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7614B -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27614B CN110027614B CN201910398677.8A CN201910398677A CN110027614B CN 110027614 B CN110027614 B CN 110027614B CN 201910398677 A CN201910398677 A CN 201910398677A CN 110027614 B CN110027614 B CN 1100276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nuckle
- plate
- rotating rod
- flaring
- pla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18—Steering knuckles; King p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rosthese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节撑开装置及装配方法,转向节撑开装置包括用以撑开轴向缺口的撑开组件,撑开组件包括用以直接作用于轴向缺口的第一扩口件、作用于一对凸台以撑开轴向缺口的第二扩口件、以及用以同步驱动第一扩口件与第二扩口件的驱动机构;一方面,减少轴向缺口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第二扩口与凸台之间的撑开力,防止第二扩口件不能承受撑开力,导致第二扩口件与凸台脱离进而导致撑开失效;另一方面,减少轴向缺口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第一扩口件作用于轴向缺口的撑开力,防止第一扩口件对轴向缺口的损坏,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产品不良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的前悬架通常采用的都是麦弗逊悬架,在麦弗逊悬架中,支柱总成与转向节之间为过盈配合,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一般地,转向节上具有与所述支柱总成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具有轴向缺口,通过调节所述轴向缺口的大小以调节所述安装孔的孔径,从而使所述支柱总成能够安装至所述安装孔内,实现所述支柱总成与所述转向节之间的过盈配合组装。
现有的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装置在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撑开失效或者损坏轴向缺口的情况。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节撑开装置,用以撑开转向节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具有轴向缺口、以及位于所述轴向缺口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凸台;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包括用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撑开组件,所述撑开组件包括用以直接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的第一扩口件、作用于一对凸台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第二扩口件、以及用以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扩口件与第二扩口件的驱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扩口件包括用以伸入所述轴向缺口内且截面呈腰形的拨杆,所述第二扩口件包括安装板、活动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分设于所述第一扩口件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移动板,每一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一端设有用以抵接所述凸台的抵接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拨杆相连接且截面呈腰形的转杆、用以驱动所述转杆转动的动力组件,两个所述移动板分设于所述转杆的相对两侧,所述转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拨杆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所述转杆带动所述第一扩口件向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方向转动时,所述转杆同步驱使两个所述移动板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转动连接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上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转杆限位连接,以限制所述连杆相对所述转杆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位于所述转杆一侧的第一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转杆的一侧的至少一个限位板,所述气缸以及所述第二扩口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轴承,所述转杆连接于所述轴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板沿所述转杆的延伸方向间隔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连杆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转杆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以及第二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至少一个限位板,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限位件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上且朝向所述气缸突伸,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的移动路径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移动板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扩口件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的至少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移动板套设于所述安装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扩口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移动板相连接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以在两个所述移动板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后,驱使两个所述移动板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机构为至少一个拉簧,每一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扩口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板的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导向限位板,两个所述导向限位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还包括用以带动所述撑开组件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用以驱使所述撑开组件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移动的第一移动件、用以驱使所述撑开组件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移动的第二移动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自动撑开转向节上的安装孔的撑开步骤,所述撑开步骤包括:
驱动直接作用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缺口的第一扩口件以及作用于安装孔的凸台的第二扩口件同步启动,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转向节撑开装置,通过同时设置用以直接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的第一扩口件、作用于一对凸台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第二扩口件,从而,在驱动第一扩口件直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时,同步驱动所述第二扩口件作用于所述凸台,增大两个所述凸台之间的距离以撑开所述轴向缺,一方面,减少所述轴向缺口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扩口与所述凸台之间的撑开力,防止所述第二扩口件不能承受所述撑开力,导致所述第二扩口件与所述凸台脱离进而导致撑开失效;另一方面,减少所述轴向缺口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扩口件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的撑开力,防止所述第一扩口件对所述轴向缺口的损坏,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产品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转向节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撑开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的位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式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节撑开装置100,用以撑开转向节200上的安装孔201,以便于将支柱总成(未图示)插入所述安装孔201内,实现所述支柱总成与所述转向节200之间的过盈配合,保证所述支柱总成与所述转向节2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请参图1所示,所述安装孔201具有围设形成该安装孔201的孔壁202,所述孔壁202上具有轴向缺口203、以及位于所述轴向缺口203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凸台204。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安装孔201的截面呈具有缺口的圆形,从而,通过撑大所述轴向缺口203就可以增大所述安装孔201的孔径,以便于将支柱总成插入所述安装孔201内,且,在所述支柱总成插入所述安装孔201内后,通过螺钉等紧固件锁紧所述轴向缺口203的两端以实现所述支柱总成与所述转向节200之间的过盈配合。
具体地,所述凸台204上设有沿所述安装孔201的径向贯穿所述凸台204的紧固孔2041,以便于后续与螺钉等紧固件相配合实现所述支柱总成与所述转向节200之间的锁紧配合,且简化了所述转向节200的整体结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孔壁202上另外设置锁紧凸台,将所述紧固孔2041设于所述锁紧凸台上,以便于后续与螺钉等紧固件相配合实现所述支柱总成与所述转向节200之间的锁紧配合。
请参图2-图4所示,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100包括用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组件1,所述撑开组件1包括用以直接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203的第一扩口件11、作用于一对凸台204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的第二扩口件12、以及用以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扩口件11与第二扩口件12的驱动机构13,从而,所述驱动机构13在驱动第一扩口件11直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时,同步驱动所述第二扩口件12作用于所述凸台204,增大两个所述凸台204之间的距离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一方面,减少所述轴向缺口203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与所述凸台204之间的撑开力,防止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不能承受所述撑开力,导致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与所述凸台204脱离进而导致撑开失效;另一方面,减少所述轴向缺口203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扩口件11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力,防止所述第一扩口件11对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损坏。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扩口件11包括用以伸入所述轴向缺口203内且截面呈腰形的拨杆111,所述驱动机构13用以驱动所述拨杆111转动,在所述拨杆111伸入所述轴向缺口203内,且向撑大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拨杆111抵接于所述轴向缺口203相对的两端并在转动的过程中逐渐撑大所述轴向缺口203,以增大所述安装孔201的孔径,便于将支柱总成插入所述安装孔201内。当然,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所述第一扩口件11也可以设置为楔形块,在所述楔形块的下端伸入所述轴向缺口203内并朝向所述安装孔201的孔心推进所述楔形块时,能够逐渐撑大所述轴向缺口203。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腰形并不限定为标准的腰形,只要设置为在拨杆11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即可。
具体地,所述拨杆111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所述转向节200固定到位后,所述轴向缺口203向上开放暴露,以便于所述拨杆111插入所述轴向缺口203内。
为了便于描述,定义所述驱动机构13驱动所述拨杆111向撑大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方向转动为正转,相反地,为反转。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拨杆111反转时,撤消所述拨杆111对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力,在所述转向节200自身应力的作用下,所述轴向缺口203自动变小,在所述拨杆111转动至初始位置时,所述拨杆111能够脱离所述轴向缺口123。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与所述拨杆111的上端相连接的转杆131、用以驱动所述转杆131转动的动力组件13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动力组件132通过驱动所述转杆131转动,以带动所述拨杆111同步转动。
具体地,所述转杆1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拨杆111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所述拨杆111沿上下方向延伸时,所述转杆131也是沿上下方向延伸,以使两者之间能够同步转动。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杆131与所述拨杆111一体成型,以提高所述转杆131带动所述拨杆111转动的稳定性;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所述动力组件132包括气缸1321、转动连接至所述气缸1321的输出端的连杆1322,所述连杆1322远离所述气缸1321的一端与所述转杆131限位连接,以限制所述连杆1322相对所述转杆131转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动力组件也可以设置为直接驱动所述转杆131转动的动力结构,如电机等。
在所述气缸1321启动,带动连杆1322靠近所述气缸132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气缸132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连杆1322带动所述转杆131正转,所述拨杆111与所述转杆131同步正转;在所述气缸1321启动,带动连杆1322靠近所述气缸1321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气缸132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连杆1322带动所述转杆131反转,所述拨杆111与所述转杆131同步反转。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杆1322远离所述气缸1321的一端与所述转杆131之间可以通过在所述连杆1322上设置非圆形孔,同时在所述转杆131上设置与所述非圆形孔相适配的非圆形部,以实现所述连杆1322远离所述气缸1321的一端与所述转杆131之间的限位连接,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气缸的输出端即指气缸中的活塞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组件1还包括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能够固定限位所述驱动机构13,增强所述驱动机构13工作的稳定性。