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6134A - 气溶胶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6134A
CN110036134A CN201780073486.3A CN201780073486A CN110036134A CN 110036134 A CN110036134 A CN 110036134A CN 201780073486 A CN201780073486 A CN 201780073486A CN 110036134 A CN110036134 A CN 110036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passed
shock surface
device described
impac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34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6134B (zh
Inventor
W.J.T.克吕克肯
M.朗
R.范德海登
N.阿尔艾哈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xtron SE
Original Assignee
Aixtron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xtron SE filed Critical Aixtron SE
Publication of CN110036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6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6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6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28Gas flow assisted PVD de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0011Heating features
    • B01D1/0017Use of electrical or wave energ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14Evaporating with heated gases or vapours or liquids in contact with the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16Evaporating by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34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with one or more auxiliary substances
    • B01D3/343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with one or more auxiliary substances the substance being a gas
    • B01D3/346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with one or more auxiliary substances the substance being a gas the gas being used for removing vapours, e.g. transport g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generating reactive gas streams, e.g.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 C23C16/448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generating reactive gas streams, e.g.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by producing an aerosol and subsequent evaporation of the droplets or part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在载体气流中输送的、通过尤其气溶胶的或者悬浮液的液体或者固体颗粒的蒸发而产生的蒸气的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输入管(2),输入管以在具有被加热的传热面的蒸发体(17)的端侧(17')前方的间距(a)通入壳体(1)中,输入管用于沿输入管(2)的通入部(5)的轴线(A)方向向端侧(17)输入气溶胶的或者悬浮液的流。为了提高效率,规定有在通入部(5)和端侧(17)之间布置的冲击体(15),所述冲击体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冲击面(11,12,24),其中,旋转对称的冲击面(11,12,24)以角度(a,β)相对于轴线(A)倾斜地定向,所述角度大于10度并且小于80度。

