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1179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1179U
CN208401179U CN201820718611.3U CN201820718611U CN208401179U CN 208401179 U CN208401179 U CN 208401179U CN 201820718611 U CN201820718611 U CN 201820718611U CN 208401179 U CN208401179 U CN 208401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butt strip
body component
plast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86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美莲
程毅
张倩丽
严代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SHENG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SHENG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SHENG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SHENG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186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1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1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1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固定端子组件的塑胶本体组件以及收容端子组件和塑胶本体组件的壳体组件,端子组件包括若干信号端子以及与若干信号端子间隔设置的若干接地端子;电连接器还包括搭接若干接地端子的搭片,所述搭片与所述塑胶本体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设置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可以实现端子组件的紧密排列,又通过塑胶塑胶本体组件与搭片扣合,进一步将端子组件固定于塑胶本体组件内,同时搭片还与若干接地端子直接搭接,从而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搭接片的高速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连接器领域,尤其是用于通信设备的连接器,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连接器中主要有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其他保留端子,一般为了改善其信号完整性(SI)效果,尤其是改善串扰,一般会将所有接地端子用一个接地屏蔽件连接起来,实现统一接地。所有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如何能够紧凑地固定在塑胶件内成为连接器结构设计的难点,而且屏蔽件长度较长,十分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接地屏蔽效果的高速连接器,其通过设置搭片,使屏搭片与接地端子多处连接,从而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固定所述端子组件的塑胶本体组件以及收容所述端子组件和所述塑胶本体组件的壳体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若干信号端子以及与若干所述信号端子间隔设置的若干接地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搭接若干接地端子的搭片,所述搭片与所述塑胶本体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搭片呈镂空的条状,其靠近所述端子组件的插接部分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本体组件还包括固定所述端子组件插接部分的第一塑胶以及与所述搭片扣合的第二塑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塑胶设有便于插接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收容且固定有所述端子组件插接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塑胶件为自所述塑胶本体组件一侧延伸的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与所述搭片的镂空部分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搭片具有电导性。
进一步地,所述搭片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搭片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搭片由导电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本体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接地端子的塑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间隔设置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可以实现端子组件的紧密排列,又通过塑胶塑胶本体组件与搭片扣合,进一步将端子组件固定于塑胶本体组件内,同时搭片还与若干接地端子直接搭接,从而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塑胶本体组件和端子组件的第一立体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塑胶本体组件和端子组件的第二立体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塑胶本体组件与搭片、前盖板、后盖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端子组件与搭片、前盖板、后盖板、塑胶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接地端子与搭片、前盖板、后盖板、塑胶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端子组件1、固定所述端子组件1的塑胶本体组件2以及收容所述端子组件1和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的壳体组件3,端子组件1可用于电连接其他连接器,塑胶本体组件2可将端子组件1固定以使得端子组件1被频繁插接后不会变形,壳体组件3可以保护端子组件1和塑胶本体组件2不被划伤,且可提高整个电连接器100的稳定性。所述端子组件1与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形成为一整体件,该整体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3的一端。
所述壳体组件3包括第一壳体4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4扣合的第二壳体5和第三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和第三壳体6共同组成一个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端子组件1和塑胶本体组件2。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4呈薄壁的槽体状,用于整体收容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以及所述端子组件1,其具有两个平行的侧壁7以及一个连接两个所述侧壁7的底壁(未图示),所述第二壳体5垂直连接两个所述侧壁7以及所述底壁,用于将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与所述端子组件1形成的整体件封闭。两个所述侧壁7的一侧延伸有焊接部9,所述焊接部9可与所述第三壳体6插入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三壳体6的移动。
所述第一壳体4上还设有若干个弧形凸起10,所述第二壳体5和所述第三壳体6上分别设有可与所述弧形凸起10扣合连接的通孔11。所述弧形凸起10具有弹性,从而能够被第三壳体6和第二壳体5的壁挤压以伸入所述通孔11。当所述弧形凸起10伸入所述通孔11内,所述弧形凸起10不再受第三壳体6和第二壳体5的壁挤压,从而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复位。而复位后的弧形凸起10则与所述通孔11的内壁抵接配合,从而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和第三壳体6能够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第三壳体6包括用以承接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的连接部12,该连接部12能够保证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与所述端子组件1形成的整体稳定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3内,从而提高了整个电连接器100的稳定性。
所述端子组件1包括若干信号端子13以及与若干信号端子13间隔设置的若干接地端子14,所述信号端子13被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固定并与所述接地端子14整齐的排列。所述信号端子13与所述接地端子14不接触。所述信号端子13用于传输信号,所述接地端子14可以实现屏蔽效果,从而使得信号端子13可以高速传输信号。所述接地端子14为镂空结构,从而可以减小接触面积,便于散热,同时降低自身重量,使得电连接器100的整体重量降低,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接地端子14的结构,该接地端子14既可以增加屏蔽效果又与信号端子13紧密排列,因而可以提高端子组件1的整体稳定性。
