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4044A -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4044A
CN110044044A CN201910350777.3A CN201910350777A CN110044044A CN 110044044 A CN110044044 A CN 110044044A CN 201910350777 A CN201910350777 A CN 201910350777A CN 110044044 A CN110044044 A CN 110044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eflector
guide plate
inner guide
air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07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绪超
张振富
宋凤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07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40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4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4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其中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用于可转动地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处;和至少一个内导板,每个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的一侧表面间隔地安装于导风板本体,以与导风板本体共同引导气流流向;且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的间隔距离可调,以便改变内导板对气流的引导效果。本发明的导风板可实现空调舒适送风。

Description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
然而,为了实现更加快速地制冷和制热,难免需要进行大风量送风。但是,当风速过大的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时,必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人体长期被冷风直吹还会引发空调病。
因此,如何实现空调的舒适送风成为空调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实现空调舒适送风的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导风板对气流的引导效果可调节。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板,其包括:
导风板本体,用于可转动地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处;和
至少一个内导板,每个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的一侧表面间隔地安装于导风板本体,以与导风板本体共同引导气流流向;且
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的间隔距离可调,以便改变内导板对气流的引导效果。
可选地,每个内导板卡接于导风板本体,以便通过改变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的卡接位置来调节两者的间隔距离。
可选地,内导板具有朝导风板本体延伸的多个插筒,每个插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沿插筒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卡口;导风板本体具有朝内导板延伸的多个插杆,每个插杆具有一卡持凸起;每个插杆插入一个插筒且使卡持凸起卡入多个卡口中的其中一个。
可选地,导风板本体具有朝内导板延伸的多个插筒,每个插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沿插筒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卡口;内导板具有朝导风板本体延伸的多个插杆,每个插杆具有一卡持凸起;每个插杆插入一个插筒且使卡持凸起卡入多个卡口中的其中一个。
可选地,每个内导板为直边平行于导风板本体的转动轴线,且凸面朝向导风板本体的弧形板。
可选地,导风板本体在关闭出风口时面向出风口内部的表面为内表面;至少一个内导板的数量为一个且安装于导风板本体的内表面。
可选地,在平行于导风板本体的转动轴线方向,内导板的两端与导风板本体的两端平齐。
可选地,导风板本体在导风时朝向出风口内侧的一端为迎风端,朝向出风口外侧的一端为出风端;每个内导板布置在靠近导风板本体的出风端的区域内。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
壳体,其限定有一出风口;和
根据以上任一项的导风板,其中导风板本体可转动地安装在出风口处。
可选地,空调还包括:电机,用于驱动导风板本体转动;人感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和控制器,配置成在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时,控制电机驱动导风板本体转动至使风避开人体的位置。
本发明的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以及与导风板本体的一侧表面间隔设置的内导板。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共同引导气流流向。并且,内导板还起到拆分、干扰出风口气流的作用,使气流以更加分散、柔和的方式吹向室内,使其风感更加接近自然风,达到舒适送风的效果。同时,导风板的双层导风结构在空调制冷运行时,也可避免出风口处的凝露现象。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导风板可通过调节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的间隔距离来改变内导板对气流的引导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导风板将内导板安装于导风板本体内表面,当空调制冷使导风板本体上扬吹风时,由于内导板的存在,无需将导风板本体转动至过于竖直的状态(即接近关闭出风口的状态),以避免出风量受到较大影响。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导风板中,内导板布置在靠近导风板本体出风端的区域内,以便既能增强实现内导板的导风功能,利于将气流引导至预设的方向,又能避免内导板宽度过宽加大出风阻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通过设置人感传感器实现防直吹功能。当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时,控制导风板转动以避免风直吹人体,达到防直吹的效果,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K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导风板中内导板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空调改变了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间距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板。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K处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导风板中内导板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导风板50一般性地可包括导风板本体51和至少一个内导板52。导风板本体51用于可转动地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12处,其转动轴线为图中标示的x轴。导风板本体51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2,且在打开出风口12时,可受控地转动至不同角度来改变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使风吹向室内不同区域。每个内导板52安装于导风板本体51,且与导风板本体51的一侧表面间隔设置,以与导风板本体51共同引导出风口12的气流流向。
图1用箭头示意了风向,如图1所示,气流流经导风板本体51表面时,将受到内导板52的干扰,一部分气流沿内导板52外侧流出,一部分气流从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之间的间隔区域流出,即气流被拆分、打散。气流被内导板52打散后,不会集中吹向室内,吹拂力度也减弱,变得更加柔和,风感更加接近自然风,达到舒适送风的效果。导风板50的双层的导风结构在空调制冷运行时,也可避免出风口12处的凝露现象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图5所示空调改变了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间距后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特别使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间隔距离可调,以便改变内导板52对气流的引导效果。
当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间隔距离较小时,内导板52更加贴近导风板本体51,内导板52拆分和打散气流的效果将变弱,但出风口12的风速和风量受到内导板52的影响更小。因此,若用户更加追求制冷/制热速度时(意味着风量必须要大),可调小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间隔距离,参考图5。
