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5222A - 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塑料材料片段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塑料材料片段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5222A
CN110065222A CN201910063195.7A CN201910063195A CN110065222A CN 110065222 A CN110065222 A CN 110065222A CN 201910063195 A CN201910063195 A CN 201910063195A CN 110065222 A CN110065222 A CN 110065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king oven
guide rail
clamp
stretching
stretch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3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5222B (zh
Inventor
T·海格尔莫泽
C·海因特尔
M·鲍迈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ueckner Maschinenbau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rueckner Maschinenbau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ueckner Maschinenbau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rueckner Maschinenbau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0065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5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5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5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imultaneously
    • B29C55/165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20Edge clam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4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7Tens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利用拉伸框对塑料材料片段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的设备,具有以下特征:所述拉伸框包括两对相互垂直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带有在其上能移动相互分开或相互靠近的夹钳,用于拉伸塑料材料片段;所述设备构造成,使得除了在拉伸过程开始时的起始位置(SP)和在执行拉伸过程之后的末端位置(EP),所述导轨(7a、7b;9a、9b)以及由此还有安装在导轨上的夹钳(19)附加地还能移动到装料位置(BP),并且所述装料位置(BP)设置成,使得所述装料位置不对称地位于拉伸框(3)之内,并且由此与相对置的拉伸框侧边相比,至少更为靠近拉伸框(5)的一个纵向侧边。

Description

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塑料材料片段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单轴或双 轴拉伸塑料材料片段、特别是面式或板状的塑料材料片段的设备。
背景技术
这种拉伸设备主要用于拉伸小的薄膜样品。这种薄膜样品通常具 有约10cm×10cm的尺寸。这样的拉伸设备通常也称为拉伸框,这种 拉伸设备通常比纵向、横向和/或纵向及横向拉伸设备(所谓的顺序拉 伸设备)小很多倍,特别是形式为同时的双轴拉伸设备。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记载的拉伸设备更多地可以被称为 实验室拉伸设备或实验室拉伸机,用于基于较小的塑料材料片段进行 拉伸试验。
在这种拉伸设备中应确保,在拉伸过程期间将薄膜置于与大型的 纵向和/或横向拉伸设备相同的物理条件下。为此,将薄膜置入一个框 架中,所述框架分别包括两对相互错开90°的导轨,所述导轨相互隔 开间距设置并且最终形成长方形或优选正方形的框架,在所述框架上 能移动地设置夹钳。定位在两个相互平行地错开的导轨上的第一组夹 钳这里用于例如沿第一方向(通常也称为纵向或MD方向)进行拉伸, 并且相对于第一组夹钳偏转90°地定位在相应另外两个导轨上的第二 组夹钳用于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也称为横向或者例如TD方向) 移动。这里所述夹钳在剪式杆机构上相互连接,从而在拉伸过程期间, 在相应成对地偏转90°的导轨彼此分开地移动时,所述夹钳相互间的 间距均匀地逐渐变大。
拉伸框是公知的,但存在不同类型的拉伸框。在原理上区分对称 拉伸的拉伸框和有固定拉伸点的拉伸框。
在对称拉伸的情况下,所述导轨对关于拉伸框的中点或中心分别 只能对称地移动,就是说,反方向地相互移动离开或反方向地相互移 动靠近。
用于优选利用作用在薄膜或板件边缘上的夹钳不连续地和双轴地 拉伸特别是由塑料组成薄膜或板件的设备例如由DE 1 928 734 U已 知。所述拉伸设备包括四个在俯视图中相互设置成正方形的导轨,其 中每对相对置的导轨分别能通过适当的驱动装置相互朝向或相互远离 地调节。在这种导轨上设有在俯视图中能相互调整到不同角度设置的 V形的杆件,夹钳保持在所述杆件上并在所述杆件上被引导。
此时,在这种布置结构的中央可以设置要拉伸的薄膜或塑料板, 并通过夹钳在边缘上固定所述薄膜或塑料板。如果导向杆此时成对地 向外对称地调节,则例如位于所述导向杆之间的薄膜或塑料板同时受 到沿纵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就是说,这涉及一种从拉伸框的中心出 发沿两个相互垂直延伸的拉伸方向进行的对称拉伸。
具有固定拉伸点的拉伸框例如由DE 10 2009 003 751 B4可以获 知。
这种在先已知的拉伸框的特殊之处在于,安装有用于夹紧和拉伸 薄膜片段的夹钳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导轨设置成不可移动的。在初始位 置或夹紧位置中,这两个分别相对置的导轨连同定位在这里的夹钳朝 固定的导轨连同设置在其上的夹钳移动,以便提供尽可能小的初始区 和夹紧区。在这个位置中,夹紧例如具有10cm×10cm的初始尺寸的 要拉伸的塑料膜片段。然后使两个相互垂直导轨移动离开固定的导轨, 以便实施双轴拉伸。
所述装置设备了这样的优点,即,夹紧位置设置在拉伸框边缘上, 即设置在角部区域上,从而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同样已经证实,通过这 种拉伸框不能建立希望的拉伸条件,所述希望的拉伸条件与在传统的 纵向和/或横向拉伸设备中存在的拉伸条件尽可能相同或尽可能接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塑 料材料片段、特别是塑料薄膜、塑料板、塑料膜或者例如塑料织物等 形式的塑料材料片段的设备,所述设备优于目前为止已知的解决方案。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按照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来实现。本 发明有利的实施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构成基础是,如同样原则上由现有技术 已知的那样,在拉伸框中,拉伸过程本身对称地或基本上对称地执行。 就是说,例如塑料薄膜或塑料膜片段形式或者塑料板、塑料片或塑料 织物形式的被夹紧的塑料材料片段在所述拉伸设备中居中地夹紧地保 持在这个初始位置中,以便然后分别使平行且相互隔开间距设置的导 轨连同安装在导轨上夹钳相互离开地运动。如果这仅在一个方向上进 行,则所述拉伸是单轴实施的。如果这同时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 进行,则所述拉伸是双轴地实施的,并且通常是同时实施,尽管在双 轴拉伸中原则上可以首先使一对导轨连同安装在其上的夹钳相互离开 地移动,然后在时间上错开地使定位在偏转90°的导轨上的夹钳相应 地相互远离地移动,从而首先例如沿MD方向进行拉伸或接着沿TD 方向进行拉伸(或者相反)。
但这种设想的拉伸过程的缺点是,要拉伸的薄膜片段必须居中地 装入拉伸框中。
现在,本发明首先给出了一种这样的解决方案,即,可以对塑料 材料片段实施最佳的拉伸,并且以这样条件进行拉伸,所述条件与纵 向和/或横向拉伸设备中的拉伸过程是非常接近的,并且仍实现了一种 将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置入夹钳中的简单可能性。就是说,所述塑 料材料片段是一种面式结构物,就是说,如上所述,例如是塑料膜片 段、塑料薄膜片段、塑料板、塑料片或塑料织物的形式,即,特别是 相对于物体或材料的厚度而言,是更多地具有二维形状的物体或结构 物。这里,下面为了简单起见仅使用“塑料体”或例如使用“塑料膜片段” 或仅使用“膜片段”,而这不应理解为具有限制性含义。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这样来实现,即,带有相向移动的导轨和因 此以较小间距相对于彼此定位的夹钳的调整区不是在拉伸框中的中央 位置中实现,而是在偏心的侧向位置中,在所述侧向位置中,夹紧区 较为紧密地与拉伸设备的一个侧向边界相邻。接着可以使夹紧区连同 夹紧的膜片段移动到拉伸设备中与此相对更为居中或至少接近居中的 位置中,以便然后才首先从这个初始位置出发实施实际的拉伸过程。
备选于或补充于前面记载的解决方案,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 特征在于,至少一对导轨不仅能彼此相向运动和为了执行拉伸过程彼 此远离地运动,而且还能沿相同的方向彼此同时地或在时间上错开地 仅在一个方向上运动,就是说一方面运动到位于拉伸设备边缘上的夹 紧位置,并且接着运动到更为居中的初始位置,以便然后从这个位置 出发实施拉伸。
