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0717A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0717A
CN109950717A CN201910348342.5A CN201910348342A CN109950717A CN 109950717 A CN109950717 A CN 109950717A CN 201910348342 A CN201910348342 A CN 201910348342A CN 109950717 A CN109950717 A CN 109950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top plate
card
fool proof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83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0717B (zh
Inventor
李风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83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0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0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0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0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0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蔽壳体及退卡机构,各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接触部及焊接部,遮蔽壳体形成一个收容空间,遮蔽壳体包括顶板及自顶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个侧板,退卡机构位于收容空间内且抵靠于两个侧板中的一个侧板,退卡机构包括推杆及与推杆联动的驱动部,遮蔽壳体还包括自所述顶板靠近退卡机构一侧的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防呆部,防呆部包括自其后端边缘向后延伸形成的弹性支撑部,弹性支撑部横向支撑推杆的内侧表面,以防止推杆晃动,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较强结构稳定性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照中国公开的第CN105490074A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三组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退卡机构的推杆收容在一个槽中以前后移动。但是,由于该槽中的各部件缺少对推杆的横方向上的有力支撑,致使推杆容易出现晃动,晃动的推杆可能出现撞击而损坏其他部件的风险,造成电子卡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当托盘反向插入时,托盘会撞击到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容易导致电子卡连接器损坏。另外,虽然托盘设置有三个卡槽,但是由于对应的三组导电端子位于同一平面设置,令电子卡连接器仅同时可以使用两张电子卡,使用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卡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卡连接器,具有较强结构稳定性、使用方便及防呆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卡连接器,包括设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端子模块、与所述端子模块配合的遮蔽壳体及退卡机构,所述遮蔽壳体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板及自所述顶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个侧板,所述退卡机构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抵靠于所述两个侧板中的一个侧板,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及与所述推杆联动的驱动部,所述遮蔽壳体还包括自所述顶板靠近所述退卡机构一侧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的防呆部,所述防呆部包括自所述防呆部向着推杆所在侧延伸形成的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与所述推杆的内侧表面沿左右方向上的投影有重叠。
进一步,所述防呆部位于遮蔽壳体的插卡前端,所述弹性支撑部由防呆部的后端边缘向后延伸形成,在所述推杆沿插卡方向运动的全行程中,所述弹性支撑部与推杆的内侧表面沿左右方向的投影均有重叠。
进一步,所述防呆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防呆部分别自所述顶板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各所述防呆部包括与所述顶板侧边缘连接的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下端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的限位部及自所述限位部的末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两个所述防呆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呈“T”状,所述弹性支撑部位于两个所述防呆部中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一个防呆部的第一延伸部的后端边缘。
进一步,两个所述防呆部的第一延伸部的前端边缘均向前且朝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斜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引导部。
进一步,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用于装载电子卡且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卡托,所述卡托包括框体及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两侧上端的横向向两侧延伸的两个防呆板,两个所述防呆部的限位部向上支撑两个所述防呆板的下表面,以使所述卡托仅能正向插入所述收容空间。
进一步,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向上凹设形成有前后排列的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凹设形成有第三卡槽,以使所述卡托可以同时装载三张电子卡。
进一步,两个所述侧板的下边缘均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延伸形成若干固定脚,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两个所述侧板中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一个侧板的下边缘还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延伸形成若干第一限位部,所述若干第一限位部高于所述若干固定脚设置,于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开口内的所述顶板的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顶板、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侧板、若干第一限位部及若干第二限位部共同形成供所述推杆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彼此分离设置的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及第三绝缘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及第三绝缘体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第三端子组,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三绝缘体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及第二绝缘体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三绝缘体的上表面贴合与所述遮蔽壳体的顶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三绝缘体与所述遮蔽壳体一体成型为一体,所述顶板包括呈“十”字状的若干固定孔及位于所述固定孔内斜向下弯折的埋设部,所述第三绝缘体的上端于所述固定孔内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埋设部埋设于所述第三绝缘体内。
