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6926A - 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6926A
CN109986926A CN201711489816.5A CN201711489816A CN109986926A CN 109986926 A CN109986926 A CN 109986926A CN 201711489816 A CN201711489816 A CN 201711489816A CN 109986926 A CN109986926 A CN 109986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air duct
point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98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
渠宏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98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69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6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6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57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 B60H1/00564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of air du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该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具有风道;隔板组件,设置在风道内,隔板组件用于改变流经风道内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道出风口出风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风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在空调风道内设置隔板,能够改善空调风道内流体的流向,从而能够使得各个风道的分风更加合理。现有技术中,一个风道内一般只设置有一个隔板,当该隔板顺着风道左侧斜放时,该风道隔板左侧的分风将增加;当该隔板顺着风道右侧斜放时,该风道隔板右侧的分风将增加。现有技术中的隔板设置方式只能改善各个风道之间的风量分布情况,不能改善每个风道内的出风口的风向,也不能调节每个风道出风口的均匀性。因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空调风道,单个风道的出风口的两侧和中间可能会存在出风量不一致的现象,从而会导致该风道出风口的出风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道出风口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具有风道;隔板组件设置在风道内,隔板组件用于改变流经风道内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风道结构还包括:导风板,设置在风道内且位于隔板组件的上游,隔板组件用于改变经导风板调整后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隔板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分风隔板和第二分风隔板。
进一步地,第一分风隔板位于第二分风隔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中央腔体;中左风道,与中央腔体连通;中右风道,与中央腔体连通;隔板组件设置在中左风道和/或中右风道内。
进一步地,中左风道和中右风道内均设置有隔板组件,且中左风道内的第一分风隔板和中右风道内的第一分风隔板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逐渐变小;和/或,中左风道内的第二分风隔板和中右风道内的第二分风隔板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第一分风隔板和/或第二分风隔板的长度在40至70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第一分风隔板和/或第二分风隔板的高度在10至14mm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风道结构,该风道结构为上述提供的风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为上述提供的空调系统。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和隔板组件。其中,壳体具有风道。隔板组件设置在风道内,隔板组件用于改变流经风道内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当风进入到设置有隔板组件的风道时,将受到隔板组件的引流作用,能够改变流经风道内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以调整局部风的流向,进而可以增加风道出风口整体出风的均匀性。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通过在风道内设置隔板组件,能够增加该风道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道出风口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隔板组件;11、第一分风隔板;12、第二分风隔板;20、左风道;30、右风道;40、中左风道;50、中右风道;60、左侧隔板;70、右侧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该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和隔板组件10。其中,壳体具有风道。隔板组件设置在风道内,隔板组件10用于改变流经风道内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
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当风进入到设置有隔板组件10的风道时,将受到隔板组件10的引流作用,能够改变流经风道内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以调整局部风的流向,进而可以增加风道出风口的整体出风的均匀性。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通过在风道内设置隔板组件,能够增加该风道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道出风口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具体的,风道结构还包括导风板,该导风板设置在风道内且位于隔板组件10的上游,隔板组件10用于改变经导风板调整后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采用这样的设置,导风板能够起到初步调整风道内空气流动方向,通过设置在导风板下游的隔板组件能够进一步地调整风道内空气的流动方向,以保证风道出风口的出风更加均匀。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隔板组件10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当风进入到设置有隔板组件10的风道时,将先受到导风板的导风作用,随后风道内的空气将受到隔板组件10的引流作用,使得进入该风道内的一部分风沿着第一分风隔板11的方向流动,一部分风沿着第二分风隔板12的方向流动,由于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为交叉设置,使得这两部分风的流向呈一定的角度并能够经过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后相互混合,使得风道内的出口处的流速均匀,从而能够提高风道的出风均匀性,进而也能够使风道出风口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通过在风道内设置隔板组件10,能够增加该风道出风口的均匀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道出风口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风道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分风隔板11设置在第二分风隔板12的上方。