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8962A - 灯具单元 - Google Patents

灯具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8962A
CN109958962A CN201811588098.1A CN201811588098A CN109958962A CN 109958962 A CN109958962 A CN 109958962A CN 201811588098 A CN201811588098 A CN 201811588098A CN 109958962 A CN109958962 A CN 109958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optical component
lamp unit
opening por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80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8962B (zh
Inventor
井上贵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58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8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8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8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2Forced cooling
    • F21S45/43Forced cooling using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F21S45/48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with mean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lighting devices, e.g. with fin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igh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21V29/50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of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6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parallel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comb-like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灯具单元,能够在尽量抑制灯具单元的大型化的同时实现光学部件的散热对策。灯具单元(10)具备:光源部(12),其具有光源(24);光学部件(16),其用于将光源(24)的光选择性地向灯具前方照射;壁部(20),其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且具有第一开口部(32)与第二开口部(34);风扇(22),其配置于第一开口部(32)而使气流在灯具单元(10)内产生,且用于将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双方冷却。

Description

灯具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单元,特别是涉及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辆用灯具所使用的灯具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根据本车前方的车辆等的位置形成各种配光图案的ADB(AdaptiveDriving Beam,自适应远光系统)控制。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液晶快门来形成各种配光图案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0263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液晶快门存在如果超过耐热温度则光透射特性会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液晶快门的光透射特性发生变化,则难以高精度地形成配光图案。因此,期望抑制液晶快门的温度上升。特别是,由于前照灯的内部容易变为高温,因此液晶快门的升温对策的必要性较高。另一方面,如果在液晶快门等光学部件设置散热结构,则必然会导致灯具单元的大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尽量抑制灯具单元的大型化的同时实现光学部件的散热对策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灯具单元。该灯具单元具备:光源部,其具有光源;光学部件,其用于将光源的光选择性地向灯具前方照射;壁部,其构成灯具单元的外壳,且具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风扇,其配置于第一开口部并使气流在灯具单元内产生,且用于将光源部以及光学部件双方冷却。根据该方式,能够在尽量抑制灯具单元的大型化的同时实现光学部件的散热对策。
