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3070A -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3070A
CN110043070A CN201910382626.6A CN201910382626A CN110043070A CN 110043070 A CN110043070 A CN 110043070A CN 201910382626 A CN201910382626 A CN 201910382626A CN 110043070 A CN110043070 A CN 110043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room body
concrete
control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26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李超毅
张国新
李进
刘毅
段逆
梁楠
唐铭鸿
陈学永
程学俊
王世军
刘彤
杨萍
姚更正
刘有志
王振红
任明
朱振泱
辛建达
周建江
曾铁钢
李腾
高卓辉
马晓芳
李金桃
汪娟
侯文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Tibet Brahmaputra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Ltd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Sinohydro Bureau 5 Co Ltd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China Gezhouba Group No 6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Tibet Brahmaputra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Ltd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Sinohydro Bureau 5 Co Ltd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China Gezhouba Group No 6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Tibet Brahmaputra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Ltd,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Sinohydro Bureau 5 Co Ltd,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China Gezhouba Group No 6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Tibet Brahmaputra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26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3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3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3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2Selection of the hardening environment
    • C04B40/0277Hardening promoted by using additional water, e.g. by spraying water on the green concrete el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00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02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for public or like main supply for industrial us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2Public or like main pipe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 E03B7/072Arrangement of flowmet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36Structures movable as a whole, e.g. mobile home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12Small buildings or other erections for limited occupation,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or arranged in buildings, e.g. kiosks, waiting shelters for bus stops or for filling stations, roofs for railway platforms, watchmen's huts or dressing cub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以缓解现有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监测设备存在会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的技术问题。该分控站包括房体、通水管路和冷却管路;房体内部具有安装空间;通水管路设置于安装空间内,且通水管路的两端均伸出房体,分别用于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通;冷却管路的一端与通水管路连通,且位于安装空间内;冷却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房体,用于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连通。房体能够使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避免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延长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小维修的工作量,减小了安装隐患。

Description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中的裂缝大部分是由温度应力产生的,因此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时常在仓面布设冷却水管,通过在冷却水管中通水抑制混凝土的温升,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目的。
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等行业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监测设备会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同时,在为通水监测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工作时,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隐患。
因此,现有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监测设备存在会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以缓解现有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监测设备存在会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包括房体、通水管路和冷却管路;
所述房体内部具有安装空间;
所述通水管路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通水管路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房体,分别用于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通;
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通水管路连通,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冷却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房体,用于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水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所述第二管路的背离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所述第三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均封闭;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与混凝土中预埋的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所述冷却管路,在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与混凝土中预埋的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端连通的所述冷却管路。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在与混凝土中预埋的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所述冷却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测控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测控箱,所述测控箱通过线缆与所述流量测控装置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房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桥架,所述桥架用于支撑所述线缆。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房体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线缆的线缆孔,在所述线缆孔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枢接于所述房体的底壁上,用于遮盖所述线缆孔。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房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测控箱挂装于所述挂钩上。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房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处安装有门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房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吊环。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房体的底面上设置有滚轮。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包括房体、通水管路和冷却管路;房体内部具有安装空间;通水管路设置于安装空间内,且通水管路的两端均伸出房体,分别用于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通;冷却管路的一端与通水管路连通,且位于安装空间内;冷却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房体,用于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连通。