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将第一分风隔板11设置在第二分风隔板12的上方,风道内上方的一部分风沿着第一分风隔板11的方向流动,风道内下方的一部分风沿着第二分风隔板12的方向流动,由于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为交叉设置,使得上下这两部分风的流向呈一定的角度并能够经过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后相互混合,使得风道内的出口处的流速更加均匀,因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风道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还具有进风口、中央腔体和多个风道,进风口与中央腔体连通,每个风道的一端分别与中央腔体连通,每个风道的另一端形成出风口。具体的,多个风道包括左风道20、右风道30和中部风道,左风道20和右风道30分别设置在中部风道的两侧,隔板组件10设置在中部风道与中央腔体连通的端口处。随着空调的工作,进风口将不断地吹入舒适的风,随后,风将由进风口流入中央腔体,并由中央腔体进入与其连通的左风道20、右风道30和中部风道。可以将隔板组件10设置在中部风道的与中央腔体连通的端口处。
为了减少该隔板组件10影响风道内气流的流畅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面积远小于风道截面的面积。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交叉角度设置为不同的大小,通过调节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风道内的混风效果,以使该风道的出风口处的出风更均匀。具体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道情况设置为不同的大小。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空调在工作时将不断向壳体进风口提供舒适的风,随后,风将由该进风口流入中央腔体,并由中央腔体进入与其连通的各个风道内。当风进入到设置有隔板组件10的中部风道内时,风会受到隔板组件10的引流作用,因而会导致其流向发生相应的改变。
当风进入设置有隔板组件10的中部风道内时,一部分风将受到第一分风隔板11的引流作用而改变流向,一部分风受到第二分风隔板12的引流作用而改变流向,由于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为交叉设置,使得这两部分风的流向呈一定的角度。同时由于这两部分风的流向成一定的角度,使得这两部分风能够经过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后相互混合,从而使得气流能够在中部风道内进行混风,也能够使得中部风道内的出口处流速更加均匀,进而能够提高中部风道的出风均匀性,同时也能够使中部风道出风口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通过在中部风道与中央腔体连通的端口处设置隔板组件10,能够增加该中部风道出风口的均匀性,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道出风口出风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当然,为了提高所有风道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可以在每个风道的与中央腔体连通的端口处均设置有隔板组件10。
具体的,风道结构还包括中央格栅,该中央格栅设置为长方形,且该中央格栅的长宽比比较大。本实施例中的中部风道设置在中央格栅的出风口处,由于该中央格栅的长宽比比较大,使得中部风道的出风分布不均匀。若没有在中部风道设置隔板组件10,将使得中部风道内的风将集中在中部,在左风道20和右风道30处则没有风或风量较小,这样也会导致出风时的中部风口的温度与两侧风口的温度相差3-4度。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结构,当进入中央腔体的一部分风流入中部风道时,这一部分风将受到隔板组件10的引流作用而改变流向。流入中部风道的风一部分将受到第一分风隔板11的引流作用而改变流向,一部分将受到第二分风隔板12的引流作用而改变流向,由于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为交叉设置,使得这两部分风的流向呈一定的角度。同时由于这两部分风的流向成一定的角度,使得这两部分风在分别经过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后相互混合,即中部风道内两侧的风能够与中间的风充分混合,从而能够使中部风道内的出口处两侧的流速值与中间的流速值的差值减小,以使中部风道出口处的出风更加均匀,进而能够提高中部风道的出风均匀性,同时也能够使中部风道出风口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具体的,为了使中部风道的风能分别流向多处,以使空间内的吹风效果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的中部风道还包括: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中左风道40与中央腔体连通,中右风道50与中央腔体连通。其中,中左风道40设置在左风道20和右风道30之间,且靠近左风道20处。中右风道50位于左风道20和右风道30之间,且靠近右风道30设置。可以将隔板组件10设置在中左风道40内;或者将隔板组件10设置在中右风道50内;或者将隔板组件10设置在中左风道40内,同时将隔板组件10设置在中右风道50内。本实施例中在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均设置有隔板组件10,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的出风口处的出风更加均匀,提高了出风的均匀性,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空间的舒适性。
具体的,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均设置有隔板组件10。可以将中左风道40内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中右风道50内的第一分风隔板11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为逐渐变小;或者将中左风道40内的第二分风隔板12和中右风道50内的第二分风隔板12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成逐渐增大;或者将中左风道40内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中右风道50内的第一分风隔板11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为逐渐变小,同时将中左风道40内的第二分风隔板12和中右风道50内的第二分风隔板12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成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将中左风道40内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中右风道50内的第一分风隔板11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为逐渐变小,同时将中左风道40内的第二分风隔板12和中右风道50内的第二分风隔板12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成逐渐增大。采用这样的设置,在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导流作用下,能够使进入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的两侧的风能更好地流向另一侧,从而能够使得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两侧的风能够充分的混合,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
