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1066A - 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41066A CN109941066A CN201910308598.3A CN201910308598A CN109941066A CN 109941066 A CN109941066 A CN 109941066A CN 201910308598 A CN201910308598 A CN 201910308598A CN 109941066 A CN109941066 A CN 1099410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duct
- branch
- main line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包括干路风道、用于将来自干路风道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的支路主风道以及用于将来自干路风道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支路副风道,支路副风道设置多个且支路副风道布置在支路主风道的相对两侧。本发明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能保证乘员脚部的快速采暖,同时提高吹向乘员脚部气流的均匀性,保证乘员脚部均匀采暖,避免局部过热、局部过冷,从而提高乘员热舒适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乘坐和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的舒适性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乘员舱热舒适性是车辆舒适性考虑的范畴之一。乘员舱热舒适性是以乘员冷/热度为考察目标,以乘员各部位温度、湿度、风速为评价目标,综合评估对乘员的影响。
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就是以良好的乘员舱热舒适性作为目的,而空调风道结构是将空调系统产生的冷、热空气传递到乘员舱的重要连接部件,空调风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乘员在乘员舱的热舒适性感受。吹脚风道结构作为空调风道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保证乘员脚部的采暖。现有的吹脚风道结构不能实现乘员脚部的快速采暖,也不能保证乘员脚部均匀采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目的是保证乘员脚部均匀采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包括干路风道、用于将来自干路风道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的支路主风道以及用于将来自干路风道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支路副风道,支路副风道设置多个且支路副风道布置在支路主风道的相对两侧。
所述支路副风道设置两个,所述支路主风道位于两个支路副风道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位于两个支路副风道之间。
所述两个支路副风道为对称布置。
所述支路副风道具有使气流吹向第一区域的第一出风口和使气流吹向第二区域的第二出风口。
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支路主风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支路主风道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二出风口呈多排进行布置。
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支路副风道的面朝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出风侧壁上,该出风侧壁为圆弧形,处于同一排的所有第二出风口为沿出风侧壁的弧长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支路主风道与所述干路风道的第一干路出风口连接,所述支路副风道与干路风道的第二干路出风口连接。
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干路出风口和第二干路出风口的开闭的风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
本发明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能保证乘员脚部的快速采暖,同时提高吹向乘员脚部气流的均匀性,保证乘员脚部均匀采暖,避免局部过热、局部过冷,从而提高乘员热舒适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车辆吹脚风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车辆吹脚风道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在第一阀门开启状态时的俯视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向;
图4是本发明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在第一阀门开启状态时的侧视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向;
图5是本发明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在第二阀门开启状态时的俯视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向;
图6是本发明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在第二阀门开启状态时的侧视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向;
图中标记为:1、乘员脚部;2、干路风道;201、第一干路出风口;202、第二干路出风口;3、支路主风道;301、支路主出风口;4、支路副风道;401、第一出风口;402、第二出风口;5、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包括干路风道2、用于将来自干路风道2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的支路主风道3以及用于将来自干路风道2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支路副风道4,支路副风道4设置多个且支路副风道4布置在支路主风道3的相对两侧。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6所示,支路主风道3和支路副风道4与干路风道2连接,干路风道2用于接收来自HVAC(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的气流,加热后的气流进入干路风道2中,干路风道2将气流可选择性的引导至支路主风道3和支路副风道4中,再由支路主风道3或支路副风道4将气流引导至乘员脚部,保证乘员脚部的采暖。
如图1至图6所示,支路副风道4设置两个,支路主风道3位于两个支路副风道4的中间位置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两个支路副风道4之间,两个支路副风道4为对称布置。第一区域为乘员脚部的脚尖所在区域,第二区域为乘员脚部的外脚背所在区域,支路主风道3正对乘员脚部,支路主风道3使气流从乘员脚部的前方吹向乘员脚部,两个支路副风道4位于乘员脚部的相对两侧,支路副风道4使气流从乘员脚部的侧方吹向乘员脚部,使乘员脚部既可快速脚部采暖,又可保证脚部均匀采暖。
