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5474A -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5474A
CN109955474A CN201711409433.2A CN201711409433A CN109955474A CN 109955474 A CN109955474 A CN 109955474A CN 201711409433 A CN201711409433 A CN 201711409433A CN 109955474 A CN109955474 A CN 109955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scales
flabellum
fixedly connected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094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晋波
张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AT HOME HEALTH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AT HOME HEALTH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AT HOME HEALTH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AT HOME HEALTH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094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5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5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5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29C2035/1658Cooling using g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保护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底端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的表面通过导热板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鳞片和第二散热鳞片,所述保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吹风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散热鳞片和第二散热鳞片,当风吹向第一散热鳞片时会带走第一散热鳞片表面的热量,并且气流被第一散热鳞片分流,被导向至第二散热鳞片,从而形成一个空气回流,使得散热效率更高,通过第一扇叶收集气流,通过第二扇叶对气流进行增压,散热速度和空气流量和风压起关联,提高风压可以大大提升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打印机包括3D打印机,三维打印,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3D打印机的喷头作为3D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型的质量。挤出嘴流出丝料的流畅程度和出丝的温度直接影响了3D打印的精度。但如果喷头温度过高会导致其他部件溶解烧毁,因此需要将喷头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现阶段,通常是在喷头处安装有散热风扇,在打印过程中,散热风扇运转产生的震动会影响3D打印机的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具备能够快速散热降低喷头温度的优点,解决了喷头温度过高和打印出的物品成型质量变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保护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底端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的表面通过导热板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鳞片和第二散热鳞片,所述保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吹风装置。
所述吹风装置包括转轴和电机,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鳞片和第二散热鳞片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散热鳞片以打印喷头为中心左右对称,两个第二散热鳞片以打印喷头为中心前后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鳞片的形状为三角形,且第一散热鳞片的张角大小为120度,所述第二散热鳞片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第二散热鳞片位于第一散热鳞片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吹风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吹风装置对称设置在保护外壳的内壁,且吹风装置与第一散热鳞片正对。
优选的,所述第一扇叶的直径为第二扇叶直径的两倍,且第一扇叶位于第二扇叶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为从动齿轮直径的两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散热鳞片和第二散热鳞片,当风吹向第一散热鳞片时会带走第一散热鳞片表面的热量,并且气流被第一散热鳞片分流,被导向至第二散热鳞片,从而形成一个空气回流,使得散热效率更高。
(2)、本发明通过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通过第一扇叶收集气流,通过第二扇叶对气流进行增压,散热速度和空气流量和风压起关联,提高风压可以大大提升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打印喷头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外壳;2、工作平台;3、驱动装置;4、打印喷头;5、导热板;6、第一散热鳞片;7、第二散热鳞片;8、吹风装置;81、转轴;82、第一扇叶;83、第二扇叶;84、电机;85、主动齿轮;86、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包括保护外壳1,设置保护外壳1起到防尘的作用,并且保护外壳1的底部可以选装滚轮,可以方便3D打印机的移动,保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平台2,保护外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的底端有打印喷头4,驱动装置3包括X轴运动装置、Y轴运动装置和Z轴运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3可以使得打印喷头4任意活动,打印喷头4的表面通过导热板5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鳞片6和第二散热鳞片7,第一散热鳞片6和第二散热鳞片7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散热鳞片6以打印喷头4为中心左右对称,两个第二散热鳞片7以打印喷头4为中心前后对称,第一散热鳞片6的形状为三角形,且第一散热鳞片6的张角大小为120度,第二散热鳞片7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第二散热鳞片7位于第一散热鳞片6的外侧,保护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吹风装置8,吹风装置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吹风装置8对称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内壁,且吹风装置8与第一散热鳞片6正对,通过第一散热鳞片6对空气进行导流,使得空气在流过第一散热鳞片6时会沿着第一散热鳞片6的表面分开向两侧,从而使得空气流继续流动向第二散热鳞片7,从而使得空气流受到的阻力减小,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吹风装置8包括转轴81和电机84,转轴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82和第二扇叶83,第一扇叶82的直径为第二扇叶83直径的两倍,且第一扇叶82位于第二扇叶83的外侧,电机8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5,转轴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86,主动齿轮85与从动齿轮86啮合,主动齿轮85的直径为从动齿轮86直径的两倍,由于主动齿轮85的直径较大,从而主动齿轮85每旋转一圈,从动齿轮86都会转动多圈,从而提高了转轴81的旋转速度,使得空气流更加强劲,增强了散热效果。
