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0250A - 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0250A
CN109970250A CN201910357761.5A CN201910357761A CN109970250A CN 109970250 A CN109970250 A CN 109970250A CN 201910357761 A CN201910357761 A CN 201910357761A CN 109970250 A CN109970250 A CN 109970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utting liquid
outlet tube
used cutting
regulat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77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芝
费庆志
费洪剑
范文新
肖经伦
邹之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577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02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02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by electrocoa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1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metallurgical processes, i.e. from the production, refining or treatment of metals, e.g. galvanic was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废切削液收集箱、废切削液进水管、污水泵、废切削液出水管、外壳、电极组、直流电源、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浮油泥收集槽、出液收集管、涡旋泵、气体输送管、臭氧发生器、容器水管、第一出液管、出液收集箱、第二出液管、碱液输送管、碱液计量泵、碱液箱、乳化液输送管、乳化液计量泵、乳化液箱、防锈剂输送管、防锈剂计量泵、防锈剂箱、混合器、第三出液管、混合反应箱、搅拌机、浮油收集堰和第四出液管。本发明能够利用电解及凝聚原理,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中和、凝聚、气浮分离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迅速有效的完成污水处理。

Description

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金属加工过程中,乳化切削液是一种提高切削加工效果而使用的工业液体,乳化切削液具备良好的冷却、润滑、防锈、防腐、清洗等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时,乳化切削液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而变质,导致性能降低,因此要定期更换新的乳化切削液。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这种含油污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废乳化液除具有一般含油废水的危害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械油高度分散在水中,动植物、水生生物更易吸收,而且表面活性剂本身对生物也有害,还可使一些不溶于水的有毒物质被溶解,需要处理并达到当地规定的废水处理标准后才能被排放。我国对机械加工中排放的高浓度、乳化严重的含油废水仍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主要是由于随着技术的提高,乳化液的稳定性越来越高,越来越难破乳。国内外处理这类废水主要用化学破乳、药剂电解、活性炭吸附或超滤(或反渗透)等处理技术。由于它对原水水质要求低,处理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对大、中、小型企业废乳化液处理皆适用等特点而被普遍应用。
正是由于切削液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损害,切削液的使用和废液处理已受到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制约。研究推广有效的切削液废水的处理设备及处理技术,已成为切削液废水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以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切削液废水的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废切削液收集箱、废切削液进水管、污水泵、废切削液出水管、外壳、电极组、直流电源、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浮油泥收集槽、出液收集管、涡旋泵、气体输送管、臭氧发生器、容器水管、第一出液管、出液收集箱、第二出液管、碱液输送管、碱液计量泵、碱液箱、乳化液输送管、乳化液计量泵、乳化液箱、防锈剂输送管、防锈剂计量泵、防锈剂箱、混合器、第三出液管、混合反应箱、搅拌机、浮油收集堰和第四出液管;所述废切削液进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废切削液收集箱内,另一端与所述污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污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废切削液出水管与所述外壳左侧的下部连接,所述电极组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极组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竖直设在所述电极组的下端,所述第二挡板竖直设在所述电极组的右侧且下端与所述外壳的底部留有开口,所述第三挡板设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右侧,所述出液收集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右侧的下部,另一端与所述涡旋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壳外壳内的上