每一所述接地端子14包括本体部15、自所述本体部15一侧延伸的插接部16和第一定位部17以及自所述本体部15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定位部18和第三定位部19。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卡接若干个第一定位部17的前盖板20以及卡接若干个第二定位部18的后盖板21,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三定位部19的塑胶件22,所述前盖板20与所述后盖板21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接地端子14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部17、所述第二定位部18和所述第三定位部19均为薄片形状,用以与对应的前盖板20、后盖板21、塑胶件22嵌入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部17可伸入所述前盖板20并与所述前盖板20抵接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部18可伸入所述后盖板21并与所述后盖板21抵接配合。所述第三定位部19嵌入并固定连接所述塑胶件22,从而塑胶件22能使若干个接地端子14按照一定的距离排列,具有稳定若干个接地端子14的作用。前盖板20、后盖板21、塑胶件22可以固定接地端子14并增加端子组件1的整体稳定性。
所述本体部15包括至少一个用以固定连接所述插接部16、所述第一定位部17、所述第二定位部18、所述第三定位部19的支撑片(未标号)。所述接地端子14还包括远离所述插接端设置的焊接端23,所述焊接端23可以将整个电连接器100焊接于主板上。
所述前盖板20与所述后盖板21的结构相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仅描述前盖板20的结构。具体地,所述前盖板20包括盖板本体24、设置在盖板本体24上的若干个弹性连接部25以及位于所述盖板本体24两侧的若干个弹性抵接部26,所述盖板本体24紧靠所述端子组件1设置。所述接地端子14的第一定位部17与所述弹性连接部25嵌入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部25包括通槽27以及两个自所述通槽27的壁上延伸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弹片28和第二弹片29,第一弹片28和第二弹片29相互错开以便第一定位部17可以顺利伸入所述通槽27并分别与第一弹片28、第二弹片29抵接,因而前盖板20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接地端子14的本体部15不发生任何移动。所述弹性抵接部26包括第三弹片30,所述第三弹片30利用自身的弹性力与所述盖板本体24抵靠,因而前盖板20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接地端子14的本体部15不发生任何移动。因此,所述前盖板20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片28、若干个第二弹片29与第一定位部17抵接,若干个第三弹片30与本体部15抵靠,从而能够有效固定若干个接地端子14,进而与若干个接地端子14间隔设置的信号端子13也被紧固,又通过后盖板21以进一步提高端子组件1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还包括搭接若干接地端子14的搭片31,所述搭片31呈镂空的条状,其靠近所述端子组件1的插接部分设置,由于所述搭片31同时与若干所述接地端子14接触,增加了搭片31与所述接地端子14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用于提高传输屏蔽效果,使得信号端子13可以高速输出信号。所述搭片31连接所述接地端子14,且与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固定连接,以确保所述端子组件1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还包括固定所述端子组件1插接部分的第一塑胶32以及与所述搭片31扣合的第二塑胶33。所述第一塑胶32设有便于插接的插槽(未标号),所述插槽内收容且固定有所述端子组件1插接部分。所述第二塑胶33为自所述塑胶本体组件2一侧延伸的若干凸片,若干所述凸片与所述搭片31的镂空部分扣合。所述搭片31为导电的材料制成,即具有电导性,如橡胶、金属材质、导电塑料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间隔设置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可以实现端子组件的紧密排列,又通过塑胶塑胶本体组件与搭片扣合,进一步将端子组件固定于塑胶本体组件内,同时搭片还与若干接地端子直接搭接,从而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组件、固定所述端子组件的塑胶本体组件以及收容所述端子组件和所述塑胶本体组件的壳体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若干信号端子以及与若干所述信号端子间隔设置的若干接地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搭接若干接地端子的搭片,所述搭片与所述塑胶本体组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片呈镂空的条状,其靠近所述端子组件的插接部分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本体组件还包括固定所述端子组件插接部分的第一塑胶以及与所述搭片扣合的第二塑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胶设有便于插接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收容且固定有所述端子组件插接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胶件为自所述塑胶本体组件一侧延伸的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与所述搭片的镂空部分扣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片具有电导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片由橡胶制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片由金属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片由导电塑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本体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接地端子的塑胶件。
CN201820718611.3U 2018-05-15 2018-05-15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8401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8611.3U CN208401179U (zh) 2018-05-15 2018-05-1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8611.3U CN208401179U (zh) 2018-05-15 2018-05-1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1179U true CN208401179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8611.3U Active CN208401179U (zh) 2018-05-15 2018-05-1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1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5627B (zh) 电源连接器
CN202076548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848665A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205070068U (zh) 集成IC的稳固型USB3.1Type-C插头连接器结构
CN206471607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8401179U (zh) 电连接器
CN206293683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0111107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5081266U (zh) 电连接器
CN205900955U (zh) 便于焊接的USB2.0充电及信号传输Type‑C电连接器
CN102055086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8401140U (zh) 电连接器
CN201222576Y (zh) 电连接器
CN204517077U (zh) 电连接器
CN208401117U (zh) 电连接器
CN206774718U (zh) 一种usb连接器
CN105071086A (zh) 一种防翘曲的插座电子连接器
CN201490393U (zh) 卡连接器
CN206451926U (zh) 电连接器
CN208401118U (zh) 电连接器
CN1988282B (zh) 电连接器
CN204464605U (zh) 电连接器插接件
CN204517008U (zh) 电连接器绝缘本体
CN204464531U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204538370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接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