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9356B - 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9356B
CN110029356B CN201910308719.4A CN201910308719A CN110029356B CN 110029356 B CN110029356 B CN 110029356B CN 201910308719 A CN201910308719 A CN 201910308719A CN 110029356 B CN110029356 B CN 110029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olvent
ethyl acetate
substitute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87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9356A (zh
Inventor
孙北奇
张振兴
赵玉
张雷
莫凡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087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29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2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9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9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9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2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 C25B3/20Processes
    • C25B3/23Oxi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以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为原料,在碱存在的情况下,插入电极进行电解,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通过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发生1,2‑迁移生成酮,或发生1,4‑迁移生成β‑羰基酯。该方法简单、温和、高效、可控,并且表现出广泛的官能团相容性,同时具有相当可观的产率。所得产物酮或β‑羰基酯为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基本中间体,在有机合成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通过迁移反应使得C‑C或C‑H键官能化的策略,为复杂的酮和酯的分子构建提供了新的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涉及酮以及衍生物的合成,特别涉及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基于1,2-迁移或1,4-迁移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由基介导的官能团迁移反应是一类特殊的有机转化反应,这类反应被发现以来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在有机化学中陆续发现了许多应用。自由基介导的迁移反应是常规离子型重排反应(例如频哪醇重排)的延展与补充。根据迁移位置的差异,自由基迁移反应主要分为1,2-迁移、1,3-迁移、1,4-迁移、1,5-迁移、1,6-迁移,其中1,2-迁移和1,4-迁移反应被研究得最为广泛。在1944年,Urry等人首次报道了新戊苯基自由基的1,2-苯基迁移反应,此后发表了一些相关的1,2-芳基迁移反应。近年来,自由基介导的远端官能团迁移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已经报道了很多长距离的1,n-自由基迁移(n=3,4,5,6)反应。
另一方面,在形成自由基中间体时,电化学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已经发现许多电化学阳极氧化交叉偶联反应或自由基环化反应,比许多使用氧化剂的传统方法更绿色、更环保。更重要的是,近期研究证明,有机电化学方法可以实现控制产物的选择性。
Kolbe反应作为有机电化学中的经典反应近年来受到了新的关注。如图1所示,在Kolbe反应中,根据反应条件,可以发生Kolbe(单电子)过程或非Kolbe(双电子)过程。我们设想,对于β,β-二芳基-β-羟基羧酸的Kolbe(单电子)过程,原位形成的亲电子羧基氧中心基团可能引发从碳到氧的稀有自由基1,4-芳基迁移,其中具有富电子芳基的优先迁移。此外对于非Kolbe(双电子)过程,可以通过调节电化学反应条件获得离子型半频哪醇重排(1,2-芳基/烷基迁移)产物。
酮和β-羰基酯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中间体,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在有机合成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复杂酮和酯的合成一直是合成领域的一大挑战,这种通过迁移反应使得C-C或C-H键官能化的策略,为复杂的酮和酯的分子构建提供了新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温和、高效、可控地制备酮或酯的方法,以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为原料,在碱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发生1,2-迁移或1,4-迁移反应,其中1,2-迁移产物为酮,1,4-迁移产物为β-羰基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通过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合成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在无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1当量的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0.05-0.3当量的碱,溶于碱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插入惰性电极,在恒定电流下电解1~6小时,得到1,2-迁移产物酮;或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插入惰性电极,在恒定电流下电解1~6小时,得到1,4-迁移产物β-羰基酯。
在此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的α,β位的三个取代基,α代表取代基在与羧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β代表取代基在与羧基相隔一个碳的碳原子上,取代基可以是芳基或烷基,或是二者的组合。
上述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官能团相容性。所述原料可以用如下式I表示:
Figure BDA0002030723020000021
式I中,R1和R2相互独立或成环,各自独立选自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杂环烷基、取代杂环烷基、芳基和取代芳基,或者,R1和R2联合代表环烷基、取代环烷基、杂环烷基、取代杂环烷基、芳基或取代芳基;R3是独立的,选自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杂环烷基、取代杂环烷基、芳基和取代芳基。
