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3932B -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3932B
CN110013932B CN201910357134.1A CN201910357134A CN110013932B CN 110013932 B CN110013932 B CN 110013932B CN 201910357134 A CN201910357134 A CN 201910357134A CN 110013932 B CN110013932 B CN 110013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support
flat bottom
sand
supporting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71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3932A (zh
Inventor
齐超
雷勇
付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71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3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3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3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3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3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2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 B05B13/0285Stands for supp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to be sprayed, e.g. doors, vehicle body part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根据平底分段的重量M1以及喷砂过程中积砂重量,确定支撑装置的数量N,然后通过将支撑装置布置在平底分段的合拢口区域,从而能够保证在稳定支撑平底分段的同时,利用合拢口区域内预留的非涂装区域,减少支撑位补涂的工作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喷涂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极地类航行船舶外板冰带及水线下需要喷涂低摩擦耐磨环氧漆,此类油漆形成的涂层具有表面光滑、坚硬、耐磨、抗碰撞等特性,以延长极地类航行船舶的使用寿命。在船舶外板冰带及水线下进行喷涂时,需要利用支撑装置将船舶分段支撑起来,以便于喷涂。
目前,支撑装置通常堆放布置于分段纵横强框架结构下方,支撑位无法进行喷涂,因此,在分段喷涂完成后,需要对支撑位进行补涂工作。而外板区域补涂需将涂层边缘打磨出斜坡度后二次喷砂除锈至Sa2.5级后补涂油漆,油漆打磨难度大,从而造成施工量较大且喷涂周期较长。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能够减少喷涂施工量,缩短喷涂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平底分段在砂棚内时,根据所述平底分段的重量M1以及喷砂过程中积砂的重量,确定支撑装置的数量N;
步骤b、根据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将所述支撑装置布置在所述平底分段的合拢口区域。
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根据所述平底分段的重量M1以及所述支撑装置的承载力F1,确定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N,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21
进一步地,在步骤b之后还包括:
步骤c、在所述平底分段的重心周向布置辅助支撑装置,两个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输车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所述平底分段的宽度为La,所述平底分段的长度为Lb,两个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L的范围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22
和/或L的范围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23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所述支撑装置上设置有垫木;和/或在步骤c中,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上设置有所述垫木。
进一步地,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
步骤a’、当所述平底分段在所述砂棚外时,根据地面集中载荷值F2,确定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N。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面面积为S,所述支撑装置的重量为M2,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24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撑装置的高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根据平底分段的重量M1以及喷砂过程中积砂重量,确定支撑装置的数量N,然后通过将支撑装置布置在平底分段的合拢口区域,从而能够保证在稳定支撑平底分段的同时,利用合拢口区域内预留的非涂装区域,减少支撑位补涂的工作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喷涂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平底分段在砂棚外时支撑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平底分段在砂棚内时支撑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平底分段在砂棚内时支撑装置及辅助支撑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正视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C-C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9中D-D处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辅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E-E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3中F-F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合拢口区域;200-重心;
