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0443A - 对基板作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基板作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0443A
CN110050443A CN201680091503.1A CN201680091503A CN110050443A CN 110050443 A CN110050443 A CN 110050443A CN 201680091503 A CN201680091503 A CN 201680091503A CN 110050443 A CN110050443 A CN 110050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rmation
processing unit
communication
substrate
bas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15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0443B (zh
Inventor
中井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50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0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0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0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4Star or tre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通知针对通信异常的信息来实现通信异常的应对所花费的时间的缩短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安装装置(33)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根据第一网络(18)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两个装置间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显示装置(42)除了显示产生了第一网络(18)的通信异常之外,还显示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确认结果。由此,对基板作业系统(10)的作业者通过确认显示装置(42)的显示内容,能够确认在第一网络(18)中可能在哪个通信路径等中产生通信异常。

Description

对基板作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应对对基板作业系统的通信异常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涉及FA(Factory Automation:工厂自动化)网络的技术,有与机器人控制器和主单元之间的通信异常相关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等)。在该FA网络中,在机器人的调整作业期间检测到多次通信异常的情况下,仅使第一次的通信异常有效(将第二次以后作废等)。由此,抑制调整作业由于通信异常的检测而中止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723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例如,在使印刷机、多个安装机等对基板作业装置连结而构成了生产线的对基板作业系统中,伴随着装置的高度化、复杂化,网络的结构也变复杂。另外,作为引起通信异常的原因,例如有通信线的切断、设定错误、网络设备的故障等各种原因。因此,在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作业者难以确定出其原因,存在其应对花费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课题在于提供通过通知针对通信异常的信息来实现通信异常的应对所花费的时间的缩短的对基板作业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对基板作业系统,具备: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经由网络而相互连接,并对基板进行作业;管理装置,经由上述网络而分别与上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连接,并管理上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第一确认处理部,设置于上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及上述管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并根据上述网络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将上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及上述管理装置中的至少两个装置连接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及通知部,通知上述网络中产生了通信异常及上述第一确认处理部的确认结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对基板作业系统的作业者等通过确认通知部的通知内容,能够确认在将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管理装置连接的网络中可能在哪个通信路径等中产生通信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对基板作业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连接管理PC和安装系统的第一网络及连接管理PC和主机的第二网络的结构的图。
图3是安装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网络中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的对基板作业系统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一网络中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的对基板作业系统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产生了通信异常的对基板作业系统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产生了通信异常时的显示装置的显示的图。
图8是表示确认管理程序的通信的图。
图9是表示基于PING数据的通信确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式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1.对基板作业系统的结构)
图1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基板作业系统10的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对基板作业系统10具有向基板11安装电子元件12的多个生产线13。多个生产线13分别例如从生产线的上游侧依次排列配置基板投入机21、印刷机22、多个安装系统24、安装作业结果检查机25、回流炉27、最终检查机28。基板11依次通过这些设备等来安装电子元件12。另外,对基板作业系统10具备统一控制上述的各个基板投入机21等的管理计算机15和与管理计算机15连接的主机16。此外,构成上述的生产线13的各设备等是本申请的对基板进行作业的对基板作业装置的一个例子。
印刷机22对从上游侧的基板投入机21搬入的基板11印刷预定图案的焊料。安装系统24向从印刷机22搬入的基板11安装电子元件12。安装作业结果检查机25检查电子元件12相对于基板11的安装状态的优劣。回流炉27对由安装作业结果检查机25判定为良好的基板11进行加热。印刷至基板11的焊料通过在加热之后冷却而熔融及固化。由此,电子元件12接合于基板11。最终检查机28对接合于基板11的电子元件12的状态等进行检查。
管理计算机15经由第一网络18而与基板投入机21等连接。管理计算机15具备存储装置15A。存储装置15A例如具备硬盘、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装置15A存储有与多个生产线13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与各生产线13所生产的基板11的种类及生产量等相关的生产计划的信息、为了生产上述各种基板11而控制基板投入机21等的动作的生产程序等。另外,在存储装置15A保存有将生产程序等向基板投入机21等发送的处理、用于对发送信息进行记录/管理等的管理程序PG。管理计算机15通过利用CPU15E(参照图2)执行管理程序PG,从而实现经由第一网络18而向各生产线13的基板投入机21等发送生产程序等的功能。例如,各安装系统24基于接收到的生产程序所设定的安装位置来向基板11安装电子元件12。
