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2325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2325A
CN110032325A CN201910010898.3A CN201910010898A CN110032325A CN 110032325 A CN110032325 A CN 110032325A CN 201910010898 A CN201910010898 A CN 201910010898A CN 110032325 A CN110032325 A CN 110032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equipment
indicant
segmentation
segmentatio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08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2325B (zh
Inventor
内野智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32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2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2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2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提供在具备多个设备和由该多个设备共用的显示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即使不必须对显示部设置用于执行确定用户操作的操作对象设备的处理的CPU也能够适当执行各设备的动作的技术。信息处理装置(例如MFP)具备分别具有控制部的多个设备(20、30)和由该多个设备(20、30)共用的显示部(触摸面板45)。该显示部响应于在该显示部的显示区域(400)中检测到用户的指示物,将表示该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检测位置信息(110)发送到多个设备(20、30)中的各个设备。该多个设备(20、30)各自的控制部根据从显示部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10)判定利用该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与其关联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在响应于在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指示物(pointer)(用户的手指等)而将表示该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检测位置信息从该显示部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部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响应于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到用户的手指,该显示部将与该手指的检测位置有关的检测位置信息(坐标信息)发送到控制部。然后,该控制部根据从显示部取得的检测位置信息,执行与用户操作(触摸操作)对应的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24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本申请申请人提出了在具备多个设备的1个信息处理装置中由该多个设备共用1个显示部的方案。
能够采用如下技术:在由多个设备共用1个显示部的情况下,显示部执行对该多个设备中的要执行与利用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的设备(操作对象设备)进行确定的处理(操作对象设备的确定处理),显示部仅对被确定为操作对象设备的设备发送检测位置信息。在该技术中,在设置于该显示部内的CPU中进行这些处理(操作对象设备的确定处理等)。
然而,为了实现该技术,必须使用显示部内的CPU进行上述处理。因此,产生需要在显示部内新设置CPU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如下技术:在具备多个设备和由该多个设备共用的显示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即使不必须对显示部设置用于执行对用户操作的操作对象设备进行确定的处理的CPU,也能够适当地执行各设备中的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设备,分别具有控制部;以及显示部,由多个所述设备共用,所述显示部响应于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到用户的指示物,将表示所述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检测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执行与所述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者2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丢弃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意一个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被分割为多个分割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部将从各设备接收到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各分割显示区域,并且响应于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将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
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作为多个所述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的第1设备具有第1控制部,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作为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与所述第1设备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的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作为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不同的分割显示区域的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当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的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技术方案8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从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内的显示要素的移动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所述第1控制部在该预定条件被满足时,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并且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显示要素的所述移动操作被继续。
技术方案9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从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使用了包括所述指示物的2个指示物的撑开(pinch-out)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所述2个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所述第1控制部在该预定条件被满足时,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并且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的所述撑开操作被继续。
技术方案10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技术方案11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当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的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技术方案1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出包括所述指示物的2个指示物,所述第1控制部在预定的微小期间内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的情况下,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中的第1指示物并且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中的第2指示物时,分别计算作为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至所述第1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距离的第1距离和作为从所述边界部分至所述第2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距离的第2距离,当表示在所述预定的微小期间内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并且所述第1距离大于所述第2距离的意思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撑开捏合操作(pinch)并且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撑开捏合操作。
技术方案1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设备包括所述第1设备和与所述第1设备不同的第2设备,所述第2设备具有第2控制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是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与所述第2设备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所述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而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并且将表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的意思的判定结果发送到所述第2设备,所述第2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能够接受特定操作的特定图像显示于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并且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所述判定结果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且是针对所述特定图像的所述特定操作。
技术方案1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图像包括阅览用图像,所述特定操作包括撑开捏合操作。
技术方案1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或者14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指示物的检测位置与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的配置位置不同和能够接受所述特定操作的图像未显示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这双方。
技术方案1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至15中的任意一个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来自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将来自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转送到所述第2设备,所述第2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所述特定操作的情况下,根据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执行与所述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技术方案1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至15中的任意一个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控制部在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所述判定结果之后,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执行与所述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技术方案18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17中的任意一个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设备容纳于一个框体。
技术方案19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18中的任意一个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20的发明是具备多个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a)设置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由多个所述设备共用的显示部响应于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到用户的指示物,将表示所述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检测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以及b)设置于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各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技术方案21的发明是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程序使在作为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的分别具有控制部的多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的第1设备中内置的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a)接收检测位置信息,该检测位置信息是表示在设置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并且由多个所述设备共用的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出的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信息,并且响应于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而将该检测位置信息从所述显示部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以及b)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1至21记载的发明,响应于在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指示物,将表示该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检测位置信息从该显示部发送到多个设备中的各个设备。另外,在该多个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中,根据该检测位置信息,判定利用该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因此,在具备多个设备和由该多个设备共用的显示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即使对显示部不必须设置用于执行确定用户操作的操作对象设备的处理的CPU,也能够适当地执行各设备中的动作。
