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5842B - 电子笔 - Google Patents

电子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5842B
CN110045842B CN201811481177.2A CN201811481177A CN110045842B CN 110045842 B CN110045842 B CN 110045842B CN 201811481177 A CN201811481177 A CN 201811481177A CN 110045842 B CN110045842 B CN 1100458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case
housing
circuit board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11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5842A (zh
Inventor
小野田直人
青木信也
西原康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45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5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39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ubular housing wherein the PCB is inserted longitudin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笔,能够在细型的笔壳中收纳连接器。该电子笔具有配置于筒状的笔壳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的电路基板和能够从笔壳的轴心方向的一方的开口向外部露出的连接器。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在平面上形成有多个接触导体的接触部和基台部;及外壳,至少覆盖基台部。外壳在与接触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尺寸比在与接触部的平面正交的方向的第二尺寸大,比笔壳的中空部的直径小。电路基板的宽度比外壳的第一尺寸小。外壳的一部分与电路基板以外壳的第一尺寸的方向与电路基板的平板的板面方向平行且电路基板在与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收束于外壳的第一尺寸内的状态结合。

Description

电子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位置检测装置一起使用的电子笔。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对位置检测装置的传感器部较强地发送信号,电池驱动的电子笔得到了利用。在使用充电式电池(二次电池)作为该情况下的电池的情况下,作为对该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一般使用利用专用的充电器而以接点接触式或无接触式进行充电的方法。但是,准备专用的充电器是麻烦的,也会花费成本。
另一方面,近年来,使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进行充电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利用。在使用该USB连接器的充电方法中,充电器可以是通用的充电器,因此该充电方法在各种各样的便携终端中得到了利用。于是,若能够将使用该USB连接器的充电方法也应用于电子笔,则会非常便利。
USB连接器的形状及大小从通信速度、稳定性、强度、便利性这些方面发生着变迁,当前,比小型的微型B(Micro TypeB)的USB连接器稍大的类型C(TypeC)的USB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8237号公报))得到了利用。
图7及图8是用于说明该类型C的USB连接器的以往的结构例的图。图7是该例的USB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另外,图8是示出将该例的USB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状态的图。如这些图7及图8所示,该例的USB连接器100通过利用外壳104覆盖由基台部101和接触部102构成的壳体103而构成。
壳体103的基台部101及接触部102例如由树脂构成。并且,接触部102由平板的板状体构成,在该板状体的表面(平面)及背面(平面)上,如图7所示,以互相平行地并排排列的状态配置有线状的多个接触导体105。
基台部101具备具有比接触部102的板厚大一圈的厚度并且具有比接触部102在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大一圈的长度的扁平形状。接触部102构成为从基台部101的端面101a的中央部沿与该端面101a正交的方向直立。
基台部101在与接触部102的结合侧的相反侧具备与接触部102的多个接触导体105分别电连接的端子部(图示省略)。
外壳104具备具有比壳体103的基台部101稍大的中空部104a的筒状形状。外壳104在接触部102的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L(参照图8)设为对基台部101在接触部102的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加上外壳104的厚度而得到的长度。并且,外壳104在中空部104a的轴心方向上的长度在该例中被选定为与从壳体103的基台部101的与端面101a相反一侧的端面到接触部102的顶端为止的长度大致相等。
如图7所示,外壳104构成为通过以使基台部101的端面101a侧露出的状态包围壳体103而将壳体103固定于其内部。此时,如图7及图8所示,壳体103的接触部102成为如下状态:以与外壳104不接触而空出规定间隔的状态,形成有接触导体105的板状体的顶端面侧从中空部104a的一方的开口侧露出。
外壳104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与设置于壳体103的作为基准电位导体的接地导体电连接。如图7及图8所示,在外壳104设置有用于与电路基板110连接的突起部104b、104c、104d、104e(在图7中突起部104e未图示)。在该例中,如图7及图8所示,这些突起部104b、104c、104d、104e形成于外壳104在接触部102的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
并且,通过将外壳104的突起部104b、104c、104d、104e嵌合于在电路基板110的接地导体(未图示)设置的嵌合孔110b、110c、110d、110e并进行钎焊,来将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基板110。
相对于该USB连接器100的对方连接器通过沿着接触部102的线状的接触导体105的形成方向而向外壳104的中空部104a内插入,来与该USB连接器100结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82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上述的USB连接器100搭载于电子笔的情况下,在电子笔的筒状的笔壳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开口部以从沿着电子笔的筒状的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插入的方式设置对方连接器。因而,在从电子笔的筒状的笔壳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开口侧观察时,USB连接器100以成为以图8所示的状态露出的状态的方式设置于电子笔的笔壳内。
