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8817B - 压电式打印头以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压电式打印头以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8817B
CN109968817B CN201811590084.3A CN201811590084A CN109968817B CN 109968817 B CN109968817 B CN 109968817B CN 201811590084 A CN201811590084 A CN 201811590084A CN 109968817 B CN109968817 B CN 1099688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clock
piezoelectric
prin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900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8817A (zh
Inventor
近本元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68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8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8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8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15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1Specific driving circu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11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ink sp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式打印头以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压电式打印头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喷出部、第二喷出部、第三喷出部、与第一喷出部对应的第一开关、与第二喷出部对应的第二开关、与第三喷出部对应的第三开关,所述第二喷出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出部与所述第三喷出部之间,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根据与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进行切换,所述第二开关根据与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进行切换,在第一期间中,传输与所述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不传输与所述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在第二期间中,不传输与所述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传输与所述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

Description

压电式打印头以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压电式打印头以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作为喷出油墨来印刷图像或文件的印刷装置,已知一种利用了压电元件的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压电元件典型地为压电(Piezo)元件,且在压电式打印头中与多个喷出部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并通过分别根据驱动信号而被驱动,而从喷出部的喷嘴中喷出油墨,从而形成点。
作为使喷嘴高密度化的技术,已知有如下的技术,即,其在包含喷出部的流道以及压电元件的致动器基板上,直接安装对压电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IC,从而实现一体化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当因喷嘴的高密度化而被驱动的喷嘴数增加时,压电元件的个数也增加,因此,流入FPC等配线基板的配线中的电流也增大,其结果为,在驱动时,压电式打印头非常容易变成高温。当压电式打印头变成高温时,会出现如下的问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即,油墨因温度的影响而变质;构成油墨流道的部件材料必须使用耐高温的材料;必须以在高温下也稳定地进行动作的方式来设计驱动IC。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95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之一,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式打印头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第一喷出部,所述第一喷出部具有喷出液体的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一喷嘴连通的第一压力室、与所述第一压力室对应且为了喷出所述液体而被设置的第一压电元件;第二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第二喷出部,所述第二喷出部具有喷出液体的第二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嘴连通的第二压力室、与所述第二压力室对应且为了喷出所述液体而被设置的第二压电元件;第三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第三喷出部,所述第三喷出部具有喷出液体的第三喷嘴、与所述第三喷嘴连通的第三压力室、与所述第三压力室对应且为了喷出所述液体而被设置的第三压电元件;第一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对是否基于由第一时钟而被传输的印刷信号而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一压电元件进行切换;第二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对是否基于由第二时钟而被传输的印刷信号而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二压电元件进行切换;以及第三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对是否基于由所述第一时钟而被传输的印刷信号而将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压电元件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三压电元件进行切换,所述第二喷出部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出部组与所述第三喷出部组之间,在通过所述第二时钟而传输印刷信号的期间,由所述第一时钟所实施的印刷信号的传输停止。
根据该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式打印头,在某期间进行观察时,因印刷信号的传输停止而不发热(非发热的)喷出部组被设置于因印刷信号的传输而发热的喷出部组之间。换言之,由于发热的喷出部组由非发热的喷出部组分隔开,从而散热性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压电式打印头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某期间进行观察时,由于印刷信号的传输被停止的喷出部组能够在其他的期间进行印刷信号的传输,因此不会发生由于利用两个时钟信号而导致的印刷品质的下降。
在上述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具有时钟分配电路,所述时钟分配电路将原时钟信号分配给所述第一时钟或者所述第二时钟。根据该结构,有时对于对压电式打印头进行控制一侧的电路,可以利用现有结构。
在上述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所述液体在低于100℃时物理特性发生变化。当从喷嘴被喷出的液体在低于100℃时物理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传输动作的发热成为较大的问题。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作为液体的沸点处于70℃~90℃之间的溶剂而利用乙醇类的液体、或作为液体的沸点处于90℃~100℃之间的溶剂而利用水的液体、或具有更低沸点的液体等中,也能够通过抑制随着传输动作的发热,而降低液体变质的风险,能够使被喷出的液体的物理特性稳定。
在上述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包含所述喷嘴的400个以上的喷嘴以每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被排列成列状,且具备分别与所述400个以上的喷嘴对应的压电元件以及开关。在400个以上的喷嘴以每英寸300喷嘴以上的密度而被排列成列状时,因随着分别与喷嘴对应的印刷信号的传输动作的发热而单位体积的温度大幅上升。根据该结构,由于因传输动作的一部分停止而功率消耗被减少,发热被抑制,因此能够降低由于压电式打印头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液体变质的风险。
在上述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所述驱动信号包含通过被向所述压电元件供给而将所述液体设为未喷出的微振动波形。受到压电式打印头的发热的影响,当温度上升了的压力室内的液体从喷嘴中被喷出时,代之在压力室内中填充有不受压电式打印头的发热的影响的相对较低温度的液体。通过填充与迄今为止被填充的液体相比低温的液体,能够冷却压电式打印头的内部。另一方面,由于在微振动中,液体成为未喷出,因此无法通过液体的喷出以及新的液体的填充而获得冷却效果。因此,相对温度会上升,而在将液体设为未喷出时,若不进行微振动,则油墨会增稠。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压电式打印头整体的发热被抑制,因此使液体未喷出时的发热不容易出现问题。
