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1973B - 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1973B
CN109981973B CN201810035287.XA CN201810035287A CN109981973B CN 109981973 B CN109981973 B CN 109981973B CN 201810035287 A CN201810035287 A CN 201810035287A CN 109981973 B CN109981973 B CN 109981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
mobi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image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52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1973A (zh
Inventor
梁振仪
薛铭儒
李正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81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1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1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1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94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foreground-backgroun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50Depth or shape recove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7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35Categorising the entire scene, e.g. birthday party or wedding scene
    • G06V20/38Outdoor sce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Abstract

一种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适用于移动电子装置,而移动电子装置包括多轴传感器与设置于移动电子装置的特定平面的图像捕获装置。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图像捕获装置于拍摄模式下捕获包括人物及背景的图像;通过多轴传感器检测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信息;根据空间姿态信息与图像决定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以及当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时,将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拍摄模式。

Description

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有关于图像相关的应用/服务,特别有关于一种能够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电子装置配备有前置镜头,使得自拍相关的应用蔚为风潮。在一般手机自拍的使用情境下,使用者通过手持或器械辅助(如:自拍棒)的方式将手机的正面(包括:屏幕及前置镜头)朝向用户的所在位置,通过前置镜头近距离地捕获用户的图像和/或用户身后的背景,同时,用户可通过屏幕确认前置镜头目前所要捕获的图像内容。
然而,在这样的自拍使用情境下,使用者很容易因为没注意到身后的环境状况而造成危险,例如:在风景区的悬崖旁、或在建筑物高处边缘等危险环境进行自拍,相关的不幸消息时有耳闻。因此,亟需有一种能检测危险的自拍行为的方法以防止相关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适用于移动电子装置,其包括多轴传感器与设置于上述移动电子装置的一平面的图像捕获装置。上述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上述图像捕获装置于拍摄模式下捕获包括人物及背景的一或多张图像;通过上述多轴传感器检测上述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信息;根据上述空间姿态信息与上述图像决定上述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以及当上述人物位于上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将上述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上述拍摄模式。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包括图像捕获装置、多轴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上述图像捕获装置设置于上述移动电子装置的一平面,且用以于拍摄模式下捕获包括人物及背景的一或多张图像。上述多轴传感器用以检测上述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信息。上述控制器用以根据上述空间姿态信息与上述图像决定上述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以及当上述人物位于上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将上述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上述拍摄模式。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瞬时(non-transitory)且计算机可读取的储存介质,其中储存多个指令,所述指令在被移动电子装置执行时使得该移动电子装置进行以下步骤:通过设置于上述移动电子装置的一平面的图像捕获装置于拍摄模式下捕获包括人物及背景的一或多张图像;通过上述移动电子装置的多轴传感器检测上述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信息;根据上述空间姿态信息与上述图像决定上述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以及当上述人物位于上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将上述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上述拍摄模式。
关于本申请其他附加的特征与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根据本案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移动电子装置、以及非瞬时且计算机可读取的储存介质做些许的更改与润饰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的一平面以一倾角朝向特定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如何决定移动电子装置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的一范例。
图6A~6D是显示如何决定移动电子装置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另一范例。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章节所叙述的是实施本申请的较佳方式,目的在于说明本申请的精神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的是,使用于本说明书中的“包含”、“包括”等词,是用以表示存在特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操作处理、组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可加上更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操作处理、组件、组件,或以上的任意组合。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系统架构图。移动电子装置100包括图像捕获装置10、显示装置20、多轴传感器30、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40、控制器50、以及储存装置60,其中图像捕获装置10、显示装置20、多轴传感器30、全球定位系统40、以及储存装置60耦接至控制器50,此外,显示装置20与储存装置60还可耦接至图像捕获装置10。