特别地,根据技术方案6以及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在第1设备中,能够灵活地判定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MFP(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示出MFP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功能块的图。
图4是示出服务器设备的功能块的图。
图5是示出在左侧显示用区域中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形的图。
图6是示出在指示物从左侧显示用区域移动到右侧显示用区域之后从右侧显示用区域再次移动到左侧显示用区域的情形的图。
图7是示出在指示物从右侧显示用区域移动到左侧显示用区域之后从左侧显示用区域再次移动到右侧显示用区域的情形的图。
图8是示出在单画面显示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形的图。
图9是示出各设备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撑开操作中的一方的指示物从左侧显示用区域移动到右侧显示用区域的情形的图。
图11是示出在跨越边界线的状态下开始撑开捏合操作的情形的图。
图12是示出各指示物的检测位置(检测开始位置)至边界线的距离等的图。
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各设备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左侧显示用区域中进行用户操作的情形的图。
图15是示出在左侧显示用区域中进行用户操作的情形的图。
图1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各设备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与来自其他设备的检测位置信息的等待处理有关的子例程处理的图。
(符号说明)
10:MFP(信息处理装置);20:服务器设备;30:图像形成设备;40:操作显示部;45:触摸面板;200:左侧显示用区域(服务器设备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右侧显示用区域(图像形成设备用的分割显示区域);400:触摸面板的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结构概要>
图1是示出MFP(多功能复合机(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10的外观的图。在此,作为信息处理装置,例示MFP10。此外,MFP10还被称为图像形成装置或者图像处理装置等。
图2是示出MFP1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该MFP10具备相互独立地动作的多个设备(在此为服务器设备20和图像形成设备30这2个设备)。在此,服务器设备20和图像形成设备30容纳于一个框体而构成为一体。此外,设为该一个框体包括预定的部件和相对该预定的部件开闭自如地设置的部件(例如相对设置于MFP10的原稿台的旋转轴转动自如地设置的原稿盖等)。
另外,该MFP10还具备操作显示部40(还参照图1)。该操作显示部40如后所述由该多个设备20、30共用。
<1-2.图像形成设备30的结构>
图像形成设备30(还参照图1)是能够执行各种任务(拷贝任务、扫描任务等)的设备。此外,图像形成设备30还被称为MFP设备。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30的功能块的图。图像形成设备30对拷贝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以及BOX(盒)印刷功能等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设备30如图3所示,具备图像读取部32、印刷输出部33、通信部34、储存部35以及控制器(控制部)39等,通过使这些各部分复合地动作,实现各种功能。
图像读取部32是光学地读取(即扫描)载置于图像形成设备30的预定的位置(自动原稿供给部(ADF:Auto Document Feeder)或者玻璃面等)的原稿并生成该原稿的图像数据(还称为原稿图像或者扫描图像)的处理部。该图像读取部32还被称为扫描部等。图像形成设备30是能够读取载置于预定的位置的原稿的设备,还被称为图像读取设备。
印刷输出部33是根据与印刷对象有关的数据向纸等各种介质印刷输出图像的输出部。图像形成设备30是能够向各种介质印刷输出图像的设备,还被称为印刷输出设备。
通信部34是能够进行经由公共线路等的传真通信的处理部。进而,通信部34还能够进行经由网络的网络通信。该网络通信例如利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等各种协议。通过利用该网络通信,图像形成设备30能够在与期望的对方目的地之间交换各种数据。
储存部35由各种存储装置((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和/或硬盘驱动器(HDD)等)构成。
控制器39是内置于图像形成设备30并统筹地控制图像形成设备30的控制装置。控制器39构成为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还被称为微型处理器或者计算机处理器等)以及各种半导体存储器(RAM以及ROM)等的计算机系统。控制器39通过在CPU中执行储存于ROM(例如EEPROM(注册商标))内的预定的软件程序(以下还简称为程序),实现各种处理部。此外,该程序(详细而言是程序模块群)也可以被记录到USB存储器等可携带型的记录介质,从该记录介质读出而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30。或者,该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络下载而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30。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控制器39通过上述程序的执行,实现包括通信控制部39a、操作控制部39b以及动作控制部39c的各种处理部。
通信控制部39a是与通信部34等协作而控制其他设备(包括同一框体(同一装置)内的其他设备(服务器设备20等)以及在其他框体内构成的其他装置内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动作的处理部。
操作控制部39b是与操作显示部40(参照图1)协作而控制针对操作显示部40(特别是触摸面板45(参照图1))的输入动作并且控制操作显示部40(特别是触摸面板45)中的显示动作(显示输出动作)的处理部。例如,操作控制部39b使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显示画面(各种任务的设定画面等)显示于操作显示部40(触摸面板45)。具体而言,操作控制部39b将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显示画面的显示用图像(显示用图像数据)经由信号线L30(图2)发送到触摸面板45并使该显示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45。另外,操作控制部39b经由信号线L30从操作显示部40取得(接收)检测位置信息100(110)(参照图5等)。检测位置信息100(触摸坐标信息)是表示在触摸面板45的显示区域400(图5等)中检测出的用户的指示物(例如用户的手指)的检测位置的信息。此外,在此将用户的手指例示为指示物,但不限于此,指示物也可以是笔型的输入用部件等。
另外,操作控制部39b还执行根据从操作显示部40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00(110)判定用户利用指示物(手指)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处理。换言之,操作控制部39b判定本设备30是否是操作对象设备(要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的设备)。
动作控制部39c是控制图像形成设备30中的各种动作(任务动作等)的处理部。
此外,在此主要由控制器39的CPU执行软件程序来执行上述各种动作,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设置于图像形成设备30(详细而言,控制器39的内部或者外部)的专用硬件等执行上述各种动作。例如,也可以使用1个或者多个专用硬件实现通信控制部39a、操作控制部39b以及动作控制部39c(图3)等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1-3.服务器设备20的结构>
服务器设备20(还参照图1)是能够实现服务器功能的设备。服务器设备20例如构成为通用性的计算机装置。
图4是示出服务器设备20的功能块的图。
服务器设备20如图4的功能框图所示具备通信部24、储存部25、控制器(控制部)29等,通过使这些各部分复合地动作来实现各种功能。
通信部24能够进行网络通信。该网络通信例如利用TCP/I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等各种协议。通过利用该网络通信,服务器设备20能够与期望的对方目的地协作而交换各种数据。
储存部25由各种存储装置((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和/或硬盘驱动器(HDD)等)构成。
控制器(控制部)29是内置于服务器设备20并统筹地控制服务器设备20的控制装置。控制器29构成为具备CPU以及各种半导体存储器(RAM以及ROM)等的计算机系统。控制器29通过在CPU中执行储存于存储部(半导体存储器等)内的预定的程序,实现各种处理部。此外,该程序(详细而言是程序模块群)也可以被记录到USB存储器等可携带型的记录介质,从该记录介质读出而安装到服务器设备20。或者,该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络下载而安装到服务器设备20。
具体而言,控制器29通过该程序等的执行,实现包括通信控制部29a、操作控制部29b以及动作控制部29c的各种处理部。
通信控制部29a是与通信部24等协作而控制与其他设备(包括同一框体(同一装置)内的其他设备(图像形成设备30等)以及在其他框体内构成的其他装置内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动作的处理部。
操作控制部29b是与操作显示部40协作而控制针对操作显示部40(特别是触摸面板45)的输入动作并且控制操作显示部40(特别是触摸面板45)中的显示动作的处理部。例如,操作控制部29b使与由服务器设备20管理的功能(电子邮件功能、数据保存功能、文件形式变换功能以及图像编辑功能等)有关的显示画面显示于操作显示部40(触摸面板45)。具体而言,操作控制部29b将服务器设备20用的显示画面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经由信号线L20(图2)发送到触摸面板45,使该显示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45。另外,操作控制部39b经由信号线L20从操作显示部40取得(接收)检测位置信息100(110)。
另外,操作控制部29b还执行根据从操作显示部40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00(110)判定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判定处理。换言之,操作控制部29b判定本设备20是否是用户操作的操作对象设备。
动作控制部29c是控制服务器设备20中的各种动作的处理部。
另外,服务器设备20对电子邮件功能、数据保存功能、文件形式变换功能以及图像编辑功能等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在服务器设备20中,预先安装有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应用(应用软件程序),服务器设备20使用各应用来实现各种功能。
此外,在此主要由控制器29的CPU执行软件程序来执行上述各种动作,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设置于图像形成设备30(详细而言,控制器29的内部或者外部)的专用硬件等执行上述各种动作。例如,也可以使用1个或者多个专用硬件来实现通信控制部29a、操作控制部29b以及动作控制部29c(图4)等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1-4.操作显示部40的结构>
在该MFP10设置有大致板状的操作显示部40(参照图1)。操作显示部40在其正面侧具有触摸面板45(参照图1)。触摸面板(还称为操作面板)45构成为在液晶显示面板组装有各种传感器等,能够显示各种信息并且检测操作者的指示物(手指等)而接受各种操作输入。触摸面板45既作为接受针对触摸面板45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部发挥功能,并且也作为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发挥功能。此外,设为该操作显示部40未具有CPU(控制部)。
另外,操作显示部40由设置于MFP10内的多个设备(在此为服务器设备20和图像形成设备30这2个设备)共用。
触摸面板45能够同时显示多个设备(在此为2个设备20、30)的双方的显示用图像。直接来讲,触摸面板45能够进行双画面显示(双画面同时显示)(参照图5等)。
具体而言,触摸面板45具有相互相邻的2个显示用区域(左侧显示用区域200以及右侧显示用区域300(图5))。该2个显示用区域200、300是将触摸面板45的全部显示用区域400(图5)逻辑性地分割(区分)而成的分割显示区域。此外,各显示用区域(各分割显示区域)200、300也可以分别始终具有相同的大小(触摸面板45的1/2的大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等变更各自的大小。例如,也可以以使两个区域200、300中的一个区域具有触摸面板45整体的1/3的大小并且使另一个区域具有触摸面板45整体的2/3的大小的方式,根据用户的边界变更操作来变更各区域200、300的大小。
在触摸面板45的左侧显示用区域200中,显示服务器设备20用的画面(服务器设备20内的应用的显示画面等)。换言之,左侧显示用区域200是显示与服务器设备20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分割显示画面)。
在触摸面板45的右侧显示用区域300中,显示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画面(各种任务的设定画面等)。换言之,右侧显示用区域300是显示与图像形成设备30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分割显示画面)。
触摸面板45还能够仅显示多个设备20、30中的一方的设备(例如服务器设备20)的显示用图像。直接来讲,触摸面板45还能够进行单画面显示(参照图8)。例如根据用户的显示切换操作等切换该单画面显示和双画面显示(双画面同时显示)。
<1-5.动作>
该MFP10的操作显示部40响应于在触摸面板45的显示区域400中检测到用户的指示物(在此为手指),将所有检测位置信息110(100)发送(传送)到多个设备20、30中的各个设备(参照图5等)。换言之,不论在显示区域400内的哪个位置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操作显示部40都将检测位置信息110发送到设备20、30这双方。然后,该多个设备20、30各自的控制部29、39根据来自操作显示部40的该检测位置信息110判定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换言之,并非显示部确定用户操作的操作对象设备,而是各设备20、30判定本设备是否是操作对象设备。
以下,详细说明这样的动作。
