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
具体的,所述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更换身份标识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服务端;
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注册请求;其中,所述身份标识注册请求包括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信息和注册身份标识;
验证所述注册身份标识;
在验证成功后关联存储所述注册身份标识以及所述应用信息,并返回验证成功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包括所述用户的新手机号。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原手机号,并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
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所述原手机号和新手机号,以使所述应用服务端将所述原手机号绑定的账户中的身份标识更换为所述新手机号。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更换身份标识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服务端;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注册请求;其中,所述身份标识注册请求包括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信息和注册身份标识;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验证所述注册身份标识;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在验证成功后关联存储所述注册身份标识以及所述应用信息,并返回验证成功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包括所述用户的新手机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原手机号,并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选择预设的一键换绑选项时,确定用户选择了与所述原手机号绑定的所有应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所述原手机号和新手机号,以使所述应用服务端将所述原手机号绑定的账户中的身份标识更换为所述新手机号。
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支持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所用的计算机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所涉及的计算机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在接收到用户的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后,确定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服务端,并自动向应用服务端发送身份标识更换请求,以使应用服务端将该用户的原身份标识修改为目标身份标识。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用户可以通过一次操作就能够自动更换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端的身份标识,方便且快捷地实现了身份标识换绑,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它们。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无关的部分。
在本公开中,应理解,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不欲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存在或被添加的可能性。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3:
在步骤S101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更换身份标识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在步骤S102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服务端;
在步骤S103中,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提供的接口提出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并指定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信息。身份标识可以是能够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且可能会发生变更的信息,例如邮箱、手机号等。应用信息可以是网站、APP等服务系统的名称、网址、标识等。用户在提出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时,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信息,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预设的一个选项指定更换所有与原身份标识绑定的网站、APP等的应用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选择列表中的某个或某些网站、APP等指定一个或多个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后,可以根据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中的内容,例如用户指定的应用信息等,确定该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服务端信息,例如应用服务端的名称、地址、端口等。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预先关联存储用户注册并绑定过原身份标识的网站、APP等的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服务端信息以及绑定的原身份标识,这样在得到了应用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应用信息确定应用服务端,并与应用服务端进行通信交互。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为用户当前新的身份标识,可以通过一些已知的方式获得,例如用户输入或者用户登录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所使用的身份标识等。
在确定了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和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对应的应用服务端后,向应用服务端发送更换身份标识的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可以包括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要更换身份标识的请求信息。应用服务端在接收到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后,可以验证用户的身份,例如利用原身份标识验证该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是否得到用户的授权,并且还可以验证目标身份标识的有效性等,应用服务端的验证过程与相关技术中用户手动进行更换身份标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应用服务端在验证用户身份后,可以将用户账户中的原身份标识替换为目标身份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在接收到用户的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后,确定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服务端,并自动向应用服务端发送身份标识更换请求,以使应用服务端将该用户的原身份标识修改为目标身份标识。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用户可以通过一次操作就能够自动更换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端上绑定的身份标识,方便且快捷地实现了身份标识换绑,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S201-S203:
在步骤S201中,接收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注册请求;其中,所述身份标识注册请求包括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信息和注册身份标识;
在步骤S202中,验证所述注册身份标识;
在步骤S203中,在验证成功后关联存储所述注册身份标识以及所述应用信息,并返回验证成功信息。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在应用服务端注册或者手动更换身份标识时,应用服务端向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方法的系统发送身份标识注册请求,以验证用户的注册身份标识并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注册该注册身份标识。本公开实施例用于统一管理用户所注册的网站、APP等的身份标识,因此用户在注册网站、APP等注册账户,或者更换在所注册的网站、APP等账户中的身份标识时,应用服务端可以通过相应的接口向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发起身份标识注册请求,以便将用户账户关联的身份标识与应用信息注册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便于后续统一更换用户在网站、APP等中的身份标识。为了便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身份标识的验证系统一侧实现,例如身份标识为手机号时,可以在运营商的授权下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因为用户使用手机号作为身份标识时,应用服务端均会向运营商发送手机号码验证请求,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运营商授权的前提下,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接口获取应用服务端发送的手机号码验证请求,并将用户所注册账户的应用信息以及手机号码关联存储下来,在用户想要一键换绑手机号时,根据关联存储的信息得到对应的应用服务端的信息,并统一为用户换绑手机号。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在实现时对于应用服务端而言是无感的,应用服务端依然可以使用原有的验证机制向身份标识的验证系统发送验证请求。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包括所述用户的新手机号。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目标身份标识可以是用户的新手机号。对于经常更换手机号的用户来说,在更换了新的手机号码之后,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一次更换多个或者所有网站、APP等上绑定的手机号码,能够降低用户的换号成本,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01,即接收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的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原手机号,并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在更换了新手机号后,为了将新手机号绑定到注册过的网站、APP等上,可以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请求更换原手机号。在一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用户的原手机号以及对应绑定的所有应用信息,用户可以在系统中选择原手机号,并选择要更换成手机号的一个或多个应用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输入接口输入原手机号以及所绑定的应用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的步骤,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用户提出的一键换绑请求,获取与所述原手机号绑定的所有应用信息。