在上述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具备:第四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第四喷出部,所述第四喷出部具有喷出液体的第四喷嘴、与所述第四喷嘴连通的第四压力室、与所述第四压力室对应并为了喷出所述液体而被设置的第四压电元件;以及第四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对是否基于由第三时钟而被传输的印刷信号而将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压电元件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四压电元件进行切换,所述第四喷出部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出部组与所述第三喷出部组之间,在通过所述第三时钟而印刷信号被传输的期间中,由所述第一时钟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实施的印刷信号的传输停止。
根据该结构,能够散热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电式打印头的温度上升。
在上述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的压电式喷墨打印机而构成,即,所述液体为油墨,且该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具备上述压电式打印头。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压电式打印头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油墨的温度上升,从而进行高品质的印刷。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的图。
图2为表示头部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为压电式打印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压电式打印头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头驱动器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6为表示喷出电路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7为表示传输电路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8为用于对头驱动器等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9为表示解码器的解码内容的图。
图10为表示被供给至压电元件的驱动信号的图。
图11为表示应用例所涉及的头驱动器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2为表示参照例所涉及的头驱动器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3为表示喷出电路内的触发器的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各个部分的尺寸以及比例与实际适当地有所不同。此外,虽然因在下文记述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例,因此,施加了各种各样技术上的优选的限定,但是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在下文的说明中特殊地记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意思,否则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的结构的图。
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将液体的一个示例即油墨向介质12进行喷出。虽然介质12典型的为印刷纸张,但是也可以利用树脂薄膜以及布帛等任意的印刷对象作为介质12。
如图1所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具备对油墨进行贮留的液体容器14。作为液体容器14,例如,可以采用能够相对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而进行拆装的盒、由挠性的薄膜形成的袋状的油墨袋或者能够补充油墨的墨罐等。在液体容器14中,贮留有色彩不同的多种油墨。
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还包含控制机构20、输送机构22、移动机构24以及多个压电式打印头HU。
控制机构20例如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者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电路,且对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22在控制机构20的控制下,将介质12向+Y方向进行输送。另外,在下文中,有时将+Y方向以及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的-Y方向统称为Y轴方向。
移动机构24在控制机构20的控制下,使多个压电式打印头HU在+X方向以及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即-X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在此,+X方向是指,与介质12被输送的Y方向交叉、典型为正交的方向。在下文中,有时将+X方向以及-X方向统称为X轴方向。移动机构24具备对头部5进行收纳的输送体242和固定有输送体242的无接头带244。另外,能够将液体容器14与压电式打印头HU一起搭载于输送体242上。
头部5具备多个压电式打印头HU。从液体容器14分别向多个压电式打印头HU供给油墨。此外,从控制机构20向多个压电式打印头HU的每一个分别供给如下的信号。
详细而言,从控制机构20分别向压电式打印头HU供给用于规定从各个喷嘴喷出的油墨量(包含未喷出的零)的印刷信号SI、印刷信号SI的传输所使用的时钟信号Clk、规定印刷期间等的信号LAT以及信号CH。
而且,压电式打印头HU分别在印刷信号SI、信号LAT以及信号CH的控制下,通过驱动信号Com而被驱动,并从多个喷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向+Z方向喷出油墨。
另外,虽然印刷信号SI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述的那样被分类为印刷信号SI-1~SI-4,但是在不分类而进行一般的说明的情况下,有时标记为SI。
此外,+Z方向为,与由X方向以及+Y方向规定的面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在下文中,有时将+Z方向和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即-Z方向统称为Z轴方向。
各个压电式打印头HU通过与输送机构22所实施的介质12的输送和输送体242的往复移动联动而从喷嘴喷出油墨,并使被喷出的油墨喷落于介质12的表面上,从而在介质12的表面上形成所希望的图像。
详细情况将在下文中进行记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高密度的压电式打印头HU。在此,高密度是指,以每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设置有喷出油墨的喷嘴。
在压电式打印头HU中,驱动信号Com经由传输门等开关而被选择性地供给至压电元件。
当因喷嘴的高密度化而使喷嘴数增加时,对来自各个喷嘴的油墨喷出量进行规定的印刷信号SI的每单位时间的传输量也增加。为了应对传输量的增加,可以单纯地使时钟信号Clk高频率化,但是由于在仅使时钟信号Clk高频率化的结构中,与各个喷嘴对应的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进行高速动作,因此,成为在压电式打印头HD中功率消耗增大、即发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压电式打印头HU中,当因发热而使温度上升时,由于热传导,油墨的温度也会上升。油墨的温度变化使油墨的组成或粘度等物理特性发生变化,油墨的变质风险升高。本来,由于压电式打印头HU与热敏式打印头不同,不对油墨进行加热而能够进行喷出为较大的优点,因此,在所使用的油墨中,大量存在不耐热的物质。
由此,成为油墨的物理特性因发热而易于变质的状况,当实际上发生变质时,成为印刷品质的降低或故障的原因的可能性升高。
特别是,在喷嘴为高密度的压电式打印头HU中,在发热量变大,且向油墨的热传导效率变高,而向外部的排热性降低,因此,易于成为较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油墨的未喷出的状态持续时,会发生油墨增稠而喷嘴被堵塞的故障。由此,有时,在将油墨设为未喷出的同时,为了搅拌油墨以抑制沉淀,而对压电元件进行驱动。将该动作称为微振动。在印刷信号SI指定微振动时,虽然油墨未被喷出,但是在开关或移位寄存器中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油墨中。
当油墨被喷出时,随着喷出而温度上升了的液体被排出至外部,取而代之,相对温度较低的油墨流入,因此喷嘴内部的温度下降,但是在微振动中无法期望伴随着油墨的喷出的温度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详细情况如下文记述的那样,设为如下的结构,即,虽然利用多个级联连接的触发器根据时钟信号Clk而对印刷信号SI依次进行传输,但是时钟信号Clk仅被供给至一部分触发器。由于使未被供给时钟信号的触发器停止动作,因此能够降低整体观察时的发热量。
由于这样使压电式打印头HU的发热减少,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的油墨选择的自由度较大。例如,可以选择利用了物理特性在低于100℃时发生变化的液体的油墨。另外,例如,可以选择作为沸点处于70℃~90℃之间的溶剂而利用了乙醇类的液体的油墨、或者作为沸点处于90℃~100℃之间的溶剂而利用了水的油墨、利用了具有与它们相比更低的沸点的溶剂的油墨等。
