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4251B - 描绘装置及描绘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描绘装置及描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4251B
CN109964251B CN201780069699.9A CN201780069699A CN109964251B CN 109964251 B CN109964251 B CN 109964251B CN 201780069699 A CN201780069699 A CN 201780069699A CN 109964251 B CN109964251 B CN 109964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ke data
control points
control
control poi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96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4251A (zh
Inventor
丸冈勇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6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4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32Digital ink
    • G06V30/333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06V30/347Sampling; Contour coding; Strok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3/00Animation
    • G06T13/802D [Two Dimensional] animation, e.g. using spr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 G06V30/142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struments
    • G06V30/1423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struments the instrument generating sequences of position coordinates corresponding to handwri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1Emotion or mood inpu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ensed human body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heart rate or beat, temperature of skin, facial expressions, iris, voice pitch,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动画播放时实时地生成中间数据的描绘装置。描绘装置描绘包括多个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其中,具备:中间数据生成部(11),受理包括多个第一控制点的笔划数据(A(1)s)和包括与多个第一控制点建立了对应的多个第二控制点的笔划数据(A(2)f),针对多个第一控制点中的各第一控制点,通过该第一控制点和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第二控制点的内插来生成第三控制点,由此生成包括分别与多个第一控制点建立了对应的多个第三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即中间数据(B1、2(1)~B1、2(K));及描绘处理部(12),至少依次描绘中间数据(B1、2(1)~B1、2(K))。

Description

描绘装置及描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描绘装置及描绘方法,尤其涉及用于生成数字墨水的笔划数据的动画的描绘装置及描绘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通过在平板等位置检测器上使电子笔、手写笔等指示体移动而得到的轨迹(笔划)电子数据化而成的数字墨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数字墨水的例子。
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示出了一部分那样,数字墨水构成为包括多个控制点,在描绘时,通过使用贝塞尔曲线、样条曲线、Catmull-Rom曲线等插值曲线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插值来描绘线条画。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关于多样的笔迹特征,图解了在用户的笔迹上表现的特征与用户的性格的关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905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森冈恒舟著,“笔迹特征手册72项目的图解”,修订版,日本笔迹诊断士会,2014年3月10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出现了根据在计算机上描绘的线条画自动地制作动画视频的技术。该技术通过插值处理等来追加将给出的2个关键帧之间相连的多个中间帧,每隔规定时间将这些帧切换而显示。根据该技术,作为完成品的动画视频除了多个关键帧之外还包括许多中间帧。
然而,根据该方法,由于需要在动画播放之前生成中间帧,所以会产生存储器使用量变大这一问题和无法直到中间帧的生成处理结束为止观察动画视频这一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生成动画视频的描绘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侧面的描绘装置通过使用插值曲线对多个控制点进行插值来描绘包括所述多个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其中,具备:中间数据生成部,通过使所述多个控制点的各个控制点移动来生成使所述笔划数据移动而成的中间数据;及描绘处理部,依次描绘所述笔划数据及所述中间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侧面的描绘装置通过使用插值曲线对多个控制点进行插值来描绘包括所述多个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其中,具备:中间数据生成部,受理包括多个第一控制点的第一笔划数据和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控制点的第二笔划数据,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各个第一控制点,通过该第一控制点和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点的内插来生成第三控制点,由此生成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三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即一个以上的中间数据;及描绘处理部,依次描绘与所述第一笔划数据对应的数据、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数据及与所述第二笔划数据对应的数据。