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14包括设于所述转杆131一侧的第一板141、固定于所述第一板141朝向所述转杆131一侧的至少一个限位板142,所述气缸1321固定于所述第一板141上,所述转杆131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142上,在所述气缸1321启动时,所述限位板142限制所述转杆131沿水平方向移动,使所述转杆131只能转动,以带动所述拨杆111同步转动,增强所述驱动机构13工作的稳定性,且减少人工干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板142上沿上下方向贯穿设有限位孔1421,所述转杆131穿设于所述限位孔1421内,使所述转杆131能够沿所述限位孔1421转动,同时所述限位孔1421能够限制所述转杆131沿水平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1421内还设有轴承1422,所述转杆131连接于所述轴承1422上,减小所述转杆131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提高所述转杆131转动的顺畅性,且能够防止所述转杆131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限位孔1421之间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14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板142沿所述转杆131的轴向间隔固定于所述第一板141上,所述连杆1322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142之间,以增强所述转杆131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组件1还包括限制所述转杆131沿其轴向移动的固定块15,以增强所述转杆131转动的稳定性。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15连接于所述转杆131的顶端,且与位于上侧的所述限位板142相配合,以限制所述转杆131沿其轴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限制所述转杆131沿其轴向移动即是指限制所述转杆131沿上下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组件1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转杆131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16,用户能够根据待撑开的转向节200的应力分析,通过调节所述限位件16,限制所述转杆131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大小,以防所述轴向缺口撑开过大导致所述安装孔201损坏。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14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限位板142远离所述第一板141的一端的第二板143,所述第二板143与所述第一板141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限位件16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板143上且朝向所述气缸1321突伸,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气缸1321的输出端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气缸1321的输出端向远离所述气缸1321的方向移动至抵接于所述限位件上时,无法继续移动,从而所述转杆131也无法继续转动,使所述第一扩口件11与所述第二扩口件12无法继续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16包括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43上的螺杆161、连接于所述螺杆161朝向所述气缸1321的一端的限位块162,通过转动所述螺杆161调节所述限位块162距所述气缸1321的距离,以调节所述气缸1321的输出端移动的最大距离,从而限制所述转杆131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扩口件12包括安装板121、活动设于所述安装板121上且分设于所述拨杆111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移动板122,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分别作用于两个所述凸台204。
具体地,所述凸台204上具有抵接部2042,所述移动板122与所述凸台204相配合的一端设有用以抵接所述抵接部2042的抵接台1221,在所述撑开组件1工作的过程中,两个所述移动板122的抵接台1221分别抵接于相应的抵接部2042朝向所述轴向缺口的一侧,在所述驱动机构13驱动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凸台204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以增大所述轴向缺口203,从而增大所述安装孔201的孔径,便于将支柱总成插入所述安装孔201内。
所述安装板121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4上,以将所述第二扩口件12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4上。
具体地,所述安装板12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板121沿所述移动板122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扩口件12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安装板121上的至少两个安装杆123,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套设于所述安装杆123上,一方面,实现两个所述移动板122的固定,同时,所述安装杆123能够引导两个所述移动板122的移动方向,使两个所述移动板122沿所述安装杆123向相向或相背离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安装板121的数量为两个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板141与所述第二板143上,以将所述第二扩口件12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4上,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分设于所述转杆131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转杆131的截面呈腰形,在所述转杆131正转时,带动所述拨杆111正转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同时能够推动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腰形并不限定为标准的腰形,只要设置为在转杆131正转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即可。
具体地,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杆122分设于所述转杆131的两侧,以增强所述移动板122的固定稳定性以及移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扩口件12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移动板122相连接的复位机构124,所述复位机构124用以在所述驱动机构13驱动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后,驱使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复位,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支柱总成安装至所述安装孔201内后,所述驱动机构13驱动所述转杆131反转,带动所述拨杆111反转以撤消对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力,使所述轴向缺口203能够在所述转向节自身的应力的作用下缩小,同时,撤消所述驱动机构13施加于所述移动板122上的驱动力,在所述复位机构124的驱动下,两个所述移动板122相向移动,以撤消所述移动板122对所述凸台204的撑开力,使所述轴向缺口203能够在所述转向节200自身应力的作用下缩小。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机构124为至少一个拉簧,每一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板122上,在所述转杆131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拉簧能够使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始终贴靠于所述转杆131的相对两侧,增强所述移动板122移动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拉簧呈拉伸状态,从而能够使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始终贴靠于所述转杆131的两侧,并且,所述转杆131反转时,在所述拉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能够拉动两个所述移动板122相向移动,实现所述移动板122的复位;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簧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拉簧分设于所述移动板122的相对两侧,增强所述移动板122的复位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扩口件12还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板122的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导向限位板125,两个所述导向限位板125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板122连接,在所述移动板12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限位板125能够引导所述移动板122移动,同时,所述导向限位板125能够限制两个所述移动板122之间的最远距离。