图2为表示头部5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如该图所示,头部5具备压电式打印头HU(1)~HU(4)。
由于压电式打印头HU(1)~HU(4)的电气结构彼此相同,因此以压电式打印头HU(1)为代表进行说明。压电式打印头HU(1)具备头驱动器DR和记录头HD。
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头HD具备2000个喷出部D。
另外,在下文的说明中,为了区分2000个喷出部D,有时按顺序称为1级、2级、……、2000级。此外,在下文中,被设置于记录头HD上的喷出部D中的m级的喷出部D有时被标记为喷出部D(m)。在此,变量m为满足1≤m≤2000的自然数。例如,3级的喷出部被标记为D(3)。
驱动信号Com、时钟信号Clk、信号CH以及信号LAT被共同地从控制机构20向压电式打印头HU(1)~HU(4)的各个头驱动器DR供给。此外,分别对打印头HU(1)~HU(4)单独供给印刷信号SI。印刷信号SI与压电打印头HU(1)中的喷出部D(1)~D(2000)一对一地对应,并规定应从喷出部D(1)~D(2000)喷出的油墨量。
驱动信号Com为具有用于对喷出部D进行驱动的多个波形的模拟信号。驱动信号Com包含驱动信号Com-A和驱动信号Com-B(参照图8)。另外,控制机构20包含省略图示的DA转换电路,并将控制机构20所具备的CPU等生成的数字的驱动波形信号转换为模拟的驱动信号Com之后,再进行输出。
头驱动器DR基于从控制机构20供给的驱动信号Com、印刷信号SI、信号CH以及信号LAT,而生成用于分别对记录头HD所具备的喷出部D(1)~D(2000)进行驱动的单独驱动信号Vin。
另外,在此,虽然作为头部5而例示了具备压电式打印头HU(1)~HU(4)这四个的结构,但是压电式打印头的数量并不限定于“4”。此外,对于记录头HD中的喷出部D的数量,也并不限定于“2000”。
图3为压电式打印头HU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沿着图3中的XZ平面而将压电式打印头HU切断时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压电式打印头HU具备沿着Y轴方向而被排列为两列的共计2000个喷嘴N。另外,在下文的说明中,有时将两列区分为L1以及L2,将属于列L1的1000个喷嘴N分别称为喷嘴N1,将属于列L2的1000个喷嘴N分别称为喷嘴N2。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如下的情况,即,属于列L1的1000个喷嘴N1中的从-Y侧起的第j个喷嘴N1与属于列L2的1000个喷嘴N2中的从-Y侧起的第j个喷嘴N2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
另外,j为满足1≤j≤1000的自然数。在此,“大致一致”是指,除了完全一致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如果考虑误差也被视为一致的情况的概念。
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以使属于列L1的1000个喷嘴N1中的从-Y侧起的第j个喷嘴N1与属于列L2的1000个喷嘴N2中的从-Y侧起的第j个喷嘴N2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方式而被排列为所谓的锯齿状或者交错状的结构。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压电式打印头HU具备流道基板32。流道基板32为包含面F1和面FA的板状部件。面F1为+Z侧的表面,即从压电式打印头HU进行观察时的介质12侧的表面,面FA为面F1的相反侧(-Z侧)的表面。在面FA的表面上,设置有压力室基板34、振动部36、多个压电元件37、保护部件38以及壳体部40,在面F1的面上,设置有喷嘴板52和吸振体54。压电式打印头HU的各个要素概要性地与流道基板32同样为在Y方向上较长的长条的板状部件,且例如利用粘合剂而互相被接合。另外,可以将流道基板32、压力室基板34、保护部件38与喷嘴板52被层压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来掌握。
喷嘴板52为形成有2000个喷嘴N的板状部件,且例如利用粘合剂而被设置于流道基板32的面F1上。各个喷嘴N为被设置于喷嘴板52的贯穿孔。喷嘴板52例如通过利用蚀刻等半导体制造技术而对硅(Si)的单晶基板进行加工,从而被制造。另外,喷嘴板52的制造可以任意采用公知的材料或制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嘴板52中,与列L1对应的1000个喷嘴N和与列L2对应的1000个喷嘴N在各列中以每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
流道基板32为用于形成油墨的流道的板状部件。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流道基板32上,形成有流道RA。流道RA包含与列L1对应设置的流道RA1、与列L2对应设置的流道RA2、对流道RA1以及流道RA2进行连结的流道RA3、对流道RA1以及流道RA2进行连结的流道RA4。流道RA1为被形成为沿着Y轴方向的长条状的开口。流道RA2为位于从流道RA1进行观察时的+X方向的位置、且被形成为沿着Y轴方向的长条状的开口。
在流道基板32上,以与各个喷嘴N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而形成有流道322和流道324。如图4所示,流道322以及流道324为以将流道基板32贯穿的方式而被形成的开口。流道324连通至与该流道324对应的喷嘴N。
此外,如图4所示,在流道基板32的面F1上,形成有两个流道326。两个流道326中的一方为对流道RA1和与属于列L1的喷嘴N1一对一地对应的流道322进行连结的流道,两个流道326中的另一方为,对流道RA2和与属于列L2的喷嘴N2一对一地对应的流道322进行连结的流道。
压力室基板34为以与喷嘴N一对一地对应的的方式而形成开口342的板状部件,且例如利用粘合剂而被设置于流道基板32的面FA上。
流道基板32以及压力室基板34例如通过利用半导体制造技术而对硅(Si)的单晶基板进行加工,从而被制造。另外,流道基板32以及压力室基板34的制造可以任意采用公知的材料或制法。
在压力室基板34中的流道基板32的相反侧的表面上设置有振动部36。振动部36为可弹性振动的板状部件。另外,在构成振动部36的板状部件中,对于与开口342对应的区域,通过选择性地将板厚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去除,而能够将压力室基板34和振动部36形成为一体。
如图4所示,流道基板32的面FA与振动部36在各个开口342的内侧互相隔开间隔而对置。在开口342的内侧且位于流道基板32的面FA与振动部36之间的空间作为用于对被填充于该空间中的油墨施加压力的压力室C而发挥功能。
压力室C例如为将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且将Y轴方向作为短边方向的空间。在压电式打印头HU中,以与2000个喷嘴N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而设置有2000个压力室C。如图4所示,与喷嘴N1对应设置的压力室C经由流道322以及流道326而与流道RA1连通,并且经由流道324而与喷嘴N1连通。此外,与喷嘴N2对应设置的压力室C经由流道322以及流道326而与流道RA2连通,并且经由流道324而与喷嘴N2连通。
另一方面,在振动部36中的压力室C的相反侧的面上,以与2000个压力室C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而设置有2000个压电元件37。压电元件37为根据驱动信号Com的供给而进行变形的元件。
振动部36与压电元件37的变形联动地进行振动。当振动部36振动时,压力室C内的压力发生变动。而且,通过压力室C内的压力增减,而使填充于压力室C中的油墨经由流道324以及喷嘴N而被喷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驱动信号Com而以1秒钟30000次以上从喷嘴N喷出油墨的方式来驱动压电元件37。
另外,用于使油墨喷出的物理机构即喷出部D由压力室C、流道322、喷嘴N、振动部36以及压电元件37构成。
保护部件38为用于对被形成于振动部36上的2000个压电元件37进行保护的板状部件,且被设置于振动部36的表面或者压力室基板34的表面上。保护部件38例如通过利用半导体制造技术而对硅(Si)的单晶基板进行加工,从而被制造。另外,保护部件38的制造可以采用任意的公知的材料或制法。
在保护部件38中的+Z侧的表面即面G1上,形成有两个收纳空间382。两个收纳空间382中的一方为,用于收纳与喷嘴N1对应的压电元件37的空间,两个收纳空间382的另一方为,用于收纳与喷嘴N2对应的压电元件37的空间。在将保护部件38配置于喷出部上时,该收纳空间382作为用于防止压电元件37因氧或者水分等的影响而发生变质的封闭空间而发挥功能。另外,收纳空间382的Z轴方向的高度具有充分的大小,以便即使压电元件37发生位移,压电元件37和保护部件38也不进行接触。由此,即使在压电元件37发生位移时,也能够防止随着压电元件37的位移而产生的噪声传播至收纳空间382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保护部件38中的-Z侧的表面即面G2上设置有头驱动器DR。即,保护部件38作为安装头驱动器DR的电路基板而发挥功能。
头驱动器DR基于印刷信号SI而对是否向各个压电元件37供给驱动信号Com进行切换。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Com被生成于控制机构20中,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驱动信号Com也可以被生成于头驱动器DR中。
在保护部件38的面G2上,例如,以与各个压电元件37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形成有配线384。配线384的一端被电连接于头驱动器DR上。配线384的另一端经由贯穿保护部件38的接触孔,而被电连接于连接端子上,该连接端子被设置于面G1上。连接端子被电连接于压电元件37中的一方的电极上。由此,从头驱动器DR输出的驱动信号Com经由配线384、导通孔和连接端子,而被供给至压电元件37的一端,详细而言被供给至两个电极中的一方的电极。
此外,在保护部件38的面G2上,形成有多个配线388。配线388的一端被分别电连接于头驱动器DR上。多个配线388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保护部件38的面G2中的+Y方向的端部即区域E。在面G2的区域E上接合有配线部件64。配线部件64为形成有对控制机构20和头驱动器DR进行电连接的多个配线的部件。作为配线部件64,例如,也可以采用FPC(Flexible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或者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线缆)等这样的挠性的配线基板。