相对于所述导轨偏转90°设置的导轨也可以如目前为止那样这样 受到驱动,使得所述导轨能够为了执行拉伸步骤相互移动远离或者为 了返回初始位置相互相向移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朝夹紧位置的附加移动或离开夹紧位 置朝拉伸初始位置的附加移动例如通过两个具有分开的驱动装置的马 达进行,所述驱动装置例如分别是驱动分支的形式,所述驱动分支分 别驱动两个相互平行延伸并隔开侧向间距设置的导轨之一并由此使其 移动。通过适当的、例如变速器或中间变速器形式的传动机构,在一 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单一的马达来实现这种驱动。
为了使相对于此偏转90°的导轨相互移动分开或相互移动靠近设 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与滑动门驱动装置中类似地具有能绕两个 相互错开的辊子或转向轮布置的分支,例如链条式的传动装置,其中 这种例如链条或带状的传动装置的上分支与一个导轨连接,而这种例 如链条或带状的传动装置的下分支与另一个导轨连接,例如分别通过 带动件进行连接。由此通过所述环绕的驱动装置或传动装置使得两个 导轨相向运动或者通过驱动马达的方向反转使得两个导轨相互移动离 开。
能由驱动马达沿两个相反的环绕方向驱动的所述驱动和/或传动 装置可以通过所有适当的措施来实现,例如通过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 动机构,所述链条传动机构优选设有附加的链张紧器或链张紧件等。
尽管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设定,带有薄膜片段的拉伸框能够从其用 以将薄膜片段置入拉伸框的装料或置入位置移入烘箱中,以便在这里 执行拉伸,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改进方案中现在设定,所述设备现在 为了拉伸薄膜片段具有多个优选前后相继设置的烘箱,并且在所述烘 箱之间设有分隔装置,相对于目前为止已知的方案,所述分隔装置基 本上是可封闭的。尽管现有技术也已知采用所谓的开闭器,用于在拉 伸框从一个烘箱移动进入另一个烘箱时将两个相邻设置的烘箱相互分 开。但目前为止的开闭器不可能完全封闭,从而总是还会造成烘箱内 侧与外侧之间不可忽略的热量-气流交换。
这里,优选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设定的烘箱可以用于实现不同的步 骤。这样,一个烘箱可以用于加热薄膜片段,相反,在这个烘箱后面 的第二烘箱可以用作第一退火区,例如又在第二烘箱后面的第三烘箱 可以用作具有不同温度条件的另外的退火区或冷却区。
此外可以优选地不仅在烘箱中设置被动的送风装置,而且也可以 设置主动的送风装置,优选设置在要拉伸的薄膜片段的上方或下方。 但也可以在要拉伸的薄膜片段的上方和下方都实现主动的送风装置。 但这里气流也可以是已经预调温的。
例如这样来得到另外的优选的改进方案,即,通过风机实现向烘 箱中送风,所述风机不是通过传动带或楔形带驱动,而是直接安装在 风机马达的轴上。由此所述设备更为安静和易于维护。
此外已经证实有利的是,用于拉伸膜片段的整个设备设有相应的 绝缘结构,即分别在能移动的拉伸框的上方和下方以及侧向都设有绝 缘结构,从而连同滑动件一起形成闭合的绝缘空间。
此外,当要拉伸的膜片段在烘箱中不是通过红外加热器加热(因 为此时只有在要拉伸的膜片段处于烘箱中时才能进行加热),而是例如 通过优选预热的空气来加热,从而要拉伸的薄膜片段可以移入已经预 热的烘箱中。
另一个改进方案可以这样来实现,即,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 的夹钳。如上所述,夹钳能够在各个导轨上自由移动,虽然例如有一 个居中地处于整个拉伸框中的夹钳在拉伸步骤期间不沿导轨的纵向移 动。优选中间的夹钳用作所谓的测量夹钳,对于所述测量夹钳,优选 不发生相对于承载夹钳的导轨的相对运动。
为此设有用于夹钳的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例如分别具有所谓 弯曲或应变测量条形式的弯曲或应变测量装置。利用所述弯曲或应变 测量装置能够测量用以将薄膜拉长的力。就是说,这个优选的解决方 案的特征在于,优选居中设置的测量夹钳也能在分别对应的导轨上自 由运动并且不是牢固地固定在这里(尽管中间的夹钳在拉伸过程期间 由于拉伸过程的对称性不会运动离开其在导轨上的中间位置)并且弯 曲或应变测量装置优选以弯曲或应变测量条的形式平行或至少近似平 行于要拉伸的膜片段的平面或者位于要拉伸的膜片段的平面中。
所述夹钳优选可以通过气压控制装置或氮气控制装置闭合并且在 工作缸充气时通过集成的弹簧蓄能器打开。
夹钳夹紧部段和/或夹钳台的实际夹紧面可以分别根据所使用的 膜材料不同地设计,夹钳夹紧装置的夹紧部段支承在所述夹钳台上, 以便固定膜片段的边缘。也可以考虑采用曲折的夹紧面,同样可以采 用较为光滑的夹紧面或带橡胶涂层的夹紧面。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用于拉伸薄膜-膜片段的所述设备原则上适用于不同的塑料材料, 同样也适用于可以不同地设置的拉伸条件。这样,利用所述设备优选 可以拉伸塑料,如例如PP、PET、PEA、PS、PVC、PTFE和类似材 料。这种拉伸可以分别在能调整到理想状态的温度窗口中进行,并且 是以不同的拉伸速度和拉伸率进行。
在利用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拉伸设备执行拉伸过程之后,然后 可以在实验室中在经拉伸的薄膜部段上例如进行测试,从而根据这些 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方面的结论,如何能够在大型拉伸生产设备 上制造具有相同组成的相应薄膜。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同样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来发现最佳的 原料混合物和相应优选的添加剂的比例并对其进行测试,以便能够制 造具有改进的特性的最佳的产品和/或特别是当例如通过后续的研究 证实,即使在薄膜厚度较小时也能获得相同的优选薄膜特性,例如也 能够节省原料。
总而言之,就是说可以确认,根据本发明的拉伸框特别是在其优 选的实施形式和改进方案的范围内可以具有一系列优点。就是说,在 具有固定拉伸点的拉伸框中,如在DE10 2009 003 751 B4中记载了那 样,不能够确保均匀的拉长或拉伸,而这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是可以实 现的并且这是在同样优化的置入和夹紧条件下实现了拉伸框的不对称 移动。在使用直接与拉伸框的夹紧和框架位置邻接的一个烘箱或多个 烘箱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在薄膜试样 移入时就可以预先设定希望的温度。这与大型传统的拉伸设备上的实 际条件也是非常接近的。另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在使用多个烘箱时, 所述烘箱可以采用不同的温度。优选此时不同的烘箱通过开闭器相互 分开。一旦拉伸框中的薄膜试样向相应的烘箱中移入,则开闭器打开, 并且一旦薄膜处于相应的烘箱中,则开闭器重新关闭。这样也可以对 各烘箱进行最佳的保温。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具体地:
图1a示出用于拉伸薄膜片段的具有两个后置的烘箱的设备的示 意性总体视图;
图1b示出相对于图1a的变型方案,带有用于拉伸的设备(拉伸 设备),所述拉伸设备具有三个后置的烘箱;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拉伸框的示意性立体视图,所述拉伸框带 有能在其中移动地设置的导轨和通过导轨保持的夹钳;
图3a、3b示出两个局部示出的导轨,所述导轨具有位于其上的夹 钳,所述夹钳通过剪式机构相互耦合;
图4a至4c示出三个图示,用于说明,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导轨 能如何仅同时相向地和彼此远离地移动,而与其垂直延伸的第二对导 轨还能相互分开地沿两个相反的方向移动;
图5a、5b、5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拉伸框的三个示意性俯视图,分 别是拉伸框处于偏心的装料位置、拉伸框处于拉伸过程开始时的中央 的起始位置,以及处于已执行拉伸过程的末端位置;
图6示出夹钳的空间侧视图,所述夹钳带有所属的承载和测量装 置,用于测量作用在夹钳上的拉伸力;
图7用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与图6相对应的视图;
图8部分用竖直剖视图图7的局部放大的图示;
图9示出设置在铰接链上的夹钳的放大的立体细节图,所述夹钳 能够在一个导轨上移动;
图10a至10d示出可以能更换地安装在夹钳夹紧装置下侧上的不 同夹紧块的四个示意图,所述夹紧块具有不同的夹紧表面或夹紧区域;
图11a至11d适于相应的不同的图示,优选是能可更换地安装在 夹钳台底座上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具有不同的夹紧表面;
图12、13示出关于两个前后相继设置的烘箱的两个示意性侧视 图,所述烘箱分别具有烘箱上部和烘箱下部,拉伸框能够在所述烘箱 上部和烘箱下部之间移动穿过;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烘箱的简化的立体图,所述烘箱具有所设 置的风机和马达驱动装置;
图14a示出一个烘箱朝向要处理的塑料材料片段下侧或上侧的俯 视图,所述烘箱具有空气抽吸口和朝尚未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的方向 吹出口或吹出区(对于拉伸烘箱的情况);
图14b示出与图14a相对应的图示,但针对的是在完成塑料材料 片段拉伸之后的烘箱,特别是用于后处理的烘箱和/或带有相对于图 14a增大的吹出口的退火区;
图15a、15b示出两个前后相继设置的烘箱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立体 图,所述烘箱分别具有上烘箱和下烘箱,上烘箱和下烘箱之一被动地 通风,而另一个主动地通风;
图16示出一个烘箱的侧视图,用于表明,在上烘箱和下烘箱之间 分别在拉伸框的移动路径的两侧设有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仅在烘 箱的区域内具有凹口;
图17示出在图16中用侧视图示出的、优选绝缘板形式的绝缘结 构的透视图;以及
图18示出上烘箱和下烘箱的补充视图,所述上烘箱和下烘箱具有 反向定向的马达,用于驱动位于烘箱内部的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a示出用于拉伸薄膜片段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