1-平底分段;11-强框架结构;
2-支撑装置;
3-辅助支撑装置;
4-运输车;
5-垫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本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船舶外板冰带及水线下进行喷涂时,需要利用支撑装置将船舶分段支撑起来,以便于喷涂。支撑装置通常堆放布置于分段纵横强框架结构下方,支撑位无法进行喷涂,因此,在分段喷涂完成后,需要对支撑位进行补涂工作。而外板区域补涂需将涂层边缘打磨出斜坡度后二次喷砂除锈至Sa2.5级后补涂油漆,油漆打磨难度大,从而造成施工量较大且喷涂周期较长。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如图1-2所示,当平底分段1在砂棚外时,根据地面集中载荷值F2,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
步骤a、当平底分段1在砂棚内时,根据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喷砂过程中积砂重量,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
步骤b、如图3-6所示,根据支撑装置2的数量,将支撑装置2布置在平底分段1的合拢口区域100;
步骤c、如图7-8所示,在平底分段1的重心200四周布置辅助支撑装置3,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输车4的宽度。
具体而言,在喷砂过程中,增加设置辅助支撑装置3,以防止分段重心200区域因积砂重量过大造成分段变形及倾倒。
优选地,在步骤a’中,支撑装置2的支撑面面积为S,支撑装置2的重量为M2,支撑装置2的数量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51
可选地,如图9-12所示,支撑装置2能承受50吨重的物体,且支撑装置2的支撑面为圆形,以便于更好地支撑平底分段1。示例性地,支撑装置2的数量为12个。
优选地,在步骤c中,为了保证辅助支撑装置3的支撑位能够进行喷涂工作,辅助支撑装置3的高度可调节。
优选地,为了保证运输车4能够顺利通过的同时,使辅助支撑装置3更好地支撑平底分段1,在步骤c中,平底分段1的宽度为La,平底分段1的长度为Lb,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之间的距离为L,L的范围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61
L的范围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62
可选地,如图13-15所示,辅助支撑装置3能承受50吨重的物体,且辅助支撑装置3的支撑面为圆形,以便于更好地支撑平底分段1。示例性地,辅助支撑装置3的数量为4个。
具体而言,四个辅助支撑装置3中,水平的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的距离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63
竖直的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的距离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64
优选地,为了保证平底分段1表面质量,支撑装置2和辅助支撑装置3不能直接与平底分段1直接接触,因此,在步骤b中,支撑装置2上设置有垫木5;在步骤c中,辅助支撑装置3上设置有垫木5。
进一步地,垫木5的高度为100-300mm,且垫木5的上端支撑面应保存水平,以保证平底分段1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平底分段1在砂棚内时,根据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喷砂过程中积砂重量,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
步骤b、根据支撑装置2的数量,将支撑装置2布置在平底分段1的合拢口区域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根据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喷砂过程中积砂重量,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然后通过将支撑装置2布置在平底分段1的合拢口区域100,从而能够保证在稳定支撑平底分段1的同时,利用合拢口区域100内预留的非涂装区域,减少支撑位补涂的工作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喷涂周期。
优选地,为了保证平底分段1表面质量,支撑装置2不能直接与平底分段1直接接触,因此,在步骤b中,支撑装置2上设置有垫木5。
进一步地,垫木5的高度为100mm-300mm,且垫木5的上端支撑面应保存水平,以保证平底分段1的稳定性。
优选地,支撑装置2能承受50吨重的物体,且支撑装置2的支撑面为圆形,以便于更好地支撑平底分段1。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平底分段1在砂棚内时,根据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支撑装置2的承载力F1,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71
步骤b、根据支撑装置2的数量,将支撑装置2布置在平底分段1的合拢口区域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根据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支撑装置2的承载力F1,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然后通过将支撑装置2布置在平底分段1的合拢口区域100,从而能够保证在稳定支撑平底分段1的同时,利用合拢口区域100内预留的非涂装区域,减少支撑位补涂的工作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喷涂周期。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平底分段1在砂棚内时,根据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喷砂过程中积砂重量,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