上述烷基优选是C1~C10的直链烷基或C3~C10的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等;上述环烷基优选是C5~C8的环烷基,例如环戊基、环己基等;上述杂环烷基优选是C5~C8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杂环烷基,所述杂原子例如N、O、S,所述杂环烷基例如四氢吡喃基、哌啶基、吗啉基等。
上述芳基优选是苯基,上述取代芳基优选是取代苯基。
上述取代烷基、取代环烷基、取代杂环烷基和取代芳基上可以带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团,所述取代基团可以选自烷基、苯基、卤素、烷氧基等及这些取代基团的组合,更优选为C1~C20烷基、氟、氯、溴、碘、苯基、C1~C10烷氧基及其组合。
上述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中,对于同一反应原料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有两种可行的反应途径。非Kolbe途径经由1,2-迁移得到的产物为酮,结构如式Ⅱ所示:
Figure BDA0002030723020000031
Kolbe途径经由1,4-迁移得到的产物为β-羰基酯,结构如式Ⅲ所示:
Figure BDA0002030723020000032
上述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碱为反应提供了碱性环境。所述碱优选为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钾。优选的,1当量的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配比0.1当量的碱。
所述碱性有机溶剂例如吡啶、吡咯、有机胺类溶剂等。所述极性有机溶剂例如乙腈、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等。
上述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中,不同途径产物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不同,碱性有机溶剂如吡啶对非Kolbe途径更有利,而极性有机溶剂如乙腈对Kolbe途径更有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备酮使用的溶剂为吡啶/水体积比=1:3;制备β-羰基酯使用的溶剂为乙腈/水体积比=3:1。
上述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中,合适的温度对反应产率有帮助,优选条件下的反应温度为室温。
上述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中,电解的不同途径产物所使用的惰性电极可有所不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生成酮的反应,阳极为石墨电极,阴极为铂网电极;对于生成β-羰基酯的反应,阳极阴极均为铂网电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反应不需要催化剂,电解后进行萃取,减压旋干溶剂,可以使用柱层析色谱等方法分离得到产物,简单易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制备β-羰基酯的实施例子中,对于不对称的β,β-二芳基-β-羟基-α-甲基羧酸,二芳基分别为对甲氧基苯基和苯基,其中,甲氧基取代的富电子芳基优先发生1,4-迁移反应。如下反应式所示,若当式I中的R1和R2为不同的芳基或取代芳基,且R2比R1更富电子时,R2优先发生1,4-迁移反应:
Figure BDA0002030723020000041
这种现象是自由基参与的迁移反应中所独有的。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子中,可以实现对反应原料β位已成环的R1和R2的扩环反应,假设其反应前为n元环(n=4~8),对于生成酮的非Kolbe途径,得到n+1元的环酮;对于生成β-羰基酯的Kolbe途径,得到n+3元的β-羰基环内酯。
本发明的可能原理为:(1)非Kolbe途径:弱碱性条件下,羧酸被夺去质子生成羧基负离子,随后在阳极上发生双电子氧化过程,生成碳正离子,随后R2(或R1)发生1,2-迁移,正电荷从碳转移到氧上,生成羰基质子化的中间体,其脱去质子得到酮的产物;(2)Kolbe途径:弱碱性条件下,羧酸被夺去质子生成羧基负离子,随后在阳极上发生单电子氧化过程生成自由基,R2(或R1)发生1,4-迁移形成酯,生成单电子在β位碳上的自由基,随后其在阳极被氧化生成羰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温和、高效、可控地制备酮或酯的方法,以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为原料,在碱存在的条件下,插入电极进行电解,控制不同条件通过电化学氧化方法,发生1,2-迁移生成酮,或发生1,4-迁移生成β-羰基酯,并且表现出广泛的官能团相容性,同时具有相当可观的产率。所得产物酮或β-羰基酯为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基本中间体,在有机合成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通过迁移反应使得C-C或C-H键官能化的策略,为复杂的酮和酯的分子构建提供了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Kolbe反应中发生Kolbe(单电子)过程或非Kolbe(双电子)过程,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实现1,2-迁移或1,4-迁移反应,从而合成酮或β-羰基酯的反应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子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16为发生非Kolbe过程生成酮的例子,17-28为发生Kolbe过程生成β-羰基酯的例子,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底物所可能发生的两种转化过程。
实施例1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76.9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1,2-二苯基丙-1-酮,产率74%。
实施例2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4-氟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82.1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1,2-二(4-氟苯基)丙-1-酮,产率80%。
实施例3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4-氯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83.8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1,2-二(4-氯苯基)丙-1-酮,产率75%。
实施例4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4-甲基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71.5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1,2-二(4-甲基苯基)丙-1-酮,产率73%。
实施例5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4-甲氧基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81.1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1,2-二(4-甲氧基苯基)丙-1-酮,产率83%。