移动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手持摄/录像机、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具备自拍功能的装置。
图像捕获装置10可支持不同的运作模式,在拍摄模式下可捕获图像,且具备电子调焦的功能;在保护模式下则可关闭捕获图像的功能,以避免图像中的人物在潜在危险环境下因为拍照而发生事故。图像捕获装置10可包括一或多个光学组件,例如:透镜以及图像传感器等。在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智能型手机,而图像捕获装置10可以包括智能型手机的前置镜头、和/或后置镜头。在另一实施例,图像捕获装置10可包括一立体(3D)摄影镜头,除了捕获图像之外还可检测图像中各个对象的深度信息(也就是与移动电子装置100的距离)。图像捕获装置10所捕获的图像可以直接传送到显示装置20进行显示、或可传送到控制器50再由控制器50转送到显示装置20、或可先储存在储存装置60。
显示装置20主要负责显示图像和/或文字内容,例如但不限于:图像捕获装置10所捕获的图像。显示装置20可为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ED,OLED)、电子纸显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EPD)、或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等。在一实施例,显示装置20可具有触控功能以作为输入装置使用。
在一实施例,图像捕获装置10与显示装置20设置于移动电子装置100的正面,也就是用户一般在操作移动电子装置100时的平面。
在另一实施例,图像捕获装置10与显示装置20设置于移动电子装置100的不同平面,例如:图像捕获装置10设置于移动电子装置100的背面,显示装置20设置于移动电子装置100的正面但具有可变式机构能调整到与图像捕获装置10面对相同方向(如:翻转式屏幕)。
多轴传感器30可包括一或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磁力计传感器(或称:电子罗盘)、陀螺仪传感器、以及高度传感器,其中加速度传感器用以检测移动电子装置100的加速度,磁力计传感器用以检测磁场强度变化,陀螺仪传感器用以检测移动电子装置100的角速度,高度传感器用以检测移动电子装置100的所在水平高度。通过多轴传感器30所检测到的数据则可判断移动电子装置100目前的空间姿态(包括: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倾角(即:偏离水平线的角度))以及所在水平高度。
全球定位系统40主要负责提供定位功能,通过卫星信号来检测移动电子装置100的二维或三维位置,例如:经度及纬度信息。
控制器50可为通用处理器、微处理器(Micro Control Unit,MCU)、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上述处理器的任意组合,其可包括各式电路逻辑,用以:提供数据与图像的处理及运算的功能、从图像捕获装置10接收图像数据、从多轴传感器30与全球定位系统40接收检测数据、以及从储存装置60读取或储存数据。特别是,控制器50用以协调图像捕获装置10、显示装置20、多轴传感器30、全球定位系统40、以及储存装置60的运作,以执行本申请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控制器50中的电路逻辑通常可包括多个晶体管,用以控制该电路逻辑的运作以提供所需的功能及操作。更进一步的,晶体管的特定结构及其之间的链接关系通常是由编译程序所决定,例如:寄存器转移语言(Register TransferLanguage,RTL)编译程序可由处理器所运作,将类似汇编语言码的脚本文件(script)编译成适用于设计或制造该电路逻辑所需的形式。
储存装置60为非瞬时(non-transitory)计算机可读取储存介质,包括:内存(如:闪存、非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或磁性储存装置(如:硬盘、磁带)、或光盘、或上述介质的任意组合,其主要用以储存:图像数据、计算机可读取及执行的指令或程序代码(包括:应用/协议的程序代码)、和/或本申请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如:本申请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可实作为由软件程序代码所组成的手机应用程序APP)。
应当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组件仅用以提供说明的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举例来说,移动电子装置100还可进一步包括其他组件,例如:输出输入装置、电源供应器、和/或无线通信装置等。输出输入装置可包括:按钮、键盘、触控传感器、麦克风、扬声器、和/或灯号装置,主要负责提供人机操作接口(Man-Machine Interface,MMI),以接收用户输入信号、或输出提示/反馈信号。电源供应器可为一可携式/可替换的充电电池,用以负责提供电力。无线通信装置主要用以提供无线通信的功能,并通过无线通信接收控制信号(例如:控制图像捕获装置10在拍摄模式下捕获图像的控制信号、或指示当前区域为危险环境的广播信号),可使用蓝芽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全球行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技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技术、全球增强型数据传输(Enhanced Data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EDGE)技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技术、码分多址-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CDMA-2000)技术、分时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技术、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以及长期演进增强(LTE-Advanced,LTE-A)技术等,视所使用的无线技术而定。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此实施例,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适用于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电子装置,如移动电子装置100,其至少包括设置于一平面(如:移动电子装置100的正面或背面)的一图像捕获装置(如:图像捕获装置10)以及一多轴传感器(如:多轴传感器30)。
进一步说明,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可以是以程序代码实作为软件模块(如:手机应用程序APP),并且由移动电子装置的控制器(如:控制器50)加载及执行。
首先,通过图像捕获装置在拍摄模式下捕获包括人物及背景的图像(步骤S210)。在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可以是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而图像捕获装置可以是前置镜头,且所述拍摄模式可以是指自拍模式。在另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持摄/录像机,且可具备翻转式屏幕能被手动调整到与摄影镜头面向同一方向以进行自拍。
接着,通过多轴传感器检测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orientation)信息(步骤S220)。明确来说,移动电子装置的运动(如:移动或翻转)会使得其空间姿态产生变化,而空间姿态的变化可视为是在参考坐标系(如:大地坐标系(North East Down,NED))中依次绕z轴(如:指向地心)、y轴(如:指向正东方)、x轴(如:指向正北方)作3次基本旋转而得到的结果。其中,绕z轴旋转的角度可定义为航向角,绕y轴旋转的角度可定义为俯仰角,绕x轴旋转的角度可定义为横滚角,而航向角、俯仰角、以及横滚角可根据多轴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加速度、磁场强度变化、以及角速度来计算得到,再据以决定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包括: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倾角)。由于空间姿态的详细计算方式不在本申请的主要探讨范围内,故相关细节在此省略不提。