当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间隔距离较大时,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距离相对较远,内导板52拆分和打散气流的效果将变强,但出风口12的风速和风量受到内导板52的影响更大。由此,若用户对制冷/制热速度要求不大,而更多地追求送风的舒适度时,可调大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间隔距离,参考图6。
如图1所示,设定导风板本体51在关闭出风口12时面向出风口12内部的表面511为内表面,朝向室内的表面512为外表面。为了不影响导风板本体51的外观,可不在导风板本体51的外表面设置内导板。即,优选使前述至少一个内导板52的数量为一个,且使该内导板52安装于导风板本体51的内表面。
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在导风板本体51内表面设置多个内导板,使多个内导板沿导风板本体5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布置。或者,也可在导风板本体51的外表面也设置多个内导板。本文不再对这些实施例进行赘述。
为了使内导板52的导流范围更大,在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x轴)方向,使内导板52的两端与导风板本体51的两端平齐(也就是使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长度相同),如图1。
为了提升送风舒适性,现有技术在空调制冷时,希望导风板引导冷风尽量竖直向上地吹出。但是,在导风板接近上吹的极限导风角度时,导风板与出风口所在平面的夹角太小,即开度很小,导风板将严重遮挡出风口,风量变得很小。这就限制了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范围。特别是在竖向导风时,难以兼顾导风角度和风量。
而本实施例中,在导风板向上导风时,由于设置在导风板本体51内表面的内导板52位置相对比较靠上,利于将风上扬吹出。空调制冷运行时,无需将导风板本体51转动至过于接近竖直的状态,这样保证导风板有足够大的开度,避免风量受到影响。即本实施例兼顾了送风角度和风量。
如图1所示,优选使内导板52为直边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x轴,且凸面朝向导风板本体51的弧形板,以利于在制冷时将风以更接近竖直向上地引导。
如图1所示,在导风板50导风时,空调内部气流先经过导风板本体51朝向出风口12内侧的一端(B端),经导风板本体51引导后,经朝向出风口12外侧的一端(A端)吹向室内。由此,定义B端为迎风端,A端为出风端。可将内导板52布置在靠近导风板本体51的出风端的区域内,使气流在受到导风板本体51的靠近迎风端的部分引导后,再吹向内导板52。也就是使内导板52在导风板本体51的导风周期的末期进行扰流,能够使扰流后的气流更快地吹向室内。同时,优选使内导板52的宽度与导风板本体51的宽度之比在1/3至1/2之间,以便既能增强实现内导板52的导风功能,利于将气流引导至预设的方向。又能避免内导板52的宽度过宽加大出风阻力。
下面介绍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连接方式。
例如,每个内导板52卡接于导风板本体51,以便通过改变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卡接位置来调节两者的间隔距离。
具体如图1至图4所示,可使内导板52上具有朝导风板本体51延伸的多个插筒522,每个插筒522的筒壁上开设有沿插筒522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卡口523、524、525。与之匹配地,使导风板本体51上具有朝内导板52延伸的多个插杆513,每个插杆513具有一卡持凸起514(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插杆513的数量与插筒522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相对设置。安装内导板52时,将每个插杆513经一个插筒522的开口529插入插筒522内,然后使一个卡持凸起514卡入多个卡口523、524、525中的其中一个卡口中,使插杆513与插筒522完成卡接。插筒522的数量优选为4个,使4个插筒522分别设置在内导板52的四角处。相应地,插杆513也优选为4个,4个插杆513分别设置在导风板本体51的四角处。
例如4所示实施例中,沿插筒522的长度方向排列有三个卡口523、524、525,即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间隔距离具有三个调节档位。当将卡持凸起514卡入卡口523时,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距离最小。当将卡持凸起514卡入卡口525时,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距离最大。当将卡持凸起514卡入卡口525时(参考图4),内导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距离处于中间档位。
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使导风板本体51具有朝内导板延伸的多个插筒,每个插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沿插筒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卡口。使内导板具有朝导风板本体51延伸的多个插杆,每个插杆具有一卡持凸起;每个插杆插入一个插筒且使卡持凸起卡入多个卡口中的其中一个。具体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采用卡接方式将内导板安装于导风板本体,安装拆卸过程均非常简单,便于用户操作。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例如使导风板本体具有朝内导板延伸的多个第一安装杆,第一安装杆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等距排布的多个螺纹孔。使内导板上具有朝导风板本体延伸的多个第二安装杆,第二安装杆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等距排布的多个通孔。使每个第一安装杆的至少一个螺纹孔与一个第二安装杆的通孔匹配,通过螺钉连接,实现第一安装杆与第二安装杆的连接。并且,可通过使螺纹孔对应的不同的通孔,来改变第一安装杆与第二安装杆的紧固位置,从而改变内导板与导风板本体的间隔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空调可为壁挂机、柜机或者中央空调的各种末端机型。下面以壁挂机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5所示,空调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风板50。导风板50的导风板本体51可转动地安装在出风口12处,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各种功能和效果。
如图5所示,空调还包括蒸发器20、风机30、风道40、摆叶60。蒸发器20用于与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具体地,制冷时为冷风,制热时为热风)。风道40的进口面向蒸发器20,出口连通出风口12。风机30可为贯流风机,其设置在风道40的进口处,以促使空气从蒸发器20处流至出风口12处。壳体10在出风口12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臂70,导风板本体51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安装臂70匹配的多个第二安装臂515,第二安装臂515可转动地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安装臂70上。摆叶60用于进行左右摆风。
如图5所示,可使出风口12位于壳体10前侧下部,并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条矩形。使导风板本体51为与出风口12匹配的长条矩形状。且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x轴)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长度方向。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空调可包括电机53、人感传感器80以及控制器90。
电机53用于驱动导风板本体51绕其转动轴线转动。人感传感器80安装于壳体10上,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该区域可为人体能够进入的室内部分区域,如床及其附近,也可为室内全部区域。人感传感器80可为红外传感器。人感传感器80检测到有人进入该预设区域后,形成人体感应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控制器90。
用户可选择空调是否进入防直吹模式。当空调处于防直吹模式时,控制器90接收到人感传感器80传递的人体感应信号后,控制电机53带动导风板本体51转动至使风避开人体的位置(例如上吹位置或下吹位置)。还可使控制器90控制摆叶60的角度,使风避开人体。这样能够达到防直吹的效果,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当空调并不处于防直吹模式时,控制器90根据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其他通信终端发来的其他控制信号,或者根据空调的预设运行模式,控制导风板的转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板本体,用于可转动地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处;和
至少一个内导板,每个所述内导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一侧表面间隔地安装于所述导风板本体,以与所述导风板本体共同引导气流流向;且
所述内导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间隔距离可调,以便改变所述内导板对气流的引导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内导板卡接于所述导风板本体,以便通过改变所述内导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卡接位置来调节两者的间隔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导板具有朝所述导风板本体延伸的多个插筒,每个所述插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沿所述插筒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卡口;