壳体部40为用于对被供给至各个压力室C、进而被供给至各个喷嘴N的油墨进行贮留的盒体。壳体部40中的+Z侧的表面即FB例如通过粘合剂而被固定于流道基板32的面FA上。
在壳体部40的面FB上,形成有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槽状的凹部42。保护部件38以及头驱动器DR被收纳于凹部42的内侧。被接合于保护部件38的区域E上的配线部件64以通过凹部42的内侧的方式而在Y轴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部40由与流道基板32或压力室基板34不同的材料形成。壳体部40例如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而被形成。另外,壳体部40的制造可以采用任意的公知的材料或制法。作为壳体部40的材料,例如,优选为,聚对亚苯基苯并二恶唑(polypara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PBO)(Zylon(注册商标))等合成纤维或液晶聚合物等树脂材料。
在壳体部40中的-Z侧的表面即面F2上,设置有用于导入从液体容器14供给的油墨的导入口431以及导入口432。此外,在壳体部40中,形成有流道RB1以及流道RB2。流道RB1包含与流道RA1连通的流道RB11、与导入口431连通的流道RB12。流道RB2包含与流道RA2连通的流道RB21、与导入口432连通的流道RB22。
流道RB1以及流道RB2作为对被供给至压力室C的油墨进行贮留的贮液器Q而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4所示,保护部件38以及头驱动器DR被设置于流道RB11与流道RB21之间的空间内。
如图4中虚线的箭头标记所示,从液体容器14供给至导入口431的油墨经由流道RB12以及流道RB11而流入到流道RA1中。而且,流入到了流道RA1中的油墨的一部分经由流道326以及流道322而被供给至与喷嘴N1对应的压力室C中。被填充于与喷嘴N1对应的压力室C中的油墨例如在流道324中向+Z方向流动,且通过压电元件37的位移而被从喷嘴N1喷出。
同样,从液体容器14供给至导入口432的油墨经由流道RB22以及流道RB21而流入到流道RA2中。而且,流入到了流道RA2中的油墨的一部分经由流道326以及流道322而被供给至与喷嘴N2对应的压力室C中。被填充于与喷嘴N2对应的压力室C中的油墨例如在流道324中向+Z方向流动,且通过压电元件37的位移而被从喷嘴N2喷出。
在壳体部40的面F2上,除了形成有上述的导入口431以及导入口432之外,还形成有与贮液器Q对应的开口44。此外,在壳体部40的面F2上,以对开口44进行封堵的方式而设置有两个吸振体46。各个吸振体46为吸收贮液器Q内的油墨的压力变动的挠性的薄膜,且构成贮液器Q的壁面。
此外,在流道基板3的面F1上,设置有两个吸振体54,而对流道RA1或者RA2、以及流道326和流道322进行封堵。吸振体54为吸收贮液器Q内的油墨的压力变动的挠性的薄膜,且构成贮液器Q的壁面。
图5为表示头驱动器DR的电气概要结构的框图。另外,该框图为在图4中从+Z方向对头驱动器DR进行俯视观察时表示头驱动器DR中的各个部分的配置的图。
如该图所示,从控制机构20经由配线部件64以及多个配线388(参照图3)而向头驱动器DR中的+Y方向的端部、即图5中的右端供给如下的信号。详细而言,向头驱动器DR供给印刷信号SI-1~SI-4、时钟信号Clk、信号LAT、信号CH、驱动信号Com-A以及驱动信号Com-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驱动器DR被大致分为时钟分配电路502、四个大模块即大模块A1、大模块A2、大模块B1以及大模块B2。
时钟分配电路502将时钟信号Clk分配为时钟信号Clk1以及时钟信号Clk2。另外,对于时钟分配电路502的动作进行详细的记述。
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在头驱动器DR中将用于电驱动喷出部D(m)的压电元件37的喷出电路标记为d(m)。
在四个大模块即大模块A1、大模块A2、大模块B1以及大模块B2中,大模块A1以及大模块A2与列L1对应,大模块B1以及大模块B2与列L2对应。
大模块A1被进一步大体分为小模块A11以及小模块A12。
小模块A11为喷出电路d(1)~d(250)的集合体,小模块A12为喷出电路d(251)~d(500)的集合体。分别向喷出电路d(1)~d(250)供给时钟信号Clk1,分别向喷出电路d(251)~d(500)供给时钟信号Clk2。此外,分别向喷出电路d(250)以及电路d(500)供给印刷信号SI-1。在此,印刷信号SI-1规定从喷出部D(1)~D(500)的喷嘴喷出的油墨的量。
大模块A2被进一步大体分为小模块A21以及小模块A22。
小模块A21为喷出电路d(501)~d(750)的集合体,小模块A22为喷出电路d(751)~d(1000)的集合体。分别向喷出电路d(501)~d(750)供给时钟信号Clk1,分别向喷出电路d(751)~d(1000)供给时钟信号Clk2。此外,分别向喷出电路d(750)以及电路d(1000)供给印刷信号SI-2。在此,印刷信号SI-2规定从喷出部D(501)~D(1000)的喷嘴喷出的油墨的量。
大模块B1被进一步大体分为小模块B11以及小模块B12。
小模块B11为喷出电路d(1001)~d(1250)的集合体,小模块B12为喷出电路d(1251)~d(1500)的集合体。分别向喷出电路d(1001)~d(1250)供给时钟信号Clk1,分别向喷出电路d(1251)~d(1500)供给时钟信号Clk2。此外,分别向喷出电路d(1250)以及电路d(1500)供给印刷信号SI-3。在此,印刷信号SI-3规定从喷出部D(1001)~D(1500)的喷嘴喷出的油墨的量。
大模块B2被进一步大体分为小模块B21以及小模块B22。
小模块B21为喷出电路d(1501)~d(1750)的集合体,小模块B22为喷出电路d(1751)~d(2000)的集合体。分别向喷出电路d(1501)~d(1750)供给时钟信号Clk1,分别向喷出电路d(1751)~d(2000)供给时钟信号Clk2。此外,分别向喷出电路d(1750)以及电路d(2000)供给印刷信号SI-4。在此,印刷信号SI-4规定从喷出部D(1501)~D(2000)的喷嘴喷出的油墨的量。
另外,虽然在图5中为了避免复杂化而进行了省略,但是信号LAT、信号CH、驱动信号Com-A以及驱动信号Com-B分别共同地向喷出电路d(1)~d(2000)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点,通过从一个喷嘴N最多喷出两次油墨,而表现为大点、中点、小点以及未记录这4个灰度。为了表现出该4灰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了两种驱动信号即驱动信号Com-A以及驱动信号Com-B。
驱动信号Com-A以及驱动信号Com-B的各一个周期分别具有前半图案和后半图案。而且,成为如下结构,即,根据应表现的灰度而在一个周期中的前半以及后半中对驱动信号Com-A或者驱动信号Com-B进行选择(或者不选择),而供给至压电元件37。
因此,首先,对驱动信号Com-A以及驱动信号Com-B进行说明,之后,对用于选择驱动信号Com-A或者驱动信号Com-B的喷出电路d进行说明。
图8为表示驱动信号Com-A以及驱动信号Com-B的波形与印刷期间的关系的图。
印刷期间Ta为从信号LAT被输出起到下一个信号LAT被输出为止的期间,是指为了通过从一个喷嘴N喷出的油墨而表现4个灰度中的任意一个所需要的单位期间。
此外,印刷期间Ta的前半为从信号LAT被输出起到信号CH被输出为止的期间T1,印刷期间Ta的后半为从信号CH被输出起至下一个信号LAT被输出为止的期间T2。
驱动信号Com-A为使被配置于期间T1中的梯形波形Adp1和被配置于期间T2中的梯形波形Adp2反复的波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梯形波形Adp1以及梯形波形Adp2是互相大致相同的波形,且为如下的波形,即,如果假设被分别供给至压电元件37的一端,则分别使中等程度量的油墨从与该压电元件37对应的喷嘴N中喷出的波形。
驱动信号Com-B为使被配置于期间T1中的梯形波形Bdp1和被配置于期间T2中的梯形波形Bdp2反复的波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梯形波形Bdp1、梯形波形Bdp2是互相不同的波形。其中,梯形波形Bdp1为用于使喷嘴N附近的油墨微振动以防止油墨的粘度增大的波形。由此,即使假设梯形波形Bdp1被供给至压电元件37的一端,油墨也不会被从与压电元件37对应的喷嘴N中喷出。此外,梯形波形Bdp2成为与梯形波形Adp1或者梯形波形Adp2也不同的波形。且为如下的波形,即,如果假设梯形波形Bdp2被供给至压电元件37的一端,则使与上述中等程度相比较少量的油墨从与压电元件37对应的喷嘴N中喷出的波形。
另外,梯形波形Adp1、Adp2、Bdp1以及Bdp2中的各个开始时刻的电压与各个结束时刻的电压均与电压Vcen共同。即,梯形波形Adp1、Adp2、Bdp1、以及Bdp2各自成为以电压Vcen开始且以电压Vcen结束的波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印刷期间Ta中通过从一个喷嘴N喷出的油墨的量而表现4个灰度,因此,2比特(bit)的印刷数据对应一个喷嘴。将该2比特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标记为UB,将低位比特标记为LB。
如图8所示,在印刷期间Ta中,时钟Clk被供给1000次(shot)。时钟Clk被供给1000次的期间被四分为每一个为250次的配额Q1~Q4。
时钟分配电路502将时钟信号Clk在配额Q1以及配额Q2中分配为时钟信号Clk1,在配额Q3以及配额Q4中分配为时钟信号Clk2。
另外,对于时钟信号Clk的分配,例如,在时钟分配电路502中设置对时钟信号Clk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在计数结果为“500”以下的期间,将时钟信号Clk作为时钟信号Clk1进行分配,在计数结果为“501”以上的期间将时钟信号Clk作为时钟信号Clk2进行分配,另一方面,也可以设为利用信号LAT将计数结果进行复位的结构。
印刷信号SI-1与时钟信号Clk同步,例如,按如下的顺序来规定与喷出电路d(1)~d(50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的高位比特UB以及低位比特。
详细而言,印刷信号SI-1对与喷出电路d(1)~d(25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在配额Q1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在配额Q2按顺序进行规定。然后,印刷信号SI-1对与喷出电路d(251)~d(50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在配额Q3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在配额Q4按顺序进行规定。