具体的,导风板包括:左侧隔板60和右侧隔板70。其中,左侧隔板60设置在中央腔体内,且靠近左风道20的端口设置,在左侧隔板60的引流作用下,进入中央腔体的一部分风进入左风道20内,一部分风进入中部风道。右侧隔板70设置在中央腔体内,且靠近右风道30的端口设置,在右侧隔板70的引流作用下,进入中央腔体的一部分风进入右风道30内,一部分风进入中部风道。左侧隔板60和右侧隔板70能够保证左风道20和右风道30内风的流量,以使左风道20、右风道30和中部风道三者中的风的流量分布更加合理,从而能够改善各个风道之间的风的流量分布情况,以提高整体流量的均匀性。
具体的,为了更好地调节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左右两侧的气流导向,将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长度设置在40至70mm的范围内。为了使混风效果更好,分风隔板的长度应根据风道的长度而设置。
为了更好地调节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左右两侧的气流导向,将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高度设置在10至14mm的范围内。具体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道截面面积大小设置不同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高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厚度为2mm。
为了增强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气流导向作用,减少阻力的影响,本实施例中将分风隔板的边沿设置为圆弧过渡,以使进入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的风能更好地在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的气流导向作用下进行充分混合,尽可能地降低阻力,减少流量损失,提高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的出风均匀性。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通过在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设置隔板组件10,使得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两侧的风能更好地流向另一侧,从而能够使得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内的风更好地混合在一起,进而能够提高中左风道40和中右风道50出风口处的出风均匀性,使得出风的温度分布也更加均匀,最终能够提高整体环境的舒适性。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隔板组件10的结构简单,设置灵活,可适用于不同的风道结构。
在实施例二中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风道结构。该风道结构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风道结构。采用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系统,能够提高风道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从而能够提高环境的舒适性。
在实施例三中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系统。采用实施例三提供的车辆,能够提高车辆内风道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提高车辆内部环境的舒适性,提升乘客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壳体,具有风道;
隔板组件(10),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隔板组件(10)用于改变流经所述风道内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
导风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隔板组件(10)的上游,所述隔板组件(10)用于改变经所述导风板调整后的部分空气的出风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10)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第二分风隔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风隔板(11)位于所述第二分风隔板(1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中央腔体;
中左风道(40),与所述中央腔体连通;
中右风道(50),与所述中央腔体连通;
所述隔板组件(10)设置在所述中左风道(40)和/或所述中右风道(5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左风道(40)和所述中右风道(50)内均设置有所述隔板组件(10),且所述中左风道(40)内的第一分风隔板(11)和所述中右风道(50)内的第一分风隔板(11)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中左风道(40)内的第二分风隔板(12)和所述中右风道(50)内的第二分风隔板(12)之间的间隔沿空气流通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风隔板(11)和/或所述第二分风隔板(12)的长度在40至70m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风隔板(11)和/或所述第二分风隔板(12)的高度在10至14mm的范围内。
9.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10.一种车辆,包括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
CN201711489816.5A 2017-12-29 2017-12-29 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Pending CN109986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9816.5A CN109986926A (zh) 2017-12-29 2017-12-29 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9816.5A CN109986926A (zh) 2017-12-29 2017-12-29 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6926A true CN109986926A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1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9816.5A Pending CN109986926A (zh) 2017-12-29 2017-12-29 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692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5285A (zh) * 2019-08-02 2019-11-01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