具体地,所述导向限位板125包括一端固定于移动板122上且沿所述移动板12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引导板1251、连接于所述引导板1251的另一端的止挡板1252,所述止挡板1252与所述引导板1251形成向内弯折的L型,以限制与该止挡板1252对应的移动板122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100还包括用以带动所述撑开组件1移动的位移机构2,所述位移机构2用以驱动所述撑开组件1移动至使所述拨杆111伸入所述轴向缺口203内,并使所述抵接台1221抵接于对应的凸台204上,以便于后续所述撑开组件1启动以自动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
具体地,所述位移机构2包括用以驱使所述撑开组件1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移动的第一移动件21、用以驱使所述撑开组件1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的第二移动件22。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撑开组件1与所述第一移动见21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21与第二移动件22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22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21沿安装孔的轴向移动时,能够同步带动所述撑开组件1移动。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所述第一移动件21包括固定板211、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11上且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延伸的移动杆21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211上用以驱动所述移动杆212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移动的驱动件(未图示),所述安装架14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杆212上,以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移动杆212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撑开组件1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件22的结构可以沿用上述的第一移动件21的结构,也可以另外设置,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100实现转向节与支柱总成自动装配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自动撑开转向节上的安装孔的撑开步骤,所述撑开步骤包括:
S1:驱动直接作用于轴向缺口的第一扩口件11以及作用于凸台204的第二扩口件12同步启动,以同时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
在驱动第一扩口件11直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时,同步驱动所述第二扩口件12作用于所述凸台204,增大两个所述凸台204之间的距离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便于后续支柱总成的装配。一方面,减少所述轴向缺口203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与所述凸台204之间的撑开力,防止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不能承受所述撑开力,导致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与所述凸台204脱离进而导致撑开失效;另一方面,减少所述轴向缺口203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扩口件11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力,防止所述第一扩口件11对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损坏。
具体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外部气缸驱动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100至需要自动撑开的转向节200所在的位置处,结合所述位移机构2,使第一扩口件11中的拨杆111伸入所述轴向缺口203内,同时使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中的移动板122的抵接台1221抵接于凸台204上;
S12:驱动机构13启动,推动连杆1322向远离气缸1321的方向移动,连杆带动转杆131正转,使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同时拨杆111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所述移动板122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使两个所述凸台204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同时,所述拨杆111正转,能够直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
进一步地,步骤S11之后,且步骤S12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固定所述转向节。具体为,通过外部下压气缸固定待自动撑开的所述转向节200,以增强撑开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撑开步骤之后,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2:将支柱总成插入撑开后的安装孔201内,并通过带压力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的压紧气缸将所述支柱总成压紧。
通过带压力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的压紧气缸将所述支柱总成压紧,使支柱总成安装到位。
进一步地,步骤S2之后,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3:驱动第一扩口件与第二扩口件复位。
具体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驱动机构13启动,推动连杆1322向靠近气缸1321的方向移动,连杆1322带动转杆131反转,带动拨杆反转,同时复位机构124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向移动,至初始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支柱总成安装至所述安装孔201内后,所述驱动机构13驱动所述转杆131反转,带动所述拨杆111反转以撤消对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力,使所述轴向缺口203能够在所述转向节自身的应力的作用下缩小,同时,撤消所述驱动机构13施加于所述移动板122上的驱动力,在所述复位机构124的驱动下,两个所述移动板122相向移动,以撤消所述移动板122对所述凸台204的撑开力,使所述轴向缺口203能够在所述转向节200自身应力的作用下缩小,以实现所述支柱总成与所述安装孔201之间的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在撑开步骤之前,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0:托盘带动转向节至自动撑开工位,判断该转向节是否需要自动撑开,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1;若否,则托盘带动所述转向节继续移动至下一工位。
具体地,步骤S0中,在托盘带动转向节至自动撑开工位后,所述托盘碰触阻挡气缸,通过止回装置定位所述阻挡气缸,以使所述托盘位于所述自动撑开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与转向节一一对应,所述托盘上贴设有与该转向节相对应的标签,上述步骤S0中的判断该转向节是否需要自动撑开具体为:RFID读取托盘上的标签信息,以此判断该托盘上的转向节是否需要自动撑开。