主机16经由第二网络19而与管理计算机15连接。生产线13的作业者等例如能够通过操作主机16的输入装置16A(参照图2),进行从管理计算机15向基板投入机21等发送的生产程序的变更。由此,作业者等能够对基于生产程序的安装系统24的动作方式进行变更。
(2.网络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对基板作业系统10的第一网络18及第二网络19的结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2所示,对对基板作业系统10的第二网络19中的连接多个安装系统24和管理计算机15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针对将除安装系统24以外的基板投入机21等和管理计算机15连接的第一网络18的结构,是与图2所示的安装系统24的情况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针对除安装系统24以外的对基板作业装置(基板投入机21等),也能够执行由后述的安装系统24实施的第一网络18的通信障碍的确认处理。
如图2所示,一个安装系统24具备一个底座31、在该底座31上排列配置的两个模块32及配置于该模块32的两个安装装置33等。配置于模块32的两个安装装置33经由设置于模块32的LAN集线器36而相互连接。
LAN集线器36例如经由LAN线缆LN1而分别与两个安装装置33连接。另外,LAN集线器36分别经由LAN线缆LN2而与在生产工厂的通信室(省略图示)等设置的LAN集线器20连接。因此,设置在底座31上的两个模块32经由LAN集线器20及LAN线缆LN2而相互连接。LAN集线器20、36例如是交换式集线器。LAN集线器20经由LAN线缆LN3而与管理计算机15所具备的通信电路15B连接。
因此,安装装置33分别通过经由LAN线缆LN1~LN3及LAN集线器20、36的第一网络18而与管理计算机15连接。第一网络18例如通过由LAN集线器20将LAN线缆LN2等集线而成的星型局域网构成,能够执行以TCP/IP协议为基准的通信。此外,第一网络18的网络结构是一个例子,能够根据安装系统24的配置等适当地变更。另外,第一网络18所采用的通信协议不局限于TCP/IP协议,也可以采用其他通信协议。另外,第一网络18的通信不局限于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管理计算机15具备存储装置15A、通信电路15B、通信电路15C、确认处理部15D、CPU15E等。通信电路15B、15C例如能够执行以TCP/IP协议为基准的通信。存储装置15A及通信电路15B、15C例如通过安装有CPU15E的处理基板的内部总线而相互连接。通信电路15C经由LAN线缆LN5而与LAN集线器29连接。LAN集线器29经由LAN线缆LN6而与主机16的通信电路16B连接。
因此,主机16通过经由LAN线缆LN5、LN6及LAN集线器29的第二网络19而与管理计算机15连接。第二网络19例如是与生产工厂的第一网络18不同的网络,是办公室等所使用的公司内部网络。主机16除了上述的输入装置16A、通信电路16B之外,还具备显示装置16C。主机16例如使经由输入装置16A而输入的生产程序的变更内容显示于显示装置16C。
(3.安装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对安装装置3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表示安装装置33的框图。如图3所示,安装装置33具备主控制部41、显示装置42、供给装置43、安装头44、伺服基板46、图像处理基板47、电源部48及LAN接口49。主控制部41例如是具备CPU、存储器等的处理基板,控制显示装置42、伺服基板46等,并统一控制安装装置33的动作。
显示装置42例如是触摸面板,具备液晶面板、从液晶面板的背面侧照射光的LED等光源及与液晶面板的表面贴合的接触感知膜等。显示装置42根据来自作业者的操作内容显示与安装装置33相关的信息。
供给装置43例如具备从使电子元件12(参照图1)带化的载带供给电子元件12的多个带式供料器。供给装置43经由通信线51A而与主控制部41连接。供给装置43基于主控制部41的控制而在预定的时机将电子元件12向供给位置供给。此外,供给装置43不局限于供料器型的供给装置,例如也可以是供给配置在托盘上的电子元件12的托盘型的供给装置。
安装头44具备作为驱动源发挥功能的马达44A和标记相机44B。伺服基板46经由通信线51B而与主控制部41连接。伺服基板46经由通信线51B向主控制部41发送从马达44A的编码器接收到的编码器信息。伺服基板46基于来自主控制部41的控制信息控制向马达44A供给的电力(三相交流等)。由此,马达44A控制旋转位置、速度等。马达44A例如对安装头44的位置、吸附并保持电子元件12的吸嘴(省略图示)的位置等进行变更。安装头44根据马达44A的驱动,对向供给装置43的供给位置供给的电子元件12进行吸附并向基板11安装。
标记相机44B例如是用于拍摄设置于基板11的标记的相机。此处所说的标记例如是用于识别基板11的识别信息。或者,标记例如是当在一个基板11集中制造多个处理基板(智能手机用的较小的基板等)的情况下用于识别多个处理基板中的不良的处理基板的识别信息。
图像处理基板47经由通信线51C而与主控制部41连接。图像处理基板47基于主控制部41的控制对标记相机44B进行拍摄指示。图像处理基板47对从标记相机44B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实施修正等,并将修正后的图像数据向主控制部41发送。由此,主控制部41基于由标记相机44B拍摄到的图像数据,变更使安装头44移动的位置等,从而能够适当地实施安装作业。
电源部48作为向上述的主控制部41、显示装置42、供给装置43、安装头44、伺服基板46及图像处理基板47供给电力的驱动源发挥功能。另外,安装装置33经由连接于LAN接口49的LAN线缆LN1而与LAN集线器36(参照图2)连接。
(3-1.外部接口52A~52C的结构)
另外,如图3所示,供给装置43经由外部接口52A而与主控制部41连接。同样,伺服基板46经由外部接口52B而与主控制部41连接。同样,图像处理基板47经由外部接口52C而与主控制部41连接。外部接口52A、52B、52C分别例如将表示是否从电源部48供给电力的确认信号SI1向主控制部41输出。例如,在从电源部48对供给装置43供给电力的状态下,外部接口52A输出高电平的确认信号SI1。另外,在未从电源部48向供给装置43供给电力的状态下,或者在即便供给电力也未起动(未投入电源等)的状态下,外部接口52A输出低电平的确认信号SI1。由此,主控制部41通过检测从各外部接口52A~52C输出的确认信号SI1,能够判定供给装置43等的电力的供给状态。此外,上述的供给装置43、伺服基板46及图像处理基板47是本申请的子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4.通信异常的确认)
接下来,对第一网络18中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的对基板作业系统10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图4及图5是表示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此处,如图2所示,管理计算机15具备在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对第一网络18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确认的确认处理部15D。另外,如图3所示,各安装装置33的主控制部41具备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和第二确认处理部41B。由确认处理部15D、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及第二确认处理部41B进行的处理例如也可以通过由主控制部41等所具备的CPU执行程序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构成确认处理部15D等。此外,针对由第二确认处理部41B进行的通信异常的原因的确认将后述。
对基板作业系统10例如若起动则执行图4及图5所示的处理。首先,在图4的S11中,对基板作业系统10从管理计算机15将网络结构信息D1向各安装装置33下载。该网络结构信息D1是用于在第一网络18中发送数据时确定出发送目的地(安装装置33等)的信息。具体而言,网络结构信息D1例如是将用于识别各安装装置33的识别信息和在各安装装置33的LAN接口49设定的IP地址建立管理而成的数据。网络结构信息D1例如在当产生了通信异常时通过从安装装置33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发送的PING数据D4(参照图9)来切分并确认通信路径的异常位置时使用。安装装置33通过每当起动时获取网络结构信息D1,能够获取与最新的网络结构对应的网络结构信息D1。此外,安装装置33也可以构成为仅在网络结构有变更的情况下获取网络结构信息D1。
各安装装置33的主控制部41将从管理计算机15下载的网络结构信息D1例如存储于存储器41C(参照图3)。接下来,对基板作业系统10开始基于通过作业者生成的生产程序、生产计划的安装作业(S12)。
接下来,各安装装置33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判定是否存在通信异常(S13)。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在未检测到通信异常的情况下(S13:否),反复执行S13的处理。
