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7381A -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7381A
CN109937381A CN201780068222.9A CN201780068222A CN109937381A CN 109937381 A CN109937381 A CN 109937381A CN 201780068222 A CN201780068222 A CN 201780068222A CN 109937381 A CN109937381 A CN 109937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mponent
base portion
coil
shell
latera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82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7381B (zh
Inventor
李准泽
辛承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281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1254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281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1733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299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2633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37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7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5Coil bobbi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线筒;设置在线筒的外周向表面上的第一线圈;设置在壳体的侧部部分上以与第一线圈相对应的磁体;设置在壳体的下方的基部;设置在基部的侧向表面上以用于通过与第一线圈相互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的第二线圈;以及联接至线筒和壳体且与基部的上表面间隔开的第一弹性构件至第四弹性构件,其中,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用于结合第一线圈的第一结合部分和用于电连接至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用于结合第二线圈的第二结合部分和用于电连接至外部的第二连接端子;第二结合部分和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基部的不同外表面上。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透镜移动装置并且涉及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难以将在常规相机模块中使用的音圈马达(VCM)的技术应用于超小型相机模块同时仍实现其低功耗,并且因此已经积极地开展了与此相关的研究。
对诸如配备有相机的智能电话和移动电话之类的电子产品的需求和生产都在不断增长。用于移动电话的相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而尺寸越来越小,并且因此,用于移动电话的致动器也越来越小、直径越来越大、且功能越来越多。为了实现高分辨率的移动电话相机,需要对移动电话相机的性能以及诸如自动聚焦、快门防抖和缩放之类的附加功能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方式提供了透镜移动装置以及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该透镜移动装置能够防止第二线圈与盖构件之间的电短路并且能够使用粘合构件来增加盖构件与壳体之间的联接力。
实施方式提供了透镜移动装置以及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该透镜移动装置能够防止第二线圈断开连接以产生感应电压并且能够确保第二线圈的电阻值以进行温度补偿。
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包括:壳体;线筒,线筒设置在壳体中;第一线圈,第一线圈设置在线筒的外周向表面上;磁体,磁体设置在壳体的侧部部分上,磁体设置成与第一线圈相对应;基部,基部设置在壳体的下方;第二线圈,第二线圈设置在基部的外表面上,第二线圈构造成因与第一线圈相互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以及第一弹性构件至第四弹性构件,第一弹性构件至第四弹性构件联接至线筒和壳体,第一弹性构件至第四弹性构件设置成在基部的上表面上彼此间隔开,其中,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用于结合至第一线圈的第一结合部分和用于电连接至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用于结合至第二线圈的第二结合部分和用于电连接至外部的第二连接端子,并且第二结合部分和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基部的不同外表面上。
基部可以包括侧部部分和设置在侧部部分中的两个相邻的侧部部分之间的角部部分,并且第二结合部分和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者可以设置在与角部部分相邻的两个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中的对应的外表面上。
第一弹性构件至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内框架,内框架联接至线筒;外框架,外框架联接至壳体;以及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将内框架与外框架彼此连接,第一结合部分可以设置在内框架处,并且第二结合部分以及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可以设置在外框架处。
第二结合部分以及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者可以从外框架朝向基部弯折并延伸,并且可以设置在基部的外表面上。
基部可以具有形成在基部的外表面中的凹槽,用以允许第二线圈设置在该凹槽中,并且第二结合部分可以设置在基部的外表面的位于凹槽的上方的区域上。
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可以延伸至基部的外表面的位于凹槽的下方的另一区域。
基部可以具有形成在基部的外表面中的第一凹入部分,用以允许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相应设置在第一凹入部分中,并且基部可以具有形成在基部的外表面中的第二凹入部分,用以允许第二结合部分设置在第二凹入部分中。
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第一连接端子可以设置在基部的第一外表面上,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第二连接端子可以设置在基部的第二外表面上,并且基部的第一外表面和基部的第二外表面可以定位成彼此相对。
透镜移动装置还可以包括盖构件,盖构件包括上板和连接至上板的侧板,盖构件联接至壳体;以及密封构件,密封构件设置在盖构件的侧板中的每个侧板与壳体之间。壳体可以包括侧部部分和外突出部分,侧部部分设置在与盖构件的侧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外突出部分形成在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处,并且外突出部分可以在从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内表面朝向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外表面的方向上从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外突出部分可以从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下端部朝向基部突出。
壳体可以包括:凹入部分,凹入部分形成在外突出部分的外表面中,以允许密封构件注入凹入部分中;以及内突出部分,内突出部分设置在外突出部分的内表面上且设置在与凹入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
有益效果
实施方式可以防止第二线圈与盖构件之间的电短路,并且可以使用粘合构件来增加盖构件与壳体之间的联接力。
另外,实施方式可以防止第二线圈断开连接,可以确保第二线圈的电阻值以进行温度补偿,并且可以提高用于形成基部的模具的可生产性及其注塑成型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透镜移动装置的除盖构件之外的组装立体图。
图4a是图1中示出的线筒的第一立体图。
图4b是图1中示出的线筒和第一线圈的联接立体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壳体和磁体的联接立体图。
图7示出了线筒、第一线圈、上弹性构件、下弹性构件、基部和第二线圈的联接图。
图8示出了基部和下弹性构件的分解立体图,第二线圈联接至基部。
图9示出了图8中示出的第二线圈、基部和下弹性构件的联接立体图。
图10示出了设置在基部处的第二结合部分和连接端子的布置结构。
图11示出了图2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仰视立体图,图11中省略了基部和磁体的图示。
图12是示出了连接电极与第二线圈之间的布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3示出了沿图1中的方向CD截取的透镜移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4示出了沿图2中的方向AB截取的透镜移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5示出了沿图1中的方向EF截取的透镜移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6a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第一侧视图。
图16b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第二侧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互感系数。
图19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0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图2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3中省略了盖构件的图示。
图24a是图22中示出的线筒的第一立体图。
图24b是图22中示出的线筒的第二立体图。
图24c是线筒和线圈的联接立体图。
图25a是图22中示出的壳体的第一立体图。
图25b是图22中示出的壳体的第二立体图。
图25c是壳体和磁体的联接立体图。
图26示出了图22中示出的上弹性构件。
图27示出了图22中示出的下弹性构件。
图28示出了图22中示出的基部和下弹性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9示出了图28中示出的基部和下弹性构件的联接立体图。
图30a示出了图9中示出的第一连接端子的放大图。
图30b示出了沿图30a中的方向AB截取的第一连接端子的横截面图。
图31示出了图30a中示出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示例的横截面图。
图3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端子。
图33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图34示出了图33中示出的保持器、图像传感器和电路板。
图35示出了图33中示出的相机模块的焊接部分。
图36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
图37示出了图36中示出的便携式终端的构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实施方式将通过参照附图和与其相关的描述而变得明显。在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比如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位于另一元件比如基板、层(膜)、区域、衬垫或图案“上方”或“下方”时,术语“上方”或“下方”表示该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方或下方,或者该元件“间接”形成为使得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另外,还将理解的是,“上方”或“下方”的标准是基于附图的。另外,经由附图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根据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进行描述。为了便于描述,将使用笛卡尔坐标系(x,y,z)来对根据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进行描述,但是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坐标系来描述,并且实施方式不限于坐标系。在附图中,x轴和y轴的方向与z轴的方向垂直,z轴方向是光轴方向。作为光轴(OA)方向的z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一方向”,x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二方向”,并且y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三方向”。