Description

气溶胶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在载体气流中输送的蒸气的装置,其中,该蒸气通过气溶胶的液体或者固体颗粒的蒸发产生。蒸发体处于壳体中,该蒸发体具有被加热的传热面。用于输送气溶胶流的输入管通入壳体中。输入管的通入部相对于蒸发体的端侧有间距。穿过该通入部的轴线基本上是垂直于该端侧竖立的。也可以将悬浮液替代气溶胶通过输入管引入蒸发体中。
背景技术
文献DE 10 2014 109 194 A1描述了这种装置,其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基本上正方形的横截面。用于将气溶胶供应到壳体中的输入管通入壳体的盖子中,其中,输入管的通入部插在预热体中,预热体是可以电加热的。冲刷气流通入预热体上游的分散室中,经过多孔的预热体流入间隔室,间隔室布置在预热体的下游。一个或者多个输入管同样通入间隔室中。蒸发体远离预热体的流出面,蒸发体的传热面被电加热至蒸发温度。从输入管的通入部输送出的气溶胶构成颗粒射束,该颗粒射束以射流锥形式到达蒸发体,该射流锥的底面显著小于蒸发体的端侧的面。因此,气溶胶颗粒的蒸发基本上仅在射流锥的区域中进行。在那里,从蒸发体提取蒸发热,使得蒸发体在那里被显著冷却。设置有多个沿流动方向先后布置的蒸发体。
由现有技术并且尤其由文献DE 10 2010 000 388 A1已知,在进气机构中使用冲击体,以便将气体均匀分布。
文献WO 2012/175124 A1同样说明了一种装置,其中,载体气射束将气溶胶对准蒸发体的端面输送。
由文献US 2002/0020767 A1已知一种气体分配器,其中,借助供给管将气体供给到气体分散室中。冲击板位于该管的通入部之前。该冲击板与分离板有间距,分离板具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是网状地布置的。
文献DE 10 2011 051 261 A1说明了一种用于将有机层沉积在基材上的装置。
文献DE 196 54 321 A1说明了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其中,气溶胶流到冲击板装置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这种装置在有利于使用方面进行改进,尤其改善该装置的蒸发功率。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在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本发明解决,其中,从属权利要求不仅是在独立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本发明的有利改进设计方案,而且也是上述技术问题的独立的解决方案。
首先和主要建议一种冲击体,该冲击体布置在输入管的通入部和蒸发体的端面之间的轴线中。蒸发体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冲击面,冲击面位于气溶胶流的射束锥中、即位于通入部的轴线上。通常具有在10μm至500μm范围中、例如约50μm的直径的气溶胶颗粒以脉冲形式从输入管的通入部排出,该脉冲基本上平行于轴线地定向。气溶胶可以、但是悬浮液也可以从输入管的通入部排出,以便在沿流动方向布置在后的蒸发体中被蒸发。载体气按照流体动力学定律在构成尤其涡流的情况下分散在通入部和端侧之间的间隔室中,而气溶胶颗粒基本上在弹道学的运动轨迹上运动并且碰撞在冲击面上。气溶胶颗粒在冲击面上反射,其中,反射角基本上与入射角一致。尤其规定,冲击面斜向于轴线成角度地定向,其中,多个以不同角度相对于轴线倾斜的冲击面可以沿径向并排地和/或沿轴向先后地布置。冲击面优选这样地布置并且其相对于轴线的角度被这样地选定,即颗粒通过反射和尤其具有离开端侧的速度分量或者运动分量的反射在整个端侧上分布。被反射后的颗粒在此优选在弧形轨道上运动,该弧形轨道被载体气流至少部分影响,载体气流流过通入部和端侧之间的间隔室,其中,载体气流优选是围绕至少一个输入管的至少一个通入部的均匀的流体。优选的是,冲击体具有旋转对称的外形,其中,冲击体优选这样地布置在间隔室中,使得冲击体的转动轴线位于输入管通入部的轴线中。冲击体可以安置在蒸发体的端侧上。但是冲击体也可以相对于该端侧保持间距。一个或者多个冲击面可以具有锥面的或者截锥面的形状。冲击体的底面面积优选大于通入部的底面面积。优选的是,冲击体的底面面积在横向于轴线延伸的平面中至少两倍于、优选至少五倍于输入管的通入部的横向于轴线延伸的底面面积。在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冲击体由两个同轴地轴向先后布置的锥面和/或截锥面构成。第一冲击面沿锥侧面延伸,其中,该锥侧面具有相对于轴线在20度至30度之间范围中的角度。在构成环形的分界线或者分界区的情况下,第二冲击面连接在第一冲击面上,第二冲击面径向地在第一冲击面外部延伸并且第二冲击面具有相对于轴线的角度,该角度为60度至85度之间。该装置可以具有多个输入管,多个输入管的通入部位于共同的平面中。在一个或者多个输入管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入部在其中延伸的平面中可以布置预热体,预热体由固体泡沫构成,载体气可以流过该固体泡沫。能导电的固体泡沫通过导通电流而被加热,使得穿过固体泡沫的载体气得到更高的温度,载体气以该温度在输入管的通入部的周围流入间隔室。