所述设备包括装料和/或提取区1,所述装料和/或提取区通常至少 在装载要拉伸的薄膜片段时露出以便能够接近。
在所示实施例中,用于拉伸的设备(下面有时也称为拉伸装置或 拉伸设备)除了装料和/或提取区1还至少包括两个沿纵向方向前后相 继设置的烘箱3a、3b,通常在最后一个烘箱之后,在根据图1a的变 型中设有开关柜2。下面还将详细说明的拉伸框可以为了执行拉伸和/ 或为了执行保持、收缩和/或冷却或加热过程或者退火或冷却过程而移 动进入所述烘箱并重新从所述烘箱中移出。
根据图1b的变型与根据图1a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不止设置两 个烘箱,而是设有三个前后相继的烘箱3a、3b和3c,此时仍连接有 所提及的开关柜2。此时在这里要指出的是,在根据图1a的实施方案 中以及在根据图1b的实施例中,开关柜都仅是可选的,就是说,开关 柜也可以设置在完全不同的位置并且不必一定在所示烘箱的后面连接 在壳体上。此外要指出的是,根据图1a或1b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示 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拉伸的设备必要时也可以仅具有单一的烘箱 或例如可以包括多于三个烘箱,就是说包括至少四个烘箱或至少五个 烘箱。
用于拉伸薄膜片段的所述设备原则上在立体图中按拉伸框5(图 2)的形式设计,并且特别是具有环绕的框架5a。
如在根据图2的示意性立体图中示出的那样,在拉伸框5的内部 分别设置两对导轨7a、7b和9a、9b。
这里两个相互平行并且分别侧向偏移地设置的导轨7a、7b构成两 个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能够根据双箭头13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或 相互朝向地移动。这里,根据双箭头13的调节也可以称为沿纵向方向 (通常也称为MD方向)的调节。
第二对导轨9a、9b同样相互有侧向偏移地设置在拉伸框5的内部, 并且是沿垂直于第一导轨7a、7b的定向设置。所述第二导轨9a、9b 也能根据双箭头15相互远离或相互朝向地移动,并且优选与第一导轨 相同分别关于拉伸框5中点或中心点17对称地移动。
在每个导轨7a至9b上都分别设置多个夹钳19,设置在导轨7a 至9b上的夹钳19通过铰接链21相互连接,所述铰接链也以名称“纽 伦堡剪式机构(Nürnberger Schere)”(在英语中也称为Lazy Tongs (多铰式伸缩钳))已知。有时对此也使用术语“剪式网格”。
所述铰接链21参考图3a和3b以导轨7a、7b或9a、9b的立体 图或俯视图用放大的细节图局部地示出。
铰接链21(“纽伦堡剪式机构”)由多个交叉的杆件或钳杆23a和 23b组成,所述杆件或钳杆在一定程度上设置在平行于导轨的平面中。 这里,为了构成所述的铰接链21,分别采用两个相对于彼此曲折形延 伸的钳杆布置结构。这里由图3a可见,第一钳杆布置结构设有曲折形 设置的第一钳杆23a,而第二钳杆布置结构设有与第一钳杆结构错开 地且反向设置的同样曲折形延伸的第二钳杆23b。这样,每两个前后 相继的钳杆23a分别相互成V形延伸地定位,每两个前后相继的在俯 视图中V形设置的第一钳杆23a例如通过远离夹钳的铰链或铰链轴 24a相互铰接连接。在相应第一钳杆23a的与铰链或铰链轴24a相对 置的端部上,所述第一钳杆又通过靠近夹钳的铰链或位于夹钳附近的 铰链轴24b与另一个第一钳杆23a连接。由此形成曲折形的第一钳杆 布置结构。
此外,设有所述第二钳杆布置结构,这里钳杆23b相应地设置成V形,每两个前后相继的钳杆23b都通过远离夹钳的铰链或铰链轴24'a 或靠近夹钳的铰链轴24'b与相应下面的第二钳杆23b同样铰接连接。
分别带有钳杆23a和钳杆23b的两个曲折形延伸的钳杆布置结构 此时彼此相互错开地设置,使得第一钳杆23a分别与第二钳杆23a交 叉,并且此时在交叉位置处通过居中的旋转点或居中的旋转轴25铰接 地彼此连接。
参考图3a示出的铰接链21关于所有四个导轨7a、7b或9a、9b 实现,因此在图3a中对于这里示出的唯一的导轨标注了所有四个附图 标记7a、7b、9a、9b。
所述四个铰接链21中的每个铰接链的沿各自导轨7a、7b或9a、 9b的方向相对置的端部区域上此时第一钳杆23'a和与其配合作用的 第二钳杆23'b仅以大致一半的长度构成,从而其共同的转动轴25'a 优选终止于导向装置27中并在其中垂直于导轨的延伸方向可调地被 引导。这在根据图3b的示意性俯视图中可见。位于外侧的仅有一半长 度的钳杆用附图标记23'a或23'b表示。
由图3a同样可以看到,铰接链21接近双重地构成并且包括两个 在俯视图中彼此重合设置的带有钳杆23a和23b的铰接链,所述铰接 链隔开较小间距地设置,但所述间距足以使钳杆23b优选朝拉伸框的 中心方向突出的铰接点24b位于相关导轨7或9的上方或下方。
设置在夹钳19的区域中的所述铰接点24b在这个位置中位置固定 地与夹钳或夹钳体连接,从而在根据图3b的俯视图中,轴24b和所 述的夹钳19能独立于铰接链21的展开运动关于导轨的宽度总是保持 在相同的位置处,就是说相对于各自的导轨仅能沿根据图3的虚线L 移动。
竖直的并且远离夹钳19的旋转轴24a或24'a还包括间隔体23c, 由此,将钳杆23a和23b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保持隔开间距。靠近夹钳 的、竖直的铰接轴24b和24'b这里在俯视图中位于各自导轨的区域内, 从而这里铰接轴在相应钳杆布置结构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不是连贯 的,而是分别对于上平面和下平面设有分开的在俯视图中重合的铰链24b或24'b,相应的导轨分别在所述铰链之间延伸穿过。
就是说,如上所述,靠近夹钳的铰接轴24b和24'分别与相配的 夹钳体连接。在钳杆23a和23b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的所述间隔体 23c设有优选构造成孔形式的导向结构,垂直于相应导轨的走势延伸 的延长段19'延伸通过所述导向结构,这里,所述延长段19'固定地与 承载夹钳或夹钳体19的支撑或承载结构49连接,所述支撑或承载结 构此时过渡到远离夹钳体19的延伸的延长段19'中,从而在铰接链移 动展开或移动合拢时相关的夹钳体沿导轨相互移动分开已形成更大的 侧向间距或者相互朝向以减小其到相邻的夹钳的侧向间距,此时,夹 钳体始终保持在垂直于各自导轨的走势的定向中。
如果相应的铰接链21沿导轨移动展开,并且两个相邻的夹钳之间 的侧向夹钳间距变大,则间隔体23c在所示实施例中杆状的延长段19' 上沿导轨的方向滑动,此时中间的转轴25(钳杆23a和23b在该转轴 处相交)以一半的位移分量朝导轨的方向运动。这是因为靠近夹钳的 铰接轴24位置固定地与相应夹钳体或承载夹钳的支撑或承载结构49 连接。
就是说,所述在钳杆23a和23b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设置的导 向体23c同样用于导向。
如由根据图3a和3b的放大的细节图和根据图2的整体立体图可 以看到的那样,通过按铰接链21的形式的钳杆结构相互连接的夹钳 19同样与角连接件29形式的调节导向结构耦合。这里,所述角连接 件29分别具有开口,相关角连接件在所述开口中一方面相对于导轨 7a或7b并且另一方面相对于在角连接件29的区域内与该导轨垂直相 交的第二导轨9a、9b能相对移动地被引导。
利用这种结构,夹钳19的移动合拢以及在拉伸过程中夹钳19的 移动分开在保持每两个相邻的夹钳之间尽管变大但始终大小相同的各 侧向间距的情况下在导轨7a至9b上这样来执行,使得例如两个第一 导轨7a和7b根据双箭头13(图2)在其中间间距增大的情况下移动 分开。由此,所述角连接件29形式的相应的调节导向结构29通过两 个导轨7a、7b带动,由此,在与这两个导轨垂直延伸的导轨9a、9b 上通过放大尺式机构相互连接的夹钳19在建立安装在导轨上的夹钳 之间的逐渐变大的间距的情况下相互移动分开。这样的调节而例如可 以用于单轴地拉伸下面还将说明的薄膜。
如果同时或时间上错开地也根据双箭头15使与所述导轨垂直延 伸的第二导轨9a、9b相互移动分开,则由此同时在所述第二导轨上保 持引导的调节导向结构/角连接件29通过所述第二导轨相应地带动, 并且是在这两个导轨9a、9b之间的间距变大的情况下,由此现在安装 在第一导轨7a、7b上的夹钳也逐渐相互远离(同样以均匀的间距)。 此时,所述铰接链21在所述导轨相互移动分开是逐渐摆动到打开位 置,由此所有相邻的夹钳对之间的间距尽管变大,但始终保持都是相 同的。
为了完整起见,这里应指出,当然两个第一导轨7a、7b处于第一 导轨分布平面上,而与第一导轨垂直交叉的第二导轨9a、9b至少在材 料厚度的高度上设置在位于第一导轨分布平面下面或上面的第二导轨 分布平面中。安装在导轨上的夹钳通常这样来调节,即,使得所有夹 钳19的夹紧平面与其能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还是第二导轨7a、7b或9a、 9b上无关地构成一个共同的夹紧平面E。因此,可以简化地得出,夹 钳19的夹紧平面E同时也是夹钳19的移动平面,换而言之,就是说, 平面E是最终所有导轨7a、7b和9a、9b设置所在或基本上设置所在 的平面。
两个第一和两个第二导轨的调节可以通过适当的驱动装置进行, 如原则上参考图4a至4c示意性解释的那样。
这里,下面参考图4a示出用于第一对导轨7a、7b的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对导轨能分别共同地相互朝向或相互远离地沿横向方向 (TD)调节。这里,对于这个调节过程所需的部件在图4a中用深色 突出显示。
例如根据图4a,通过第一驱动马达31和设置在该驱动马达31后 面的变速器31a以及环绕的传动装置32来驱动第一转向轴33a。所述 第一转向轴33a通过另一个环绕的第二传动装置与相对于它错开设置 并且平行于第一转向轴33a延伸的第二转向轴或转向轮33b连接换而 言之,与第一转向轴33a相对,用于传动装置44的相对置的转向布置 结构不必设计成连贯的转向轴,而是可以如图4a示出的那样,相对置 地分别设置一个能绕轮轴旋转的转向轮33b。传动装置34本身原则上 可以按链条、传动带或皮带、丝杠等形式构成。链条由于特殊的使用 条件是优选的。
两个传动轴33a、33b相互隔开间距地平行设置,使得在达到最大 拉伸位置之前为所述的并且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的导轨7a、7b提供足 够的空间。
这里所谓第一导轨7a、7b中的导轨7a固定在第二传动装置34 的下分支34a上,而另一个导轨7b固定在上分支34b上,例如分别 通过带动件28(见图4c)来进行固定。这使得,在通过驱动马达31 沿环绕方向驱动传动装置32时,根据旋转方向,两个第一导轨7a、 7b按照双箭头13相互移动远离,或者在马达(或后置的变速器)的 旋转方向相反时在拉伸框5内相互朝向移动。这里,根据图4a的变型 可以例如作为沿横向、即沿所谓的横向方向或简称为TD方向的调节 已知。