在安装在移动装置——比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中的小型相机模块中使用的“手震颤补偿装置”是这样的装置:该装置构造成防止所捕获的图像的轮廓在图像被捕获时因使用者的手的摇动引起的振动而被模糊。
另外,“自动聚焦装置”是用于使对象的图像自动聚焦在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的装置。手震颤补偿装置和自动聚焦装置可以以各种方式构造。根据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通过使透镜沿第一方向移动来执行自动聚焦操作。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3示出了图1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除盖构件300之外的组装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透镜移动装置100包括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磁体130、壳体140、上弹性构件150、下弹性构件160、第二线圈170、基部210和盖构件300。
首先,将对盖构件300进行描述。
盖构件300将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磁体130、壳体140、上弹性构件150、下弹性构件160和第二线圈170容置于在盖构件与基部210之间限定的容置空间中。
盖构件300可以采用具有敞开底部、上板301和侧板302的箱的形式,并且盖构件302的侧板302a至302d的下端部可以联接至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盖构件300的上板可以呈多边形形状,例如矩形形状、八边形形状等。
盖构件3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上板301中的中空区域,以使联接至线筒110的透镜(未示出)暴露于外部光。另外,盖构件300中的中空区域可以另外设置有由透光材料形成的窗口,以防止异物比如灰尘或湿气进入相机模块的内部。
盖构件300可以由非磁性材料比如SUS形成,以防止盖构件粘附至磁体130,但是盖构件300可以由磁性材料形成以用作轭部。
接下来,将对线筒110进行描述。
图4a是图1中示出的线筒110的第一立体图,并且图4b是图1中示出的线筒110和第一线圈120的联接立体图。
参照图4a和图4b,线筒110位于壳体140的内侧,并且线筒110能够通过线圈120与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沿第一方向移动。
透镜(未示出)可以直接联接至线筒110的内周向表面110a,但不限于此。例如,线筒110可以包括透镜镜筒(未示出),透镜镜筒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透镜,并且透镜镜筒可以以各种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联接在线筒110内侧。
线筒110可以具有用于安装透镜或透镜镜筒的中空区域。线筒110的中空区域可以具有与待安装在其中的透镜或透镜镜筒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线筒110的中空区域可以具有例如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但不限于此。
线筒1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凹部或联接突出部113和至少一个联接突出部117,所述至少一个联接凹部或联接突出部113设置在线筒110的上表面上并且联接并固定至上弹性构件150的内框架151,所述至少一个联接突出部117设置在线筒110的下表面上并且联接并固定至下弹性构件160的内框架161。
线筒110可以具有上避位凹槽112a,上避位凹槽112a形成在线筒110的上表面的区域中并且与上弹性构件150的框架连接部分153对应或对准。另外,线筒110可以具有下避位凹槽112b,下避位凹槽112b形成在线筒110的下表面的区域中并且与下弹性构件160的连接部分163对应或对准。当线筒1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上弹性构件150的连接部分153和下弹性构件160的连接部分163与线筒110之间的空间干涉可以通过线筒110中的上避位凹槽112a和下避位凹槽112b来防止,并且因此上弹性构件150的连接部分153和下弹性构件160的连接部分163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弹性变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弹性构件的连接部分以及线筒以避免其间的干涉的方式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在线筒中设置上避位凹槽和/或下避位凹槽。
线筒110可以具有形成在线筒110的外周向表面110b中的至少一个凹槽105,第一线圈120设置在凹槽105中。
第一线圈120可以安置或座置于线筒110中的凹槽105中。替代性地,第一线圈120可以直接缠绕于线筒110中的凹槽105中,以便绕光轴OA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线筒110中的凹槽105的形状和数量可以与设置在线筒110的外周向表面上的线圈的形状和数量相对应。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线筒110可以不具有线圈座置凹槽,并且第一线圈120可以在没有凹槽的情况下直接围绕线筒110的外周向表面缠绕并固定至线筒110的外周向表面。
接下来,将对第一线圈进行描述。
第一线圈120设置在线筒110的外周向表面110b上,并且第一线圈120与设置在壳体140上的磁体130进行电磁相互作用。
由于第一线圈120与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对第一线圈120施加驱动信号以产生电磁力。施加至第一线圈的驱动信号可以包括交流电信号,或者可以包括交流电信号和直流电信号。例如,交流电信号可以是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例如PWM信号)。
由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弹性地支承的线筒110可以借助于因第一线圈120与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电磁力而沿第一方向移动。线筒110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可以通过对电磁力进行控制来控制,从而可以执行自动聚焦功能。
第一线圈120可以围绕线筒110的外周向表面110b缠绕,以便绕光轴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例如,第一线圈120可以设置在形成于线筒110的外周向表面110b中的凹槽105中或者围绕该凹槽105缠绕。
例如,第一线圈120可以呈闭环形状,例如环形形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120可以以线圈环的形式来实施,该线圈环绕与光轴垂直的轴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缠绕,并且线圈环的数量可以与磁体130的数量相同,但不限于此。
第一线圈120可以电连接至上弹性构件150或下弹性构件160中的至少一者。驱动信号可以通过上弹性构件150或下弹性构件160中的至少一者而施加至第一线圈120。
接下来,将对壳体140进行描述。
图5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壳体140的立体图,并且图6示出了壳体140和磁体130的联接立体图。
参照图5和图6,壳体140对磁体130进行支承,并且壳体140以允许线筒1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将线筒110容置在壳体140中。
壳体140可以总体上呈中空柱形状,并且可以包括第一侧部部分141和第二侧部部分142,第一侧部部分141和第二侧部部分142在壳体140中形成中空区域。
例如,壳体140可以包括侧部部分141和142,侧部部分141和142在壳体140中形成多边形(例如,矩形或八边形)或圆形中空区域。侧部部分141和142的上表面可以限定壳体140的上表面。
例如,壳体14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部部分141和彼此间隔开的第二侧部部分142。
例如,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可以设置在与盖构件300的侧板相对应的位置处。
例如,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侧部部分142中的每个第二侧部部分的长度。例如,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可以与壳体140的侧部相对应,并且壳体140的第二侧部部分142可以与壳体140的角部相对应。
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可以被称为“侧部部分”,并且壳体140的第二侧部部分142可以被称为“角部部分”。
磁体130可以设置或安装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上。例如,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中可以设置有凹槽141a,磁体130座置、设置或固定在凹槽141a中。如图5中示出的,用于磁体的凹槽141a形成为穿过第一侧部部分,但不限于此。凹槽141a可以形成为使得其从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凹入。
壳体140可以包括第一止挡件143,第一止挡件143从壳体140的上表面突出。
壳体140的第一止挡件143用于防止盖构件300与壳体140之间的碰撞。第一止挡件143可以防止壳体140的上表面因外部冲击而与盖构件300的上内表面直接碰撞。
另外,壳体140可以包括上框架支承突出部144,上框架支承突出部144形成在壳体140的上表面上,以与上弹性构件150的外框架152联接。壳体140可以包括下框架支承突出部(未示出),下框架支承突出部形成在壳体140的下表面上,以与下弹性构件160的外框架162联接。
另外,壳体140可以具有下导引凹部148,下导引凹部148形成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部分141和142的下部部分中的每个下部部分中。基部210的导引构件216可以插入、紧固到下导引凹部148中或者联接至下导引凹部148。壳体140的下导引凹部148和基部210的导引构件216可以通过粘合构件12(参照图11)彼此联接,从而使壳体140可以联接至基部210。
联接至基部210的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的下端部25(参照图6)可以与基部210的上端部部分210b的上表面的边缘相接触。
壳体140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侧部部分141的外表面35上的外突出部分40。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的下端部朝向基部210的下端部延伸。
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设置成与设置在基部210上的第二线圈170的直线部分170a(参照图12)相对应。
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在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上与线圈170的直线部分170a重叠。
例如,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在第一水平方向15a(参照图12)上面向设置在基部210上的第二线圈170的直线部分170a。
设置在基部210上的第二线圈170的直线部分170a的整个区域可以在第一水平方向15a(参照图12)上与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重叠。
例如,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中的每个外突出部分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长度L1可以长于或等于第二线圈170的直线部分170a中的每个直线部分在第二水平方向15b(参照图12)上的长度。
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相比于第二线圈170的直线部分170a更靠外地定位。
此外,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重叠。
此外,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磁体130不重叠,但不限于此。例如,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磁体130至少部分地重叠。
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的下端部25在光轴方向上与设置在基部210上的第二线圈170重叠,但是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在光轴方向上与设置在基部210上的第二线圈170的直线部分170a不重叠。