进一步地,在跳转至步骤S1前,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01:顶升机构顶升该托盘。以便于后续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100自动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并便于后续支柱总成伸入撑开的所述轴向缺口203内。
对应地,步骤S3之后,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外部气缸将转向节撑开装置拉回原位;
S5:托盘带动转向节流向下一工位。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5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顶升机构下降、阻挡气缸下降,以使所述托盘能够流向下一工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转向节撑开装置100,通过同时设置用以直接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203的第一扩口件11、作用于一对凸台204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的第二扩口件12,从而,在驱动第一扩口件11直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时,同步驱动所述第二扩口件12作用于所述凸台204,增大两个所述凸台204之间的距离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203,一方面,减少所述轴向缺口203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与所述凸台204之间的撑开力,防止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不能承受所述撑开力,导致所述第二扩口件12与所述凸台204脱离进而导致撑开失效;另一方面,减少所述轴向缺口203撑开至需要的大小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扩口件11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撑开力,防止所述第一扩口件11对所述轴向缺口203的损坏,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产品不良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转向节撑开装置,用以撑开转向节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具有轴向缺口、以及位于所述轴向缺口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包括用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撑开组件,所述撑开组件包括用以直接作用于所述轴向缺口的第一扩口件、作用于一对凸台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第二扩口件、以及用以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扩口件与第二扩口件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扩口件包括用以伸入所述轴向缺口内且截面呈腰形的拨杆,所述第二扩口件包括安装板、活动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分设于所述第一扩口件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移动板,每一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一端设有用以抵接所述凸台的抵接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拨杆相连接且截面呈腰形的转杆、用以驱动所述转杆转动的动力组件,两个所述移动板分设于所述转杆的相对两侧,所述转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拨杆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所述转杆带动所述第一扩口件向撑开所述轴向缺口的方向转动时,所述转杆同步驱使两个所述移动板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转动连接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上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转杆限位连接,以限制所述连杆相对所述转杆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位于所述转杆一侧的第一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转杆的一侧的至少一个限位板,所述气缸以及所述第二扩口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轴承,所述转杆连接于所述轴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板沿所述转杆的延伸方向间隔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连杆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转杆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以及第二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至少一个限位板,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限位件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上且朝向所述气缸突伸,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的移动路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移动板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扩口件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的至少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移动板套设于所述安装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口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移动板相连接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以在两个所述移动板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后,驱使两个所述移动板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至少一个拉簧,每一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口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板的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导向限位板,两个所述导向限位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撑开装置还包括用以带动所述撑开组件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用以驱使所述撑开组件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移动的第一移动件、用以驱使所述撑开组件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移动的第二移动件。
13.一种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向节撑开装置自动撑开转向节上的安装孔的撑开步骤,所述撑开步骤包括:
驱动直接作用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缺口的第一扩口件以及作用于安装孔的凸台的第二扩口件同步启动,以撑开所述轴向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98677.8A CN110027614B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
PCT/CN2019/116311 WO2020228269A1 (zh) | 2019-05-14 | 2019-11-07 |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98677.8A CN110027614B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7614A CN110027614A (zh) | 2019-07-19 |
CN110027614B true CN110027614B (zh) | 2023-11-21 |
Family