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投影透镜,其将经由光学部件的光向灯具前方照射,投影透镜划出气流的通路。另外,在上述任一项的方式中,也可以是,光学部件配置于比光源部靠气流的上游侧。另外,在上述任一项的方式中,也可以是,光学部件配置于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光源部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开口部、光学部件以及第二开口部排列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风扇具有将从旋转轴方向吸入的外部空气向径向排出的结构,且以吸入口连接于第一开口部、排出口朝向光源部侧的方式配置。另外,在上述任一项的方式中,也可以是,光源部具有与光源热连接的散热件,从气流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光学部件、光源、散热件。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投影透镜,其将经由光学部件的光向灯具前方照射,光学部件以及投影透镜以在第一开口部的附近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并划出气流的通路,风扇具有将从旋转轴方向吸入的外部空气向径向排出的结构,吸入口配置于灯具单元的外部,排出口连接于第一开口部。另外,在上述任一项的方式中,也可以是,光源部以及光学部件配置于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在相对于气流相交的方向上排列并划出气流的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将以上的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达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进行转换而得到的,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尽量抑制灯具单元的大型化的同时实现光学部件的散热对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1的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的概略结构的铅垂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灯具单元的概略结构的铅垂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灯具单元的概略结构的铅垂剖视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灯具单元的概略结构的铅垂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灯具单元,12光源部,16光学部件,18投影透镜,20壁部,22风扇,24光源,26散热件,32第一开口部,34第二开口部,36吸入口,38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并非限定发明,而是示例,实施方式所记述的全部特征及其组合并非一定是发明的本质。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者等同的构成要件、部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图所示的各部分的比例尺、形状是为了易于说明而权宜性地设定的,只要未特别提及,就不能被限定性地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的术语的情况下,只要未特别提及,该术语就不表示顺序、重要度,而是用于将某一结构与其他结构区别开来。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1的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的概略结构的铅垂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用粗线箭头图示了风扇22所产生的气流。车辆用灯具1例如是车辆用前照灯装置。车辆用前照灯装置具有配置于车辆前方的左右的一对前照灯单元。一对前照灯单元除了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这一点之外,为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图1中,作为车辆用灯具1,表示的是配置于车辆一侧的前照灯单元的结构。
车辆用灯具1具有:在车辆前方侧具有开口部的灯体2、和将该开口部覆盖的透光罩4。利用灯体2与透光罩4形成灯室6。灯体2在灯具后方侧具有装卸罩8。在灯室6收纳灯具单元10(10A)。灯具单元10固定于未图示的灯托架。灯托架利用自锁螺母以及螺杆等可倾斜移动地支承于灯体2。
灯具单元10具备:光源部12、反射件14、光学部件16、投影透镜18、壁部20、风扇22。
光源部12具有光源24和散热件26。光源24例如是LED(发光二极管)、LD(激光二极管)、有机或者无机EL(电致发光)等半导体发光元件。散热件26由铝等导热性高的材料构成,且与光源24热连接。散热件26具有底板40和多个散热片42。在底板40的一方的主表面,一体地设有多个散热片42。
光源24以发光面朝向上方的方式被确定姿势,并搭载于基板28上。散热件26以多个散热片42配置于底板40的下方的方式被确定姿势,并配置于基板28的下方。基板28载置在底板40的与设有散热片42的一侧为相反侧的主表面,并固定于底板40。
反射件14以使反射件14覆盖光源24的上方的方式固定于光源部12。反射件14具有基于旋转椭圆面的形状的反射面30。反射面30具有第一焦点和位于比第一焦点更靠灯具前方侧的第二焦点。关于反射件14,以光源24的发光部与反射面30的第一焦点大致一致的方式来确定反射件14与光源24之间的位置关系。本说明书中的“与焦点大致一致”是指与焦点重叠的情况或者位于焦点附近的情况。另外,反射件14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的一部分。
光学部件16是用于将光源24的光选择性地向灯具前方照射的部件,配置于反射面30的灯具前方侧。光学部件16被配置成与反射面30的第二焦点大致一致。作为光学部件16,示例的是使被反射面30反射而朝向灯具前方的光源24的光选择性地透射的光透射型光学部件。作为这样的光透射型光学部件的具体例,可举例液晶快门。
液晶快门具有多个液晶元件排列成矩阵状的结构。各液晶元件被独立封装于对置透明电极,对置透明电极夹在垂直方向偏振滤光器与水平方向偏振滤光器之间。各液晶元件通过向电极通电而改变排列,从而能够相互独立地切换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通过组合各液晶元件的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能够在灯具前方形成各种配光图案。液晶快门的结构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投影透镜18由平凸非球面透镜构成,将形成在后方焦点面上的光源像作为反转像投影到灯具前方的虚拟铅垂屏幕上。投影透镜18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光轴上、并且是后方焦点与光学部件16以及反射面30的第二焦点大致一致的位置。另外,投影透镜18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的一部分。从光源24出射的光被反射面30反射而到达光学部件16。该光被光学部件16选择性地截止而向投影透镜18入射。经由光学部件16入射到投影透镜18的光作为大致平行的光向灯具前方照射。由此,与处于透光状态的液晶元件的配置对应形状的配光图案投影到车辆前方。另外,投影透镜18也可以是双凸透镜等。