在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与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之间可以设置有粘合构件或密封构件18a和18b(参照图16a和图16b),以将壳体140与盖构件300彼此联接并防止外部异物引入。
外突出部分40可以在从第一侧部部分141的内表面朝向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的方向上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外突出部分40可以在从壳体140朝向基部210的方向上从第一侧部部分141的下端部突出。
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在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的内表面朝向第一侧部部分141的外表面35的方向上突出,并且在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的内表面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台阶部分。因此,可以确保下述空间:第二线圈170设置在该空间中,以防止盖构件300与第二线圈170之间的空间干涉并且以保护第二线圈170。
在将第二线圈170围绕基部210缠绕的过程中,第二线圈170的一部分可以在基部210中暴露于凹槽201的外部。在未设置外突出部分40的情况下,第二线圈170的暴露于凹槽201的外部的一部分可能被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的下端部损坏,从而导致第二线圈170的断开电连接。
此外,在壳体140不包括外突出部分40的情况下以及在盖构件的下端部延伸至基部210的下端部的情况下,盖构件300与壳体140之间的间隙增大,并且因此,密封构件不均匀地分布在盖构件300与壳体140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不具有可靠的密封效果,这可能会导致外部异物进入盖构件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外突出部分40形成在壳体140的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上,因此可以防止第二线圈170被盖构件300损坏并且防止第二线圈170与盖构件300之间电短路。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外突出部分40与盖构件300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粘合构件或密封构件18a和18b(参照图16a和图16b),因此可以增加壳体140与盖构件300之间的联接力并且防止异物进入盖构件中。
基部210的位于凹槽201下方的下端部部分210a(参照图8)可以包括突出区域211,突出区域211从比基部210的位于凹槽201上方的上端部部分210b(参照图8)的外表面更向外的基部210的内表面突出。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突出区域211重叠,并且外突出部分40的下端部可以邻近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突出区域211设置。
在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中可以设置有凹入部分41,粘合构件或密封构件18a和18b(参照图16a和图16b)被注入凹入部分41中,以将壳体140与盖构件300彼此联接并且防止外部异物引入盖构件300中。
凹入部分41可以定位成同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边界表面相接触。例如,凹入部分41中的每个凹入部分可以设置在外突出部分40中的相应的外突出部分的上部部分的上端部处或中间中,并且凹入部分41中的每个凹入部分可以包括开口40a(参照图15),开口40a通向外突出部分40中的相应的外突出部分的上表面。
另外,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可以设置有内突出部分42,该内突出部分42在从外突出部分40的外表面朝向其内表面的方向上从外突出部分40的内表面突出,以与凹入部分41相对应。
例如,内突出部分42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凹入部分41的尺寸或形状相同的尺寸或形状,并且内突出部分42从外突出部分40的内表面突出的高度可以与凹入部分41凹入的深度相同,但不限于此。
当凹入部分41形成在具有均匀厚度的外突出部分40中时,外突出部分40的形成有凹入部分41的区域的厚度减小,这可能会降低外突出部分40的耐久性。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内突出部分42形成在外突出部分40的内表面上,以便与凹入部分41相对应,从而防止外突出部分40的耐久性劣化。
图15示出了沿图1中的方向EF截取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横截面图,图16a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第一侧视图,并且图16b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第二侧视图。
参照图15、图16a和图16b,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可以构造成使连接端子164-1至164-4、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以及外突出部分40暴露。
例如,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中的每个侧板可以包括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连接端子164-1至164-4、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以及外突出部分40通过该第一区域S1暴露,第二区域S2是除第一区域S1之外的其余区域。
另外,第一区域S1可以包括第三区域S3、第四区域S4和第五区域S5,外突出部分40通过第三区域S3暴露,连接端子164-1至164-4通过第四区域S4暴露,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通过第五区域S5暴露。
盖构件300的第一区域S1的下端部可以位于外突出部分40的上方,并且盖构件300的第二区域S2的下端部可以延伸至位于第一区域S1的下端部的下方的区域。例如,盖构件300的第二区域S2的下端部可以延伸至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
例如,第四区域S4的下端部可以位于第三区域S3的下端部的上方,并且第五区域S5的下端部和第三区域S3的下端部可以位于彼此相同的高度处。
为了便于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与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之间的联接并且为了增加其间的联接力,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中的每个侧板的第一区域S1的下端部可以面向外突出部分40中的相应的外突出部分的上端部,或者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外突出部分40中的相应的外突出部分的上端部对准,并且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中的每个侧板的第二区域S2的下端部可以面向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上表面的角部部分,或者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上表面的角部部分对准。
外突出部分40的下端部与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上表面的角部部分可以彼此接触,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外突出部分40的下端部与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上表面的角部部分可以彼此间隔开。
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中的每个侧板的第二区域S2的下端部与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上表面可以彼此间隔开,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中的每个侧板的第二区域S2的下端部与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上表面可以彼此接触。
例如,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外表面、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中的每个外突出部分的外表面、以及盖构件300的侧板中的每个侧板的第三区域S3可以位于彼此相同的平面上,但不限于此。
在形成于壳体140的外突出部分40中的每个外突出部分中的凹入部分41的开口40a与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中的每个侧板的第一区域S1的下端部之间可以存在有空间。粘合构件或密封构件可以通过凹入部分41的开口40a注入。如图16a和图16b中示出的粘合构件或密封构件18a和18b可以设置在盖构件300的内表面——其邻近于盖构件300的侧板302a至302d中的每个侧板的第一区域S1的下端部——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的对应区域之间。
接下来,将对磁体130进行描述。
在AF驱动单元的初始位置——例如,线筒110的初始位置——处,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侧部部分处,以与第一线圈120相对应或对准。此处,线筒110的初始位置可以是在未向第一线圈120供电时AF驱动单元的初始位置,或者可以是在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仅因AF驱动单元的重量而发生弹性变形时AF驱动单元所处的位置。
替代性地,线筒110的初始位置可以是在重力沿从线筒110朝向基部210的方向起作用或者沿从基部210朝向线筒110的方向起作用时AF驱动单元所处的位置。
AF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线筒110和安装至线筒110的部件。
例如,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中的凹槽141a中,以在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上与第一线圈120重叠。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凹槽141a可以不形成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中,并且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任一者上。
磁体130可以具有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可以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但不限于此。
磁体130可以是单极磁化磁体或双极磁化磁体,该磁体设置成使得磁体的面向第一线圈120的表面是S极并且该磁体的相反表面是N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磁体的磁极可以颠倒。
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四个磁体130。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提供至少两个磁体130。磁体130中的每个磁体的面向第一线圈120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平面表面的形状,但不限于此。磁体130中的每个磁体的面向第一线圈120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弯曲表面的形状。
接下来,将对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进行描述。
图7示出了线筒110、第一线圈120、上弹性构件150、下弹性构件160、基部210和第二线圈170的联接图,图8示出了基部21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分解立体图,第二线圈170联接至基部210,图9示出了图8中示出的第二线圈170、基部21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联接立体图,图10示出了设置在基部210处的第二结合部分16a和连接端子164-3的布置结构,图11示出了图2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仰视立体图,图11中省略了基部210和磁体130-1至130-4的图示,并且图14示出了沿图2中的方向AB截取的透镜移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7至图11以及图14,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联接至线筒110和壳体140并且对线筒110进行弹性地支承。
例如,上弹性构件150可以联接至线筒110的上部部分(上表面或上端部)并且联接至壳体140的上部部分(上表面或上端部)。
下弹性构件160可以联接至线筒110的下部部分(下表面或下端部)并且联接至壳体140的下部部分(下表面或下端部)。
图7中示出的上弹性构件150未被划分成多个弹性构件。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弹性构件。