图6表示产生了通信异常的状态下的一个例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6所示,为了将多个安装装置33相互区别而从配置于生产线13的上游侧的安装装置33依次称为安装装置33A、33B、33C···33Z进行说明。另外,在不区别各安装装置33而通称的情况下,未在附图标记后附加字母而称为安装装置33。
另外,如上述那样,当在一个基板11集中制造多个处理基板时,最上游侧的安装装置33A对表示多个处理基板中的不良基板的标记赋予哪个处理基板进行确认。安装装置33A例如在开始电子元件12相对于基板11的安装作业之前,通过标记相机44B(参照图3)拍摄并确认各处理基板的标记。接下来,安装装置33A在将基板11向下游侧搬运之前,向下游侧的安装装置33B发送设定数据D2。该设定数据D2是表示不良的处理基板的位置、即不需要实施电子元件12的安装作业的处理基板的位置的数据。由此,下游侧的安装装置33B也可以在开始安装作业之前,不实施由标记相机44B检查不良基板的位置的作业,即不实施与上游侧的安装装置33A重复的作业。该设定数据D2是与本申请的对基板作业相关的设定数据的一个例子。此外,设定数据D2不局限于上述的不良基板的信息,例如,也可以是在生产线13的各装置(基板投入机21等)中共同使用的基板11的搬运时机、速度的数据。
接下来,从上游起第二个安装装置33B将从安装装置33A接收到的设定数据D2向下游侧的安装装置33C发送。这样安装装置33B以后的下游侧的安装装置33通过将设定数据D2向下游侧转送,能够实现重复作业的省略(作业效率的提高)。此时,例如,如图6所示,在连接安装装置33C与LAN集线器36的LAN线缆LN1处产生了断线。在这种情况下,安装装置33B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根据没有从下游侧的安装装置33C接收到设定数据D2的响应,检测出在第一网络18中产生了通信异常(S13:是)。这样,例如在伴随着安装作业的通信中没有正常的响应的情况下,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检测出通信异常的产生。此外,也可以通过管理计算机15的确认处理部15D来检测设定数据D2的通信错误。另外,也可以是,对基板作业系统10在检测出通信异常的情况下停止安装作业,使装置成为安全的状态(使安装头44退避的状态)而从安装装置33B产生警告音等。
若检测出通信异常的产生(S13:是),则安装装置33B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确认是否能够与管理计算机15通信(S14)。例如,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将向管理计算机15检测出通信异常和要求响应的数据向管理计算机15发送。
(4-1.从管理计算机15存在响应的情况)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安装装置33B和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正常,因此安装装置33B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确认出来自管理计算机15的响应(S14:是)。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确认出没有通信异常(S14:是),因此在此之后的确认通信异常的原因的处理中止(S15)。
另一方面,管理计算机15由于从安装装置33B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接收到产生了通信异常这一情况,所以开始确认第一网络18的通信异常的原因的处理(S15)。此处,管理计算机15的确认处理部15D例如在起动对基板作业系统10之后,每隔预定时间向与第一网络18连接的所有装置(安装装置33等)发送确认用数据D3(第三确认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确认处理部15D例如发送作为IP地址而指定出广播地址的确认用数据D3来确认来自各装置(安装装置33等)的响应。而且,确认处理部15D预先将对于第一网络18的通信为正常的状态的确认用数据D3的响应的结果保存于存储装置15A。
接下来,产生通信异常,在S15的处理中,确认处理部15D若从安装装置33B接收通知第一网络18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的数据,则向与第一网络18连接的所有装置再次发送确认用数据D3(S16)。确认处理部15D对预先保存于存储装置15A的对于正常时的确认用数据D3的响应的结果和S16中执行的对于异常时的确认用数据D3的响应的结果进行比较,确认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正常时从所有安装装置33都有响应,在通信异常中没有来自安装装置33C的响应。确认处理部15D例如基于比较结果和网络结构对产生了通信异常的通信路径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来自与相同的LAN集线器36连接的两个安装装置33C、33D中的安装装置33C的响应,因此确认处理部15D能够检测出从LAN集线器36至安装装置33C侧的通信路径产生了通信异常。因此,确认处理部15D能够检测出连接安装装置33C与LAN集线器36的LAN线缆LN1的断线的可能性。
接下来,确认处理部15D执行产生了通信异常及确认结果的显示处理(S17)。确认处理部15D例如在主机16的显示装置16C、检测到通信异常的安装装置33B的显示装置42显示产生了通信异常这一情况等(S17)。例如,安装装置33B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基于从管理计算机15的确认处理部15D接收到的数据来切换显示装置42的显示。
图7表示显示装置42的显示的一个例子。图7所示的模块ID(MID-00A-011)是具备安装装置33C的模块32的识别信息。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应该确认将设置于一个模块32的两个安装装置33C、33D中的上游侧的安装装置33C与LAN集线器36连接的LAN线缆LN1,因此将该情况显示于显示装置42(参照图7)。由此,作业者通过确认显示装置42的显示,能够确认在哪个通信路径等产生通信异常。此外,确认结果不局限于显示于显示装置42,也可以显示于管理计算机15的显示装置16C(通知部)。另外,检测到通信异常的安装装置33B除了显示装置42的显示之外,还可以使警告灯点亮或者使蜂鸣器鸣响而向作业者通知异常。另外,安装装置33B也可以在作业者的移动终端执行显示、通知。
(4-2.没有从管理计算机15响应的情况)
接下来,对上述的S14中没有从管理计算机15响应的情况进行说明。在S14中,在没有来自管理计算机15的响应的情况下(S14:否),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确认除了通信异常之外的其他原因。
此处,作为其他原因,认为有例如在上述的管理计算机15的CPU15E中管理程序PG未正确执行、或者由于管理程序PG停止而在安装装置33和管理计算机15之间产生通信异常的情况。例如,在尽管在安装作业期间需要与管理计算机15通信但没有从管理计算机15响应的情况下,各安装装置33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检测出通信异常(图4的S13:是),无法与管理计算机15通信(S14:否)。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确认管理计算机15中的管理程序PG的执行(图5的S19)。
图8表示确认管理程序PG的通信。此外,图8为了避免附图繁琐,将图2所示的对基板作业系统10的结构简化示出。如图8所示,在S19中,检测到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异常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将确认管理程序PG是否被正确执行的控制指令CMD(第二确认用数据)向管理计算机15发送。例如,管理计算机15的CPU15E(参照图2)与管理程序PG分开执行监视管理程序PG的执行状态的监视程序。而且,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对该监视程序发送控制指令CMD,确认管理程序PG是否被正确执行。或者,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例如也可以对管理计算机15的操作系统(OS)发送控制指令CMD而询问管理程序PG的执行状态。
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若从管理计算机15接收管理程序PG未被正确执行这一情况(S19:是),则执行图4的S17。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例如也可以将在管理计算机15中产生管理程序PG的执行错误这一情况与产生通信异常这一情况一起显示于显示装置42。由此,作业者能够执行操作主机16而使管理计算机15再起动等适当的应对。此外,管理计算机15也可以基于管理程序PG的执行错误的检测来自动地执行再起动等。
另外,作为通信异常的其他原因,例如认为有通信拥挤。因此,在管理计算机15中管理程序PG被正确执行的情况下(S19:否),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执行通信量的判定(S21)。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对在具备该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安装装置33和第一网络18之间收发的数据的量进行检测(S21)。