使用时,电机84运作,带动第一扇叶82和第二扇叶83旋转,通过第一扇叶82收集气流,通过第二扇叶83对气流进行增压,散热速度和空气流量和风压起关联,提高风压可以大大提升散热效率,当风吹向第一散热鳞片6时会带走第一散热鳞片6表面的热量,并且气流被第一散热鳞片6分流,被导向至第二散热鳞片7,从而形成一个空气回流,使得散热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散热鳞片6和第二散热鳞片7,当风吹向第一散热鳞片6时会带走第一散热鳞片6表面的热量,并且气流被第一散热鳞片6分流,被导向至第二散热鳞片7,从而形成一个空气回流,使得散热效率更高。
(2)、本发明通过第一扇叶82和第二扇叶83,通过第一扇叶82收集气流,通过第二扇叶83对气流进行增压,散热速度和空气流量和风压起关联,提高风压可以大大提升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包括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平台(2),所述保护外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的底端有打印喷头(4),所述打印喷头(4)的表面通过导热板(5)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鳞片(6)和第二散热鳞片(7),所述保护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吹风装置(8);
所述吹风装置(8)包括转轴(81)和电机(84),所述转轴(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82)和第二扇叶(83),所述电机(8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5),所述转轴(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86),所述主动齿轮(85)与从动齿轮(86)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鳞片(6)和第二散热鳞片(7)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散热鳞片(6)以打印喷头(4)为中心左右对称,两个第二散热鳞片(7)以打印喷头(4)为中心前后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鳞片(6)的形状为三角形,且第一散热鳞片(6)的张角大小为120度,所述第二散热鳞片(7)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第二散热鳞片(7)位于第一散热鳞片(6)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吹风装置(8)对称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内壁,且吹风装置(8)与第一散热鳞片(6)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82)的直径为第二扇叶(83)直径的两倍,且第一扇叶(82)位于第二扇叶(83)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85)的直径为从动齿轮(86)直径的两倍。
CN201711409433.2A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Pending CN109955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9433.2A CN109955474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9433.2A CN109955474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5474A true CN109955474A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1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9433.2A Pending CN109955474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54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6828A (zh) * 2021-01-28 2021-06-08 南通成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增大铸件密度的高效散热压铸模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0517A1 (en) * 2000-08-15 2002-02-21 Hsu Hul Chun Geometrical streamline flow guiding and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CN105072873A (zh) * 2015-05-12 2015-11-18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6182776A (zh) * 2016-08-09 2016-12-07 渭南高新区火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3d打印机
CN206595596U (zh) * 2017-03-10 2017-10-27 广州钲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电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0517A1 (en) * 2000-08-15 2002-02-21 Hsu Hul Chun Geometrical streamline flow guiding and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CN105072873A (zh) * 2015-05-12 2015-11-18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6182776A (zh) * 2016-08-09 2016-12-07 渭南高新区火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3d打印机
CN206595596U (zh) * 2017-03-10 2017-10-27 广州钲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电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6828A (zh) * 2021-01-28 2021-06-08 南通成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增大铸件密度的高效散热压铸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0424B (zh) 一种多功能组装式3d打印装置及方法
CN105890788B (zh) 空气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
CN206030576U (zh) 一种新式3d打印机喷头
CN205601184U (zh) 一种颗粒材料挤压送丝系统
CN106003728A (zh) 用于圆筒壁成型的3d打印机
CN105751348B (zh) 陶瓷3d打印机及陶瓷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09955474A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
CN204936220U (zh) 同步带驱动式并联臂三维打印机的机架安装结构
CN108995211A (zh) 一种3d打印喷头冷却装置
CN111674044A (zh) 一种全彩3d打印机
CN108127918A (zh) 一种fdm式3d立体打印机
CN209937725U (zh) 一种3d打印平台
CN109397697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机头装置
CN215750784U (zh) Lcd冷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光固化3d打印机
CN206749067U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导丝装置
CN207736758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散热装置
CN108081595A (zh) 一种3d打印机挤出头结构
CN214687947U (zh) 一种3d打印设备
CN205310842U (zh) 多口径的3d打印机喷头模块
CN207859486U (zh) 一种新型近端挤出喷头结构
CN206351547U (zh) 一种桌面式3d打印机
CN107325474A (zh) 环保型水稻秸秆复合高精度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8497676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3d全自动打印机
CN216325101U (zh) 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金属3d打印机
CN106182775A (zh) 一种带有散热喷头的3d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