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包括第一内框架151、第一外框架152和第一连接部分153,第一内框架151联接至线筒110的上部部分,第一外框架152联接至壳体140的上部部分,第一连接部分153将第一内框架151与第二外框架152彼此连接。
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在其第一内框架151中设置有通孔151a,线筒110的上支承突出部113联接到该通孔151a中,并且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在其第一外框架152中设置有通孔152a,壳体140的上框架支承突出部144联接到该通孔152a中。
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包括弹性构件,弹性构件被划分成或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区段。例如,弹性构件可以称为弹簧或下弹簧。
例如,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并且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可以是彼此断开电连接。
例如,第一线圈120可以电连接至下弹性构件160的弹性构件160-1至160-2中的任何两个弹性构件,并且第二线圈170可以电连接至弹性构件160-1至160-2中的其余两个弹性构件。
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第二内框架161、第二外框架162和第二连接部分163,第二内框架161联接至线筒110的下部部分,第二外框架162联接至壳体140的下部部分,第二连接部分163将第二内框架161与第二外框架162彼此连接。
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在其第二内框架161中设置有通孔161a,线筒110的下支承突出部117联接到该通孔161a中,并且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在其第二外框架162中设置有通孔162a,壳体140的下框架支承突出部联接到该通孔162a中。
例如,第一线圈120可以结合至弹性构件160-1至160-4中的任何两个弹性构件的内框架。
例如,第二线圈170可以结合至弹性构件160-1至160-4中的其余两个弹性构件的外框架。
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中的每一者可以实施为片簧,但不限于此。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中的每一者可以实施为螺旋弹簧、悬挂线等。
第一连接部分153和第二连接部分163中的每一者可以弯折或弯曲至少一次,以形成预定图案。线筒110在第一方向上的向上和/或向下的运动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分153和第二连接部分163的位置变化或精细变形而柔性地(或弹性地)支承。
为了防止在线筒1110移动时的振荡,在上弹性构件150的第一连接部分153与线筒110的上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有阻尼器。替代性地,在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连接部分163与线筒110的下表面之间也可以设置有阻尼器(未示出)。
替代性地,阻尼器可以适用于上弹性构件150与线筒110和壳体140中的每一者之间的联接部分,或者适用于下弹性构件160与线筒110和壳体140中的每一者之间的联接部分。例如,阻尼器可以是凝胶型硅。
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可以设置成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上彼此分开或间隔开。
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可以在其第二内框架161的一个端部处设置有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第一线圈120的相反端部结合至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
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设置在第二内框架处的原因在于第二内框架161定位成比第二外框架163更靠近线筒110,从而更便于结合至第一线圈120。例如,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中的每个第一结合部分可以设置有用于引导第一线圈120的凹槽。
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可以在其第二外框架163处设置有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第二线圈170的相反端部结合至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
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设置在第二外框架163处的原因在于第二外框架163定位成比第二内框架161更靠近基部210的外表面,从而更便于结合至第二线圈170。
第二线圈170的一个端部可以通过粘合构件比如焊料20(参照图10)结合至第三弹性构件160-3的第二结合部分16a,并且第二线圈170的相反端部可以通过粘合构件比如焊料20(参照图10)结合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二结合部分16b。
第一线圈120连接至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设置在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内框架161处,并且第二线圈170连接至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设置在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外框架163处,从而减小了用于结合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并且因此更便于结合。
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可以设置在弹性构件(例如160-1和160-2)的第二内框架的一个端部处,该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在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向。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可以连接至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二外框架163的外表面,并且可以在从第二外框架163朝向基部210的方向上弯折和延伸。
例如,第二结合部分16a可以在从第三弹性构件160-3的第二外框架163朝向基部210的方向上弯折,并且第二结合部分16b可以在从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二外框架163朝向基部210的方向上弯折。
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在从第二外框架163朝向基部210的方向上弯折和延伸的原因在于减小与设置在基部210的外表面上的第二线圈170的间隔距离,从而便于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与第二线圈170之间的结合。
在以上所描述的第一结合部分15a、15b和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中,术语“结合部分”可以称为衬垫部分、连接端子部分、焊料部分或电极部分。
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可以分别包括连接端子164-1至164-4,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连接至第二外框架162的外表面并且在从第二外框架163朝向基部210的方向上弯折和延伸。
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可以在从第二外框架162朝向基部210的方向上弯折。连接端子164-1至164-4可以设置成彼此间隔开。
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可以设置、座置或插入在形成于基部210中的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的对应的第一凹入部分中。
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164-2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一外表面处,以与第一外表面相接触。
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二连接端子164-3和164-4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二外表面处,以与第二外表面相接触。例如,基部210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可以彼此相向或者可以设置成彼此相反。
另外,第三弹性构件160-3的第二结合部分16a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三外表面处,以与第三外表面相接触。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二结合部分16b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第四外表面处。基部210的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可以彼此相向或者可以设置成彼此相反。
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可以从基部210暴露,并且连接端子164-1至164-4可以彼此断开电连接。
例如,设置在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的对应的第一凹入部分的一个表面(例如下表面)相接触。
设置在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的外表面可以从基部210的外表面暴露,并且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的下端部可以从基部210的下表面暴露。
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的下端部可以设置在基部210中的凹槽201的上方,并且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的下端部可以延伸至基部210中的凹槽201的下方的区域。例如,基于上弹性构件150的外框架151,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中的每个第二结合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
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的每个第一凹入部分的深度可以大于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的厚度,并且设置在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的每个连接端子的外表面可以不突出到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的外部。
为了从外部接收电力或信号,连接端子164-1至164-4可以使用导电构件——例如使用焊接等——电连接至外部线或外部元件。
在结合至连接端子164-1至164-4的焊料突出到基部210的外表面的外部的情况下,结合至连接端子164-1至164-4的焊料与盖300可以彼此接触或碰撞,从而导致电短路或断开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形成有足够的深度,以防止结合至连接端子164-1至164-4的焊料突出到基部210的外表面的外部,从而防止以上所提到的电短路或断开连接。
在使用第一焊料将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170直接结合至连接端子164-1至164-4的情况下,当在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上进行焊接以便电连接至外部时,第一焊料可以熔化,并且因此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170可以断开电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结合部分15a、15b和第二结合部分16a、16b——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结合至第一结合部分15a、15b和第二结合部分16a、16b——以及连接端子164-1至164-4——连接端子164-1至164-4电连接至外部——另外设置在下弹性构件160处,因此可以防止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170当在连接端子上进行焊接时断开电连接。
在以上所描述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中,术语“连接端子”可以被称为衬垫部分、结合部分、焊料部分或电极部分。