另外,虽然图示被省略,但是印刷信号SI-2对与喷出电路d(501)~d(75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在配额Q1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在配额Q2按顺序进行规定。然后,印刷信号SI-2对与喷出电路d(751)~d(100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在配额Q3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在配额Q4按顺序进行规定。
同样,印刷信号SI-3对与喷出电路d(1001)~d(125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在配额Q1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在配额Q2按顺序进行规定。然后,印刷信号SI-3对与喷出电路d(1251)~d(150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在配额Q3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在配额Q4按顺序进行规定。
此外,印刷信号SI-4对与喷出电路d(1501)~d(175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在配额Q1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在配额Q2按顺序进行规定。然后,印刷信号SI-4对与喷出电路d(1751)~d(200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在配额Q3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在配额Q4按顺序进行规定。
接下来,对于选择驱动信号Com-A或者驱动信号Com-B的任意一个,并供给至压电元件37的喷出电路d进行说明。
另外,关于喷出电路d(1)~d(2000)的结构,彼此相同,仅供给的时钟信号以及印刷信号不同。因此,对于喷出电路d(1)~d(2000),以小模块A11的喷出电路d(1)~d(250)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6为表示小模块A11中的喷出电路d(1)~d(250)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如上所述,分别向小模块A11中的喷出电路d(1)~d(250)供给时钟信号Clk1、信号LAT、信号CH、驱动信号Com-A以及驱动信号Com-B,另一方面,向喷出电路d(250)供给印刷信号SI-1。
传输电路512、锁存电路514、解码器516、传输门Tga、Tgb的组以一对一对应的方式被设置在喷出电路d(1)~d(250)的每一个中。
图7为表示喷出电路d(1)~d(250)中的传输电路512的详细情况的框图。
如该图所示,喷出电路d(1)~d(250)中的传输电路512的每一个分别具有两个触发器FF。由此,在小模块A11中进行观察时,设置有共计500个触发器FF。
500个触发器FF以如下的方式被级联连接。
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500个触发器FF以被供给有印刷信号SI-1的250级为首,然后按照249级(省略图示)→……→2级→1级→250级→249级→……→2级→1级的路径而被级联连接。触发器FF的每一个例如在时钟信号Clk1的下降沿时刻而对输入信号进行读取并进行保持,且将保持的信号传输至下一级的触发器FF。
如图8所示,当印刷信号SI-1按序列且与时钟信号Clk同步而被供给时,在小模块A11中的各个触发器FF中,每当时钟信号Clk被供给一个周期量,印刷信号SI-1则被依次移位至下一级。
由此,当在配额Q1以及配额Q2中与500次的时钟信号Clk1同步而被供给信号SI-1时,各个触发器FF对如下的信号进行保持。
详细而言,小模块A11的各个级中的2个触发器FF中的上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对应的级的印刷数据的低位比特LB,下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对应的级的印刷数据的高位比特UB。
另外,虽然未特别进行图示,在配额Q1以及配额Q2中,与时钟信号Clk1同步,信号SI-2被向小模块A21供给,信号SI-3被向小模块B11供给,信号SI-4被向小模块B21供给。
当500次的时钟信号Clk1被供给时,小模块A21、B11、B21的各个级中的2个触发器FF中的上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对应的级的印刷数据的低位比特LB,下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对应的级的印刷数据的高位比特UB。
此外,当信号SI-1跨及配额Q3以及配额Q4且与500次的时钟信号Clk2同步而被供给时,小模块A12的各个级中的2个触发器FF中的上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对应的级的印刷数据的低位比特LB,下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对应的级的印刷数据的高位比特UB。
另外,虽然未特别进行图示,在配额Q3以及配额Q4中,与时钟信号Clk2同步,信号SI-2被向小模块A22供给,信号SI-3被向小模块B12供给,信号SI-4被向小模块B22供给。
当500次的时钟信号Clk2被供给时,小模块A22、B12、B22的各个级中的2个触发器FF中的上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对应的级的印刷数据的低位比特LB,下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对应的级的印刷数据的高位比特UB。
因此,在配额Q4结束后,在小模块A11、A12、A21、A22、B11、B12、B21以及B22的各个级中,上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印刷数据的低位比特LB,下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印刷数据的高位比特UB。
使说明返回至图6,各级的锁存电路514在信号LAT的上升沿对由传输电路512中的两个触发器FF保持的印刷数据SI进行锁存。
另外,在图6中,被锁存于1~250级的锁存电路514中的2比特被分别标记为L1~L250。此外,在图8中,被保持于不仅包含小模块A11还包含小模块A12的1~500级的锁存电路514中的2比特被分别标记为L1~L500。
各级的解码器516对通过锁存电路514而被锁存的2比特的印刷数据进行解码,在每一个由信号LAT和信号CH规定的期间T1、T2内,输出选择信号Sa、Sb,而指定由作为开关而发挥功能的传输门Tga、Tgb所实施的驱动信号的选择。
具体而言,选择信号Sa通过成为H(高)电平而指定传输门Tga的接通,通过成为L(低)电平而指定传输门Tga的断开。同样,选择信号Sb通过成为H电平而指定传输门Tgb的接通,通过成为L电平而指定传输门Tgb的断开。
向传输门Tga的输入端供给驱动信号Com-A,向传输门Tgb的输入端供给驱动信号Com-B。传输门Tga以及传输门Tgb的输出端彼此被共同连接,并且被连接于对应的级的压电元件37的一端。
各个压电元件37的另一端被共同连接,并被施加电压VBS。
图9为表示解码器516中的解码内容的图。
在该图中,被锁存的2比特的印刷数据被标记为(UB、LB)。
解码器516根据由被锁存的印刷数据规定的油墨的喷出量,即应形成的点的大小,而在各自的期间T1、T2中,将选择信号Sa、Sb的逻辑电平按照如图8所示的内容进行输出。
详细而言,第一,解码器516在该印刷数据为(1、1),且规定大点的大小时,将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1内设为H、L电平,在期间T2内也设为H、L电平。
第二,解码器516在该印刷数据为(0、1),且规定中点的大小时,将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1内设为H、L电平,在期间T2内设为L、H电平。第三,解码器516在该印刷数据为(1、0),且规定小点的大小时,将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1内设为L、L电平,在期间T2内设为L、H电平。第四,解码器516在该印刷数据为(0、0),且规定未记录时,将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1内设为L、H电平,在期间T2内设为L、L电平。
图10为表示根据印刷数据而被选择且被供给至压电元件37的一端的驱动信号的电压波形的图。
印刷数据为(1、1)时,由于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1内为H、L电平,因此传输门Tga接通,传输门Tgb断开。由此,在期间T1内,选择了驱动信号Com-A的梯形波形Adp1。由于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2内也成为H、L电平,因此选择了驱动信号Com-A的梯形波形Adp2。
当这样在期间T1内选择了梯形波形Adp1,在期间T2内选择了梯形波形Adp2,且作为单独驱动信号Vin而被供给至压电元件37的一端时,中等程度量的油墨被从与该压电元件37对应的喷嘴N中分两次喷出。因此,在介质12上,各自的油墨喷落并合体,其结果为,形成由印刷数据规定那样的大点。
印刷数据为(0、1)时,由于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1内成为H、L电平因此,传输门Tga接通,传输门Tgb切断。由此,在期间T1内,选择了驱动信号Com-A的梯形波形Adp1。接下来,由于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2内成为L、H电平,因此,选择了驱动信号Com-B的梯形波形Bdp2。
因此,从喷嘴中分两次喷出中等程度以及小程度的量的油墨。因此,在介质12上,各自的油墨喷落并合体,其结果为,形成由印刷数据规定那样的中点。
印刷数据为(1、0)时,由于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1内都成为L电平,因此传输门Tga、Tgb断开。因此,在期间T1内,梯形波形Adp1、Bdp1的任意一个都不被选择。在传输门Tga、Tgb都断开时,从该传输门Tga、Tgb的输出端彼此的连接点至压电元件37的一端的路径成为不与任何部分电连接的高阻抗状态。但是,压电元件37的一端由于自己具有的电容性,而维持传输门Tga、Tgb即将断开之前的电压Vcen。