操作显示部40将从检测到指示物至该指示物离开触摸面板45(即从拖动(drag)操作开始至该拖动操作结束)的期间中的与指示物的各检测位置(P11(X11,Y11)、P12(X12,Y12)、...)(参照图5)有关的各检测位置信息110(111、112、...)发送到两个设备20、30。此外,为了便于图示,在图5中检测位置P11和下个检测位置P12的距离比较大,但实际上检测位置P11和下个检测位置P12的距离是微小的距离。
具体而言,操作显示部40首先响应于在位置P11(图5)检测到指示物,将最初的检测位置信息111(110)发送到服务器设备20和图像形成设备30这双方。
然后,操作显示部40将表示指示物的下个检测位置P12(图5)的检测位置信息112(110)发送到两个设备20、30。
操作显示部40在指示物的移动动作的持续过程中(从检测到指示物至该指示物离开触摸面板45)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
作为指示物的移动动作,例示如图6以及图7所示的动作。
在图6中,在左侧显示用区域200中开始了指示物的拖动操作(显示要素(在此为图标)的移动操作)之后,该指示物从左侧显示用区域200移动到右侧显示用区域300,再然后,该指示物移动到左侧显示用区域200。
具体而言,在图6中,首先在左侧显示用区域200中开始指示物的拖动操作(显示要素(在此图标)的移动操作),之后在指示物的移动区间M11中,该指示物存在于左侧显示用区域200。移动区间M11是在左侧显示用区域200中开始指示物的拖动操作(最初检测到指示物)至该指示物到达边界线450的区间。
然后,该指示物从左侧显示用区域200通过边界线450(边界部分)移动到右侧显示用区域300,在移动区间M12中该指示物存在于右侧显示用区域300。移动区间M12是在指示物通过边界线450进入到右侧显示用区域300之后直至再次到达至边界线450的区间。
之后,该指示物从右侧显示用区域300通过边界线450再次移动到左侧显示用区域200,在移动区间M13中该指示物存在于左侧显示用区域200。移动区间M13是指示物再次通过边界线450移动(返回)到左侧显示用区域200至到达左侧显示用区域200内的某个位置的区间。
另外,在图7中,示出了在右侧显示用区域300中开始了指示物的移动操作之后该指示物从右侧显示用区域300移动到左侧显示用区域200再然后该指示物移动到右侧显示用区域300的状况。如图7所示,在指示物的移动区间M21、M23中指示物存在于右侧显示用区域300,在指示物的移动区间M22中指示物存在于左侧显示用区域200。移动区间M21是在右侧显示用区域300中开始指示物的拖动操作至该指示物到达边界线450的区间。移动区间M22是指示物通过边界线450进入左侧显示用区域200至再次到达边界线450的区间。移动区间M23是指示物再次通过边界线450移动(返回)到右侧显示用区域300至到达右侧显示用区域300内的某个位置的区间。
在各设备20、30中,根据从操作显示部40接收的检测位置信息110(111、112、...),判定利用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以下,主要说明服务器设备20的动作。
服务器设备20将如下动作作为原则动作来执行。
具体而言,服务器设备20在判定为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以下还称为“本设备20侧”)中(在当前时间点)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原则上判定为利用该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例如,在图6的移动区间M11、M13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在本设备20侧检测到指示物,从而判定为利用该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然后,服务器设备20执行与该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例如图标等的移动处理)。
另外,服务器设备20在判定为在“其他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以下还称为“其他设备30侧”)中(在当前时间点)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原则上判定为利用该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的操作。例如,在图7的移动区间M21、M23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在其他设备30侧检测到指示物,从而判定为利用该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然后,服务器设备20不执行与该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丢弃来自操作显示部40的检测位置信息110。
将这样的动作作为原则动作而执行。其中,在始终执行这样的原则动作的情况下,非用户意图的处理可能会被MFP10执行。
例如,在左侧显示用区域200中进行的拖动操作中,在用户的手指(偶然地)进入到右侧显示用区域300的情况(图6的移动区间M12)下,在上述原则动作被服务器设备20执行时,与在左侧显示用区域200中进行的该拖动操作对应的处理(移动处理)(在非用户意图的位置)被中断。
考虑到这点,服务器设备20即使在判定为在其他设备30侧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当在本设备2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指示物移动到其他设备30侧而在其他设备30侧检测到指示物时,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另外,在右侧显示用区域300中进行的拖动操作中,在用户的手指(偶然地)进入到左侧显示用区域200的情况(图7的移动区间M22)下,在上述原则动作被服务器设备20执行时,与在右侧显示用区域300中进行的该拖动操作对应的处理(移动处理)(在非用户意图的位置)被中断。
考虑到这点,服务器设备20即使在判定为在本设备20侧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当在其他设备3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指示物移动到本设备20侧而在本设备20侧检测到指示物时,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这样的动作作为例外动作被服务器设备20执行。
以下,参照图9详细说明原则动作以及例外动作。
图9是示出服务器设备20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响应于从操作显示部40接收到检测位置信息110(100),由服务器设备20开始图9的动作。
在此,如后所述,在移动区间M11、M13(图6)中,处理经由步骤S11、S12进入到步骤S14(、S15),服务器设备20按照原则,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在移动区间M12(图6)中,处理经由步骤S11、S16进入到步骤S14(、S15),服务器设备20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另外,在移动区间M21、M23(图7)中,处理经由步骤S11、S16进入到步骤S18(、S19),服务器设备20按照原则,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在移动区间M22(图7)中,处理经由步骤S11、S12进入到步骤S18(、S19),服务器设备20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以下,首先说明图6的移动动作,之后说明图7的移动动作。
在步骤S11中,服务器设备20根据来自操作显示部40的检测位置信息110(100)(图6),判定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是否检测到指示物。具体而言,服务器设备20具有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的坐标信息(分割显示区域200的左上端的点的坐标值以及分割显示区域200的右下端的点的坐标值),根据该坐标信息,判定指示物的检测位置是否存在于分割显示区域200内。
例如,在移动区间M11、M13(图6)中指示物存在于分割显示区域200,在该移动区间M11、M13中,服务器设备2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指示物。然后,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2。
另一方面,在移动区间M12(图6)中指示物存在于分割显示区域300,在该移动区间M12中,服务器设备2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在与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不同的分割显示区域(在此为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检测到指示物。然后,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6。
在步骤S12、S16中,服务器设备20根据按下开始信息和按下继续信息,判定是否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开始了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按下开始信息是表示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是否开始了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针对触摸面板45的按下操作)的信息,按下继续信息是表示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开始的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意思的信息。
具体而言,服务器设备20判定“是否在本设备2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指示物从本设备20侧通过边界线450移动到其他设备30侧而在其他设备30侧检测到指示物”。换言之,判定“是否在本设备2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指示物从本设备20侧通过边界线450移动到其他设备30侧而结果是在其他设备30侧检测到指示物”。
在此,如图6所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开始,并且在移动区间M11~M13中从该按下操作开始的时间点起该按下操作被继续。
因此,在移动区间M11、M13(图6)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的开始位置并非其他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而是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步骤S12)。然后,处理从步骤S12进入到步骤S14。
另外,在移动区间M12(图6)中,在服务器设备2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指示物从服务器设备20侧移动到图像形成设备30侧而在图像形成设备30侧检测到指示物,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否”。然后,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6,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的开始位置是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之后,处理从步骤S16进入到步骤S14。
这样,在移动区间M11、M13中,处理经由步骤S11、S12进入到步骤S14,在移动区间M12中,处理经由步骤S11、S16进入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换言之,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本设备20是操作对象设备(要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的设备)。然后,处理从步骤S14进入到步骤S15,服务器设备20根据检测位置信息110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
例如,在移动区间M11、M13中,服务器设备20根据从针对分割显示区域200内的图标的拖动操作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开始的时间点起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分割显示区域200内的该图标的拖动操作。然后,服务器设备20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执行与用户操作(拖动操作)对应的处理(所选择的图标的移动处理)。
另外,在移动区间M12中,服务器设备20根据在从该拖动操作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开始的时间点起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该指示物从本设备20侧通过边界线450移动到其他设备30侧,判定为针对分割显示区域200内的图标的拖动操作被继续。然后,服务器设备20执行与用户操作(拖动操作)对应的处理。其中,即使在指示物从服务器设备20侧移动到图像形成设备30侧(参照图6的移动区间M12)的情况下,分割显示区域200内的图标自身也不会移动到图像形成设备30侧,该图标不显示于分割显示区域300。在该移动区间M12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图标的按下状态被维持,并且在边界线450附近(分割显示区域200内的边界线450附近)显示该图标(步骤S15)。此外,响应于在移动区间M12之后指示物从其他设备30侧返回到本设备20侧(参照图6的移动区间M13),服务器设备20重新开始与拖动操作对应的处理(该图标的移动处理)。
接着,说明图7的移动动作。
在移动区间M21、M23(图7)中,指示物存在于分割显示区域300,在该移动区间M21、M23中,服务器设备2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在其他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检测到指示物。然后,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6。
另一方面,在移动区间M22(图7)中指示物存在于分割显示区域200,在该移动区间M22中服务器设备2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指示物。然后,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S16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按下操作是否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开始。
在此,如图7所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在分割显示区域300中开始,并且在移动区间M21~M23中从该按下操作开始的时间点起该按下操作被继续。
因此,在移动区间M21、M23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的开始位置并非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步骤S16)。然后,处理从步骤S16进入到步骤S18。
另外,在移动区间M22中,在图像形成设备3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指示物从图像形成设备30侧移动到服务器设备20侧而在服务器设备20侧检测到指示物,在步骤S11中判定为“是”。然后,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2,服务器设备20在步骤S12中判定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的开始位置是其他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之后,处理从步骤S12进入到步骤S18。
这样,在移动区间M21、M23(图7)中,处理经由步骤S11、S16进入到步骤S18,在移动区间M22中,处理经由步骤S11、S12进入到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换言之,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本设备20并非该用户操作的操作对象设备。
