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9154A -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9154A
CN108879154A CN201810708984.7A CN201810708984A CN108879154A CN 108879154 A CN108879154 A CN 108879154A CN 201810708984 A CN201810708984 A CN 201810708984A CN 108879154 A CN108879154 A CN 108879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lug
sleeve
mainboard
connec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89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林
姚博
刘宗孺
李志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ub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ub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ub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ub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89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9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9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7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9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ignal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17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其中智能插座包括插头插套模块,包括插头和插套,插套与插头相连接,插套外侧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与插合部以及插头的插片对应连接,连接片的数量与插头的插片数量相对应;主板模块,用于控制电源,插头插套模块通过连接片与主板模块电连接;以及壳体模块,壳体模块包括与插头插套模块对应的插孔面板,插孔面板与插头插套模块相连接。其优点在于,将插头插套模块和主板模块分开设置,仅依靠从插套中引出的连接片与主板模块连接,因此可批量生产主板模块和插头插套模块,批量存放,而后连接组装,对于不同国家标准,替换插头插套模块即可,无需变换主板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直插式智能插座包括插头、插套和控制主板,现有的插座结构如专利:无线智能插座(专利号:CN201520521879.4)所示,包括底座、上盖、电子模块、插头,电子模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电源线路板、卡装在电源线路板上的智能控制线路板、设置在电源线路板上的继电器,插头的上端固定在电源线路板上,该插头的下部穿过底座上的安装孔且露在底座的下端面外,电源线路板上对应插头处设置有插套,插套上套装有插套座,插套座上设置有防护装置,智能控制线路板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电源按钮和配对按钮,电源按钮和配对按钮上分别设置有露在上盖外的电源按钮片和配对按钮片,上盖上对应插套处设置有插孔。因为插头分别与底座和电源线路板相连接,且插头的下部穿过底座上的安装孔,因此,对应上述结构,在安装时,需要将插头的下部先穿过电子模块,并与电子模块焊接在一起,而后将插套与电源线路板上对应插头处对接,然后将电源线路板与底座连接,同时插头的下部穿过底座上的安装孔,而后将面板与底座相连接。上述组装工艺较为复杂,且由于插头设置在电源线路板上而导致电子元件分散,不利于生产加工,生产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座时,每种电源线路板都要重新设计测试,组装步骤多,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实现智能插座的模块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计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实现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包括
在插头插套模块上设置连接片,连接片与插头的插片以及插套内部的插合部对应连接;
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对应的主板模块,将连接片与所述主板模块电连接;
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对应的插孔面板,与所述插头插套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将连接有主板模块的插头插套模块放入壳体模块的腔体中,插头穿过壳体模块,插孔面板与壳体模块相连接;所述壳体模块分为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孔面板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将插孔面板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插套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插头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插套相连接,底座上设置与所述安装板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将安装板嵌入所述第二安装孔,使所述插头露出所述壳体模块。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板模块上垂直设置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智能设备通讯连接的WiFi模块。
本发明的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插座,包括