在此方面类似的调节装置也可以设置给两个垂直于第一导轨7a、 7b延伸的第二导轨9a、9b。
但如果给另外两个导轨9a、9b设置与针对图4a说明的相同的驱 动装置,则只能实现相应两对导轨7a、7b和9a、9b相对于中心向外 或朝拉伸框的中心方向相向的对称调节。
为了这里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现明确的优点,对于两个另外的例 如能沿机器方向(MD)调节的第二导轨9a和9b设置第二和第三驱 动装置,以便使这两个导轨9a和9b能单独地移动,并且此外不仅能 相向和相互远离地移动,而且还使这两个导轨能沿相同的反向朝拉伸 框的一个侧面调节。
这里,下面由图4b首先示出和描述了用于所述两个另外的导轨之 一、即例如导轨9a的驱动和调节装置。
为此,同样也单级或多级地从第二驱动马达37连同设置在该驱动 马达37后面的变速器27a出发设有一个或多个传动装置38,所述传 动装置必要时带有一个或多个能被置于旋转的中间轴或中间轮。
这里,也设有两个相互隔开间距相互平行延伸并且垂直于两个第 一传动轴33a、33b设置的第二传动轴39a、39b,这两个传动轴通过 另一个环绕的传动装置40相互出于传动连接。这里传动装置40优选 也可以由链条、皮带或传动带、丝杠或类似机构组成。
这里,这两个例如由环绕的链条组成传动装置40相互隔开间距地 与拉伸框边缘相邻地设置并且由驱动马达31通过连贯的轴39a驱动。 替代第二传动轴,这里也可以分别仅设置两个转向轮39b,如参考图 4b示出的那样。
就是说,在根据图4b的示意图中,马达37通过其马达轴或输出 轴37a驱动后面的传动装置38、必要时设置的中间轴37b(例如平行 于马达输出轴37a),以便由此例如将传动轴39a置于转动。传动轴39a 此时通过作用在始端和作用在末端上的、就是说作用在传动轴39a的 两个相对置的端侧区域上的两个环绕的传动装置40处于旋转连接,所 述传动装置远离传动轴39a通过设置在这里的另一个传动轴39b或者 仅如图4b所示设置在这里的转向轮39b进行环绕。
在这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导轨9a、9b之一固定在环绕的传动装 置40的下分支40a或上分支40b上,优选还分别通过一个带动件42 固定,从而在驱动马达37的一个转动方向下,所述两个第二导轨9a、 9b中的第一个导轨9a能够朝中心的方向或者远离中心朝拉伸框的边 缘移动,并且是根据双箭头15移动。这个调节方向此时可以例如也定 义为沿机器方向MD的调节。
根据图4c现在示出并说明用单独调整第二导轨对9a、9b中的第 二个导轨9b的驱动装置,其中为此所需的部件同样也用深色突出显 示。
换而言之,为此设有必要时具有后置的变速器137a或后置的传动 装置138的马达形式的第二驱动装置,由此又可以将传动轴139a置于 转动,并且根据马达旋转方向沿一个方向或沿一个相反的方向转动。
在这个传动轴139a的两个相对置的端部区域上分别也设有环绕 的传动装置140,所述传动轴同样也可以由链条、皮带、传动带、丝 杠或类似机构组成。
就是说,此时,在传动轴139a转动时,驱动相应的传动装置140 沿所述一个方向或相反的方向环绕,此时,所述环绕的传动装置140 在与传动轴139a相对的端部上通过设置在这里的第二轴或仅通过设 置在这里的相互分开支承的驱动轮139b环绕行进。
这里,相应的导轨9b也通过带动件42固定在环绕的传动装置140 的上分支或下分支上,从而最终在驱动第三马达和驱动装置137时根 据转动方向以及由此还根据传动轴139a以及两个后面的传动装置140 的转动方向,导轨9b能根据双箭头15朝拉伸框中心的方向或远离拉 伸框中心的方向在拉伸框中移动。
这里重要的是,通过第三驱动单元137能够独立于导轨9a调节导 轨9b。换而言之,第二和第三驱动马达37、137可以这样调节,使得 例如也可以依次地调节两个相互平行延伸的导轨9a、9b,使得相对于 彼此的间距减小,或者也可以使所述导轨远离彼此地运动,类似于所 述两个导轨7a、7b。但此时通过用于两个导轨9a、9b的分开的驱动 装置还得到了这样的可能性,即,例如两个平行的导轨9a、9b可以沿 相同的方向调节,不仅是在保持其彼此间的间距的情况下,而且还使 其彼此间的间距缩小,对此还将进行详细说明。
利用这种结构,在原则上可以例如在根据图5b的示意性俯视图 中,可以给拉伸框装置要拉伸的板状、薄膜状、膜状或片状或织物状 或者板式、薄膜式、膜式或片式或织物式的塑料材料片段41(下面对 于所说明的实施例通常仅简短地使用“薄膜片段”,而这并不是宝石仅 限于“薄膜片段”),就是说,在第一和第二导轨相向移动直至其设置在 最小或至少较小的间距位置的位置中,并且优选相对于整个拉伸框5 居中地进行装料。通过这种导轨7a至9b朝向彼此的调整位置,相应 的调节导向结构/角连接件29相应地被带动,并且被带入其朝向彼此 移动的位置,此时,由此位于调节导向结构/角连接件29之间的夹钳 19通过铰接链21调节到其初始位置中,在所述初始位置中,两个夹 钳19的侧向间距占据极小的或者设置是可能最小的间距。各个夹钳相 互间甚至可能发生侧面接触。
从这个下面也称为起始位置SP的位置出发,此时两个第一导轨 7a、7b和两个第二导轨9a、9b可以通过相应描述的马达驱动装置31、 37和137移动到相互远离的位置中,由此相应的调节导向结构/角连接 件29相对于导轨分别相互垂直的延伸的部段也向外移动并且位于其 间的夹钳通过铰接链21逐渐调节到相互远离的位置中,如示意性地参 考图5示出的那样。拉伸过程结束的位置因此在下面也称为末端位置 EP。换而言之,在起始位置和末端位置之间进行实际的拉伸过程,即 使在末端位置之后仍还可以进行后处理(退火),在所述后处理中例如 使膜发生一定的放松,并且分别相对置的夹钳的间距以及由此还由分别成对相对置的导轨的间距再次略微缩小。由此能实现的最终位置因 此为称为后处理位置。实际的拉伸过程在进行相应热处理的情况下在 一个或在多个所设置的烘箱中执行,对此在后面还将进行说明。
尽管已经证实,如根据图5b至5c说明的那样,对确切的说面式 的塑料体、即例如板状、薄膜状、膜状或片状或织物状或者板式、薄 膜式、膜式或片式或织物式的塑料材料进行的对称的拉伸原则上是有 利的,但这种方法至少在用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41对拉伸框进行装 料的时刻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操作人员必须很大程度地附身到拉伸 框上,以便将相应的薄膜片段41嵌入优选按正方形形式环绕设置的夹 钳之间,然后通过闭合夹钳锚定并保持所述薄膜片段。
因此,根据本发明设定,特别是在拉伸过程开始之前,从优选根 据图5b的图示出发,只是为了给拉伸框5装料,至少将第一或第二导 轨由动到装料位置BP中,如参考图5a用示意性俯视图示出的那样。 在这个位置中,可以将要拉伸的通常为面式的或板状的塑料材料片段 41导入由夹钳19环绕的装料区45中。此后,通过夹钳牢固地夹紧要 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41的材料边缘(图5a)。
就是说,在所示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导轨9a和9b优选通过两个 分开的马达37、137单独地驱动,并且例如同样分别通过分开的环绕 的传动装置40或140驱动。
由此实现了更好的人体工程学特性。这个优点在于,例如也称为 纵向拉伸导轨或简短地称为MD导轨9a、9b的导轨能进一步向前在 整个设备中调节并且定位在这里,以便此时在这个位置如所说明的那 样用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41进行装料。就是说,如所述的那样,对 于两个导轨9a、9b,沿一个方向的共同调节借助于两个能单独控制的 马达37和137来实现。为了实现均匀的力传动,这里各传动链可以尽 可能设计成相同的。换而言之,两个马变速器37a和137a以及相关的 驱动路线37和137仅还设计成用于一半必要的力或功率,因为它们分 别只需调节一个导轨,必须通过所述导轨将相应的拉伸力导入要拉伸 的塑料材料片段中。另外设置的传动链用于两个垂直于此延伸的仅能 共同地相互靠近或在拉伸过程期间相互远离地运动的导轨7a和7b, 所述传动链相反与传动的驱动装置一样也需要较强的马达,所述马达 设计成,使得该马达能够产生作用与两个导轨的反向拉伸力。替代于 此或部分地补充于一个较强的马达,也可以选择具有不同传动比的变 速器。通过对于两个能单独移动的导轨9a和9b使用两个分开的驱动 装置,一方面得到更好的重量分布和作用到轴承上尽可能小的总负载。
哪两个导轨能同时沿一个方向移动原则上并不重要。为了进行装 料,夹钳19可以尽可能与拉伸框5的边缘段相邻地定位在要相继移动 到达的位置就足够了,从而两个另外的导轨9a、9b沿相同方向的相应 调节运动不是必要的(尽管可以这样设置)。
就是说,由根据图5a的装料位置BP与根据图5b通常构成拉伸 过程之前的起始位置SP的中间位置的对比可以看到,通过分散的夹 钳19限定的装料区45(当夹钳占据所谓的装料位置BP时)可以从拉 伸框6的中心17朝外边界5b偏移这样的程度,使得薄膜区45在其装 料位置BP中与占据起始位置SP的装料位置45没有重叠或仅略微地 重叠,或者甚至相互隔开间距(图5a和5b)。
由前面所述可以看出,装料区45或要引入其中的薄膜片段41在 执行拉伸法之前的装料位置BP中在拉伸设备的俯视图中占据这样的 位置和/或覆盖这样的面,所述位置和/或面与薄膜片段41在起始位置 SP中的面没有重叠或者仅在部分面上重叠,所述部分面小于在执行拉 伸过程之前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41的面的80%、特别是小于70%、 60%、50%、40%、30%、20%或者小于10%。
当塑料材料片段从其装料位置BP移动到其起始位置SP中时,在 其装料位置BP中的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在面积上是否与相同塑料 材料片段重叠以及在怎样的程度上重叠,还与薄膜muster的尺寸,即 与塑料材料片段的尺寸相关。相应的塑料材料片段例如可以从 2cm×2cm到例如20cm×20cm变化。换而言之,就是说,应拉伸的塑 料材料片段的相关muster具有这样的边长,所述边长例如具有2cm、 3cm、4cm、5cm、6cm、7cm、8cm、9cm、10cm、11cm、12cm、13cm、 14cm、15cm、16cm、17cm、18cm或19cm的最小边长,或者相反具 有2cm、3cm、4cm、5cm、6cm、7cm、8cm、9cm、10cm、11cm、 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或19cm或20cm的 最大边长。
如果在每个导轨7a至9b上使用奇数个夹钳,则在每个导轨上位 于中心的夹钳19、19a沿相应导轨的纵向大部分保持不动(图3a、3b), 尽管所述夹钳原则上是能移动地设置在相应导轨上的。由于相应的导 轨在拉伸过程期间关于终点/中心17成对对称地远离彼此运动,从而 相应中间的夹钳19a在导轨上基本上保持停留在其位置中,使得所述 夹钳朝中心17定向。
与刚才所述的使用奇数个夹钳的设计方案不同,原则上同样也可 以在每个导轨上使用偶数个夹钳。此时,两个中央的夹钳在各个夹钳 相互移动分开是同样沿导轨移动一定的路程。在理想情况下,每个导 轨上使用五至七个夹钳。但同样也可以不同于所述规定值。尽管也可 以使用更少的夹钳,但此时优选对于每个导轨使用五至十个夹钳。