例如,如图3所示,主控制部41和图像处理基板47都与LAN接口49(LAN线缆LN1)连接,共享与第一网络18连接的通信路径。因此,例如,在从图像处理基板47向管理计算机15发送大量图像数据产生了通信拥挤的情况下,在共享通信路径的主控制部41中,产生无法与管理计算机15通信的通信异常(通信的延迟等)。
因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例如在对LAN接口49询问收发的数据量、且收发了预定数据量以上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为产生通信拥挤(S21:是)。
在产生拥挤的情况下(S21:是),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对等待数据发送的单元(例如,主控制部41)通知产生了拥挤这一情况,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对主控制部41指示数据的再发送(S22)。由此,在通信拥挤为暂时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能够与管理计算机15通信。主控制部41若再发送数据并从管理计算机15接受接收通知(S23:是),则将该情况向第一确认处理部41A通知。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开始从图4的S13起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18未产生断线等物理上的障碍,能够回避暂时的通信拥挤而继续安装作业。
另一方面,在数据的再发送失败的情况下(S23:否),有可能通信拥挤不是暂时的。例如,有可能由于程序的故障等而使图像处理基板47持续发送大量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主控制部41将表示数据的再发送失败这一情况向第一确认处理部41A通知。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执行显示产生了通信异常这一情况及确认结果(通信拥挤的可能性)的处理(图4的S17)。此外,也可以是,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不仅询问LAN接口49的通信量,例如还对LAN集线器36询问数据通信量,来确认LAN集线器36中的通信拥挤。
另外,在未产生通信拥挤的情况下(S21:否),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执行基于PING数据D4的通信异常的原因的确认处理(S24)。作为一个例子,使用图9对安装装置33A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发送PING数据D4的处理进行说明。
安装装置33A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参照图3)基于S11中从管理计算机15下载的网络结构信息D1,决定PING数据D4的发送目的地(S24)。在网络结构信息D1,除了各安装装置33的识别信息及IP地址之外,还设定有用于对通信路径的异常位置进行切分的步骤。作为步骤,例如设定有从第一网络18的管理计算机15侧(上游侧)切分异常位置的步骤。此外,也可以将切分异常位置的步骤的信息作为与网络结构信息D1分开的其他信息来准备。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9所示,安装装置33A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向经由LAN集线器20而连接的安装装置33C发送PING数据D4(参照图9中的发送路径61)。由此,在有从安装装置33C对PING数据D4的响应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安装装置33A→LAN集线器36→LAN集线器20→LAN集线器36→安装装置33C”的通信路径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在S14中无法与管理计算机15通信(S14:否),并且能够在安装装置33A和LAN集线器20之间进行通信。因此,安装装置33A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判定为存在LAN集线器20和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异常(LAN线缆LN3的断线等)的可能性。此外,基于PING数据D4的异常位置的切分步骤、切分后的判定方法可根据第一网络18的结构而适当地变更。另外,也可以是,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在对安装装置33C发送PING数据D4之前,首先,向管理计算机15发送PING数据D4,再次确认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异常。
在没有从安装装置33C响应的情况下,安装装置33A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向与相同的LAN集线器36连接的安装装置33B发送PING数据D4(参照图9中的发送路径62)。在有从安装装置33B响应的情况下,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例如判定为存在比LAN集线器36靠上游侧的设备等(LAN集线器20、LAN线缆LN2)的异常的可能性。另外,在没有从安装装置33B响应的情况下,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例如判定为存在比LAN集线器36靠下游侧的异常(LAN集线器36的故障、LAN线缆LN1的断线)的可能性。这样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对在第一网络18的哪个通信路径产生通信异常进行切分。而且,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执行例如将产生了通信异常这一情况及确认结果显示于具备该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安装装置33(上述例中安装装置33A)的处理(图3的S17)。
(4-3.由第二确认处理部41B进行的确认处理)
接下来,对由第二确认处理部41B进行的通信异常的确认处理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供给装置43、伺服基板46及图像处理基板47分别经由外部接口52A~52C而与主控制部41连接。主控制部41的第二确认处理部41B通过检测从各外部接口52A~52C输出的确认信号SI1,能够判定是否对供给装置43等供给电力。由此,在通信线51A~51C中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第二确认处理部41B通过确认是否从各外部接口52A~52C输出确认信号SI1,能够确认是由通信线51A~51C的切断等引起的通信异常、还是由本来就未对供给装置43等供给或者投入电源引起的通信异常。
例如,在对基板作业系统10(安装装置33)的起动时,尽管经由通信线51A而对供给装置43发送了初始设定的数据,但主控制部41也在没有从供给装置43响应的情况下,执行由第二确认处理部41B进行的确认处理。第二确认处理部41B对是否从外部接口52A输出正常的确认信号SI1(高电平的确认信号SI1)进行确认。在输出高电平的确认信号SI1、即对供给装置43供给电力的情况下,第二确认处理部41B例如判定为通信线51A的断线。另外,在输出低电平的确认信号SI1的情况下,第二确认处理部41B判定为产生与对供给装置43供给电力相关的障碍。第二确认处理部41B将通信线51A~51C中产生了通信异常这一情况及确认结果例如显示于显示装置42。由此,第二确认处理部41B能够对安装装置33内的通信线51A的断线等难以发现的通信异常进行确认并向作业者通知。
顺便一提,基板投入机21、印刷机22、安装系统24(安装装置33)、安装作业结果检查机25、回流炉27及最终检查机28是对基板作业装置的一个例子。管理计算机15是管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及确认处理部15D是第一确认处理部的一个例子。显示装置42及显示装置16C是通知部的一个例子。PING数据D4是第一确认用数据的一个例子。控制指令CMD是第二确认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确认用数据D3是第三确认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电子元件12是元件的一个例子。供给装置43、伺服基板46及图像处理基板47是子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5.效果)