插头插套模块,包括插头和插套,所述插套与所述插头相连接,所述插套外侧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插合部以及所述插头的插片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与所述插头的插片数量相对应;
主板模块,用于控制电源,所述插头插套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主板模块电连接;
以及壳体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包括与所述插头插套模块对应的插孔面板,所述插孔面板与所述插头插套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模块包括上盖、插孔面板和底座,所述插孔面板与所述插套相连接,其上的插孔与所述插合部相对应,所述上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插孔面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所述插头露出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插套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插头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插套相连接,所述安装板位于第二安装孔中,使所述插头露出于所述壳体模块,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形成腔体,所述主板模块和所述插头插套模块位于所述腔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模块包括电路板、电源模块、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片相连接的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模块还包括用于与智能设备相连接的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通过转接板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转接板插设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WiFi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模块上连接有开关电路板,所述开关电路板插接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垂直设置,所述开关电路板上设有开关按钮和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插套模块还包括插套座,所述插套座上设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插套座上的保护门罩、设置在保护门罩内的保护门和弹性件,所述保护门罩底部设有与所述插合部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保护门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方,所述保护门与所述通孔对应位置设有斜面,所述保护门具有盖住所述通孔的第一状态和在电器插头接触所述斜面后移动露出所述通孔的第二状态。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插头插套模块和主板模块分开设置,仅依靠从插套中引出的连接片与主板模块连接,因此可批量生产主板模块和插头插套模块,批量存放,而后连接组装,对于不同国家标准,替换插头插套模块即可,无需变换主板模块,对于插座的检测主要是检测主板模块,因此可以减少每次变换主板模块的检测次数,从而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同时固定了插头插套模块和主板模块的尺寸,壳体模块的形状也可以固定,方便批量生产,而在更换壳体模块时,也可仅变化其外部形状,内部结构和主板模块可保持不变,减少设计变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智能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智能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智能插座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智能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插头插套模块与主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插头插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保护门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保护门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插入三头插头后的状态;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保护门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插入两头插头后的状态;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插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插头插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保护门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插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插头插套模块;11、插套;111、插合部;1111、扁状插合部;1112、柱状插合部;112、连接片;1121、第一连接片;1122、第二连接片;1123、第三连接片;1124、第四连接片;1125、第五连接片;1126、第六连接片;113、安装板;114、第二环形凸台;12、插头;121、火线插片;122、零线插片;123、保护地线插片;13、插套座;131、定位柱座;
20、主板模块;21、插槽;22、电路板;23、转接板;24、WiFi模块;25、电源模块;26、继电器;27、开关电路板;271、开关按钮;272、指示灯;
30、壳体模块;31、插孔面板;311、插孔;312、支板;313、凹槽;314、第一环形凸台;32、腔体;33、上盖;331、第一安装孔;332、第一环形台阶;34、底座;341、第二安装孔;342、第二环形台阶;