部设有浮油泥收集槽,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气体输送管与所述涡旋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容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涡旋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出液收集箱通过所述第一出液管与所述出液收集管连接,所述混合器通过搜书第二出液管与所述出液收集箱连接,所述碱液箱通过所述碱液计量泵及碱液输送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管连接,所述乳化液箱通过所述乳化液计量泵及乳化液输送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管连接,所述防锈剂箱,通过所述防锈剂计量泵及防锈剂输送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管连接,所述混合反应箱的下部通过所述第三出液管与所述混合器连接,所述混合反应箱内的上部设有浮油收集堰,所述搅拌机的输出轴位于所述混合反应箱内,所述混合反应箱的中部与所述第四出液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切削液进水管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废切削液出水管上依次设有调节阀、流量计、调节阀、取样阀和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容器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出液收集管上在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接处的两侧均设有调节阀,所述第一出液管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气体输送管上设有流量计和调节阀,所述溶气出水管上依次设有调节阀、流量计、调节阀、压力表和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液管上在与所述碱液输送管连接处的两侧均设有调节阀,所述第三出液管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浮油收集堰的底部连接有浮油排出管,所述浮油排出管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浮油泥收集槽的底部连接有浮油泥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第四出液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第四出液管的出水口处设有新液箱。
本发明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利用电解及凝聚原理,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中和、凝聚、气浮分离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迅速完成污(废)水处理,相对于乳化切削液其他处理方法,此切削液净化并配制新液的方法与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避免二次污染、处理效率稳定、运行清洗全自动控制、操作人员专业要求低、处理速度快等优点。电凝聚法由多块平行隔板分隔成的多个电凝聚净化区,采用上下折流水流方式流动,可以更长时间的进行电凝聚反应,使处理的效率增强。废切削液采用电凝聚反应后出水气浮的处理方法,将凝聚反应生成的聚合体,再利用臭氧气浮分离的方式将废水杀菌消毒并分离成浮油、较大固体物和净水,改善水质却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最后利用浮油泥收集槽将浮油和悬浮物收集处理,净水排出,此方法使油水泥分离速度快,缩短分离时间,耗电少、设备简单、成本低、效果好,有效的降低了废切削液处理成本,改善车间操作环境。气浮分离的出液收集管与溶气进水收集管共用,是指涡旋泵的进水可使用初步分离后的净水,实现循环使用的效果,气浮使用后多余的净水通过出液管进入出液收集箱后用于配制新液,供工业切割再利用,气浮和配制新液都实现循环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切削液收集箱;2:废切削液进水管;3:调节阀;4:污水泵;5:调节阀;6:流量计;7:取样阀;8:压力表;9:废切削液出水管;10:外壳;11:电极组;12:直流电源;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第三隔板;16:浮油泥收集槽;17:隔板;18:浮油泥排出管;19:出液收集箱;20:出液收集管;21:调节阀;22:调节阀;23:调节阀;24:第一出液管;25:涡旋泵;26:调节阀;27:流量计;28:调节阀;29:压力表;30:调节阀;31:溶气出水管;32:臭氧发生器;33:调节阀;34:气体流量计;35:气体输送管;36:第二出液管;37:调节阀;38:碱液箱;39:碱液计量泵;40:碱液输送管;41:乳化液箱;42:乳化液计量泵;43:乳化液输送管;44防锈剂箱;45:防锈剂计量泵;46:防锈剂输送管;47:调节阀;48:混合器;49:调节阀;50:第三出液管;51:混合反应箱;52:搅拌机;53:出液调节阀;54:新液箱;55:浮油收集堰;56:浮油排出管;57:调节阀;58:第四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废切削液收集箱1、废切削液进水管2、污水泵4、废切削液出水管9、外壳10、电极组11、直流电源12、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三隔板15、浮油泥收集槽16、出液收集管20、涡旋泵25、气体输送管35、臭氧发生器32、容器水管31、第一出液管24、出液收集箱19、第二出液管36、碱液输送管40、碱液计量泵39、碱液箱38、乳化液输送管43、乳化液计量泵42、乳化液箱41、防锈剂输送管46、防锈剂计量泵45、防锈剂箱44、混合器48、第三出液管50、混合反应箱51、搅拌机52、浮油收集堰55和第四出液管58。