近年来,电子笔伴随于利用该电子笔的便携终端的小型化及薄型化的推进而被希望设为更细的笔壳。
在电子笔的笔壳的中空部的一方的开口侧配设USB连接器100的情况下,该USB连接器100在接触部102的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和电路基板110在同一方向上的长度(宽度)会成为问题,两者在电子笔的筒状的笔壳的中空部是圆柱形状的情况下,不得不比该中空部的内径小。
然而,在上述的以往结构的USB连接器100的情况下,外壳104的突起部104b、104c、104d、104e形成于外壳104在接触部102的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通过将它们嵌合并钎焊于在电路基板110的接地导体(未图示)设置的嵌合孔110b、110c、110d、110e,来将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基板110。因而,电路基板110的宽度即电路基板110在USB连接器100的接触部102的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会比外壳104在该方向上的长度L大。
因此,在以往的USB连接器100的结构中,即使使USB连接器100的外壳104在接触部102的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L比作为目的的电子笔的笔壳的圆柱状中空部的直径小,由于供该USB连接器100安装的电路基板110在该方向上的长度大,所以不得不使电子笔的笔壳的圆柱状中空部的直径更大,存在会妨碍电子笔的笔壳的细型化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点的电子笔。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电子笔,具有配置于筒状的笔壳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的电路基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从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一方的开口向外部露出而能够与从沿着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插入的对方连接器结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是板状体,以与沿着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轴心方向的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内,
所述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在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上连结的接触部和基台部;及外壳,至少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台部,
所述接触部具有沿着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的平面,在所述平面形成有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的多个接触导体,
所述外壳在与所述接触部的所述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一尺寸被选定为比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直径小,
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路基板以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的方向与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平板的板面方向平行且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收束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内的状态结合。
根据上述的结构的电子笔,外壳在与接触部的平面平行且与电子笔的笔壳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一尺寸比在与接触部的平面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二尺寸大。另外,电路基板在与笔壳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被选定为比外壳的第一尺寸小。
并且,外壳与电路基板以外壳的第一尺寸的方向与电路基板的平板的板面方向平行且外壳的面与电路基板的平板的板面对向且电路基板在与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收束于外壳的第一尺寸内的状态结合。因此,在向笔壳的中空部收纳时成为问题的最大尺寸不是电路基板在与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而是外壳的第一尺寸。
因此,仅通过使连接器的外壳的第一尺寸比电子笔的笔壳的中空部的直径小,就能够不考虑电路基板的宽度而将连接器收纳于笔壳的中空部内。由此,能够在细型的笔壳的电子笔中收纳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连接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电路的电路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连接器的另一结构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图4的例子的连接器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连接器的又一结构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以往的连接器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将以往的连接器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主动静电方式的电子笔的情况为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结构例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是在外观为圆筒形状的笔壳2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2a内收纳有电子笔的构成用部件群的结构。
图1(A)是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笔壳2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2a的内部的电子笔的构成用部件群而以将笔壳2沿着圆柱形状的中空部2a的轴心方向剖切的状态示出的图。另外,图1(B)是卸下后述的笔帽3而从笔壳2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以下称作后端侧)的开口2b沿轴心方向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时的图。而且,图1(C)是图1(A)的笔壳2的后端侧的放大图。