然后,处理从步骤S18进入到步骤S19,服务器设备20丢弃从操作显示部40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00(参照图7)。换言之,服务器设备20不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
由服务器设备20执行如以上那样的动作。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30中也执行与图9的动作(服务器设备20的动作)同样的动作。其中,图像形成设备30中的判定结果与服务器设备20中的判定结果相反。例如,在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30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30的操作。另外,在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30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30的操作。
另外,在此触摸面板45的画面结构是双画面显示,但即使触摸面板45的画面结构是单画面显示,也执行同样的动作。例如,在仅来自服务器设备20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显示区域400的(图8)情况下,操作显示部40将与在该显示区域400中检测出的指示物有关的检测位置信息120(100)发送到服务器设备20和图像形成设备30这双方。然后,各设备20、30根据来自操作显示部40的检测位置信息120,判定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图9)。具体而言,服务器设备20根据该检测位置信息120,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步骤S14)。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设备30根据该检测位置信息120,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30的操作(步骤S18)。
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响应于在触摸面板45的显示区域400中检测到指示物,将表示该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检测位置信息110(100)从操作显示部40发送到两个设备20、30中的各个设备(参照图5)。然后,在两个设备20、30中,判定利用该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图9)。换言之,在操作显示部40中不执行确定用户操作的操作对象设备的处理,在设置于各设备20、30的各控制部29、39(图3、4)中,判定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因此,在具备多个设备20、30和由该多个设备20、30共用的操作显示部40的MFP10中,无论在操作显示部40内有无CPU,都能够适当地判定利用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进而,能够适当地执行各设备20、30中的动作。
特别地,在操作显示部40中未设置有CPU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由于在操作显示部40新设置该CPU所引起的成本上升。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设备20在判定为在本设备2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指示物从本设备20侧移动到其他设备30侧而在其他设备30侧检测到该指示物(参照图6的移动区间M12)的情况下,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同样地,服务器设备20在判定为在其他设备3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指示物从其他设备30侧移动到本设备20侧而在本设备20侧检测到该指示物(参照图7的移动区间M22)的情况下,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因此,在服务器设备20中,能够灵活地判定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特别地,服务器设备20在判定为在从在本设备20侧开始拖动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指示物从本设备20侧移动到其他设备30侧而在其他设备30侧检测到该指示物(参照图6的移动区间M12)的情况下,判定为该拖动操作被继续。因此,即使在服务器设备20侧进行的拖动操作中用户的手指(非意图地)进入到图像形成设备30侧的情况下,与该拖动操作对应的处理(移动处理)也不被中断。因此,服务器设备20能够继续与由本设备20接受的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换言之,能够避免与由服务器设备20接受的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违背用户的意图地被中断。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一方的分割显示区域中接受拖动操作(图6、7),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一方的分割显示区域中接受撑开操作(使2个指示物相互之间的距离放大的放大操作)。
在此,设想如下状况:如图10所示,在左侧显示用区域200内的位置P31、P41处使用了2个指示物701、702的撑开操作开始之后,该2个指示物701、702相互之间的距离放大,一方的指示物702从该位置P41移动到分割显示区域300内的位置P42。
操作显示部40在显示区域400中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时,将与指示物701有关的检测位置信息130和与指示物702有关的检测位置信息140发送到两个设备20、30(参照图10)。
然后,服务器设备20执行图9的动作。此外,服务器设备20在图9的动作之前根据在预定的微小期间T1(例如0.5秒)内(直接来讲是大致同时)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判定(确定)为用户操作是撑开捏合操作。
在步骤S11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是否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这双方。
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这双方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2。
例如,在移动区间M31、M41(图10)中,2个指示物701、702这双方存在于分割显示区域200,处理经由步骤S11、S12进入到步骤S14。移动区间M31是从指示物701的检测开始位置P31(图10)至分割显示区域200内的位置P32的区间,移动区间M41是从指示物702的检测开始位置P41(图10)至边界线450的区间。
然后,服务器设备20按照原则,判定为用户操作(详细而言是撑开捏合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步骤S14),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步骤S15)。此外,在移动区间M31、M41中,根据指示物701、702相互之间的距离放大,确定为用户操作是撑开操作。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这双方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11经由步骤S16进入到步骤S18(、S19),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另外,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仅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中的一方的指示物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6。
例如,在移动区间M42(图10)中,2个指示物701、702中的一方的指示物702存在于分割显示区域300,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6。具体而言,在移动区间M42中,在服务器设备20侧开始的按下操作(利用该一方的指示物702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由于该一方的指示物702从服务器设备20侧移动到图像形成设备30侧而在图像形成设备30侧检测到该指示物702,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否”。此外,移动区间M42是边界线450至分割显示区域300内的位置P42的区间。
然后,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6,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利用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的开始位置是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之后,处理从步骤S16进入到步骤S14,服务器设备20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撑开捏合操作(详细而言是撑开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具体而言,服务器设备20根据在从使用了2个指示物701、702的撑开操作在本设备20侧开始的时间点起利用该2个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一方的指示物702从本设备20侧移动到其他设备30侧,判定为针对分割显示区域200的撑开操作被继续。然后,处理从步骤S14进入到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服务器设备20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放大处理)。具体而言,首先服务器设备20根据在本设备20侧检测出的与指示物701有关的检测位置信息130,计算在本设备20侧的指示物701的移动量,并且根据在其他设备30侧检测出的与指示物702有关的检测位置信息140,还计算在其他设备30侧的指示物702的移动量。然后,服务器设备20根据本设备20侧的指示物701的移动量和其他设备30侧的指示物702的移动量,执行针对分割显示区域200的放大处理。这样,服务器设备20考虑到进入到图像形成设备30侧的指示物702的移动量,执行与针对本设备20的撑开操作对应的处理(放大处理)。
此外,再然后,在用户进行捏合(pinch-in)操作(使2个指示物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的缩小操作),指示物702从图像形成设备30侧向服务器设备20侧在分割显示区域300内移动的情况下,执行还考虑到在图像形成设备30侧的指示物的移动量的缩小处理(步骤S15)。
<2.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特别是与例外动作有关的变形例)。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与在一方的设备20侧开始的撑开捏合操作(从2个指示物701、702这双方接触到一方的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的状态起开始的撑开捏合操作)(参照图10)有关的判定动作等。
与此相对,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与在跨越边界线450的2个位置P51、P61开始的撑开捏合操作(参照图11)有关的判定动作。具体而言,由各设备20、30判定从2个指示物701、702中的一方的指示物701接触到一方的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并且另一方的指示物702接触到另一方的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状态开始的撑开捏合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在边界线450附近进行撑开捏合操作(撑开操作或者捏合操作)的情况下,有时撑开捏合操作中的2个指示物701、702中的一方的指示物701存在于一方的分割显示区域,并且另一方的指示物702存在于另一方的分割显示区域(图11)。直接来讲,有时在2个指示物701、702跨越边界线450的状态下开始撑开捏合操作。
在进行了这样的撑开捏合操作的情况下,在上述原则动作中,服务器设备20执行与本设备20侧的指示物701有关的处理,图像形成设备30执行与本设备30侧的指示物702有关的处理。换言之,由各设备20、30单独地执行与利用各指示物701、702的各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其结果,不在用户期望的设备中执行与利用2个指示物701、702的撑开捏合操作对应的处理。
考虑到这点,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各设备20、30在判定为在相互不同的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与撑开捏合操作相关的2个指示物701、702的情况下,根据各指示物701、702的检测位置和边界线450的位置关系,判定该撑开捏合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以下,主要说明服务器设备20的动作。
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设备20的动作的流程图。
操作显示部40在微小期间T1内在显示区域400中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时,将与各指示物701、702有关的检测位置信息150、160发送到多个设备20、30中的各个设备(图11)。
服务器设备20响应于接收到该检测位置信息150、160,开始图13的动作。此外,服务器设备20在图13的动作之前根据在微小期间T1内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判定(确定)为用户操作是撑开捏合操作。
在步骤S31中,服务器设备20根据检测位置信息150、160(图11),判定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是否检测到至少1个指示物。在此,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中的一方的指示物(701),使处理从步骤S31进入到步骤S32。此外,在判定为在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这双方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31进入到步骤S18、S19。图13的步骤S18、S19的处理与图9的步骤S18、S19的处理(参照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步骤S32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在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出的指示物的数量。
在此,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中的一方的指示物701,并且在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检测到该2个指示物701、702中的另一方的指示物702(图11)。因此,服务器设备20在步骤S32中判定为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的指示物的数量是值“1”,使处理从步骤S32进入到步骤S33。此外,在判定为在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2个指示物701、702这双方的情况下,在步骤S32中判定为在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的指示物的数量是值“2”,处理从步骤S32进入到步骤S14、S15。图13的步骤S14、S15的处理与图9的步骤S14、S15的处理(参照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步骤S33中,服务器设备20根据从各指示物701、702的各检测位置P51(X51,Y51)、P61(X61,Y61)至边界线450的距离D1、D2(图12),判定用户操作(撑开捏合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具体而言,服务器设备20计算并比较各指示物701、702的最初的各检测位置P51、P61至边界线450的距离D1、D2(图12),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撑开捏合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