废切削液进水管2的一端位于废切削液收集箱1内,另一端与污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污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废切削液出水管9与外壳10左侧的下部连接,电极组11设在外壳10内,直流电源12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极组11的左右两侧连接,第一挡板13竖直设在电极组11的下端,第二挡板14竖直设在电极组11的右侧且下端与外壳10的底部留有开口,第三挡板15设在第二挡板14的右侧,出液收集管20的一端位于外壳10内右侧的下部,另一端与涡旋泵25的进水口连接,壳外壳10内的上部设有浮油泥收集槽16,臭氧发生器32通过气体输送管35与涡旋泵25的进气口连接,容器水管31的一端与涡旋泵25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位于外壳10的下部,出液收集箱19通过第一出液管24与出液收集管20连接,混合器48通过搜书第二出液管36与出液收集箱19连接,碱液箱38通过碱液计量泵39及碱液输送管40与第二出液管36连接,乳化液箱41通过乳化液计量泵42及乳化液输送管43与第二出液管36连接,防锈剂箱44,通过防锈剂计量泵45及防锈剂输送管46与第二出液管36连接,混合反应箱51的下部通过第三出液管50与混合器48连接,混合反应箱51内的上部设有浮油收集堰55,搅拌机52的输出轴位于混合反应箱51内,混合反应箱51的中部与第四出液管58连接。
废切削液进水管2上设有调节阀3。废切削液出水管9上依次设有调节阀5、流量计6、调节阀5、取样阀7和压力表8。容器水管31的一端位于第二隔板14与第三隔板15之间。出液收集管20上在与第一出液管24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阀21和调节阀22,第一出液管24上设有调节阀23。气体输送管35上设有流量计34和调节阀33,溶气出水管31上依次设有调节阀26、流量计27、调节阀28、压力表29和调节阀30。第二出液管36上在与碱液输送管40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阀37和调节阀47,第三出液管50上设有调节阀49。浮油收集堰55的底部连接有浮油排出管56,浮油排出管56上设有调节阀57。浮油泥收集槽16的底部连接有浮油泥排出管18。浮油泥收集槽16与出液收集箱19之间可以设有挡板17。第四出液管58上设有调节阀53,第四出液管58的出水口处设有新液箱54。
本实施例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按功能区域大体包括:污水泵、涡旋泵、电凝聚气浮分离系统和新液配制系统。
废切削液收集箱1中的废水通过废切削液进水管2和调节阀3与污水泵4的一端相连通,污水泵4的另一端与废切削液出水管9相连通,废切削液出水管9依次连接有调节阀5、流量计6、取样阀7、压力表8,出口进入到电凝聚气浮分离装置10内的电凝聚反应区底部,出口进入电凝聚装置内电极组正极隔板外侧,涡旋泵25的一端连通有气体输送管35和出液收集管20,气体输送管35连接有臭氧发生器32、调节阀33和气体流量计34,出液收集管20连接有调节阀21和调节阀22,涡旋泵25的另一端连通有溶气出水管31,溶气出水管31上依次连接有调节阀26、流量计27、调节阀28、压力表29和调节阀30,溶气出水管31出口进入装置10内电极组负极隔板14与气浮隔板15之间,与电凝聚出水混合,电凝聚气浮分离系统装置10包括电凝聚系统、气浮分离系统、浮油收集系统,电凝聚系统由直流电源12、电极组11、电极隔板13个隔板14组成,电极组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极组中间和两侧均设置竖立平行隔板,使水流形成上下方向流动,从正极底部进入,最后从负极外隔板底部流出到气浮分离系统;气浮杀菌分离系统中间设置倾斜隔板,倾斜隔板下端垂直于装置底面,上端与水平呈60度倾斜,电凝聚负极外隔板与倾斜隔板之间的底部通入溶汽出水管;倾斜隔板另侧空间下部设有出液收集管(即溶气进水收集管),出液收集管连接阀门通入装置外的出液收集箱;电凝聚气浮分离装置上部有浮油泥收集槽,槽底连接浮油泥排出管,浮油泥收集槽外侧和出液收集箱由隔板分隔开,出液收集箱外侧与净化后出液管相连接。废水进入到电凝聚反应区底部经隔板反流至电极组中,在直流电源12的作用下,电凝聚设备的两个电解单元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和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在阳极氧化反应中,金属阳极受电化学作用,以离子状态溶于水中,经水解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作为絮凝剂对废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杂质起凝聚作用;同时,废水中OH-离子在阳极上放电产生氧,初生态氧对废水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中,金属离子在阴极上取得电子而被还原,在阴极表面析出,某些有机物发生还原反应;H+得到电子后被还原成氢气,以微细气泡方式逸出,可以粘附于废水中的絮状物及油类物质,令其比重变小,浮至水面,产生气浮作用。电凝聚反应后水从隔板14底部进入气浮分离区,与涡旋泵25的溶气释气系统释放出密集的超微臭氧气泡,生成大量带气絮体,带气絮体的密度与切削废水的密度差较大,粒径比原污水中的颗粒大许多,会自动上升到设备顶部,形成浮油泥层,同时臭氧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能有效杀死乳化液中滋生的大量厌氧菌等菌体,上浮的浮油泥通过浮油泥收集槽16和浮油泥排出管18排出;气浮后的净水上升到倾斜隔板15顶端后流入气浮净水区,通过底部出液收集管20和调节阀21/23经出液管24上升到出液收集箱19中。
新液配制系统由加药系统、混合反应系统组成;电凝聚气浮分离后的净水从出液收集箱19流至净化后出液管36,净化后出液管36中的净水依次分别与加药系统中的碱液、乳化液、防锈剂三种药液汇合后一同通过调节阀47进入到管道混合器48内充分混合,混合后经输送管50从混合反应箱51底部进入,在搅拌机52作用下进一步混合,箱内的浮油经浮油收集堰53和浮油排出管56加调节阀57排出,新配制好的切削液从新液出液管58流到新液箱54中。加药系统包括碱液加药箱、乳化液加药箱、防锈剂加药箱,碱液加药箱、乳化液加药箱和防锈剂加药箱,三种加药箱经各自计量泵通过各自输送管分别与净化后出液管相连通;混合反应系统包括管道混合器、混合反应箱和新液箱,混合反应箱底部接入管道混合器后端的输送管,内部设有搅拌机搅拌,箱体上端设置浮油收集堰和浮油排出管,管上安装调节阀,箱体外部中间高度连接S型出液管和调节阀,出液管顶端与箱内液面同高度,出液管口对应新液箱,出液流进新液箱内。
上述的电凝聚气浮分离系统的气浮分离下部还设有与出液收集管相连通的溶气进水收集管,是指涡旋泵的进水可使用初步分离后的清液,实现循环使用的效果。作为优选,电凝聚气浮分离系统包括由多块平行隔板分隔成的多个电凝聚净化区,同时水流形成上下方向流动,经过多次电凝聚作用后流出。作为优选,电凝聚气浮分离系统和新液配制系统底部均设有支座。
上述污水泵的出水管和涡旋泵的溶气出水管上均设有流量计、压力表和控制阀,进气管的入口处也设有气体流量计用以控制流量,所有管路上均设有调节阀,根据实际处理量调节各处流量。
