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5111B -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5111B
CN110045111B CN201910476939.8A CN201910476939A CN110045111B CN 110045111 B CN110045111 B CN 110045111B CN 201910476939 A CN201910476939 A CN 201910476939A CN 110045111 B CN110045111 B CN 1100451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oidal gold
reagent card
baffle
card
gold re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69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5111A (zh
Inventor
杨金保
张平
周楠
卢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ku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ku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ku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ku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69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5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5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5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111B/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1Production of immunochemical test materials
    • G01N33/532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33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with fluorescent lab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5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diffusion or migration of antigen or antibod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包括进卡装置、承载器、储存仓、温控仓;其中,能够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的储存仓设置在温控仓中,进卡装置、承载器均安装在主安装立板上,待检测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进卡装置,然后通过承载器运输到温控仓中的储存仓中;所述温控仓包括温控仓仓体,温控仓仓体侧壁上安装有一个以上的温控组件;其中,温控组件包括帕尔贴,帕尔贴四周与温控仓仓体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本发明通过采用垂直和横向双向运动的堆叠式储存仓将处于反应中的试剂卡收纳其中,储存仓再被一个密闭的温控仓包裹,同时配套温控模块,进而使得处于反应中的试剂卡可以在一个温度相对稳定且可控的环境内进行反应,且空间利用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医疗检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干式荧光/胶体金检测技术是一种快速的医疗检验技术,此技术由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光学测量模块和试剂卡移动组件组成,通过移动组件将试剂卡移动至光学测量模块相应的检测位置,进行扫描检测。
干式荧光/胶体金检测其原理是基于荧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待测物与检测试剂在特定的温度环境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反应后,形成带有荧光/胶体金的免疫复合物,该复合物在特定波长激发光照射后发射出另一特定波长的荧光,该发射光强度与待测物浓度具有等比相关性,通过检测该特定波长的发射光强度(对于胶体金试剂,检测的是入射光经过胶体金免疫复合物吸收后的反射光强。),对待测物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该技术方法简单,检测速度快,在医疗检测领域应用广泛。
干式荧光检测在待测物和检测试剂反应时需要相对稳定并且满足反应要求的温度环境,以确保反应的重复性与准确性。然而现有的干式荧光检测仪器对温度的控制要么没有相应温控方案,完全依赖室温环境;要么只能提供辅助加热功能,当环境温度超过反应要求温度时无法制冷以满足反应温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能够解决试剂卡检测对反应温度敏感和应用环境温度不确定的矛盾,实现连续式、高通量的试剂卡检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包括进卡装置、承载器、储存仓、温控仓;其中,能够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的储存仓设置在温控仓中,进卡装置、承载器均安装在主安装立板上,待检测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进卡装置,然后通过承载器运输到温控仓中的储存仓中;
所述温控仓包括温控仓仓体,温控仓仓体侧壁上安装有一个以上的温控组件;其中,温控组件包括帕尔贴,帕尔贴四周与温控仓仓体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所述帕尔贴在靠近温控仓仓体内部的一侧紧贴设置有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一风扇。
所述第一散热片包括一个以上的条形鳍片,第一风扇的直径不大于第一散热片的宽度。通过条形鳍片增加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第一散热片和第一风扇的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1.温控仓内部空间较小,需要加热/制冷的空气量少;2.帕尔帖的加热效率要远高于制冷效率,因此在对小空间进行加热时,不需要很强的散热效率。同时因为温控空间较小,进行制冷时也不需要特别高的散冷效率。3.试剂卡的反应动力来源之一是微量液体的自发式层析力(毛细作用),在强空气对流环境下,会加速液体的蒸发(尤其是微量液体,一张试剂卡内的总液体量一般不超过200μL),从而中断层析,导致反应终止。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试剂卡表面的空气流速,而使用面积较小的风扇,恰好可以满足这一方面的要求。
所述帕尔贴在靠近温控仓仓体外部的一侧紧贴设置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二风扇。
所述第二散热片为太阳花形鳍片,第二风扇的直径等于太阳花形鳍片的直径。太阳花形鳍片散热片的比表面积比条形鳍片的更大,具有更大的空气接触面,从而加强散热作用。第二散热片和第二风扇的面积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1.温控仓内制冷时,第二散热片端为发热端,且其发热功率与制冷功率正相关(即内部温度越低,外部热量越多),因此需要更高效的散热效率,同时利用更高速的空气流动,将散热片上的热量迅速吹散到外部环境中去。2.太阳花形状可以让热气流均匀分散到空间中去,而不会形成空间中局部空气过热的情况。
所述帕尔贴由半导体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一般而言,金属材料的帕尔帖效应比较微弱,而半导体材料则要强得多,因而得到实际应用的温差电制冷器件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所述温控仓仓体还设置一个能够打开、闭合的仓门,用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进出温控仓。
所述承载器为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所述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包括底座、第三侧向弹片、底部弹片、固定件;其中,两个固定件平行设置在底座上,且顶部均设置有挡片,至少有一个固定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三侧向弹片,底座在两个固定件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底部弹片;同时满足:
D2<D<D1、D+d≥D1、H<H1、H+h≥H1;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D1为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D2为两个固定件的挡片之间的距离,d为第三侧向弹片在垂直于固定件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1挡片到底座的高度,h为底部弹片突出底座的垂直高度。
所述底座设置一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底部弹片。
所述两个固定件之间的开口处弯折部,弯折部向外侧弯折。弯折部的设计能够使得试剂卡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引导试剂卡更容易地进入到承载器中。
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范围为[10°,45°]。
所述储存仓包括一个以上的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平行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夹持装置;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侧向弹片、第一顶部弹片、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第一后挡板;其中,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平行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后挡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上且与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垂直,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中至少有一个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侧向弹片,第一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一后挡板上;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纵向卡扣,第一纵向卡扣与第一底板接触处的外侧对应设置有第一纵向扣槽;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中,在靠近其中一个挡板的第一底板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横向卡扣,在靠近另外一个挡板的第一底板上对应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横向扣槽;同时满足:
D<L1、D+d1≥L1、H≥h1;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L1为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之间的距离,d1为第一侧向弹片在垂直于所在挡板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1为顶部弹片的最低点距离底板的垂直高度。
所述储存单元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定位柱包括上端和下端,下端中空部的形状与上端相匹配。设置定位柱能够引导储存单元之间上下堆叠,堆叠之后刚性增强,也更稳固;上下堆叠时,下方储存单元的上端伸入到上方储存单元下端的中空部,固定后完成定位。
所述第一底板在第一顶部弹片正下方设置第一通孔。通孔用于顶部弹片在开模时的注塑实现。
所述第一横向卡扣、第一纵向卡扣均设置第一斜面。方便横向卡扣、纵向卡扣进入扣槽,完成堆叠。
所述第一横向扣槽、第一纵向扣槽分别设置有与横向卡扣、纵向卡扣斜面对应的第一斜坡。进一步方便横向卡扣、纵向卡扣进入扣槽,以及拆卸。
所述第一横向卡扣,其斜面上、下朝向全部相同或者相邻的相反。
所述第一顶部弹片的头部翘起,第一顶部弹片的尾部与第一后挡板接触的地方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一加强筋。所述顶部弹片的头部不与底板接触,当储存单元放置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过程中,翘起的头部更有利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储存单元,设置加强筋使得顶部弹片在受力时的稳定性更好。
所述进卡装置包括进卡槽,进卡槽正上方设置有摇臂;摇臂转动至中间双通状态时,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高于进卡槽中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上表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宽度。
所述进卡槽开口处设置有斜面。设置的斜面方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进卡槽或者从进卡槽中取出。
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范围为[30°,45°]。
所述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为下窄上宽的倒凸字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底部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宽度。
所述进卡槽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挡片。设置的横向挡片能够固定进卡槽中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纵向位置。
所述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为下窄上宽的倒凸字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底部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横向挡片之间的宽度。
所述储存仓包括一个以上的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第二后挡板、中间共用件;其中,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中间共用件平行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后挡板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且与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垂直;第二后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且第二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二左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第三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二右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
所述中间共用件在靠近第二后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纵向卡扣,第二纵向卡扣旁对应设置有第二纵向扣槽,在远离第二后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侧向弹片;
所述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在远离第二后挡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纵向卡扣,第二纵向卡扣旁对应设置有第二纵向扣槽;
同时满足:
D<D3、D+d2≥D3、H≥h2;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D3为第二左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二右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的距离,d2为第二侧向弹片在垂直于中间共用件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2为第二顶部弹片或者第三顶部弹片的最低点距离第二底板的垂直高度。
所述储存单元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定位柱包括上端和下端,下端中空部的形状与上端相匹配。设置定位柱能够引导储存单元之间上下堆叠,堆叠之后刚性增强,也更稳固;上下堆叠时,下方储存单元的上端伸入到上方储存单元下端的中空部,固定后完成定位。
所述第二底板在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的正下方均设置第二通孔。通孔用于顶部弹片在开模时的注塑实现。
所述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的头部均翘起,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的尾部与第二后挡板接触的地方均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二加强筋。所述顶部弹片的头部不与底板接触,当储存单元放置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过程中,翘起的头部更有利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储存单元,设置加强筋使得顶部弹片在受力时的稳定性更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方法,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
待检测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进卡装置,然后通过承载器运输到温控仓中的储存仓中;
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温控仓所需温度,利用帕尔贴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具体如下:
假如帕尔贴正向导电时,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加热: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需要加热,则帕尔贴正向导电;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需要制冷,则帕尔贴反向导电;
假如帕尔贴正向导电时,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制冷,同理。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方法,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
S1、进卡槽伸出,摇臂前端抬起,开启进卡通道,人工将待检测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进卡槽,摇臂后端挡片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从而实现控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插入极限深度;
S2、在接近摇臂后端挡片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卡槽中是否插入了达到设计要求深度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传感器检测到插入到位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后,开始反应时间计时;
S3、双向贯通承载器空闲时,摇臂转动至中间双通状态,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高于进卡槽中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上表面,允许进卡槽带着试剂卡缩回机内;
S4、进卡槽到位后,摇臂前端下压,摇臂前端挡片关闭插卡通道,同时摇臂前端挡片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端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进卡槽缩回机内;
