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2821B -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2821B
CN109942821B CN201910224377.8A CN201910224377A CN109942821B CN 109942821 B CN109942821 B CN 109942821B CN 201910224377 A CN201910224377 A CN 201910224377A CN 109942821 B CN109942821 B CN 1099428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e oil
modified silicone
carbon fiber
fiber precursor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43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2821A (zh
Inventor
杨春才
李泓君
李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Qianre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Qianre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Qianre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Qianre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43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2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2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2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2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2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包括双端含氢硅油的合成、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合成、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合成,加入适量有机酸和水乳化,可与环氧改性硅油共乳化制备乳化硅油中间体或最终碳纤维原丝油剂。本发明克服其它专利报道的氨基改性硅油在弱酸性条件下在水相体系中储存稳定性差,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制备的油剂体系储存稳定性差,上油过程中易造成粘辊,引起毛羽等问题。

Description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生产中使用的一种纤维界面改性助剂的制备及产品和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用于碳纤维原丝生产所用油剂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碳纤维原丝的强度,在纤维表面起到防静电作用,尤为重要的作用时防止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在预氧化期间因高温(200~300℃)引起纤维的粘丝、并丝、熔断与燃烧,因此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所用油剂普遍使用改性硅油,通常有环氧改性硅油、氨基改性硅油和聚醚(聚乙二醇)改性硅油三大类及其复配。改性硅油具有较多优点,如较强的耐高温性能、较高的生理惰性、优良的疏水性能、较强的抗压缩性能、很小的表面张力等,这些优良的性能决定了硅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通过改变硅油的分子量和有机基团的种类,能够得到具有特殊功能的改性硅油。
市场上的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所用油剂通常由环氧改性硅油、氨基改性硅油和聚醚改性硅油的复配,采用添加外乳化剂方法进行乳化,其中氨基改性硅油存在贮存稳定性差,成本高等主要问题,聚醚改性硅油合成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含氢硅油与聚乙二单烯丙基醚发生硅氢加成反应时,副反应多,产率低,产品因铂催化剂造成颜色深且不易脱色等技术问题。
本专利采用化学改性法,使用二乙醇胺与环氧改性硅油的环氧基团开环反应,合成了自组装、自乳化、储存稳定、粒径大小可控、耐温性(热分解温度)高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并可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生产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油剂。同时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具有提高碳纤维原丝集束性、减少毛羽和提高碳纤维原丝碳化后碳纤维强度等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如氨基改性硅油在弱酸性条件下在水相体系中储存稳定性差,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制备的油剂体系储存稳定性差,上油过程中易造成粘辊,引起毛羽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双端含氢硅油的合成: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或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为原料,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HMM)为封端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双端含氢硅油或通过二甲基二甲氧硅烷与HMM共水解缩合反应合成双端含氢硅油:
Figure 374294DEST_PATH_IMAGE002
(2)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合成:以步骤(1)制得的双端含氢硅油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原料,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硅氢加成反应: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3)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合成:通过二乙醇胺与步骤(2)制得的双端环氧改性硅油中的环氧基进行开环反应,在硅油中引入羟基和氨基:
Figure 963539DEST_PATH_IMAGE004
(4)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型乳液制备:使用有机酸调节羟基氨基改性硅油溶液pH 在一定范围,加水并搅拌制备成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乳液。
步骤(1)双端含氢硅油的合成,方法如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或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催化剂量浓硫酸,置于30℃~50℃的N2氛围下搅拌6~8小时后,加入碳酸氢钠中和浓硫酸,过滤后滤液置于120℃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冷却后得到双端含氢硅油。