从通入部沿轴线的方向流入间隔室中的颗粒碰到这两个冲击面上并且以不同的射出角被反射,其中,被第一冲击面反射的颗粒可能还被第二冲击面二次反射。冲击体的布置和冲击面的走向被这样选定,即在冲击面上反射的气溶胶颗粒基本上以均匀的面分布碰到蒸发体的端侧上,使得通过传热面的热传输不仅在射流锥的区域中、而且在基本上蒸发体的整个横截面上进行。此外,至少冲击体的轴线附近的中心部分成形为,使得气溶胶颗粒不能被反射回输入管中。为了将待蒸发的颗粒基本上在蒸发体的整个表面上优选均匀地分布,按照本发明的措施规定,防止从通入部定向排出的颗粒、尤其具有高速度的颗粒可能穿过所述一个蒸发体或者穿过多个沿流动方向先后布置的蒸发体而未被蒸发。本发明的改进设计方案规定,冲击体被主动或者被动地加热。这防止蒸气在冲击面上的冷凝。因此,后者(冲击面)具有的温度优选高于悬浮液的或者气凝胶的颗粒的蒸发温度。
间隔室可以定义输入管的通入部或者预热体的出气面与蒸发体的端侧之间10至30mm的间距。输入管的通入部或者包围该通入部的预热体相对于蒸发体的端侧的间距大于冲击体的直径。但是优选的是,该间距小于冲击体的直径的两倍。输入管的通入部端部可以布置在绝缘套中,该绝缘套插在预热体的开口中。输入管的通入部开口可以与预热体的朝向蒸发体的端面齐平地延伸。但是,通入部也可以突出超过端面或者回缩地布置,以构成凹坑。
在备选的设计方案中,如上文所述地使用和布置的冲击体可以具有非旋转对称的形状。旋转对称的冲击体同样是本发明的内容,其沿图形轴线的轴向具有先后相继的冲击面,其中,冲击面可以直接相互邻接,但是也可以轴向相互保持间距。为了两个冲击面的轴向间隔,冲击体可以具有带筒形外周面的筒形部段。尤其规定,具有与第二冲击面相同的倾角的第三冲击面相对于第二冲击面沿轴向保持间隔。该倾斜的冲击面可以直接邻接到蒸发体的端侧上。但是也规定了,筒形的底座邻接在蒸发体的端侧上,在构成拐点或者倒圆的情况下该筒形的底座过渡到第二或者第三冲击面中,在该第二或者第三冲击面上同样可以在构成拐点或者倒圆的情况下邻连接有另外的冲击面或者筒形外周面。非旋转对称地设计的冲击体可以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此,锥面或者截锥面却不具有圆形的底面,而是具有椭圆形、卵形或者也可以具有多边形的底面。冲击体的图形轴线可以垂直于该底面。但是也规定,冲击体的图形轴线以角度相交于圆形的、椭圆形的、卵形的或者多边形的底面。在冲击体的这种形状中,冲击体的图形轴线相对于输入管的通入部的轴线具有角度。规定,冲击体的图形轴线与输入管的通入部的中轴线重合。然而与冲击体相对于输入管的这种居中的布置不同的是,冲击体也可以相对于输入管偏心地布置。冲击体的图形轴线于是相对于通入部的中轴线径向地错移。在本发明的改进设计中规定,用于气溶胶的输入管的多个通入部分别朝蒸发体的端侧的方向通入间隔室,其中,每个通入部配设冲击体,冲击体用冲击面将从通入部排出的气溶胶运动转向。在此,冲击体也可以相对于通入部的中轴线居中地或者偏心地布置。在此,冲击体也可以具有旋转对称的或者非旋转对称的形状。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规定,蒸发体的端面构成多个、尤其四个一样大的和一样造型的子面,其中,每个子面都配设一个输入管。优选地,冲击体分别相对于子面的中心轴向错移地布置。但是,冲击体也可以相对于通入部轴向错移地布置。所述轴向错移就端侧的中心点而言可以指向远离中心点的方向也可以指向朝向中心点的方向。优选的是,所有冲击体相对于端侧的中心点对称地错移地设计或者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剖切用于制备在载体气流中输送的、通过气溶胶的液体或者固体颗粒的蒸发生成的蒸气的源装置的截面图,
图2示出布置在源装置的壳体中的冲击体的横截面的放大视图,
图3以按照图2的视图示出第二实施例,
图4以按照图2的视图示出第三实施例,
图5示意性示出冲击体10相对于输入管2的偏心的布置,
图6示意性示出具有相对于输入管的轴线A倾斜的轴线B的冲击体10的布置,
图7示出按照图6中箭头7的俯视图,
图8示出蒸发体17的端侧17',蒸发体具有四个在一样大小和一样造型的子面t、u、v、w中布置的冲击体10,冲击体10分别沿气溶胶的流动方向布置在输入管2的下方。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源装置用于涂层设备中,利用该设备将基质、尤其玻璃基质涂覆有机物分子,以便制造OLED显示屏。在图中未示出的气溶胶发生器中,由从液体的或者固体的原料生成气溶胶流21,气溶胶流21穿流过输入管2。气溶胶颗粒具有约50μm的平均直径,并且在压力降低的情况下被输送经过输入管,其中,该压力可以在1mbar至10mbar之间。
源装置的壳体1围成基本上筒形形状的空腔,其中,空腔优选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在壳体1的上部区域中,输入管2进入壳体中并且构成空心的喷管,该喷管利用端部插入填充壳体的空腔的整个横截面的预热体8的开口中。在该实施例中仅示出一个输入管2。但是可以规定多个、相互平行地布置的输入管。
通过冲刷气体输入管3将冲刷气体22输入前室4中,前室4在预热体8的上游延伸。预热体8由能导电的泡沫构成,例如在文献WO 2012/175124A1中所述。通过导通电流使得预热体8被加热,以便加热流过预热体8的冲刷气体22。输入管2的通入部端部插在电绝缘的套管6中。
在实施例中,输入管2具有5mm的内径D0。通入部端部2相对于下游的预热体8的平坦的端面回缩地通入,使得通入部5位于凹坑7中,气溶胶流21通过该通入部流入间隔室9中。