如所述的那样,优选设定,在每个导轨上设置五个或七个夹钳, 此时最大机械载荷例如可以为2000N/轴,即每个导轨。就是说,要承 受400N/夹钳(在五个夹钳时)或者285N/夹钳(在七个夹钳时)。这 里,最大拉伸比例如为1:10.4,而拉伸速度例如能无级在在1-500mm/ 秒之间调整。但也可以相应地改变这些值。
根据图6又以略微透视的侧视图以及在图7中以准确的侧视图以 示意性结构示出具有相关支撑和承载结构49的夹钳19,这里例如带 有附加设置的测力装置51。但所述测力装置51不是强制性必需的, 这意味着,在导轨上可以存在带有和没有测力装置51的夹钳。
夹钳装置本身通常包括夹紧体或者一般而言夹钳19,所述夹钳具 有通常位于下面的第一夹紧块53和上面的第二夹紧块54,第一夹紧 块的接触面指向上面,而第二夹紧块的接触面指向下面。上面的或者 第二夹紧块54优选可更换地固定在夹钳夹紧装置55的下侧上,从而 第二或上部的夹紧块54能够朝下部的夹紧块53的方向移动(和/或摆 动),以便在夹紧位置中固定保持和夹紧要拉伸的材料片段的相应边 缘。
如由根据图6、7的图示和根据图8的放大的细节图示意性示出的 那样,相应的夹钳夹紧装置55通过弹簧力装置57向打开位置中加载 力,从而在撤销反力时释放压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的边缘。
为了执行夹紧过程,向相应的带有压力介质的活塞腔59加载压 力,此时,压力介质的压力有这样的大小,使得夹钳夹紧装置55克服 所述弹簧装置57的力从其抬起的释放位置移动进入其降低的夹紧位 置。如果重新给活塞腔充气或使其卸载压力,则通过所述弹簧力装置 57使夹钳夹紧装置重新抬起到释放位置中。与用于对活塞腔59加载 压力的压力介质管路连接的相应管道接头60在图8中示出。原则上设 定的压力管线或者压力空气或氮气管线通向所有夹钳体,例如通向图 8中所示的管道接头60。在图6、7和8中没有示出压力管线63,但 例如在图3b中示出。
此外,由根据图6和7的图示还可以看到,所有夹钳体连同夹钳 夹紧装置55和第一或下部的夹紧块53都通过支撑和承载装置49保 持,所述支撑和承载装置最终与剪式网格结构21连接并通过所述剪式 网格结构引导。
夹钳承载装置49这里通过容纳测力装置51的部段与实际的夹钳 布置结构连接(就是说与下部的或第一夹紧块55连接,夹钳具有夹钳 夹紧装置55和固定在其上的上部的或第二夹紧块54)。测力装置51 这里也可以包括弯曲测量条BMS、应变测量条或例如光波导体LWL 或由测量条、应变测量条或例如光波导体构成。不存在针对确定的测 量系统的限制。换而言之,可以使用所有适当的测量系统。特别是测 量条、应变测量条或光波导体形式的测力装置51的定向优选相对于要 拉伸的薄膜片段的平面E(图7)平行地或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角 度小于90°、特别是小于80°、75°、70°、65°、60°、55°、50°、45°、 40°、35°、30°、25°、20°、15°、10°以及小于5°。,就是说,优选在一 定程度上平行或基本上平行于要拉伸的薄膜片段的平面E,由此能够 较为准确地确定测量值。这里由根据图8的侧视图可以看出,用于夹 钳19的支撑和承载装置49的下部段通过间隙分开,从而为了实现高 测量精度,整个支撑仅通过测力装置51进行。
下面补充地还参考图9,该幅图示出导轨7a、7b或9a、9b的带 有铰接链21的剩余的较小局部和主要是定位在导轨上的夹钳的一个 局部的立体图。
在图9的图示中还可以看到,优选设置在中心的夹钳19a在其支 撑和承载装置49上与其他夹钳和夹钳体19的支撑和承载装置49不 同,因为所述测力装置优选仅在中央的夹钳19a的区域内设置或构成, 并且关于导轨7a、7b或9a、9b设置成从中心侧向偏离的夹钳体19 不需要另外的测力装置。
与所说明的实施例不同,所述测力装置当然也可以与其设计和类 型无关地备选或补充地设置在多个和/或另外的位置处或者说设置在 其他夹钳中。此外也可以设想的是,在整个系统中例如仅有一个单一 夹钳或者例如仅有两个夹钳设有相应的测力装置。
最后这里也还要指出的是,为了改善夹钳夹紧装置55的夹紧部段 与夹紧台之间夹紧作用,夹钳夹紧装置55的压紧部段相应的的压紧及 夹紧面和夹钳台的支承面可以不同地构成。参考图8、9已经可以看出, 例如在高度可调的夹钳夹紧装置55的下侧上能够可更换地安装所述 上部的或第二夹紧块54。这优选通过形锁合和/或力锁合连接来实现。 在所示实施例中,相应的夹紧块54为了安装在夹钳夹紧装置55的下 侧上而设有槽状的凹口81,所述凹口在两个相对置纵向侧面上具有侧 凹83,夹钳夹紧装置55下侧的一个相应的部段能够嵌入所述侧凹中。
能够随夹钳夹紧装置55朝向下部的夹紧块53或远离下部的夹紧 块移动的分散的上部夹紧块或夹钳接触部段的构成在下面参考几个附 图来简要说明。
根据图10a至10d,用示意性横向剖视图示出上部的夹紧块54的 指向下面的接触侧或接触面71的不同示例。其中可以看到,用以夹层 式地与下部的夹紧块53配合作用在边缘上夹紧在一定程度上面式的 塑料体的实际的夹紧或接触面71例如也与材料相关地由在一定程度 上光滑的面或至少略微镂刻的或粗糙化夹紧面73组成(图10a)或者 可以具有多个向下突出的夹紧齿或夹紧片75(图10b)。也可以构成相 互间隔开地平行延伸或彼此相交的沟槽77,所述沟槽在横截面中可以 例如设计成V形的(图10c)。也可以构成多个夹紧肋79,所述夹紧 肋沿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优选平行于要拉伸的薄膜片段(10d)的相 应的薄膜边缘。
由根据图10a至10的用横向剖视图示出的所说明的示意图中也可 以看到槽状的凹口81,所述凹口如例如这里示出的那样设有侧向的侧 凹83,以便由此在夹钳夹紧装置55具有相应地互补成形的下侧时能 可更换地套插到所述夹钳夹紧装置55上。如特别是由图8可以看到的 那样,在夹钳体19的内部设有用于设计成圆柱形的夹钳夹紧装置55 的自由调节路径,这里,这个圆柱体能沿所述调节路径在夹钳体19 中的空腔中调节,并且是利用所述压力介质克服弹簧装置57来调节。 就是说,因此夹钳体连同所述夹钳夹紧装置55设计成活塞状或活塞式 的,相应的夹紧块能够可更换地安装在调节圆柱体(活塞)的下侧上。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几何结构,以便安装所述夹钳接触部段,特别 是以插接或套插等方式安装。优选给所述可更换的夹钳接触部段设置 能够容易地更换的连接结构,所述夹钳接触部段这样就可以根据使用 目的来进行更换和安装。
通过不同地构成不同的夹紧面73,可以针对不同的要拉伸的塑料 材料片段进行最佳的适配,并且是根据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的厚度和/ 或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的材料组成来进行适配。这里,可以相应地选择 不同的夹钳接触部段65,所述夹钳接触部段关于要拉伸的塑料材料可 以实现最佳地夹紧到夹钳台上。根据应拉伸的塑料材料,例如是板状 的塑料材料还是薄膜状、膜状或片状或类似的材料,还是例如应拉伸 织物材料,这里可以使用不同的夹钳接触部段所示出的示例性设计方 案。
通常下部的夹紧块53的上侧上的指向上面的夹紧侧45同样可以 具有夹紧面87,所述夹紧面可以相应地设计,就是说,例如也可以具 有多个向上突出的齿或肋89(图11a)或者多个相互沿平行方向延伸 的例如在横截面中为V形的槽或沟槽191(图11b)。这些结构优选可 以平行于要夹紧的薄膜片段的夹紧边缘延伸,或者也可以偏转90°。 此外可以设想,所述V形的槽或沟槽191构成一种网格图案。这在图 11b中示出。也可以使用多个夹紧沟槽179,所述夹紧沟槽同样也优选 平行于薄膜边缘,如参考图11c示出的那样。
图11d示出具有橡胶涂层的夹紧面87或上夹紧侧85的变型方案。
所示变型方案仅构成一个例子。这种变型方案还存在任意数量的 改动方案,这些改动方案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塑料材料和塑料厚度。
所述下部的夹紧块53优选构造成可更换的夹钳台附件53'。这有 这样的优点,即,所述夹钳台附件53'能够可更换地安装在夹钳台底座 53”上,以便能针对要拉伸的薄膜片段进行最佳的适配,以实现特别 好的夹紧作用。这特别是由图9可以看到,这里,参考图11a至11d 示例性示出的下部的夹紧块53以可更换的夹紧块附件53'的形式安装 或装配到在图9中可见的夹紧块底座53”。
现在参考前面的附图来说明拉伸框的基本构造和基本作用方式。
从夹钳的根据图5b的要相互朝向移动的位置处(起始位置SP) 出发朝根据图5c的所谓末端位置进行的对薄膜片段优选对称的拉伸 没有在装料或提取区1(图1)中进行,而是优选在能够将要拉伸的薄 膜片段加热到相应的温度的第一烘箱3a中进行,在所述末端位置中, 各夹钳具有相互间最大的间距。当然完全也可能的是,应在低温下、 就是说例如在室温下拉伸要拉伸的材料。
参考图12这里用示意图示出烘箱结构或烘箱布置结构,用以实现 特别好的拉伸结果。根据图12的图示这里示出第一和第二烘箱布置结 构3a或3b,并且分别具有设置在拉伸框上方的烘箱3'a或3'b和另一 个设置在拉伸框平面下方的烘箱3'b或3”b。
在上部的烘箱的下侧97和下部的烘箱的上侧99之间设有足够的 竖直的间隔空间93,所述间隔空间足以让导轨上的拉伸框5、安装在 导轨上的夹钳、压力管道和所有附件在相应上部和下部的烘箱之间移 动。
这里,在图12中示出这样的布置结构,其中,拉伸框5还在烘箱 之外处于其起始位置SP(或者说装料/提取位置)中。由图示还可以 看到,上部的烘箱与下部的烘箱分别在一定程度上重合地设置。
通过烘箱布置结构,通常可以对要拉伸的薄膜片段进行相应的调 温。所述调温优选不是通过红外辐射(这意味着,要拉伸的薄膜片段 在移入烘箱之后才能相应地加热)进行,而是通过输入经加热的空气 来进行,所述经加热的空气在将拉伸框连同要拉伸的薄膜片段导入之 前就已经调整到了相应的温度。
根据图13这里示出对应于图12的图示,其中,带有要拉伸的材 料片段41的拉伸框5已经在第一烘箱布置结构3a中处于第一上部烘 箱3'a和第一下部烘箱3”a之间。在这个位置,通常应从起始位置SP 出发一直到末端位置EP执行拉伸过程。
关于烘箱布置结构,此外还可以参考图14看出,至少在一个烘箱 的一个侧面(例如在烘箱3'a或3'b)中也可以在烘箱腔内部设置风机 或风扇叶轮195,所述风机或风扇叶轮通过位于外部的马达173优选 直接驱动,其中,风机轴与马达轴直接耦合或者直接安装在马达轴上。 就是说优选实现了这样构成的直接驱动结构。这里,在将风机装入烘 箱的相应侧壁中之前,在图14中在分解的位置中示出风机、直接驱动 结构和马达本身。开口175用于实现送风。这不仅可以在上部的烘箱 3'a、3'b等中构成,而且备选或补充地也可以在相应的下部烘箱3”a、 3”b等中构成。
此外,也可以设置被动的送风装置,所述被动的送风装置与根据 前面所述的主动驱动结构的主动送风相比较为不利。但原则上可以在 所述开口处安装用于烘箱的主动或被动送风。原理上所述烘箱需要附 加送风,因为烘箱在换气运行中使现有的空气循环。