接下来,由于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2内成为L、H电平,因此选择了驱动信号Com-B的梯形波形Bdp2。由此,从喷嘴N中仅在期间T2内喷出小程度的量的油墨,因此在介质12上形成由印刷数据规定那样的小点。
印刷数据为(0、0)时,由于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1中成为L、H电平,因此传输门Tga断开,传输门Tgb接通。因此,在期间T1内选择了驱动信号Com-B的梯形波形Bdp1。接下来,由于选择信号Sa、Sb在期间T2中都成为L电平,因此梯形波形Adp2、Bdp2的任意一个都不被选择。
因此,在期间T1内喷嘴N附近的油墨仅进行微振动,油墨未被喷出,因此,其结果为,无法形成点,即,成为如印刷数据规定的那样的未记录。
这样,在某一级的喷出电路d中,根据该级的印刷数据而选择(或者不选择)驱动信号Com-A、Com-B,驱动信号Com-A、Com-B被施加于压电元件37的一端(或者压电元件37的一端成为高阻抗的状态)。
这样的选择动作在小模块A11、A12、A21、A22、B11、B12、B21以及B22的各个级中一齐被实施。由此,各级的压电元件37分别根据由印刷数据规定的油墨量而被驱动。
另外,图6所示的驱动信号Com-A、Com-B毕竟为一个示例。实际上,根据介质12的性质、输送速度等,可以使用预先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波形的组合。
此外,在此,虽然在图4中,对压电元件37的中央部分随着单独驱动信号Vin的电压降低而向上方挠曲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压电元件37设为随着电压的降低而向下方挠曲的结构。
在此,对用于比较并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的效果的参照例进行说明。
图12为表示参照例所涉及的头驱动器的电气概要结构的框图。该图所示的头驱动器与图5所示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不具有时钟分配电路502,而时钟信号Clk被共同地供给至喷出电路d(1)~d(2000)的每一个中,且未被分割为小模块。
另外,在该参照例中,例如大模块A1具有喷出电路d(1)~d(500)。虽然未特别地图示,但大模块A1中的喷出电路d(1)~d(500)的各级在分别具有两个触发器FF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相同,触发器FF的连接路径成为如图13所示的路径。
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喷出电路d(1)~d(500)中的共计1000个触发器FF以被供给有印刷信号SI-1的500级为首,然后按照499级(省略图示)→……→2级→1级→500级→499级→……→2级→1级的路径而被级联连接。
此外,虽然未特别地进行图示,但在参照例中,印刷信号SI-1按如下那样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顺序而被供给。详细而言,参照例中的印刷信号SI-1通过跨及配额Q1以及配额Q2的时钟信号Clk的500次而依次对与喷出电路d(1)~d(50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进行规定,并通过跨及配额Q3以及配额Q4的时钟信号Clk的500次而依次对低位比特LB进行规定。
因此,在参照例中,在时钟信号Clk供给1000次后,即,在配额Q4结束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各级中的两个触发器中的上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印刷数据的低位比特LB,下游侧的触发器FF保持印刷数据的高位比特UB。
在参照例中,在配额Q1~Q4上,时钟信号Clk被供给至在喷出电路d(1)~d(2000)的各级中各两个的共计4000个触发器FF。由此,在参照例中,在配额Q1~Q4中,所有的触发器FF都实施传输动作。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中,在配额Q1以及配额Q2中,虽然时钟信号Clk1被供给至小模块A11、A21、B11以及B21的各个级中的喷出电路d中,但是时钟信号Clk2不被供给至小模块A12、A22、B12以及B22的各个级中的喷出电路d中。
相反地,在配额Q3以及配额Q4中,虽然时钟信号Clk2被供给至小模块A12、A22、B12以及B22的各个级中的喷出电路d中,但是时钟信号Clk1不被供给至小模块A11、A21、B11以及B21的各个级中的喷出电路d中。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时钟信号Clk被供给至头驱动器DR的配额Q1~Q4中,喷出电路d(1)~d(2000)中的共计4000个触发器FF中的半数进行传输动作,剩余的半数停止传输动作。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参照例相比,头驱动器DR中的消耗电流变小。当功率消耗变小时,能够抑制压电式打印头HU的发热,因此,除了能够降低因温度上升而导致油墨的物理特性发生变质的可能性之外,还可以获得如下的效果,即,可以在构成油墨流道的部件材料中不使用耐热温度较高的材料,也可以不以在高温下进行稳定动作的方式来设计头驱动器DR等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与参照例相比时,不需要改变控制机构20所供给的时钟信号Clk。此外,对于印刷信号SI-1~SI-4,仅次序不同而对于信号线数量也不进行改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必从参照例的结构来进行大幅的改变。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将与小模块A11对应的喷嘴N(1)~N(250)作为第一喷出部组,将与小模块A12对应的喷嘴N(251)~N(500)作为第二喷出部组,将与小模块A21对应的喷嘴N(501)~N(750)作为第三喷出部组时,第二喷出部组被设置于第一喷出部组与第三喷出部组之间。在与第二喷出部组对应的喷出电路d(251)~d(500)中通过时钟信号Clk2而实施传输的期间,在与第一喷出部组对应的喷出电路d(1)~d(250)以及与第三喷出部组对应的喷出电路d(501)~d(750)中,均停止由时钟信号Clk1所实施的传输。因此,由于因实施传输而发热的小模块被夹在停止了传输的非发热的小模块之间,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时钟分配电路502将时钟信号Clk分配为时钟信号Clk1以及时钟信号Clk2,但如果时钟信号的分配数为“2”以上,则既可以为“3”也可以为“4”,或者也可以为“4”以上。
图11为表示在将时钟信号的分配数设置为“4”时的应用例所涉及的头驱动器DR的电气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11所示的头驱动器与图5的结构相比较,被大体分为四个大模块A1、A2、B1以及B2这一点是共同的,但是例如在大模块A1被四分为小模块A11~A14、且时钟分配电路502将时钟信号Clk分配为时钟信号Clk1~Clk4这一点上是不同的。
在大模块A1被四分后的小模块A11为喷出电路d(1)~d(125)的集合体,小模块A12为喷出电路d(126)~d(250)的集合体,小模块A13为喷出电路d(251)~d(375)的集合体,小模块A14为喷出电路d(376)~d(500)的集合体。分别向喷出电路d(1)~d(125)供给时钟信号Clk1,分别向喷出电路d(126)~d(250)供给时钟信号Clk2,分别向喷出电路d(251)~d(375)供给时钟信号Clk3,分别向喷出电路d(376)~d(500)供给时钟信号Clk4。分别向喷出电路d(125)、d(250)、d(375)以及d(500)供给印刷信号SI-1。
此外,应用例所涉及的时钟分配电路502将1000次的时钟Clk按如下的方式分配为时钟信号Clk1~Clk4。即,虽然未特别地进行图示,但应用例所涉及的时钟分配电路502将时钟信号Clk中的1~250次分配为时钟信号Clk1,将251~500次分配为时钟信号Clk2,将501~750次分配为时钟信号Clk3,将751~1000次分配为时钟信号Clk4。
在应用例中,印刷信号SI-1对从大模块A1中的喷出部D(1)~D(500)的喷嘴喷出的油墨的量按序列以如下的顺序进行规定。
详细而言,虽然未特别地进行图示,但应用例中的印刷信号SI-1对与喷出电路d(1)~d(125)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与时钟信号Clk的1~125次同步并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与时钟信号Clk的126~250次同步并按顺序进行规定。然后,印刷信号SI-1对与喷出电路d(126)~d(25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与时钟信号Clk的251~375次同步并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与时钟信号Clk的376~500次同步并按顺序进行规定。另外,印刷信号SI-1对与喷出电路d(251)~d(375)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与时钟信号Clk的501~625次同步并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与时钟信号Clk的626~750次同步并按顺序进行规定。而且,印刷信号SI-1对与喷出电路d(376)~d(500)的各个喷嘴对应的印刷数据中的高位比特UB与时钟信号Clk的751~875次同步并按顺序进行规定,对低位比特LB与时钟信号Clk的876~1000次同步并按顺序进行规定。
即,在大模块A1中的各级的触发器FF中,印刷信号SI-1处于小模块A11的喷出电路d(1)~d(125),通过时钟信号Clk1而被依次传输,处于喷出电路d(126)~d(250),通过时钟信号Clk2而被依次传输,处于喷出电路d(251)~d(375),通过时钟信号Clk3而被依次传输,处于喷出电路d(376)~d(500),通过时钟信号Clk4而被依次传输。
因此,在应用例中,在小模块A11中实施传输的期间,在小模块A12、A13以及A14中停止传输。同样,在小模块A12中实施传输的期间,在小模块A11、A13以及A14中停止传输,在小模块A13中实施传输的期间,在小模块A11、A12以及A14中停止传输,在小模块A14中实施传输的期间,在小模块A11、A12以及A13中停止传输。
在此,虽然对大模块A1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大模块A2、B1以及B2中也同样,在对一个小模块实施传输时,对于剩余的三个小模块,传输停止。
由此,在应用例中,由于传输动作的触发器FF成为全级中的1/4,消耗电流与实施方式相比进一步变为一半,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电式打印头HU的发热。