如图1(A)所示,笔壳2为笔尖侧变得尖细的形状,在其顶端部形成有构成为能够供芯体11插通的开口2c。另外,笔壳2的笔尖侧的相反侧设为与中空部2a相同直径的开口2b,笔帽3以封闭该开口2b的方式相对于笔壳2嵌合。在该情况下,笔帽3能够装卸。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芯体11由导电性的金属或混入了导电性材料的树脂构成。如图1(A)所示,该芯体11的与顶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合于压力传递构件12。压力传递构件12的供芯体11嵌合的一侧的相反侧构成为相对于笔压检测构件13而将向芯体11施加的压力(笔压)向笔压检测构件13传递。
在该例中,压力传递构件12由导电性的弹性体(例如导电橡胶等)构成,来自后述的信号发送电路16的信号通过该压力传递构件12而向芯体11供给。
笔压检测构件13由使用例如使容量可变电容器的静电容量根据施加的压力(笔压)而变化的机构的笔压检测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1-186803号公报))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笔压检测构件也可以使用利用由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Systems)元件构成的半导体芯片构成了容量可变电容器的笔压检测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3-161307号公报))。需要说明的是,笔压检测构件13的结构不限于该例的结构。
笔压检测构件13由支架14的笔压检测构件支架部14a保持。支架14也具备电路基板载置支架部14b。并且,在该支架14的电路基板载置支架部14b载置、保持有电路基板15。如图1(A)所示,电路基板15是平板的板状体,在该例中是在笔壳2的中空部2a的轴心方向上细长的矩形形状。
在该例中,在作为平板的板状体的电路基板15的平板面(以下,也称作基板面)15a设置有产生通过芯体11而向位置检测装置送出的信号的信号发送电路16,并且设置有电源电路17。并且,在该例中,在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的笔壳2的开口2b侧的端部安装有USB连接器20。如后所述,电源电路17具备能够充电的蓄电元件172和充电电路171(参照图3)。
如图1(A)、(B)、(C)所示,USB连接器20具备具有接触部21和基台部22的壳体23和在该例中覆盖壳体23的基台部22的外壳24。图2是用于说明USB连接器20的结构例的图,图2(A)示出了壳体23,图2(B)示出了外壳24。通过将图2(A)所示的壳体23与图2(B)所示的外壳24结合,来形成如图2(C)所示的USB连接器20。
壳体23例如由树脂构成,具有与前述的以往的USB连接器100的壳体103同样的结构。即,如图2(A)所示,壳体23的接触部21与基台部22在将该USB连接器20收纳于电子笔1的笔壳2的中空部2a内时在成为该中空部2a的轴心方向的方向上连结。
接触部21由平板的板状体构成,在该板状体的表面(平面)21a及背面(平面)21b上,如图2(A)所示,线状的多个接触导体25以在中空部2a的轴心方向上延伸且互相平行地并排排列的状态配置。接触部21的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是与笔壳2的中空部2a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
基台部22具备具有比接触部21的板厚大一圈的厚度并且具有比接触部102在多个接触导体10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大一圈的长度的扁平形状。壳体23具备从基台部22的与接触部21的结合部的端面22a的中央部沿与该端面22a正交的方向使接触部21直立的形状。
如图2(A)及(B)所示,基台部22在与接触部21的结合侧的相反侧具备形成有与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分别电连接的多个端子导体26的端子部22b。多个接触导体25与多个端子导体26在基台部22中电连接。
如图2(B)所示,外壳24具备具有比扁平形状的基台部22稍大的中空部24a的筒状形状。外壳24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L1(参照图1(B)及图2(B)、(C))成为对基台部22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加上外壳24的厚度量而得到的长度。另外,外壳24在接触部21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L2(参照图1(B)及图2(B))成为对基台部22在接触部21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加上外壳24的厚度量而得到的长度,比所述长度L1短(L1>L2)。在该情况下,在该例中,如图1(B)所示,外壳24的长度L1被选定为比笔壳2的中空部2a的直径小。
另外,该例的情况下的筒状形状的外壳24在轴心方向上的长度被选定为与壳体23的基台部22在与接触部21的连结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即,外壳24在该例中是仅覆盖壳体23的基台部22的部分的大小。
如图2(C)所示,外壳24构成为通过以使基台部22的端面22a侧露出的状态包围基台部22而将壳体23固定于其内部。因此,USB连接器20成为如下状态:如图2(C)所示,壳体23的接触部21以未被外壳24覆盖的状态从基台部22的端面22a突出而露出。
在该例的情况下,如图2(B)示,在外壳24的与壳体23的基台部22的端子部22b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切口部24e。由此,在USB连接器20中,基台部22的端子部22b构成为从外壳24的与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对向的平面部24d侧露出。
并且,在该例的情况下,外壳24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与在壳体23的基台部22设置的作为基准电位导体的接地导体(图示省略)电连接。
并且,在外壳24上,如图2(B)及(C)所示,以在外壳24的长度L1的方向上空出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有用于与电路基板15的连接的多个(在该例中为2个)突起部24b、24c。在该例中,如图2(B)及(C)所示,这些突起部24b、24c形成为在将USB连接器20向电路基板15安装时从外壳24的与电路基板15的上表面对向的平面部24d向电路基板15侧突出。在该例的情况下,突起部24b、24c通过在平面部24d的对应部分呈U字型地设置切缝并使因该切缝而生成的U字型部分以从平面部24d突出的方式弯折而形成。
在该情况下,如图1(B)及图2(B)、(C)所示,2个突起部24b、24c形成于外壳24的平面部24d的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L1的范围内的位置。因此,2个突起部24b、24c的间隔比外壳24的长度L1小。
如图1(B)所示,电路基板15在宽度方向(与笔壳2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以下称作电路基板15的宽度)L3只要比2个突起部24b、24c的间隔大即可,可以比外壳24的长度L1小。