详细而言,服务器设备20计算本设备20侧的指示物701(图11)的最初的检测位置P51至边界线450的距离(以下还称为“本设备20侧的距离”)(在此为距离D1(图12))。进而,服务器设备20还计算其他设备30侧的指示物702的最初的检测位置P61至边界线450的距离(以下还称为“其他设备30侧的距离”)(在此为距离D2)。然后,服务器设备20比较计算出的距离D1、D2的大小关系。在此,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本设备20侧的距离(D1)大于其他设备30侧的距离(D2)。
在本设备20侧的距离(D1)大于其他设备30侧的距离(距离D2)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33进入到步骤S14,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利用2个指示物701、702进行的撑开捏合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然后,处理从步骤S14进入到步骤S15。此外,在步骤S32中判定为本设备20侧的距离(D1)小于其他设备30侧的距离(D2)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33进入到步骤S18,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撑开捏合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另外,在本设备20侧的距离和其他设备30侧的距离相等(D1=D2)的情况下,例如,判定为是针对预先决定的设备(例如服务器设备20)的撑开捏合操作。
在步骤S15中,服务器设备20执行与用户操作(撑开捏合操作)对应的处理。此外,根据之后的各指示物701、702的移动状况,确定撑开捏合操作是撑开操作和捏合操作中的哪个。例如,在2个指示物701、702的各检测位置相互之间的距离放大的情况下,确定为用户操作是撑开操作。反过来,在该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的情况下,确定为用户操作是捏合操作。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30中,也执行与图13的动作同样的动作。
在图像形成设备30中,根据在本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检测到指示物702,处理从步骤S31经由步骤S32进入到步骤S33。然后,图像形成设备30比较本设备30侧的距离和其他设备20侧的距离的大小关系(步骤S33)。
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设备30计算本设备30侧的指示物702(图11)的最初的检测位置P61(图12)至边界线450的距离(本设备30侧的距离)(在此为距离D2)。另外,图像形成设备30还计算其他设备20侧的指示物701的最初的检测位置P51至边界线450的距离(其他设备20侧的距离)(在此距离为D1)。然后,图像形成设备30比较计算出的本设备30侧的距离(D2)和其他设备20侧的距离(D1)的大小关系。在此,在步骤S32中判定为本设备30侧的距离(D2)小于其他设备20侧的距离(D1),处理进入到步骤S18、S19。
然后,图像形成设备30判定为利用2个指示物701、702进行的撑开捏合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的操作(步骤S18),丢弃来自操作显示部40的检测位置信息150、160(步骤S19)(参照图11)。
此外,在步骤S32中判定为本设备30侧的距离(D2)大于其他设备20侧的距离(D1)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32进入到步骤S14,图像形成设备30判定为撑开捏合操作是针对本设备30的操作。
如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中,一方的设备(例如服务器设备20)在判定为在相互不同的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与撑开捏合操作相关的2个指示物701、702(图11)的情况下,在本设备侧的距离(D1(图12))大于其他设备侧的距离(D2)时,判定为该撑开捏合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其结果,不在各设备20、30中单独地执行与利用各指示物701、702进行的各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在用户操作的操作对象设备(在此为服务器设备20)中执行与利用该2个指示物进行的撑开捏合操作对应的处理。因此,能够避免违背用户的意图的处理被MFP10执行。
<3.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各设备20、30在判定为在本设备用的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原则上判定为利用该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图6等)。换言之,各设备20、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300)原则上被用作针对显示于各设备20、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300)的图像的用户操作的操作用区域。
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由各设备20、30原则上执行这样的动作。其中,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在预定条件(后述)被满足的情况下,一方的设备(例如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例外地被用作针对显示于另一方的设备(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图像的用户操作的操作用区域(图14)。
在此,在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显示阅览用图像的情况下,用户通过针对该分割显示区域300进行撑开操作(或者捏合操作),能够使该阅览用图像放大(或者缩小)。此外,阅览用图像是能够接受特定操作(例如撑开捏合操作(撑开操作以及捏合操作))的图像。作为该阅览用图像,例如例示BOX印刷任务等中的预览图像。
其中,在针对显示于分割显示区域300的阅览用图像进行用户操作(例如撑开捏合操作)的情况下,由于使用户的手指接触分割显示区域300而进行用户操作,该阅览用图像的一部分被该手指等覆盖。其结果,用户无法视觉辨认被覆盖的该部分。
考虑到这点,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在预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例外地被用作针对显示于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阅览用图像的用户操作的操作用区域(图14)。由此,用户能够一边观察显示于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阅览用图像的整体,一边使用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进行该阅览用图像的放大等。
首先,说明服务器设备20的动作。此外,在此设想在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检测到指示物的状况。
图1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设备20的动作的流程图。
服务器设备20即使在本设备20侧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进行与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的显示内容无关的操作时,也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具体而言,服务器设备20即使在本设备20侧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该指示物的检测位置与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的配置位置不同的条件和阅览用图像未显示于本设备20侧的条件这双方的条件被满足时,也例外地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步骤S43)。然后,服务器设备20将表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结果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30(步骤S44)。
具体而言,首先服务器设备20在步骤S11之后,在步骤S41中判定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键图像251、252(图14)等)是否存在于指示物701、702的最初的检测位置P71、P81(撑开捏合操作中的操作开始位置)。
在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存在于指示物701、702的最初的检测位置P71(X71,Y71)、P81(X81,Y81)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41进入到步骤S14,服务器设备20按照原则,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例如该显示要素的按下操作)。
另一方面,在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不存在于指示物701、702的检测位置P71、P81(参照图14)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41进入到步骤S42。换言之,在指示物的检测位置与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的配置位置不同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41进入到步骤S42。
在步骤S42中,服务器设备20判定阅览用图像是否显示于本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
在阅览用图像(某个静止图像内容等)显示于分割显示区域200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42进入到步骤S14,服务器设备20按照原则,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然后,服务器设备20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例如针对显示于分割显示区域200的静止图像内容的放大处理)(步骤S15)。
另一方面,在阅览用图像未显示于分割显示区域200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42进入到步骤S43,服务器设备20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本设备20而是针对其他设备30的操作。
然后,处理从步骤S43进入到步骤S44,服务器设备20将表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结果发送到该图像形成设备30。另外,服务器设备20将从操作显示部40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还发送(转送)到图像形成设备30(图14)。该判定结果和检测位置信息170、180经由信号线L50(图14)从服务器设备20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30。
然后,服务器设备20中的图16的动作结束。其中,服务器设备20继续执行将来自操作显示部40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转送到图像形成设备30的转送动作(反复进行该转送动作)。换言之,检测位置信息170、180被随时更新而从服务器设备20被转送到图像形成设备30。
接着,说明图像形成设备30的动作。在图像形成设备30中也执行与图16的动作同样的动作。
图像形成设备30即使在其他设备20侧检测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从其他设备20接收到表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结果并且在本设备30侧显示阅览用图像时,也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30的特定操作(例如撑开捏合操作)。然后,图像形成设备30在本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执行与该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具体而言,首先图像形成设备3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在本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中未检测到指示物,使处理从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8。然后,图像形成设备30依照原则动作,(暂且)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30的操作(步骤S18),丢弃从操作显示部40(直接地)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步骤S19)(参照图14)。
然后,处理从步骤S19进入到步骤S50。
在步骤S50中,图像形成设备30执行来自其他设备20的检测位置信息100的等待处理。图17是示出步骤S50的子例程处理的图。
在步骤S51中,图像形成设备30判定是否从其他设备20接收到表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结果和检测位置信息100。在此,如上所述从服务器设备20对图像形成设备30发送该判定结果和检测位置信息170、180(步骤S44),图像形成设备30在步骤S51中判定为从其他设备20接收到该判定结果和检测位置信息100。然后,处理从步骤S51进入到步骤S52。
在步骤S52中,图像形成设备30判定阅览用图像是否显示于本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
例如,在各种任务的设定用图像(撑开捏合操作未被接受的图像)显示于分割显示区域300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30在步骤S52中判定为阅览用图像未显示于本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
然后,处理从步骤S52进入到步骤S53,图像形成设备30丢弃从服务器设备20接收(转送)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
另一方面,在BOX印刷任务等中的预览图像显示于分割显示区域300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30在步骤S52中判定为阅览用图像显示于本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
然后,处理从步骤S52进入到步骤S54,图像形成设备30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30的特定操作(例如撑开捏合操作)。
这样,图像形成设备30即使在判定为在其他设备20侧检测到指示物(步骤S11)的情况下,在从其他设备20接收到表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结果并且在本设备30侧显示阅览用图像时,也例外地判定为该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30的操作。