实施例6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氯苯基)-β-甲基-β-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87.0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1-(4-氯苯基)-1-苯基丙酮,产率71%。
实施例7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氯苯基)-α-(1-羟基环丁基)羧酸(0.3mmol,72.2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α-(4-氯苯基)环戊酮,产率70%。
实施例8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氯苯基)-α-(1-羟基环戊基)羧酸(0.3mmol,76.4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α-(4-氯苯基)环己酮,产率71%。
实施例9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氯苯基)-α-(1-羟基环己基)羧酸(0.3mmol,80.6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α-(4-氯苯基)环庚酮,产率61%。
实施例10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氯苯基)-α-(1-羟基环庚基)羧酸(0.3mmol,84.8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α-(4-氯苯基)环辛酮,产率67%。
实施例11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氯苯基)-α-(1-羟基环辛基)羧酸(0.3mmol,89.0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α-(4-氯苯基)环壬酮,产率73%。
实施例12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氯苯基)-α-(1-羟基-3-氧杂环戊基)羧酸(0.3mmol,76.8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4-氯苯基)-3-氧杂环己酮,产率58%。
实施例13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1-羟基环庚基)-乙酸(0.3mmol,51.7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环辛酮,产率58%。
实施例14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1-羟基-1-(1-羧基乙基)-茚满(0.3mmol,61.9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1-甲基-2-四氢萘酮,产率69%。
实施例15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2-(9-羟基-9-芴基)-2-甲基丙酸(0.3mmol,80.5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9,9-二甲基菲-10-酮,产率54%。
实施例16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反应底物化合物1(0.3mmol,82.3mg),1mL吡啶,3mL H2O,溶液中插入石墨电极和铂网电极(52mesh,1cm2),石墨电极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铂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如下所示化合物2),产率66%。
Figure BDA0002030723020000091
实施例17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76.9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甲基-3-氧代-3-苯基丙酸苯酯,产率78%。
实施例18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4-氟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82.1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甲基-3-氧代-3-(4-氟苯基)丙酸-4-氟苯酯,产率70%。
实施例19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4-氯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83.8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甲基-3-氧代-3-(4-氯苯基)丙酸-4-氯苯酯,产率74%。
实施例20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4-甲基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71.5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甲基-3-氧代-3-(4-甲基苯基)丙酸-4-甲基苯酯,产率83%。
实施例21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β-二(4-甲氧基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81.1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甲基-3-氧代-3-(4-甲氧基苯基)丙酸-4-甲氧基苯酯,产率77%。
实施例22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正己基-β,β-二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72.4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苯甲酰基正辛酸苯酯,产率77%。
实施例23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甲基-β-苯基-β-(4-甲氧基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85.8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甲基-3-氧代-3-苯基丙酸-4-甲氧基苯酯,产率79%。
实施例24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氯苯基)-β,β-二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105.8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4-氯苯基)-3-氧代-3-苯基丙酸苯酯,产率43%。
实施例25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苯基-β,β-二(4-甲氧基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113.4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4-甲氧基苯甲酰基)苯乙酸-4-甲氧基苯酯,产率63%。