所述导风板本体具有朝所述内导板延伸的多个插杆,每个所述插杆具有一卡持凸起;且
每个所述插杆插入一个所述插筒且使所述卡持凸起卡入所述多个卡口中的其中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本体具有朝所述内导板延伸的多个插筒,每个所述插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沿所述插筒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卡口;
所述内导板具有朝所述导风板本体延伸的多个插杆,每个所述插杆具有一卡持凸起;且
每个所述插杆插入一个所述插筒且使所述卡持凸起卡入所述多个卡口中的其中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内导板为直边平行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转动轴线,且凸面朝向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弧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本体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面向所述出风口内部的表面为内表面;且
所述至少一个内导板的数量为一个且安装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在平行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转动轴线方向,所述内导板的两端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两端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本体在导风时朝向所述出风口内侧的一端为迎风端,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的一端为出风端;且
每个所述内导板布置在靠近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出风端的区域内。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限定有一出风口;和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为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其中所述导风板本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本体转动;
人感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和
控制器,配置成在有人体进入所述室内预设区域时,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导风板本体转动至使风避开人体的位置。
CN201910350777.3A 2019-04-28 2019-04-28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Pending CN1100440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0777.3A CN110044044A (zh) 2019-04-28 2019-04-28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0777.3A CN110044044A (zh) 2019-04-28 2019-04-28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4044A true CN110044044A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79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0777.3A Pending CN110044044A (zh) 2019-04-28 2019-04-28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40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201A1 (zh) * 2020-03-26 2021-09-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4963334A (zh) * 2021-02-19 2022-08-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05038A (ko) * 2012-03-16 2013-09-25 노홍제 문에 구비된 환기장치
CN203586506U (zh) * 2013-10-31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
CN205174763U (zh) * 2015-10-15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05509231A (zh) * 2015-12-18 2016-04-20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智能控制方法
CN106403231A (zh) * 2016-09-07 2017-02-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0320547U (zh) * 2019-04-28 2020-04-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05038A (ko) * 2012-03-16 2013-09-25 노홍제 문에 구비된 환기장치
CN203586506U (zh) * 2013-10-31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
CN205174763U (zh) * 2015-10-15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05509231A (zh) * 2015-12-18 2016-04-20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智能控制方法
CN106403231A (zh) * 2016-09-07 2017-02-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0320547U (zh) * 2019-04-28 2020-04-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201A1 (zh) * 2020-03-26 2021-09-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4963334A (zh) * 2021-02-19 2022-08-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4963334B (zh) * 2021-02-19 2024-04-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1776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044043A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07327931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044045A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0818055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449038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12073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4042A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0044044A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0841896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320549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0774776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81865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1465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297336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72186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8154629U (zh) 空调器
KR20090113630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81865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186516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KR20080075394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225287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10320547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1177355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0818651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