然后,处理从步骤S54进入到步骤S55,图像形成设备30根据从服务器设备20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图14),执行与用户操作(例如针对分割显示区域300的撑开操作)对应的处理(放大处理)。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设备30计算分割显示区域300内的与分割显示区域200中的指示物的检测位置对应的位置,以计算出的位置为基点执行阅览用图像的放大处理。更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设备30求出其他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的一方的指示物701的检测位置P71(图14)和另一方的指示物702的检测位置P81的中点P91,并且将在分割显示区域300中与该中点P91对应的位置P93计算为分割显示区域300中的放大处理的基准位置(基点)。位置P93例如是在分割显示区域300内具有与分割显示区域200中的坐标值相同的坐标值的位置。另外,图像形成设备30根据各指示物701、702的各移动量,计算放大处理中的放大率。然后,图像形成设备30执行以计算出的该基准位置P93为基点并且以计算出的该放大率放大阅览用图像的放大处理(阅览用图像的放大处理)。此外,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中心点为基点执行阅览用图像的放大处理。
此外,在此图像形成设备30在从服务器设备20接收到该判定结果之后,也继续使用从服务器设备20转送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设备20中,在本设备20侧检测到的指示物的检测位置与键图像251、252等(图14)的配置位置不同并且能够接受特定操作(撑开捏合操作等)的图像未显示于本设备20侧的情况下,判定为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20的操作(步骤S43)。然后,表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结果从服务器设备20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30。在该图像形成设备30中,在能够接受该特定操作(撑开捏合操作等)的特定图像显示于本设备30侧并且从服务器设备20接收到该判定结果时,判定为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30的该特定操作(步骤S54)。直接来讲,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被用作针对显示于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阅览用图像的特定操作的操作用区域。
因此,用户通过在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中进行撑开操作等,能够使针对显示于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阅览用图像的放大处理等执行。换言之,用户能够一边观察显示于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阅览用图像的整体,一边使用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进行该阅览用图像的放大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设备30即使在从服务器设备20接收到表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结果之后,也继续使用从服务器设备20转送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来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图14),但不限定于此。
在此,在从一方的设备(在此为服务器设备20)向另一方的设备(图像形成设备30)转送检测位置信息100的情况下,在该另一方的设备(30)中,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的响应性降低。详细而言,从在服务器设备20侧进行撑开操作至在图像形成设备30侧执行(反映)放大处理的时间(响应性)比使用从操作显示部40直接地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00执行放大处理的情况长。
考虑到这点,图像形成设备30在从服务器设备20接收到该判定结果之后,也可以使用从操作显示部40直接地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图15)。此外,在从服务器设备20接收到该判定结果之后,图像形成设备30也可以丢弃从服务器设备20转送来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图15)。
通过利用从操作显示部40直接地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能够抑制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的响应性降低。
此外,图像形成设备30也可以不仅使用在接收到表示用户操作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30的操作的判定结果之后从操作显示部40直接地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还使用在接收到该判定结果之前从操作显示部40直接地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设备30也可以不丢弃而存储来自操作显示部40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根据该判定结果(从服务器设备20接收的判定结果),使用从操作显示部40接收到的检测位置信息170、180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例如确定撑开捏合操作的开始点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被用作针对显示于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的阅览用图像(预览图像等)的特定操作的操作用区域,但不限定于此。反过来,图像形成设备3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300也可以被用作针对显示于服务器设备20用的分割显示区域200的阅览用图像(静止图像内容等)的特定操作的操作用区域。
<4.变形例等>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内容的例子。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等中,信息处理装置(MFP10)设置有2个设备(服务器设备20以及图像形成设备30)(图2),但不限于此,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的设备。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等中,作为执行图9等的动作的信息处理装置,例示了MFP10(图1),但不限于此,该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是其他各种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

Claims (57)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设备,分别具有控制部;以及
显示部,由多个所述设备共用,
所述显示部响应于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到用户的指示物,将表示所述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检测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
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执行与所述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丢弃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域被分割为多个分割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部将从各设备接收到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各分割显示区域,并且响应于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将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多个所述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的第1设备具有第1控制部,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作为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与所述第1设备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的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作为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不同的分割显示区域的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当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的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从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内的显示要素的移动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该预定条件被满足时,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并且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显示要素的所述移动操作被继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从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使用了包括所述指示物的2个指示物的撑开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所述2个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该预定条件被满足时,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并且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的所述撑开操作被继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当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的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出包括所述指示物的2个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预定的微小期间内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的情况下,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中的第1指示物并且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中的第2指示物时,分别计算作为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至所述第1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距离的第1距离和作为从所述边界部分至所述第2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距离的第2距离,
所述第1控制部当表示在所述预定的微小期间内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并且所述第1距离大于所述第2距离的意思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撑开捏合操作并且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撑开捏合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包括所述第1设备和与所述第1设备不同的第2设备,
所述第2设备具有第2控制部,
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是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与所述第2设备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所述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而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并且将表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的意思的判定结果发送到所述第2设备,
所述第2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能够接受特定操作的特定图像显示于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并且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所述判定结果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且是针对所述特定图像的所述特定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图像包括阅览用图像,
所述特定操作包括撑开捏合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指示物的检测位置与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的配置位置不同和能够接受所述特定操作的图像未显示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这双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来自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将来自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转送到所述第2设备,
所述第2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所述特定操作的情况下,根据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执行与所述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控制部在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所述判定结果之后,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执行与所述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容纳于一个框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图像处理装置。
20.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具备多个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
a)设置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由多个所述设备共用的显示部响应于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到用户的指示物,将表示所述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检测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以及