壁部20在灯具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光源部12以及反射件14与投影透镜18之间。壁部20为大致筒状,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壁部20以筒的中心轴朝向灯具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在壁部20的灯具前方侧以投影透镜18封闭灯具前方侧的开口的方式固定投影透镜18。在壁部20的灯具后方侧固定光源部12。因此,投影透镜18经由壁部20连结于光源部12。也就是说,壁部20作为透镜保持件发挥功能。另外,光学部件16固定于壁部20。
壁部20具有第一开口部32与第二开口部34。第一开口部32以及第二开口部34是将灯具单元10的内侧与外侧连通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壁部20的筒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部32以及第二开口部34。第一开口部32位于铅垂方向下方,第二开口部34位于铅垂方向上方。
风扇22是配置于第一开口部32并使气流在灯具单元10内产生的部件。光源部12、光学部件16以及风扇22以利用风扇22的送风将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双方冷却的方式确定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中,光学部件16配置于第一开口部32与第二开口部34之间。因此,在铅垂方向上,第一开口部32、光学部件16以及第二开口部34重合。另外,光源部12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开口部32、光学部件16以及第二开口部34排列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具体而言是灯具前后方向上。风扇22是具有将从旋转轴方向吸入的外部空气向径向排出的结构的所谓的鼓风机。风扇22以吸入口36连接于第一开口部32、排出口38朝向光源部12侧的方式配置。
风扇22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外侧,并且吸入口36连接于第一开口部32。因此,风扇22的排出口38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外侧。散热件26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的一部分,多个散热片42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外表面。多个散热片42相对于从风扇22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平行地延伸。
风扇22驱动时,灯具单元10外的空气从第二开口部34进入灯具单元10内。该空气沿光学部件16流动而到达第一开口部32。由此,光学部件16被冷却。然后,从吸入口36吸入到风扇22,并从排出口38朝向光源部12排出。从风扇22排出的空气到达光源部12的散热件26,通过多个散热片42之间。由此,光源部12被冷却。
也就是说,当通过风扇22的驱动而产生气流时,配置在该气流上的光学部件16以及光源部12双方被冷却。另外,空气依次流经第二开口部34、光学部件16、第一开口部32、风扇22以及光源部12。因此,光学部件16配置于比光源部12靠气流的上游侧。另外,从第二开口部34流入到灯具单元10内的空气流经夹在光学部件16与投影透镜18之间的空间而向第一开口部32移动。因此,投影透镜18与光学部件16一起划出气流的通路。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包括具有光源24的光源部12、用于将光源24的光选择性地向灯具前方照射的光学部件16、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或者外轮廓的壁部20、以及配置于壁部20的第一开口部32并使气流在灯具单元10内产生的风扇22。而且,风扇22将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双方冷却。
更具体而言,光学部件16配置于第一开口部32与第二开口部34之间。光源部12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开口部32、光学部件16以及第二开口部34排列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风扇22具有使从旋转轴方向吸入的外部空气向径向排出的结构,且以吸入口36连接于第一开口部32、排出口38朝向光源部12侧的方式配置。当风扇22驱动而产生气流时,利用该气流将光源部12与光学部件16双方冷却。
换言之,在透镜保持件的上下设置开口,在下侧的开口配置风扇22。而且,通过风扇22的吸气在灯具单元10内产生气流。由此,灯具单元10内的光学部件16被冷却。另外,在风扇22的送风目的地配置光源部12的散热件26。由此,因光源24的发热而升温的散热件26被冷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一个风扇22将光源部12与光学部件16冷却。因此,与对两者设置各自的冷却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尽量抑制灯具单元10的大型化的同时实现光学部件16的散热对策。另外,也能够抑制灯具单元10的制造成本的上升。
另外,灯具单元10具备投影透镜18。而且,投影透镜18与光学部件16一起划出气流的通路。由此,不增加灯具单元10的部件数量,就能够更可靠地将光学部件16冷却。