实施例26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α-(4-氟苯基)-β,β-二(4-甲氧基苯基)-β-羟基羧酸(0.3mmol,118.9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5: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2-(4-甲氧基苯甲酰基)-4-氟苯乙酸-4-甲氧基苯酯,产率59%。
实施例27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2-(9-羟基-9-芴基)丙酸(0.3mmol,76.3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如下所示化合物3)。反应过程如下反应式所示,产率64%。
Figure BDA0002030723020000131
实施例28
依次向装有搅拌子的反应管中加入NaOH(0.03mmol,0.1当量,1.2mg),反应原料化合物4(0.3mmol,84.7mg),1mL H2O,3mL MeCN,溶液中插入两个铂网电极(52mesh,1cm2),分别连接电源IKA Electrasyn 2.0的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以恒定电流5mA电解3.7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mL乙酸乙酯和40mL水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得到所需产物(如下所示化合物5),反应过程如下反应式所示,产率63%。
Figure BDA0002030723020000132

Claims (6)

1.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合成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在无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取1当量的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和0.05-0.3当量的碱,溶于碱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插入惰性电极,在恒定电流下电解1~6小时,得到1,2-迁移产物酮;或者,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插入惰性电极,在恒定电流下电解1~6小时,得到1,4-迁移产物β-羰基酯;其中,所述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的结构如式I所示:
Figure FDA0002426831740000011
式I中,R1和R2相互独立或成环,各自独立选自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杂环烷基、取代杂环烷基、芳基和取代芳基,或者,R1和R2联合代表环烷基、取代环烷基、杂环烷基、取代杂环烷基、芳基或取代芳基;R3是独立的,选自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杂环烷基、取代杂环烷基、芳基和取代芳基;
所述碱为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所述碱性有机溶剂选自吡啶、吡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极性有机溶剂选自乙腈、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α,β,β-三取代基-β-羟基羧酸通过非Kolbe途径经由1,2-迁移得到式II所示的产物酮,或者通过Kolbe途径经由1,4-迁移得到式III所示的产物β-羰基酯;
Figure FDA0002426831740000012
其中,R1、R2和R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中R1和R2为不同的芳基或取代芳基,且R2比R1更富电子,在制备β-羰基酯时R2优先发生1,4-迁移反应,得到式III所示产物:
Figure FDA00024268317400000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酮使用的溶剂为吡啶:水体积比=1:3的混合溶剂;制备β-羰基酯使用的溶剂为乙腈:水体积比=3:1的混合溶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酮的反应中,阳极为石墨电极,阴极为铂网电极;在制备β-羰基酯的反应中,阳极阴极均为铂网电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后进行萃取,减压旋干溶剂,然后使用柱层析色谱法分离得到产物。
CN201910308719.4A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Active CN110029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8719.4A CN110029356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8719.4A CN110029356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9356A CN110029356A (zh) 2019-07-19
CN110029356B true CN110029356B (zh) 2020-06-02

Family

ID=67238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8719.4A Active CN110029356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29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2272B (zh) * 2021-12-09 2023-03-2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醇/频哪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8780A (en) * 1985-01-21 1987-11-24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Process for the electrocarbox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α-hydroxycarboxylic acids
US5021131A (en) * 1990-05-17 1991-06-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Optically pure 1,4-diols
CN1202147A (zh) * 1995-11-10 1998-12-16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二元酚二羧化方法
JP2000248009A (ja) * 1997-10-16 2000-09-12 Hymo Corp 水溶性重合体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CN101565381A (zh) * 2009-06-01 2009-10-28 重庆英斯凯化工有限公司 2-烷氧基-4-氨基-5-氯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6795529A (zh) * 2014-07-17 2017-05-31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使用微生物联合kolbe合成制备烷烃的方法
CN107337592A (zh) * 2017-07-03 2017-11-10 辽宁科技学院 利用β‑甲基戊二酸单甲酯合成麝香酮的方法
