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5053U -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5053U
CN208585053U CN201821181633.7U CN201821181633U CN208585053U CN 208585053 U CN208585053 U CN 208585053U CN 201821181633 U CN201821181633 U CN 201821181633U CN 208585053 U CN208585053 U CN 208585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structure
foot
duct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16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现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816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5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5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50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该吹脚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为“L”型风道且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的一端具有风道进风口,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水平部的远离竖直部的一端相连,第二风道的另一端具有多个风道出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脚风道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风道,保证风可以顺利地进入吹脚风道结构中,并且保证了吹脚风道结构的安装空间占用较小,通过设置第二风道,保证吹脚风道结构可伸到后排,并且第二风道设置有多个风道出风口,不仅可以保证吹脚风道结构可将风送到车辆后排,而且多个风道出风口可以增大出风口的风速,并且保证出风均匀性好,从而提升了后排乘员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一些汽车为了保证乘员舱所有乘员的乘坐舒适性,配置了空调系统的后排吹脚风道结构,但是,后排乘员脚部位置离空调箱较远,采用现有的后排吹脚风道结构会导致增加安装空间,并且后排的出风不均匀,影响后排乘员脚部位置的舒适性,产生客户痛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吹脚风道结构,该吹脚风道结构可节省安装空间,且可以保证后排的出风均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吹脚风道结构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具有上述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脚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为“L”型风道且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的远离所述水平部的一端具有风道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水平部的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具有多个风道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脚风道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风道,保证吹脚风道结构可与车辆空调系统的空调箱相连,第一风道设置有风道进风口,可以保证空调箱的冷风或暖风可以顺利地进入吹脚风道结构中,从而保证吹脚风道结构的工作可靠性高,并且第一风道设有竖直部与水平部,可以保证吹脚风道结构的安装空间占用较小,通过设置第二风道,保证吹脚风道结构可伸到后排,并且第二风道设置有多个风道出风口,不仅可以保证吹脚风道结构可将风送到车辆后排,而且多个风道出风口可以增大出风口的风速,并且保证出风均匀性好,从而提升了后排乘员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风道出风口为方形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出风口为间隔均匀的三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直部和所述水平部之间设置有转角导风结构,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设置有衔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部为方形,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第二风道为扁平状。
具体地,所述衔接结构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个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平部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地板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箱和左吹脚风道结构和右吹脚风道结构,所述左吹脚风道结构和所述右吹脚风道结构均为上述的吹脚风道结构,且所述左吹脚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和所述右吹脚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均与所述空调箱的空调出风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左吹脚风道结构的第二风道与所述右吹脚风道结构的第二风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左吹脚风道结构的竖直部与所述右吹脚风道结构的竖直部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左吹脚风道结构、右吹脚风道结构与空调箱、仪表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左吹脚风道结构、右吹脚风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左吹脚风道结构、右吹脚风道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吹脚风道结构的右视图;
图5是吹脚风道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吹脚风道结构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吹脚风道结构1000、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第一风道100、竖直部110、风道进风口111、水平部120、地板安装孔121、第二风道200、风道出风口210、卡槽220、转角导风结构300、衔接结构400、空调箱500、空调出风口501、仪表板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脚风道结构1000。
参照图2-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脚风道结构1000可以包括第一风道100和第二风道200,第一风道100为“L”型风道,且第一风道100可以包括竖直部110和水平部120,竖直部110的远离水平部120的一端(例如图2中的上端)具有风道进风口111。具体地,竖直部110与水平部120固定连接,且水平部120位于竖直部110的底部,竖直部110的顶部设置有风道进风口111,吹脚风道结构1000可应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中,且风道进风口111可与车辆空调系统的空调箱相连,这样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可与车辆空调箱相连,空调箱的冷风或暖风可经风道进风口111进入吹脚风道结构1000内,进而送到指定位置(例如车辆后排脚部位置),从而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的工作可靠性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竖直部110可垂直于车辆的地板设置,由此有利于减小从空调箱进入第一风道100的气流背压,水平部120与车辆地板贴合设置,且水平部120的方向朝向车辆后排,从而节省第一风道100的安装占用空间,并且保证第一风道100的出风口尽可能地朝向车辆后排。,