接续步骤S220,根据图像捕获装置所捕获的图像以及多轴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空间姿态信息来决定图像中的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步骤S230)。潜在危险环境可以是例如:悬崖、海边、或建筑物高处。关于步骤S230的详细实施例将于后续图5、图6进一步说明。
接续步骤S230,若决定的结果是图像中的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时,将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拍摄模式(步骤S240),流程结束。明确来说,将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拍摄模式的目的在于不让图像中的人物进行自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让图像捕获装置进入保护模式、或直接暂停或关闭图像捕获装置,以智能型手机为例,可以是关闭前镜头并且让手机回到操作系统的桌面。
接续步骤S230,若决定的结果是图像中的人物并非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
图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此实施例,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适用于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电子装置,如移动电子装置100,其至少包括设置于一平面(如:移动电子装置100的正面或背面)的一图像捕获装置(如:图像捕获装置10)以及一多轴传感器(如:多轴传感器30)。
进一步说明,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可以是以程序代码实作为软件模块(如:手机应用程序APP),并且由移动电子装置的控制器(如:控制器50)加载及执行。
首先,决定图像捕获装置是否进入拍摄模式(步骤S310)。在一实施例,当移动电子装置为一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时,可判断前置镜头或后置镜头是否启动来决定是否进入拍摄模式,一般来说,当前置镜头被启动时,拍摄模式又可进一步被称为自拍模式,而后置镜头被启动时,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辅具(如:快门遥控装置)的使用,亦可被用来进行自拍。在另一实施例,当移动电子装置为一手持摄/录像机时,可判断翻转式屏幕是否被手动调整到与摄影镜头面向同一方向来决定是否进入了拍摄模式中的自拍模式。
接续步骤S310,若图像捕获装置进入拍摄模式,则分析多轴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来决定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步骤S320)。关于空间姿态的说明可参考图2的步骤S220的相关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接续步骤S310,若图像捕获装置未进入拍摄模式,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
接续步骤S320,决定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是否为上述平面(即:图像捕获装置的设置平面)以一倾角朝下(即:朝向一特定方向)(步骤S330),例如:智能型手机的屏幕面(如:正面)微朝下。在一较佳实施例,上述平面以一倾角朝下可以被理解为图像中的人物(例如:可以是移动电子装置的用户)正在进行自拍,如图4图所示,以水平线h为基准,所述倾角是指智能型手机的屏幕面(如:正面)向方向的轴线p偏离水平线的角度。
接续步骤S330,若上述平面并非以一倾角朝下,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
接续步骤S330,若上述平面以一倾角朝下,则根据多轴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以及图像捕获装置的捕获图像来决定图像中的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如:悬崖旁或建筑物高处)(步骤S340),关于步骤S340的详细实施例将于后续图5、图6进一步说明。
接续步骤S340,若决定的结果是图像中的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则将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拍摄模式(步骤S350),流程结束。明确来说,将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拍摄模式的目的在于不让图像中的人物进行自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让图像捕获装置进入保护模式、或直接暂停或关闭图像捕获装置,以智能型手机为例,可以是关闭前镜头并且让手机回到操作系统的桌面。
接续步骤S340,若决定的结果是图像中的人物并非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
在图3的一变型实施例中,可在步骤S350之后新增一步骤,用以忽略任何控制图像捕获装置的无线信号,以避免图像中的人物通过无线控制的方式进行自拍。
在图3的另一变型实施例中,可在步骤S330与S340之间新增一步骤,用以针对捕获到的图像进行脸部辨识,以决定图像中是否出现人脸,若是,才进行步骤S340,若否,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藉此新增步骤可更精确判断是否为自拍行为。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两个变型实施例的新增步骤亦可被同时新增到图3。
图5是显示如何决定移动电子装置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的一范例。在此实施例,首先藉由多轴传感器得知移动电子装置目前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倾角,以决定天/地在所捕获到的图像中的上/下或左/右位置,然后依天/地的位置拉一条延伸线,并分析在此延伸线的背景对象高度因为移动电子装置的移动而造成成像高度的变化,最终计算出背景对象到移动电子装置的距离。
接着以移动电子装置在当前时刻的一移动事件为例进行说明,背景对象(以树木为例)的高度以N表示。如图5所示,在位移之前,移动电子装置(以手持摄影机为例)的镜头与背景对象之间的距离以L表示,移动电子装置的镜头到成像处的距离为q,背景对象的成像高度以n表示。在位移之后,移动电子装置在水平方向往右移动了距离l,移动电子装置的镜头与背景对象之间的距离变为L’,背景对象的成像高度变为n’。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镜头的放大率M=n/N=q/L,藉由此一关系式,可以逐一推导出L的值,推导的过程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547762080000081
Figure BDA0001547762080000082
Figure BDA0001547762080000083
Figure BDA0001547762080000084
其中距离l的值可由多轴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而得到,成像高度n与n’的值可由图像中树木所占的像素数量而得到,所以可以计算出背景对象到移动电子装置的距离(即L)。
同理,亦可采用相同方式计算出图像中的人物到移动电子装置的距离D,然后根据距离L与D进一步决定背景对象距离人物是否超过一预定阈值,若是,则表示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在一实施例,当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超过10公尺(即上述预定阈值),则可视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
图6A~6D是显示如何决定移动电子装置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另一范例。在此实施例,首先藉由多轴传感器得知移动电子装置目前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倾角,以决定天/地在所捕获到的图像中的上/下或左/右位置,然后依天/地的位置拉一条延伸线或各拉一条延伸线,并分析延伸线的灰度值变化。