进一步,所述遮蔽壳体还包括在远离所述退卡机构一侧的侧板的下边缘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形成的第三限位部,在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开口内的顶板的侧边缘向下弯折再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形成的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及所述第四限位部向分别向上支撑两个所述防呆板的下表面,在自上而下观察时,所述弹性支撑部呈“Z”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防呆部设置有弹性支撑部,可以令所述弹性支撑部可以抵持所述推杆的侧面,以防止所述推杆在所述移动空间内晃动,结构稳定性更强;更由于所述防呆部可以防止所述卡托反向插入以保护所述卡连接器;更由于所述卡托上下表面设置有三个卡槽以可以同时装载三个电子卡与所述卡连接器电性连接,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第三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立体图意图。
图8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处于第二位置形态时的立体图意图。
图9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处于第一位置形态时的立体图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卡托、第一电子卡、第二电子卡及第三电子卡的立体图意图。
图11是图10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图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装在有第一电子卡、第二电子卡及第三电子卡的卡托插入收容空间后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卡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第一绝缘体 11 第二绝缘体 12
外框部 13 横梁 14
镂空部 15 第三绝缘体 16
主板部 17 基部 18
端子槽 19 夹持部 191
导电端子 2 第一端子组 21
第一端子 211 第二端子组 22
第二端子 221 第一接触部 231
第一段部 232 第一弹性部 233
第一接触点 234 第一固持部 235
第一焊接部 236 第三端子组 24
第三端子 241 第二接触部 242
第二弹性部 243 第二触点 244
滑动部 245 第二固持部 246
第二焊接部 247 第一侦测端子 25
第三接触部 251 第三固持部 252
第三焊接部 253 第二侦测端子 26
第四接触部 261 第四固持部 262
第四焊接部 263 第一端子模组 27
第二端子模组 28 第三端子模组 29
遮蔽壳体 3 顶板 31
固持孔 311 埋设部 312
开口 313 侧板 32
固定脚 321 第一限位部 322
第二限位部 323 第三限位部 324
第四限位部 325 弹性抵接部 326
防呆部 33 第一延伸部 331
引导部 332 弹性支撑部 333
第五限位部 334 第二延伸部 335
退卡机构 4 推杆 41
主杆部 42 被抵推部 43
配合槽 44 驱动部 45
枢转部 46 配合部 47
推动部 48 枢转轴 49
卡托 5 框体 51
盖板 52 防呆板 53
第一卡槽 54 第二卡槽 55
第三卡槽 56 收容空间 600
移动空间 700 第一电子卡 81
第二电子卡 82 第三电子卡 8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2介绍本发明卡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关于所述卡连接器100的方向说明均以图1为准,在图1中界定所述卡连接器100供一承载电子卡的卡托5插入的插入口为前端,所述卡托5的插入方向为前后方向,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及分别垂直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横方向。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100,所述卡连接器100安装于一电路板(未图示)。所述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所述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2、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3及退卡机构4。所述绝缘本体1及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个导电端子2构成端子模块。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彼此分离设置的第一绝缘体11、第二绝缘体12及第三绝缘体16。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结构相同且均呈“日”状。所述第一绝缘体11及第二绝缘体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共同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上。所述第一绝缘体11及第二绝缘体12均包括外框部13及将所述外框部13内侧分割成两个镂空部15的横梁14。所述第三绝缘体16包括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平行设置的主板部17及自所述主板部17后端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基部18。所述主板部17包括八个前后延伸的端子槽19。各端子槽19的后端设置有夹持部191。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包括第一端子组21、第二端子组22及第三端子组24。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一体成型为第一端子模组27。所述第二端子组22与所述第二绝缘体12一体成型为第二端子模组28。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22分别具有两个第一端子211及六个第二端子221。所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21均包括分别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1和第二绝缘体12的第一固持部235、自所述第一固持部235一端延伸至所述镂空部15内的第一焊接部236及自所述第一固持部235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体11和第二绝缘体12的第一接触部231。所述第一接触部231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235的两个第一段部232、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段部232的两个第一弹性部233及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弹性部233连接处的第一接触点234。所述两个第一弹性部233斜向上方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端子组24包括八个第三端子241、一个第一侦测端子25及一个与所述第一侦测端子25对应设置的第二侦测端子26。所述第三端子组24的八个第三端子241及一个第一侦测端子25与所述第三绝缘体16一体成型为一体。