b)设置于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各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执行与所述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者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丢弃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域被分割为多个分割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部将从各设备接收到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各分割显示区域,并且响应于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将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多个所述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的第1设备具有第1控制部,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作为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与所述第1设备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的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作为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不同的分割显示区域的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当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的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从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内的显示要素的移动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该预定条件被满足时,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并且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显示要素的所述移动操作被继续。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从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使用了包括所述指示物的2个指示物的撑开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所述2个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该预定条件被满足时,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并且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的所述撑开操作被继续。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当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的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出包括所述指示物的2个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预定的微小期间内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的情况下,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中的第1指示物并且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中的第2指示物时,分别计算作为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至所述第1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距离的第1距离和作为从所述边界部分至所述第2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距离的第2距离,
所述第1控制部当表示在所述预定的微小期间内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并且所述第1距离大于所述第2距离的意思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撑开捏合操作并且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撑开捏合操作。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包括所述第1设备和与所述第1设备不同的第2设备,
所述第2设备具有第2控制部,
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是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与所述第2设备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所述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而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并且将表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的意思的判定结果发送到所述第2设备,
所述第2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能够接受特定操作的特定图像显示于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并且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所述判定结果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且是针对所述特定图像的所述特定操作。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图像包括阅览用图像,
所述特定操作包括撑开捏合操作。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者3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指示物的检测位置与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的配置位置不同和能够接受所述特定操作的图像未显示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这双方。
35.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来自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将来自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转送到所述第2设备,
所述第2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所述特定操作的情况下,根据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执行与所述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36.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控制部在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所述判定结果之后,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执行与所述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37.根据权利要求20至3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容纳于一个框体。
38.根据权利要求20至3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图像处理装置。
39.一种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程序使在作为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的分别具有控制部的多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的第1设备中内置的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a)接收检测位置信息,该检测位置信息是表示在设置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并且由多个所述设备共用的显示部的显示区域中检测出的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信息,并且响应于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将该检测位置信息从所述显示部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以及
b)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用户操作是否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执行与所述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者40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的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本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丢弃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9至4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域被分割为多个分割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部将从各设备接收到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各分割显示区域,并且响应于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将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所述设备中的各个设备。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设备具有第1控制部,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作为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与所述第1设备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的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作为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不同的分割显示区域的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当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的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从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内的显示要素的移动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该预定条件被满足时,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并且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显示要素的所述移动操作被继续。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从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使用了包括所述指示物的2个指示物的撑开操作的时间点起利用所述2个指示物进行的按下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该预定条件被满足时,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并且针对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的所述撑开操作被继续。
48.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当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开始的利用所述指示物进行的按下操作被继续的状态下,所述指示物通过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而从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移动到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由此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
50.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检测出包括所述指示物的2个指示物,
所述第1控制部在预定的微小期间内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的情况下,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中的第1指示物并且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中的第2指示物时,分别计算作为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至所述第1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距离的第1距离和作为从所述边界部分至所述第2指示物的检测位置的距离的第2距离,
所述第1控制部当表示在所述预定的微小期间内检测到所述2个指示物并且所述第1距离大于所述第2距离的意思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撑开捏合操作并且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撑开捏合操作。
5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包括所述第1设备和与所述第1设备不同的第2设备,
所述第2设备具有第2控制部,
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是所述多个分割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与所述第2设备有关的显示用图像的分割显示区域,
所述第1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所述预定条件被满足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并非针对所述第1设备的操作而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并且将表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的意思的判定结果发送到所述第2设备,