本发明的一侧面的描绘方法通过使用插值曲线对多个控制点进行插值来描绘包括所述多个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其中,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使所述多个控制点分别移动来生成使所述笔划数据移动而成的中间数据;及依次描绘所述笔划数据及所述中间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侧面的描绘方法通过使用插值曲线对多个控制点进行插值来描绘包括所述多个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其中,包括如下步骤:受理包括多个第一控制点的第一笔划数据和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控制点的第二笔划数据,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各个第一控制点,通过该第一控制点和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点的内插来生成第三控制点,由此生成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三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即一个以上的中间数据;及依次描绘与所述第一笔划数据对应的数据、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数据及与所述第二笔划数据对应的数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笔划数据的各控制点移动来生成使笔划数据移动而成的中间数据。由此,能够更有效地生成动画视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数字化器5及电子笔6的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计算机1在显示器2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计算机1的功能框的大致框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控制点变更部10所执行的控制点变更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控制点变更处理的说明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控制点变更处理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图3所示的中间数据生成部11所执行的中间数据生成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在图7的步骤S12、S13、S15~S17中使用的“内插”处理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图3所示的描绘处理部12所执行的描绘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通过图9所示的描绘处理而描绘出的笔划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通过图9所示的描绘处理而描绘出的笔划数据的另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通过图9所示的描绘处理而描绘出的笔划数据的又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描绘方法的应用例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在显示器2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的功能框的大致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及脑波测定器7的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的功能框的大致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的功能框的大致框图。
图19是示出由图18所示的笔迹信息取得部14取得的笔迹信息所表示的各文字的具体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数字化器5及电子笔6的图。虽然未图示,但计算机1在内部具有处理器及存储器,构成为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内的程序来执行以下作为计算机1的动作而说明的各种处理。计算机1构成为还具有包括显示器2的输出装置和包括键盘3及触控板4的输入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将计算机1描绘为所谓的笔记本计算机,但也可以由台式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其他种类的计算机来构成计算机1。
数字化器5例如是作为相对于计算机1的外设输入装置而发挥功能的装置,构成为具有用于受理电子笔6的输入的触摸面。数字化器5与计算机1通过universal serial bus(USB)等有线连接或蓝牙(注册商标)等无线连接而连接。数字化器5与电子笔6可以设为能够单向或双向地通信,作为该情况下的通信方式,能够使用静电电容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等各种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化器5也包括作为内置于液晶平板或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发挥功能的装置。
数字化器5构成为在电子笔6处于触摸面上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表示该电子笔6在触摸面上的位置的坐标(X坐标及Y坐标)。当用户使电子笔6在触摸面上移动时,数字化器5取得表示其轨迹的一系列坐标,并逐次作为笔划数据的控制点而向计算机1供给。需要说明的是,1个笔划数据由从电子笔6与触摸面接触的时间点(落笔)到电子笔6从触摸面离开的时间点(抬笔)为止取得的一系列控制点构成。
另外,数字化器5在能够从电子笔6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构成为从电子笔6接收用于识别电子笔6的固有identifier(ID)和表示电子笔6对数字化器5的输入面的按压力的笔压信息。固有ID例如在落笔时从电子笔6朝向数字化器5发送。另一方面,笔压信息从电子笔6朝向数字化器5发送。数字化器5构成为每当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将其向计算机1供给。
计算机1通过将从数字化器5供给的一系列控制点依次存储而作为存储笔划数据的存储装置发挥功能,并且通过进行存储中或已存储的笔划数据的渲染而作为在显示器上进行笔划数据的描绘的描绘装置发挥功能。笔划数据的渲染具体而言通过使用贝塞尔曲线、样条曲线、Catmull-Rom曲线等插值曲线对一系列控制点进行插值来执行。
在此,计算机1在进行笔划数据的描绘前,进行将表示线宽的线宽信息作为元数据而向该笔划数据中包含的各控制点附加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在从数字化器5与各控制点一起供给着笔压信息的情况下,计算机1基于该笔压信息来决定各控制点的线宽。另一方面,在未从数字化器5供给笔压信息的情况下,计算机1将默认的一定值决定为各控制点的线宽。计算机1在描绘笔划数据时,基于附加于各控制点的线宽信息来控制描绘的曲线的线宽。
另外,计算机1在进行笔划数据的描绘前,也进行将表示色彩(例如,线色)的色彩信息作为元数据而向该笔划数据附加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在从数字化器5供给着电子笔6的固有ID且针对各固有ID决定了颜色的情况下,计算机1将根据固有ID而决定的颜色决定为笔划数据的线色。另一方面,在不是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1将默认的值(例如,黑色)决定为笔划数据的线色。计算机1在描绘笔划数据时,基于附加于该笔划数据的线色信息来控制描绘的曲线的线色。
而且,计算机1在描绘对象的笔划数据构成了闭合曲线的情况下(即,在两端的控制点处于相同位置的情况下),在进行该笔划数据的描绘前,也进行将表示填充色的填充色信息作为元数据而向该笔划数据附加的处理。计算机1优选将默认的值(例如,白色或透明)决定为笔划数据的填充色。计算机1在描绘构成闭合曲线的笔划数据时,基于附加于该笔划数据的填充色信息来控制由描绘的曲线包围的区域的填充色。
图2是示出计算机1在显示器2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在该图中示出了用于执行笔划数据的描绘处理的描绘应用的画面的一例。如该图所示,该画面构成为具有窗口W1、W2。
窗口W1是作为用于供计算机1描绘笔划数据的画布发挥功能的区域,在图2的例子中,在该窗口W1内描绘有笔划数据A(1)。笔划数据A(1)是具有5个控制点P1~P5的笔划数据,计算机1利用样条曲线对这5个控制点P1~P5之间进行了插值。
如图2所示,计算机1构成为,在渲染笔划数据时,向各控制点附加切线手柄。附加的控制手柄的数量关于作为端点的控制点成为1个,关于作为中间点的控制点成为2个。在图2中例示出了控制点P2的控制手柄P2a、P2b。各控制点及各控制手柄能够由用户移动,由此,描绘出的笔划数据的形状能够由用户事后变更。除此之外,计算机1具有如下功能:关于在窗口W1内显示的笔划数据,受理用户的线色、线宽、填充色的变更,使该结果反映于描绘中的笔划数据,并且利用分别表示变更后的线色、线宽、填充色的线色信息、线宽信息、填充色信息来更新附加于笔划数据(或其各控制点)的元数据。
另外,计算机1具有基于多个笔划数据来生成动画视频的功能。图2的窗口W2是用于显示成为这样生成动画视频时的关键的笔划数据(以下,称作“关键帧”)的缩略图的窗口。在图2中,示出了准备3个笔划数据A(1)~A(3)作为关键帧的例子。