并且,在外壳24的长度L1的方向与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平行的状态下,使外壳24的平面部24d与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对向,且如图1(B)所示,在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的宽度L3收束于外壳24的长度L1内的状态下,将外壳24载置于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上而与其结合。在电路基板15的与外壳24的突起部24b、24C嵌合的位置形成有嵌合孔15b、15c。嵌合孔15b、15c在该例中设置于电路基板15中的形成有接地导体的区域内。
并且,如图1(A)、(B)、(C)所示,USB连接器20通过将外壳24的突起部24b、24c嵌合并钎焊于电路基板15的嵌合孔15b、15c而与接地导体连接,安装于电路基板15。
如以上说明这样,在使用了上述的实施方式的USB连接器20的情况下,能够使电路基板15的宽度L3比该USB连接器20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L1小。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如图1(B)所示,仅通过使笔壳2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2a的直径比USB连接器20的外壳24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L1大,就能够将安装于电路基板15的USB连接器20收纳于笔壳2的中空部2a内。
在该情况下,如图1(B)所示,在使USB连接器20在长度L1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位置等于电子笔1的笔壳2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2a的直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电子笔1的笔壳2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2a的直径最小,能够使电子笔1最细型化。
图3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包括配置于电路基板15上的信号发送电路16和电源电路17等的电子电路的结构例。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电源电路17具备充电电路171、蓄电元件172及电源电压生成电路173。蓄电元件172例如由锂离子电池构成。蓄电元件172也可以不由二次电池构成而例如由双电层电容器等构成。
在USB连接器20的壳体23的基台部22设置的端子部22b的端子导体26的一部分连接于电源电路17的充电电路171。
在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将笔帽3从笔壳2卸下,如图1(B)所示,成为使USB连接器20的接触部21从笔壳2的开口2b侧露出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将对方连接器沿着该接触部21的线状的接触导体25的形成方向即笔壳2的轴心方向插入,以与USB连接器20的接触部21结合。于是,通过对方连接器而发送来的充电电流通过USB连接器20而向电源电路17的充电电路171供给。
充电电路171利用通过USB连接器20而发送来的充电电流对蓄电元件172进行充电并蓄电。并且,电源电压生成电路173当蓄电元件172的蓄电电压成为规定值以上时生成电源电压,并将生成的电源电压作为信号发送电路16的动作电压而向信号发送电路16供给。
在该例中,信号发送电路16具备振荡电路,将其振荡信号通过芯体11而向位置检测装置送出。并且,在该例中,对于信号发送电路16的振荡电路连接着由笔压检测构件13构成的容量可变电容器13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根据基于容量可变电容器13C的笔压而可变的静电容量而变化。因此,在位置检测装置中构成为,通过检测来自电子笔1的信号的频率,能够检测施加于芯体11的笔压。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4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中使用的USB连接器的另一例。该图4的例子的USB连接器20A在外壳24A的结构上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所使用的USB连接器20不同。在以下说明的该例的USB连接器20A中,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所使用的USB连接器20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4(A)所示,该例的电子笔1A所使用的USB连接器20A的壳体23与上述的USB连接器20的壳体23完全同样地构成。
并且,如图4(B)及(C)所示,该例的USB连接器20A的外壳24A构成为,不仅覆盖壳体23的基台部22,还具备相对于接触部21的形成有接触导体25的平面21a及21b平行且隔开规定间隔的伸出壁部24Af及24Ag。
即,在该例中,如图4(B)及图4(C)所示,伸出壁部24Ag形成为从外壳24A的与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对向的平面部24Ad以与接触部21的形成有接触导体25的平面21a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伸出。另外,如图4(B)及图4(C)所示,伸出壁部24Af形成为从隔着中空部24Aa而与外壳24A的平面部24Ad对向的平面部24Ah以与接触部21的与平面21a相反一侧的平面21b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伸出。
在该情况下,伸出壁部24Af及24Ag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比外壳24A在该方向上的长度L1短(参照图4(B))。另外,伸出壁部24Af及24Ag在伸出方向上的高度比接触部21从基台部22起的高度低。
并且,在该例中,如图4(B)及(C)所示,在从外壳24A的平面部24Ad伸出的伸出壁部24Ag上,以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空出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有从外壳24A向电路基板15侧突出的2个突起部24Ab及24Ac。突起部24Ab及24Ac的形成方法与上述同样。
由于伸出壁部24Af及24Ag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比外壳24A在该方向上的长度L1短,所以2个突起部24Ab与24Ac的间隔自然比长度L1小。
因此,在该例中,以与外壳24A的平面部24Ad对向的方式安装USB连接器20A的电路基板15的宽度L3A(参照后述的图5(D))能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比外壳24在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L1小。因而,在使用该例的USB连接器20A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将该例的USB连接器20A安装于电路基板15的状态时的电子笔1A的后端侧的结构图示于图5。需要说明的是,该图5是与图1(C)的电子笔1的后端侧的放大图对应的图。
图5(A)是从与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平行的方向观察电子笔1A时的图。另外,图5(B)是从与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正交的方向且该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的上侧观察电子笔1A时的图,另外,图5(C)是从电路基板15的基板面15a的相反侧观察时的图。而且,图5(D)是从电子笔1A的笔壳2的后端卸下笔帽3并沿轴心方向观察时的图。
