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3537B - 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3537B
CN110043537B CN201910385791.7A CN201910385791A CN110043537B CN 110043537 B CN110043537 B CN 110043537B CN 201910385791 A CN201910385791 A CN 201910385791A CN 110043537 B CN110043537 B CN 110043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flexible container
touch pad
speed
work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57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3537A (zh
Inventor
丁向前
赵子豪
王明超
韩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57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3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3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3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3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35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包括:设置有镂空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用于承载显示模组;所述非工作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柔性容器;所述柔性容器内容置有非牛顿流体。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非牛顿流体作为模具镂空填充物,一方面材料的流体特性可以保护电子器件不被损伤,另一方面材料的非牛顿特性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整体的贴合平整性,进而能够对在制造过程中对显示模组平稳支撑,从而提升生产质量、保证显示效果,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显示模组,节约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触摸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有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一般是显示模组的显示面通过贴合的方式贴合设置一层触摸板(touch plate),以实现触控功能。在贴合过程中,由于显示模组的背面的电路和数据线已安装完成并形成凸起,为保证贴合平整性,需要在模具进行模具镂空,并在镂空处设置胶带、泡棉等填充物对显示模组的凸起进行支撑。然而,现有的上述结构难以实现对显示模组的平稳支撑,这会使贴合后的显示模组出现气泡、贴合不平整的问题,影响显示效果。此外,对于不同的型号显示模组,需要相应设计具有不同镂空大小的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能够对在制造过程中对显示模组平稳支撑,从而提升生产质量、保证显示效果,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显示模组,节约生产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模具,包括:设置有镂空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用于承载显示模组;所述非工作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柔性容器;所述柔性容器内容置有非牛顿流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容器的材质为聚合物薄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容器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聚苯乙烯薄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容器设置有开闭可调的出入口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入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柔性容器远离所述主体一侧的表面的嘴部;所述嘴部上设置有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工作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口部与所述非工作面相接,所述柔性容器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工作面上还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平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主体的基台;所述基台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柔性容器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牛顿流体为反触变性非牛顿流体。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贴合模具的贴合方法,包括:
将显示模组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工作面,且使所述显示模组的凸起与所述镂空部相对应,由所述柔性容器对所述凸起进行平稳支撑;
将触摸板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由所述触摸板一端向另一端捋压所述触摸板,以实现所述触摸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捋压所述触摸板的压力为0.1兆帕-0.3兆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捋压所述触摸板的速度为10厘米/秒-30厘米/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由所述触摸板的一端向另一端捋压所述触摸板,包括:
由所述触摸板的一端起,以第一速度捋压所述触摸板直至捋压距离达到预设距离;
以第二速度继续捋压所述触摸板至所述触摸板一端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速度高于所述第一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速度为10厘米/秒-15厘米/秒;所述第二速度为25厘米/秒-30厘米/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的长度不超过所述显示模组的一端至另一端的间距的五分之一。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包括:设置有镂空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用于承载显示模组;所述非工作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柔性容器;所述柔性容器内容置有非牛顿流体。