本实施例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电凝聚气浮分离:来自污水池中的废水由废切削液进水管吸入污水泵内,经污水泵后通过废切削液出水管进入到电凝聚气浮分离装置内的电凝聚反应区底部,电极通电后可溶性电极(铁电极或铝电极)电解产生的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OH-(氢氧根负离子)结合生成的胶体,与水中的污染物颗粒发生凝聚,同时在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产生的中间产物(如羟自由基、原子态氧)对有机污染物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电凝聚反应后的胶体悬浮物和废水一同从隔板底部进入气浮分离区,与涡旋泵的溶气出水管出来的溶汽水碰撞融合,生成大量带气絮体,带气絮体的密度与切削废水的密度差较大,粒径比原污水中的颗粒大许多,会自动上升到设备顶部,形成浮油泥层,通过浮油泥收集槽和浮油泥排出管排出;同时臭氧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能有效杀死乳化液中滋生的大量厌氧菌等菌体;气浮后的净水上升到倾斜隔板顶端后流入气浮净水区,通过底部出液收集管上升到出液收集箱中。
新液配制系统:电凝聚气浮分离后的净水从出液收集箱流至净化后出液管,出液管中的净水依次分别与碱液、乳化液、防锈剂三种药液汇合后一同进入到管道混合器完成充分混合,从混合反应箱底部进入后进一步搅拌混合,箱内浮油经浮油收集堰和浮油排出管排出,新的切削液从新液出液管流到新液箱中。
本发明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利用电解及凝聚原理,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中和、凝聚、气浮分离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迅速完成污(废)水处理,相对于乳化切削液其他处理方法,此切削液净化并配制新液的方法与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避免二次污染、处理效率稳定、运行清洗全自动控制、操作人员专业要求低、处理速度快等优点。电凝聚法由多块平行隔板分隔成的多个电凝聚净化区,采用上下折流水流方式流动,可以更长时间的进行电凝聚反应,使处理的效率增强。废切削液采用电凝聚反应后出水气浮的处理方法,将凝聚反应生成的聚合体,再利用臭氧气浮分离的方式将废水杀菌消毒并分离成浮油、较大固体物和净水,改善水质却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最后利用浮油泥收集槽将浮油和悬浮物收集处理,净水排出,此方法使油水泥分离速度快,缩短分离时间,耗电少、设备简单、成本低、效果好,有效的降低了废切削液处理成本,改善车间操作环境。气浮分离的出液收集管与溶气进水收集管共用,是指涡旋泵的进水可使用初步分离后的净水,实现循环使用的效果,气浮使用后多余的净水通过出液管进入出液收集箱后用于配制新液,供工业切割再利用,气浮和配制新液都实现循环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切削液收集箱(1)、废切削液进水管(2)、污水泵(4)、废切削液出水管(9)、外壳(10)、电极组(11)、直流电源(12)、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三隔板(15)、浮油泥收集槽(16)、出液收集管(20)、涡旋泵(25)、气体输送管(35)、臭氧发生器(32)、容器水管(31)、第一出液管(24)、出液收集箱(19)、第二出液管(36)、碱液输送管(40)、碱液计量泵(39)、碱液箱(38)、乳化液输送管(43)、乳化液计量泵(42)、乳化液箱(41)、防锈剂输送管(46)、防锈剂计量泵(45)、防锈剂箱(44)、混合器(48)、第三出液管(50)、混合反应箱(51)、搅拌机(52)、浮油收集堰(55)和第四出液管(58);所述废切削液进水管(2)的一端位于所述废切削液收集箱(1)内,另一端与所述污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污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废切削液出水管(9)与所述外壳(10)左侧的下部连接,所述电极组(11)设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直流电源(12)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极组(11)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3)竖直设在所述电极组(11)的下端,所述第二挡板(14)竖直设在所述电极组(11)的右侧且下端与所述外壳(10)的底部留有开口,所述第三挡板(15)设在所述第二挡板(14)的右侧,所述出液收集管(20)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10)内右侧的下部,另一端与所述涡旋泵(2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壳外壳(10)内的上部设有浮油泥收集槽(16),所述臭氧发生器(32)通过所述气体输送管(35)与所述涡旋泵(25)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容器水管(31)的一端与所述涡旋泵(25)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10)的下部,所述出液收集箱(19)通过所述第一出液管(24)与所述出液收集管(20)连接,所述混合器(48)通过搜书第二出液管(36)与所述出液收集箱(19)连接,所述碱液箱(38)通过所述碱液计量泵(39)及碱液输送管(40)与所述第二出液管(36)连接,所述乳化液箱(41)通过所述乳化液计量泵(42)及乳化液输送管(43)与所述第二出液管(36)连接,所述防锈剂箱(44),通过所述防锈剂计量泵(45)及防锈剂输送管(46)与所述第二出液管(36)连接,所述混合反应箱(51)的下部通过所述第三出液管(50)与所述混合器(48)连接,所述混合反应箱(51)内的上部设有浮油收集堰(55),所述搅拌机(52)的输出轴位于所述混合反应箱(51)内,所述混合反应箱(51)的中部与所述第四出液管(5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切削液进水管(2)上设有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切削液出水管(9)上依次设有调节阀、流量计、调节阀、取样阀和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水管(3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4)与所述第三隔板(1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收集管(20)上在与所述第一出液管(24)连接处的两侧均设有调节阀,所述第一出液管(24)上设有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管(35)上设有流量计和调节阀,所述溶气出水管(31)上依次设有调节阀、流量计、调节阀、压力表和调节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管(36)上在与所述碱液输送管(40)连接处的两侧均设有调节阀,所述第三出液管(50)上设有调节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收集堰(55)的底部连接有浮油排出管(56),所述浮油排出管(56)上设有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泥收集槽(16)的底部连接有浮油泥排出管(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出液管(58)上设有调节阀,所述第四出液管(58)的出水口处设有新液箱(54)。