S5、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头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前端开口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被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在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过程中,摇臂前端挡片阻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保持静止状态;之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向后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与进卡槽脱离,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转移过程完成;
S6、摇臂前端挡片再次向上抬起,使得摇臂后端挡片压下,此时摇臂处于允许进卡状态,为调整变换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在双向贯通式承载器中的相对位置做准备;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向前移动,当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碰到摇臂后端挡片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被阻挡保持静止状态,而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继续向前移动,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直至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头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后端开口脱出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且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部,为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储存仓做好准备;
S7、堆叠式储存仓通过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将某一空置的堆叠式储存仓槽对准温控仓开口,温控仓仓门保持完全打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移动至温控仓内,并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头部插入储存仓槽;然后,温控仓仓门下移至挡卡状态,伸出挡卡片;接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退出温控仓,退出过程中,温控仓仓门伸出的挡卡片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阻挡在温控仓内,从而让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后端开口脱离,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即被放入温控仓的堆叠式储存仓内;
S8、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在温控仓内经过预设的反应时间后,通过堆叠式储存仓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将带有反应完成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储存仓槽对准温控仓开口,温控仓门完全打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再次进入温控仓,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尾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后端开口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被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向前移动,一同退出温控仓,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即从温控仓内被取出;
S9、待完全取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后,温控仓仓门关闭,让温控仓保持密闭保温状态;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移动至光学检测部件的指定位置进行荧光信号检测;
S10、检测完成后,温控仓仓门再次打开至挡卡状态,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再次进入温控仓,此时温控仓仓门伸出的挡卡片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阻挡在温控仓外,从而让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前端开口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完全脱离,双向贯通式承载器进入温控仓的同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废卡收纳盒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垂直和横向双向运动的堆叠式储存仓将处于反应中的试剂卡收纳其中,储存仓再被一个密闭的温控仓包裹,同时配套温控模块,进而使得处于反应中的试剂卡可以在一个温度相对稳定且可控的环境内进行反应,且空间利用率较高。
本发明通过一个带弹片的双向贯通试剂卡承载器和阻挡装置实现试剂卡从一个方向进入承载器,从另一个方向离开承载器;或仍可从同一方向进出承载器。从而实现承载器仅需要进行往复运动,即可将试剂卡从前端收入,再从后端送入储存仓,无需进行转向运动。同时,亦可在试剂卡完成反应后,将试剂卡从储存仓取出,送至检测位置进行荧光信号检测之后,再重新放回储存仓或丢弃。
本发明通过一个摇臂起到以下作用:
1、控制从设备外部添加试剂卡时的插卡深度,以弥补双向贯通承载器缺少插卡方向限位的缺陷;
2、双向贯通承载器将试剂卡送入储存仓前,调整变换试剂卡在承载器中的相对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温控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温控仓的结构示意图,该图能看到温控仓的内部。
图3为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温控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俯视图,该方向垂直于底座所在平面。
图6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侧视图,该方向平行于固定件。
图7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单个储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堆叠式储存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进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进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进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进卡装置已经安装在安装立板上。
图12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进卡装置已经安装在安装立板上。
图13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单个储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的堆叠式储存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温控仓仓体、2-帕尔贴、3-隔热垫、4-第一散热片、5-第一风扇、6-第二散热片、7-第二风扇、8-安装螺丝;
9-底座、10-第三侧向弹片、11-底部弹片、12-固定件、13-弯折部、14-试剂卡侧定位面、15-试剂卡上定位面、16-凹槽、17-挡片;
18-第一底板、19-第一侧向弹片、20-第一顶部弹片、21-第一左侧挡板、22-第一纵向卡扣、23-第一纵向扣槽、24-第一横向卡扣、25-第一横向扣槽、26-第一定位柱、27-第一通孔、28-第一斜面、29-第一顶部弹片的头部、30-第一加强筋、31-第一右侧挡板、32-第一后挡板;
33-摇臂驱动片、34-摇臂前端挡片、35-摇臂后端挡片、36-斜面、37-横向挡片、38-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39-安装立板、40-摇臂、41-进卡槽、42-双向贯通承载器;
43-第二左侧挡板、44-第二右侧挡板、45-第二后挡板、46-第二顶部弹片、47-第三顶部弹片、48-第二纵向卡扣、49-第二纵向扣槽、50-第二定位柱、51-第三顶部弹片的头部、52-第二加强筋、53-第二通孔、54-第二侧向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14,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包括进卡装置、承载器、储存仓、温控仓;其中,能够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的储存仓设置在温控仓中,进卡装置、承载器均安装在主安装立板上,待检测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进卡装置,然后通过承载器运输到温控仓中的储存仓中;
所述温控仓包括温控仓仓体,温控仓仓体侧壁上安装有一个以上的温控组件;其中,温控组件包括帕尔贴,帕尔贴四周与温控仓仓体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如图1-3,所述帕尔贴在靠近温控仓仓体内部的一侧紧贴设置有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一风扇。
所述第一散热片包括一个以上的条形鳍片,第一风扇的直径不大于第一散热片的宽度。通过条形鳍片增加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第一散热片和第一风扇的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1.温控仓内部空间较小,需要加热/制冷的空气量少;2.帕尔帖的加热效率要远高于制冷效率,因此在对小空间进行加热时,不需要很强的散热效率。同时因为温控空间较小,进行制冷时也不需要特别高的散冷效率。3.试剂卡的反应动力来源之一是微量液体的自发式层析力(毛细作用),在强空气对流环境下,会加速液体的蒸发(尤其是微量液体,一张试剂卡内的总液体量一般不超过200μL),从而中断层析,导致反应终止。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试剂卡表面的空气流速,而使用面积较小的风扇,恰好可以满足这一方面的要求。
所述帕尔贴在靠近温控仓仓体外部的一侧紧贴设置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二风扇。