有轴线A垂直于通入部5的出气面延伸,轴线A延伸经过输入管2的中心并且在约为22mm的距离a上延伸通过间隔室9。
沿流动方向或者沿轴线A的方向,预热体8的或者通入部5的在下游的端侧与第一蒸发体17的端侧17'相对。第一蒸发体17与其他沿流动方向布置在蒸发体17之后的蒸发体18、19一样由导电的多孔的透气材料、例如在文献WO 2012/175124中所述的泡沫制成。蒸发体17、18、19的泡沫的泡沫(孔)壁构成传热面,该传热面能把蒸发热传输给气溶胶颗粒,气溶胶颗粒利用该蒸发热被蒸发为蒸气形式。为此,蒸发体17、18、19被电加热,蒸发体17、18、19沿轴线A的方向也可以稍微相互间隔。在此,在不同蒸发体中的电加热可以被独立地调整。
在朝向通入部5的端侧17’上布置有冲击体10,端侧17’优选在横向于轴线A延伸的平面中延伸。冲击体具有图形轴线。冲击体是旋转对称地造型的。图形轴线位于轴线A中。若装置具有多个分别具有通入部5的输入管2,则规定在每个通入部5的下游都如图中所示地布置冲击体10。
冲击体具有第一冲击面11,第一冲击面在锥面上延伸。定义该锥面的锥体的顶端13位于轴线A中。该锥面11具有相对于轴线的角度α,该角度为20度至30度之间的范围中。优选地,角度α约为25度至27度。
第一冲击面11构成径向内部的冲击面,在构成环形区域的情况下第一冲击面11过渡到第二冲击面12。径向外部的第二冲击面12比第一冲击面11相距通入部5更远地在截锥外周面上延伸。定义该截锥外周面的截锥体具有中心线,中心线与轴线A重合。截锥外周面12具有相对于轴线A的角度β,该角度在60度至85度之间的范围内,优选约78度至79度的范围内。有利的是,位于径向内部的第一冲击面11相比于径向外部的第二冲击面12具有相对于轴线A的更尖的倾角α。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角度α可以更尖和/或角度β可以更钝。尤其规定,角度α具有大于零并且小于等于45度的值。尤其规定,角度β具有大于等于45度并且小于90度的值。
确定第一冲击面的锥体的高度H1为约6mm。锥体底面具有约6mm的直径D1。确定第二冲击面12的截锥体的截锥高度H2约为1.5mm。第二冲击面12的截锥体的底面约为15mm的直径D2。
有利的是,第一冲击面11的底面的直径D1大约与通入部5的直径D0一致。特别优选的是,直径D1稍微大于直径D0。
该装置的作用方式如下所述:
具有惰性气体的气溶胶通过输入管2沿轴线A的方向输送。输入管2延伸穿过前室4,前室4被冲刷气体22冲刷。气溶胶流21通过通入部5进入间隔室9。冲刷气体22被预热体8预热地进入间隔室9并且构成包围气溶胶流的冲刷气体流,其中,冲刷气体和载体气可以是相同的气体。被载体气输送的气溶胶颗粒在基本上直线型的飞行轨迹15、15'上基本上沿轴线A的方向运动经过间隔室9并且撞到冲击体10的第一和第二冲击面11、12上,在此,气溶胶颗粒被反射,其中,反射角基本上与入射角一致。沿飞行轨迹15碰撞在相对于轴线以角度β剧烈倾斜的第二冲击面12上的颗粒被远离端侧17’地定向的反射并且描绘沿径向远离轴线A的弧形轨迹16,以便以相对于冲击体10的径向的间距到达端侧17’上,在那里被冲刷气流驱动地输送到蒸发体17中并且在那里蒸发。
沿飞行轨迹15'运动的颗粒首先到达陡峭地相对于轴线A倾斜的第一冲击面11并且在那里被转向。在冲击面11处被转向的颗粒然后可以或者直接到达蒸发体17的端侧17’,或者当它到达第二冲击面12时被第二次反射。相较于仅在第一冲击面上反射一次的颗粒的飞行轨迹16,被两次反射的颗粒的弧形的运动轨迹更平。
冲击面是倾斜的,使得颗粒不能反射到输入管中。此外规定措施,用于将冲击面加热至一定温度,在该温度时蒸气在冲击面上不进行冷凝。
还规定,颗粒这样地在冲击面11、12上被反射,使得颗粒到达壳体1的壳体壁。
在附图中虚线示出的飞行轨迹仅象征性反映颗粒的物理运动轨迹。根据颗粒的直径和在间隔室9中的总压力,颗粒的运动轨迹可能决定性地由冲刷气体或者载体气的流动剖面曲线确定。
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示出冲击体10,冲击体10具有旋转对称地围绕冲击体10的图形轴线B延伸的冲击面11、12、24。第一冲击面11在具有锥角α的锥面上延伸并且具有顶端13。在构成倒圆或者相贯线的情况下,第一冲击面11过渡到第二冲击面12中,第二冲击面12与第三冲击面24保持间距。第二冲击面12相对于图形轴线B的倾角β基本上与第三冲击面24相对于图形轴线B的倾角γ一致。布置在第二冲击面12和第三冲击面24之间的圆柱面20的高度H3大于第二冲击面12的高度H2和第三冲击面24的高度H4。冲击体10坐落在蒸发体17的端侧17'上的底面在此由另外的圆柱部段的底面构成,其圆柱面20'接在第三冲击面24上。圆柱面20’的高度H5大于第三冲击面24的高度H4。冲击体10的底面与第三冲击面24的底面一致,冲击体10的底面的直径D3大于柱面20的直径D2。
附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与附图2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基本上仅在于,第二冲击面12不直接邻接在蒸发体17的端侧17’上,而是在第二冲击面12上连接有带柱面20的圆柱段,使得直径最大的冲击面像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一样,相对于轴线B或者轴线A相对于端侧17轴向错移地布置。
图5示出实施例,其中,与图1中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冲击体10的图形轴线B不位于通入部5的中轴线A中。平行于轴线A延伸的图形轴线B沿径向相对于轴线A错移。