图6A是显示捕获到的一范例图像,在图像中,根据地的位置拉了一条延伸线k,而图6B是显示延伸线k上的灰度值分布图。如图6B图所示,灰度值呈现急遽变化,而每个数值的起伏处即代表了对象与对象的边界处,因此急遽变化的灰度值表示背景的对象组成复杂,而从高处所拍摄到的图像在其背景中通常涵盖较多对象,所以可将此一特征视为高度相关于图像中的人物在高处自拍的场景,意即可视为图像中的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
明确来说,如图6B所示,在像素0到100之间,灰度值变化幅度超过50所造成的波峰/波谷有28个;在像素100到200之间,灰度值变化幅度超过50所造成的波峰/波谷有14个;在像素200到300之间,灰度值变化幅度超过50所造成的波峰/波谷有13个。总的来说,由于每100个像素间波峰/波谷的数量平均大于5,因此可视为图像中的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
图6C是显示捕获到的另一范例图像,在图像中,根据地的位置拉了一条延伸线m,而图6D是显示延伸线m上的灰度值分布图。如图6D所示,灰度值的变化相对较不剧烈,总的来说,每100个像素间波峰/波谷的数量平均小于5,因此可视为图像中的人物并非位于潜在危险环境。
当可理解的是,波峰/波谷的平均数量阈值5仅用以提供一说明的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此实施例,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适用于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电子装置,如移动电子装置100,其至少包括设置于一平面(如:移动电子装置100的正面或背面)的一图像捕获装置(如:图像捕获装置10)以及一多轴传感器(如:多轴传感器30)。
进一步说明,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可以是以程序代码实作为软件模块(如:手机应用程序APP),并且由移动电子装置的控制器(如:控制器50)加载及执行。
首先,决定图像捕获装置是否进入拍摄模式(步骤S710)。在一实施例,可判断前置镜头或后置镜头是否启动来决定是否进入拍摄模式,一般来说,当前置镜头被启动时,拍摄模式又可进一步被称为自拍模式,而后置镜头被启动时,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辅具(如:快门遥控装置)的使用,亦可被用来进行自拍。在另一实施例,可判断翻转式屏幕是否被手动调整到与摄影镜头面向同一方向来决定是否进入拍摄模式中的自拍模式。
接续步骤S710,若图像捕获装置进入拍摄模式,则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功能来决定移动电子装置的位置(步骤S720);反之,若图像捕获装置并未进入拍摄模式,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
接续步骤S720,根据移动电子装置的位置比对地图信息找出相应位置的海拔高度(步骤S730),然后分析多轴传感器(如:高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来决定移动电子装置的水平高度(步骤S740)。
接着,决定移动电子装置的水平高度比其位置的海拔高度大过于一预定阈值(步骤S750),若否,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在一实施例,预定阈值可设为但不限定为10公尺。
接续步骤S750,若移动电子装置的水平高度比其位置的海拔高度大过于预定阈值,则表示图像中的人物位于该地形位置上的人造建筑,于是接着分析多轴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来决定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步骤S760)。
接续步骤S760,决定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是否为上述平面(即:图像捕获装置的设置平面)以一倾角朝下(即:朝向一特定方向)(步骤S770),例如:智能型手机的屏幕面(如:正面)微朝下。在一较佳实施例,上述平面以一倾角朝下可以被理解为图像中的人物(例如:可以是移动电子装置的用户)正在进行自拍,如图4所示。
接续步骤S770,若上述平面并非以一倾角朝下,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
接续步骤S770,若上述平面以一倾角朝下,则根据多轴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以及图像捕获装置的捕获图像来决定图像中的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如:建筑物高处)(步骤S780),关于步骤S780的详细说明请参照上述图5、图6的范例。
接续步骤S780,若决定的结果是图像中的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则将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拍摄模式(步骤S790),流程结束。明确来说,将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拍摄模式的目的在于不让图像中的人物进行自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让图像捕获装置进入保护模式、或直接暂停或关闭图像捕获装置,以智能型手机为例,可以是关闭前镜头并且让手机回到操作系统的桌面。
接续步骤S780,若决定的结果是图像中的人物并非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
在图7的第一变型实施例中,人造建筑可在特定的区域(如:高楼的室外景观台)装设无线信号的广播点,用以广播特定无线信号指示当前区域确实为危险环境。所以在方法流程中,若步骤S780的决定结果是图像中的人物位于潜在危险环境,则可新增一步骤去检测是否收到在人造建筑上所广播的特定无线信号,若是,才将图像捕获装置退出拍摄模式;反之,若否,则表示图像中的人物虽然在建筑物高处但位于室内,所以无需将图像捕获装置退出拍摄模式。
在图7的第二变型实施例中,可在步骤S790之后新增一步骤,用以忽略任何控制图像捕获装置的无线信号,以避免图像中的人物通过无线控制的方式进行自拍。
在图7的第三变型实施例中,可在步骤S770与S780之间新增一步骤,用以针对捕获到的图像进行脸部辨识,以决定图像中是否出现人脸,若是,才进行步骤S780,若否,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结束流程。藉此新增步骤更精确判断是否为自拍行为。
当可理解的是,图7的第二与第三变型实施例的新增步骤亦可被同时新增到图7。
根据前述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可利用一般移动电子装置所搭载的图像捕获装置、多轴传感器、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来协助判断图像中的人物是否在潜在危险环境进行自拍,并通过自动关闭自拍功能来保护图像中的人物的人身安全。如此一来,便可有效防止使用者在危险环境进行自拍而发生事故。
本申请虽以各种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仅为范例参考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做些许的更改与润饰。因此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于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词是用来修饰权利要求中的组件,并非用来表示之间具有优先权顺序,先行关系,或者是一个组件先于另一个组件,或者是执行方法步骤时的时间先后顺序,仅用来区别具有相同名字的组件。
【符号说明】
100 移动电子装置
10 图像捕获装置
20 显示装置
30 多轴传感器
40 全球定位系统
50 控制器
60 储存装置
S210~S240、S310~S350、S710~S790 方法步骤
h 水平线
p 移动电子装置的某平面方向的轴线
θ 倾角
N 背景对象的高度
n、n’ 成像高度
L、L’ 镜头与背景对象之间的距离
q 镜头到成像处的距离
l 移动电子装置的移动距离
k、m 延伸线

Claims (15)

1.一种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适用于移动电子装置,其包括多轴传感器与设置于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一平面的图像捕获装置,所述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捕获装置于拍摄模式下捕获包括人物及背景的一张或多张图像;