步骤b、根据支撑装置2的数量,将支撑装置2布置在平底分段1的合拢口区域100;
步骤c、在平底分段1的重心200四周布置辅助支撑装置3,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输车4的宽度。具体而言,在喷砂过程中,增加设置辅助支撑装置3,以防止分段重心200区域因积砂重量过大造成分段变形及倾倒。
优选地,为了保证辅助支撑装置3的支撑位能够进行喷涂工作,辅助支撑装置3的高度可调节。
可选地,辅助支撑装置3能承受50吨重的物体,且辅助支撑装置3的支撑面为圆形,以便于更好地支撑平底分段1。示例性地,辅助支撑装置3的数量为4个。
可选地,支撑装置2能承受50吨重的物体,且支撑装置2的支撑面为圆形,以便于更好地支撑平底分段1。示例性地,支撑装置2的数量为12个。
优选地,为了保证平底分段1表面质量,支撑装置2不能直接与平底分段1直接接触,因此,在步骤b中,支撑装置2上设置有垫木5;在步骤c中,辅助支撑装置3上设置有垫木5。
进一步地,垫木5的高度为100-300mm,且垫木5的上端支撑面应保存水平,以保证平底分段1的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保证运输车4能够顺利通过的同时,使辅助支撑装置3更好地支撑平底分段1,在步骤c中,平底分段1的宽度为La,平底分段1的长度为Lb,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之间的距离为L,L的范围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91
L的范围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92
具体而言,四个辅助支撑装置3中,水平的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的距离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93
竖直的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的距离为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94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平底分段1在砂棚内时,根据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支撑装置2的承载力F1,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095
步骤b、根据支撑装置2的数量,将支撑装置2布置在平底分段1的合拢口区域100;
步骤c、在平底分段1的重心200四周布置辅助支撑装置3,两个辅助支撑装置3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输车4的宽度。具体而言,在喷砂过程中,增加设置辅助支撑装置3,以防止分段重心200区域因积砂重量过大造成分段变形及倾倒。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准备:准备一定数量的50吨高度可调的辅助支撑装置3、50吨支撑装置2和垫木5。
平底分段1进砂棚前的布置方案(对应步骤a’):
1)支撑装置2应围绕平底分段1重心200均匀布置并留出进车位置,且应放置于强框架结构11位置;
2)平底分段1堆放时应加放垫木5,支撑装置2与平底分段1不得直接接触,垫木5高度控制在100-300mm之间,且应保证垫木5上端面水平;
3)对布置方案进行受力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支撑装置2的受力情况;地面承载力核算;
具体地,根据∑M=M1+∑M2;∑S=S×N;F2=∑M/∑S,可得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101
式中:∑M表示地面承载的总重量,单位为吨(T);∑S表示支撑装置2与地面总接触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M1表示平底分段1的重量,单位为吨(T);∑M2表示支撑装置2的总重量,单位为吨(T);S表示支撑装置2的底座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N表示支撑装置2的数量,单位为个。
4)布置方案应满足实际堆放场地地面的承重要求。
当平底分段1转运至砂棚时的布置方案:
1)支撑装置2的选用数量须全面考虑平底分段1在喷砂过程中的积砂重量。在积砂重量无法明确估算的情况下,支撑装置2取0.6的安全系数。支撑装置2数量
Figure BDA0002045760110000102
(对应步骤a)
2)根据支撑装置2的使用数量,将其布置于平底分段1上的合拢口区域100处的强框架结构11下方;(对应步骤b)
3)支撑装置2采用垫木5进行垫高,支撑与平底分段1不得直接接触,垫木5高度控制在100-300mm之间,且必须保证垫木5上端面水平。垫木5须布置于支撑装置2顶板中心位置且垫木5长边须与其临近的外板边缘平行;
4)在平底分段1重心200四周布置4个高度可调的辅助支撑装置3作为安全支撑位,每个安全支撑位的长、宽间距应控制在1/2La~2/3La、1/2Lb~2/3Lb之间,且大于此平底分段1运输时所选用的运输车4宽度。支撑顶板采用垫木5与船体板接触。安全支撑须在进行舱内及内底喷砂作业前旋紧,防止平底分段1的重心200区域因积砂重量过大造成平底分段1变形及倾倒。待内底及舱内积砂清除完毕后松开安全支撑位,使之不影响外板的喷砂及涂装。(对应步骤c)
5)因平底分段1在棚周期较长,为防止因堆放周期过长导致平底分段1中垂变形,在平底分段1放置平稳运输车4移出后,用叉车在平底分段1进出车方向两端合拢口强框架结构11处各塞入一个高度可调的辅助支撑装置3并顶紧,用作辅助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高度可调的辅助支撑装置3不作为受力支撑使用,计算支撑装置2使用数量时不包含辅助支撑装置3的数量。
检验过程:
1)支撑装置2的数量须满足承载需求。
2)支撑装置2主要布置于强框架结构11的位置。
3)支撑装置2须完好无破损。
4)支撑装置2摆放时须与地面接触平稳。
5)运输车4出车后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上的垫木须与分段接触紧密无空隙。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说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平底分段(1)在砂棚内时,根据所述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喷砂过程中积砂的重量,确定支撑装置(2)的数量N;
步骤b、根据所述支撑装置(2)的数量,将所述支撑装置(2)布置在所述平底分段(1)的合拢口区域(100);
步骤c、在所述平底分段(1)的重心(200)周向布置辅助支撑装置(3),两个所述辅助支撑装置(3)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输车(4)的宽度;所述辅助支撑装置(3)的高度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根据所述平底分段(1)的重量M1以及所述支撑装置(2)的承载力F1,确定所述支撑装置(2)的数量N,