所述第二侦测端子26组装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6。所述各第三端子241包括固持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6的第二固持部246、自所述第二固持部246一端延伸且露出于所述基部18外的第二焊接部247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246另一端延伸且收容于所述端子槽19内的第二接触部242。各所述第二接触部242包括呈倒“V”状的第二弹性部243及位于所述第二弹性部243自由端的滑动部245。所述第二弹性部243的中间位置的顶点形成一第二触点244。所述滑动部245限位于所述夹持部191内且在夹持部191内前后滑动。当所述第二接触部242被电子卡抵压时,所述滑动部245于所述夹持部191内滑动以令所述第二弹性部243弹性形变。所述第一侦测端子25包括固持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6的第三固持部252、自所述第三固持部252一端延伸且露出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6外的第三接触部251及自所述第三固持部252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基座的第三焊接部253。所述第二侦测端子26包括固持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6的第四固持部262、自所述第四固持部262一端延伸且露出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6外的第四接触部261及自所述第四固持部262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基座的第四焊接部263。所述第四固持部262具有弹性且在前后方向可以令所述第四接触部261移动。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四接触部261向前抵接于所述第三接触部251。所述八个第三端子241、第一侦测端子25、第二侦测端子26及第三绝缘体16构成第三端子模组29。
请参照图1至图4及图7至图9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上以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600。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与所述电路板平行设置的顶板31、自所述顶板31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个侧板32及自所述顶板31的后端线下延伸的后板。所述顶板31包括四个固持孔311。各所述固持孔311包括分别在横方向延伸及前后方向延伸的两部分组成,即所述固持孔311呈“十”字形结构。各所述固持孔311的内侧边缘包括撕裂成型而形成的向下弯折的埋设部312。两个所述侧板32与所述顶板31的连接部均设置有开口313。两个所述侧板32的下边缘包括朝向所述收容空间600内弯折形成的固定脚321。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所述第三绝缘体16与八个所述第三端子241、一个所述第一侦测端子25及所述遮蔽壳体3一体成型为一体。所述第三绝缘体16的上端于所述固定孔311内与所述顶板31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埋设部312埋设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6内防止所述第三绝缘体16脱落。“十”字形结构的固定孔311可以有效防止所述第三绝缘体16在前后方向及横方向上晃动。所述第一绝缘体11及第二绝缘体12为前后分离设置。所述第三绝缘体16的基部18位于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后方。所述主板部17向上固持于所述遮蔽壳体3的顶板31的下表面且至少位于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上方。所述第一焊接部236、第二焊接部247、第三焊接部253、第四焊接部263及固定脚321焊接配合于电路板(未图示)上。
请参照图1至图4、图8及图9所示,所述退卡机构4安装于所述卡连接器100在横方向的左侧。所述退卡机构4包括推杆41及与所述推杆41联动的驱动部45。所述推杆41包括主杆部42、位于所述主杆部42后端的被抵推部43及位于所述主杆部42前端下方凹设形成的配合槽44。所述驱动部45呈“人”字状。所述驱动部45包括与一供所述驱动部45转动的枢转轴49配合的枢转部46、与所述配合槽44配合的配合部47及推动部48。所述主杆部42的上下高度小于所述收容空间600的上下高度。所述左侧的侧板32的下边缘朝向所述收容空间600内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322。所述第一限位部322在上下方向上高于所述固定脚321。在左侧的开口313内的顶板31的边缘向下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323。所述顶板31及左侧侧板3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22及第二限位部323之间共同形成一供所述推杆41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700。
请参照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卡连接器100还包括可插设于所述卡连接器100内的卡托5。所述卡托5的后端向后插入所述第二绝缘体12与所述第三绝缘体16的主板部17之间。所述卡托5大致为“T”字状。所述卡托5包括框体51、位于所述框体51后端的盖板52及分别位于所述框体51两侧上端的横向向两侧延伸的两个防呆板53。所述框体51的下表面向上凹设形成有前后排列的第一卡槽54及第二卡槽55。所述框体51的上表面凹设形成有第三卡槽56。所述第一卡槽54、第二卡槽55及第三卡槽56分别装载第一电子卡81、第二电子卡82及第三电子卡83。所述第一电子卡81与第一端子模组27对应配合。所述第二电子卡82与第二端子模组28对应配合。所述第三电子卡83与第三端子模组29对应配合。
请参照图1至图4、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还包括在右侧侧板32下边缘朝向所述收容空间600弯折形成的第三限位部324。所述第三限位部324向上支撑所述卡托5的相对右侧的防呆板53的下表面。在左侧的开口313内的顶板31的边缘向下弯折再朝向所述收容空间600弯折形成的第四限位部325。所述第四限位部325向上支撑所述卡托5的相对左侧的防呆板53的下表面。
请参照图1至图4、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还包括两个防呆部33。两个所述防呆部33位于所述顶板31的两侧的前端且向下弯折延伸。两个所述防呆部33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2的前方,且在横方向上均相对位于两个侧板32的内侧。各所述防呆部33包括连接于所述顶板31的第一延伸部331、自所述第一延伸部331下端朝向所述收容空间600弯折的第五限位部334及自所述第五限位部334末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35。所述防呆部33的第一延伸部331的前端边缘向前且朝远离所述收容空间600的斜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引导部332。在相对左侧的防呆部33的第一延伸部331的后边缘向后延伸的弹性支撑部333。在自上而下观察时,所述弹性支撑部333呈“Z”字状,所述弹性支撑部333的末端远离所述顶板31且靠近所述推杆41。所述第二延伸部335焊接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两个所述防呆部33的两个引导部332呈喇叭状,以引导卡托5顺利插入。两个所述第五限位部334用于分别向上支撑所述卡托5的两个防呆板53。所述顶板31于两开口313中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卡托5两侧的两个弹性抵接部326。两个所述防呆部33与所述顶板31之间呈“T”状。