图3是示出计算机1的功能框的大致框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与基于多个笔划数据的动画视频的生成相关的功能框。如该图所示,计算机1在功能上构成为具有控制点变更部10、中间数据生成部11及描绘处理部12。
首先,对以下的说明中的标号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将各笔划数据记为A(n)。其中,n是1~N的整数。另外,将由控制点变更部10变更了笔划数据A(n)的控制点后的笔划数据记为笔划数据A(n)s或笔划数据A(n)f。标号末尾的s表示是成为中间数据生成的开始(start)点的笔划数据,标号末尾的f表示是成为中间数据生成的结束(finish)点的笔划数据。而且,将中间数据生成部11基于笔划数据A(n)和笔划数据A(n+1)而生成的笔划数据记为中间数据Bn、n+1(k)。其中,k是1~K的整数。除此之外,将笔划数据X(X是A(n)、A(n)s、A(n)f、Bn、n+1(k)中的任一者)的控制点记为PX[m]。其中,m是1~M的整数。
另外,以下说明的控制点变更部10的动作(控制点变更处理)、中间数据生成部11的动作(中间数据生成处理)及描绘处理部12的动作(描绘处理)并列执行。即,在例如由控制点变更部10生成了笔划数据A(n)s、A(n+1)f的情况下,中间数据生成部11不等待笔划数据A(n+1)s的生成就开始与笔划数据A(n)s、A(n+1)f相关的中间数据Bn、n+1(k)的生成。另外,在由中间数据生成部11生成了中间数据Bn、n+1(k)的情况下,描绘处理部12不等待中间数据Bn+1、n+2(k)的生成就开始中间数据Bn、n+1(k)的描绘。通过这样,能够在动画播放时实时地进行中间数据的生成及描绘。
控制点变更部10是受理在图2所示的窗口W2内指定的多个笔划数据A(n)(n是1~N的整数)的输入,基于其中包含的控制点的个数来生成笔划数据A(n)s、笔划数据A(n)f的功能部。以下,参照图4,对控制点变更部10进行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示出控制点变更部10所执行的控制点变更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控制点变更部10构成为将步骤S2~S6的处理对1~N-1的变量n反复执行(步骤S1)。
在步骤S2、S3中,控制点变更部10取得笔划数据A(n)(第四笔划数据)中包含的多个控制点(第四控制点)的个数PN(n)和笔划数据A(n+1)(第五笔划数据)中包含的多个控制点(第五控制点)的个数PN(n+1)。接着,控制点变更部10算出所取得的2个个数PN(n)、PN(n+1)的最小公倍数LCM(步骤S1)。然后,通过对笔划数据A(n)追加LCM-PN(n)个控制点来生成具有LCM个控制点(第一控制点)的笔划数据A(n)s(第一笔划数据)(步骤S5),并且通过对笔划数据A(n+1)追加LCM-PN(n+1)个控制点来生成具有LCM个控制点(第二控制点)的笔划数据A(n+1)f(第二笔划数据)(步骤S6)。
图5是图4所示的控制点变更处理的说明图。在该图的例子中,笔划数据A(n)具有4个控制点P1~P4,笔划数据A(n+1)具有3个控制点P1~P3。在该情况下,最小公倍数LCM成为12,因此笔划数据A(n)s、A(n+1)f分别如图5的下排所示,成为具有12个控制点P1~P12的笔划数据。
在此,控制点变更部10优选以尽量不使作为描绘结果的曲线的形状改变的方式对各笔划数据A(n)追加新的控制点。另外,各笔划数据A(n)原本具有的控制点可以留在原来的位置,在为了维持曲线的形状而优选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位置。
另外,控制点变更部10以使关于各n得到的2个变更后的笔划数据A(n)s、A(n+1)f的控制点数互相相等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可,并非必须如图4及图5所示那样使控制点数成为最小公倍数LCM。
例如,图6是图4所示的控制点变更处理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使笔划数据A(n)s、A(n+1)f的控制点数与笔划数据A(n)的控制点的个数PN(n)和笔划数据A(n+1)的控制点的个数PN(n+1)中的较少一方一致的例子。更具体而言,由于个数PN(n)是4,个数PN(n+1)是3,所以笔划数据A(n)s、A(n+1)f的控制点数分别设为3。在该情况下,笔划数据A(n+1)f成为与笔划数据A(n+1)相同的数据。另一方面,笔划数据A(n)s成为从笔划数据A(n)去除1个控制点后的数据。由此,可预想描绘了笔划数据A(n)s的情况下的结果与描绘了笔划数据A(n)的情况下的结果不同,但如后所述,由于笔划数据A(n)s仅用于中间数据的生成,在动画视频的描绘中使用笔划数据A(n),所以控制点的除去未必会对动画视频的描绘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返回图3,中间数据生成部11是通过使多个控制点分别移动来生成使笔划数据移动而成的中间数据的功能部。更具体而言,构成为受理包括M个控制点PA(n)s[m](第一控制点)的笔划数据A(n)s(第一笔划数据)和包括M个控制点PA(n+1)s[m](第二控制点)的笔划数据A(n+1)f(第二笔划数据),针对M个控制点PA(n)s[m]中的各控制点PA(n)s[m],通过该控制点PA(n)s[m]和与该控制点PA(n)s[m]对应的控制点PA(n+1)s[m]的内插来生成控制点PBn、n+1(k)[m],由此生成包括与M个控制点PA(n)s[m]一一对应的M个控制点PBn、n+1(k)[m](第三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即中间数据Bn、n+1(k)。以下,参照图7,对中间数据生成部11所进行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示出中间数据生成部11所执行的中间数据生成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中间数据生成部11针对变量n、k、m中的各变量进行环处理。具体而言,构成为将步骤S11~S17的处理对1~N-1的变量n反复执行(步骤S10),关于各n,将步骤S12~S17的处理对1~K的变量k反复执行(步骤S11),关于各k,将步骤S15~S17的处理对1~M的变量m反复执行(步骤S14)。
步骤S12、S13的处理是与笔划数据的整体相关的处理,中间数据生成部11针对与笔划数据A(n)s、A(n+1)f对应地生成的K个中间数据Bn、n+1(k)中的各中间数据Bn、n+1(k)执行步骤S12、S13的处理。具体而言,中间数据生成部11通过表示笔划数据A(n)、A(n+1)的线色的线色信息(第一及第二线色信息)的内插来算出表示中间数据Bn、n+1(k)的线色的线色信息(第三线色信息)(步骤S12),通过表示笔划数据A(n)、A(n+1)的填充色的填充色信息(第一及第二填充色信息)的内插来算出表示中间数据Bn、n+1(k)的填充色的填充色信息(第三填充色信息)(步骤S13)。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内插”的详情将在后文叙述。
在此,中间数据生成部11执行步骤S13的仅是笔划数据A(n)、A(n+1)分别构成了闭合曲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笔划数据A(n)、A(n+1)分别包括上述的表示填充色的信息(第一及第二填充色信息),中间数据生成部11基于该信息来算出各中间数据Bn、n+1(k)的填充色。
步骤S15~S17的处理是针对各控制点的处理,中间数据生成部11针对中间数据Bn、n+1(k)的M个控制点PBn、n+1(k)[m]中的各PBn、n+1(k)[m]执行步骤S15~S17的处理。具体而言,中间数据生成部11通过控制点PA(n)s[m]、PA(n+1)f[m]的X坐标的内插来算出控制点PBn、n+1(k)[m]的X坐标(步骤S15),通过控制点PA(n)s[m]、PA(n+1)f[m]的Y坐标的内插来算出控制点PBn、n+1(k)[m]的Y坐标(步骤S16),通过表示控制点PA(n)s[m]、PA(n+1)f[m]的线宽的线宽信息的内插来算出表示控制点PBn、n+1(k)[m]的线宽的线宽信息(步骤S17)。
图8是在步骤S12、S13、S15~S17中使用的“内插”处理的说明图。该图示出针对各控制点的处理(步骤S15~S17)的原理,如该图所示,例如第k个中间数据Bn、n+1(k)的第m个控制点PBn、n+1(k)[m]通过对笔划数据A(n)s的第m个控制点PA(n)s[m]和笔划数据A(n+1)f的第m个控制点PA(n+1)f[m]以k/(K+1):1-k/(K+1)进行内插而算出。若将此以数学式写出,则如以下的式(1)~(3)这样表示。其中,X1、Y1、W1分别是控制点PA(n)s[m]的X坐标、Y坐标、线宽信息,X2、Y2、W2分别是控制点PA(n+1)f[m]的X坐标、Y坐标、线宽信息,X3、Y3、W3分别是控制点PBn、n+1(k)[m]的X坐标、Y坐标、线宽信息。
在步骤S12、S13中进行的内插处理的思考方式也与式(1)~(3)相同。不过,在该情况下,成为针对各笔划数据而非各控制点的处理。具体而言,使用以下的式(4)(5)来算出线色信息及填充色信息。在式(4)(5)中,LC1、FC1分别是笔划数据A(n)s的线色信息及填充色信息,LC2、FC2分别是笔划数据A(n+1)f的线色信息及填充色信息,LC3、FC3分别是中间数据Bn、n+1(k)的线色信息及填充色信息。