另外,光学部件16配置于比光源部12靠气流的上游侧。液晶快门等光学部件16通常比光源24不耐热。因此,通过在比作为热源的光源24靠气流的上游侧配置光学部件16,能够减少光源24的发热给光学部件16带来的影响,抑制因发热导致的光学部件16的性能变化。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灯具单元10除了壁部20的形状和光源部12、光学部件16以及风扇22的配置不同这一点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灯具单元10的结构共同。以下,对于实施方式2的灯具单元10,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共同的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或者省略说明。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灯具单元的概略结构的铅垂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用粗线箭头图示了风扇22所产生的气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收纳于由灯体2以及透光罩4形成的灯室6内。
灯具单元10(10B)具备光源部12、光学部件16、投影透镜18、壁部20、以及风扇22。光源部12具有光源24和与光源24热连接的散热件26。散热件26具有底板40和多个散热片42。光源24以发光面朝向灯具前方的方式被确定姿态并搭载于基板28。散热件26以多个散热片42配置于比底板40更靠灯具后方的方式被确定姿态并配置于基板28的灯具后方侧。基板28载置于底板40的与设有散热片42的一侧为相反侧的主表面并固定于底板40。
光学部件16配置于光源部12的灯具前方侧。投影透镜18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光轴上、并且是后方焦点与光学部件16大致一致的位置。从光源24出射的光直接入射到光学部件16,被光学部件16选择性地截止而向投影透镜18入射。入射到投影透镜18的光作为大致平行的光向灯具前方照射。
壁部20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并包住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固定于壁部20。壁部20具有第一壁部44、第二壁部46、第三壁部48以及第四壁部50。第一壁部44配置于散热片42的灯具后方侧,且沿铅垂方向延伸。第二壁部46从第一壁部44的下端向灯具前方侧延伸。第二壁部46与光源部12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且将光源部12的下方覆盖。第三壁部48从第二壁部46的灯具前方侧的端部向铅垂方向上方延伸。在第三壁部48的上端固定有光学部件16。因此,光源部12配置于光学部件16与第一壁部44之间。另外,光学部件16和底板40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平行地延伸。
在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的上方配置有第四壁部50。第四壁部50与光学部件16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向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第四壁部50的灯具前方侧的端部比光学部件16更向前方延伸,供投影透镜18固定。也就是说,壁部20作为透镜保持件发挥功能。投影透镜18与壁部20一起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在第四壁部50的灯具后方侧的端部固定有底板40。因此,光学部件16配置于投影透镜18与光源部12之间。
壁部20具有第一开口部32与第二开口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32配置于第三壁部48的灯具前方侧。第一开口部32位于第三壁部48与投影透镜18之间,朝向铅垂方向下方。第二开口部34由第一壁部44的上端与第四壁部50的灯具后方侧的端部划出,朝向铅垂方向上方。
另外,光学部件16以及投影透镜18在第一开口部32的附近相互对置地配置,划出从第一开口部32向上方延伸的、气流的第一通路52。第一通路52的上端部与由光学部件16与底板40划出并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第二通路54的上端部连结。第二通路54的下端部与由底板40与第一壁部44划出并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第三通路56的下端部连结。第三通路56的上端部连结于第二开口部34。多个散热片42相对于第三通路56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
风扇22是具有将从旋转轴方向吸入的外部空气向径向排出的结构的所谓的鼓风机。关于风扇22,吸入口36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外部,排出口38连接于第一开口部32。排出口38插入第三壁部48与投影透镜18之间。
当风扇22驱动时,灯具单元10外的空气被从吸入口36吸入风扇22,并从排出口38排出。从排出口38排出的空气从第一开口部32进入灯具单元10内。该空气在第一通路52中向上方前进并到达第四壁部50。由此,光学部件16被冷却。到达第四壁部50的空气碰到第四壁部50而折回,在第二通路54中向下方前进并到达第二壁部46。由此,光学部件16以及光源24被冷却。到达第二壁部46的空气碰到第二壁部46而折回,在第三通路56中向上方前进并到达第二开口部34。在通过第三通路56时,空气通过多个散热片42之间。由此,散热件26被冷却。通过散热件26的冷却使光源24冷却。
也就是说,当通过风扇22的驱动产生气流时,利用该气流将光学部件16以及光源部12双方冷却。另外,空气依次流经风扇22、第一开口部32、光学部件16、光源24、散热件26以及第二开口部34。因此,光学部件16配置于比光源部12靠气流的上游侧。另外,从气流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光学部件16、光源24、散热件26。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中,风扇22也将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双方冷却。由此,不增加灯具单元10的部件数量,就能够更可靠地将光学部件16冷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中,利用兼作透镜保持件的灯具单元的壳体形成管道,从气流的上游侧依次配置有光学部件16、光源24、散热件26。由此,能够减少光源24的发热给光学部件16带来的影响,抑制发热所导致的光学部件16的性能变化。另外,关于光源部12,不仅是散热件26,光源24也配置于气流上。因此,能够将光源24进一步冷却。