用于驱动第一线圈120的驱动信号可以被提供给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第一结合部分15a和15b设置在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处,并且第二线圈170的感应电压可以经由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三连接端子164-3和第四连接端子164-4输出至外部,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设置在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三连接端子164-3和第四连接端子164-4处。
基部210可以联接至壳体140,并且基部210可以与盖构件300一起形成用以容置线筒110和壳体140的容置空间。基部210可以在其中具有与线筒110中的中空区域和/或壳体140中的中空区域相对应的中空区域,并且基部210可以具有与盖构件300的形状匹配或对应的形状,例如矩形形状。
基部210可以包括导引构件216(参照图8),导引构件216从其四个角部部分中的每个角部部分沿向上方向突出预定高度。导引构件216可以形成为呈从基部210的上表面以与基部210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式突出的多棱镜的形状。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导引构件216可以使用粘合构件12(参照图11)比如环氧树脂或硅插入、紧固至或联接至壳体140中的下导引凹部148。
第二线圈170可以设置在下弹性构件160的下方,并且第二线圈170可以设置成围绕基部210的外表面沿绕光轴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缠绕。
例如,第一线圈120可以具有闭环形状,例如环形形状。
例如,基部210可以在其外表面中设置有凹槽201。
例如,基部210中的凹槽201可以具有从基部210的外表面凹入的结构。凹槽201可以与基部2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间隔开。其原因是用以防止第二线圈170——其设置在基部201中的凹槽201中或者围绕基部201中的凹槽201缠绕——与基部210分离。
围绕基部201中的凹槽201缠绕的第二线圈17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小于其在下述方向上的长度:该方向定向成从基部210的内周向表面朝向基部210的外周向表面并且与光轴垂直。因此,可以减小透镜移动装置100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或长度。
基部210可以包括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41对应或对准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和与壳体140的第二侧部部分142对应或对准的第二侧部部分218b。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可以具有平坦的外表面,并且基部210的第二侧部部分218b可以具有弯曲的外表面。
基部210的第二侧部部分218b中的每个第二侧部部分可以将两个相邻的第二侧部部分彼此连接,并且可以位于基部的角部处。例如,第二侧部部分218b可以被称为角部部分。
基部210中的凹槽201可以具有从第一侧部部分218a和第二侧部部分218b的外表面凹入的结构,并且可以呈环形形状。
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侧部部分可以在其外表面中设置有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与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至第四连接端子164-4相对应。
另外,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至少另一第一侧部部分可以在其外表面中设置有第二凹入部分13a,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设置在第二凹入部分13a中。
例如,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可以形成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的彼此相向的外表面中,以便彼此间隔开,并且第二凹入部分13a可以形成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的其中未形成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的外表面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例如,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可以根据第一连接端子164-1至第四连接端子164-4的布置结构而形成在基部210的两个第一侧部部分的不彼此相向的外表面中。
例如,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和第二凹入部分13a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通向基部210的上表面的上开口和通向基部210的下表面的下开口。
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在基部210的外表面中凹入的距离和第二凹入部分13a在基部210的外表面中凹入的距离可以小于凹槽21在基部210的侧表面中凹入的距离。例如,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在基部210的外表面中凹入的深度和第二凹入部分13a在基部210的外表面中凹入的深度可以小于凹槽201凹入的深度。
因此,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至第四连接端子164-4——其设置在基部210中的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可以与设置在基部210中的凹槽201中的第二线圈170间隔开。因此,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端子164-1至第四连接端子164-4与第二线圈170之间的空间干涉。
第二线圈170和连接电极164-1至164-4设置在基部210的侧部部分218a和218b的外表面处,并且连接电极164-1至164-4延伸至其中设置有第二线圈170a的凹槽201下方的区域。因此,在第二线圈170和连接电极164-1至164-4设置成在光轴方向和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彼此重叠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其间出现空间干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中设置有第二线圈170的凹槽201形成得更深,则可以避免第二线圈170与连接电极164-1至164-4之间的空间干涉。然而,难以通过注塑成形来形成具有较深凹槽201的基部210,并且围绕具有较大深度的凹槽201缠绕的第二线圈170的长度被减小,从而无法确保第二线圈170的预定电阻值。
第二线圈170的感应电压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改变来改变,并且感应电压的改变可以引起AF驱动单元的错误操作。为了确保AF驱动单元的准确操作,需要温度补偿。为了便于进行温度补偿,第二线圈170的电阻值需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阻值(例如30Ω)。
图12是示出了连接电极164-1至164-4与第二线圈170之间的布置关系的平面图,并且图13示出了沿图1中的方向CD截取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2和图13,设置在基部210的外表面处的第二线圈170可以采用具有直线部分和弯曲部分的环的形式。在第二线圈170中,具有直线形状的部分被称为“直线部分”,并且具有曲线形状的部分被称为“弯曲部分”。
例如,第二线圈170的第一部分170a——第一部分170a设置在形成于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凹槽210中——可以具有直线形状,并且第二线圈171的第二部分170b——第二部分170b设置在形成于基部210的第二侧部部分218a中的凹槽210中——可以具有曲线形状。例如,第二线圈170的第一部分170a可以是直线部分,并且其第二部分170b可以是弯曲部分。
例如,形成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凹槽201的深度可以是一致的,并且可以小于形成在第二侧部部分218a中的凹槽210的深度。
第二线圈170的直线部分可以位于两个连接端子164-1与164-2或164-3与164-4之间,两个连接端子164-1与164-2或164-3与164-4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任一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处。
第一连接端子164-1至第四连接端子164-4中的每一者可以设置成在第一水平方向15a上与第二线圈170的第二部分170b重叠。
例如,第一水平方向15a可以是与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的外表面垂直的方向,连接端子164-1至164-4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的外表面处。
此外,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任一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处的连接端子164-1和164-2或164-3和164-4可以设置成与第二线圈170的第一部分170a重叠,第二线圈170的第一部分170a在第二水平方向15b上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任一第一侧部部分处。
例如,第二水平方向15b可以是与光轴OA垂直且与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任一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平行的方向。
例如,设置在基部210处的第二线圈210的第一部分170a可以设置在两个连接端子164-1与164-2或164-3与164-4之间,两个连接端子164-1与164-2或164-3与164-4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任一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处。
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任一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处的连接端子164-1和164-2或164-3和164-4设置成在第一水平方向15a上与第二线圈170的第二部分170b重叠。因此,尽管设置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任一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处的连接端子164-1和164-2或164-3和164-4与第二线圈170的第一部分170a在第二水平方向15b上彼此重叠,但是连接端子164-1和164-2或164-3和164-4以及第二线圈170可以设置成在其间没有空间干涉。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减小形成在基部210的外表面中的凹槽201的深度,以避免连接端子与第二线圈之间的空间干涉,可以增大设置在凹槽210中的第二线圈170的电阻值,并且可以容易地确保用于形成基部210的模具的可生产性及其注塑成型性。
另外,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可以在第一水平方向15a上与第二线圈170的第二部分170b重叠,并且可以在第二水平方向上与第二线圈160的第一部分170a重叠。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9和图12,第一间隔距离D1可以小于第二间隔距离D2(D1<D2)。
第一间隔距离D1可以是基准线501与第二线圈170之间的距离,基准线501穿过基部210的中心401并且与光轴OA平行,第二线圈170设置在基部210中的凹槽201中。例如,第一间隔距离D1可以是基部210的中心401与第二线圈170的第二部分170b之间的距离。
第二间隔距离D2可以是基准线501与设置在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之间的距离。
下弹性构件160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其设置在第一凹入部分205a至205d中——和设置在凹槽201中的第二线圈170可以彼此间隔开,以防止其间的电接触。
盖构件300的侧板的下端部的一部分和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突出区域211可以彼此相向,以在光轴方向上彼此对应。例如,盖构件300的侧板的下端部的一部分可以在光轴(OA)方向上与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突出区域211重叠。此时,基部210的下端部部分210a的突出区域211和盖构件300的侧板的下端部可以彼此间隔开,但不限于此。
参照图8和图10,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以及连接端子164-3和164-4。
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以及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中的每一者的连接端子164-3和164-4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不同外表面处。