Figure FDA0002910988540000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平底分段(1)的宽度为La,所述平底分段(1)的长度为Lb,两个所述辅助支撑装置(3)之间的距离为L,L的范围为
Figure FDA0002910988540000012
和/或L的范围为
Figure FDA00029109885400000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支撑装置(2)上设置有垫木(5);和/或在步骤c中,所述辅助支撑装置(3)上设置有所述垫木(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
步骤a’、当所述平底分段(1)在所述砂棚外时,根据地面集中载荷值F2,确定所述支撑装置(2)的数量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的支撑面面积为S,所述支撑装置(2)的重量为M2,所述支撑装置(2)的数量
Figure FDA0002910988540000021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的支撑面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装置(3)的支撑面为圆形。
CN201910357134.1A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Active CN110013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134.1A CN110013932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134.1A CN110013932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3932A CN110013932A (zh) 2019-07-16
CN110013932B true CN110013932B (zh) 2021-03-19

Family

ID=67192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7134.1A Active CN110013932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39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0005A (zh) * 2020-05-27 2020-07-31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分段的外板涂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9473B1 (en) * 1998-02-23 2001-02-20 Remote Tools, Inc. Contour-following apparatus for cleaning surfaces
JP2000301036A (ja) * 1999-04-14 2000-10-31 Kako Zoki Kk 自走形塗装機
KR100733163B1 (ko) * 2006-05-08 2007-06-2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체 외판 도장 작업시스템 및 도장 작업방법
CN202921473U (zh) * 2012-10-24 2013-05-08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船分段底部支撑座
CN205707151U (zh) * 2016-04-11 2016-11-23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平底分段支撑架
CN205971762U (zh) * 2016-08-30 2017-02-22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分段支撑的液压螺旋顶
CN108970866B (zh) * 2018-07-19 2020-05-12 清华大学 一种大型船舶分段自动化涂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3932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2583B (zh) 制造场地
KR20130058001A (ko) 인터모달 콘테이너들의 운송, 보관 및 인도 시스템
EP3013677B1 (en) Lashing bridge for a cargo ship
BR112015000868B1 (pt) Conjunto de pelo menos duas pontes rolantes
CN101472816A (zh) 用于往船上装载货物和/或从船上卸载货物的设备
US10829303B2 (en) Guide track systems for 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shipping, storage and parking facilities
CN110013932B (zh) 一种平底分段喷砂涂装支撑布置方法
CN114084701A (zh) 装卸船一体机及装卸船方法
CN103640909B (zh) 大型构件滚装装船方法
US20070217895A1 (en) Device for offshor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ships
CN101428710A (zh) 集装箱自动化存储、装卸设施
US3767030A (en) Stacker-reclaimer material handling unit
CN111547194B (zh) 一种适用于集装箱船的可拆卸直升机起降平台
CN102216531A (zh) 在船舱内的封闭式集装箱内运输施工设备的装置和方法
CN204225071U (zh) 用于装卸车辆无法驶入护堤斜坡的水面漂浮物的输送装置
CN104944284B (zh) 一种观览车轨道的吊装方法和吊装装置
CN207670980U (zh) 一种双层的风塔塔筒运输架
JP2009242085A (ja) レールマウント式門型クレーンのスイッチバック式レーン移動方法及び装置
CN201224483Y (zh) 集装箱运输架
CN207029483U (zh) 客运码头汽车滚装跳板
CN201494821U (zh) 多层装载平台
WO2018101259A1 (ja) ビルジ排出促進パイプ
CN110743693A (zh) 一种矿山破碎站整体移设方法
CN104314060B (zh) 用于装卸车辆无法驶入护堤斜坡的水面漂浮物的输送装置
CN211443581U (zh) 一种新型运输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