所述第二散热片为太阳花形鳍片,第二风扇的直径等于太阳花形鳍片的直径。太阳花形鳍片散热片的比表面积比条形鳍片的更大,具有更大的空气接触面,从而加强散热作用。第二散热片和第二风扇的面积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1.温控仓内制冷时,第二散热片端为发热端,且其发热功率与制冷功率正相关(即内部温度越低,外部热量越多),因此需要更高效的散热效率,同时利用更高速的空气流动,将散热片上的热量迅速吹散到外部环境中去。2.太阳花形状可以让热气流均匀分散到空间中去,而不会形成空间中局部空气过热的情况。
所述帕尔贴由半导体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一般而言,金属材料的帕尔帖效应比较微弱,而半导体材料则要强得多,因而得到实际应用的温差电制冷器件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所述温控仓仓体还设置一个能够打开、闭合的仓门,用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进出温控仓。
如图4-6,所述承载器为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所述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包括底座、第三侧向弹片、底部弹片、固定件;其中,两个固定件平行设置在底座上,且顶部均设置有挡片,至少有一个固定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三侧向弹片,底座在两个固定件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底部弹片;同时满足:
D2<D<D1、D+d≥D1、H<H1、H+h≥H1;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D1为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D2为两个固定件的挡片之间的距离,d为第三侧向弹片在垂直于固定件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1挡片到底座的高度,h为底部弹片突出底座的垂直高度。
所述底座设置一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底部弹片。
所述两个固定件之间的开口处弯折部,弯折部向外侧弯折。弯折部的设计能够使得试剂卡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引导试剂卡更容易地进入到承载器中。
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范围为[10°,45°]。
如图7、8,所述储存仓包括一个以上的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平行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夹持装置;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侧向弹片、第一顶部弹片、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第一后挡板;其中,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平行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后挡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上且与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垂直,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中至少有一个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侧向弹片,第一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一后挡板上;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纵向卡扣,第一纵向卡扣与第一底板接触处的外侧对应设置有第一纵向扣槽;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中,在靠近其中一个挡板的第一底板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横向卡扣,在靠近另外一个挡板的第一底板上对应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横向扣槽;同时满足:
D<L1、D+d1≥L1、H≥h1;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L1为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之间的距离,d1为第一侧向弹片在垂直于所在挡板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1为顶部弹片的最低点距离底板的垂直高度。
所述储存单元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定位柱包括上端和下端,下端中空部的形状与上端相匹配。设置定位柱能够引导储存单元之间上下堆叠,堆叠之后刚性增强,也更稳固;上下堆叠时,下方储存单元的上端伸入到上方储存单元下端的中空部,固定后完成定位。
所述第一底板在第一顶部弹片正下方设置第一通孔。通孔用于顶部弹片在开模时的注塑实现。
所述第一横向卡扣、第一纵向卡扣均设置第一斜面。方便横向卡扣、纵向卡扣进入扣槽,完成堆叠。
所述第一横向扣槽、第一纵向扣槽分别设置有与横向卡扣、纵向卡扣斜面对应的第一斜坡。进一步方便横向卡扣、纵向卡扣进入扣槽,以及拆卸。
所述第一横向卡扣,其斜面上、下朝向全部相同或者相邻的相反。
所述第一顶部弹片的头部翘起,第一顶部弹片的尾部与第一后挡板接触的地方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一加强筋。所述顶部弹片的头部不与底板接触,当储存单元放置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过程中,翘起的头部更有利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储存单元,设置加强筋使得顶部弹片在受力时的稳定性更好。
如图9-12,所述进卡装置包括进卡槽,进卡槽正上方设置有摇臂;摇臂转动至中间双通状态时,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高于进卡槽中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上表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宽度。
所述进卡槽开口处设置有斜面。设置的斜面方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进卡槽或者从进卡槽中取出。
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范围为[30°,45°]。
所述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为下窄上宽的倒凸字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底部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宽度。
所述进卡槽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挡片。设置的横向挡片能够固定进卡槽中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纵向位置。
所述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为下窄上宽的倒凸字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底部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横向挡片之间的宽度。
如图13、14,所述储存仓包括一个以上的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第二后挡板、中间共用件;其中,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中间共用件平行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后挡板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且与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垂直;第二后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且第二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二左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第三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二右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
所述中间共用件在靠近第二后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纵向卡扣,第二纵向卡扣旁对应设置有第二纵向扣槽,在远离第二后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侧向弹片;
所述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在远离第二后挡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纵向卡扣,第二纵向卡扣旁对应设置有第二纵向扣槽;
同时满足:
D<D3、D+d2≥D3、H≥h2;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D3为第二左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二右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的距离,d2为第二侧向弹片在垂直于中间共用件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2为第二顶部弹片或者第三顶部弹片的最低点距离第二底板的垂直高度。
所述储存单元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定位柱包括上端和下端,下端中空部的形状与上端相匹配。设置定位柱能够引导储存单元之间上下堆叠,堆叠之后刚性增强,也更稳固;上下堆叠时,下方储存单元的上端伸入到上方储存单元下端的中空部,固定后完成定位。
所述第二底板在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的正下方均设置第二通孔。通孔用于顶部弹片在开模时的注塑实现。