返回图3,描绘处理部12是依次描绘上述的关键帧中包含的多个笔划数据A(1)~A(N)和基于它们而生成的各中间数据的功能部。以下,参照图9,对描绘处理部12所进行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示出描绘处理部12所执行的描绘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描绘处理部12针对变量n、k中的各变量进行环处理。具体而言,构成为将步骤S21~S28的处理对1~N的变量n反复执行(步骤S20),关于各n,将步骤S26~S28的处理对1~K的变量k反复执行(步骤S11)。
步骤S21~S24的处理是与关键帧中包含的笔划数据A(n)的描绘相关的处理。若具体说明,则描绘处理部12首先执行笔划数据A(n)的描绘(步骤S21)。在该描绘中,如上所述,描绘处理部12进行基于规定的插值曲线的一系列控制点PA(n)[m]的插值。另外,描绘的曲线的线色、线宽、填充色通过从附加于笔划数据A(n)的元数据分别读入线色信息、线宽信息、填充色信息来决定。
在步骤S21中执行描绘后,描绘处理部12判定变量n是否与N相等,若相等则结束描绘处理。在结束后的画面上,留下描绘有笔划数据A(N)的状态。另一方面,若不相等,则等待规定时间经过(步骤S23),并将描绘的笔划数据A(n)从画面上擦除(步骤S24)。
将笔划数据A(n)从画面上擦除后的描绘处理部12接着依次进行基于笔划数据A(n)、A(n+1)而生成的K个中间数据Bn、n+1(k)的描绘(步骤S25)。该描绘处理具体而言由描绘中间数据Bn、n+1(k)的处理(步骤S26)、在描绘后等待规定时间经过的处理(步骤S27)及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描绘的中间数据Bn、n+1(k)从画面上擦除的处理(步骤S28)构成。
在步骤S26中进行的中间数据Bn、n+1(k)的描绘处理的内容与在步骤S21中进行的笔划数据A(n)的描绘处理基本上是同样的。若具体说明,则描绘处理部12通过规定的插值曲线来进行一系列控制点PBn、n+1(k)[m]的插值。另外,作为描绘的曲线的线色信息,使用在图7的步骤S12中关于中间数据Bn、n+1(k)决定的线色信息。另外,作为描绘的曲线的线宽信息,使用在图7的步骤S17中关于M个控制点PBn、n+1(k)[m]中的各控制点PBn、n+1(k)[m]决定的线宽信息。而且,在图7的步骤S13中算出了填充色信息的情况下,基于算出的填充色信息,进行相当于由中间数据Bn、n+1(k)构成的闭合曲线的内侧的区域的填充。
图10是示出通过图9所示的描绘处理而描绘出的笔划数据的一例的图。在该图中示于曲线上的白圈表示笔划数据的控制点,这一点在后述的图11、图12、图15中也是同样的。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点的显示能够开启关闭。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描绘处理的说明上,使控制点显示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控制点不显示。在图10中图示出了作为关键帧的笔划数据A(1)、A(2)和基于它们而生成的3个中间数据B1、2(1)~B1、2(3)。另外,在该图所示的笔划数据A(1)、A(2)上未附加笔压信息,因此,曲线的线宽为默认的一定值。在此,作为关键帧的笔划数据A(1)、A(2)被预先描绘(渲染)并存储于存储器内。另一方面,中间数据B1、2(1)~B1、2(3)在每次使关键帧的控制点移动时被实时地描绘(渲染),因此整体的帧数不变化(以下也是同样)。
如图10所示,各中间数据B1、2(1)~B1、2(3)的形状成为表示笔划数据A(1)逐渐变化且最终成为笔划数据A(2)为止的期间的形状。描绘处理部12使笔划数据A(1)的各控制点朝向对应的笔划数据A(2)的控制点移动,通过针对各该移动进行渲染,用户会观察到笔划数据A(1)逐渐变化且经由中间数据B1、2(1)~B1、2(3)而最终成为笔划数据A(2)这一动画视频。
图11是示出通过图9所示的描绘处理而描绘出的笔划数据的另一例的图。该图与图10的区别在于在笔划数据A(2)上附加有笔压信息这一点。根据该笔压信息而决定了线宽信息的结果是,如该图所示,笔划数据A(2)的线宽不再是一定值,出现了比笔划数据A(1)的线宽(默认的一定值)粗的部分。
关于该粗的部分,各中间数据B1、2(1)~B1、2(3)的线宽如图11所示,从笔划数据A(1)的线宽逐渐变化且最终成为笔划数据A(2)的线宽。因此,通过描绘处理部12将笔划数据A(1)、中间数据B12(1)~B1、2(3)、笔划数据A(2)按照图11的箭头所示的顺序描绘,用户会观察到从笔划数据A(1)的线宽逐渐变化且最终成为笔划数据A(2)的线宽这一动画视频。
图12是示出通过图9所示的描绘处理而描绘出的笔划数据的又一例的图。该图与图12的区别在于笔划数据A(1)、A(2)都构成了闭合曲线且分别被分配了填充色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笔划数据A(1)、A(2)各自的填充色设为相同颜色。如该图所示,在笔划数据A(1)、A(2)是闭合曲线的情况下,各中间数据B1、2(1)~B1、2(3)也成为闭合曲线。另外,各中间数据B1、2(1)~B1、2(3)的内侧的区域基于在图7的步骤S13中算出的填充色信息而与笔划数据A(1)、A(2)同样地被填充。
如以上说明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中,通过使笔划数据的各控制点移动(例如,通过内插来求出中间数据的控制点),来生成使笔划数据移动而成的中间数据(中间数据Bn、n+1(k)等)。这样的中间数据的生成与通过插值处理来追加中间帧的情况相比能够以低的处理负荷执行,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能够更有效地生成动画视频。具体而言,能够解决存储器使用量变大这一问题和无法直到中间帧的生成处理结束为止观察动画视频这一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由于生成统一了控制点数的暂时性的笔划数据(笔划数据A(n)s、A(n+1)f等),基于它们来生成中间数据,所以能够与作为关键帧的笔划数据(笔划数据A(n)等)的控制点数无关地生成动画视频。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描绘方法的应用例的图。在本应用例中,预先准备分别包括多个笔划数据的2张关键帧G(1)、G(2),由计算机1自动地生成表示从关键帧G(1)向关键帧G(2)的迁移的动画视频。以下,具体说明。
计算机1当受理了关键帧G(1)、G(2)的输入时,将关键帧G(2)内的多个笔划数据中的任一者与关键帧G(1)中包含的多个笔划数据中的各笔画数据建立对应。该对应建立可以通过计算机1的自动处理来进行,也可以由用户手动进行。例如,可以按照描绘了笔划的顺序来将各笔划建立对应,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从输入装置选择G(1)的第r个描绘的笔划和G(2)的第s(s是与r不同的正的整数)个描绘的笔划。在关键帧G(1)和关键帧G(2)中笔划数据的个数不同的情况或想要按照与描绘了笔划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建立对应的情况等下,计算机1优选受理用户的对应建立的指定。关于此,例如,存在在一方的关键帧中由1个笔划数据构成的线在另一方的关键帧中被分割成2个以上的笔划数据的情况,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则上优选将在时间序列上先生成的笔划数据设为对应建立的对象。在图13中,在说明的关系上,例示性地将在关键帧G(1)中第一个描绘的笔划与在关键帧G(2)中第一个描绘的笔划建立对应,如中间数据I(1)、I(2)这样使控制点移动,通过针对各该移动进行渲染来使各笔划显示。
计算机1针对建立了对应的笔划数据的各组进行基于图3所示的控制点变更部10、中间数据生成部11及描绘处理部12的处理。其中,中间数据生成部11的处理的结果是,分别生成多个中间数据。在图13中,作为这样生成的中间数据的例子而示出了2张中间数据I(1)、I(2)。然后,由描绘处理部12按照关键帧G(1)、中间数据I(1)、I(2)、关键帧G(2)的顺序来描绘各自之中包含的笔划数据(包括中间数据)。这样,由计算机1生成基于分别包括多个笔划数据的2张关键帧的动画视频。
在图13的例子中,从通过多个笔划数据而描绘了朝向侧面的人物的关键帧G(1)到示出该人物朝向正面的状态的关键帧G(2),自动地生成自然表现了人物转身的样子的动画视频。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能够自动地生成2张关键帧之间的中间数据,得到自然的动画视频。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像G(2)中表现出了人物的右眼,但在图像G(1)中,该右眼的笔划以与脸颊的笔划重叠的状态描绘出。由此,能够生成在原来的图像G(1)中看不到的右眼逐渐出现而看得到的动画视频。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在显示器2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在即使根据1个笔划数据也能够生成动画视频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不同。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是同样的,因此,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着眼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来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1个笔划数据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对于多个笔划数据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动画视频的生成。