步骤(1)双端含氢硅油的合成,方法如下:采用二甲基二甲氧硅烷或二甲基二乙氧硅烷与HMM 在催化剂量浓硫酸条件下,加入与二甲基二甲氧硅烷或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等摩尔量水,30℃~50℃水解反应3~8小时后,逐步升温去除甲醇或乙醇,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碳酸氢钠中和浓硫酸,过滤后滤液置于120℃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冷却后得到双端含氢硅油。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催化剂为98%浓硫酸;催化剂的用量为1~4%;合成物的分子量为350~5000。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最佳用量为1.5~2.5%;合成物最合适的分子量为800~3000。
步骤(2)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合成,方法如下:将异丙醇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将氯铂酸溶解于异丙醇中,制成氯铂酸异丙醇溶液催化剂;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无水硫酸钠或5A分子筛干燥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催化剂氯铂酸异丙醇溶液加入到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反应釜中,在60~90℃下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控制反应温度在60~100℃,反应时间4~6小时,直到产物的红外光谱测试不含硅氢键(Si-H);随后使用中活性碳粉脱色,使用硅藻土柱分离脱色活性碳及铂催化剂,滤液再置于120℃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双端环氧改性硅油。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催化剂的浓度为0.1%;催化剂用量为30~50μg/g;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最佳反应温度在90℃左右;AGE与含氢硅油的摩尔比为(1.2~2):1。
步骤(3)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合成,方法如下:将二乙醇胺干燥除潮后加入反应釜中,干燥的异丙醇作为溶剂,在40~80℃下滴加双端环氧改性硅油,滴加完毕后在异丙醇回流温度下反应3~5小时,随后蒸馏除去异丙醇,降至室温后获得羟基氨基改性硅油。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得到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分子量为350~5000。
优选地,最佳分子量控制在800~3000。
优选地,溶剂为异丙醇,且异丙醇使用无水硫酸钠或5A分子筛干燥。
优选地,二乙醇胺干燥除潮,使用干燥剂无水硫酸钠、5A分子筛,或在105~130℃氮气氛、氩气氛下除潮,或低温减压条件下除去二乙醇胺中的微量水。
步骤(4)和(5)加入有机酸调节溶液pH 值,有机酸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溶液pH值范围在5~7。
优选地,溶液pH值最佳值范围在5.5~6.5。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步骤(5)碳纤维原丝油剂制备,将环氧改性硅油与羟基氨基改性硅油按一定重量比复配,环氧改性硅油:羟基氨基改性硅油=(20%~95%):(80%~5%)。
环氧改性硅油:羟基氨基改性硅油最佳重量比为(70%~90%):(30%~10%)。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最佳分子量范围在800~3000,随着分子量增加,乳化后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提高,乳液的粒径增加,进一步优化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分子量在1500~2500,乳化后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乳液的粒径在150~300nm,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乳液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随分子量增加变化不大。
所述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乳液的粒径在150~300nm, 目的是让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乳液极容易在碳纤维原丝表面成膜,但因乳液有足够大的粒径,防止羟基氨基改性硅油渗透到碳纤维原丝内部,妨碍碳纤维原丝碳化时石墨化结构形成。
所述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乳液的热分解温度,当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分小于或等于800时,羟基氨基改性硅油分解20%的温度小于250℃, 影响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后油剂的热稳定性。
所述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时,最佳重量比为(70%~90%):(30%~10%);羟基氨基改性硅油加入量多时,复配油剂上油后碳纤维原丝的集束性好,但油剂在碳纤维原丝生产过程中容易引起粘辊,反之羟基氨基改性硅油加入量不够时,复配油剂在碳纤维原丝上油后原丝的集束性差,收卷困难。
本发明提供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根据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在碳纤维原丝油剂制备中的应用:将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与环氧改性硅油按一定重量比复配,添加抗静电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使用有机酸调节溶液pH在一定范围,加水并搅拌制备成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乳液,即碳纤维原丝油剂。
优选地,将5kg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氨基改性硅油加入25kg 塑料桶中,加入1kg羟基氨基改性硅油,100PPM抗氧剂1010,0.1%抗静电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3M表面活性剂 FC-4430 0.05%,润滑剂(0.1%改性矿物油6440,0.3%聚乙二醇单油酸酯,美国欧文斯科宁),乙酸调节溶液pH 5~6, 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12.7kg, 室温搅拌30分钟,使用300目过滤袋过滤后,获得32%固含量改性硅碳纤维原丝油剂。