所述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的头部均翘起,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的尾部与第二后挡板接触的地方均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二加强筋。所述顶部弹片的头部不与底板接触,当储存单元放置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过程中,翘起的头部更有利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储存单元,设置加强筋使得顶部弹片在受力时的稳定性更好。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方法,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
待检测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进卡装置,然后通过承载器运输到温控仓中的储存仓中;
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温控仓所需温度,利用帕尔贴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具体如下:
假如帕尔贴正向导电时,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加热: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需要加热,则帕尔贴正向导电;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需要制冷,则帕尔贴反向导电;
假如帕尔贴正向导电时,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制冷,同理。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方法,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
S1、进卡槽伸出,摇臂前端抬起,开启进卡通道,人工将待检测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进卡槽,摇臂后端挡片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从而实现控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插入极限深度;
S2、在接近摇臂后端挡片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卡槽中是否插入了达到设计要求深度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传感器检测到插入到位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后,开始反应时间计时;
S3、双向贯通承载器空闲时,摇臂转动至中间双通状态,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高于进卡槽中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上表面,允许进卡槽带着试剂卡缩回机内;
S4、进卡槽到位后,摇臂前端下压,摇臂前端挡片关闭插卡通道,同时摇臂前端挡片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端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进卡槽缩回机内;
S5、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头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前端开口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被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在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过程中,摇臂前端挡片阻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保持静止状态;之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向后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与进卡槽脱离,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转移过程完成;
S6、摇臂前端挡片再次向上抬起,使得摇臂后端挡片压下,此时摇臂处于允许进卡状态,为调整变换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在双向贯通式承载器中的相对位置做准备;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向前移动,当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碰到摇臂后端挡片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被阻挡保持静止状态,而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继续向前移动,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直至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头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后端开口脱出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且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部,为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储存仓做好准备;
S7、堆叠式储存仓通过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将某一空置的堆叠式储存仓槽对准温控仓开口,温控仓仓门保持完全打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移动至温控仓内,并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头部插入储存仓槽;然后,温控仓仓门下移至挡卡状态,伸出挡卡片;接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退出温控仓,退出过程中,温控仓仓门伸出的挡卡片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阻挡在温控仓内,从而让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后端开口脱离,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即被放入温控仓的堆叠式储存仓内;
S8、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在温控仓内经过预设的反应时间后,通过堆叠式储存仓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将带有反应完成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储存仓槽对准温控仓开口,温控仓门完全打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再次进入温控仓,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尾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后端开口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被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向前移动,一同退出温控仓,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即从温控仓内被取出;
S9、待完全取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后,温控仓仓门关闭,让温控仓保持密闭保温状态;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移动至光学检测部件的指定位置进行荧光信号检测;
S10、检测完成后,温控仓仓门再次打开至挡卡状态,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再次进入温控仓,此时温控仓仓门伸出的挡卡片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阻挡在温控仓外,从而让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前端开口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完全脱离,双向贯通式承载器进入温控仓的同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废卡收纳盒中。
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包括主安装立板、进卡槽、摇臂(3状态带前后挡片)组件、双向贯通承载器、储存仓、温控仓、光学检测部件,具体如下:
1.摇臂组件与进卡槽组件的组合:
进卡槽伸出,摇臂前端抬起,开启进卡通道,摇臂后端挡片控制试剂卡插入极限深度;摇臂转动至中间双通状态,摇臂前后挡片均高于进卡槽中的试剂卡上表面,允许进卡槽带着试剂卡缩回机内;摇臂前端下压,前端挡片关闭插卡通道,进卡槽缩回机内,摇臂前端挡片可阻止试剂卡向前移动。现有技术一般将前后挡片分别设计为两个独立运动模块,相比之下,本发明使用一个运动机构实现了前后挡片的联动。
带弹片的贯通式进卡槽,能够在人工插入待测试剂卡的时候保持试剂卡的相对位置,在带着试剂卡运动的时候保证试剂卡在进卡槽中相对静止,能够适应一定外形尺寸误差范围内的试剂卡;贯通式设计让承载器能够方便的从后部取走进卡槽中的试剂卡。
2.双向贯通式承载器
带底部和侧边双向定位/抱紧弹片,可以将试剂卡准确地,可重复地定位在承载器中,从而保证了在与其他组件交互对接以及检测荧光信号时,试剂卡定位位置的一致性。
双向贯通开口,可允许试剂卡从前端开口进入,从后端开口脱出;或从后端开口进入,从前端开口脱出;亦或从同一端开口进入/脱出。现有技术一般只有一端开口,试剂卡只能从同一开口进出,因此,当现有承载器需要将试剂卡从前部机构转运至后部机构时,必须增加转向运动,以使得承载器开口调换方向,才能使试剂卡虽仍从同一个开口但却不同的方向脱出承载器。
承载器在底面和侧面都有弹片,底部弹片可以将试剂卡上表面压在试剂卡上定位面,侧边弹片将试剂卡压在试剂卡侧定位面。上定位面可以保证在测试结果时试剂卡与测量部件的距离保持一致,侧定位面保证了测试时试剂卡不会因晃动影响测试结果。
3.堆叠式的储存仓
自堆叠式储存仓有效减小了占地面积,极大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自堆叠式使得仓槽位数量组合非常灵活,可从最小组成单元出发,自由组合成所需要的仓槽位数量。
每个仓槽位带上面和侧面弹性压片,上压片和侧面压片可以固定试剂卡的相对位置,在运动过程中,既保证了检测试剂卡位置的稳定又能防止试剂卡在过程中发生晃动。同时,在和承载器对接时也保证了的试剂卡定位的准确性。