另外,光学部件16以及投影透镜18划出第一通路52。而且,风扇22的排出口38连接于第一开口部32。在利用光学部件16与投影透镜18形成空气的流路的情况下,期望光学部件16和投影透镜18之间的距离近。然而,若使光学部件16和投影透镜18靠近,则第一开口部32变窄。对此,通过将风扇22的排出口38连接于第一开口部32,能够缩窄第一开口部32。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灯具单元10除了壁部20的形状和光源部12、光学部件16以及风扇22的配置不同这一点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灯具单元10的结构共同。以下,对于实施方式3的灯具单元10,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共同的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或者省略说明。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灯具单元的概略结构的铅垂剖视图。另外,在图3中,用粗线箭头图示了风扇22所产生的气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收纳于由灯体2以及透光罩4形成的灯室6内。
灯具单元10(10C)具备光源部12、光学部件16、投影透镜18、壁部20、以及风扇22。光源部12具有光源24和与光源24热连接的散热件26。散热件26具有底板40和多个散热片42。光源24以发光面朝向灯具前方的方式被确定姿态并搭载于基板28。散热件26以多个散热片42配置于比底板40更靠灯具后方的方式被确定姿态并配置于基板28的灯具后方侧。基板28载置于底板40的与设有散热片42的一侧为相反侧的主表面并固定于底板40。
光学部件16配置于光源部12的灯具前方侧。投影透镜18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光轴上、并且是后方焦点与光学部件16大致一致的位置。从光源24出射的光直接入射到光学部件16,被光学部件16选择性地截止而向投影透镜18入射。经由光学部件16入射到投影透镜18的光作为大致平行的光向灯具前方照射。
壁部20构成灯具单元10的外壳并包住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固定于壁部20。壁部20是在铅垂方向的上下和灯具前方侧具有开口的壳体形状。在壁部20的灯具前方侧以封闭灯具前方侧的开口的方式固定有投影透镜18。换句话说,壁部20作为透镜保持件发挥功能。铅垂方向下方的开口构成第一开口部32,铅垂方向上方的开口构成第二开口部34。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配置于第一开口部32与第二开口部34之间。因此,在铅垂方向上,第一开口部32、光学部件16以及第二开口部34重合。同样,在铅垂方向上,第一开口部32、光源部12以及第二开口部34重合。
另外,壁部20具有配置于散热片42的灯具后方侧并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第一壁部44。在壁部20内形成第一通路52、第二通路54、以及第三通路56。第一通路52由光学部件16以及投影透镜18划出。第二通路54由光学部件16以及底板40划出。第三通路56由底板40以及第一壁部44划出。各通路相互平行地延伸,分别连结于第一开口部32以及第二开口部34。另外,多个散热片42相对于第三通路56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
风扇22是具有将从旋转轴方向的一方吸入的外部空气向旋转轴方向的另一方排出的结构的所谓的轴流风扇。风扇22的吸入口36连结于第一开口部32,排出口38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外部。
当风扇22驱动时,灯具单元10外的空气从第二开口部34进入到灯具单元10内。该空气的一部分在第一通路52中向下方前进并到达第一开口部32。由此,光学部件16被冷却。另外,其他一部分的空气在第二通路54中向下方前进并到达第一开口部32。由此,光学部件16以及光源24被冷却。另外,其他一部分的空气在第三通路56中向下方前进并到达第一开口部32。在通过第三通路56时,空气通过多个散热片42之间。由此,散热件26被冷却。到达第一开口部32的空气从吸入口36吸入风扇22,并从排出口38向灯具单元10外排出。
也就是说,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沿相对于气流相交的方向(这里是灯具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并划出气流的通路。而且,当通过风扇22的驱动产生气流时,利用该气流将光学部件16以及光源部12双方冷却。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使灯具单元10外的空气从第一开口部32进入灯具单元内,并从第二开口部34向灯具单元10外排出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中,风扇22也将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双方冷却。由此,不增加灯具单元10的部件数量,就能够更可靠地将光学部件16冷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中,由上下开口的透镜保持件形成管道。而且,在管道内,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排列在相对于气流相交的方向上,划出多个气流的通路。由此,不增加灯具单元10的部件数量,就能够更可靠地将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冷却。另外,关于光源部12,不仅是散热件26,光源24也配置于气流上。因此,能够将光源24进一步冷却。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组合各实施方式,或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加入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这样的组合、或加入变形而得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样的新的实施方式相应地具有被组合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各自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3中,能够列举以下的变形例。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灯具单元的概略结构的铅垂剖视图。另外,在图4中,用粗线箭头图示了风扇22所产生的气流。另外,本变形例的灯具单元10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收纳于由灯体2以及透光罩4形成的灯室6内。
