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5954A - 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95954A CN109995954A CN201711490277.7A CN201711490277A CN109995954A CN 109995954 A CN109995954 A CN 109995954A CN 201711490277 A CN201711490277 A CN 201711490277A CN 109995954 A CN109995954 A CN 1099959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terminal
- telephone number
- message
- call
- in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通话;第二用户终端接收代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电话号码的请求信息;依据请求信息,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第二用户终端在代拨号码输入界面输入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并将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发送给第一用户终端;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自动中断与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可使通话双方转接变得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电话用户A需要联系某电话用户C,但是却不知道用户C的电话号码,于是打电话询问电话用户B。电话用户B如知晓用户C的电话号码,则通常会在电话里口头告知用户A、由用户A做记录,或挂断电话再使用短消息发送给用户A。用户A由此获知用户C的电话号码,再重新拨号,才能最终联系上用户C。
如前所述,对于上述场景,都需要通话一方以口头或短信的方式将第三方用户的号码告知对方,再由对方挂断当前通话后重新拨号,整个过程非常繁琐,对通话双方而言都很不方便。且以口头方式告知电话号码,还很容易出现听写错误、电话打错的情况,影响用户的使用感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话转接过程繁琐,对通话双方而言都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通话方法,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通话;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代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电话号码的请求信息;
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所述代拨号码输入界面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并将携带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通话装置,装置包括:
通话建立模块,用于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通话;
代拨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代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电话号码的请求信息;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
输入与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所述代拨号码输入界面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并将携带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
呼叫请求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通话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接通话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在用户终端上设置显示代拨号码界面,并处于待输入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在通话双方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发起索要第三方电话号码的请求时,另一方直接将第三方号码发送,并在双方自动结束原有通话的同时,实现向第三方自动发起呼叫。这样,既大大简化了上述过程,同时也避免了电话号码错拨的情况发生,可以显著改善通话双方的业务感知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通话方法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通话方法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通话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通话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通话;
S2、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代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电话号码的请求信息;这里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及第三用户终端可以为移动电话、带有通话功能的可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AR/VR头盔等。
S3、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
S4、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所述代拨号码输入界面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并将携带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S5、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
S6、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接通话方法,通过在用户终端上设置显示代拨号码界面,并处于待输入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在通话双方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发起索要第三方电话号码的请求时,另一方直接将第三方号码发送,并在双方自动结束原有通话的同时,实现向第三方自动发起呼叫。这样,既大大简化了上述过程,同时也避免了电话号码错拨的情况发生,可以显著改善通话双方的业务感知和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包括:
发送确认信息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直接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请求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应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包括:
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显示所述代拨号码界面上弹出一个代拨号码的对话框;
所述对话框处于代拨号码输入的状态。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代拨号码的对话框,通过点击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界面上的快捷图标或选择菜单调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对话框包括手动输入模式和/或访问电话本输入模式。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调出所述代拨号码的对话框,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
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通过Refer请求消息的Refer-to头域携带的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SIP URI传递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方法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回复603Decline消息以拒绝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出的所述Refer请求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继续原有的通话。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为此实现上述目的,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中需要增加以下新功能:
1)对于第二用户终端UE_B的角色:
a)第二用户终端UE_B需要新增“代拨号码”的功能模块,可通过点击通话界面上的快捷图标或选择菜单调出。
b)在“代拨号码”对话框中,既可手动填写第三方号码,也可以通过访问电话本的方式快速填入。
c)在“代拨号”对话框确认后,需要将第三用户终端UE_C的电话号码通过特定的IMS信令向第一用户终端UE_A发出。
2)对于第一用户终端UE_A的角色:
a)第一用户终端UE_A在收到第二用户终端UE_B发来的特定IMS信令时,需要弹出“代拨号码”确认对话框(其中显示有第三用户终端UE_C的电话号码),允许做出“忽略”(不接受)或“接受”的选择。
b)对于不同的选择结果,UE终端将向UE_B侧回复不同的响应消息。
C)当作出“接受”选择时,第一用户终端UE_A还需具备自动中断原呼叫、并向第三用户终端UE_C自动发起新呼叫的能力。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的转接通话的方法的系统流程描述如下:
第一用户终端UE_A和第二用户终端UE_B处于IMS通话状态中;
第一用户终端UE_A口头请求第二用户终端UE_B代为拨打第三用户终端UE_C的电话号码;
第二用户终端UE_B调出“代拨号”对话框并填入第三用户终端UE_C的电话号码,通过Refer消息(其中的Refer-to头域携带UE_C的SIP URI)传递给第一用户终端UE_A。
第一用户终端UE_A终端显示特定的选择对话框,第一用户终端UE_A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忽略”或“接受”请求。