如图1至图6所示,干路风道2具有一个第一干路出风口201和一个第二干路出风口202,支路主风道3的进风口与干路风道2的第一干路出风口201连接,两个支路副风道4的进风口与干路风道2的第二干路出风口202连接。在第一干路出风口201开启时,进入干路风道2中的气流经第一干路出风口201进入支路主风道3中;在第二干路出风口202开启时,进入干路风道2中的气流经第二干路出风口202进入支路副风道4中。本发明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干路风道2的第一干路出风口201和第二干路出风口202的开闭的风门5,风门5为可旋转的设置于干路风道2的内部,风门5由执行电机控制进行旋转,风门5使第一干路出风口201和第二干路出风口202可旋转的开启,进而使得支路主风道3和支路副风道4与干路风道2之间的通断控制。
如图3和图4所示,当执行电机控制风门5旋转至第二干路出风口202处时,风门5将第二干路出风口202封闭,支路副风道4关闭,第一干路出风口201处于开启状态,进入干路风道2中的气流可以流入支路主风道3中,支路主风道3将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从而使来自干路风道2的气流可以直接通过支路主风道3吹向乘员脚部,使得脚部快速升温采暖。
如图5和图6所示,当执行电机控制风门5旋转至第一干路出风口201处时,风门5将第一干路出风口201封闭,支路主风道3关闭,第二干路出风口202处于开启状态,进入干路风道2中的气流可以流入支路副风道4中,支路副风道4将气流引导至第二区域,从而气流可以吹向乘员脚部,保证乘员脚部能够均匀采暖,保持舒适的温度,提高乘员舱乘员脚部采暖热舒适性。
如图1至图6所示,支路副风道4具有进气口、使气流吹向第一区域的第一出风口401和使气流吹向第二区域的第二出风口402,支路主风道3具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支路主出风口301,支路主出风口301用于使气流吹向第一区域。支路主风道3的进气口与干路风道2的第一干路出风口201连接,支路副风道4的进风口与干路风道2的第二干路出风口202连接,第一出风口401的位置靠近支路主出风口301。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出风口401与支路主风道3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出风口402与支路主风道3之间的垂直距离;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出风口401与支路主风道3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小于第二出风口402与支路主风道3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方向与支路主风道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二方向与乘员脚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一出风口401至少设置一个,第二出风口402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二出风口402呈多排进行布置。经支路副风道4出来的气流能够吹向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一步保证乘员脚部能够均匀采暖,提高乘员舱乘员脚部采暖热舒适性。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为位于车辆乘员舱内部的空间,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位于两个支路副风道4之间,各个支路副风道4分别用于将气流引导至一个第二区域,乘员脚部放置在两个第二区域之间。第二出风口402设置于支路副风道4的面朝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出风侧壁上,该出风侧壁为圆弧形,出风侧壁的轴线与第三方向相平行,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两个支路副风道4的出风侧壁为相对布置,处于同一排的所有第二出风口402为沿出风侧壁的弧长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第一出风口401和第二出风口402为在出风侧壁上沿壁厚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且为圆孔,第一出风口401和第二出风口402的直径小于支路主出风口301的直径,第二出风口402密布在出风侧壁上,第一出风口401正对第一区域,第二出风口402正对第二区域,保证脚部均匀采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结构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此车辆吹脚风道结构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至图6,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发明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所以其具有上述车辆吹脚风道结构的所有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干路风道、用于将来自干路风道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的支路主风道以及用于将来自干路风道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支路副风道,支路副风道设置多个且支路副风道布置在支路主风道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副风道设置两个,所述支路主风道位于两个支路副风道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位于两个支路副风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路副风道为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副风道具有使气流吹向第一区域的第一出风口和使气流吹向第二区域的第二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支路主风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支路主风道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二出风口呈多排进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支路副风道的面朝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出风侧壁上,该出风侧壁为圆弧形,处于同一排的所有第二出风口为沿出风侧壁的弧长方向依次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主风道与所述干路风道的第一干路出风口连接,所述支路副风道与干路风道的第二干路出风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干路出风口和第二干路出风口的开闭的风门。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车辆吹脚风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08598.3A CN109941066A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08598.3A CN109941066A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41066A true CN109941066A (zh) | 2019-06-28 |
