装槽11槽底的第三连接孔,用以通过第一连接件插设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311a51和第三连接孔,以将插接件31连接于壳体10。可以理解的是,插接件31与壳体1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接连接,当为卡扣连接时,第一连接件可为卡扣,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311a51和第三连接孔为卡槽,卡扣插设于卡槽内以将插接件31连接于壳体10;当为螺接连接时,第一连接件可为螺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311a51和第三连接孔为螺接孔,螺钉插入螺接孔以将插接件31连接于壳体10。将插接件31连接于壳体10有助于提高插接件31的第一端子310与壳体10内腔的电器件的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板331远离插接件31的一侧折弯形成安装壁3311,安装壁3311于背离插接件31的一侧凸起形成凸台32,凸台32开设有插接孔;安装槽11朝向凸台32的一侧设有避让缺口112,用以使凸台32卡设于避让缺口112。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线缆50的设置,安装板331远离插接件31的一侧折弯形成安装壁3311,安装壁3311于背离插接件31的一侧凸起形成凸台32,凸台32开设有插接孔,使得线缆50从插接孔插入安装板331内,插接孔可对线缆50进行定位,提高线缆50安装的稳定性。从图3中可以看出,安装板331的四周均折弯形成有侧壁,如图1所示,在安装板331设置于安装槽11中后,安装板331四周的侧壁可与安装槽11的槽壁接触,可有效将安装板331定位在安装槽11内。
如图3和图1所示,为了提高连接器组件33安装于安装槽11的稳定性,安装槽11朝向凸台32的一侧设有避让缺口112,用以使凸台32卡设于避让缺口112,同时,也便于线缆50通过避让缺口112插设于凸台32的插接孔。
进一步地,安装板331于朝向插接件31的一端凹设形成避让空间3310,插接件31位于避让空间3310。
如图1和图5所示,安装板331于朝向插接件31的一端凹设形成避让空间3310,插接件31位于避让空间3310,如此,合理利用空间,并通过安装板331围设于插接件31的周围,避免外力磕碰插接件31,提高插接件31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安装槽11朝向插接件31的槽壁设有通孔114,通孔114于插接件31的投影位于第二连接部311a3。
如图1和图3所示,考虑到插接件31具有第二连接部311a3,第二连接部311a3为螺接柱,连接器组件33具有第四连接部332,第四连接部332具有螺接孔,为了方便将插接件31与连接器组件33的连接,在安装槽11朝向插接件31的槽壁设有通孔114,通孔114于插接件31的投影位于第二连接部311a3,使得可以通过工具例如,螺丝刀通过通孔114,将螺钉插入螺接柱和螺接孔,并将螺钉拧紧实现插接件31与连接器组件33的有效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板331上设有连接孔3312,用以通过第二连接件将安装板331连接于支撑体。
如图1和图5所示,安装板331上设有连接孔3312,用以通过第二连接件将安装板331连接于支撑体,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件可以是卡扣,也可以是螺钉,支撑体可以是墙面、地面或支撑柱。
综上所述,本申请不仅提供一种便于充电桩输入端电连接的操作,也即,直接在壳体的外侧将线缆连接于第二端子,实现为充电桩供电,简化操作,还提供一种具有高防护的充电桩,通过第一密封件311a5、第二密封件311a7以及密封圈3333b1等结构的设计,提高充电桩的防护等级,也即,本申请可提供一种IP65高防护性能的充电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设备包括支撑体和如上述的充电桩,充电桩设于支撑体。
由于充电桩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现场安装充电桩的过程中,将连接器组件33通过安装板331固定在墙壁或者立柱上。再将线缆50穿过安装板331凸台32的插接孔。剥开线缆后,将该组线束分开,依次穿过接线框3333的接线孔,接到连接器的第二端子上,盖上接线盒框盖3333b2及第三密封件3333b3。
将插接件31安装于安装槽11并连接于壳体10,使插接件31的第一端子310与壳体10内腔的电路结构导通。
将安装有插接件31的壳体10挂到安装板331上,使安装板331容置于安装槽11,并以平行于安装板331的方向推动壳体10,使连接器组件33靠拢插接件31,使得连接器的第四端子与插件件31的第三端子312导通。最后将插接件31通过第二连接部311a3连接至连接器组件33的第四连接部332,实现连接器的固定及防护。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凹设形成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开设连通孔(110),以与所述壳体(10)的内腔(12)连通,所述内腔内设有电路结构;和
连接器部件(30),所述连接器部件(30)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所述连接器部件(30)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端子(310)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310)通过所述连通孔(110)与所述电路结构导通,所述第二端子与线缆(50)连接用以导通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件(30)包括:
插接件(31),所述插接件(31)设于所述安装槽(11),所述插接件(31)包括插接主体(311)和设于所述插接主体(311)两侧的所述第一端子(310)和第三端子(312),所述第一端子(310)和所述第三端子(312)电连接;和
连接器组件(33),所述连接器组件(33)包括连接器件(333),所述连接器件(333)设于所述安装槽(11),所述连接器件(333)包括电导通的所述第二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3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插接主体(311)朝向所述安装槽(11)槽底的一侧为第一侧面(311a),所述第一端子(310)设于所述第一侧面(311a),定义所述插接主体(311)朝向所述连接器组件(33)的一侧为第二侧面(311b),所述第三端子(312)设于所述第二侧面(311b),所述第一侧面(311a)和所述第二侧面(311b)相邻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33)还包括安装板(331),所述连接器件(333)设于所述安装板(331),所述安装板(331)容置于所述安装槽(11)并用以固定于外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主体(311)设有第一连接部(311a1)和第二连接部(311a3),所述第一连接部(311a1)朝向所述安装槽(11)的槽壁,所述第二连接部(311a3)朝向所述连接器组件(33);
所述安装槽(11)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311a1)的槽壁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接器组件(33)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311a3)的一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1a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311a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33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311a)设有第一密封件(311a5),所述第二侧面(311b)设有第二密封件(311a7);