图6示出另外的实施例,其中,冲击体10不具有旋转对称的形状。几何轴线B相对于穿过通入部5延伸的轴线A倾斜地延伸并且延伸穿过第一冲击面11的顶端13,第一冲击面11相对于结构轴线B可以具有旋转对称性。相对于平行于轴线A延伸的、在图6中未示出的轴线,第一冲击面11不是旋转对称地延伸的。第一冲击面11的底面可以是椭圆或者卵形面。在底面上,第一冲击面11在构成有相贯线或者倒圆的情况下过渡到中间冲击面12’,中间冲击面12’同样像第一冲击面11一样可以在锥面或者与近似锥形的面上延伸。在中间冲击面12’上连接有第二冲击面12,第二冲击面同样非旋转对称地延伸。冲击面可以由筒形外周面或者锥形外周面构成,其中,锥体或者柱体的轴线相互倾斜地延伸。
图8示出蒸发体17的端侧17'的俯视图。端侧17’的端面是正方形的并且可以分为四个一样大和一样造型的子面t、u、v、w。在子面t、u、v、w之间的虚线所示的界线相交于端侧17'的中心点。相对于该中心点而言,四次对称地布置有输入管2的四个通入部5,其中,每个通入部5都配设有冲击体10。冲击体10可以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并且相对于通入部5不对称地、尤其偏心地布置。优选是相同造型的冲击体10,它们以相对于端侧17'的中心点对称的方式布置。
上述实施方式用于阐述由本申请总体上包括的发明,该发明至少通过下述特征组合也分别单独地改进现有技术,即: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入部5和端侧17之间布置的冲击体15,所述冲击体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冲击面11、12、24。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面11、12、24以角度α、β相对于轴线A倾斜地定向,角度α、β尤其大于10度并且小于80度。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者多个冲击面11、12、24相对于轴线A旋转对称地布置。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具有两个或者多个冲击面11、12,冲击面以相互不同的角度α、β相对于轴线A倾斜地延伸。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者多个冲击面11、12、24沿锥面或者截锥面延伸,其中,锥底面是圆面、卵形面或者椭圆的面。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的横向于轴线A延伸的平面视图面是通入部5的横向于轴线A延伸的面的至少两倍、优选至少五倍。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具有径向位于内部的第一冲击面11,第一冲击面11在锥面上延伸,其中,锥体的顶端13位于轴线A中并且锥面以20度至30度的角度α相对于轴线A倾斜,冲击体10具有径向位于外部的第二冲击面12,在构成有卵形或者圆形的相贯线的情况下第二冲击面12连接在第一冲击面11上并且在截锥外周面上延伸,该截锥外周面相对于轴线A具有60度至85度的角度β。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管2的具有通入部5的端部插在被加热的预热体8的开口中,所述预热体8可被冲刷气体22冲刷,冲刷气体22进入在预热体8和蒸发体17之间的间隔室9中。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入部(5)的间距(a)为冲击体(10)的直径(D2)的一倍至两倍的范围中。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的几何轴线或者图形轴线B相对于穿过通入部5的中心延伸的轴线A径向错移地布置。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的几何轴线或者图形轴线B相对于轴线A角错移地延伸。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冲击面12、24被柱面20相互隔开。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尤其相互平行地延伸的输入管20,多个输入管相对于蒸发体17的端侧17'的子面t、u、v、w的中心错移地布置,其中,每个通入部5配设一个冲击体10,其中,所述冲击体10尤其具有非旋转对称的形状和/或相对于输入管2的通入部5的中轴线A的偏心的布置。
所有公开的特征(本身,或者相互组合地)对于本发明都是重要的。因此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也包含附属的/所附的优先权文件(在先申请副本)的全部公开内容,目的也是将这些文件的特征也纳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中。从属权利要求利用其特征表征了对现有技术的独立的创造性的改进设计方案,尤其用于基于这些权利要求进行分案申请。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 22冲刷气流
2气溶胶输入管 23蒸气流
3冲刷气体输入管 23第三冲击面
4前室
5通入部 a间距
6套管 t子面
7凹坑 u子面
8预热体 v子面
9间隔室 w子面
10冲击体
11第一冲击面 A轴线