储存仓通过自带的卡扣结构互相扣合,并和定位柱与定位孔结构一起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
储存仓分两种,第一种为最小单元可容纳两张试剂卡,单元间通过卡扣结构,使得相邻单元的卡扣和扣槽互相扣合从而实现上下堆叠,并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结构进一步锚定以加强整体结构,防止堆叠晃动。
第二种为最小单元仅可容纳一张试剂卡的组合堆叠结构(横向和纵向皆可),通过横向卡扣与扣槽结构形成横向堆叠体;通过纵向卡扣与扣槽结构形成纵向堆叠体;可独立堆叠单个方向,也可使用双向组合形成横向加纵向的双向堆叠矩阵。
4.可纵向和横向双向运动的储存仓
依赖可双向运动,可使储存仓的任一一个仓槽,对准同一个固定位置的开口。
5.试剂卡的堆叠排列方式
相比平铺式排列方式,堆叠排列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
6.温控仓
采用热电半导体加热/制冷器,可根据设定温控温度,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实现半导体的冷/热面转换,实现温控仓的加热或制冷功能。
半导体冷/热面都配有散热片和风扇,可使冷/热面的热量快速均匀扩散至空间环境,实现快速的温度平衡。
温控器组件为一种夹心饼干结构,通过螺丝将帕尔贴锁紧在两个散热翅片中间,帕尔贴四周由隔热垫包裹,以防冷热面温度串扰。两个散热片上都有散热风扇将帕尔贴产生的热和冷快速散开,加速与相应环境中的空气的热交换作用。通过改变帕尔贴两极的电流方向来转换帕尔贴加热或制冷面,散热片2和风扇2位于温控仓内部,将帕尔贴产生的热或冷通过仓内空气分散在温控仓内,使温控仓保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
7.双向贯通式承载器、贯通式进卡槽、堆叠式储存仓仓槽三者间的弹片力度关系
承载器、进卡槽和仓槽都带有抱紧弹片,其中进卡槽和仓槽的弹片力度仅用于适度保证槽中试剂卡的相对位置,承载器弹片力度最大,用来保证承载器抱紧试剂卡后有足够的力度从进卡槽或仓槽中取出试剂卡,从而免去从进卡槽或者仓槽中将试剂卡转移到到承载器中的其他辅助机构。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方法,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
仪器处于等待状态时将进卡槽伸出机外,摇臂前端向上抬起,后端挡片下降到设定位置,开启人工插卡通道。此时,可人工将检测试剂卡插入进卡槽,摇臂后端挡片控制试剂卡的插入极限深度,在接近摇臂后端挡片的位置有传感器检测进卡槽中是否插入了达到设计要求深度的试剂卡。
传感器检测到插入到位的试剂卡后,仪器软件开始反应时间计时;双向贯通承载器空闲时,摇臂转动至中间双通状态(此时摇臂的前后挡板均高于进卡槽里面的试剂卡上表面),进卡槽带着其中的试剂卡一同缩入机内指定位置;进卡槽到位后,摇臂前端下压,前端挡板关闭进卡通道,同时摇臂前端挡片从试剂卡尾端挡住试剂卡。
双向贯通式承载器(以下简称“承载器”)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试剂卡头部从承载器的前端开口进入承载器,并被承载器抱紧。在试剂卡进入承载器的过程中,摇臂前端挡片阻挡住试剂卡,使试剂卡保持静止状态。之后,承载器向后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试剂卡与进卡槽脱离,试剂卡的转移过程完成。
摇臂前端挡片再次向上抬起,使得摇臂后端挡片压下,此时摇臂处于允许进卡状态,为调整变换试剂卡在承载器中的相对位置做准备。承载器带着试剂卡一起向前移动,当试剂卡碰到摇臂后端挡片时,试剂卡被阻挡保持静止状态,而承载器继续向前移动,使得试剂卡与承载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直至试剂卡的头部从承载器的后端开口脱出承载器,并且承载器抱紧试剂卡的尾部,为将试剂卡放入储存仓做好准备。
储存仓通过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将某一空置的储存仓槽对准温控仓开口,温控仓仓门保持完全打开,承载器与试剂卡一起移动至温控仓内,并使试剂卡头部插入储存仓槽。然后,温控仓仓门下移至挡卡状态,伸出挡卡片。之后,承载器退出温控仓,退出过程中,温控仓仓门伸出的挡卡片将试剂卡阻挡在温控仓内,从而让试剂卡的尾部从承载器的后端开口脱离,试剂卡即被放入储存仓/温控仓内。
试剂卡在储存仓/温控仓内等待足够的反应时间后,通过储存仓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将带有反应完成的试剂卡的储存仓槽对准温控仓开口,温控仓门完全打开,承载器再次进入温控仓,使试剂卡尾部从承载器后端开口进入承载器,并被承载器抱紧。承载器带着试剂卡一起向前移动,一同退出温控仓,试剂卡即从储存仓/温控仓内被取出。
待完全取出试剂卡后,温控仓仓门关闭,让温控仓保持密闭保温状态。承载器带着试剂卡移动至光学检测部件的指定位置进行荧光信号检测。
检测完成后,温控仓仓门再次打开至挡卡状态,带着试剂卡的承载器再次进入温控仓,此时温控仓仓门伸出的挡卡片将试剂卡阻挡在温控仓外,从而让试剂卡从承载器的前端开口与承载器完全脱离,承载器进入温控仓的同时,试剂卡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废卡收纳盒中。
至此,一个完整的从自动进卡到自动等待反应,和自动检测荧光信号的全过程完成。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卡装置、承载器、堆叠式储存仓、温控仓;其中,能够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的堆叠式储存仓设置在温控仓中,进卡装置、承载器均安装在主安装立板上,待检测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进卡装置,然后通过承载器运输到温控仓中的堆叠式储存仓中;
所述温控仓包括温控仓仓体,温控仓仓体侧壁上安装有一个以上的温控组件;其中,温控组件包括帕尔贴,帕尔贴四周与温控仓仓体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所述进卡装置包括进卡槽,进卡槽正上方设置有摇臂;摇臂转动至中间双通状态时,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高于进卡槽中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上表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宽度;
所述承载器为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所述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包括底座、第三侧向弹片、底部弹片、固定件;其中,两个固定件平行设置在底座上,且顶部均设置有挡片,至少有一个固定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三侧向弹片,底座在两个固定件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底部弹片;同时满足:
D2<D<D1、D+d≥D1、H<H1、H+h≥H1;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D1为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D2为两个固定件的挡片之间的距离,d为第三侧向弹片在垂直于固定件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1挡片到底座的高度,h为底部弹片突出底座的垂直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帕尔贴在靠近温控仓仓体内部的一侧紧贴设置有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一风扇;
所述第一散热片包括一个以上的条形鳍片,第一风扇的直径不大于第一散热片的宽度;
所述帕尔贴在靠近温控仓仓体外部的一侧紧贴设置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二风扇;
所述第二散热片为太阳花形鳍片,第二风扇的直径等于太阳花形鳍片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储存仓包括一个以上的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平行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夹持装置;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侧向弹片、第一顶部弹片、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第一后挡板;其中,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平行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后挡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上且与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垂直,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中至少有一个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侧向弹片,第一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一后挡板上;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纵向卡扣,第一纵向卡扣与第一底板接触处的外侧对应设置有第一纵向扣槽;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中,在靠近其中一个挡板的第一底板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横向卡扣,在靠近另外一个挡板的第一底板上对应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横向扣槽;同时满足:
D<L1、D+d1≥L1、H≥h1;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L1为第一左侧挡板、第一右侧挡板之间的距离,d1为第一侧向弹片在垂直于所在挡板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1为顶部弹片的最低点距离底板的垂直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为下窄上宽的倒凸字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底部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卡槽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挡片;