40、防护装置;41、凸块;42、定位柱;43、保护门罩;44、保护门;441、第一保护门;442、第二保护门;443、第三保护门;45、弹性件;46、通孔;461、第一通孔;462、第二通孔;47、斜面;471、第一斜面;472、第二斜面;473、第三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看附图之图1至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中智能插座的模块化解决了现有插座组装步骤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简化了设计步骤,方便应对不同国家的标准。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其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智能插座,将插头插套模块10和主板模块20分开设置,仅通过连接片相连接,生产过程中可分别生产插头插套模块10和主板模块20,而后组装连接,方便批量生产加工主板模块20,应对不同国家的标准时,直接更换插头插套模块10,不更换主板模块20,减少检验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智能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包括
在插头插套模块10上设置连接片112,连接片112与插头12的插片以及插套11内部的插合部111对应连接;
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10对应的主板模块20,将连接片112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
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10对应的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
上述工艺可对应不同的智能插座结构,一实施方式(未画出)中,插头插套模块10和主板模块20分别设有外壳,组装时,连接片112可伸出插头插套模块10的外壳,插入主板模块20,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的同时卡住主板模块20,从而构成完整的智能插座,为了应对不同国家标准的电器插头,插孔面板31的上的插孔311具有多种模式,生产某一种符合国家标准的智能插座时,则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10对应的插孔面板31,将其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插头插套模块10的外壳上设有与插孔面板31相对应的安装位,使插孔面板31嵌入插头插套模块10的外壳上;
另一实施方式为,如附图1至附图13所示,主板模块20和插头插套模块10位于同一壳体模块30形成的腔体32中,更具体地说,将连接有主板模块20的插头插套模块10放入壳体模块30的腔体32中,插头穿过壳体模块30,插孔面板31与壳体模块30相连接;壳体模块30分为上盖33和底座34,上盖33上设置有与插孔面板31对应的第一安装孔331,将插孔面板31嵌入第一安装孔331中;插套的底部设有安装板113,插头穿过安装板113与插套相连接,底座34上设置与安装板113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41,将安装板113嵌入第二安装孔341,使插头露出壳体模块30。
结合上文所示,本发明的模块化组装工艺的一种实施方式为:
步骤一:在插头插套模块10上设置连接片,连接片与插套内部的插合部对应连接,插头插套模块10上设有第一外壳,连接片穿出第一外壳;
步骤二: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10对应的主板模块20,主板模块20上设有第二外壳,第二外壳上设有插槽21,将连接片伸入插槽21中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
步骤三: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10对应的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次序可互换,即先将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而后将插头插套模块10与主板模块20通过连接片相连接;或者,先将插头插套模块10与主板模块20通过连接片相连接,而后将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同时,与一插合部连接的连接片的数量可以为一片,也可为两片,当数量为一片时,连接片插入主板模块20的插槽21中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当数量为两片时,两片连接片之间形成插接部,插接部可位于第一外壳内或穿出第一外壳,主板模块20上伸出一与插接部相适配的插块,通过插块插入插接部实现主板模块20与插头插套模块10的电连接,插块可穿过第二外壳或位于第二外壳内。连接片与主板模块2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外壳内或位于第二外壳内。
本发明的模块化组装工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
步骤一:在插头插套模块10上设置连接片,连接片与插套内部的插合部对应连接;
步骤二: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10对应的主板模块20,连接片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
步骤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10对应的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
步骤四:将连接有主板模块20的插头插套模块10放入壳体模块30的腔体32中,插头穿过底座34并露出,盖上上盖33,上盖33与插孔面板31相连接,上盖33与底座34连接闭合。
上述步骤中,在插孔面板31的尺寸不影响连接片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的情况下,步骤二和步骤三可互换,即先将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而后将插头插套模块10与主板模块20通过连接片相连接;或者,先将插头插套模块10与主板模块20通过连接片相连接,而后将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包括焊接。由于现有的电器插头的尺寸较大,因此,插孔面板31的尺寸也较大,为使智能插座的整体尺寸较小,连接片与主板模块20的连接处位于插孔面板31之下,因此,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上述步骤的顺序的组装工艺。步骤三种,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之间相卡接;步骤四中的,上盖33与底座34之间通过卡接结构相卡接。