在本发明卡连接器100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7及第二端子模组28直接通过焊接方式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未图示)。然后,与所述遮蔽壳体3一体设置的第三端子模组29通过焊接方式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未图示)。如图9所示,当所述卡托5未插入所述收容空间600内时,所述退卡机构4处于第一位置形态。再如图8所示,当所述卡托5正向插入所述收容空间600内后,所述退卡机构4处于第二位置形态。此时,相对左侧的防呆部33的弹性支撑部333侧向抵持所述推杆41的侧面,以防止所述推杆41晃动。所述第三限位部324、第四限位部325及第五限位部334共同支撑所述卡托5的防呆板53的下表面,加之所述两个弹性抵接部326相向抵接于所述卡托5的两侧,从而将卡托5稳定的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间600内。另外,当所述卡托5反向插入时,所述卡托5的防呆板53会抵触两个防呆部33的第二延伸部335而无法继续插入。由于第二延伸部335焊接固定于电路板(未图示),其结构稳定性较好,所述卡托5方向插入直接整体被阻挡于所述收容空间600外,可以有保护其他各部件被撞击损害,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当所述卡托5插入所述收容空间600后,所述卡托5的后端向后推动所述驱动部45的推动部48以使所述驱动部45旋转,所述驱动部45带动所述推杆41向前移动而令所述弹性支撑部333横向支撑所述主杆的内侧表面。当需要退出所述卡托5时,推动所述被抵推部43使所述推杆41向后移动,使所述推杆41带动所述驱动部45旋转以令所述推动部48向前推动所述卡托5退出。
本设计中,在所述推杆41沿插卡方向运动的全行程中,所述弹性支撑部333与推杆41的内侧表面沿左右方向的投影均有重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防呆部33设置有弹性支撑部333,可以令所述弹性支撑部333可以抵持所述推杆41的侧表面,以防止所述推杆41在所述移动空间700内晃动,结构稳定性更强;更由于所述防呆部33可以防止所述卡托5反向插入以保护所述卡连接器100;更由于所述卡托5上下表面设置有三个卡槽以可以同时装载三个电子卡与所述卡连接器100电性连接,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卡连接器,包括设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端子模块、与所述端子模块配合的遮蔽壳体及退卡机构,所述遮蔽壳体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板及自所述顶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个侧板,所述退卡机构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抵靠于所述两个侧板中的一个侧板,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及与所述推杆联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还包括自所述顶板靠近所述退卡机构一侧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的防呆部,所述防呆部包括自所述防呆部向着推杆所在侧延伸形成的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与所述推杆的内侧表面沿左右方向上的投影有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部位于遮蔽壳体的插卡前端,所述弹性支撑部由防呆部的后端边缘向后延伸形成,在所述推杆沿插卡方向运动的全行程中,所述弹性支撑部与推杆的内侧表面沿左右方向的投影均有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防呆部分别自所述顶板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各所述防呆部包括与所述顶板侧边缘连接的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下端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的限位部及自所述限位部的末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两个所述防呆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呈“T”状,所述弹性支撑部位于两个所述防呆部中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一个防呆部的第一延伸部的后端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呆部的第一延伸部的前端边缘均向前且朝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斜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引导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用于装载电子卡且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卡托,所述卡托包括框体及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两侧上端的横向向两侧延伸的两个防呆板,两个所述防呆部的限位部向上支撑两个所述防呆板的下表面,以使所述卡托仅能正向插入所述收容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向上凹设形成有前后排列的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凹设形成有第三卡槽,以使所述卡托可以同时装载三张电子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的下边缘均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延伸形成若干固定脚,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两个所述侧板中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一个侧板的下边缘还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延伸形成若干第一限位部,所述若干第一限位部高于所述若干固定脚设置,于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开口内的所述顶板的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顶板、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侧板、若干第一限位部及若干第二限位部共同形成供所述推杆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彼此分离设置的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及第三绝缘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及第三绝缘体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第三端子组,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三绝缘体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及第二绝缘体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三绝缘体的上表面贴合与所述遮蔽壳体的顶板的下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体与所述遮蔽壳体一体成型为一体,所述顶板包括呈“十”字状的若干固定孔及位于所述固定孔内斜向下弯折的埋设部,所述第三绝缘体的上端于所述固定孔内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埋设部埋设于所述第三绝缘体内。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还包括在远离所述退卡机构一侧的侧板的下边缘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形成的第三限位部,在靠近所述退卡机构的开口内的顶板的侧边缘向下弯折再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弯折形成的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及所述第四限位部向分别向上支撑两个所述防呆板的下表面,在自上而下观察时,所述弹性支撑部呈“Z”字状。