以上,根据详细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效果1)本实施方式的对基板作业系统10具备: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例如,安装装置33),经由第一网络18(网络)而相互连接,并对基板11进行作业;管理计算机15(管理装置),经由第一网络18而分别与多个安装装置33连接,并管理多个安装装置33;第一确认处理部(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及确认处理部15D),设置于多个安装装置33及管理计算机15中的至少一个装置,并根据第一网络18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将多个安装装置33及管理计算机15中的至少两个装置连接的LAN线缆LN1等(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及通知部(显示装置42、显示装置16C),通知表示第一网络18中产生了通信异常及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等的确认结果。
据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等通过根据第一网络18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两个装置之间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从而能够确认是否在该通信路径中产生通信异常。显示装置42等(通知部)除了向对基板作业系统10的作业者等通知产生了第一网络18的通信异常之外,还向对基板作业系统10的作业者等通知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等的确认结果。由此,作业者等通过确认显示装置42等的显示内容,能够确认在将多个安装装置33、管理计算机15连接的第一网络18中可能在哪个通信路径等中产生通信异常。作业者等能够迅速地实施异常位置的切分、掌握等,因此能够实现通信异常的应对所花费的时间的缩短。
(效果2)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等通过在多个安装装置33及管理计算机15中的至少两个装置之间进行确认用的通信,来确认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据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等在通信异常的产生后有意地在两个装置之间进行确认用的通信,例如基于对确认用数据的响应的有无、响应的内容等,能够确认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
(效果3)对基板作业系统10还具备在经由第一网络18分别向多个安装装置33发送数据时为了确定发送目的地所需要的网络结构信息D1。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设置于多个安装装置33中的至少一个安装装置33,根据第一网络18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基于网络结构信息D1向其他安装装置33及管理计算机15中的至少一个装置发送PING数据D4(第一确认用数据),根据对PING数据D4的响应来确认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图5的S24)。
据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根据通信异常的产生,向第一网络18上的其他装置(除发送PING数据D4的安装装置33以外的装置)发送PING数据D4,根据来自其他装置的响应的有无/内容等来确认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由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能够根据响应的有无等来确认在第一网络18上的哪个通信路径上产生通信异常。
(效果4)管理计算机15执行用于管理多个安装装置33的管理程序PG。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设置于多个安装装置33中的至少一个安装装置33,根据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向管理计算机15发送确认管理程序PG是否被正确执行的控制指令CMD(第二确认用数据),根据管理计算机15的响应来确认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图5的S19)。
据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根据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将控制指令CMD(第二确认用数据)向管理计算机15发送。例如,在管理计算机15中执行管理程序PG(应用程序、工序)的结构中,有可能由于设定错误等原因而使管理程序PG未正确执行(应用程序未起动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在安装装置33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没有异常,安装装置33也难以从管理计算机15(应用程序等)得到响应,有可能检测出通信异常。因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根据管理计算机15相对于控制指令CMD的响应的有无/内容等,判定管理程序PG是否被正确执行。由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能够确认是由于通信路径的切断等产生通信异常、还是由于应用程序的停止等产生通信异常(没有响应的状态)。
(效果5)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设置于多个安装装置33中的至少一个安装装置33,根据第一网络18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在确认出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中止在此之后的通信异常的确认处理(图4的S15)。
据此,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设置于多个安装装置33中的至少一个安装装置33。在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正常的情况下,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中止在此之后的确认处理。由此,例如,在管理计算机15还具备确认通信路径的异常的功能的情况下,管理计算机15能够取代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而开始确认处理。作为其结果,通过为了管理多个安装装置33而进行通信的管理计算机15,即通过在第一网络18中更加在整体上进行通信的管理计算机15,能够执行适当的确认处理。另外,防止在安装装置33和管理计算机15中执行重复的确认处理,也能够抑制伴随着确认处理而产生的通信拥挤。
(效果6)确认处理部15D(第一确认处理部)设置于管理计算机15,每隔预定时间向与第一网络18连接的所有装置发送确认用数据D3(第三确认用数据),保存第一网络18的正常通信状态下的对确认用数据D3的响应的结果。确认处理部15D根据第一网络18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向与第一网络18连接的所有装置再次发送确认用数据D3,对正常时和异常时的对确认用数据D3的响应的结果进行比较来确认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图4的S16)。
据此,确认处理部15D(第一确认处理部)向第一网络18上的所有装置发送确认用数据D3,预先保存正常时的响应结果。而且,确认处理部15D根据通信异常的产生再次发送确认用数据D3,对正常时与异常时的响应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能够集中确认多个通信路径的通信异常。由此,确认处理部15D能够迅速地确认在哪个通信路径中产生通信异常。
(效果7)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设置于多个安装装置33中的至少一个安装装置33,根据与具备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安装装置33连接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检测在具备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安装装置33和第一网络18之间收发的数据的量,根据检测结果来确认与具备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安装装置33连接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图5的S21)。
据此,当在与具备该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安装装置33连接的通信路径中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第一确认处理部41A对在与第一网络18之间收发的数据的量进行检测。例如,在从一个安装装置33内中的任意的单元(例如图像处理基板47)发送大量的数据并产生了通信拥挤的情况下,在共享通信路径的装置内的其他的单元(例如主控制部41)中,产生通信异常(通信的切断、延迟)。例如,在检测收发的数据量而未产生拥挤的情况下,第一确认处理部41A能够将产生通信异常的可能性向显示装置42通知(显示)。另外,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作为引起通信异常的原因而能够对其他原因(LAN线缆LN1的切断等)开始确认。