12第二冲击面 B轴线
12’中间冲击面 D0直径
13尖端 D1直径
14基底 D2直径
15飞行轨迹 D3直径
15’飞行轨迹 H1高度
16飞行轨迹 H2高度
16’运动轨迹 H3高度
17蒸发体 H4高度
17’端侧 H5高度
18蒸发体
19蒸发体 α倾角
20柱面 β角度
20’柱面 γ角度
21气溶胶流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产生蒸气的装置,其具有用于产生具有液体的或者固体的颗粒的气溶胶的气溶胶发生器,具有布置在壳体(1)中的具备被加热的传热面的蒸发体(17)并且具有用于利用载体气流把颗粒从气溶胶发生器输送至蒸发体(17)的输入管(2),其中,输入管(2)的通入部(5)与蒸发体(17)的端侧(17')相间隔并且产生沿通入部(5)的轴线(A)方向对准端侧(17')的颗粒流,其特征在于沿轴线方向在通入部(5)和端侧(17')之间布置的冲击体(10),所述冲击体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冲击面(11,12,2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冲击面(11,12,24)以不同于零的角度(a,β)相对于所述轴线(A)倾斜,所述角度(a,β)尤其大于10度并且小于80度。
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冲击面(11,12,24)相对于所述轴线(A)旋转对称地布置。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具有两个或者多个冲击面(11,12),所述冲击面以相互不同的角度(a,β)相对于轴线(A)倾斜地延伸。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者多个冲击面(11,12,24)沿锥面或者截锥面延伸,其中,锥底面是圆面、卵形面或者椭圆的面。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的横向于轴线(A)延伸的底面面积是通入部(5)的横向于轴线(A)延伸的面积的至少两倍、优选至少五倍。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具有沿径向位于内部的第一冲击面(11),第一冲击面(11)在锥面上延伸,其中,锥体的顶端(13)位于轴线(A)中并且锥面以20度至30度的角度(α)相对于轴线(A)倾斜,并且冲击体(10)具有沿径向位于外部的第二冲击面(12),在构成有卵形或者圆形的相贯线的情况下将第二冲击面(12)连接在第一冲击面(11)上并且在截锥外周面上延伸,该截锥外周面相对于轴线(A)具有60度至85度的角度(β)。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管(2)的具有通入部(5)的端部插在被加热的预热体(8)的开口中,所述预热体(8)可被冲刷气体(22)冲刷,冲刷气体(22)进入在预热体(8)和蒸发体(17)之间的间隔室(9)中。
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入部(5)的间距(a)为冲击体(10)的直径(D2,D3)的一倍至两倍的范围中。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的几何轴线或者图形轴线(B)相对于穿过通入部(5)的中心延伸的轴线(A)径向错移地布置。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的几何轴线或者图形轴线(B)相对于轴线(A)角错移地延伸。
1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冲击面(12,24)被柱面(20)相互隔开。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尤其相互平行地延伸的输入管(20),多个输入管相对于蒸发体(17)的端侧(17')的子面(t,u,v,w)的中心(z)错移地布置,其中,每个通入部(5)配设一个冲击体(10),其中,所述冲击体(10)尤其具有非旋转对称的形状和/或相对于输入管(2)的通入部(5)的中轴线(A)的偏心的布置。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体(10)支承在蒸发体(17)的端侧(17')上。
1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征部分的特征。
CN201780073486.3A 2016-11-29 2017-11-13 气溶胶蒸发器 Active CN110036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23022 2016-11-29
DE102016123022.7 2016-11-29
DE102017103047.6 2017-02-15
DE102017103047.6A DE102017103047A1 (de) 2016-11-29 2017-02-15 Aerosolverdampfer
PCT/EP2017/079048 WO2018099718A1 (de) 2016-11-29 2017-11-13 Aerosolverdampf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6134A true CN110036134A (zh) 2019-07-19