CN112297765A (zh) * 2020-10-28 2021-02-02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风导流机构的汽车空调箱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93042A1 (en) * 2002-04-30 2003-11-13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Mixing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641085Y (zh) * 2003-08-31 2004-09-15 单景连 成网机网下均匀吸风装置
CN101435672A (zh) * 2008-12-08 2009-05-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突扩形烟风通道气流均匀化导流装置的设计方法
CN201914054U (zh) * 2010-12-29 2011-08-03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司机室风道系统
CN202271806U (zh) * 2011-10-31 2012-06-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风道系统
CN203814109U (zh) * 2014-01-09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导风罩
DE102013209596A1 (de) * 2013-05-23 2014-11-27 Behr Gmbh & Co. Kg Klimaanlage
CN204296668U (zh) * 2014-11-13 2015-04-29 重庆峰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汽车前挡玻璃除雾除霜装置
CN204488434U (zh) * 2015-02-13 2015-07-22 温岭市鑫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
CN105180396A (zh) * 2015-07-22 2015-12-2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罩及安装导风罩的出风装置和客车
CN205836449U (zh) * 2016-06-20 2016-12-28 东莞市利通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管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93042A1 (en) * 2002-04-30 2003-11-13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Mixing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641085Y (zh) * 2003-08-31 2004-09-15 单景连 成网机网下均匀吸风装置
CN101435672A (zh) * 2008-12-08 2009-05-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突扩形烟风通道气流均匀化导流装置的设计方法
CN201914054U (zh) * 2010-12-29 2011-08-03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司机室风道系统
CN202271806U (zh) * 2011-10-31 2012-06-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风道系统
DE102013209596A1 (de) * 2013-05-23 2014-11-27 Behr Gmbh & Co. Kg Klimaanlage
CN203814109U (zh) * 2014-01-09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导风罩
CN204296668U (zh) * 2014-11-13 2015-04-29 重庆峰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汽车前挡玻璃除雾除霜装置
CN204488434U (zh) * 2015-02-13 2015-07-22 温岭市鑫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
CN105180396A (zh) * 2015-07-22 2015-12-2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罩及安装导风罩的出风装置和客车
CN205836449U (zh) * 2016-06-20 2016-12-28 东莞市利通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5285A (zh) * 2019-08-02 2019-11-01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
CN112297765A (zh) * 2020-10-28 2021-02-02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风导流机构的汽车空调箱
CN112297765B (zh) * 2020-10-28 2023-12-01 协众国际热管理系统(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风导流机构的汽车空调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8269B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968457B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6403040A (zh) 空调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07501395U (zh) 一种户外阻断式下送风空调送风装置
JP2009107613A (ja) 空気流混合装置
CN101868681A (zh) 分散来自空调系统的空气射流并使它们与环境空气混合的方法
CN109986926A (zh) 风道结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CN203147910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2431089U (zh) 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0979368A (zh) 送风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05485764A (zh) 空调器
CN103925644B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8019823B (zh) 空调器
CN108019825B (zh) 空调器
CN102538161B (zh) 空调系统和信息处理设备室的空调系统
CN213577782U (zh) 用于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85117U (zh) 一种地铁车辆风道结构
CN108917007A (zh) 导风结构及具有该导风结构的空调器
SE0900145A1 (sv) Tilluftsdon
CN207247496U (zh) 出风组件及空调
CN207815639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585053U (zh)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4076352A (zh) 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1609505A (zh) 一种新风机
CN104315691A (zh) 一种用于跑动状态的个性化节能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