如图5(A)及图5(C)所示,在USB连接器20A的外壳24A的伸出壁部24Ag形成的突起部24Ab、24Ac嵌合于在电路基板15形成的嵌合孔15b、15c,在电路基板15的与基板面15a相反一侧的面15d处相对于形成于该面15d的接地导体钎焊而电连接。由此,USB连接器20A相对于电路基板15固定。
根据该例,在对方连接器以与USB连接器20A的接触部21的多个接触导体25连接的方式插入于该USB连接器20A时,该对方连接器的顶端部会被夹持于接触部21的平面21a及其背侧的平面21b与外壳24A的伸出壁部24Af、24Ag之间。因此,插入结合于USB连接器20A的对方连接器在与接触部21的平面21a、21b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能够防止松动,良好地进行两者的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USB连接器20A的伸出壁部24Ag设置的突起部24Ab及24Ac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USB连接器20的突起部24b及24c同样,通过将在外壳24A的伸出壁部24Ag的对应部分呈U字型地设置切缝而生成的U字型部分弯折而形成,但突起部24Ab及24Ac的形成方法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伸出壁部24Ag在外壳24A的长度L1的方向上的两端形成突起部,通过将其弯折来设为突起部24Ab′、24Ac′的结构。
另外,在图4及图6的例子的USB连接器20A中,将突起部24Ab、24Ac及突起部24Ab′、24Ac′仅设置于伸出部24Ag,但也可以除了这些突起部24Ab、24Ac及突起部24Ab′、24Ac′之外,在面24Ad上也设置如图2(B)所示的2个突起部。在该情况下,USB连接器20A通过4个突起部而结合于电路基板15,因此USB连接器20A更牢固地结合于电路基板15。
[其他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主动静电方式的电子笔的情况,但即使是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子笔或其他方式的电子笔,只要是具备需要驱动电压的电路元件的电子笔,本发明就能够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的笔壳设为了具备圆柱形状的中空部的圆筒形状。但是,电子笔的笔壳的外观只要具备圆柱形状的中空部即可,无需是圆筒形状,也可以是4角筒形状、6角筒形状等多角筒形状。
另外,笔壳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的截面也可以不是真圆而是椭圆。在该情况下,USB连接器以使其外壳在接触导体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L1成为椭圆的长径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标号说明
1、1A…电子笔,2…笔壳,2a…笔壳2的中空部,3…笔帽,11…芯体,15…电路基板,17…电源电路,20、20A…USB连接器,21…接触部,22…基台部,23…壳体,24、24A…外壳,24b、24c…突起部,24Af、24Ag…伸出壁部,25…接触导体,171…充电电路,172…蓄电元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笔,具有配置于筒状的笔壳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的电路基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从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一方的开口向外部露出而能够与从沿着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插入的对方连接器结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是板状体,以与沿着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轴心方向的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内,
所述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在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上连结的接触部和基台部;及外壳,至少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台部;
所述接触部具有沿着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的平面,在所述平面形成有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的多个接触导体;
所述外壳在与所述接触部的所述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一尺寸被选定为比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直径小;
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路基板以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的方向与所述电路基板的平板的板面方向平行且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收束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内的状态结合;
所述外壳由导电体构成,通过将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路基板结合,所述外壳电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基准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台部的与所述接触部的结合侧的相反侧设置有与所述接触部的所述多个接触导体分别电连接的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笔壳的中空部内设置有蓄电元件,并且在所述电路基板设置有充电电路,所述连接器连接于所述充电电路,通过所述对方连接器而由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蓄电元件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所述一方的开口侧为供芯体设置的轴心方向的另一方的开口侧的相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壳的所述一方的开口侧由能够装卸的笔帽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基板设置有发送与位置检测装置进行互动的信号的信号发送电路,基于所述蓄电元件的蓄电电压的电源电压被向所述信号发送电路供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以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的方向与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直径方向一致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