主板模块20和插头插套模块10位于壳体模块30之内的腔体32中,固定了插头插套模块10和主板模块20的尺寸,壳体模块30的形状也可以固定,方便批量生产,而在更换壳体模块30时,也可仅变化其外部形状,内部结构和主板模块20可保持不变,减少设计变量。
另外,与一插合部连接的连接片的数量可以为一片,也可为两片,当数量为一片时,连接片插入主板模块20的插槽21中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连接片插入主板模块20上的插槽21限位并焊接,或者,连接片紧贴在主板模块20上并焊接;当数量为两片时,两片连接片之间形成插接部,主板模块20上伸出插块嵌入插接部中并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如图4所示,为另一国家标准的智能插座,其中的不同的插孔面板31和插头插套模块10,以适应不同国家的电器插头,需要注意的是,插孔面板31的形状不受附图1中的五孔插座和附图4的美标的三孔插座限制,还可以为英标、欧标、日标等插座。
如图5所示,为实现智能插座的无线遥控功能,在主板模块20上垂直设置转接板23,转接板23上设置有用于与智能设备通讯连接的WiFi模块24,WiFi模块24用于用户通过智能设备远程遥控智能插座,控制智能插座的通断,必要时,还可作为无线信号输出接口,使得多人能共享网络资源。
为了配合上述组装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插座,如附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插座包括
插头插套模块10,包括插头和插套,所述插套与所述插头相连接,所述插套外侧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插合部以及所述插头的插片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与所述插头的插片数量相对应;
主板模块20,用于控制电源,插头插套模块10通过连接片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
以及壳体模块30,壳体模块30包括与插头插套模块10对应的插孔面板31,插孔面板31与插头插套模块10相连接。
将插头插套模块10和主板模块20分开设置,仅依靠从插套中引出的连接片与主板模块20连接,因此可批量生产主板模块20和插头插套模块10,批量存放,而后连接组装,对于不同国家标准,替换插头插套模块10即可,无需变换主板模块20,对于插座的检测主要是检测主板模块20,因此可以减少每次变换主板模块20的检测次数,从而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智能插座实施例的一种结构为:插头插套模块10和主板模块20分别设有外壳,组装时,连接片可伸出插头插套模块10的第一外壳,插入主板模块20的第二外壳中,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的同时卡住主板模块20,从而构成完整的智能插座;本发明的智能插座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为:如图1至图5所示,主板模块20和插头插套模块10位于同一壳体模块30形成的腔体32中,壳体模块30包括上盖33、插孔面板31和底座34,插孔面板31与插套相连接,其上的插孔311与插合部相对应,上盖33上设有用于安装插孔面板31的第一安装孔331,底座34上设有供插头露出的第二安装孔341,插套底部设有安装板113,插头穿过安装板113与插套相连接,安装板113位于第二安装孔341中,使插头露出于壳体模块30,上盖33与底座34相连接形成腔体32,主板模块20和插头插套模块10位于腔体32中。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安装孔331与插孔面板3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插头插套模块10上设有防护装置40,防护装置40侧面设有凸块41,插孔面板31背面上设有支板312,支板312上设有与凸块41相对应的凹槽313,插孔面板31通过凸块41与凹槽313卡接以固定在防护装置40上,插孔面板31朝向第一安装孔331的一面设有第一环形凸台314,第一安装孔331的内壁侧面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凸台314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台阶332,第一环形凸台314与第一环形台阶332相搭接使插孔面板31嵌入第一安装孔331内。安装板113上设有第二环形凸台114,第二安装孔341的内壁侧面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凸台114相适配的第二环形台阶342,第二环形凸台114和第二环形台阶342相搭接使安装板113嵌入第二安装孔341内。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凸槽与凹槽313的位置可互换,第一环形凸台314与第一环形台阶332的位置可互换、第二环形凸台114与第二环形台阶342的位置可互换。第一安装孔331和第二安装孔341为方形孔,使插孔面板31和安装板113嵌入其中时不可转动。
如图2、图3所示,插头插套模块10还包括插套座13,插套座13上设有防护装置40,插套座13的侧面设有定位柱座131,防护装置40朝向插套座13的一面设有定位柱42,定位柱42和定位柱座131相适配,使防护装置40固定在插套座13上。
如图6至图9、图11、图12所示,防护装置40包括设置在插套座13上的保护门罩43、设置在保护门罩43内的保护门44和弹性件45,保护门罩43底部设有与插合部相对应的通孔46,保护门44设置在通孔46上方,保护门44与通孔46对应位置设有斜面47,保护门44具有盖住通孔的第一状态和在电器插头接触斜面47后移动露出通孔的第二状态。定位柱42设置在保护门罩43上。
更具体地说,如图6至图9所示,为实施例一的防护装置40的结构,实施例一中的插孔面板31为五孔面板,用于对应二头插头和三头插头,因此,保护门44包括用于挡住二头插头对应的第一通孔461的第一保护门441和用于挡住三头插头对应的第二通孔462的第二保护门442,第一保护门441和第二保护门442均位于保护门罩43内,可相对于保护门罩43移动,弹性件45为弹簧,一端与第一保护门441相抵,另一端与第二保护门442相抵,第一保护门441上设有第一斜面471,第二保护门442上设有第二斜面472,当二头插头插入插孔面板31后,如图9所示,二头插头的插销抵在第一斜面471上,继续向下移动后,第一保护门441向第二保护门442的方向移动,直至露出二头插头对应的第一通孔461,插销与插套内的插合部插合;当三头插头插入插孔面板31后,如图8所示,三头插头的插销抵在第二斜面472上,继续向下移动后,第二保护门442向第一保护门441的方向移动,直至露出三头插头对应的第二通孔462,三头插头的插销与插套内的插合部插合。如图6所示,第一斜面471呈竖直方向,背向第二保护门442设置,第二斜面472呈竖直方向,与第一斜面471的倾斜方向相反。