CN110036134B CN110036134B (zh) 2022-02-11

Family

ID=62117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3486.3A Active CN110036134B (zh) 2016-11-29 2017-11-13 气溶胶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KR (1) KR102584957B1 (zh)
CN (1) CN110036134B (zh)
DE (1) DE102017103047A1 (zh)
TW (1) TWI744415B (zh)
WO (1) WO20180997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99216A1 (en) * 2019-07-18 2022-05-25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Sparging evaporator with porous media for fuel enrichment in catalytic inerting system
DE102020116271A1 (de) * 2020-06-19 2021-12-23 Apeva S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dampfen eines organischen Pulver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5067A (ja) * 2000-10-06 2002-04-19 Anelva Corp 薄膜成膜液体原料用気化器
US6432882B1 (en) * 2000-09-22 2002-08-13 Christopher W. Yamamot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omizing an organic compound
JP2004107729A (ja) * 2002-09-19 2004-04-08 Tokyo Electron Ltd 原料気化器及び成膜処理装置
JP2013072122A (ja) * 2011-09-28 2013-04-22 Fujifilm Corp 有機材料の蒸着装置および蒸着方法
CN104203367A (zh) * 2012-03-15 2014-12-10 阿兰图姆公司 气溶胶分离器
DE102014109194A1 (de) * 2014-07-01 2016-01-07 Aixtron S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Dampfes für eine CVD- oder PVD-Einrichtung
CN105274476A (zh) * 2014-07-01 2016-01-27 艾克斯特朗欧洲公司 用于cvd或pvd装置的由固体或液体原料产生蒸汽的设备
WO2016165827A1 (de) * 2015-04-16 2016-10-20 Palas Gmbh Partikel- Und Lasermesstechnik Vorrichtung zum zählen von partikel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8498A (en) * 1985-09-27 1987-05-26 Davis James A Supersonic singlet delta oxygen aerosol generator
DE19654321A1 (de) * 1996-12-24 1998-06-25 Pe Product Engineering Gmbh Vorrichtung zur Aerosolerzeugung
KR100406176B1 (ko) * 2000-06-19 2003-11-19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샤워헤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체 원료 공급 장치
DE10218896A1 (de) * 2002-04-26 2003-11-06 Vogel Willi Ag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Aerosols
DE10259410B4 (de) * 2002-12-19 2005-08-25 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 Gmbh Aerosolabscheider
JP4068070B2 (ja) * 2004-01-13 2008-03-26 株式会社東芝 メタルバック層の形成装置
DE102010000388A1 (de) 2010-02-11 2011-08-11 Aixtron Ag, 52134 Gaseinlassorgan mit Prallplattenanordnung
DE102011051261A1 (de) * 2011-06-22 2012-12-27 Aixtron S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bscheiden von OLEDs insbesondere Verdampfungsvorrichtung dazu