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非牛顿流体作为模具镂空填充物,一方面材料的流体特性可以保护电子器件不被损伤,另一方面材料的非牛顿特性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整体的贴合平整性,进而能够对在制造过程中对显示模组平稳支撑,从而提升生产质量、保证显示效果,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显示模组,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贴合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贴合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有容置槽的贴合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有容置槽的基台和贴合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以上附图所示:主体1、非工作面1-1、工作面1-2、支撑组件1-3、镂空部2、柔性容器3、出入口组件4、第一容置槽5、基台6、第二容置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贴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设置有镂空部2的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工作面1-2和非工作面1-1;所述工作面1-2用于承载显示模组;所述非工作面1-1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2的位置处设置有柔性容器3;所述柔性容器3内容置有非牛顿流体。其中镂空部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如:方形、椭圆形、指定形状等,同时非牛顿流体可以为: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膨胀流体、触变性流体、震凝性流体等,其中具体可以为:高分子聚合物的浓溶液和悬浮液等一般为非牛顿流体。聚乙烯、聚丙烯酰胺、聚氯乙烯、尼龙6、PVS、赛璐珞、涤纶、橡胶溶液、各种工程塑料、化纤的熔体、溶液等,都是非牛顿流体。石油、泥浆、水煤浆、陶瓷浆、纸浆、油漆、油墨、牙膏、家蚕丝再生溶液、钻井用的洗井液和完井液、磁浆、某些感光材料的涂液、泡沫、液晶、高含沙水流、泥石流、地幔等也都是非牛顿流体。食品工业中的番茄汁、淀粉液、蛋清、苹果浆、浓糖水、酱油、果酱、炼乳、琼脂、土豆浆、熔化巧克力、面团、米粉团、以及鱼糜、肉糜等各种糜状食品物料也都是非牛顿流体。凡是能达到所述效果的镂空部和非牛顿流体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为了有效承载非牛顿流体,并有效隔离非牛顿流体使其不容易粘附于容器壁并且不直接与显示模组接触,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容器3的材质为聚合物薄膜,如: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丙烯酸酯薄膜、聚三氟氯乙烯薄膜等。凡是能达到所述效果的聚合物薄膜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为了使柔性容器的柔韧度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并降低获取成本,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容器3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聚苯乙烯薄膜。
可选的,为了有效控制容器内部液体的进出,并方便装填液体,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容器3设置有开闭可调的出入口组件4。所述出入口组件可以设置在很多位置,如:容器前后侧壁、容器底部、容器左右任一位置等,同时,出入口组件的材质也可以有很多种,如:聚合物材质、无机非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等。另外,具体的,出入口组件4可以为:旋盖式出入口、拉链式出入口、翻盖式出入口、阀门式出入口等。凡是能达到所述效果的出入口组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为了方便液体的添加,同时不影响容器上部在镂空区域的工作,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出入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柔性容器远离所述主体一侧的表面的嘴部;所述嘴部上设置有阀门。其中嘴部的大小可大可小,同时嘴部在远离主体一侧表面上的具体位置可以任意设定,另外,阀门的形式可以为:截门形、旋塞和球形、闸门形、旋启形、碟形等。凡是能达到所述效果的出入口组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为了有效固定柔性容器,使柔性容器在工作中不发生偏移等位置变化,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非工作面1-1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2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容置槽5;所述第一容置槽5的口部与所述非工作面1-1相接,所述柔性容器3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5内。其中第一容置槽5的固定方式可以为:粘合、焊接、外支架固定等,同时第一容置槽5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凡是能达到所述效果的第一容置槽5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为了将主体1稳定固定,使主体1能平整的放置于平面之上同时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同时使第一容置槽5中的柔性容器3不发生倾斜,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非工作面上还设置有支撑组件1-3,所述支撑组件1-3的底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平齐。其中支撑组件的种类有很多,如:柱形支撑、方形支撑、T形支撑等,同时支撑组件1-3存在的具体方位也有很多位置,如:在非工作面远离第一容置槽的一端、在距离第一容置槽一定距离的位置、在第一容置槽两侧都设置位置、特点指定位置等,另外支撑组件1-3的个数也可以有至少一个,如:一个大型的方形支撑、两个小圆形支撑、四个置于主体四角的T形支撑等。凡是能达到所述效果的支撑组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为了有效固定柔性容器,使柔性容器在工作中不发生偏移等位置变化,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贴合模具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主体的基台6;所述基台设置有第二容置槽7,所述柔性容器3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7内。其中第二容置槽7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凡是能达到所述效果的基台和第二容置槽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为了有效达到固定电子器件同时保证显示模组的平整度,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非牛顿流体为反触变性非牛顿流体。反触变性非牛顿流体即为震凝性非牛顿流体,震凝性非牛顿流体包含多种流体,如:淀粉溶液、蜂蜜溶液、饱和聚酯溶液等,其只要满足震凝性非牛顿流体特性即满足在一定剪切速度下,随时间增加而切应力上升这一特性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设置有镂空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用于承载显示模组;所述非工作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柔性容器;所述柔性容器内容置有非牛顿流体。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非牛顿流体作为模具镂空填充物,一方面材料的流体特性可以保护电子器件不被损伤,另一方面材料的非牛顿特性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整体的贴合平整性,进而能够对在制造过程中对显示模组平稳支撑,从而提升生产质量、保证显示效果,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显示模组,节约生产成本。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本具体应用场景中,采用非牛顿流体作为模具镂空填充物,一方面材料的流体特性可以保护PCB/FPC等电子器件不被损伤,另一方面材料的非牛顿特性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整体的贴合平整性。