例如,第二结合部分16a以及第三弹性构件160-3的连接端子164-3中的每一者可以设置在与基部210的第二侧部部分(或角部部分)中的任一第二侧部部分(或角部部分)相邻的两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中的对应的外表面处。
另外,例如,第二结合部分16a以及第四弹性构件160-4的连接端子164-3中的每一者可以设置在与基部210的第二侧部部分中的另一第二侧部部分相邻的两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中的对应的外表面处。
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以及连接端子164-3和164-4设置在基部210的不同的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处的原因在于防止在连接端子164-3和164-4上进行用于电连接的焊接工艺时产生的热传递到结合至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的焊料,从而防止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与第二线圈170彼此断开电连接。
为了实现电连接至外部,连接端子164-1至164-4可以从弹性构件160-1至160-4的第二外框架162延伸至第二线圈170或者延伸至位于基部210中的凹槽201下方的区域。
同时,为了便于第二线圈170的电连接,第二结合部分16a和16b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外侧部分的预定区域处,该预定区域位于基部210中的凹槽201的上方。
参照图11,在第三弹性构件160-3和第四弹性构件160-4中的每一者中,第二外框架162的第一区域162-1的第一宽度W1可以大于第二外框架162的第二区域162-2的第二宽度W2并且大于第三区域162-3的第三宽度W3(W1>W2且W1>W3)。
第二区域162-2可以是连接端子162-2所连接至的区域,第三区域162-3可以是第二结合部分16b所连接至的区域,并且第一区域162-1可以是将第二区域162-2和第三区域162-3彼此连接的区域。
可以通过增加第一区域162-1的面积来增加用于使在连接端子164-4上进行焊接工艺时产生的热消散的面积。因此,可以防止在连接端子164-4上进行焊接工艺时产生的热传递至第二结合部分16b且防止第二结合部分16b与第二线圈170之间的断开电连接。
此外,为了将壳体140和线筒110支承处于平衡状态,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中的任一者的内框架、外框架和连接部分可以具有与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中的其余弹性构件的内框架、外框架和连接部分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第一弹性构件160-1至第四弹性构件160-4可以布置成关于光轴彼此对称。
为了实现平衡支承,例如,在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中的每一者中,第二外框架162的第四区域的第四宽度可以大于第二外框162的第五区域的第五宽度和第六区域的第六宽度。
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中的每一者的第四区域可以是与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第一区域162-1对应的区域,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第五区域可以是与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第二区域162-2对应的区域,并且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第六区域可以是与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第三区域162-3对应的区域。
参照图8,基部210可以在其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中设置有第三凹入部分17a,第三凹入部分17a与壳体140的内突出部分42相对应。
例如,形成在基部210的第一侧部部分218a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中的第三凹入部分17a可以设置在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第一凹入部分205a和205b之间。
第三凹入部分17a中的每个第三凹入部分可以设置在形成于基部210的外表面中的对应的外表面中的两个第一凹入部分之间。
例如,第三凹入部分17a中的每个第三凹入部分可以包括通向基部210的上表面的上开口和通向凹槽201的下开口,使得壳体140的内突出部分42可以容易地设置或座置在第三凹入部分17a中。
图17示出了取决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互感系数。
图17示出了在作为AF驱动线圈的第一线圈设置在为感测线圈的第二线圈上方的结构中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取决于安装至线筒的第一线圈的向上运动。
参照图17,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100μm的情况下,取决于线筒的位移的变化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的线性度急剧劣化。由于第二线圈中感应的感应电压同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成比例,因此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100μm的情况下,取决于线筒的位移的、第二线圈的感应电压的变化的线性度急剧劣化。
因此,在为AF驱动线圈的第一线圈设置在为感测线圈的第二线圈上方的结构中,为了确保第二线圈的感应电压的线性度,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间隔距离在线筒位于最上部位置处时需要为100μm或更大。因此,在设计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布置结构方面存在限制,并且可以增加透镜移动装置的总厚度。
另一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线圈170设置在位于第一线圈120下方的基部210处,因此当线筒110向上移动时,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170彼此分开。因此,只要当线筒110位于单向驱动系统中的初始位置处时或者当线筒110位于双向驱动系统中的最下部位置处时第一线圈120与第二线圈170之间的间隔距离约为100μm,第二线圈的感应电压的线性度即使在线筒110向上移动时仍自动保持。因此,可以减轻在设计驱动线圈和感测线圈170的布置结构方面的限制,并且可以减小透镜移动装置的厚度。
在第二线圈170设置在基部210的上表面处的情况下,基部210需要形成为具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干涉下弹性构件。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线圈170设置在基部210的侧表面处,因此可以减小基部210的厚度。
另外,由于第二线圈170设置成围绕基部210的侧表面缠绕,因此可以增加第二线圈的每匝的长度。因此,与其中第二线圈在基部210的上表面处设置有相同的绕组数的结构相比,可以增加第二线圈170的感应电压的大小。
另外,围绕基部210缠绕的第二线圈170的绕组数可以大于围绕线筒110缠绕的第一线圈120的绕组数,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围绕基部210缠绕的第二线圈170的绕组数可以小于或等于围绕线筒110缠绕的第一线圈120的绕组数。
通常,为了执行自动聚焦(AF)反馈控制,需要用于对AF驱动单元的位移进行感测的位置传感器和用于对位置传感器进行驱动的附加电源连接结构,这导致透镜移动装置的价格上涨和复杂的制造过程。
此外,曲线图中的线性部分(下文中称为“第一线性部分”)——其示出了线筒的移动距离和由位置传感器感测的磁体的磁通量——受磁体与位置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限制。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不需要用于对线筒110的位移进行感测的附加位置传感器,因此可以降低透镜移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并且可以便于其制造过程。
另外,由于使用了第一线圈120与第二线圈170之间的互感系数,因此曲线图中的与线筒110的移动距离以及与由于互感引起的感应电压相关的线性部分相比于以上所描述的第一线性部分可以进一步增加。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可以确保宽范围的线性度,可以降低过程中的缺陷率,并且可以更精确地执行AF反馈控制。
图18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100-1的横截面图。
图18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100-1还可以包括磁性构件172,磁性构件172设置在第二线圈171上以增加第二线圈171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大小。磁性构件172可以被称为“磁性体”。
磁性构件171和第二线圈171可以呈环形形状并且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直径。如图12中示出的,磁性构件171的宽度和第二线圈172的宽度可以彼此相同。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磁性构件171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线圈172的宽度。
磁性构件171和第二线圈172可以设置在凹槽201中。磁性构件171的下表面可以与第二线圈172的上表面相接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磁性构件172可以设置在第二线圈171的下方。
磁性构件171可以是具有磁性的铁氧体磁芯。例如,铁氧体磁芯可以是MnZn或NiZn。MnZn基铁氧体磁芯可以用于低频应用,并且NiZn基铁氧体磁芯可以用于高频应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磁性构件171可以用铁芯代替。
图19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100-2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9,磁性构件171可以设置在第二线圈171的外侧处。磁性构件171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二线圈的外表面相接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可以设置在磁性构件的外侧处,并且磁性构件的外表面可以与第二线圈的内表面相接触。
图20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200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0,相机模块可以包括透镜或透镜镜筒400、透镜驱动装置100、粘合构件612、滤光器610、第一保持器600、第二保持器800、图像传感器810、运动传感器820、控制器830和连接器840。
透镜或透镜镜筒400可以安装在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线筒110中。
第一保持器600可以设置在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基部210的下方。滤光器610可以安装在第一保持器600上,并且第一保持器600可以包括突出部分500,滤光器610座置在突出部分500上。
粘合构件612可以将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基部210联接至或附接至第一保持器600。粘合构件612除了以上所描述的粘合剂作用之外还可以用于防止异物进入透镜移动装置100中。
例如,粘合构件612可以是环氧树脂、热固性粘合剂、紫外线固化粘合剂等。
滤光器610可以用于阻挡穿过透镜镜筒400的特定频率的光带内的光入射到图像传感器810上。滤光器610可以是红外光阻挡滤光器,但不限于此。此处,滤光器610可以设置成与x-y平面平行。
在第一保持器600的安装有滤光器610的一部分中可以形成有中空区域,使得已经穿过滤光器610的光可以入射到图像传感器810上。
第二保持器800可以设置在第一保持器600的下方,并且图像传感器810可以安装在第二保持器800上。图像传感器810是下述元件:已经穿过滤光器610的光入射在该元件上使得形成了包括光的图像。
第二保持器800可以包括例如用于将形成在图像传感器810上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的各种电路、元件和控制器。
第二保持器800可以实施为电路板,图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该电路板上,并且可以形成电路图案,并且各种元件联接至该电路图案。
图像传感器810可以接收包括在入射穿过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光中的图像,并且可以将所接收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滤光器610和图像传感器810可以彼此间隔开,以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向。