另外,在应用例中,例如,将与小模块A11对应的喷嘴N(1)~N(125)作为第一喷出部组。当将与小模块A12对应的喷嘴N(126)~N(250)作为第二喷出部组,将与小模块A21对应的喷嘴N(501)~N(625)作为第三喷出部组时,则与小模块A13对应的喷嘴N(251)~N(375)成为第三喷出部组。该第三喷出部组被设置于第一喷出部组与第三喷出部组之间。
在与第三喷出部组对应的喷出电路d(251)~d(375)中通过时钟信号Clk3而实施传输的期间,在与第一喷出部组对应的喷出电路d(1)~d(125)、与第二喷出部组对应的喷出电路d(126)~d(250)以及与第三喷出部组对应的喷出电路d(501)~d(625)中,由于任意一组都停止传输,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提高散热性。
以上的各个方式可以改变为多种多样。具体的改变的方式在下文进行例示。从下文的例示中被任意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在互不矛盾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被合并。另外,对于在下文中例示的改变例的作用或功能与实施方式等同的要素,沿用在以上的说明中参照的符号,并适当省略各自的详细说明。
虽然在上述说明中,设为将印刷期间Ta二分为期间T1以及期间T2并选择驱动信号Com-A或者驱动信号Com-B并施加于压电元件37的一端的结构(多通信),但是在上述说明中,印刷期间Ta的分割数并不限定于“2”,驱动信号的数量也并不限定于“2”。此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即,从互相不同的多个梯形波形按预定顺序而被重复的一种驱动信号中,根据印刷数据SI而提取出一种以上的梯形波形,并施加于压电元件37的一端的结构(单通信)。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以串行打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压电式喷墨打印机1也可以为,以使多个喷嘴N与介质12的宽度相比而延伸得更宽的方式设置有压电式打印头HU的所谓的行式打印机。
符号说明
1…压电式喷墨打印机;37…压电元件;502…时钟分配电路;HU…压电式打印头;HD…记录头;DR…头驱动器;d…喷出电路;D…喷出部;N…喷嘴;C…压力室。

Claims (10)

1.一种压电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喷出液体的第一喷出部;
第二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喷出所述液体的第二喷出部;
第三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喷出所述液体的第三喷出部;
第一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对是否向所述第一喷出部供给驱动信号从而喷出所述液体进行切换;
第二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对是否向所述第二喷出部供给所述驱动信号从而喷出所述液体进行切换;以及
第三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对是否向所述第三喷出部供给所述驱动信号从而喷出所述液体进行切换,
所述第二喷出部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出部组与所述第三喷出部组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根据与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进行切换,
所述第二开关根据与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进行切换,
在第一期间中,传输与所述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不传输与所述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
在第二期间中,不传输与所述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传输与所述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
具有时钟分配电路,所述时钟分配电路将原时钟信号分配给所述第一时钟或者所述第二时钟。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压电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在低于100℃时物理特性发生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压电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第一喷出部组、第二喷出部组、第三喷出部组的多个喷出部组中,400个以上的喷出部以每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排列成列状,
所述压电式打印头具备分别与所述400个以上的喷出部对应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压电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四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喷出所述液体的第四喷出部;以及
第四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对是否向所述第四喷出部供给驱动信号从而喷出所述液体进行切换,
所述第四喷出部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出部组与所述第三喷出部组之间,
所述第四开关根据与第三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进行切换,
在第三期间中,不传输与所述第一时钟以及所述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传输与所述第三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
6.一种压电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向介质喷出液体的第一喷出部;
第二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向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的第二喷出部;
第三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向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的第三喷出部;
第一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对是否向所述第一喷出部供给驱动信号从而喷出所述液体进行切换;
第二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对是否向所述第二喷出部供给所述驱动信号从而喷出所述液体进行切换;
第三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对是否向所述第三喷出部供给所述驱动信号从而喷出所述液体进行切换;以及
输送机构,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
所述第二喷出部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出部组与所述第三喷出部组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根据与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进行切换,
所述第二开关根据与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进行切换,
在第一期间中,传输与所述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不传输与所述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
在第二期间中,不传输与所述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传输与所述第一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时钟分配电路,所述时钟分配电路将原时钟信号分配给所述第一时钟或者所述第二时钟。
8.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压电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在低于100℃时物理特性发生变化。
9.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压电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第一喷出部组、第二喷出部组、第三喷出部组的多个喷出部组中,400个以上的喷出部以每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排列成列状,
所述压电式打印机具备分别与所述400个以上的喷出部对应的开关。
10.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压电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四喷出部组,其包含多个喷出所述液体的第四喷出部;以及
第四开关组,其包含多个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对是否向所述第四喷出部供给驱动信号从而喷出所述液体进行切换,
所述第四喷出部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出部组与所述第三喷出部组之间,
所述第四开关根据与第三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进行切换,
在第三期间中,不传输与所述第一时钟以及所述第二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而传输与所述第三时钟同步的印刷信号。