通过所述多轴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信息;
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决定所述平面是否以一倾角朝向一方向;
当所述平面以一倾角朝向所述方向时,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与所述图像决定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以及
当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将所述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所述拍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的决定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与所述图像决定所述图像捕获装置到所述人物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图像捕获装置到所述背景的第二距离;
决定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当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决定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的决定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决定所述图像中的延伸线;以及
根据所述图像在所述延伸线的灰度值变化来决定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位置;
检测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水平高度;
根据地图信息决定所述位置的海拔高度;
决定所述水平高度与所述海拔高度之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当所述水平高度与所述海拔高度之差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执行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的决定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决定是否接收到无线信号指示当前区域为危险环境;以及
当接收到所述无线信号时,将所述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所述拍摄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控制所述图像捕获装置的无线信号;以及
当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忽略所述无线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还包括:
决定所述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以及
当所述图像中存在人脸时,执行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的决定步骤。
8.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包括:
图像捕获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一平面,用以于拍摄模式下捕获包括人物及背景的一张或多张图像;
多轴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信息;以及
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决定所述平面是否以一倾角朝向一方向,当所述平面以一倾角朝向所述方向时,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与所述图像决定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以及当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将所述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所述拍摄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的决定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与所述图像决定所述图像捕获装置到所述人物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图像捕获装置到所述背景的第二距离;
决定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
当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决定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的决定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决定所述图像中的延伸线;以及
根据所述图像在所述延伸线的灰度值变化来决定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还包括:
定位装置,用以检测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位置;
其中所述多轴传感器还用以检测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水平高度;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以根据地图信息决定所述位置的海拔高度,决定所述水平高度与所述海拔高度之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当所述水平高度与所述海拔高度之差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执行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的决定步骤。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还包括:
无线通信装置,用以接收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以当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决定所述无线信号是否指示当前区域为危险环境,以及当所述无线信号指示所述当前区域为危险环境时,将所述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所述拍摄模式。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还包括:
无线通信装置,用以接收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以当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决定所述无线信号是否要求控制所述图像捕获装置,以及当所述无线信号要求控制所述图像捕获装置时,忽略所述无线信号。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以决定所述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以及当所述图像中存在人脸时,执行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的决定步骤。
15.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的储存介质,其中储存多个指令,所述指令在被移动电子装置执行时使得该移动电子装置进行以下步骤:
通过设置于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一平面的图像捕获装置于拍摄模式下捕获包括人物及背景的一张或多张图像;
通过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多轴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空间姿态信息;
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决定所述平面是否以一倾角朝向一方向;
当所述平面以一倾角朝向所述方向时,根据所述空间姿态信息与所述图像决定所述人物是否位于潜在危险环境;以及
当所述人物位于所述潜在危险环境时,将所述图像捕获装置暂停或退出所述拍摄模式。