所述第2控制部即使在根据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在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中检测到所述指示物的情况下,在能够接受特定操作的特定图像显示于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并且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所述判定结果时,也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且是针对所述特定图像的所述特定操作。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图像包括阅览用图像,
所述特定操作包括撑开捏合操作。
53.根据权利要求51或者52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指示物的检测位置与操作输入用的显示要素的配置位置不同和能够接受所述特定操作的图像未显示于所述第1分割显示区域这双方。
54.根据权利要求51至5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部在根据来自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操作的情况下,将来自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转送到所述第2设备,
所述第2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用户操作是针对所述第2设备的所述特定操作的情况下,根据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执行与所述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55.根据权利要求51至5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控制部在从所述第1设备接收到所述判定结果之后,根据从所述显示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位置信息,在所述第2分割显示区域中执行与所述特定操作对应的处理。
56.根据权利要求39至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备容纳于一个框体。
57.根据权利要求39至5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图像处理装置。
CN201910010898.3A 2018-01-12 2019-01-07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10032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3690A JP7102740B2 (ja) 2018-01-12 2018-01-12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03690 2018-0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2325A true CN110032325A (zh) 2019-07-19
CN110032325B CN110032325B (zh) 2022-06-24

Family

ID=6721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0898.3A Active CN110032325B (zh) 2018-01-12 2019-01-07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7166B2 (zh)
JP (1) JP7102740B2 (zh)
CN (1) CN1100323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633A (zh) * 2020-08-25 2022-03-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触摸屏多触摸接收设备的触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168057A (zh) * 2021-12-07 2022-03-11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画面对应多主机实时触控交互的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9440A (ja) * 2003-11-20 2005-06-09 Hitachi Ltd 画面共有制御方法
CN101095110A (zh) * 2004-11-05 2007-12-26 埃森哲全球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分布式信息呈现和交互的系统
CN102981749A (zh) * 2011-06-17 2013-03-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信息阅览装置和控制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CN103218127A (zh) * 2011-11-21 2013-07-24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便携信息设备及内容显示方法
US20140184526A1 (en) * 2012-12-31 2014-07-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 display
CN103984579A (zh) * 2014-05-30 2014-08-13 满金标 多设备间分享当前应用程序实时运行状态的方法
CN104025004A (zh) * 2012-01-13 2014-09-03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4348996A (zh) * 2013-07-24 2015-02-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切换装置、图像切换系统以及图像切换方法
JP2016208140A (ja) * 2015-04-17 2016-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画面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293320A (zh) * 2015-06-12 2017-01-0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人机界面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6412055A (zh) * 2016-09-27 2017-02-15 武汉启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设备相互分享文件资源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9326A (ja) * 1990-11-29 1992-07-20 Hitachi Ltd 端末制御方式および端末共有計算機システム
JP6171643B2 (ja) * 2013-07-11 2017-08-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ジェスチャ入力装置
US20160034058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Input Controller For Secondary Display
JP6432449B2 (ja) 2015-06-02 2018-12-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757140B2 (ja) * 2016-01-08 2020-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US20190102135A1 (en) * 2017-10-03 2019-04-04 Summit Technology Laboratory Scalable interaction with multi-display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9440A (ja) * 2003-11-20 2005-06-09 Hitachi Ltd 画面共有制御方法
CN101095110A (zh) * 2004-11-05 2007-12-26 埃森哲全球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分布式信息呈现和交互的系统
CN102981749A (zh) * 2011-06-17 2013-03-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信息阅览装置和控制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CN103218127A (zh) * 2011-11-21 2013-07-24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便携信息设备及内容显示方法
CN104025004A (zh) * 2012-01-13 2014-09-03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20140184526A1 (en) * 2012-12-31 2014-07-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 display
CN104348996A (zh) * 2013-07-24 2015-02-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切换装置、图像切换系统以及图像切换方法
CN103984579A (zh) * 2014-05-30 2014-08-13 满金标 多设备间分享当前应用程序实时运行状态的方法
JP2016208140A (ja) * 2015-04-17 2016-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画面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293320A (zh) * 2015-06-12 2017-01-0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人机界面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6412055A (zh) * 2016-09-27 2017-02-15 武汉启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设备相互分享文件资源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素林: "利用多线程实现串口数据的实时图形化显示",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633A (zh) * 2020-08-25 2022-03-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触摸屏多触摸接收设备的触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WO2022041607A1 (zh) * 2020-08-25 2022-03-0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触摸屏多触摸接收设备的触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168057A (zh) * 2021-12-07 2022-03-11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画面对应多主机实时触控交互的方法
CN114168057B (zh) * 2021-12-07 2024-04-09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画面对应多主机实时触控交互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20165A1 (en) 2019-07-18
CN110032325B (zh) 2022-06-24
JP2019123105A (ja) 2019-07-25
US10817166B2 (en) 2020-10-27
JP7102740B2 (ja) 2022-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886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o be executed by the sam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terminal device
US9081432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CN103856667B (zh) 便携终端装置、图像处理联合系统及画面数据的显示方法
US20090315847A1 (en) Input apparatus having touch panel operation accepting method, and operation accepting program embodied o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4158996B (zh) 图像处理协作系统、便携终端装置、图像处理协作方法
CN103731578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操作事件判别方法
CN102298504A (zh) 一种放大显示方法和系统
JP2009181382A (ja) カスタマイズ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35585A (zh) 终端装置、读取处理系统和方法
US9323494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ith enhanced display capabilities
CN105700793A (zh) 图像形成设备、用户接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6973025B2 (ja) 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32325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KR100777462B1 (ko) 스캐닝장치,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스캐닝시스템 및 스캐닝방법
JP2009239362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58434B2 (en) Remote operation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mote opera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815852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00519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ent display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browsing program
JP5772669B2 (ja) ユーザー端末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オペレータ端末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20163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9003491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6654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取得プログラム
JP414130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116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1163247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isplaying images to accept and confirm sett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