CN201811590084.3A 2017-12-28 2018-12-25 压电式打印头以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109968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3574 2017-12-28
JP2017253574A JP7069714B2 (ja) 2017-12-28 2017-12-28 圧電方式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圧電方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8817A CN109968817A (zh) 2019-07-05
CN109968817B true CN109968817B (zh) 2020-10-30

Family

ID=6501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90084.3A Active CN109968817B (zh) 2017-12-28 2018-12-25 压电式打印头以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1558B2 (zh)
EP (1) EP3505349B1 (zh)
JP (1) JP7069714B2 (zh)
CN (1) CN1099688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7429B2 (ja) * 2018-09-27 2022-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9416A (en) * 1992-04-23 1996-05-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ascade connected integrated drive circuits
CN2741773Y (zh) * 2002-02-18 2005-11-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头及具有该喷墨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
CN102555472A (zh) * 2010-12-17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头单元、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N105774240A (zh) * 2013-03-22 2016-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对电容性负载进行驱动的电路
CN205489774U (zh) * 2015-01-20 2016-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以及打印机
WO2016152145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device
CN106541706A (zh) * 2016-09-30 2017-03-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直通式压电喷墨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4902A (ja) * 1991-09-27 1993-04-0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エツト式印字ヘツドの駆動方法
US20080084434A1 (en) 2006-10-10 2008-04-10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IC with pulse profile adjustment
JP2008229918A (ja) * 2007-03-17 2008-10-02 Ricoh Co Ltd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43171A (ja) * 2007-12-17 2009-07-02 Fuji Xerox Co Ltd 駆動回路、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01219A (ja) * 2010-03-26 2011-10-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13177010A (ja) * 2013-06-18 2013-09-0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
KR102261254B1 (ko) * 2017-04-14 2021-06-04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유체 다이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9416A (en) * 1992-04-23 1996-05-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ascade connected integrated drive circuits
CN1050327C (zh) * 1992-04-23 2000-03-15 佳能株式会社 线式记录装置
CN2741773Y (zh) * 2002-02-18 2005-11-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头及具有该喷墨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
CN102555472A (zh) * 2010-12-17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头单元、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N105774240A (zh) * 2013-03-22 2016-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对电容性负载进行驱动的电路
CN205489774U (zh) * 2015-01-20 2016-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以及打印机
WO2016152145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device
CN107405921A (zh) * 2015-03-24 2017-11-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头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06541706A (zh) * 2016-09-30 2017-03-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直通式压电喷墨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05349A1 (en) 2019-07-03
US10661558B2 (en) 2020-05-26
CN109968817A (zh) 2019-07-05
JP2019119066A (ja) 2019-07-22
EP3505349B1 (en) 2020-10-14
US20190202201A1 (en) 2019-07-04
JP7069714B2 (ja) 2022-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2212B (zh) 压电式打印头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US7234790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114378A (ja) 素子基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る記録ヘッド、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CN109572213B (zh) 压电式打印头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KR20150024778A (ko) 소자 기판, 인쇄 헤드 및 인쇄 장치
CN109421376B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9968817B (zh) 压电式打印头以及压电式喷墨打印机
JP2019217667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配線基板
US977090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10091595B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7064387B2 (ja) 記録素子基板、記録ヘッド、及び記録装置
JP5958074B2 (ja) 液体噴射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JP2019059155A (ja) 圧電方式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圧電方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US10889115B2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having a wiring substrate with surface wirings connected at both ends via through-wirings
JP2019059156A (ja) 圧電方式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圧電方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CN112140726B (zh) 液体喷出装置、驱动电路以及集成电路
JP2022023359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ヘッドユニット
JP2019217657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用電子デバイス
JP2009101532A (ja) ヘッド基板、記録ヘッド、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