另一方面,在产生拥挤的情况下,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例如能够将表示在与具备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安装装置33连接的通信路径中没有异常这一情况向显示装置42通知(显示)。另外,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例如向等待数据的发送的单元等通知确认结果(产生了拥挤)。由此,等待发送的单元能够在过了一会儿之后,即在等待大量的数据发送的结束之后执行数据的再发送等执行适当的应对。
(效果8)多个安装装置33从对基板11进行作业的生产线13中的上游侧的安装装置33向下游侧的安装装置33传送与对基板作业相关的设定数据D2。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确认处理部15D根据设定数据D2的传送中的异常的产生来确认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据此,多个安装装置33将与对基板作业相关的设定数据D2从上游侧的装置向下游侧的装置传送。由此,下游侧的安装装置33省略与上游侧的安装装置33重复的作业(检查作业等)的一部分,能够实现作业的效率化。另外,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确认处理部15D在设定数据D2的传送的异常时确认通信异常的原因而产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取代上游侧的安装装置33而从管理计算机15向所有安装装置33发送设定数据等执行适当的应对。
(效果9)多个安装装置33分别是向基板11安装电子元件12(元件)的安装装置,并具备:主控制部41;子控制部(供给装置43、伺服基板46、图像处理基板47),经由通信线51A~51C而与主控制部41连接,并执行基于主控制部41的控制而进行的处理;及电源部48,对供给装置43等供给电力。供给装置43等具有外部接口52A~52C,上述外部接口52A~52C输出表示是否从电源部48供给电力的确认信号SI1。主控制部41具有第二确认处理部41B,上述第二确认处理部41B根据通信线51A~51C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是否从外部接口52A~52C输出确认信号SI1。通知部(显示装置42、显示装置16C)通知通信线51A~51C中产生了通信异常及第二确认处理部41B的确认结果。
据此,第二确认处理部41B根据将主控制部41和供给装置43等连接的通信线51A~51C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确认外部接口52A~52C的确认信号SI1的输出。显示装置42等除了将产生了通信线51A~51C的通信异常向作业者等通知之外,还将第二确认处理部41B的确认结果向作业者等通知。由此,作业者等通过确认显示装置42等的通知内容,能够对是由通信线51A~51C的切断等引起的通信异常、还是由于本来就未对供给装置43等(子控制部)供给或者投入电源而引起的通信异常进行确认。作业者等能够迅速地实施异常位置的切分、掌握等,因此能够实现通信异常的应对所花费的时间的缩短。
(6.变形方式)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进的形式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装置33实施通信异常的确认处理,但也可以是其他对基板作业装置(例如,基板投入机21)实施通信异常的确认处理。
另外,对基板作业系统10执行各种通信确认处理、图4的S14、S16(广播)、图5的S19(管理程序PG)、S21(通信量)及S24(PING数据D4)等,但也可以构成为执行这些中的至少一个确认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管理计算机15之间的通信路径正常的情况下,第一确认处理部41A中止在此之后的确认处理,但也可以不中止而继续。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计算机15也可以对自身(确认处理部15D)的确认结果与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的确认结果进行比较而判定通信异常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装置33(对基板作业装置)的第一确认处理部41A确认了自身所具备的LAN接口49的通信量,但不局限于此。例如,管理计算机15的确认处理部15D(第一确认处理部)也可以根据管理计算机15的通信异常来确认通信电路15B的通信量。
另外,供给装置43、伺服基板46及图像处理基板47也可以不具备外部接口52A~52C。
另外,管理计算机15可以是具备显示屏、键盘等的个人计算机,也可以是不具备显示屏、键盘的服务器。
附图标记说明
10...对基板作业系统 11...基板 12...电子元件(元件) 13...生产线 15...管理计算机(管理装置) 15D...确认处理部(第一确认处理部) 16C...显示装置(通知部)18...第一网络(网络) 21...基板投入机(对基板作业装置) 22...印刷机(对基板作业装置) 25...安装作业结果检查机(对基板作业装置) 27...回流炉(对基板作业装置) 28...最终检查机(对基板作业装置) 33...安装装置(对基板作业装置) 41...主控制部 41A...第一确认处理部 41B...第二确认处理部 42...显示装置(通知部) 43...供给装置(子控制部) 46...伺服基板(子控制部) 47...图像处理基板(子控制部) 48...电源部 51A~51C...通信线 52A~52C...外部接口 CMD...控制指令(第二确认用数据) D1...网络结构信息 D2...设定数据 D3...确认用数据(第三确认用数据) D4...PING数据(第一确认用数据) PG...管理程序 SI1...确认信号

Claims (9)

1.一种对基板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经由网络而相互连接,并对基板进行作业;
管理装置,经由所述网络而分别与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连接,并管理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
第一确认处理部,设置于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及所述管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并根据所述网络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将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及所述管理装置中的至少两个装置连接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及
通知部,通知所述网络中产生了通信异常及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的确认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通过在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及所述管理装置中的至少两个装置之间进行确认用的通信,来确认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其中,
所述对基板作业系统还具备在经由所述网络分别向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发送数据时为了确定发送目的地所需要的网络结构信息,
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设置于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对基板作业装置,根据所述网络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基于所述网络结构信息向其他对基板作业装置及所述管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发送第一确认用数据,根据对所述第一确认用数据的响应来确认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装置执行用于管理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的管理程序,