图14示出了在图2中也示出的描绘应用的画面。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描绘应用的画面上显示用于指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的动作类别指定按钮B1~B4。在动作类别指定按钮B1~B4各自的表面上描绘了表示动作的内容的画。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虽然例示了4个动作类别指定按钮B1~B4,但动作类别指定按钮的数量只要是1个以上即可。另外,对各动作类别指定按钮分配的动作的内容也不限于图示的内容。
在图14的窗口W1内,示出了作为一例的笔划数据A和在显示有该笔划数据A的状态下用户按下了动作类别指定按钮B1的情况下的笔划数据A的动作。如该图所示,计算机1根据用户按下了动作类别指定按钮B1而沿着图示的箭头C的方向(画面内的上下方向)在上下方向上使笔划数据A的控制点移动,通过针对各该移动进行渲染来生成并描绘笔划数据的动画视频。以下,关于用于实现此的计算机1的动作,参照图15进行详细说明。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的功能框的大致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在功能上构成为具有关键帧生成部13a。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该图中未示出,但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也具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控制点变更部10、中间数据生成部11及描绘处理部12(参照图3)。
关键帧生成部13a是取得在动作类别指定按钮被按下的时间点下为活动状态的窗口内描绘的笔划数据A,基于该笔划数据A和由动作类别指定按钮指定的动作的内容来生成表示笔划数据A内的各控制点的移动目的地的多个笔划数据A(1)~A(N)(变化信息)的功能部。生成的笔划数据A(1)~A(N)分别作为上述的关键帧而向图3所示的控制点变更部10供给。作为其结果,由图3所示的描绘处理部12描绘动画视频。
图14示出了关键帧生成部13a所生成的笔划数据A(1)~A(N)的例子。在该例中,N=5,笔划数据A(1)设为笔划数据A自身,笔划数据A(2)设为使笔划数据A向上方向平行移动规定距离而成的数据,笔划数据A(3)设为笔划数据A自身,笔划数据A(4)设为使笔划数据A向下方向平行移动规定距离而成的数据,笔划数据A(5)设为笔划数据A。
通过关键帧生成部13a这样生成笔划数据A(1)~A(5),由描绘处理部12描绘的动画视频成为如下:笔划数据A首先向上方向平行移动,接着返回原来的位置,再向下方向平行移动,然后返回原来的位置。即,笔划数据A上下移动这一内容的动画视频通过笔划数据的控制点的移动和针对各该移动的渲染来描绘。
同样,若按下按钮B2则是旋转运动,若按下按钮B3则是曲线运动,若按下按钮B4则是锯齿运动等,能够利用按钮来执行预先确定的控制点的移动方法。运动的种类不限于这些例子,包括各种各样的运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钮的显示设为概念性地表示运动的显示,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图像、图标等显示。
如以上说明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由于关键帧生成部13a基于由用户确定的1个笔划数据来生成向图3所示的控制点变更部10供给的多个笔划数据(关键帧),所以能够利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计算机1的功能(即,通过使笔划数据的各控制点移动且针对各该移动进行渲染来生成使笔划数据移动而成的中间数据的功能),生成1个笔划数据进行与用户的指定对应的动作这一内容的动画视频。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由动作类别指定按钮指定的动作的内容,不仅是图14所例示的移动、旋转,也可以设为能够执行线色、线宽、填充色的变化、形状的变化。例如,若是将线宽的变化指定为动作的内容的情况,则由关键帧生成部13a生成的多个笔划数据A(1)~A(N)作为表示线宽的变化的线宽信息发挥功能。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及脑波测定器7的图。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在基于由脑波测定器7取得的脑波信息而非动作类别指定按钮来使笔划数据的控制点移动,通过针对各该移动的渲染处理来生成动画视频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不同。其他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是同样的,因此,以下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着眼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来进行说明。
脑波测定器7例如设置于用户的头部来使用,构成为能够测定用户的脑波。对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供给表示由脑波测定器7测定出的脑波的脑波信息。
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的功能框的大致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在功能上构成为具有关键帧生成部13b。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该图中未示出,但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也具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控制点变更部10、中间数据生成部11及描绘处理部12(参照图3)。
关键帧生成部13b是基于从脑波测定器7供给的脑波信息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基于预先由用户在指定的窗口内描绘的笔划数据A和所决定的动作的内容来生成表示笔划数据A内的各控制点的变化内容的多个笔划数据A(1)~A(N)(变化信息)的功能部。生成的笔划数据A(1)~A(N)分别作为上述的关键帧而向图3所示的控制点变更部10供给。作为其结果,由图3所示的描绘处理部12描绘动画视频。
关键帧生成部13b在基于脑波信息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时,首先从脑波信息取得表示用户的情绪的情绪信息。然后,根据由情绪信息表示的用户的情绪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例如,可考虑在用户喜悦的情况下设为弹跳的动作,在用户低落的情况下设为两端的位置下降的动作。作为更具体的处理,关键帧生成部13b将情绪信息与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预先建立对应并存储,基于该存储内容而根据情绪信息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是笔划数据的位置的变化(即,X坐标及Y坐标中的至少一方的变化),关于笔划数据的线色、线宽、填充色等附加的信息的变化,关键帧生成部13b也可以决定为动作的内容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在用户喜悦的情况下,可以以向暖色系的颜色变化的方式决定线色及填充色的变化,在用户低落的情况下,可以以向冷色系的颜色变化的方式决定线色及填充色的变化。