CN201810035287.XA 2017-12-27 2018-01-15 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Active CN1099819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5980 2017-12-27
TW106145980A TWI662438B (zh) 2017-12-27 2017-12-27 防止危險自拍之方法、裝置、及儲存媒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1973A CN109981973A (zh) 2019-07-05
CN109981973B true CN109981973B (zh) 2021-01-12

Family

ID=66948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5287.XA Active CN109981973B (zh) 2017-12-27 2018-01-15 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3645B2 (zh)
CN (1) CN109981973B (zh)
TW (1) TWI6624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2678B (zh) * 2019-10-24 2022-10-1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拍照安全侦测方法
US11528355B1 (en) * 2021-03-18 2022-12-13 NortonLifeLoc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tricting capture of self-portrait images on mobile devi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551A (zh) * 2013-12-16 2014-04-1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为用户护航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87649A (zh) * 2014-09-19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75045A (zh) * 2016-01-13 2016-05-1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路面情况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654044A (zh) * 2015-12-28 2016-06-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终端
CN106534680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时提示危险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1026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在自拍模式下具有安全提醒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提醒方法
US9846999B1 (en) * 2016-08-24 2017-1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martphone safety system for pedestria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9044A (en) * 1990-02-22 1998-06-02 Redmond Produc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processing synthetic and absolute real time environments
US6141041A (en) * 1998-06-22 2000-10-3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player field coverage in a sporting event
US6292575B1 (en) * 1998-07-20 2001-09-18 Lau Technologies Real-time facial recognition and verification system
US7123745B1 (en) * 1999-11-24 2006-10-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moving objects in video conferenc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US6731799B1 (en) * 2000-06-01 2004-05-04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Object segmentation with background extraction and moving boundary techniques
US6738494B1 (en) * 2000-06-23 2004-05-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varying an image processing path based on image emphasis and appeal
GB2395781A (en) * 2002-11-29 2004-06-02 Sony Uk Ltd Face detection
US7627441B2 (en) * 2003-09-30 2009-12-01 Rosemount Inc. Process device with vibration based diagnostics
US7809192B2 (en) * 2005-05-09 2010-10-05 Like.Com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objects from images and identifying relevancy amongst images and information
US8022987B2 (en) * 2005-06-30 2011-09-20 Sandia Corporation Information-based self-organization of sensor nodes of a sensor network
US20080181507A1 (en) * 2007-01-29 2008-07-31 Intellivision Technologies Corp. Image manipulation for videos and still images
WO2009090804A1 (ja) * 2008-01-18 2009-07-23 Nikon Corporation 画像群の標題付与装置、画像のグループ化装置、画像群の代表画像決定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カメラおよ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JP4914398B2 (ja) * 2008-04-09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情認識装置、撮像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11441A (ja) * 2008-05-26 2010-01-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再生装置
US9417700B2 (en) * 2009-05-21 2016-08-16 Edge3 Technologies Gesture recogni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60156880A1 (en) * 2009-06-03 2016-06-02 Flir Systems, Inc. Durable compact multisensor observation devices
JP2011166442A (ja) * 2010-02-09 2011-08-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US9069356B2 (en) * 2011-06-12 2015-06-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omadic security device with patrol alerts