补充于图14,还参考另外的图14a和14b,其中,在图14a中示 出例如第一烘箱的下部的直接观察图,就是说,例如上部的第一烘箱 3'a(或者下部的烘箱3”a的俯视图),图14b示出第二或第三烘箱、 例如烘箱3'b的相应的下侧视图,或者对应的下部烘箱3”b的俯视图, 如例如可能用于退火区域的烘箱。
在根据图14a的涉及拉伸路的图示中,底部覆盖件303中的中央 吹出口301可以实施空气向在其下方位于拉伸框中要拉伸的塑料材料 片段的集中吹出,这里为此吹出口201的开口、尺寸和布置与要拉伸 的塑料材料片段的尺寸和位置相协调。换而言之,吹出口301在俯视 图中至少近似地与还未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重合。
通过吹出口301朝塑料材料片段的方向吹出的相应的空气通过位 于外部的吸入口抽吸到位于烘箱内部的腔室中,此时,所述抽吸口305 在所示实施例中按弯角形的抽吸口305'构成,所述抽吸口分别以确定 的边长从相应的角部区域延伸出来,并且这里从所述角部区域直到末 端在其宽度延伸尺寸上减小。弯角形抽吸口305'的相应侧边的长度小 于拉伸框的一半长度,从而分别留下一个材料部段307,所述材料部 段将弯角形设置的吸入侧边口305”的相互指向的端部分开。一种对称 的具有足够的横截面开口的抽吸方案,此时来自外部的空气可以在烘 箱的整个内腔上进一步被加热并且然后经由吹出口朝塑料材料片段的 方向被输出。在根据图14b的相应图示中示出一个变型,如例如可以 在另一个烘箱中使用的变型方案,所述另一个烘箱包括一个所谓的退 火区。
这里也设有吹出口301,但所述吹出口现在相对于根据图14a的 视图的吹出口301尺寸设计成有数倍大,就是说,优选与所拉伸的塑 料材料片段的大小以及由此与其纵向和横向延伸相适配和协调。
在这个变型方案中也设有外部的弯角状抽吸口305,具有弯角状 相向延伸的吸入侧边口305”。
在这个实施例中,热空气也相应地朝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的方向 吹送,在烘箱中的调温与希望对塑料材料进行的处理向适配或协调。
下面参考图15a和15b进行说明,这两个附图一个用示意性侧视 图而另一个用立体图示出已经说明的两个前后相继的烘箱布置结构 3a和3b,其中对于拉伸框的拉伸路径V上方的两个上部的烘箱,给 每个烘箱分别设置一个送风装置198(并且优选设有所述风机195)。 这里,通过开口198(所述开口必要时可以设有附加的排气道)手动 或者也可以例如自动地(即自动控制地)对上部烘箱3'a和3'b进行 附加的、同时主动的冷却,如例如也已经在图14中关于优选上部的烘 箱的上侧上的开口175示出的那样。设置在移动路径V下方的烘箱3”a 和3”b可以通过主动的送风装置199供应空气,例如在使用空气管道 和空气管道系统199a的情况下进行供应,所述空气管道和空气管道系 统也还可以例如装备活门控制器199b和/或风机199c,所述风机例如 通过马达199d经由抽吸口199f(抽吸管接头199f)吸入空气并通过 所述管道系统将所述空气输送给相关烘箱的内部空间。
在图15a和15b中此外还用附图标记199e标注吹出装置,所述吹 出装置在所示实施例中设计成漏斗形的(但完全也可以构造成其他形 式),通过这个开口119e可以将冷的介质、通常是空气向夹钳输送, 以便由此实现夹钳冷却。
与前面记载的内容不同,也可以例如给下部的烘箱3”a和3”b例 如在采用能手动或自动调整的排气道(见图15a)的情况下设置被动 的送风装置,所述排气道在上部的烘箱3'a或3'b上示出。所述下部 的烘箱备选地也可以利用主动冷却装置供应附加的空气。
参考根据图16和17的图示而示出,相应的前后相继的二烘箱在 能移动的拉伸框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绝缘结构277,优选是绝缘板 277a形式的绝缘结构,实际的拉伸框5可以在所述绝缘结构之间移动。 附加地,在所述两个或一般而言在前后相继地相邻的两个烘箱之间设 有分隔部位或分隔装置,其形式例如是所谓的开闭器183,在所述开 闭器上,附加的绝缘板183'能够被推动进入为此设置的间隙中,以便 能够对进入和离开相应烘箱的移入口和移出口进行绝缘(见图16)。 前面说明的绝缘结构277并且特别上所述绝缘板177a形式的绝缘结构 在烘箱设置在相应绝缘板上方或下方的位置处具有相应的凹口,从而 夹钳和导轨以及尤其是要拉伸的材料片段敞开地处于相应的烘箱中, 并且可以最佳地实施加热。
所述绝缘结构用于将用于拉伸的热空气区域与机器的其余部分分 开,由此所述绝缘结构在上烘箱和下烘箱之间形成一个空间。
这里,在图17中用透视图单独示出带有绝缘板277a的所述绝缘 结构277,就是说没有示出上部和下部的烘箱。该绝缘结构277此时 关于朝向相应的上烘箱3'a或例如3'b的绝缘板277'具有相应的中央 开口279a,以及相应的下开口或凹口279b,所述下开口或凹口朝向相 应的下绝缘板277”,下烘箱3”a、3”b等定位在所述下绝缘板上。
最后参考图18示出图16或17的对应的端侧视图,并且实在例如 带有上烘箱3'a和下烘箱3”a的安装状态下示出。
相应的第一个烘箱3a优选用作加热和拉伸烘箱,以便在拉伸过程 之前和/或期间将要拉伸的薄膜片段带至最佳的温度。
在执行拉伸过程之后,拉伸框就可以移动到后面的另一个烘箱中, 该烘箱例如用作后处理烘箱,其中,夹钳至少以最小尺寸重新相互朝 向移动,以便使薄膜片段可以重新发生一定的放松。这种烘箱也可以 称为退火区。
与前面进行的说明不同,也可以在由不同的目的的情况下采用烘 箱的其他结构或结构组合。这样,另一个拉伸烘箱例如可以用作后处 理烘箱,并且第三烘箱负责所谓的退火阶段。但同样可以将第一烘箱 用于机器纵向拉伸(MD拉伸),而讲后面的第二烘箱用于横向拉伸 (TD拉伸),并且在设有第三烘箱的情况下最终将第三烘箱设定为用 于退火阶段。
与图示不同,也可以在例如构造成附加的拉伸区的第二烘箱的后 面还设置另外一个烘箱3c或另一个烘箱布置结构3c,所述烘箱布置 结构用作冷却区和/或用作另外的退火区,在所述冷却区或退火区中, 将膜冷却到确定的温度(图1b中的烘箱3a、3b和3c。不同的烘箱这 里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运行。此外,例如上部的烘箱可以具有与下部 的烘箱中的温度不同的温度。在此方面同样没有限制。
在各个烘箱或烘箱区之间可以通过开闭器接近完全封闭到相邻烘 箱的通口。换而言之,拉伸框可以在其总体结构上和保持在其中的要 拉伸的薄膜片段上分别在上部的和下部的烘箱之间移动,此时,平行 于移动方向V的侧面部段通过绝缘结构或绝缘板密封,并且沿移动方 向用于将拉伸框引入烘箱和引出烘箱的在前和在后设置的开口区域通 过开闭器能尽可能地、即优选主要部分或几乎完全地被封闭,以便能 够执行有效的热处理。换而言之,所述烘箱优选设计成,使得相关的 开闭器在关闭位置中最高封闭烘箱用于移入和移出拉伸框的开口的至 少90%、尤其是至少91%、92%、93%、94%、95%、96%、97%、98%或者至少99%。
此外还应指出的是,所述烘箱设计成,使得分别有一个烘箱3a、 3b、3c构造成,使得该烘箱以300℃+/-小于50℃,特别是小于40℃、 30℃、20℃或10℃的温度加热,并且至少一个另外的烘箱和/或一个 烘箱构造成以400℃+/-小于50℃,特别是小于40℃、30℃、20℃或 10℃的温度加热,和/或一个第三烘箱3c特别是设定为用于第二退火 阶段和/或用于降温或冷却。
这里各烘箱例如可以在换气运行中通过电加热器加热。对于更为 精确的调温例如可以借助于能手动调整空气阀进行再调节。如果需要 对烘箱进行冷却,主要是对于最后一个烘箱,则为此优选安装主动冷 却装置,此时可以通过风机主动向拉伸腔中吹入空气。
最后还应简短地说明工作流程,即可以如何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拉 伸框来拉伸塑料材料片段。这里拉伸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使拉伸框处于置入位置中;
2.将塑料材料片段置入所述置入台上;
3.使夹钳闭合并夹紧所述塑料材料片段;
4.使拉伸框移入经预调温的拉伸烘箱中,此时可以例如通过扩 散器有针对性地加热塑料材料片段(样品初始尺寸);
5.使夹钳从中心对称地向外移动(夹钳分别分为沿机器纵向的 和沿机器横向的;例如对于不同的拉伸样品可以进行不同的 操作。这里沿每个方向的夹钳都对称地相互分开地移动,并 优选对称地或者在需要时也可以以两个步骤依次地拉伸所 述塑料材料片段);
6.根据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的材料,可以带有塑料材料片段 的拉伸框移动到另一个退火烘箱中,在所述退火烘箱中,可 以在不同或相同的温度下继续保持塑料材料片段或者拉伸 塑料材料片段或者使塑料材料片段放松;
7.将拉伸框从拉伸烘箱中移出;
8.打开夹钳;
9.可以取出经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
10.使导轨和安装在导轨上的夹钳移动到起始位置中(置入位 置)。

Claims (15)

1.用于利用拉伸框(3)对塑料材料片段(41)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的设备,具有以下特征:
-设有两个平行地、相互隔开间距延伸的并且能垂直于所述间距移动的第一导轨(7a、7b),
-设有两个平行地、相互隔开间距延伸的并且能垂直于所述间距移动的第二导轨(9a、9b),
-所述第一导轨(7a、7b)垂直于第二导轨(9a、9b)定向并且设置成,使得所有四个导轨(7a、7b;9a、9b)在俯视图中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或者近似于长方形或正方形,
-在所述两个第一导轨(7a、7b)和所述两个第二导轨(9a、9b)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夹钳(19),通过所述夹钳能够夹紧要拉伸的薄膜片段(41),以便实施拉伸过程,
-所述两个第一导轨(7a、7b)和所述两个第二导轨(9a、9b)分别能在相向移动的起始位置(SP)和能相互移动离开的末端位置(EP)之间移动,使得对此前置入并固定的薄膜片段(41)进行单轴或者双轴的拉伸,
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另外的特征:
-所述设备构造成,使得除了在拉伸过程开始时的起始位置(SP)和在执行拉伸过程之后的末端位置(EP),所述导轨(7a、7b;9a、9b)以及由此还有安装在导轨上的夹钳(19)还能移动到装料位置(BP),并且