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设置于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对基板作业装置,根据与所述管理装置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确认所述管理程序是否被正确执行的第二确认用数据,根据所述管理装置的响应来确认与所述管理装置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设置于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对基板作业装置,根据所述网络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与所述管理装置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在确认出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中止在此之后的通信异常的确认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设置于所述管理装置,每隔预定时间向与所述网络连接的所有装置发送第三确认用数据,保存所述网络的正常通信状态下的对所述第三确认用数据的响应的结果,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根据所述网络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向与所述网络连接的所有装置再次发送所述第三确认用数据,对正常时和异常时的对所述第三确认用数据的响应的结果进行比较来确认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设置于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对基板作业装置,根据与具备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的对基板作业装置连接的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检测在具备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的对基板作业装置和所述网络之间收发的数据的量,根据检测结果来确认与具备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的对基板作业装置连接的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从对所述基板进行作业的生产线中的上游侧的对基板作业装置向下游侧的对基板作业装置传送与对基板作业相关的设定数据,
所述第一确认处理部根据所述设定数据的传送中的异常的产生来确认所述通信路径中的通信异常的原因。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板作业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分别是向所述基板安装元件的安装装置,并具备:主控制部;子控制部,经由通信线而与所述主控制部连接,并执行基于所述主控制部的控制而进行的处理;及电源部,对所述子控制部供给电力,
所述子控制部具有外部接口,所述外部接口输出表示是否从所述电源部供给电力的确认信号,
所述主控制部具有第二确认处理部,所述第二确认处理部根据所述通信线中的通信异常的产生来确认是否从所述外部接口输出所述确认信号,
所述通知部通知所述通信线中产生了通信异常及所述第二确认处理部的确认结果。
CN201680091503.1A 2016-12-12 2016-12-12 对基板作业系统 Active CN1100504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6842 WO2018109792A1 (ja) 2016-12-12 2016-12-12 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0443A true CN110050443A (zh) 2019-07-23
CN110050443B CN110050443B (zh) 2021-06-29

Family

ID=6255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1503.1A Active CN110050443B (zh) 2016-12-12 2016-12-12 对基板作业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9240B2 (zh)
EP (1) EP3554017B1 (zh)
JP (1) JP6764943B2 (zh)
CN (1) CN110050443B (zh)
WO (1) WO20181097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9014B2 (ja) * 2018-12-25 2023-01-19 株式会社Fuji 作業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018A1 (en) * 2000-05-20 2002-05-16 Equi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Network device power distribution scheme
JP2002271100A (ja) * 2001-03-13 2002-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の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US20080144185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Hand Held Product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rising deformable lens element
CN103298324A (zh) * 2012-02-22 2013-09-11 Juki株式会社 对基板作业系统
CN103534983A (zh) * 2012-11-30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缆插接情况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14240009A (ja) * 2014-09-02 2014-12-25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CN104737270A (zh) * 2012-11-02 2015-06-2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US9077611B2 (en) * 2004-07-07 2015-07-07 Sciencelogic, Inc. Self configuring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05191048A (zh) * 2013-03-14 2015-12-23 汽车能源供应公司 异常诊断装置
JP2016103675A (ja) * 2014-11-27 2016-06-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05766076A (zh) * 2013-11-29 2016-07-1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的数据更新方法及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2234B2 (ja) 1998-12-07 2008-02-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Fa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ロボットコントローラ
CN1496076A (zh) * 2002-09-18 2004-05-12 �ձ����ŵ绰��ʽ���� 数据通信方法,数据发射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发射程序
US7523184B2 (en) * 2002-12-31 2009-04-21 Time Warner Cab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distributed network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US9537731B2 (en) * 2004-07-07 2017-01-03 Sciencelogic, Inc.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non-traditional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opologies
JP2006229512A (ja) * 2005-02-17 2006-08-31 Nec Engineering Ltd サーバ切替方法,サーバ及びサーバ切替プログラム
PL2392099T3 (pl) * 2009-02-02 2018-02-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Komunikowanie zdarzenia w sieci