若第一用户终端UE_A选择“忽略”请求(或者不接受),则向第二用户终端UE_B回复603Decline消息谢绝Refer请求,双方继续原有的通话。
若第一用户终端UE_A选择“接受”,则:
a)向第二用户终端UE_B回复202确认消息,接受Refer请求。
b)向第二用户终端UE_B发送Bye消息,自动结束当前通话。
c)自动拨打第三用户终端UE_C的电话号码,向第三用户终端UE_C发送Invite消息,按照普通IMS呼叫流程继续后续流程,建立新的呼叫。
这样,第一用户终端UE_A就能自动实现对第三方号码的呼叫。
请参见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接通话的方法的信令流程中,第一用户终端UE_A与第二用户终端UE_B双方处于通话过程中。随后的信令流程如下:
1、第一用户终端UE_A口头请求第二用户终端UE_B代为拨打第三用户终端UE_C的电话号码;
2、通过Refer消息(其中的Refer-to头域携带UE_C的SIP URI)传递给第一用户终端UE_A;
3、第一用户终端UE_A进行选择;选择包括:
(A)第一用户终端UE_A选择“忽略”;
(B)第一用户终端UE_A选择“接受”;
4、若选择“忽略”,则向第二用户终端UE_B回复603Decline消息谢绝Refer请求,双方继续原有的通话;
5、若选择“接受”,回复202确认消息,接受Refer请求;
6、则第一用户终端UE_A向第二用户终端UE_B发送“Bye”(再见)消息;
7、第一用户终端UE_A向第三用户终端UE_C发送Invite消息,建立后续正常呼叫的流程。
请参见图4,在结合图1描述的本发明的转接通话的方法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接通话装置,本发明的转接通话装置包括:
通话建立模块10,用于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通话;
代拨模块20,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代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电话号码的请求信息;
第一显示模块30,用于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
输入与发送模块40,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所述代拨号码输入界面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并将携带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第二显示模块50,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
呼叫请求模块60,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
进一步地,呼叫请求模块60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确认信息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中断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直接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
呼叫请求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请求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应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30包括:
对话框弹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显示所述代拨号码界面上弹出一个代拨号码的对话框;
代拨号码输入单元,用于所述对话框处于代拨号码输入的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代拨号码的对话框,通过点击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界面上的快捷图标或选择菜单调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对话框包括手动输入模式和/或访问电话本输入模式。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呼叫请求模块60包括:
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调出所述代拨号码的对话框,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模块;
用于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通过Refer请求消息的Refer-to头域携带的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SIP URI传递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模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转接通话装置还包括:
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回复603Decline消息以拒绝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出的所述Refer请求信息的模块;
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继续原有的通话的模块。
另外,结合图1至3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接通话的方法可以由转接通话设备来实现。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转接通话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上述转接通话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4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4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4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转接通话的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转接通话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403和总线410。其中,如图5所示,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通过总线4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4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转接通话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及图1至3的转接通话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转接通话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接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通话;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代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电话号码的请求信息;
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所述代拨号码输入界面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并将携带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接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包括:
发送确认信息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直接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请求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应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转接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包括:
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显示所述代拨号码界面上弹出一个代拨号码的对话框;
所述对话框处于代拨号码输入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转接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拨号码的对话框,通过点击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界面上的快捷图标或选择菜单调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转接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话框包括手动输入模式和/或访问电话本输入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转接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调出所述代拨号码的对话框,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
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通过Refer请求消息的Refer-to头域携带的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SIP URI传递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转接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回复603 Decline消息以拒绝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出的所述Refer请求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继续原有的通话。
8.一种转接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通话建立模块,用于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通话;