所述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为下窄上宽的倒凸字形;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的底部宽度不大于进卡槽的横向挡片之间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储存仓包括一个以上的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第二后挡板、中间共用件;其中,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中间共用件平行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后挡板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且与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垂直;第二后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顶部弹片、第三顶部弹片,且第二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二左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第三顶部弹片设置在第二右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
所述中间共用件在靠近第二后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纵向卡扣,第二纵向卡扣旁对应设置有第二纵向扣槽,在远离第二后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侧向弹片;
所述第二左侧挡板、第二右侧挡板在远离第二后挡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纵向卡扣,第二纵向卡扣旁对应设置有第二纵向扣槽;
同时满足:
D<D3、D+d2≥D3、H≥h2;
其中,D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宽度,D3为第二左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二右侧挡板与中间共用件之间的距离,d2为第二侧向弹片在垂直于中间共用件方向上的突出距离,H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厚度,h2为第二顶部弹片或者第三顶部弹片的最低点距离第二底板的垂直高度。
7.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配套检测设备,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
待检测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进卡装置,然后通过承载器运输到温控仓中的堆叠式储存仓中;
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温控仓所需温度,利用帕尔贴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具体如下:
假如帕尔贴正向导电时,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加热: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需要加热,则帕尔贴正向导电;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需要制冷,则帕尔贴反向导电;
假如帕尔贴正向导电时,对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制冷: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需要加热,则帕尔贴反向导电;温控仓仓体内部空气需要制冷,则帕尔贴正向导电。
8.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配套检测设备;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
S1、进卡槽伸出,摇臂前端抬起,开启进卡通道,人工将待检测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插入进卡槽,摇臂后端挡片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从而实现控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插入极限深度;
S2、在接近摇臂后端挡片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卡槽中是否插入了达到设计要求深度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传感器检测到插入到位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后,开始反应时间计时;
S3、双向贯通承载器空闲时,摇臂转动至中间双通状态,摇臂前端挡片、摇臂后端挡片均高于进卡槽中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上表面,允许进卡槽带着试剂卡缩回机内;
S4、进卡槽到位后,摇臂前端下压,摇臂前端挡片关闭插卡通道,同时摇臂前端挡片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端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进卡槽缩回机内;
S5、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头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前端开口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被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在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过程中,摇臂前端挡片阻挡住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保持静止状态;之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向后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与进卡槽脱离,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转移过程完成;
S6、摇臂前端挡片再次向上抬起,使得摇臂后端挡片压下,此时摇臂处于允许进卡状态,为调整变换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在双向贯通式承载器中的相对位置做准备;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向前移动,当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碰到摇臂后端挡片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被阻挡保持静止状态,而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继续向前移动,使得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直至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头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后端开口脱出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且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部,为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放入堆叠式储存仓做好准备;
S7、堆叠式储存仓通过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将某一空置的堆叠式储存仓槽对准温控仓开口,温控仓仓门保持完全打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与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移动至温控仓内,并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头部插入堆叠式储存仓槽;然后,温控仓仓门下移至挡卡状态,伸出挡卡片;接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退出温控仓,退出过程中,温控仓仓门伸出的挡卡片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阻挡在温控仓内,从而让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尾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后端开口脱离,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即被放入温控仓的堆叠式储存仓内;
S8、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在温控仓内经过预设的反应时间后,通过堆叠式储存仓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将带有反应完成的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堆叠式储存仓槽对准温控仓开口,温控仓门完全打开,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再次进入温控仓,使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尾部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后端开口进入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并被双向贯通式承载器抱紧;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一起向前移动,一同退出温控仓,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即从温控仓内被取出;
S9、待完全取出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后,温控仓仓门关闭,让温控仓保持密闭保温状态;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移动至光学检测部件的指定位置进行荧光信号检测;
S10、检测完成后,温控仓仓门再次打开至挡卡状态,带着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再次进入温控仓,此时温控仓仓门伸出的挡卡片将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阻挡在温控仓外,从而让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的前端开口与双向贯通式承载器完全脱离,双向贯通式承载器进入温控仓的同时,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废卡收纳盒中。