运动传感器820可以安装在第二保持器800上,并且运动传感器820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保持器800上的电路图案而电连接至控制器830。
运动传感器820基于相机模块200的运动输出旋转角速度信息。运动传感器820可以实施为双轴或三轴陀螺仪传感器或角速度传感器。
控制器830可以安装在第二保持器800上,并且可以电连接至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170。例如,第二保持器800可以电连接至透镜移动装置100的连接端子164-1至164-4。
控制器830可以将驱动信号输出至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第一线圈120,并且可以接收第二线圈170的感应电压。
连接器840可以电连接至第二保持器800,并且可以包括用于电连接至外部设备的端口。
图21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立体图,图22是图2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23是图21中示出的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立体图,图23中省略了盖构件2300的图示。
参照图21至图23,透镜移动装置1100可以包括线筒1110、线圈1120、磁体1130、壳体1140、上弹性构件1150和下弹性构件1160。
另外,透镜移动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盖构件1300和基部1210。
盖构件1300在盖构件与基部1210之间限定的容置空间中容置有其他部件1110、1120、1130、1140、1150和1160。
盖构件1300可以采用具有敞开底部、上板1301和侧板1302的箱的形式,并且盖构件1300的侧板1302的下端部可以联接至基部1210的上部部分。盖构件1300的上板1301可以呈多边形形状,例如矩形形状、八边形形状等。
盖构件13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上板中的中空区域,以使联接至线筒1110的透镜(未示出)暴露于外部光。另外,盖构件1300中的中空区域可以另外设置有由透光材料形成的窗口,以防止异物比如灰尘或湿气进入相机模块的内部。
盖构件1300可以由非磁性材料比如SUS形成,以防止盖构件粘附至磁体1130,但是盖构件1300可以由磁性材料形成以用作轭部。
接下来,将对线筒1110进行描述。
线筒1110位于壳体1140的内侧,并且线筒1110能够通过线圈1120与磁体1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沿第一方向(例如Z轴方向)移动。
图24a是图22中示出的线筒110的第一立体图,图24b是图22中示出的线筒1110的第二立体图,并且图24c是线筒1110和线圈1120的联接立体图。
参照图24a和图24b,透镜(未示出)可以直接联接至线筒1110的内周向表面1110a,但不限于此。例如,线筒1110可以包括透镜镜筒(未示出),透镜镜筒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透镜,并且透镜镜筒可以以各种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联接在线筒1110内侧。
线筒1110可以具有用于安装透镜或透镜镜筒的中空区域。线筒1110的中空区域可以具有与待安装在其中的透镜或透镜镜筒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线筒1110的中空区域可以具有例如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但不限于此。
线筒11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支承突出部1113和至少一个下支承突出部1114,所述至少一个上支承突出部1113设置在线筒1110的上表面上并且联接并固定至上弹性构件1150的内框架1151,所述至少一个下支承突出部1114设置在线筒1110的下表面上并且联接并固定至下弹性构件1160的内框架1161。
线筒1110可以具有上避位凹槽1112,上避位凹槽1112形成在线筒1110的上表面的区域中并且与上弹性构件1150的连接部分1153对应或对准。另外,线筒1110可以具有下避位凹槽1118,下避位凹槽1118形成在线筒1110的下表面的区域中并且与下弹性构件1160的连接部分1163对应或对准。
当线筒11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上弹性构件1150的连接部分1153和下弹性构件1160的连接部分1163与线筒1110之间的空间干涉可以通过线筒1110中的上避位凹槽1112和下避位凹槽1118来防止,并且因此上弹性构件1150的连接部分1153和下弹性构件1160的连接部分1163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弹性变形。
替代性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弹性构件的连接部分以及线筒以避免其间的干涉的方式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在线筒中设置上避位凹槽和/或下避位凹槽。
线筒1110可以具有形成在线筒1110的外周向表面1110b中的至少一个凹槽1116,并且第一线圈1120可以设置或座置在线筒1110中的凹槽1116中。例如,如图24a中示出的,凹槽1116可以采用绕光轴旋转的环的形式,但不限于此。
凹槽1116的形状和数量可以与设置在线筒1110的外周向表面1110b上的线圈的形状和数量相对应。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线筒1110可以不具有线圈座置凹槽,并且线圈1120可以直接围绕线筒1110的外周向表面1110b缠绕并固定至线筒1110的外周向表面1110b。
接下来,将对线圈1120进行描述。
线圈1120设置在线筒1110的外周向表面110b上,并且线圈1120与设置在壳体1140上的磁体1130进行电磁相互作用。
由于线圈与磁体1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对线圈1120施加驱动信号以产生电磁力。施加至线圈的驱动信号可以包括直流电信号或交流电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例如,驱动信号可以具有电压或电流的形式。
例如,驱动信号可以是直流电或交流电或者可以包括直流电和交流电。例如,交流电信号可以是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例如PWM信号)。
由上弹性构件1150和下弹性构件1160弹性地支承的AF驱动单元可以借助于因线圈120与磁体1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电磁力而沿第一方向移动。线筒1110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可以通过对电磁力进行控制来控制,从而可以执行自动聚焦功能。
可以使用与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的AF驱动单元相同的AF驱动单元。例如,AF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线筒110和线圈120。另外,AF驱动单元还可以包括例如安装在线筒110上的透镜(未示出)。
参照图24c,线圈1120可以呈闭环形状,例如环形形状。
例如,线圈1120可以围绕线筒1110的外周向表面1110b缠绕,以便绕光轴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例如,线圈1120可以设置在形成于线筒1110的外周向表面1110b中的凹槽1116中或者围绕该凹槽1116缠绕。
例如,线圈1120可以以环的形式来实施,该环绕光轴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包围线筒110的外周向表面1110b。如图24a中示出的,线圈1120可以形成为单个环的形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线圈1120可以以线圈环的形式来实施,该线圈环绕与光轴垂直的轴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缠绕,并且线圈环的数量可以与磁体130的数量相同,但不限于此。
线圈1120可以电连接至上弹性构件1150或下弹性构件1160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线圈1120可以电连接至下弹簧1160-1和1160-2,并且驱动信号可以通过下弹簧1160-1和1160-2施加至线圈1120。
接下来,将对壳体1140进行描述。
图25a是图22中示出的壳体1140的第一立体图,图25b是图22中示出的壳体1140的第二立体图,并且图25c是壳体1140和磁体的联接立体图。
参照图25a至图25c,壳体1140对磁体1130进行支承,并且壳体1140以允许线筒11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将AF驱动单元例如线筒110容置在壳体1140中。
壳体1140可以总体上呈中空柱形状,并且可以包括多个侧部部分1141和1142,所述多个侧部部分1141和1142在壳体1140中形成中空区域。
例如,壳体1140可以包括侧部部分1141和1142,侧部部分1141和1142在壳体1140中形成多边形(例如,矩形或八边形)或圆形中空区域。侧部部分1141和1142的上表面可以限定壳体1140的上表面。
例如,壳体114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和彼此间隔开的第二侧部部分1142。第二侧部部分1142中的每个第二侧部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侧部部分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一侧部部分之间。
例如,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侧部部分1142中的每个第二侧部部分的长度。例如,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可以与壳体1140的侧部相对应,并且可以被称为“侧部部分”。
壳体1140的第二侧部部分1142可以与壳体1140的角部相对应,并且可以被称为“角部部分”。
磁体1130可以设置或安装在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上。例如,在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中可以设置有凹槽1014,磁体130座置、设置或固定在凹槽1014中。如图25a中示出的,用于磁体的凹槽1014形成为穿过第一侧部部分,但不限于此。凹槽1014可以形成为使得其凹入第一侧部部分中。
壳体1140可以包括第一止挡件1143,第一止挡件1143从壳体1140的上表面突出。
壳体1140的第一止挡件1143用于防止盖构件1300与壳体1140之间的碰撞。第一止挡件1143可以防止壳体1140的上表面因外部冲击而与盖构件1300的上内表面直接碰撞。
另外,壳体1140可以包括上框架支承突出部1144,上框架支承突出部1144形成在壳体1140的上表面上,以与上弹性构件1150的外框架1152联接。壳体1140可以包括下框架支承突出部1147,下框架支承突出部1147形成在壳体1140的下表面上,以与下弹性构件1160的外框架1162联接。
另外,壳体1140可以具有下导引凹部1148,下导引凹部1148形成在壳体1140的第二侧部部分1142的下部部分中的每个下部部分中。基部1210的导引构件1216可以插入、紧固到下导引凹部1148中或者联接至下导引凹部1148。壳体1140的下导引凹部1148和基部1210的导引构件1216可以通过粘合构件(未示出)彼此联接,从而使壳体1140可以联接至基部1210。
接下来,将对磁体1130进行描述。
参照图25c,磁体1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140的侧部部分上。例如,磁体1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上,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磁体可以设置在壳体1140的第二侧部部分上。
在AF驱动单元的初始位置——例如,线筒1110的初始位置——处,设置在壳体1140上的磁体1130可以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与线圈112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AF驱动单元的初始位置可以与以上参照图1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AF驱动单元的初始位置相同。
例如,磁体1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中的凹槽1014中,以便在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上与线圈1120重叠。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凹槽1014可以不形成在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中,并且磁体1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任一者上。
磁体1130可以具有与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中的每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可以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但不限于此。
磁体1130可以是单极磁化磁体或双极磁化磁体,该磁体设置成使得磁体的面向线圈1120的第一表面是S极并且该磁体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是N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磁体的磁极可以颠倒。