WO2018225066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Yed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Electrochemical oxygenation of hydrocarbon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8780A (en) * 1985-01-21 1987-11-24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Process for the electrocarbox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α-hydroxycarboxylic acids
US5021131A (en) * 1990-05-17 1991-06-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Optically pure 1,4-diols
CN1202147A (zh) * 1995-11-10 1998-12-16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二元酚二羧化方法
JP2000248009A (ja) * 1997-10-16 2000-09-12 Hymo Corp 水溶性重合体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CN101565381A (zh) * 2009-06-01 2009-10-28 重庆英斯凯化工有限公司 2-烷氧基-4-氨基-5-氯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6795529A (zh) * 2014-07-17 2017-05-31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使用微生物联合kolbe合成制备烷烃的方法
WO2018225066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Yed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Electrochemical oxygenation of hydrocarbons
CN107337592A (zh) * 2017-07-03 2017-11-10 辽宁科技学院 利用β‑甲基戊二酸单甲酯合成麝香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xidant-Free C(sp2)-H Functionalization/C−O Bond Formation: A Kolbe Oxidative Cyclization Process;Lei Zhang等;《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80223;第83卷;第3200-3207页 *
γ-取代的α-重氮β-羰基酯化合物的烯醇锂盐对N-亚磺酰亚胺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加成;莫凡洋 等;《科学通报》;20101231;第55卷(第24期);第243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9356A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6748B (zh) 一种电化学合成咔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Stork et al. Stereospecific reductive methylation via a radical cyclization desilylation process
CN106928215A (zh) 一种喹嗪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U2016311135A1 (e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4S)-4-(4-cyano-2-methoxyphenyl)-5-ethoxy-2,8-dimethyl-1,4-dihydro-1-6-naphthyridine-3-carboxamide and recovery of (4S)-4-(4-cyano-2-methoxyphenyl)-5-ethoxy-2,8-dimethyl-1,4-dihydro-1-6-naphthyridine-3-carboxamid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CN112795943B (zh) 一种3,4-二溴马来酰亚胺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EP2748353B1 (de) Verfahren zur elektrochemischen darstellung von gamma-hydroxycarbonsäureestern und gamma-lactonen
CN110029356B (zh) 一种电化学氧化方法控制的制备酮或β-羰基酯的方法
CN109402659B (zh) 一种α-硫代烯胺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
CN114892187B (zh) 一种电化学合成咪唑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的方法
CN113737206A (zh) 一种电化学下由硫醚制备亚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912192A (zh) 一种7-酮石胆酸的制备方法
CN114315759A (zh) 一种2-甲基-1-(4-吗啉苯基)-2-吗啉基-1-丙酮的制备方法
Lyalin et al. Electrosynthesis of azopyrazoles via the oxidation of N-alkylaminopyrazoles on a NiO (OH) anode in aqueous alkali–A green method for NN homocoupling
CN114250479B (zh) 一种铈盐催化合成烷基取代的含氮杂环的新方法
Shen et al. Electroreductive Umpolung Enabling Reformatsky‐Type Reaction of Bromodifluoroamides with Aldehydes/Ketones
CN112921346B (zh) 一种3-甲酰基吲哚衍生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KR20110137832A (ko) 전기화학적 환원에 의한 반응성 아연의 제조 방법
JP4971538B2 (ja) 酸化触媒ポリマ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ルコールより高次な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Gran Synthesis of a new and versatile macrocyclic NADH model
Itadani et al. A new synthetic method for an acromelic acid analog, a potent neuroexcitatory kainoid amino acid, via photoinduced benzyl radical cyclization
KR102613020B1 (ko) γ-락탐계 유도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γ-락탐 유도체 화합물
CN113308704B (zh) 萘普生中间体的电氧化制备方法
CN113789527B (zh) 一种芳香胺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CN114892191B (zh) 一种4,4’-二溴二苯醚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09609B (zh) 一种磺酰基取代的4,5,6,7-四氢-1,3-氧氮杂环庚烷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