如图11、图12所示,为实施例二的防护装置40的结构,实施例二中的插孔面板31为三孔面板,用于对应美标的三头插头,第三保护门443的底面设有与插套内的插合部对应的第三通孔(未画出),第三保护门443上设有第三斜面473,第三斜面473朝向防护装置40的侧面倾斜设置,弹性件45为弹簧,一端与第三斜面473的背面相抵,另一端与保护门罩43的内壁相抵。三头插头插入插孔面板31后,插销与第三斜面473相抵,继续向下移动后,第三斜面473向侧面移动,直至露出第三通孔,插销与插套内的插合部插合。
如图10、图13所示,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插套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插套内设有适用于扁状插片的扁状插合部1111和/或适用于柱状插片的柱状插合部1112,以应对不同型号的电器插座。
更具体地说,如图10所示,其显示了插套外设有三个连接片,实施例一中的插合部包括三个扁状插合部1111和两个柱状插合部1112,三个扁状插合部1111呈三角分布,两个柱状插合部1112位于一扁状插合部1111两侧,对称设置,扁状插合部1111与第二通孔462对应,柱状插合部1112与第一通孔461对应,位于两个柱状插合部1112中间的扁状插合部1111与插头的保护地线插片123相连接,位于左侧的一扁状插合部1111与同侧的柱状插合部1112相连接,且该扁状插合部1111与火线插片121相连接,该扁状插合部1111与该侧的柱状插合部11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片1121,该柱状插合部1112和同侧的扁状插合部1111以及第一连接片1121为一体式结构;位于右侧的扁状插合部1111与同侧的柱状插合部1112相连接,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片1122,该柱状插合部1112和同侧的扁状插合部1111以及第二连接片1122为一体式结构,零线插片122上连接有第三连接片1123。上述三个连接片延伸至主板模块20所在的一侧。插套底部设有安装板113,插头穿过安装板113与插套相连接。当主板模块20为“L”型或“U”型时,插头插套模块10位于主板模块20的凹陷处,则连接片可延伸至不同方向,与主板模块20电连接。值得注意的是,连接片的数量和位置不受附图10中所示的数量和位置限制,连接片的数量还可以为2个,或者,如上文的,一个插合部上连接有两个连接片时,连接片的数量可以为4个或6个。
如图11所示,其上设有三个连接片,实施例二中包括两个扁状插合部1111和一柱状插合部1112,两个扁状插合部1111和柱状插合部1112呈三角分布,两个扁状插合部1111相对于柱状插合部1112对称设置,左侧的扁状插合部1111与插头中的火线插片121相连接,其上设有第四连接片1124,该扁状插合部1111与第四连接片1124为一体式结构;右侧的扁状插合部1111上延伸出第五连接片1125,该扁状插合部1111与第五连接片1125为一体式结构,位于右侧的零线插片122上设有连接有第六连接片1126,位于中间的柱状插合部1112与保护地线插片123相连接。插套底部设有安装板113,插头穿过安装板113与插套相连接。
如图5所示,为了简化主板模块20结构,减少主板模块20上的电子元件,主板模块20包括电路板22、电源模块25、继电器26,电源模块25和继电器26分别与电路板22相连接,电路板22上设有用于与连接片相连接的插槽21,插头插套模块10上的连接片嵌入插槽21中,而后焊接在一起,实现电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插槽21的数量和位置不受图5中所示的位置所限,插槽21的数量还可以为2个,与连接片的数量相对应;插槽21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同一边的边缘,也可在电路板22为“L”型或“U型”时,将插槽21设置在不同边的边缘上,插槽21的具体位置由连接片的具体位置而定。
为了应对不同国家的标准,继电器26为10A继电器或15A继电器或16A继电器,必要时,电路板22上连接有保险丝(未画出),以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生产过程中,可分别批量生产装有10A继电器、15A继电器或16A继电器的主板模块20,以满足不同国家标准的智能插座的生产需要。在组装时,选择符合对应国家标准的主板模块20和插头插套模块10以及插孔面板31进行组装,避免重新设计主板模块20,重新检测主板模块20,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智能插座的无线遥控功能,主板模块20还包括用于与智能设备相连接的WiFi模块24,WiFi模块24通过转接板23与电路板22相连接,转接板23插设在电路板22上,与电路板22垂直设置,以减小电路板22的面积,从而缩小智能插座的体积。为了拓展功能,监控与智能插座连接的电器的用电量,电路板22连接有计量模块,计量模块与电源模块25和WiFi模块24相连接,用于检测电源模块25的用电量,并通过WiFi模块24发送到智能设备,方便用户了解电器的用电量。为了手动控制主板模块20,主板模块20上连接有开关电路板27,开关电路板27插接在电路板22上,与电路板22垂直设置,以缩小电路板22的面积,从而缩小智能插座的体积,使主板模块20的结构更紧凑。开关电路板27上设有开关按钮271和指示灯272,用户可通过开关按钮271控制电路板22的开关和WiFi模块24的重置复位,指示灯272可用于显示智能插座的工作状态,指示灯272的数量和位置不受附图5中表示的数量和位置限制,还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2上,或单独设置,另外,指示灯272还可包括用于照明的小夜灯,便于提示在黑暗中提示用户智能插座的位置。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插头插套模块上设置连接片,连接片与插头的插片以及插套内部的插合部对应连接;
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对应的主板模块,将连接片与所述主板模块电连接;
选择与插头插套模块对应的插孔面板,与所述插头插套模块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连接有主板模块的插头插套模块放入壳体模块的腔体中,插头穿过壳体模块,插孔面板与壳体模块相连接;所述壳体模块分为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孔面板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将插孔面板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插套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插头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插套相连接,底座上设置与所述安装板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将安装板嵌入所述第二安装孔,使所述插头露出所述壳体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板模块上垂直设置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智能设备通讯连接的WiFi模块。