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键换绑选项,用户在勾选了该选项时,可以确定用户想要更换与原手机号绑定的所有网站、APP等账户中的手机号,因此可以通过原手机号获取之前与该原手机号绑定过的所有应用信息,进而根据应用信息获取所有的应用服务端,并向所有应用服务端发送更换手机号的请求。通过这种方式,在用户更换了新手机号之后,可以一次更换原手机号绑定的账户信息中的手机号,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节省了用户更换手机号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03,即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的步骤,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所述原手机号和新手机号,以使所述应用服务端将所述原手机号绑定的账户中的身份标识更换为所述新手机号。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在向应用服务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时,可以将原手机号、新手机号一起发送给应用服务端,以便应用服务端能够根据原手机号匹配到相应的账户,并将账户中的手机号更换为新手机号,这样可以避免用户拥有多个账户的情况下的误操作。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3所示,所述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01、确定模块302和发送模块303:
第一接收模块301,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更换身份标识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确定模块302,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服务端;
发送模块303,被配置为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提供的接口提出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并指定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信息。身份标识可以是能够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且可能会发生变更的信息,例如邮箱、手机号等。应用信息可以是网站、APP等服务系统的名称、网址、标识等。用户在提出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时,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信息,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预设的一个选项指定更换所有与原身份标识绑定的网站、APP等的应用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选择列表中的某个或某些网站、APP等指定一个或多个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301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后,可以根据第一身份标识更换请求中的内容,例如用户指定的应用信息等,确定该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服务端信息,例如应用服务端的名称、地址、端口等。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预先关联存储用户注册并绑定过原身份标识的网站、APP等的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服务端信息以及绑定的原身份标识,这样在得到了应用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模块302可以根据该应用信息确定应用服务端,并与应用服务端进行通信交互。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为用户当前新的身份标识,可以通过一些已知的方式获得,例如用户输入或者用户登录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所使用的身份标识等。
在确定了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和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对应的应用服务端后,发送模块303向应用服务端发送更换身份标识的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可以包括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要更换身份标识的请求信息。应用服务端在接收到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后,可以验证用户的身份,例如利用原身份标识验证该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是否得到用户的授权,并且还可以验证目标身份标识的有效性等,应用服务端的验证过程与相关技术中用户手动进行更换身份标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应用服务端在验证用户身份后,可以将用户账户中的原身份标识替换为目标身份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在接收到用户的身份标识更换请求后,确定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以及要更换身份标识的应用服务端,并自动向应用服务端发送身份标识更换请求,以使应用服务端将该用户的原身份标识修改为目标身份标识。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用户可以通过一次操作就能够自动更换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端上绑定的身份标识,方便且快捷地实现了身份标识换绑,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身份标识的更换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401、验证模块402和存储模块403:
第二接收模块40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注册请求;其中,所述身份标识注册请求包括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信息和注册身份标识;
验证模块402,被配置为验证所述注册身份标识;
存储模块403,被配置为在验证成功后关联存储所述注册身份标识以及所述应用信息,并返回验证成功信息。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在应用服务端注册或者手动更换身份标识时,应用服务端向执行本公开实施例装置的系统发送身份标识注册请求,以验证用户的注册身份标识并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注册该注册身份标识。本公开实施例用于统一管理用户所注册的网站、APP等的身份标识,因此用户在注册网站、APP等注册账户,或者更换在所注册的网站、APP等账户中的身份标识时,应用服务端可以通过相应的接口向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发起身份标识注册请求,以便将用户账户关联的身份标识与应用信息注册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便于后续统一更换用户在网站、APP等中的身份标识。为了便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身份标识的验证系统一侧实现,例如身份标识为手机号时,可以在运营商的授权下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因为用户使用手机号作为身份标识时,应用服务端均会向运营商发送手机号码验证请求,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运营商授权的前提下,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接口获取应用服务端发送的手机号码验证请求,并将用户所注册账户的应用信息以及手机号码关联存储下来,在用户想要一键换绑手机号时,根据关联存储的信息得到对应的应用服务端的信息,并统一为用户换绑手机号。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在实现时对于应用服务端而言是无感的,应用服务端依然可以使用原有的验证机制向身份标识的验证系统发送验证请求。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包括所述用户的新手机号。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目标身份标识可以是用户的新手机号。对于经常更换手机号的用户来说,在更换了新的手机号码之后,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一次更换多个或者所有网站、APP等上绑定的手机号码,能够降低用户的换号成本,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301,进一步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原手机号,并接收所述用户提供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在更换了新手机号后,为了将新手机号绑定到注册过的网站、APP等上,可以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请求更换原手机号。在一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用户的原手机号以及对应绑定的所有应用信息,用户可以在系统中选择原手机号,并选择要更换成手机号的一个或多个应用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输入接口输入原手机号以及所绑定的应用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子模块,进一步还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提出的一键换绑请求,获取与所述原手机号绑定的所有应用信息。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键换绑选项,用户在勾选了该选项时,可以确定用户想要更换与原手机号绑定的所有网站、APP等账户中的手机号,因此可以通过原手机号获取之前与该原手机号绑定过的所有应用信息,进而根据应用信息获取所有的应用服务端,并向所有应用服务端发送更换手机号的请求。通过这种方式,在用户更换了新手机号之后,可以一次更换原手机号绑定的账户信息中的手机号,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节省了用户更换手机号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303,进一步还包括:
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所述原手机号和新手机号,以使所述应用服务端将所述原手机号绑定的账户中的身份标识更换为所述新手机号。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在向应用服务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更换请求时,可以将原手机号、新手机号一起发送给应用服务端,以便应用服务端能够根据原手机号匹配到相应的账户,并将账户中的手机号更换为新手机号,这样可以避免用户拥有多个账户的情况下的误操作。
图5是适于用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种处理。在RAM5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501、ROM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及其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图1的身份标识的更换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路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公开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