CN201910476939.8A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10045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6939.8A CN11004511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6939.8A CN11004511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5111A CN110045111A (zh) 2019-07-23
CN110045111B true CN110045111B (zh) 2023-12-15

Family

ID=67284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6939.8A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1004511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51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1528A (zh) * 2019-07-31 2019-10-22 苏州和迈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自动化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99232U (zh) * 2013-12-24 2014-07-09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卡理料传动装置
CN105548132A (zh) * 2015-11-23 2016-05-04 王治才 自动化转盘式荧光检测仪
CN105572407A (zh) * 2016-01-27 2016-05-11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CN205506664U (zh) * 2016-03-23 2016-08-24 王治才 一种试剂卡紧固装置
CN205898829U (zh) * 2016-07-27 2017-01-18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荧光定量分析仪的进卡装置
CN107831321A (zh) * 2017-10-25 2018-03-23 吉林省汇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卡加样及传送装置
CN207457261U (zh) * 2017-11-15 2018-06-05 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自动荧光免疫层析分析设备
CN207923905U (zh) * 2017-12-27 2018-09-28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仪用试剂卡送卡机构
CN108732363A (zh) * 2018-07-13 2018-11-02 深圳市活水床旁诊断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86052A (zh) * 2018-10-30 2019-01-11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尿液分析仪恒温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8537570U (zh) * 2018-07-05 2019-02-22 深圳市迈科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自动退出试剂卡装置
CN208537556U (zh) * 2018-07-05 2019-02-22 深圳市迈科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定位装置
CN208588746U (zh) * 2018-08-07 2019-03-08 深圳市瑞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试剂卡卡仓进卡机构
CN210294271U (zh) * 2019-06-03 2020-04-10 思库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6103B2 (en) * 2011-12-16 2017-03-28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Waste ramp for reagent cards
CN104535782B (zh) * 2014-12-29 2017-01-25 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装置及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99232U (zh) * 2013-12-24 2014-07-09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卡理料传动装置
CN105548132A (zh) * 2015-11-23 2016-05-04 王治才 自动化转盘式荧光检测仪
CN105572407A (zh) * 2016-01-27 2016-05-11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WO2017128806A1 (zh) * 2016-01-27 2017-08-03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CN205506664U (zh) * 2016-03-23 2016-08-24 王治才 一种试剂卡紧固装置
CN205898829U (zh) * 2016-07-27 2017-01-18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荧光定量分析仪的进卡装置
CN107831321A (zh) * 2017-10-25 2018-03-23 吉林省汇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卡加样及传送装置
CN207457261U (zh) * 2017-11-15 2018-06-05 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自动荧光免疫层析分析设备
CN207923905U (zh) * 2017-12-27 2018-09-28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仪用试剂卡送卡机构
CN208537570U (zh) * 2018-07-05 2019-02-22 深圳市迈科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自动退出试剂卡装置
CN208537556U (zh) * 2018-07-05 2019-02-22 深圳市迈科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定位装置
CN108732363A (zh) * 2018-07-13 2018-11-02 深圳市活水床旁诊断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588746U (zh) * 2018-08-07 2019-03-08 深圳市瑞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试剂卡卡仓进卡机构
CN109186052A (zh) * 2018-10-30 2019-01-11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尿液分析仪恒温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10294271U (zh) * 2019-06-03 2020-04-10 思库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5111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2037C (zh) 电子部件处理设备以及电子部件温度控制方法
TWI264549B (en) Pusher with heater, electronic component handl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9612996B (zh) 一种芯片台定位装置
US7184265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CN110045111B (zh)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TWI282862B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socket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802507B2 (en) Automatic sliced piece fabricat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sliced piece sample fabricating apparatus
CN108624493B (zh) 一体化dna分析仪
JP4147596B2 (ja) インキュベ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分析装置
JP2009502183A (ja) 複数の培養器から形成されたシステム
CN108732363A (zh)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12357A (zh) 电子元件测试装置
CN208472055U (zh) 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诊断一体机
CN210294271U (zh) 一种干式荧光/胶体金试剂卡的配套检测设备
CN214139523U (zh) 一种基于生物抗敏疗效药品的试验保存装置
CN103302037A (zh) 测试分选机
CN208414441U (zh) 用于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诊断一体机的pcr模块
CN219146025U (zh) 一种散热通道、散热组件及生物样本恒温装置
CN112433047A (zh) 粪便定量检测分析仪
CN108456640A (zh) 用于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诊断一体机的pcr模块
CN111721049B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样本储存装置
CN115141732A (zh) 检测仪
CN115267235A (zh) 进样模块和包含其的单分子免疫分析仪
JP2004212165A (ja) 試料冷却装置
CN217717788U (zh) 样本架承载机构及样本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2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2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