一种自组装、自乳化、储存稳定、粒径大小可控、耐温性(热分解温度)高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生产聚丙烯腈纤维碳纤维原丝(简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配方和工艺。同时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具有提高碳纤维原丝集束性、减少毛羽、提高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原丝碳化后碳纤维强度等功能。
本发明合成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通过亲油性二甲基硅油分子量大小控制,及利用亲水性羟基和氨基的引入,和氨基与有机酸成盐改变硅油的亲油-亲水性,制备粒径大小可控的自乳化硅油,克服其它专利报道的氨基改性硅油在弱酸性条件下在水相体系中储存稳定性差,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制备的油剂体系储存稳定性差,上油过程中易造成粘辊,引起毛羽等问题。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得兼具亲水性与耐高温性能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此外可以通过分子的设计来调节乳液的粒径。乳液稳定性良好,常温存放半年以上不会出现沉淀或相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合成及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制备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碳纤维原丝油剂的方法中,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粒径随分子量不同的排布规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合成及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制备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碳纤维原丝油剂的方法中,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后乳液的热重分析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组装、自乳化、储存稳定、粒径大小可控、耐温性(热分解温度)高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生产出碳纤维原丝油剂的配方和工艺。
实施例1 :
在配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开口反应釜中,加入166.50g干燥后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33.50g封端剂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以及3.00g浓硫酸,在氮气保护下、45℃油浴中反应7小时。然后加入10.20g碳酸氢钠继续反应2小时来中和催化剂,反应结束后进行抽滤,将滤液置于120℃油浴中真空旋蒸除去未反应物,产物冷却至室温后获得分子量800的双端含氢硅油。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7小时以上,然后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倒入反应釜。将800分子量双端含氢硅油放入另一反应釜中,在120℃油浴中通入氮气除水2h,冷却至60℃,将铂催化剂加入到装有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反应釜中,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控制反应温度在95℃,反应3h,产物置于真空减压蒸馏环境下升温至120℃除去小分子的未反应物,冷却至60℃;加入重量10%的干燥异丙醇于反应釜中,将干燥好的二乙醇胺滴加到装有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反应釜中,80℃反应3h,除去异丙醇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带有冰醋酸的蒸馏水中,得到产物。
实施例2:
在配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开口反应釜中,加入182.25g干燥后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7.75g封端剂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以及3.00g浓硫酸,在氮气保护下、45℃油浴中反应7小时。然后加入10.20g碳酸氢钠继续反应2小时来中和催化剂,反应结束后进行抽滤,将滤液置于120℃油浴中真空旋蒸除去未反应物,产物冷却至室温后获得分子量1500的双端含氢硅油。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7h以上,然后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倒入反应釜。将1500分子量双端含氢硅油放入另一反应釜中,在120℃油浴中通入氮气除水2h,冷却至60℃,将铂催化剂加入到装有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反应釜中,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控制反应温度在95℃,反应3h,产物置于真空环境下升温至120℃除去小分子的未反应物,冷却至60℃;加入重量10%的干燥异丙醇于反应釜中;将干燥好的二乙醇胺滴加到装有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反应釜中,80℃反应3h,除去异丙醇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带有冰醋酸的蒸馏水中,得到产物。
实施例3:
在配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开口反应釜中,加入186.60g干燥后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3.40g封端剂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以及3.00g浓硫酸,在氮气保护下、45℃油浴中反应7小时。然后加入10.20g碳酸氢钠继续反应2小时来中和催化剂,反应结束后进行抽滤,将滤液置于120℃油浴中真空旋蒸除去未反应物,产物冷却至室温后获得分子量2000的双端含氢硅油。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7h以上,然后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倒入反应釜。将2000分子量双端含氢硅油放入另一反应釜中,在120℃油浴中通入氮气除水2h,冷却至60℃,将铂催化剂加入到装有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反应釜中,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控制反应温度在95℃,反应3h,产物置于真空环境下升温至120℃除去小分子的未反应物,冷却至60℃;加入重量10%的干燥异丙醇于反应釜中;将干燥好的二乙醇胺滴加到装有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反应釜中,80℃反应3h,除去异丙醇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带有冰醋酸的蒸馏水中,得到产物。
实施例4:
在配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开口反应釜中,加入188.55g干燥后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1.45g封端剂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以及3.00g浓硫酸,在氮气保护下、45℃油浴中反应7小时。然后加入10.20g碳酸氢钠继续反应2小时来中和催化剂,反应结束后进行抽滤,将滤液置于120℃油浴中真空旋蒸除去未反应物,产物冷却至室温后获得分子量2500的双端含氢硅油。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7h以上,然后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倒入反应釜。将2500分子量双端含氢硅油放入另一反应釜中,在120℃油浴中通入氮气除水2h,冷却至60℃,将铂催化剂加入到装有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反应釜中,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控制反应温度在95℃,反应3h,产物置于真空环境下升温至120℃除去小分子的未反应物,冷却至60℃;加入重量10%的干燥异丙醇于反应釜中;将干燥好的二乙醇胺滴加到装有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反应釜中,80℃反应3h,除去异丙醇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带有冰醋酸的蒸馏水中,得到产物。
实施例5:
在配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开口反应釜中,加入191.06g干燥后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8.94g封端剂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以及3.00g浓硫酸,在氮气保护下、45℃油浴中反应7小时。然后加入10.20g碳酸氢钠继续反应2小时来中和催化剂,反应结束后进行抽滤,将滤液置于120℃油浴中真空旋蒸除去未反应物,产物冷却至室温后获得分子量3000的双端含氢硅油。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7h以上,然后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倒入反应釜。将3000分子量双端含氢硅油放入另一反应釜中,在120℃油浴中通入氮气除水2h,冷却至60℃,将铂催化剂加入到装有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反应釜中,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控制反应温度在95℃,反应3h,产物置于真空环境下升温至120℃除去小分子的未反应物,冷却至60℃;加入重量10%的干燥异丙醇于反应釜中;将干燥好的二乙醇胺滴加到装有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反应釜中,80℃反应3h,除去异丙醇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带有冰醋酸的蒸馏水中,得到产物。
实施例6:
将5kg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氨基改性硅油加入25kg 塑料桶中,加入1kg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100PPM抗氧剂1010,0.1%抗静电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3M表面活性剂FC-4430 0.05%,润滑剂(0.1%改性矿物油6440,0.3%聚乙二醇单油酸酯,美国欧文斯科宁),乙酸调节溶液pH 5~6, 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12.7kg, 室温搅拌30分钟,使用300目过滤袋过滤后,获得32%固含量改性硅碳纤维原丝油剂。
表1为本发明一种羟基氨基改性硅油合成及与环氧改性硅油复配制备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碳纤维原丝油剂的方法中,本专利制备的油剂在碳纤维原丝上油后,与采用日本竹本油剂上油的碳纤维原丝性能进行对比(a为日本竹本油剂,b为本专利制备的碳纤维原丝油剂)。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Claims (15)

1.一种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备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与环氧改性硅油按一定重量比复配,加入添加剂,添加剂包括抗静电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使用有机酸调节溶液pH在一定范围,加水并搅拌制备成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乳液,即碳纤维原丝油剂;所述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制备步骤如下:
(1)双端含氢硅油的合成: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或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为原料,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HMM)为封端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双端含氢硅油或通过二甲基二甲氧硅烷与HMM共水解缩合反应合成双端含氢硅油:
Figure FDA0002979474320000011
(2)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合成:以步骤(1)制得的双端含氢硅油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原料,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硅氢加成反应:
Figure FDA0002979474320000012
(3)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合成:通过二乙醇胺与步骤(2)制得的双端环氧改性硅油中的环氧基进行开环反应,在硅油中引入羟基和氨基:
Figure FDA0002979474320000021
步骤(1)双端含氢硅油的合成,方法如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或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催化剂量浓硫酸,置于30℃~50℃的N2氛围下搅拌6~8小时后,加入碳酸氢钠中和浓硫酸,过滤后滤液置于120℃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冷却后得到双端含氢硅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双端含氢硅油的合成,方法如下:采用二甲基二甲氧硅烷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在催化剂量浓硫酸条件下,加入与二甲基二甲氧硅烷等摩尔量水,30℃~50℃水解反应3~8小时后,逐步升温去除甲醇,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碳酸氢钠中和浓硫酸,过滤后滤液置于120℃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冷却后得到双端含氢硅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催化剂为98%浓硫酸