在上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中,通水管路和冷却管路均位于房体的内部,房体能够保护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免受现场其他物体的碰撞,也能够为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遮挡风雨,即房体能够使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避免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延长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小维修的工作量。而且,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进入房体内部维修,减小了安装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的现场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中通水管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00-房体;110-桥架;120-盖板;130-挂钩;140-门体;150-吊环;160-滚轮;170-天线支撑柱;180-采光孔;190-支撑平台;200-通水管路;210-第一管路;220-第二管路;230-第三管路;231-进水温度传感器;232-进水压力传感器;240-第四管路;241-回水温度传感器;242-回水压力传感器;250-换向件;260-固定支撑件;300-冷却管路;310-流量测控装置;320-调节阀;400-测控箱;500-照明装置;600-风扇;70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的整体结构,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混凝土中的裂缝大部分是由温度应力产生的,因此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时常在仓面布设冷却水管,通过在冷却水管中通水抑制混凝土的温升,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目的。
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等行业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监测设备会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同时,在为通水监测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工作时,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隐患。
相对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具体请参阅图1-2,该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包括房体100、通水管路200和冷却管路300;房体100内部具有安装空间;通水管路200设置于安装空间内,且通水管路200的两端均伸出房体100,分别用于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通;冷却管路300的一端与通水管路200连通,且位于安装空间内;冷却管路300的另一端伸出房体100,用于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连通。
在上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中,通水管路200和冷却管路300均位于房体100的内部,房体100能够保护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免受现场其他物体的碰撞,也能够为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遮挡风雨,即房体100能够使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避免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延长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小维修的工作量。而且,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进入房体100内部维修,减小了安装隐患。
本实施例的房体100设置为长方体结构。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的冷却回路如下:
请参阅图3,通水管路200包括第一管路210、第二管路220、第三管路230和第四管路240;第一管路210和第三管路230连通;第二管路220和第四管路240连通;第一管路210的背离第三管路230的一端用于与进水管连通;第二管路220的背离第四管路240的一端用于与排水管连通;第三管路230的背离第一管路210的一端、以及第四管路240的背离第二管路220的一端均封闭;在第三管路230上设置有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冷却管路300,在第四管路240上设置有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的出水端连通的冷却管路300。
其中,在第一管路210与房体100的安装孔之间、以及第二管路220与房体100的安装孔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700,密封圈700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房体100的内部。在第一管路210和第二管路220上均套装有固定支撑件260,固定支撑件260安装于房体100的底面上,用于支撑第一管路210。固定支撑件260可以设置为卡箍,也可以设置为支架。
在第三管路230上套装有上述固定支撑件260。在第三管路230上还设置有进水温度传感器231和进水压力传感器232,分别用于测量进入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的冷却水的温度和压力。
在第四管路240上套装有上述固定支撑件260。在第四管路240上还设置有回水温度传感器241和回水压力传感器242,分别用于测量经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排出的冷却水的温度和压力。
第一管路210与第三管路230、以及第二管路220与第四管路240之间均通过换向件250连通。换向件250设置为换向阀,换向件250配置成使第一管路210与第三管路230连通,第二管路220与第四管路240连通,第一管路210的冷却水仅能流向第三管路230,第四管路240的水仅能流向第二管路220以完成上述水循环。
在冷却管路300上设置有调节阀320,调节阀320用于控制冷却管路300的流量,工作人员可以手动控制调节阀320,调节阀320可以设置为手控球阀。在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冷却管路300上还设置有流量测控装置310,流量测控装置310用于监测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冷却管路300的流量。流量测控装置310可以设置为传感器。在流量测控装置31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平台190,支撑平台190安装于房体100的底面上,用于支撑流量测控装置310。
冷却管路300包括多段管路:第一段直管路的一端与第三管路230或第四管路240连通,第一段直管路的另一端与调节阀320连通;第二段直管路的一端与调节阀320的背离第一段直管路的一端连通,第二段直管路的另一端与弯接头连通;第三段直管路的一端与弯接头的背离第二段直管路的一端连通,第三段直管路的另一端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连通。另外,与第三管路230连通的冷却管路300还包括活接头和第四段直管路,在流量测控装置310的两端分别通过活接头与第三段直管路的背离弯接头的一端以及第四段直管路连通,第四段直管路的背离活接头的一端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连通。另外,与第三管路230和第四管路240连通的冷却管路300可以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中分别设置有三个。
另外,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还包括位于安装空间内的测控箱400,测控箱400通过线缆与流量测控装置310连接。进水温度传感器231、进水压力传感器232、回水温度传感器241和回水压力传感器242均通过线缆与测控箱400连接。
为了便于管理和收纳线缆,在房体100的侧壁上设置有桥架110,桥架110用于支撑线缆。同时,桥架110设置于房体100侧壁上,使得线缆与房体100的底面之间隔离,以防止保护线缆,防止线缆被工作人员踩踏而磨损,还可以防止线缆杂乱而影响工作人员检测和维修。桥架110可以设置为安装于房体100的侧壁上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背离房体100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挡板。
另外,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的温度传感器的线缆需要进入房体100的内部与测控箱400连接,因此,在房体100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线缆的线缆孔。为了防止雨水和其他杂物经线缆孔进入房体100的内部,在线缆孔上设置有盖板120,盖板120枢接于房体100的底壁上,用于遮盖线缆孔。
为了节省房体100内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房体100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130,测控箱400挂装于挂钩130上。每个测控箱400由两个挂钩130支撑。挂钩130可以胶接于房体100的侧壁上,也可以卡接于房体100的侧壁上。在房体100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信号线避让孔,测控箱400的信号线由信号线避让孔伸出房体100的外部。在房体100的顶面上还设置有天线支撑柱170,线号线安装于天线支撑柱170上。
另外,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进出房体100,在房体100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入口,出入口处安装有门体140。门体140的一侧枢接于出入口的侧壁上。在门体140上还设置有把手,以便于工作人员打开或关闭门体140。
另外,在房体100的顶面上设置有吊环150,以便于吊起房体100,以移动房体100。吊环150配置成能够被吊装于龙门架等装置上。本实施例中,在房体100的四个边角位置均设置有吊环150。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房体100顶面的中心设置至少一个吊环150。
为了便于调整房体100的位置,在房体100的底面上设置有滚轮160,在房体100的四个边角位置均设置有滚轮160,且滚轮160设置为带刹车的的万向轮。工作人员可以推动房体100移动,以避让其他装置。
在房体100的侧面上还开设有采光孔180,采光孔180可以设置为矩形孔。
在房体100的顶壁上设置有照明装置500,照明装置500可以设置为电灯,照明装置500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光亮,以便于工作人员检修。