4.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插套模块,包括插头和插套,所述插套与所述插头相连接,所述插套外侧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插套内的插合部以及所述插头的插片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与所述插头的插片数量相对应;
主板模块,用于控制电源,所述插头插套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主板模块电连接;
以及壳体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包括与所述插头插套模块对应的插孔面板,所述插孔面板与所述插头插套模块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模块包括上盖、插孔面板和底座,所述插孔面板与所述插套相连接,其上的插孔与所述插合部相对应,所述上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插孔面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所述插头露出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插套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插头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插套相连接,所述安装板位于第二安装孔中,使所述插头露出于所述壳体模块,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形成腔体,所述主板模块和所述插头插套模块位于所述腔体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模块包括电路板、电源模块、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片相连接的插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模块还包括用于与智能设备相连接的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通过转接板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转接板插设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垂直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WiFi模块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模块上连接有开关电路板,所述开关电路板插接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垂直设置,所述开关电路板上设有开关按钮和指示灯。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插套模块还包括插套座,所述插套座上设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插套座上的保护门罩、设置在保护门罩内的保护门和弹性件,所述保护门罩底部设有与所述插合部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保护门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方,所述保护门与所述通孔对应位置设有斜面,所述保护门具有盖住所述通孔的第一状态和在电器插头接触所述斜面后移动露出所述通孔的第二状态。
CN201810708984.7A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Pending CN108879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8984.7A CN108879154A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8984.7A CN108879154A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154A true CN108879154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8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8984.7A Pending CN108879154A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915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077A (zh) * 2019-04-17 2019-09-06 上海美翰灯具有限公司 一种小夜灯
CN112952489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广州大将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墙壁电源插座
US20210194280A1 (en) * 2019-12-24 2021-06-24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power devic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12079U (en) * 1998-05-01 2000-11-11 Li Chiou Shan Safety adapter that can convert socket panels and pins worldwide
CN201061054Y (zh) * 2007-06-20 2008-05-14 许丽辉 一种多国电转接插头
CN201315395Y (zh) * 2009-01-07 2009-09-23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转换插座
CN201904465U (zh) * 2010-12-21 2011-07-20 飞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式下盖
CN203119163U (zh) * 2013-02-22 2013-08-07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插座保护门系统及插座保护门