WO2010137063A1 (ja) * 2009-05-26 2010-1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管理サーバ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GB2497932A (en) * 2011-12-21 2013-07-03 Ibm Network device modelling of configuration commands to predict the effect of the commands on the device.
JP5858177B2 (ja) * 2012-05-30 2016-0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ネットプロトコル(ip)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4181428A1 (ja) * 2013-05-09 2014-1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Faネットワーク用lsiおよび通信装置
JP6278868B2 (ja) * 2014-08-28 2018-0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計算装置
WO2019016923A1 (ja) * 2017-07-20 2019-01-24 株式会社Fuji 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US10735269B2 (en) * 2018-08-31 2020-08-04 QOS Networking,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discovery and visual mapping of compute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018A1 (en) * 2000-05-20 2002-05-16 Equi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Network device power distribution scheme
JP2002271100A (ja) * 2001-03-13 2002-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の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US9077611B2 (en) * 2004-07-07 2015-07-07 Sciencelogic, Inc. Self configuring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US20080144185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Hand Held Product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rising deformable lens element
CN103298324A (zh) * 2012-02-22 2013-09-11 Juki株式会社 对基板作业系统
CN104737270A (zh) * 2012-11-02 2015-06-2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3534983A (zh) * 2012-11-30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缆插接情况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191048A (zh) * 2013-03-14 2015-12-23 汽车能源供应公司 异常诊断装置
CN105766076A (zh) * 2013-11-29 2016-07-1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的数据更新方法及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
JP2014240009A (ja) * 2014-09-02 2014-12-25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2016103675A (ja) * 2014-11-27 2016-06-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NG-CHIEH LIN: "Dramatic lowering of work function for the barium atoms adsorbed onto a p(2x2) W(001) substrate based on Ab initio calculations",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VACUUM ELECTRONICS CONFERENCE》 *
周平来: "太阳翼基板单元制造模式实践研究", 《航天制造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64943B2 (ja) 2020-10-07
EP3554017A1 (en) 2019-10-16
EP3554017A4 (en) 2019-12-18
US10979240B2 (en) 2021-04-13
JPWO2018109792A1 (ja) 2019-08-08
EP3554017B1 (en) 2021-01-20
CN110050443B (zh) 2021-06-29
US20200084059A1 (en) 2020-03-12
WO2018109792A1 (ja)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9745B2 (en)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controller and field devices
US7818086B2 (en) Component mounter, warning no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warning notification method
JP2014164598A (ja)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および作業者端末、ならびに管理サーバおよび作業者端末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5766076A (zh) 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的数据更新方法及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
WO2012134101A2 (en) Multiple plc simulation system
CN102200769A (zh) 一种工业企业实时报警的系统和方法
US10678592B2 (e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JP2009099949A (ja) 部品搭載装置、警告報知装置および警告報知方法
JP2004259044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203919063U (zh) 机器人系统
CN110050443A (zh) 对基板作业系统
CN107784706A (zh) 一种生产执行管理系统、生产设备及生产执行系统
TW202006536A (zh) 設備異常告警系統、方法及可讀存儲介質
JP6806475B2 (ja) 部品実装機及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04950880B (zh) 工控设备调试系统及方法
CN105022341A (zh) 一种光纤柔性板自动布纤设备的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04105395A (zh) 用于回流焊接设备的监控装置及系统
CN101995286A (zh) 一种玻纤称重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WO2022190506A1 (ja) 管理装置、センサ、通信端末、および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262215A (zh) 一种基于非相似冗余技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7026241A (ja) 異常監視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制御装置
KR100596438B1 (ko) 반도체 생산 장비의 알람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22107347A1 (ja) スレーブ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スレー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021981B1 (ko) 반도체 제조 설비의 알람 처리 장치 및 알람 설정 방법
US11487261B2 (en) Autom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