通过关键帧生成部13b这样决定笔划数据A的动作的内容并基于所决定的内容来生成笔划数据A(1)~A(5),能够通过笔划数据A的动作来表现该时间点下的用户的情绪。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由于关键帧生成部13b基于脑波信息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基于所决定的内容来生成向图3所示的控制点变更部10供给的多个笔划数据(关键帧),所以能够利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计算机1的功能(即,通过使笔划数据的各控制点移动并针对各该移动进行渲染来生成使笔划数据变化而成的中间数据的功能),通过笔划数据的动作来表现用户的情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脑波测定器7,但例如也可以将利用电子笔书写文字等时的脑波数据与数字墨水数据建立关联并预先存储,通过根据电子笔的数字墨水数据取得脑波数据来取得情绪信息。另外,不仅是脑波,情绪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生物信息来取得。例如,可以将能够根据脉搏、心律、血压、步数、空间感测等生物信息来检测情绪信息的各种装置取代脑波测定器7而使用或与脑波测定器7一起使用。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的功能框的大致框图。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在从用户的笔迹取得表示用户的性格的个性信息,基于取得的个性信息使笔划数据的控制点移动,通过针对各该移动的渲染处理来生成动画视频这一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不同。其他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是同样的,因此,以下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着眼于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来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在功能上构成为具有笔迹信息取得部14和关键帧生成部13c。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该图中未示出,但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也具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控制点变更部10、中间数据生成部11及描绘处理部12(参照图3)。
笔迹信息取得部14是取得表示由用户书写的一个以上的文字的笔迹信息的功能部。若具体说明,则笔迹信息取得部14可以设为取得由用户例如使用电子笔6(参照图1)输入的一个以上的笔划数据构成的笔划数据群SG,通过对该笔划数据群SG实施规定的识别处理来取得笔迹信息,也可以设为取得通过利用扫描仪(未图示)对写在纸面等上的文字进行扫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PIC,通过对该图像数据PIC实施规定的识别处理来取得笔迹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8的虚线箭头所示,也可以将通过用户的指定而被设为动作的对象的笔划数据A(向关键帧生成部13c供给的笔画数据)用作构成笔划数据群SG的一个以上的笔划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
从笔划数据群SG取得的笔迹信息构成为针对各文字而包括构成该文字的一个以上的笔划数据的组合。在此,在各个笔划数据中,如上所述,包括一系列控制点和元数据。各元数据与控制点建立关联并存储。元数据除了包括上述的笔压信息、线宽信息、色彩信息、填充色信息等之外,还可以包括浓淡信息、表示日期·时刻的时间戳信息、表示相对于电子笔6的输入面的角度的倾斜信息、表示绕着电子笔6的输入面的法线的旋转角的旋转信息、表示书写速度的速度信息等。这些元数据中的包含于构成笔划数据群SG的笔划数据的元数据也向笔迹信息继承。
关键帧生成部13c是基于笔迹信息取得部14取得的笔迹信息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基于预先由用户在指定的窗口内描绘的笔划数据A和所决定的动作的内容来生成表示笔划数据A内的各控制点的移动目的地的多个笔划数据A(1)~A(N)(变化信息)的功能部。生成的笔划数据A(1)~A(N)分别作为上述的关键帧而向图3所示的控制点变更部10供给。作为其结果,由图3所示的描绘处理部12描绘动画视频。
关键帧生成部13c构成为在基于笔迹信息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时,首先从笔迹信息取得表示用户的性格的个性信息。以下,关于这一点,参照图19进行具体说明。
图19是示出由笔迹信息取得部14取得的笔迹信息所表示的各个文字的具体的例子的图。图19(a)(b)(c)所示的文字分别是汉字的“口”“子”“様”,图示的特征E1~E4表示能够读取用户的性格的笔迹的特征。若具体说明,则特征E1被称作“转折角型”,表示“规规矩矩”“按照规则行事”这一用户的性格。特征E2被称作“下开型”,表示“随机应变”“考虑周到”“富有妥协性”这一用户的性格。特征E3被称作“弱钩型”,表示“敏捷麻利但缺乏责任感”这一用户的性格。特征E4被称作“起笔偏差型”,表示“感性派,拘泥于兴趣爱好”这一用户的性格。
这样,根据笔迹信息,能够读取各种各样的用户的性格。在上述的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许多关于这一点的具体的例子。关键帧生成部13c构成为通过利用这样的笔迹信息的性质分析笔迹信息来取得表示用户的性格的个性信息。
在此,在笔迹信息是从笔划数据群SG取得的笔迹信息的情况下,关键帧生成部13c能够基于与各个控制点建立了关联的元数据来取得个性信息。若举出一例,则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起笔扭转型”“起笔工整型”这一笔迹特征如非专利文献1的第5页所记载那样,对起笔部的扭转的有无这一形状面考虑了笔压的强弱。在非专利文献1中,根据写在纸上的线的粗细来读取笔压的强弱,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通过使用元数据内的笔压信息,能够得到作为直接测定出的数据的笔压,因此能够更细致地判定笔迹的特征。
取得了个性信息的关键帧生成部13c根据由个性信息表示的用户的性格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作为更具体的处理,关键帧生成部13c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关键帧生成部13b同样,将个性信息与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预先建立对应并存储,基于该存储内容而根据个性信息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不仅是笔划数据的位置的变化(即,X坐标及Y坐标中的至少一方的变化),关于与构成笔划数据的控制点建立了关联的线色、线宽、填充色等元数据的变化,也可以决定为控制点的动作的内容的一部分或全部”这一点在关键帧生成部13c中也是同样的。
通过关键帧生成部13c如以上这样决定笔划数据A的动作的内容并基于所决定的内容来生成笔划数据A(1)~A(5),能够通过笔划数据A的动作来表现该时间点下的用户的性格。
如以上说明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由于关键帧生成部13c基于由笔迹信息取得部14取得的笔迹信息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基于所决定的内容来生成向图3所示的控制点变更部10供给的多个笔划数据(关键帧),所以能够利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计算机1的功能(即,通过使笔划数据的各控制点移动并针对各该移动进行渲染来生成使笔划数据变化而成的中间数据的功能),通过笔划数据的动作来表现用户的性格。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各控制点的X坐标、Y坐标及线宽、各笔划数据的线色及填充色分别进行内插来生成中间数据,但也可以将除此以外的参数也设为内插的对象。例如,在作为关键帧的笔划数据是描绘于3维空间内的数据(即,3D数据)的情况下,优选将各控制点的Z坐标也设为内插的对象。在该情况下,使构成笔划数据的控制点的各坐标(X坐标、Y坐标及Z坐标)分别移动。
另外,上述的式(1)~(5)以沿着直线的内插为前提,但也可以通过沿着规定的曲线的内插来生成中间数据。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关键帧生成部13b根据用户的情绪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关键帧生成部13c根据用户的性格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但也可以将它们相结合,根据包括用户的情绪及性格中的至少一方的用户的特征来决定笔划数据的动作的内容。通过这样,能够实现更接近用户的意思的笔划数据的动作。
标号说明
1 计算机
2 显示器
3 键盘
4 触控板
5 数字化器
6 电子笔
7 脑波测定器
10 控制点变更部
11 中间数据生成部
12 描绘处理部
13a~13c 关键帧生成部
14 笔迹信息取得部
A(n) 笔划数据
B1~B4 动作类别指定按钮
Bn、n+1(k) 中间数据
E1~E4 笔迹的特征
P1~P12 控制点