本变形例的灯具单元10(10D)所具备的风扇22是具有将从旋转轴方向吸入的外部空气向径向排出的结构的所谓的鼓风机。风扇22的吸入口36连接于第一开口部32,排出口38配置于灯具单元10的外部。当风扇22驱动时,灯具单元10外的空气从第二开口部34进入灯具单元10内。该空气进入第一通路52、第二通路54以及第三通路56,到达第一开口部32。在该过程中,光源部12以及光学部件16被冷却。到达第一开口部32的空气从吸入口36吸入风扇22,并从排出口38向灯具单元10外排出。因此,通过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效果。
各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0是具备投影透镜18、并具有基于旋转椭圆面的形状的反射面30的投射型的反射型灯具。然而,灯具单元10的结构不被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具有基于旋转抛物面的形状的反射面的抛物镜型的反射型灯具等。

Claims (7)

1.一种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部,其具有光源;
光学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光源的光选择性地向灯具前方照射;
壁部,其构成灯具单元的外壳,且具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
风扇,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并使气流在灯具单元内产生,且用于将所述光源部以及所述光学部件双方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投影透镜,其将经由所述光学部件的光向灯具前方照射,
所述投影透镜划出所述气流的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配置于比所述光源部靠所述气流的上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
所述光源部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部、所述光学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排列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
所述风扇具有将从旋转轴方向吸入的外部空气向径向排出的结构,且以吸入口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部、排出口朝向所述光源部侧的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部具有与所述光源热连接的散热件,
从所述气流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所述光学部件、所述光源、所述散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投影透镜,其将经由所述光学部件的光向灯具前方照射,
所述光学部件以及所述投影透镜以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附近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并划出所述气流的通路,
所述风扇具有将从旋转轴方向吸入的外部空气向径向排出的结构,且吸入口配置于灯具单元的外部,排出口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部以及所述光学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在相对于所述气流相交的方向上排列并划出所述气流的通路。
CN201811588098.1A 2017-12-25 2018-12-25 灯具单元 Active CN1099589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8338 2017-12-25
JP2017-248338 2017-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8962A true CN109958962A (zh) 2019-07-02
CN109958962B CN109958962B (zh) 2021-08-10

Family

ID=670233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8098.1A Active CN109958962B (zh) 2017-12-25 2018-12-25 灯具单元
CN201822192457.3U Active CN209386202U (zh) 2017-12-25 2018-12-25 灯具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2457.3U Active CN209386202U (zh) 2017-12-25 2018-12-25 灯具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9131054A1 (zh)
CN (2) CN109958962B (zh)
WO (1) WO20191310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1054A1 (ja) * 2017-12-25 2019-07-0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灯具ユニット
JP7454371B2 (ja) * 2019-12-25 2024-03-22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7459643B2 (ja) 2020-04-30 2024-04-02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FR3115585A1 (fr) * 2020-10-23 2022-04-29 Psa Automobiles Sa Module lumineux avec systeme de dissipation thermique.