8.一种电子笔,具有配置于筒状的笔壳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的电路基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从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一方的开口向外部露出而能够与从沿着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插入的对方连接器结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是板状体,以与沿着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轴心方向的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内,
所述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在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上连结的接触部和基台部;及外壳,至少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台部;
所述接触部具有沿着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的平面,在所述平面形成有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的多个接触导体;
所述外壳在与所述接触部的所述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一尺寸被选定为比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直径小;
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路基板以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的方向与所述电路基板的平板的板面方向平行且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收束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内的状态结合;
所述外壳具有从与所述电路基板对向的面向所述电路基板侧突出的突起,
所述突起被向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嵌合孔插入,而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路基板结合。
9.一种电子笔,具有配置于筒状的笔壳的圆柱形状的中空部的电路基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从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一方的开口向外部露出而能够与从沿着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插入的对方连接器结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是板状体,以与沿着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轴心方向的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内,
所述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在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上连结的接触部和基台部;及外壳,至少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台部;
所述接触部具有沿着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的方向的平面,在所述平面形成有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的多个接触导体;
所述外壳在与所述接触部的所述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笔壳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一尺寸被选定为比所述笔壳的所述中空部的直径小;
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路基板以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的方向与所述电路基板的平板的板面方向平行且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收束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尺寸内的状态结合;
所述外壳具备以与所述接触部的所述平面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从所述基台部向所述接触部侧伸出的伸出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突起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所述伸出壁部。
CN201811481177.2A 2017-12-26 2018-12-05 电子笔 Active CN1100458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9612A JP7074473B2 (ja) 2017-12-26 2017-12-26 電子ペン
JP2017-249612 2017-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5842A CN110045842A (zh) 2019-07-23
CN110045842B true CN110045842B (zh) 2023-10-31

Family

ID=6695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1177.2A Active CN110045842B (zh) 2017-12-26 2018-12-05 电子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5628B2 (zh)
JP (3) JP7074473B2 (zh)
CN (1) CN1100458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4495A (zh) * 2019-11-08 2022-05-17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
CN111352512B (zh) * 2020-03-04 2021-07-06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被动式电容笔及其笔头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25577U (zh) * 2014-04-29 2014-09-10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触控笔充电结构
CN206115778U (zh) * 2016-07-29 2017-04-19 深圳市索科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usb直充式激光指示器
CN106919870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笔