P2a、P2B 控制手柄
PIC 图像数据
PX[m] 笔划数据X的控制点
SG 笔划数据群
W1、W2 窗口。

Claims (12)

1.一种描绘装置,描绘包括多个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其中,具备:
控制点变更部,该控制点变更部受理包括多个第四控制点的第四笔划数据和包括多个第五控制点的第五笔划数据,基于所述多个第四控制点的个数和所述多个第五控制点的个数来生成第一笔划数据和第二笔划数据,该第一笔划数据包括多个第一控制点,该第二笔划数据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控制点;
中间数据生成部,受理所述第一笔划数据和所述第二笔划数据,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各个第一控制点,通过该第一控制点和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点的内插来生成第三控制点,由此生成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建立了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三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即一个以上的中间数据;及
描绘处理部,至少依次描绘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描绘装置,
所述第一及第二笔划数据分别包括表示填充色的第一及第二填充色信息,
所述中间数据生成部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填充色信息的内插来生成表示所述中间数据的填充色的第三填充色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描绘装置,
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所述多个第二控制点及所述多个第三控制点分别包括X坐标及Y坐标,
所述中间数据生成部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各个第一控制点,通过该第一控制点的X坐标和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点的X坐标的内插来生成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第三控制点的X坐标,通过该第一控制点的Y坐标和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点的Y坐标的内插来生成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第三控制点的Y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描绘装置,
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所述多个第二控制点及所述多个第三控制点分别包括表示线宽的线宽信息,
所述中间数据生成部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各个第一控制点,通过该第一控制点的线宽信息和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点的线宽信息的内插来生成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第三控制点的线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描绘装置,
所述描绘处理部依次描绘所述第四笔划数据、所述中间数据及所述第五笔划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描绘装置,
所述控制点变更部以使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个数成为所述多个第四控制点的个数和所述多个第五控制点的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式生成所述第一及第二笔划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描绘装置,
所述控制点变更部以使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个数与所述多个第四控制点的个数和所述多个第五控制点的个数中的较小一方相等的方式生成所述第一及第二笔划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描绘装置,
所述多个第二控制点的个数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个数相同。
9.一种描绘方法,通过使用插值曲线对多个控制点进行插值来描绘包括所述多个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受理包括多个第四控制点的第四笔划数据和包括多个第五控制点的第五笔划数据,基于所述多个第四控制点的个数和所述多个第五控制点的个数来生成第一笔划数据和第二笔划数据,该第一笔划数据包括多个第一控制点,该第二笔划数据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控制点;
受理所述第一笔划数据和所述第二笔划数据,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各个第一控制点,通过该第一控制点和与该第一控制点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点的内插来生成第三控制点,由此生成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三控制点的笔划数据即一个以上的中间数据;及
依次描绘与所述第一笔划数据对应的数据、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数据及与所述第二笔划数据对应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描绘方法,
所述多个第二控制点的个数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个数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描绘方法,
以使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个数成为所述多个第四控制点的个数和所述多个第五控制点的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式生成所述第一及第二笔划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描绘方法,
以使所述多个第一控制点的个数与所述多个第四控制点的个数和所述多个第五控制点的个数中的较小一方相等的方式生成所述第一及第二笔划数据。
CN201780069699.9A 2017-01-11 2017-10-04 描绘装置及描绘方法 Active CN1099642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2435 2017-01-11
JP2017-002435 2017-01-11
JP2017-033285 2017-02-24
JP2017033285 2017-02-24
PCT/JP2017/036160 WO2018131230A1 (ja) 2017-01-11 2017-10-04 描画装置及び描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4251A CN109964251A (zh) 2019-07-02
CN109964251B true CN109964251B (zh) 2023-07-21

Family

ID=6284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9699.9A Active CN109964251B (zh) 2017-01-11 2017-10-04 描绘装置及描绘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0317B2 (zh)
CN (1) CN109964251B (zh)
WO (1) WO20181312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49105B1 (ko) * 2019-09-18 2020-08-27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혼합현실 기반 3차원 스케치 장치 및 방법