JP7454870B2 (ja) * 2022-04-19 2024-03-25 株式会社Reiz 灯具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28426A (ja) * 2001-03-02 2002-11-15 Randakku:Kk 透過資料投影機
JP2008235118A (ja) * 2007-03-22 2008-10-02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78509A (zh) * 2011-07-12 2013-01-1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N202938199U (zh) * 2012-12-18 2013-05-15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机动车大灯组件
CN104728730A (zh) * 2013-12-20 2015-06-2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EP2386795B1 (en) * 2010-05-12 2016-12-21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ighting apparatus
CN106641943A (zh) * 2015-10-30 2017-05-10 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
CN107366867A (zh) * 2016-05-12 2017-11-2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JP2017212060A (ja) * 2016-05-24 2017-11-30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US9982857B2 (en) * 2015-10-20 2018-05-2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lights including moisture management apparatuses
CN209386202U (zh) * 2017-12-25 2019-09-1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灯具单元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28426A (ja) * 2001-03-02 2002-11-15 Randakku:Kk 透過資料投影機
JP2008235118A (ja) * 2007-03-22 2008-10-02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386795B1 (en) * 2010-05-12 2016-12-21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ighting apparatus
CN102878509A (zh) * 2011-07-12 2013-01-1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N202938199U (zh) * 2012-12-18 2013-05-15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机动车大灯组件
CN104728730A (zh) * 2013-12-20 2015-06-2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US9982857B2 (en) * 2015-10-20 2018-05-2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lights including moisture management apparatuses
CN106641943A (zh) * 2015-10-30 2017-05-10 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
CN107366867A (zh) * 2016-05-12 2017-11-2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JP2017212060A (ja) * 2016-05-24 2017-11-30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CN209386202U (zh) * 2017-12-25 2019-09-1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灯具单元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转生: "大功率LED车灯反馈式散热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6202U (zh) 2019-09-13
WO2019131054A1 (ja) 2019-07-04
JPWO2019131054A1 (ja) 2020-12-10
CN109958962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86202U (zh) 灯具单元
US9328892B2 (en) Vehicular lamp
TWI607179B (zh) 透鏡陣列、使用透鏡陣列的車燈透鏡組及使用車燈透鏡組的車燈總成
CN103339439B (zh) 半导体发光模块和车灯
JP5342553B2 (ja) 車両用灯具
US8177402B2 (en) Light module for a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6520003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04315476B (zh) 舞台灯具散热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舞台灯及其散热方法
JP6539665B2 (ja) スポーツ照明器具
CN105209822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6051581A (zh) 一种远近光合一的led照明模组
JP2009266573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3152852A (ja) 車両用灯具
JP6935331B2 (ja) 車両用灯具
US10746371B2 (en) Vehicular lamp
TWM587725U (zh) 照明結構
JP6439341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4056797A (ja) 灯具ユニット
CN109906339A (zh) 车辆用灯具
CN207831251U (zh) 一种具有较小上下开口尺寸的透镜的光学模组
JP2018098087A (ja) 車両用灯具の放熱構造
JP2016100141A (ja) 発光装置
JP6244715B2 (ja) 車両用灯具
KR101976821B1 (ko) 자동차의 조명모듈의 냉각장치
KR101393348B1 (ko) 자동차의 조명모듈의 냉각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