Family
ID=6701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08598.3A Pending CN109941066A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41066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42140Y1 (ko) * | 2007-11-09 | 2008-10-10 | 주식회사 두원공조 | 차량용 공조케이스의 운전자 푸트 덕트 |
CN201410864Y (zh) * | 2009-05-18 | 2010-02-24 | 宁波爱立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车身风道组件 |
CN201849283U (zh) * | 2010-10-28 | 2011-06-01 |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非独立脚部风道装置 |
CN201914054U (zh) * | 2010-12-29 | 2011-08-03 |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司机室风道系统 |
WO2014036208A1 (en) * | 2012-08-30 | 2014-03-06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Dedicated floor bleed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N105832236A (zh) * | 2016-04-11 | 2016-08-10 | 浙江艾克电器有限公司 | 干脚装置及干脚方法 |
CN205601552U (zh) * | 2016-04-29 | 2016-09-28 | 象山松亚汽车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吹脚风道 |
CN208069335U (zh) * | 2018-01-25 | 2018-11-09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吹脚风道结构 |
CN208263922U (zh) * | 2018-03-30 | 2018-12-21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车用后排吹脚风道和具有其的车辆 |
-
2019
- 2019-04-17 CN CN201910308598.3A patent/CN1099410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42140Y1 (ko) * | 2007-11-09 | 2008-10-10 | 주식회사 두원공조 | 차량용 공조케이스의 운전자 푸트 덕트 |
CN201410864Y (zh) * | 2009-05-18 | 2010-02-24 | 宁波爱立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车身风道组件 |
CN201849283U (zh) * | 2010-10-28 | 2011-06-01 |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非独立脚部风道装置 |
CN201914054U (zh) * | 2010-12-29 | 2011-08-03 |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司机室风道系统 |
WO2014036208A1 (en) * | 2012-08-30 | 2014-03-06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Dedicated floor bleed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N105832236A (zh) * | 2016-04-11 | 2016-08-10 | 浙江艾克电器有限公司 | 干脚装置及干脚方法 |
CN205601552U (zh) * | 2016-04-29 | 2016-09-28 | 象山松亚汽车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吹脚风道 |
CN208069335U (zh) * | 2018-01-25 | 2018-11-09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吹脚风道结构 |
CN208263922U (zh) * | 2018-03-30 | 2018-12-21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车用后排吹脚风道和具有其的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4943B (zh) | 用于车辆的辅助空气调节设备 | |
CN106061772B (zh) | 汽车乘员舱空气调节用空调系统 | |
US6415857B1 (en) |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with front and rear foot air outlets | |
CN101423010A (zh) | 汽车空调 | |
US20180141404A1 (en) | Rear Seat Air Regulating Device for HVAC Module | |
JP6134535B2 (ja)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
US9587850B2 (en) | HVAC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improvement technique | |
CN105189158A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CN109941066A (zh) | 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5398305A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US11040592B2 (en) | Climate control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219564705U (zh) | 空调系统及车辆 | |
JPS6233609Y2 (zh) | ||
JP2008265447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S602967Y2 (ja) |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 |
JP2004203179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06335288A (ja) |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 |
JP2001191781A (ja)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 |
JPH0357530Y2 (zh) | ||
JP3743100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KR20190038307A (ko) | 자동차용 공조 시스템 | |
JPS6146006Y2 (zh) | ||
JP4524939B2 (ja) |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 |
KR20090063368A (ko) | 자동차용 공기조화장치 | |
JPH0126490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