原模具镂空的填充物为胶带,泡棉等。无法紧密贴合模组背面PCB/FPC结构凸起,如果填充物较低,贴合过程中此位置会产生贴合气泡;如填充物较高,会造成贴合平整性变差,导致漏光等不良。
利用非牛顿流体特性,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特性(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特性),将其填充至模具镂空位置,发挥非牛顿流体特性,一方面可以紧密贴合模组背面凸起形状,一方面可以提供有效支撑力保证贴合平整性。
使用非牛顿流体中的反触变性流体(震凝性非牛顿流体),即在恒定的剪切速率下,其剪切力随剪切时间的延续而达到最大值,静置一段时间后后开始下降,回到初始值。这种流体用于工业生产中,可实现重复利用,降低成本。
在模具镂空处设置有密封包装容器利用设置于密封包装容器远离模具一侧的出入口装填非牛顿流体,同时为了使密封材料具备一定柔性,采用聚合物薄膜为容器壁材料,例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容器上的出入口是可任意调节的,其根据电子器件不同的大小、体积、高度以及材质,同时依据产品贴合后的漏光、显示、外观等特性结果,判断最终的非牛顿流体使用量,进而对出入口进行相应的调节。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设置有镂空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用于承载显示模组;所述非工作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柔性容器;所述柔性容器内容置有非牛顿流体。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非牛顿流体作为模具镂空填充物,一方面材料的流体特性可以保护电子器件不被损伤,另一方面材料的非牛顿特性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整体的贴合平整性,进而能够对在制造过程中对显示模组平稳支撑,从而提升生产质量、保证显示效果,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显示模组,节约生产成本。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贴合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步骤501,将显示模组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工作面,且使所述显示模组的凸起与所述镂空部相对应,由所述柔性容器对所述凸起进行平稳支撑;
步骤502,将触摸板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由所述触摸板一端向另一端捋压所述触摸板,以实现所述触摸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贴合。
可选的,为了使捋压不超出触摸板的承受范围,同时使容器内液体的特性发挥最大化,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捋压所述触摸板的压力为0.1兆帕-0.3兆帕。
可选的,为了有效利用容器内液体的特性,以使触摸板平整紧密的粘合,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捋压所述触摸板的速度为10厘米/秒-30厘米/秒。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由于在柔性容器中装载的是非牛顿流体,为了使得非牛顿流体填充物紧密贴合模组贴合形状,同时使得非牛顿流体填充物型变量减小,达到支撑模组,保证贴合平整性的目的。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由所述触摸板的一端向另一端捋压所述触摸板,包括:
由所述触摸板的一端起,以第一速度捋压所述触摸板直至捋压距离达到预设距离;
以第二速度继续捋压所述触摸板至所述触摸板一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速度高于所述第一速度。
可选的,为了有效利用非牛顿流体在不同速率的剪切力的不同特性,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速度为10厘米/秒-15厘米/秒;所述第二速度为25厘米/秒-30厘米/秒。即,第一速度阶段较慢(10cm/s~15cm/s),使得非牛顿流体填充物紧密贴合模组贴合形状;第二速度阶段,提高速度(25cm/s~30cm/s),使得非牛顿流体填充物型变量减小,达到支撑模组,保证贴合平整性的目的。
可选的,为了利用非牛顿流体的时效性,在有限时间内使粘合强度和平整度达到最大,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的长度不超过所述显示模组的一端至另一端的间距的五分之一。其中,第一速度阶段其目的为使非牛顿流体与模组紧密贴合,其作用为第二速度阶段的铺垫,因此预设距离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的进行设定,对不同的模具设置不同的预设距离,如:一端至另一端的间距的五分之一、一端至另一端的间距的六分之一等,凡是能达到所述效果的预设距离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于步骤501中,将将显示模组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工作面,且使所述显示模组的凸起与所述镂空部相对应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朝向所述工作面按压所述显示模组,使得所述柔性容器对所述凸起进行平稳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触摸板和显示模组贴合之前,进一步包括了按压显示模组的步骤。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性质,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使得显示模组放置在主体上之后,由柔性容器内的非牛顿流体先对显示模组上的凸起实现充分的贴合以及稳固的支撑,这样在后续步骤中将触摸板和显示模组贴合时,能够使贴合过程更加的平稳,显著的提升了生产质量,进而保证显示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贴合方法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贴合模具使用中,并且具有相应的贴合模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贴合模具,包括:设置有镂空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用于承载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工作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柔性容器;所述柔性容器内容置有非牛顿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容器的材质为聚合物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容器设置有开闭可调的出入口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工作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口部与所述非工作面相接,所述柔性容器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非工作面上还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主体的基台;所述基台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柔性容器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贴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牛顿流体为反触变性非牛顿流体。