如图2-图5所示,第二风道200的一端与水平部120的远离竖直部110的一端相连,第二风道200的另一端具有多个风道出风口210,具体结合图2来讲,第二风道200的前端与水平部120的后端相连,第二风道200的后端具有多个风道出风口210。也就是说,第二风道200与水平部120连接,且第二风道200延续水平部120朝向后排方向设置,即第二风道200沿车辆地板朝向后排设置,从而增加了吹脚风道结构1000的长度,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可伸到后排,并且通过设置第二风道200,可以防止第一风道100过长导致吹脚风道结构1000强度较差,从而影响吹脚风道结构1000的可靠性。
如图2-图3所示,第二风道200远离水平部120的一端(即第二风道200的后端)设置有多个风道出风口210,不仅可以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可将风送到车辆后排,而且将风道出风口210设计为多个,可以减小每个风道出风口210的出风面积,从而增大每个风道出风口210的风速,并且各个风道出风口210无差别,可以保证出风均匀性好,从而提升了后排乘员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脚风道结构1000,通过设置第一风道100,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可与车辆空调系统的空调箱相连,第一风道100设置有风道进风口111,可以保证空调箱的冷风或暖风可以顺利地进入吹脚风道结构1000中,从而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的工作可靠性高,并且第一风道100设有竖直部110与水平部120,竖直部110竖直设置,水平部120水平设置,可以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的安装空间占用较小,通过设置第二风道200,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可伸到后排,解决了空调箱离后排乘员脚部位置较远的问题,并且可以解决第一风道100过长、强度难以保证的难题,此外,第二风道200的后端设置有多个风道出风口210,不仅可以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可将风送到车辆后排,而且多个风道出风口210可以将风进行分流,有利于增大出风口的风速,并且保证出风均匀性较好,从而提升了后排乘员的舒适性。
参考图2所示,每个风道出风口210为方形出风口,方形出风口可以增大风速,并且在方形出风口的不同截面内的风速相同,可以保证出风的均匀性好,从而提高后排客户感受风的舒适度。
参考图2所示,每个第二风道200的风道出风口210为间隔均匀的三个,三个风道出风口210相互独立,可以增加风道出风口210的出风量,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的出风量较大,还有利于降低第二风道200的背压,保证了第二风道200的流量大小和流量分布。
参考图2-图4所示,竖直部110和水平部120之间设置有转角导风结构300,转角导风结构300是竖直部110和水平部120之间的过渡结构,通过设置转角导风结构300,可以将竖直部110中的风平稳地传送到水平部120中,有利于减小第一风道100的背压,并且可以防止大的涡流出现,保证从第一风道100出来的气流顺畅,从而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中气流量较大。水平部120与第二风道200之间设置有衔接结构400,从而将水平部120与第二风道200可靠地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参考图2-图4所示,竖直部110为方形,且竖直部110垂直设置,有利于减小从车辆进入竖直部110气流的背压,保证第一风道100中的背压较小,从而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工作可靠性高。
如图2-图5所示,水平部120和第二风道200为扁平状,水平部120与第二风道200均沿车辆地板设置,因此可以减小水平部120和第二风道200布置空间,从而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布置占用空间较少。
具体地,衔接结构400可以包括:卡扣(图中未示出)和卡槽(图中未示出),卡扣设置在水平部120与第二风道200的其中一个上,卡槽设置在水平部120与第二风道200的另一个上,通过设置衔接结构400,可以方便、快捷地对第一风道100与第二风道200进行组装,从而节省组装、拆卸时间,并且采用卡扣和卡槽这种组装形式,可以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工作可靠,而且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的简单化,并且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的造价较低,从而节省成本。
参考图2、图5-图6所示,水平部120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地板安装孔121,水平部120底面的地板安装孔121适于与车辆地板上的孔配合,从而通过螺栓固定件或其他形式将水平部120与车辆地板进行固定,此种固定方式简单、可靠,可以保证吹脚风道结构1000与车辆地板连接可靠性高。
如图6所示,第二风道200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卡槽220,通过将卡槽220与车辆地板上的卡扣配合,可以将第二风道200固定在车辆地板上,防止第二风道200在出风时任意晃动而影响出风效果。
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可以包括空调箱500、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和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其中,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和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均为上述的吹脚风道结构1000,且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的风道进风口111和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的风道进风口111均与空调箱500的空调出风口501相连。
如图1所示,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和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对称设置,从空调出风口501吹出的冷风或暖风经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和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吹向车辆后排脚部位置,保证了后排乘员脚部的降温或采暖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3、图5所示,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的第二风道200与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的第二风道200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的竖直部110与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的竖直部110之间的距离。