CN206684688U (zh) * 2017-03-23 2017-11-28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柱状体电子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3493B2 (en) * 1997-06-30 2003-05-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olded article of pen tip of input pen for coordinate input apparatus, method of molding pen tip and mold therefor
US7128270B2 (en) * 1999-09-17 2006-10-3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Scanning device for coded data
CN101133382B (zh) * 2004-12-01 2016-03-30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位置探测系统和用于使用和控制该位置探测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JP5568291B2 (ja) 2009-12-11 2014-08-06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多極プラグ
CN201754437U (zh) 2010-02-10 2011-03-02 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5534419B2 (ja) 2010-03-09 2014-07-02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可変容量コンデンサ及び入力装置
JP5892595B2 (ja) 2012-02-06 2016-03-23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
US20130249870A1 (en) * 2012-03-22 2013-09-26 Motorola Mobility, Inc. Dual mode active stylus for writing both on a capacitive touchscreen and paper
US20140192029A1 (en) * 2013-01-08 2014-07-10 Gt Telecom Co., Ltd Touch pen for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gender unit
US20150015547A1 (en) * 2013-07-11 2015-01-15 Chia-Ching Lin Passive stylus
US20150116290A1 (en) 2013-10-25 2015-04-30 Livescribe Inc. Combine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retractable marker and power status for an electronic pen
US20150317001A1 (en) * 2014-05-04 2015-11-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ssure sensor for a stylus
GB2531324B (en) 2014-10-16 2018-01-10 Scriba Stylus (Ip) Ltd A stylus
US20170117639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Z2016111A3 (cs) * 2016-02-25 2016-11-09 O.Pen S.R.O. Bezdrátové polohovací pero s tlakovým hrotem
JP6403181B2 (ja) 2016-03-01 2018-10-10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電子ペン本体部及び電子ペン本体部の製法
JP6390663B2 (ja) 2016-05-18 2018-09-1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25577U (zh) * 2014-04-29 2014-09-10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触控笔充电结构
CN106919870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笔
CN206115778U (zh) * 2016-07-29 2017-04-19 深圳市索科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usb直充式激光指示器
CN206684688U (zh) * 2017-03-23 2017-11-28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柱状体电子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05628B2 (en) 2020-07-07
JP2023155434A (ja) 2023-10-20
US20190196608A1 (en) 2019-06-27
JP2019114212A (ja) 2019-07-11
JP7343656B2 (ja) 2023-09-12
JP7074473B2 (ja) 2022-05-24
JP2022097679A (ja) 2022-06-30
CN110045842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43656B2 (ja) 電子ペン
US11169625B2 (en) Electronic pen
KR102359114B1 (ko) 전자 펜
CN110710064B (zh) 连接器组件
US9274623B2 (en) Position information input system
US20220019300A1 (en) Electronic pen
US20160036176A1 (en) Connector
US20150222142A1 (en) Contactless Charging Device
CN110521068B (zh) 连接器
US9231352B2 (en) Module,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module and mating connector
CN110582898B (zh) 连接器
CN112751096A (zh) 感测组件及包括该感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CN114402278A (zh) 电子笔
CN112955853A (zh) 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
JP6092926B2 (ja) 電子機器
JP589021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226907B2 (ja) コネクタ
CN210536308U (zh) 充电装置与其充电系统
CN111883956B (zh) 输入连接装置
JP2003092172A (ja) 携帯電子機器用接続コネクタ、携帯電子機器用充電装置及び携帯電子機器用充電池
JP2019062411A (ja) 通信デバイス
JP2017174625A (ja) 同軸コネクタ
JP2002124232A (ja) 電池および電池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