7.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贴合模具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显示模组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工作面,且使所述显示模组的凸起与所述镂空部相对应,由所述柔性容器对所述凸起进行平稳支撑;
将触摸板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由所述触摸板一端向另一端捋压所述触摸板,以实现所述触摸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捋压所述触摸板的压力为0.1兆帕-0.3兆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捋压所述触摸板的速度为10厘米/秒-30厘米/秒。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触摸板的一端向另一端捋压所述触摸板,包括:
由所述触摸板的一端起,以第一速度捋压所述触摸板直至捋压距离达到预设距离;
以第二速度继续捋压所述触摸板至所述触摸板一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速度高于所述第一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为10厘米/秒-15厘米/秒;所述第二速度为25厘米/秒-30厘米/秒。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的长度不超过所述显示模组的一端至另一端的间距的五分之一。
CN201910385791.7A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43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5791.7A CN110043537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5791.7A CN110043537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3537A CN110043537A (zh) 2019-07-23
CN110043537B true CN110043537B (zh) 2021-02-02

Family

ID=6728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57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43537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35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6529B (zh) * 2020-03-20 202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模具、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12008322A (zh) * 2020-09-01 2020-12-01 吴本高 一种用于直读水表光电模块焊接的装配定位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9470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eiko Instruments Inc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208790260U (zh) * 2018-05-04 2019-04-26 达沃客(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触控屏的多功能保护膜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2367B2 (en) * 2010-08-16 2016-04-05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Non-newtonian lap
US8724050B2 (en) * 2011-11-29 2014-05-1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LCD module
CA2866528A1 (en) * 2012-03-05 2013-09-12 Hole Patch Llc. System and methods employing non-newtonian fluids
CN106383410A (zh) * 2016-08-29 2017-02-08 伟亚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中大尺寸屏幕和显示模组全贴合的方法及装置
CN208490055U (zh) * 2018-01-19 2019-02-12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壳
CN108198515A (zh) * 2018-02-07 2018-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112722U (zh) * 2018-03-13 2018-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9470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eiko Instruments Inc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208790260U (zh) * 2018-05-04 2019-04-26 达沃客(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触控屏的多功能保护膜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3537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3537B (zh) 一种贴合模具及贴合方法
WO2005075314A3 (en) Packaging for pulverulent material
CN107170874B (zh) 一种led显示屏表面保护膜封装方法
CN207108903U (zh) 一种高防护性泡棉胶带
CN205327786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快递专用包装盒
MY130704A (en) Fitments
CN106358102A (zh) 一种防水麦克风和其实现方法及一种电子产品
CN109769049B (zh) 电子设备
CN207184801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8834637U (zh)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衣物吊牌
CN207453828U (zh) 角部密封件及门窗拼接框
CN101670331A (zh) 液态胶封装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封装方法
CN209002216U (zh) 一种防水微型扬声器
CN212189880U (zh) 一种环氧树脂灌胶机
CN108561391A (zh) 点胶方法、输入输出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4996652U (zh) 边框打胶枪头
CN207639039U (zh) 电子设备
CN211279455U (zh) 汽车仪表板的表皮和骨架防漏胶发泡复合结构
CN204761903U (zh) 一种电子设备外壳
CN211124849U (zh) 一种单屏防水型lcd模组
CN211054226U (zh) 一种液态玻璃保护膜的成型装置
CN207618032U (zh) 一种用于制作上盖带原膜生产线的上胶机构
CN204808268U (zh) 一种触摸屏结构及触摸显示设备
PT1328444E (pt) Recipiente dotado com fecho flexivel
CN108521739A (zh) 点胶方法、输入输出组件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