CN203632318U (zh) * 2013-12-17 2014-06-04 中山奥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插头旅行充电器
CN103944019A (zh) * 2013-12-20 2014-07-23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带保护门的插座五孔孔型模块
CN203761244U (zh) * 2013-12-28 2014-08-06 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换插头的电源适配器
CN104143724A (zh) * 2014-07-07 2014-11-12 张家港友诚科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保护门的电源插座
CN204720660U (zh) * 2015-07-06 2015-10-21 温州能美电器有限公司 无线智能插座
CN208889892U (zh) * 2018-07-02 2019-05-21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插座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12079U (en) * 1998-05-01 2000-11-11 Li Chiou Shan Safety adapter that can convert socket panels and pins worldwide
CN201061054Y (zh) * 2007-06-20 2008-05-14 许丽辉 一种多国电转接插头
CN201315395Y (zh) * 2009-01-07 2009-09-23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转换插座
CN201904465U (zh) * 2010-12-21 2011-07-20 飞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式下盖
CN203119163U (zh) * 2013-02-22 2013-08-07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插座保护门系统及插座保护门
CN203632318U (zh) * 2013-12-17 2014-06-04 中山奥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插头旅行充电器
CN103944019A (zh) * 2013-12-20 2014-07-23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带保护门的插座五孔孔型模块
CN203761244U (zh) * 2013-12-28 2014-08-06 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换插头的电源适配器
CN104143724A (zh) * 2014-07-07 2014-11-12 张家港友诚科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保护门的电源插座
CN204720660U (zh) * 2015-07-06 2015-10-21 温州能美电器有限公司 无线智能插座
CN208889892U (zh) * 2018-07-02 2019-05-21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插座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077A (zh) * 2019-04-17 2019-09-06 上海美翰灯具有限公司 一种小夜灯
US20210194280A1 (en) * 2019-12-24 2021-06-24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power device
CN113036905A (zh) * 2019-12-24 2021-06-25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电源装置
CN112952489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广州大将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墙壁电源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22828U (zh) 车用摄影机模组
CN108879154A (zh) 一种智能插座及模块化组装工艺
CN201029150Y (zh) 电连接器
CN101849325A (zh) 能够连接于印刷线路板的连接器
CN212258449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08889892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01075425Y (zh) 快速插线式母插连接器
CN202550175U (zh) Usb连接器
CN105958283A (zh) 嵌入式快充插座
CN209282509U (zh) 防水型dc插头结构
CN208889910U (zh) 一种集成式插头插套模块
CN214046166U (zh) 一种集成模块以及智能设备
CN211504173U (zh) 探头结构
CN210866611U (zh) 一种带有插座直通的墙插式电子设备
CN209730229U (zh) 一种组装式可焊接pcb板异形连接器
CN209844054U (zh) 可替换式便携电转换插座
CN208489431U (zh) 一种防水式墙插以及接电设备
CN208820596U (zh) 用于循环泵的壳盖
CN217387617U (zh) 一种插电式门铃接收器以及门铃系统
CN218215774U (zh) 一种mdr接口伺服专用连接器直接接线分线模块
CN213425818U (zh) 一种无线充电插座
CN210692931U (zh) 一种一键联网的智能插座
CN217979199U (zh) 一种便于生产组装的模块式新风设备控制盒
CN220913210U (zh) 一种电能表壳体
CN106374258B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101, 1st Floor, Block C, No. 57,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Bo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Room 106, Building No. 1, 611 Jiangho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Gub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