,催化剂的用量为1~4%,合成物双端含氢硅油的分子量为350~50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催化剂用量为1.5~2.5%,合成物双端含氢硅油的分子量为800~30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双端环氧改性硅油的合成,方法如下:将异丙醇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将氯铂酸溶解于异丙醇中,制成氯铂酸异丙醇溶液催化剂;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无水硫酸钠或5A分子筛干燥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催化剂氯铂酸异丙醇溶液加入到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反应釜中,在60~90℃下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控制反应温度在60~100℃,反应时间4~6小时,直到产物的红外光谱测试不含硅氢键(Si-H);随后使用中活性碳粉脱色,使用硅藻土柱分离脱色活性碳及铂催化剂,滤液再置于120℃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双端环氧改性硅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催化剂的浓度为0.1%,催化剂用量为30~50μg/g,恒压滴加双端含氢硅油,反应温度在90℃左右,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双端含氢硅油的摩尔比为(1.2~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合成,方法如下:将二乙醇胺干燥除潮后加入反应釜中,干燥的异丙醇作为溶剂,在40~80℃下滴加双端环氧改性硅油,滴加完毕后在异丙醇回流温度下反应3~5小时,随后蒸馏除去异丙醇,降至室温后获得羟基氨基改性硅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的羟基氨基改性硅油的分子量为350~50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羟基氨基改性硅油分子量控制在800~300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溶剂为异丙醇,且异丙醇使用无水硫酸钠或5A分子筛干燥。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二乙醇胺干燥除潮,使用干燥剂无水硫酸钠、5A分子筛,在105~130℃氮气氛、氩气氛下除潮,或低温减压条件下除去二乙醇胺中的微量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环氧改性硅油与羟基氨基改性硅油按一定重量比复配,环氧改性硅油:羟基氨基改性硅油=(20%~95%):(80%~5%)。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氧改性硅油: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重量比为(70%~90%):(30%~10%)。
14.一种碳纤维原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碳纤维原丝油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将羟基氨基改性硅油与环氧改性硅油按一定重量比复配,加入添加剂,添加剂包括抗静电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使用有机酸调节溶液pH在一定范围,加水并搅拌制备成自组装自乳化阳离子型乳液,即碳纤维原丝油剂。
CN201910224377.8A 2019-03-26 2019-03-26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Active CN109942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4377.8A CN109942821B (zh) 2019-03-26 2019-03-26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4377.8A CN109942821B (zh) 2019-03-26 2019-03-26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2821A CN109942821A (zh) 2019-06-28
CN109942821B true CN109942821B (zh) 2021-05-18

Family

ID=6701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4377.8A Active CN109942821B (zh) 2019-03-26 2019-03-26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28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0176A (zh) * 2019-12-27 2020-04-21 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聚醚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012020B (zh) * 2020-09-01 2023-08-08 浙江汉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毛呢防尘柔软剂
CN112661966A (zh) * 2020-12-09 2021-04-16 广州大学 一种季铵盐改性有机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29465A (zh) * 2021-08-20 2021-10-22 江苏硕茂苏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离型纸及其制备工艺
CN113897708B (zh) * 2021-11-18 2022-07-12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用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54705B (zh) * 2023-02-16 2023-11-21 浙江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有机硅乳液型涂层剂对羊毛织物的整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2307A (zh) * 2001-03-07 2001-09-12 华东理工大学 氨烃基聚有机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04263A (zh) * 2011-10-18 2012-06-20 南京美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良好成核性能的聚氨酯泡沫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1269A (zh) * 2014-05-20 2014-09-10 江阴市诺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带氨基支链的嵌段聚醚氨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5297427A (zh) * 2015-10-23 2016-02-03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氨基改性硅油类碳纤维油剂耐热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5297446A (zh) * 2015-10-23 2016-02-03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非硅油剂/含硅油剂复配使用的碳纤维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4190A (zh) * 2015-12-30 2016-03-30 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9180948A (zh) * 2018-09-06 2019-01-11 吉林化工学院 一种自组装自乳化自稳定氨基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2307A (zh) * 2001-03-07 2001-09-12 华东理工大学 氨烃基聚有机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04263A (zh) * 2011-10-18 2012-06-20 南京美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良好成核性能的聚氨酯泡沫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1269A (zh) * 2014-05-20 2014-09-10 江阴市诺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带氨基支链的嵌段聚醚氨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5297427A (zh) * 2015-10-23 2016-02-03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氨基改性硅油类碳纤维油剂耐热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5297446A (zh) * 2015-10-23 2016-02-03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非硅油剂/含硅油剂复配使用的碳纤维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4190A (zh) * 2015-12-30 2016-03-30 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9180948A (zh) * 2018-09-06 2019-01-11 吉林化工学院 一种自组装自乳化自稳定氨基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氨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谢妃军等;《日用化学工业》;20140131;第44卷(第1期);第26-3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2821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2821B (zh) 羟基氨基改性硅油阳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0042667B (zh) 异氰酸酯改性聚醚硅油非离子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Guo et al. PVA–GPTMS/TEOS hybrid pervaporation membrane for dehydr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aqueous solution
EP2326683B1 (de) Äquilibrierung von siloxanen an wasserhaltigen sulfonsauren kationenaustauscherharzen
Rangelova et al. Methylcellulose/SiO 2 hybrids: sol-ge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y XRD, FTIR and AFM
CN108676108B (zh) 一种酚酸接枝壳寡糖、制备方法、及其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CN100516077C (zh) 含季铵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EP2773647B1 (en) Hydrophilic organosilanes
Pandey et al. Functionalized silica–chitosan hybrid membrane for dehydration of ethanol/water azeotrope: Effect of cross-linking 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CN114517411A (zh) 一种耐洗型棉织物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ucuk et al. Silsesquioxane-modified chitosan nanocomposite as a nanoadsorbent for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US20060009592A1 (en)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comprising cyclodextrin radicals
CN112921647B (zh) 一种对涤纶的抗熔滴整理方法
DE69921450T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ehandelter kieselsäure
Hu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stainable polyurethane based on epoxy soybean oil and modified by double-decker silsesquioxane
DE19748606A1 (de) Oberflächlich hydrophilierte Silikonelastomer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CN112876685B (zh) 一种四环氧基液体笼型倍半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S643134B2 (zh)
EP1876198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aminofunktioneller Siloxane
DE10207411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ompositmembranen
CN1670300A (zh) 双组份有机硅涂层胶的制备方法
DE102013201124A1 (de) Vliese aus thermoplastischen Siliconelastomeren, herstellbar mittels Elektrospinning
CN112933983B (zh) 一种石墨烯二氧化硅核壳结构填充pdms杂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96846B1 (ko) 에어로겔 전구체, 이의 제조방법, 이로 제조된 에어로겔 및 이를 이용한 에어로겔의 제조방법
CN112480463B (zh) 一种基于桥联聚倍半硅氧烷-聚氨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