-所述装料位置(BP)设置成,使得所述装料位置不对称地位于拉伸框(3)之内,并且由此与相对置的拉伸框侧边相比,至少更为靠近拉伸框(5)的一个纵向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构造成,使得至少所述两个第一导轨(7a、7b)或至少所述两个第二导轨(9a、9b)不仅能为了在其起始位置(SP)与其末端位置(EP)之间调节而相互远离或相向地调节,而且还能为了转移到装料位置(BP)中沿相同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两个不仅能相向和相互远离调节而且能沿相同的调节方向调节的第一导轨(7a、7b)能通过分开的驱动及力传递装置(37、38、39a、39b、40;137、138、139a、139b、140)驱动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仅能共同地相向或相互远离运动的导轨(7a、7b)共同地通过一个驱动马达(31)驱动并且能通过该驱动马达移动,并且为此两个导轨(7a、7b)通过一个共同的、环绕的力传递装置(34)耦合,其中一个导轨(7a)能被带动地锚定在下分支(34a)上,而另一个导轨(7b)能够被带动地锚定在上分支(34b)上,尤其是通过带动件(28)来锚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拉伸过程开始时的起始位置(SP)居中地或者靠近拉伸框(5)的中心(17)设置,使得能对称地执行拉伸过程、特别是双轴拉伸过程,在拉伸过程期间能相互远离地移动的导轨(7a、7b;9a、9b)到起始位置(SP)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装料区(45)或者要引入装料区的薄膜片段(41)在装料位置(BP)中在执行拉伸过程之前在拉伸设备的俯视图中占据这样的位置和/或覆盖这样的面,使得所述面与起始位置(SP)中的薄膜片段(41)的面没有重叠或仅在部分面上重合,所述部分面小于要拉伸的塑料材料片段(41)在执行拉伸过程之前的面的80%,特别是小于70%、60%、50%、40%、30%、20%或小于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特征:
-能移动地保持在导轨(7a、7b;9a、9b)上的夹钳(19)通过承载结构(49)保持,
-在承载结构(49)和夹钳(19)之间和/或在承载结构(49)上设有测力装置(51),所述夹钳(10)通过承载结构(49)保持,以及
-所述测力装置(51)包括弯曲测量装置或弯曲测量条或应变测量条或光波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装置(51)平行于导轨(7a、7b;9a、9b)的调节平面(E)和/或平行于夹紧平面(E)延伸,在所述夹紧平面中能夹紧要拉伸的薄膜片段(41),或者所述测力装置从所述调节和/或夹紧平面(E)偏离小于45°、特别是小于40°、35°、30°、25°、20°、15°、10°或者小于5°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设备包括装料和/或提取区(1),至少当导轨(7a、7b;9a、9b)处于装料和/或提取位置(SP;EP)中时,拉伸框(5)定位在所述装料和/或提取区中,
-在所述装料和/或提取区(1)旁边设置至少一个烘箱布置结构(3a),以及
-所述烘箱布置结构(3a)包括上烘箱(3’a)和下烘箱(3”a),在上烘箱(3’a)的下侧和下烘箱(3”a)的上侧之间构成间隔空间(93),所述间隔空间具有足够的大小,使得所述拉伸框(5)能朝所述间隔空间移入烘箱(3a、3b)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烘箱布置结构(3a、3b)的入口侧和/或出口侧分别设有开闭器,所述开闭器能够为了使拉伸框移入和移出而移动到打开位置并且能够为了在烘箱布置结构中执行处理步骤而移动到关闭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开闭器封闭相关开口的至少91%、92%、93%、94%、95%、96%、97%、98%或者至少99%。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烘箱(3a、3b),其中:
a)上烘箱(3’a、3’b)和相配的下烘箱(3”a、3”b)设有被动的送风装置(198),或
b)上烘箱(3’a、3’b)和相配的下烘箱(3”a、3”b)设有主动的送风装置(199),或
c)上烘箱(3’a、3’b)或下烘箱(3”a、3”b)设有被动的送风装置(198),并且分别相对置的烘箱(3”a、3”b)设有主动的送风装置(199),或者相反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拉伸框(5)在一个或多个烘箱(3a、3b、3c)内部的移动范围(V)向上和向下用绝缘结构(277)隔绝,所述绝缘结构优选设置在上烘箱(3’a、3’b)的下侧的高度上和下烘箱(3”a、3”b)的上侧的高度上,所述绝缘结构(277)在上烘箱(3’a、3’b)的下侧上和在下烘箱(3”a、3”b)的上侧上具有相应的开口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前后相继地设置多个烘箱(3a、3b),在第一烘箱(3a)中能对要拉伸的薄膜片段(41)进行拉伸,并且在至少一个后续的烘箱(3b)中能够执行对经拉伸的薄膜片段(41)的后处理,并且是按退火区和/或放松区的形式进行后处理,在所述退火区和/或放松区中,必要时至少相对于在到达最大拉伸步骤结束时的末端位置(EP)时的间距,略微减小导轨(7a、7b;9a、9b)之间以及由此还分别相对设置的夹钳(19)之间的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两个或至少两个烘箱(3a、3b)或者包括三个或至少三个烘箱(3a、3b、3c),分别在拉伸框(5)的上方设置一个烘箱(3’a、3’b)以及在拉伸框的下方设置一个烘箱(3”a、3”b)。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别将一个烘箱(3a)构造成,使得该烘箱以300℃+/-小于50℃、特别是小于40℃、30℃、20℃或10℃的温度进行加热,和/或至少一个烘箱或另一个烘箱以400℃+/-小于50℃、特别是小于40℃、30℃、20℃或10℃的温度进行加热,和/或第三烘箱(3c)设定为用于第二退火阶段和/或用于降温或冷却。
CN201910063195.7A 2018-01-23 2019-01-23 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塑料材料片段的设备 Active CN110065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1455.4 2018-01-23
DE102018101455.4A DE102018101455A1 (de) 2018-01-23 2018-01-23 Vorrichtung zum mono- oder biaxialen Recken von Kunststoffmaterialabschnitt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5222A true CN110065222A (zh) 2019-07-30
CN110065222B CN110065222B (zh) 2021-06-15

Family

ID=6503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3195.7A Active CN110065222B (zh) 2018-01-23 2019-01-23 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塑料材料片段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7463B2 (zh)
EP (2) EP3513945B1 (zh)
JP (1) JP7302975B2 (zh)
KR (1) KR102265328B1 (zh)
CN (1) CN110065222B (zh)
DE (1) DE10201810145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2407A (zh) * 2019-10-25 2020-01-10 商丘市锦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袋拉伸度检测用拉力试验机
CN110843200A (zh) * 2019-11-18 2020-02-28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单驱变倍率双向拉伸静态薄膜装置
CN115923112A (zh) * 2023-03-09 2023-04-07 天津市华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bopp薄膜用拉伸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88486A (en) * 2015-09-17 2021-12-14 Honda Motor Co Ltd Resin molding method and resin molding device
DE102018127073A1 (de) * 2018-10-30 2020-04-30 Brückner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Folienreckanlage
CN113001950B (zh) * 2020-10-09 2023-09-12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薄膜双向变倍率静态拉伸装置
CN112248419A (zh) * 2020-10-10 2021-01-22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超大拉伸比的薄膜平面拉伸装置
CN112600766B (zh) * 2020-12-10 2022-07-15 西藏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工程用具有分布式混合结构的交换机
KR102419973B1 (ko) * 2021-10-22 2022-07-13 위더스케미칼 주식회사 온도 조절부를 구비한 필름의 폭방향 연신 장치
CN114544324A (zh) * 2022-02-23 2022-05-27 山东大学 一种用于磁化的软材料试样的单轴拉伸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5640A (en) * 1968-10-17 1972-01-18 Sierracin Corp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sheet material
KR101082266B1 (ko) * 2011-08-26 2011-11-09 이현철 2축 필름 연신기
CN102802919A (zh) * 2009-04-06 2012-11-28 科林博士有限公司 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膜片材的装置
CN105705314A (zh) * 2013-07-18 2016-06-22 布鲁克纳机械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直线电机驱动的输送设备、特别是拉伸设备