CN114093220A (zh) * 2020-05-07 2022-02-25 天津洪恩完美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书写学习实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5244A (ja) * 1997-01-29 1998-10-13 Sharp Corp アニメーション表示方法、及びアニメーション表示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H11259669A (ja) * 1998-03-06 1999-09-24 Hitachi Ltd 動画像作成方法および動画像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TW201112062A (en) * 2009-07-14 2011-04-01 Univ Tokyo Draw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2473319A (zh) * 2010-06-16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动画控制装置、动画控制方法及动画控制程序
CN103098098A (zh) * 2010-03-30 2013-05-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动画显示装置
WO2015192270A1 (zh) * 2014-06-19 2015-12-23 福建福昕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在pdf文件中显示笔迹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544A (ja) 1996-07-10 1998-01-27 Sony Corp 陰極線管用酸化物陰極の塗布方法
US6798907B1 (en) * 2001-01-24 2004-09-28 Advanced Digital Systems, Inc. System, computer software produc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processing handwritten data
JP2003178320A (ja) * 2001-12-12 2003-06-27 Mikihiro Oba ストロークデータのモーフィング装置
US8451277B2 (en) * 2009-07-24 2013-05-28 Disney Enterprises, Inc. Tight inbetweening
US20150116283A1 (en) * 2013-10-24 2015-04-30 Livescribe Inc. Paper Strip Presentation Of Grouped Content
US20150206154A1 (en) * 2014-01-18 2015-07-23 Wipro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user attributes
JP6526504B2 (ja) 2015-07-02 2019-06-05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デジタルインク生成装置、デジタルインク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5244A (ja) * 1997-01-29 1998-10-13 Sharp Corp アニメーション表示方法、及びアニメーション表示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H11259669A (ja) * 1998-03-06 1999-09-24 Hitachi Ltd 動画像作成方法および動画像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TW201112062A (en) * 2009-07-14 2011-04-01 Univ Tokyo Draw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3098098A (zh) * 2010-03-30 2013-05-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动画显示装置
CN102473319A (zh) * 2010-06-16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动画控制装置、动画控制方法及动画控制程序
WO2015192270A1 (zh) * 2014-06-19 2015-12-23 福建福昕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在pdf文件中显示笔迹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带约束的图案变形算法生成笔划效果;杨刚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0120(第01期);全文 *
基于曲线拟合的笔迹存储和绘制方法的研究;胡云飞等;《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31030(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31230A1 (ja) 2018-07-19
US11100317B2 (en) 2021-08-24
CN109964251A (zh) 2019-07-02
US20190286894A1 (en)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0150B1 (ko) 아바타 생성 및 편집
CN102915112B (zh) 用于近距离动作跟踪的系统和方法
JP4533087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
US943025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7615214A (zh) 界面控制系统、界面控制装置、界面控制方法及程序
CN102792255A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6502667B (zh) 一种渲染方法及装置
CN112198962A (zh) 一种与虚拟现实设备交互的方法及虚拟现实设备
US979251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selectively outputting two types of ink vector data
CN109964251B (zh) 描绘装置及描绘方法
US9280847B2 (en) Image composition apparatus, image retrieva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02999928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US20120082369A1 (en) Image composition apparatus, image retrieva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8643679B2 (en)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 conversion program and image conversion apparatus
GB2549160A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JPH10207619A (ja)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操作範囲呈示方法
JP580021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640099B (zh) 对象处理装置和对象选择方法
CN106716500B (zh)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深度定义方法
KR100927326B1 (ko) 2 차원 아바타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이 방법이 실행가능한 프로그램으로 기록된 기록 매체
CN10589266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205403B2 (en) Drawing order determining method, drawing method, and drawing apparatus
CN106598315B (zh)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背景图置换方法
US9727224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9190018B2 (en) Vector-based customizable pointing indic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