ID=6724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98677.8A Active CN110027614B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27614B (zh) |
WO (1) | WO202022826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7614B (zh) * | 2019-05-14 | 2023-11-21 | 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249688A (de) * | 1945-12-18 | 1947-07-15 | Sulzer Ag | Vorrichtung zum Spreizen von aufgeschlitzten Ringen. |
CH322375A (de) * | 1954-04-27 | 1957-06-15 | Sulzer Ag | Vorrichtung zum Aufspreizen von einteiligen, geschlitzten Kolbenringen |
GB1002488A (en) * | 1961-05-08 | 1965-08-25 |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tion transmitting devices |
EP0965015A1 (en) * | 1997-03-07 | 1999-12-22 | Jacobus Cronje | Knuckle joint for an exhaust system |
DE202007006236U1 (de) * | 2006-11-27 | 2007-08-02 | Kief, Rainer | Montagehilfe für Sicherungsgreifringe |
JP2015128807A (ja) * | 2014-01-07 | 2015-07-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チャック装置、ワークの拡径装置、およびワークの拡径方法 |
CN205184211U (zh) * | 2015-11-23 | 2016-04-27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铝合金转向节涨开装置 |
CN106670777A (zh) * | 2016-12-26 | 2017-05-17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器与转向节的装配工装和装配方法 |
CN209870493U (zh) * | 2019-05-14 | 2019-12-31 | 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转向节撑开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088116A (ja) * | 2014-10-29 | 2016-05-23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ナックルの協働部品固定構造 |
CN207256117U (zh) * | 2017-08-07 | 2018-04-20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悬挂系统的试制装配工装 |
CN110027614B (zh) * | 2019-05-14 | 2023-11-21 | 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
-
2019
- 2019-05-14 CN CN201910398677.8A patent/CN110027614B/zh active Active
- 2019-11-07 WO PCT/CN2019/116311 patent/WO202022826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249688A (de) * | 1945-12-18 | 1947-07-15 | Sulzer Ag | Vorrichtung zum Spreizen von aufgeschlitzten Ringen. |
CH322375A (de) * | 1954-04-27 | 1957-06-15 | Sulzer Ag | Vorrichtung zum Aufspreizen von einteiligen, geschlitzten Kolbenringen |
GB1002488A (en) * | 1961-05-08 | 1965-08-25 |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tion transmitting devices |
EP0965015A1 (en) * | 1997-03-07 | 1999-12-22 | Jacobus Cronje | Knuckle joint for an exhaust system |
DE202007006236U1 (de) * | 2006-11-27 | 2007-08-02 | Kief, Rainer | Montagehilfe für Sicherungsgreifringe |
JP2015128807A (ja) * | 2014-01-07 | 2015-07-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チャック装置、ワークの拡径装置、およびワークの拡径方法 |
CN205184211U (zh) * | 2015-11-23 | 2016-04-27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铝合金转向节涨开装置 |
CN106670777A (zh) * | 2016-12-26 | 2017-05-17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器与转向节的装配工装和装配方法 |
CN209870493U (zh) * | 2019-05-14 | 2019-12-31 | 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转向节撑开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7614A (zh) | 2019-07-19 |
WO2020228269A1 (zh) | 2020-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34694B1 (ko) | 자동차용 패시브 후드 힌지 장치 | |
CN110027614B (zh) | 转向节撑开装置、支柱总成与转向节的装配方法 | |
CN108394799B (zh) | 一种加固的护脚板装置 | |
CN105387064B (zh) | 一种快速连接分离的展开铰链 | |
WO2002101453A2 (en) | Projector lift | |
CN204076170U (zh) | 一种活塞销卡簧压装装置 | |
KR101959747B1 (ko) | 고소작업대용 협착방지장치 | |
KR20090040683A (ko) | 평면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지지장치 | |
CN104555673B (zh) | 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 | |
US20050061938A1 (en) | Apparatus fixture device and an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fixing an apparatus | |
CN209870493U (zh) | 转向节撑开装置 | |
US6443075B1 (en) | Safety interlock braking system for height adjustable table | |
CN114059865A (zh) |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和车辆 | |
CN114458652B (zh) | 一种汽车驾驶室用翻转液压油缸 | |
CN111376020B (zh) | 全自动内存条安装设备 | |
CN112663525A (zh) | 一种应力开合的岔路减速墩装置 | |
KR100501430B1 (ko) | 차량 정비용 리프트 | |
KR20210108745A (ko) | 안전 발판 | |
CN219512508U (zh) | 一种用于地升幕布的驱动杆用外置式锁紧机构 | |
EP1046469A2 (en) |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nd dismantling spring/shock absorber units for vehicle suspensions | |
CN219897050U (zh) | 一种张紧装置 | |
CN220583768U (zh) | 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碰撞壁 | |
CN109461690B (zh) | 一种ic移动定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
CN221565673U (zh) | 汽车修理维护升降平台 | |
CN114911326B (zh) | 一种计算机电路板的插接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15000 No.1 Qingqiu lan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beire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1 Qingqiu lan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BEIREN ROBOT SYSTEM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