WO2012175124A1 (en) 2011-06-22 2012-12-27 Aixtron Se Vapor deposition material sour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2882B1 (en) * 2000-09-22 2002-08-13 Christopher W. Yamamot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omizing an organic compound
JP2002115067A (ja) * 2000-10-06 2002-04-19 Anelva Corp 薄膜成膜液体原料用気化器
JP2004107729A (ja) * 2002-09-19 2004-04-08 Tokyo Electron Ltd 原料気化器及び成膜処理装置
JP2013072122A (ja) * 2011-09-28 2013-04-22 Fujifilm Corp 有機材料の蒸着装置および蒸着方法
CN104203367A (zh) * 2012-03-15 2014-12-10 阿兰图姆公司 气溶胶分离器
DE102014109194A1 (de) * 2014-07-01 2016-01-07 Aixtron S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Dampfes für eine CVD- oder PVD-Einrichtung
CN105274476A (zh) * 2014-07-01 2016-01-27 艾克斯特朗欧洲公司 用于cvd或pvd装置的由固体或液体原料产生蒸汽的设备
WO2016165827A1 (de) * 2015-04-16 2016-10-20 Palas Gmbh Partikel- Und Lasermesstechnik Vorrichtung zum zählen von partikel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103047A1 (de) 2018-05-30
TWI744415B (zh) 2021-11-01
CN110036134B (zh) 2022-02-11
KR20190086521A (ko) 2019-07-22
KR102584957B1 (ko) 2023-10-04
TW201825697A (zh) 2018-07-16
WO2018099718A1 (de) 2018-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2877B (zh) 具有锥形喷雾特征的超声雾化喷嘴
US5011086A (en) Spray coa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ating liquids
CN101605611B (zh) 引导空气环以及对应的喷涂方法
CN110036134A (zh) 气溶胶蒸发器
CN1920096B (zh) 成膜装置及喷嘴
KR101079206B1 (ko) 약액분사노즐의 와류형성구
CN105750111B (zh) 一种喷雾干燥装置
JP2006511259A5 (zh)
EP2058053A1 (en) Rotary electrostatic coating apparatus
CN104394997B (zh) 运行旋转喷雾器的方法、喷头及具有该喷头的旋转喷雾器
CN105935632A (zh) 旋转雾化型静电涂装机及其成形空气环
CN101890410A (zh) 电子部件分配装置
CN106123400A (zh) 一种带重力分液的降膜式蒸发装置
BRPI0913688B1 (pt) pulverizador rotativo e processo de pulverização de produto de revestimento
CN101942656B (zh) 一种激光喷嘴装置及其粉末均匀分布的方法
EP2924356B1 (en) Water spray type desuperheater and desuperheating method
CN107614118B (zh) 涂装装置
KR101633274B1 (ko) 공기소독장치에 구비되는 증발챔버
US4515314A (en) Liquid spray apparatus
KR102186022B1 (ko) 오리피스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아토마이저
EP0395645A1 (en) Spray coa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ating liquids
CN105121038A (zh) 粉体分级装置及粉体分级系统
CN101099954A (zh) 雾化喷头
CN106232982B (zh) 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制造方法、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模型及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
CN209062143U (zh) 一种气雾化生产3d打印用金属粉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