在房体1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风扇600,在房体100的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插座和稳压电源,照明装置500和风扇600分别通过线缆与不同的电源插座连接,电源插座均与稳压电源电连接。
在房体100的外部还设置有避雷保护装置,避雷保护装置可以设置为避雷针。
房体100上还涂有防火涂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具有如下优点:
(1)通水管路200和冷却管路300均位于房体100的内部,房体100能够保护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免受现场其他物体的碰撞,也能够为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遮挡风雨,即房体100能够使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避免因现场物体碰撞、雨水等因素导致损坏而发生故障,延长位于其内部的装置和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小维修的工作量。而且,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进入房体100内部维修,减小了安装隐患。
(2)房体100的大小、内部通水管路200以及监测设备等附件的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配置,以满足现场不同区域的通水监控范围。
(3)通水管路200以及监测设备等附件集中置于房体100的内部,便于现场通水冷却系统实施管理,满足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
(4)房体100底部设有滚轮160、顶部设有吊环150,现场可方便地将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整体移运到另外一个位置进行通水测控作业,无需额外地通水监测设备以及相关管路、管件等附件的安装作业,大大地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5)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具有防雷保护功能,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通水管路和冷却管路;
所述房体内部具有安装空间;
所述通水管路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通水管路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房体,分别用于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通;
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通水管路连通,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冷却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房体,用于与混凝土中预埋的冷却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所述第二管路的背离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所述第三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均封闭;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与混凝土中预埋的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所述冷却管路,在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与混凝土中预埋的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端连通的所述冷却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在与混凝土中预埋的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所述冷却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测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测控箱,所述测控箱通过线缆与所述流量测控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房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桥架,所述桥架用于支撑所述线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房体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线缆的线缆孔,在所述线缆孔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枢接于所述房体的底壁上,用于遮盖所述线缆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房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测控箱挂装于所述挂钩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房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处安装有门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吊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房体的底面上设置有滚轮。
CN201910382626.6A 2019-05-08 2019-05-08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Pending CN110043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2626.6A CN110043070A (zh) 2019-05-08 2019-05-08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2626.6A CN110043070A (zh) 2019-05-08 2019-05-08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3070A true CN110043070A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81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2626.6A Pending CN110043070A (zh) 2019-05-08 2019-05-08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307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5068A (zh) * 2008-01-07 2010-10-06 智能工程(巴哈马)有限公司 改进的结构夹层板板格及其制造方法
CN203019511U (zh) * 2012-12-21 2013-06-26 长沙聚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水泥混凝土养护用水智能加热装置
CN105178605A (zh) * 2015-08-07 2015-12-2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系统
CN205153612U (zh) * 2015-12-07 2016-04-13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地用可移动太阳能混凝土标养室
CN207847187U (zh) * 2017-11-02 2018-09-11 韩博 空气膜隔热节能机房
CN108867846A (zh) * 2018-06-29 2018-11-23 河北晶通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轻钢框架eps模块房屋快速施工方法
CN208202585U (zh) * 2018-04-19 2018-12-07 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
CN210032756U (zh) * 2019-05-08 2020-02-0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5068A (zh) * 2008-01-07 2010-10-06 智能工程(巴哈马)有限公司 改进的结构夹层板板格及其制造方法
CN203019511U (zh) * 2012-12-21 2013-06-26 长沙聚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水泥混凝土养护用水智能加热装置
CN105178605A (zh) * 2015-08-07 2015-12-2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系统
CN205153612U (zh) * 2015-12-07 2016-04-13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地用可移动太阳能混凝土标养室
CN207847187U (zh) * 2017-11-02 2018-09-11 韩博 空气膜隔热节能机房
CN208202585U (zh) * 2018-04-19 2018-12-07 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
CN108867846A (zh) * 2018-06-29 2018-11-23 河北晶通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轻钢框架eps模块房屋快速施工方法
CN210032756U (zh) * 2019-05-08 2020-02-0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4224B (zh) 沉降多点远程监控系统
CN206439603U (zh) 不锈钢安装支架
CN210032756U (zh)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CN110043070A (zh) 混凝土通水冷却系统分控站
JP2009144620A (ja) 自動給水配管ユニット
CN207525813U (zh) 一种一体化预制地埋式取水泵站
CN208281699U (zh) 一种管道防泄漏装置
CN207422541U (zh) 一种地下车库排风装置
US20160236927A1 (e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petroleum sump
CN216143310U (zh) 一种制冷设备连接管用辅助连接结构
CN209989837U (zh) 一种地下紧凑型管廊结构
CN208717961U (zh) 一种交通施工用防坠落窨井口装置
CN113389243A (zh) 超长地下室墙体冷却循环水系统
CN203965910U (zh) 长输管线阀室监控箱
CN208316063U (zh) 一种10kV变电站机械室开关柜电缆进线布置结构
CN208809686U (zh) 一种基于塔吊降尘装置
CN208075422U (zh) 冷站箱及冷站
CN208535565U (zh) 压缩空气系统排水组件及压缩空气系统
CN208115195U (zh) 蒸馏塔安全装置
CN207149976U (zh) 开关柜温度监控系统
CN217737446U (zh) 一种具有空气质量检测功能的综合管廊
CN206727473U (zh) 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监控服务器的箱体
CN210263235U (zh) 泵站
CN209893531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排气功能失效报警装置
CN212462488U (zh) 模块化的回流缆区段智能预警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