US10185896B2 (en) * 2011-07-05 2019-01-22 Bernard Fryshman Induction system for mold remediation
US20150242689A1 (en) * 2012-08-06 2015-08-27 See-Out Pt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raph relationships using images
US10735216B2 (en) * 2012-09-21 2020-08-04 Google Llc Handling security services visitor at a smart-home
US20150120596A1 (en) * 2012-09-21 2015-04-30 Google Inc. Routing optimization for package delivery to a smart-home
JP2015041969A (ja) * 2013-08-23 2015-03-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取得装置及び画像取得方法、並びに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US9028407B1 (en) * 2013-12-13 2015-05-12 Safer Care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nditions
JP6246238B2 (ja) * 2014-02-03 2017-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健康管理機器、運動計測機器及び電力指令装置
WO2015160345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Computer-based safety control
TWI531270B (zh) * 2014-07-14 2016-04-21 詹明修 特定區域內自動關閉特定功能之可攜式通訊系統
US10394038B2 (en) * 2014-08-29 2019-08-27 Ioculi, Inc. Image diversion to capture images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102732B2 (en) * 2016-06-28 2018-10-16 Infinite Designs, LLC Danger monitoring system
US10304239B2 (en) * 2017-07-20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tended reality virtual assista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551A (zh) * 2013-12-16 2014-04-1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为用户护航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87649A (zh) * 2014-09-19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654044A (zh) * 2015-12-28 2016-06-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终端
CN105575045A (zh) * 2016-01-13 2016-05-1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路面情况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9846999B1 (en) * 2016-08-24 2017-1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martphone safety system for pedestrians
CN106534680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时提示危险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1026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在自拍模式下具有安全提醒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提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83645B2 (en) 2020-09-22
TW201928602A (zh) 2019-07-16
US20190197694A1 (en) 2019-06-27
CN109981973A (zh) 2019-07-05
TWI662438B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88467B1 (en) Method for image capturing using unmanne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9891874B (zh) 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装置
KR101977703B1 (ko) 단말의 촬영 제어 방법 및 그 단말
CN106530241B (zh) 一种图像虚化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099635B1 (ko) 카메라의 가이드 제공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70136750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1051470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11039072B2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3352453B1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for intelligent flight device and intelligent flight device
CN110839128B (zh) 拍照行为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40126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84260A1 (zh) 文档图像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KR20160100188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KR102337209B1 (ko) 주변 상황 정보를 통지하기 위한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US10192332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9981973B (zh) 防止危险自拍的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CN111127541B (zh) 车辆尺寸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47744B (zh) 拍摄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93266B (zh) 一种导航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87229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3136602A1 (ja) プロジェクタ付き撮影装置及びその撮影制御方法
CN110545385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444749A (zh) 路面导向标志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258626A (zh) 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57559B1 (ko) 이미지에 포함된 오브젝트에 기반하여 이미지를 보정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