其中,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的转角导风结构300偏向左侧,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的转角导风结构300偏向右侧,从而保证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的风道出风口210朝向后排左侧,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的风道出风口210朝向后排右侧,可以保证后排左右两侧的乘员均可以感受到来自空调箱500的风,从而提高提升了后排乘员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箱500以及对称设置的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和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空调箱500设置在仪表板600的中间下方位置,且空调箱500设置有空调出风口501,通过将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的风道进风口111以及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的风道进风口111与空调出风口501相连,将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以及空调箱500连接为一体,从而保证左吹脚风道结构1001和右吹脚风道结构1002均有风进入,并及时将风吹向后排乘员脚部位置。
此外仪表板600上还具有空调直吹口,方便向前排乘员吹风,由此空调箱500吹出的风可同时吹向后排乘员和前排乘员,能使后排乘员立即感受到空调系统的风,提高乘员舒适性。此外,空调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安装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为“L”型风道且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的远离所述水平部的一端具有风道进风口;
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水平部的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具有多个风道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道出风口为方形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出风口为间隔均匀的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和所述水平部之间设置有转角导风结构,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设置有衔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为方形,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第二风道为扁平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结构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个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地板安装孔。
8.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箱;
左吹脚风道结构和右吹脚风道结构,所述左吹脚风道结构和所述右吹脚风道结构均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吹脚风道结构,且所述左吹脚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和所述右吹脚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均与所述空调箱的空调出风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吹脚风道结构的第二风道与所述右吹脚风道结构的第二风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左吹脚风道结构的竖直部与所述右吹脚风道结构的竖直部之间的距离。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
CN201821181633.7U 2018-07-24 2018-07-24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5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1633.7U CN208585053U (zh) 2018-07-24 2018-07-24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1633.7U CN208585053U (zh) 2018-07-24 2018-07-24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5053U true CN208585053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1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163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5053U (zh) 2018-07-24 2018-07-24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50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924A (zh) * 2020-01-30 2021-08-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构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924A (zh) * 2020-01-30 2021-08-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构造
CN113199924B (zh) * 2020-01-30 2023-08-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3220B1 (ko) 차량용 제상덕트의 유로구조
US8608532B2 (en) Climate control duct architecture for a vehicle
JP577270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8585053U (zh) 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02582395A (zh) 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
US7819171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9011216B1 (en) Diversion directional nozzle
RU2616490C2 (ru) Система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оснащенное этой системо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CN205292219U (zh)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吹脚风道
CN208306312U (zh) 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
CN203902208U (zh) 一种汽车吹脚风道盖板及汽车吹脚风道安装结构
CN212765579U (zh) 一种汽车空调分配箱
CN201703225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结构
CN212737683U (zh) 一种车用风道结构
CN103998318B (zh) 空调系统及具备该空调系统的铁道列车
CN214138156U (zh) 空调混风装置及汽车空调
KR20110023222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19856735U (zh) 一种新型hvac出风结构
CN106828013A (zh) 车辆
CN109720366B (zh) 轨道车辆的空调风道和轨道车辆
JP3510180B2 (ja) 送風ダクト
KR20220001331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1178411B1 (ko) 자동차용 디프로스팅 시스템
EP2141037A1 (en) Air mixing and distribution box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13649296U (zh) 一种车用空调出风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