CN106239887A (zh) * 2016-08-26 2016-12-21 艾能赛克机械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亚克力片材的夹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9217A (en) * 1954-11-15 1956-08-21 Albin K Peterson Stretching and forming apparatus
DE1928734U (de) 1963-04-10 1965-12-09 Brueckner Trocknerbau Inh Gern Vorrichtung zum recken von folien oder platten.
NL148395B (nl) 1968-06-25 1976-01-15 Philips Nv Regelafsluiter.
US3579718A (en) * 1968-10-17 1971-05-25 Sierracin Corp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sheet material
JPS5949939A (ja) * 1982-09-17 1984-03-22 Toray Ind Inc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装置
JPS62211124A (ja) * 1986-03-12 1987-09-17 Toray Ind Inc ステンタ
DE3928454A1 (de) * 1989-08-29 1991-03-07 Kampf Gmbh & Co Maschf Kluppe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US5321109A (en) * 1992-11-17 1994-06-14 Impra, Inc. Uniformly expanded PTFE film
US6916440B2 (en) * 2001-05-31 2005-07-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ransversely drawn films with substantially uniaxial character
JP4250107B2 (ja) * 2004-02-13 2009-04-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延伸機
US7896634B2 (en) * 2004-03-29 2011-03-01 Fujifilm Corporation Film stretching apparatus
JP5371523B2 (ja) * 2009-04-14 2013-12-18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延伸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ムの延伸方法
JP2011095252A (ja) * 2009-09-29 2011-05-12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樹脂フィルム特性評価装置
JP2011240581A (ja) * 2010-05-18 2011-12-01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断熱パネル構造
KR101556246B1 (ko) * 2015-03-31 2015-09-30 이현철 4축 필름 연신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5640A (en) * 1968-10-17 1972-01-18 Sierracin Corp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sheet material
CN102802919A (zh) * 2009-04-06 2012-11-28 科林博士有限公司 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膜片材的装置
KR101082266B1 (ko) * 2011-08-26 2011-11-09 이현철 2축 필름 연신기
CN105705314A (zh) * 2013-07-18 2016-06-22 布鲁克纳机械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直线电机驱动的输送设备、特别是拉伸设备
CN106239887A (zh) * 2016-08-26 2016-12-21 艾能赛克机械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亚克力片材的夹持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2407A (zh) * 2019-10-25 2020-01-10 商丘市锦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袋拉伸度检测用拉力试验机
CN110672407B (zh) * 2019-10-25 2022-03-08 商丘市锦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袋拉伸度检测用拉力试验机
CN110843200A (zh) * 2019-11-18 2020-02-28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单驱变倍率双向拉伸静态薄膜装置
CN110843200B (zh) * 2019-11-18 2021-05-28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单驱变倍率双向拉伸静态薄膜装置
CN115923112A (zh) * 2023-03-09 2023-04-07 天津市华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bopp薄膜用拉伸设备
CN115923112B (zh) * 2023-03-09 2023-05-05 天津市华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bopp薄膜用拉伸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4060A3 (de) 2020-09-16
JP7302975B2 (ja) 2023-07-04
EP3513945A1 (de) 2019-07-24
EP3674060B1 (de) 2021-05-05
KR102265328B1 (ko) 2021-06-16
US11097463B2 (en) 2021-08-24
JP2019147371A (ja) 2019-09-05
KR20190089769A (ko) 2019-07-31
CN110065222B (zh) 2021-06-15
EP3513945B1 (de) 2020-03-18
US20190224906A1 (en) 2019-07-25
DE102018101455A1 (de) 2019-07-25
EP3674060A2 (de)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5222A (zh) 用于单轴或双轴拉伸塑料材料片段的设备
JP4470190B2 (ja) 材料クランプ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に用いられる材料クランプ装置
HU212542B (e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bent glass
JP4087111B2 (ja) 車両窓用ガラス板
CN209468459U (zh) 一种皮革基布室型烘干装置
FI87761C (fi) Anordning foer framstaellning av bomberade glasskivor
KR101750261B1 (ko) 곡면 윈도우 글라스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곡면글라스 제조방법
KR101764946B1 (ko) 시험편 연신 장치 및 시험편 연신 방법
TW201822989A (zh) 塑料件的製作設備與製作方法
CN116805663B (zh) 一种基于cpo共封装的芯片微距封装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1969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分容车间冷却系统
EP1153729B1 (en) Extensible gripper for clamping the head portions of plastics material plates
CN109875168A (zh) 一种上胶肩带裁片自动折合设备
CN106393655B (zh) 成型设备及行李箱的箱体成型方法
CN113614040A (zh) 具有可变弯曲站的玻璃处理系统
JP4831504B2 (ja) 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の成形設備
EP1473282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ering a glass sheet
CN208889674U (zh) 一种封边压合装置
CN206632548U (zh) 预焊接机构
CN107813117B (zh) 一种盖体的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N216637908U (zh) 防过热压光机
CN212150726U (zh) 一种用于袜子缝头装置与剃毛装置之间的传递装置
CN212610720U (zh) 一种用于皮革切割的皮革机械
CN219972709U (zh) 一种涤纶面料阶梯式控温成型装置
CN220492387U (zh) 一种拉线捋直压护套二次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Sigsdorf

Patentee after: BRuCKNER MASCHINENBAU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Sigsdorf

Patentee before: BRuCKNER MASCHINENBAU GmbH & Co.K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