代拨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代拨打第三用户终端电话号码的请求信息;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显示代拨号码输入界面;
输入与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所述代拨号码输入界面输入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并将携带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携带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消息后,显示是否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界面;
呼叫请求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接受拨打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电话号码的输入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自动中断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通话连接,并自动向所述第三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
9.一种转接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90277.7A CN109995954A (zh) | 2017-12-30 | 2017-12-30 | 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90277.7A CN109995954A (zh) | 2017-12-30 | 2017-12-30 | 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95954A true CN109995954A (zh) | 2019-07-09 |
Family
ID=6711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90277.7A Pending CN109995954A (zh) | 2017-12-30 | 2017-12-30 | 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95954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14337A (ja) * | 2004-06-25 | 2006-01-12 | Lucent Technol Inc | カスタマイズされた呼転送の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サポート |
CN1889676A (zh) * | 2006-06-01 | 2007-01-03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p2p和sip的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188859A (zh) * | 2007-12-14 | 2008-05-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非稳态呼叫替换功能的方法 |
CN101848283A (zh) * | 2009-03-25 | 2010-09-29 |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呼叫拒接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和终端 |
CN102868810A (zh) * | 2012-08-30 | 2013-01-0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使对端获取通信号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010286A (zh) * | 2013-02-25 | 2014-08-27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呼叫转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713683A (zh) * | 2015-11-13 | 2017-05-2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录中的电话转接方法及通讯录 |
CN106792603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通话转接方法 |
-
2017
- 2017-12-30 CN CN201711490277.7A patent/CN10999595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14337A (ja) * | 2004-06-25 | 2006-01-12 | Lucent Technol Inc | カスタマイズされた呼転送の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サポート |
CN1889676A (zh) * | 2006-06-01 | 2007-01-03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p2p和sip的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188859A (zh) * | 2007-12-14 | 2008-05-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非稳态呼叫替换功能的方法 |
CN101848283A (zh) * | 2009-03-25 | 2010-09-29 |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呼叫拒接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和终端 |
CN102868810A (zh) * | 2012-08-30 | 2013-01-0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使对端获取通信号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010286A (zh) * | 2013-02-25 | 2014-08-27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呼叫转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713683A (zh) * | 2015-11-13 | 2017-05-2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录中的电话转接方法及通讯录 |
CN106792603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通话转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杨放春: "《软交换与IMS技术》", 31 May 2007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8539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reverse | |
US9369500B2 (en) | Call handling usin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 |
US20110003585A1 (en) | Communication mode swapp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 |
CN102611805B (zh) | 通信信息通知方法、信息上报方法、服务器及通信终端 | |
CN102394992B (zh) | 一种终端通话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3491256B (zh) | 通信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
US10594862B2 (en) | Contextual contact substitution for mobile devices | |
WO2006062854A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alls | |
CN104935762B (zh) | 一种呼叫转移设置提示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9040495B (zh) | 语音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5744581A (zh) | 一种基于eSIM卡的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US9497328B2 (en) | Conference call alerts | |
CN105119937A (zh) | 用户终端的通话方法与装置 | |
CN109995954A (zh) | 转接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475026A (zh) | 来电接听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120063584A1 (en) | Telephone relaying apparatus, telephone relay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5100520B (zh) | 终端呼叫转接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0278215A (zh) | 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和系统、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 |
WO201517605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selection of an originating identifier for billing optimization | |
US10848933B1 (en) | Trigger management for roaming calls in IMS networks | |
US20110311034A1 (en) | Billing For Call Complete Calls | |
CN107148008A (zh) | 通话切换方法、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 |
CN111435959A (zh) | 智能拨号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车机/移动终端 | |
JP6956026B2 (ja) | 携帯端末 | |
JP6339121B2 (ja) | 通話システム及び電話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