CN201910357761.5A 2019-04-30 2019-04-30 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Pending CN1099702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761.5A CN109970250A (zh) 2019-04-30 2019-04-30 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761.5A CN109970250A (zh) 2019-04-30 2019-04-30 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0250A true CN109970250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87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7761.5A Pending CN109970250A (zh) 2019-04-30 2019-04-30 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02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6121A (zh) * 2019-12-17 2020-02-28 镇江翰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切削液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4225A1 (en) * 2011-10-11 2014-02-27 Carter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duced water
CN103936205A (zh) * 2014-05-13 2014-07-23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乳化液循环使用净化再生设备与方法
CN106495370A (zh) * 2016-12-06 2017-03-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电解诱导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4225A1 (en) * 2011-10-11 2014-02-27 Carter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duced water
CN103936205A (zh) * 2014-05-13 2014-07-23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乳化液循环使用净化再生设备与方法
CN106495370A (zh) * 2016-12-06 2017-03-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电解诱导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6121A (zh) * 2019-12-17 2020-02-28 镇江翰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切削液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3494A (zh) 洗车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3284223U (zh) 一种射流式臭氧光催化-膜处理有机废水装置
CN103755098B (zh) 复杂含油废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12864481U (zh) 一种移动智能型实验室综合废水处理装备
CN207845373U (zh) 一种乳化废液处理装置
CN214360853U (zh) 一种用于含油废水净化设备
CN109970250A (zh) 废切削液净化处理系统
CN208394939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09835851U (zh) 废切削液净化装置
CN108083568A (zh) 一种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CN113683257B (zh) 一种餐饮有机污水处理系统
CN205575883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3446615U (zh)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废水处理装置
CN103395919B (zh) 一种预处理高浓度香料废水的设备与方法
CN211141756U (zh) 便捷式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及循环回用系统
CN210795914U (zh) 一种污水强化脱氮系统
CN208717080U (zh) 一种复式涡流气浮结合pva固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设备
CN209602315U (zh) 一种冷轧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08454710U (zh) 一种生物化学污水分离搅拌过滤净化处理系统
CN207581517U (zh) 一种工业废水沉淀装置
CN214781351U (zh) 一种集装箱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5347130U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一体化装置
CN217947848U (zh) 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2269705U (zh) 江河湖水净化给水机
CN220745613U (zh)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