CN201910348342.5A 2019-04-28 2019-04-28 卡连接器 Active CN109950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8342.5A CN109950717B (zh) 2019-04-28 2019-04-28 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8342.5A CN109950717B (zh) 2019-04-28 2019-04-28 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0717A true CN109950717A (zh) 2019-06-28
CN109950717B CN109950717B (zh) 2024-04-16

Family

ID=67016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8342.5A Active CN109950717B (zh) 2019-04-28 2019-04-28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07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520A (zh) * 2019-08-27 2019-10-2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12821911A (zh) * 2020-12-30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卡座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9404U (en) * 1998-12-31 2000-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jection mechanism for IC card connector
CN203135123U (zh) * 2012-12-30 2013-08-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抽屉式卡连接器
JP2014007095A (ja) * 2012-06-26 2014-01-16 Smk Corp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04393433A (zh) * 2014-11-20 2015-03-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横向式sim卡座及其手机
CN104425920A (zh) * 2013-08-21 2015-03-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抽屉座及具有该抽屉座的电子卡连接器
CN204834938U (zh) * 2015-07-13 2015-12-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5356098A (zh) * 2014-08-19 2016-0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US20170093057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Molex, Llc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201717503A (zh) * 2015-11-13 2017-05-16 Molex Llc 電子卡連接裝置
CN207459317U (zh) * 2017-06-29 2018-06-05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CN209843993U (zh) * 2019-04-28 2019-12-24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9404U (en) * 1998-12-31 2000-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jection mechanism for IC card connector
JP2014007095A (ja) * 2012-06-26 2014-01-16 Smk Corp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3135123U (zh) * 2012-12-30 2013-08-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抽屉式卡连接器
CN104425920A (zh) * 2013-08-21 2015-03-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抽屉座及具有该抽屉座的电子卡连接器
CN105356098A (zh) * 2014-08-19 2016-0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393433A (zh) * 2014-11-20 2015-03-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横向式sim卡座及其手机
CN204834938U (zh) * 2015-07-13 2015-12-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US20170093057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Molex, Llc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201717503A (zh) * 2015-11-13 2017-05-16 Molex Llc 電子卡連接裝置
CN207459317U (zh) * 2017-06-29 2018-06-05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CN209843993U (zh) * 2019-04-28 2019-12-24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520A (zh) * 2019-08-27 2019-10-2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12821911A (zh) * 2020-12-30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卡座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0717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8086Y (zh) 插槽连接器
CN101208842A (zh) 连接器、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CN109950717A (zh) 卡连接器
CN109390536B (zh) 电池连接模块
CN116231359A (zh) 电连接器
CN104733883B (zh) 电连接器
CN107465011A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6976631U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118900C (zh) 具有改进接地端子的插件连接器
CN209843993U (zh) 卡连接器
US20080227339A1 (en) Plug connecto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54713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5490105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9516065U (zh) 多合一卡座
CN206194997U (zh) 卡连接器
CN201829783U (zh) 转接器
CN100405673C (zh) 卡持结构
CN208401179U (zh) 电连接器
CN114336115B (zh) 一种基板用连接器
CN214280249U (zh) 一种软排线延长转接板
JPH11119861A (ja) イジェクト機構付き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CN102447202A (zh) 转接器
CN218070263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215343114U (zh) 电连接器
CN207653731U (zh) 移动终端背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