和/或,所述第一端子(310)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三端子(312)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333)包括连接器外壳(3331)和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3331)内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外壳(3331)设于所述安装板(331)朝向所述插接件(31)的一端,所述连接器朝向所述插接件(31)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四端子,所述连接器于背离所述插接件(31)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端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333)还包括接线框(3333),所述接线框(3333)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3331)背离所述插接件(31)的一侧,所述接线框(3333)与所述连接器外壳(3331)相连通,所述接线框(3333)背离所述连接器外壳(3331)的一侧形成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处设有密封圈(3333b1);
所述线缆(50)插设于所述接线孔,并伸入所述接线框(3333)内用以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3333)背离所述安装板(33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设有接线框盖(3333b2),所述接线框盖(3333b2)与所述接线框(3333)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3333b3);
和/或,所述连接器外壳(3331)和接线框(3333)与所述安装板(331)为一体结构;
和/或,定义所述插接主体(311)上用以连接所述第一侧面(311a)和所述第二侧面(311b)的一侧为第三侧面(311c),所述第二连接部(311a3)设于所述第三侧面(311c),所述第二连接部(311a3)为螺接柱;
所述安装板(331)于所述连接器外壳(3331)的两侧设有所述第四连接部(332),所述第四连接部(332)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311a3)的一侧开设有螺接孔,用以通过螺钉将所述第四连接部(332)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1a3);
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311a1)为设于所述第一侧面(311a)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安装槽(11)槽底的第三连接孔,用以通过第一连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以将所述插接件(31)连接于所述壳体(1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31)远离所述插接件(31)的一侧折弯形成安装壁(3311),所述安装壁(3311)于背离所述插接件(31)的一侧凸起形成凸台(32),所述凸台(32)开设有插接孔;
所述安装槽(11)朝向所述凸台(32)的一侧设有避让缺口(112),用以使所述凸台(32)卡设于所述避让缺口(112);
和/或,所述安装板(331)于朝向所述插接件(31)的一端凹设形成避让空间(3310),所述插接件(31)位于所述避让空间(3310);
和/或,所述安装槽(11)朝向所述插接件(31)的槽壁设有通孔(114),所述通孔(114)于所述插接件(31)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1a3);
和/或,所述安装板(331)上设有连接孔(3312),用以通过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安装板(331)连接于支撑体。
CN202320195475.5U 2023-01-29 2023-01-29 充电桩 Active CN219096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5475.5U CN219096524U (zh) 2023-01-29 2023-01-29 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5475.5U CN219096524U (zh) 2023-01-29 2023-01-29 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6524U true CN219096524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4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5475.5U Active CN219096524U (zh) 2023-01-29 2023-01-29 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6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61440A1 (en) Do-it-yourself GFI outlet kit
CN219096524U (zh) 充电桩
CN108879154A (zh)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CN209904549U (zh) 电动车用充电终端
CN210956457U (zh) 一种高压陶瓷电容器用绝缘套装壳体
CN115189178B (zh) 一种易于维护的快装式光伏接线盒
CN215120025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低压母线槽
CN201383610Y (zh) 一种插头转换器
CN210838379U (zh) 一种新型电源座
CN215870381U (zh) 电控箱及充电桩
CN208889892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18732089U (zh)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CN201752057U (zh) 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CN219226694U (zh) 充电枪头
CN216671960U (zh) 一种插片及插座
CN219350761U (zh) 一种国标插座
CN218958193U (zh) 一种带开关的隐藏式插座
CN216055406U (zh) 一种可通用的防溅底盒
CN209904550U (zh) 电动车用防盗充电盒
CN209169491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组件
CN210781036U (zh) 具有高防水性能的车载摄像头
CN220651923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7387617U (zh) 一种插电式门铃接收器以及门铃系统
CN220809149U (zh) 交直流一体充电座
CN219576021U (zh) 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