磁体1130可以设置为复数。例如,磁体1130可以包括第一磁体1130-1至第四磁体1130-4。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磁体1130的数量是四个,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以提供至少两个磁体130。磁体1130中的每个磁体的面向线圈1120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平面表面的形状,但不限于此。磁体1130中的每个磁体的面向线圈1120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弯曲表面的形状。
接下来,将对上弹性构件1150和下弹性构件1160进行描述。
图26示出了图22中示出的上弹性构件1150,并且图27示出了图22中示出的下弹性构件1160。
上弹性构件1150和下弹性构件1160联接至线筒1110和壳体1140并且对线筒1110进行弹性支承。
例如,上弹性构件1150可以联接至线筒1110的上部部分、上表面或上端部并且联接至壳体1140的上部部分、上表面或上端部。下弹性构件1160可以联接至线筒1110的下部部分、下表面或下端部并且联接至壳体1140的下部部分、下表面或下端部。
图26中示出的上弹性构件1150实施为具有一体式结构的上弹簧。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或分开的多个上弹簧。
参照图27,下弹性构件116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可以彼此断开电连接。
上弹性构件1150和下弹性构件1160中的每一者可以实施为片簧,但不限于此。上弹性构件1150和下弹性构件1160中的每一者可以实施为螺旋弹簧、悬挂线等。
上弹性构件1150可以包括第一内框架1151、第一外框架1152和第一连接部分1153,第一内框架1151联接至线筒1110的上支承突出部1113,第一外框架1152联接至壳体1140的上框架支承突出部1144,第一连接部分1153将第一内框架1151与第二外框架1152彼此连接。
上弹性构件1150可以在其第一内框架1151中设置有通孔1151a,线筒1110的上支承突出部1113联接到该通孔1151a中,并且上弹性构件1150可以在其第一外框架1152中设置有通孔1152a,壳体1140的上框架支承突出部1144联接到该通孔1152a中。
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第二内框架1161、第二外框架1162和第二连接部分1163,第二内框架1161联接至线筒1110的下支承突出部114,第二外框架1162联接至壳体1140的下框架支承突出部1147,第二连接部分1163将第二内框架2161与第二外框架1162彼此连接。
例如,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中的每一者可以在其第二内框架1161中设置有通孔1161a,线筒1110的下支承突出部1114联接到该通孔1161a中,并且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中的每一者可以在其第二外框架1162中设置有通孔1162a,壳体1140的下框架支承突出部1147联接到该通孔1162a中。
第一连接部分1153和第二连接部分1163中的每一者可以弯折或弯曲至少一次,以形成预定图案。线筒1110在第一方向上的向上和/或向下的运动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分1153和第二连接部分1163的位置变化或精细变形而柔性地(或弹性地)支承。
线圈1120可以联接至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的第二内框架1161,并且可以电连接至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
例如,第一结合部分1016a——线圈120的一个端部结合至该第一结合部分1016a——可以设置在第一下弹簧1160-1的第二内框架1161的一个端部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二结合部分1016b——线圈1120的相反端部结合至该第二结合部分1016b——可以设置在第二下弹簧1160-2的第二内框架1161的一个端部的上表面上。
另外,用于引导线圈112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导引凹部1017a可以形成在第一下弹簧1160-1的第二内框架1161的一个端部的一个侧表面中。第一导引凹部1017a可以邻近第一结合部分1016a定位。
另外,用于对线圈1120的一个端部进行引导的第二导引凹部1017b可以形成在第二下弹簧1160-2的第二内框架1161的一个端部的一个侧表面中。第二导引凹部1017b可以邻近第二结合部分1016b定位。
线圈1120可以使用导电粘合构件比如焊料而结合至第一结合部分1016a和第二结合部分1016b。
为了防止在线筒1110移动时的振荡,在上弹性构件1150的第一连接部分1153与线筒1110的上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有阻尼器。替代性地,在下弹性构件1160的第二连接部分1163与线筒1110的下表面之间也可以设置有阻尼器(未示出)。
替代性地,阻尼器可以适用于上弹性构件1150与线筒1110和壳体1140中的每一者之间的联接部分,或者适用于下弹性构件1160与线筒1110和壳体1140中的每一者之间的联接部分。例如,阻尼器可以是凝胶型硅。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线圈120连接至设置在下弹簧1160-1和1160-2的第二内框架1161处的第一结合部分1016a和第二结合部分1016b,因此可以减小线圈1120与用于结合至线圈1120的下弹簧1160-1和1160-2的第一结合部分1016a和第二结合部分1016b之间的距离,并且因此可以更便于结合。在以上所描述的第一结合部分1016a和第二结合部分1016b中,术语“结合部分”可以被称为衬垫部分、连接端子、焊料部分或电极部分。
图28示出了图22中示出的基部1210和下弹性构件1160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29示出了图28中示出的基部1210和下弹性构件1160的联接立体图。
参照图28和图29,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4中的每一者可以设置在基部1210的上表面上。
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可以分别包括用于电连接至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在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中,术语“连接端子”可以被称为衬垫部分、结合部分、焊料部分或电极部分。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中的每一者可以连接至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1中的对应的一者的第二外框架1163的外表面,并且可以朝向基部1210弯折和延伸。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一个端部可以连接至第一下弹簧1160-1的第二外框架1163的外表面,并且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相反端部可以朝向基部1210的下表面延伸。
另外,第二连接端子1164-2的一个端部可以连接至第二下弹簧1160-2的第二外框架1163的外表面,并且第二连接端子1164-2的相反端部可以朝向基部1210的下表面延伸。
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可以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设置在基部1210的第一外表面上,并且可以与基部1210的第一外表面相接触。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可以设置在基部1210的外表面中的任一外表面上。其原因在于以便于用于电连接至外部的焊接工艺。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下弹簧和第二下弹簧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可以设置在基部1210的两个不同的外表面上。
基部1210可以联接至壳体1140,并且基部1210可以与盖构件1300一起形成用以容置线筒1110和壳体1140的容置空间,。基部1210可以在其中具有与线筒1110中的中空区域和/或壳体1140中的中空区域相对应的中空区域。基部1210可以具有与盖构件1300的形状匹配或对应的形状,例如矩形形状。
基部1210可以包括导引构件1216,导引构件1216从其四个角部部分中的每个角部部分沿向上方向突出预定高度。例如,导引构件1216可以形成为呈从基部1210的上表面以与基部1210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式突出的多棱镜的形状。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导引构件1216可以使用粘合构件(未示出)比如环氧树脂或硅插入、紧固至或联接至壳体1140中的下导引凹部1148。
基部1210可以包括与壳体1140的第一侧部部分1141对应或对准的第一侧部部分1218a和与壳体1140的第二侧部部分1142对应或对准的第二侧部部分1218b。基部1210的第一侧部部分1218a可以具有平坦的外表面,并且基部1210的第二侧部部分1218b可以具有弯曲的外表面。
基部1210的第二侧部部分1218b中的每个第二侧部部分可以将两个相邻的第一侧部部分1218a彼此连接,并且可以位于基部的角部处。例如,基部1210的第一侧部部分1218a可以被称为基部1210的“侧部部分”,并且第二侧部部分1218b可以被称为角部部分。例如,导引构件1216可以设置在基部1210的第二侧部部分1218b处。
基部1210可以在其外表面中设置有第一凹入部分1205a和第二凹入部分1205b,第一凹入部分1205a和第二凹入部分1205b与第一下弹簧1160-1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下弹簧1160-2的第二连接端子1164-2相对应。
例如,第一凹入部分1205a和第二凹入部分1205b可以形成在基部1210的第一侧部部分1218a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中。
例如,第一凹入部分1205a和第二凹入部分1205b可以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设置在基部1210的第一侧部部分1218a中的任一第一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上。
例如,第一凹入部分1205a和第二凹入部分1205b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通向基部1210的上表面的上开口和通向基部1210的下表面的下开口。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中的每一者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一凹入部分1205a和第二凹入部分1205b中的对应的一者的一个表面(例如,底部表面)相接触。
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的外表面——设置在第一凹入部分1205a和第二凹入部分1205b中——可以从基部1210的外表面暴露。
此外,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中的每一者的下端部可以从基部1210的下表面暴露。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者的下端部可以不从基部1210的下表面暴露。
为了从外部接收电力或信号,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可以使用导电构件——例如使用焊接等——电连接至外部线或外部元件。
在结合至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的焊料突出到基部1210的外表面的外部的情况下,结合至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的焊料与盖构件1300的内表面可以彼此接触或碰撞,从而导致电短路或断开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入部分1205a和第二凹入部分1205b形成有足够的深度,以防止结合至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的焊料突出到基部1210的外表面的外部,从而防止以上所提到的电短路或断开连接。
另外,在基部1210的外表面的下端部处可以形成有台阶部分1210b。台阶部分1210b可以与盖构件1300的侧板1302的下端部相接触并且可以对盖构件1300进行引导。此处,基部1210的台阶部分1210b与盖构件1300的侧板的下端部可以彼此粘合并且通过粘合剂等密封。
基部1210可以包括突出部分1211,突出部分1211在光轴方向上从基部1210的上表面突出,并且基部1210的突出部分可以对下弹簧1160-1和1160-2的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1163进行引导。
参照图21,盖构件1300的侧板1302中的任一侧板可以包括凹部1303a和1303b,设置在基部1210处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通过凹部1303a和1303b暴露。
上弹簧1150以及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由导电金属材料或合金形成的第一导电层1051(参照图31)。
例如,第一导电层1051可以是不锈钢基金属,或者可以是包括镍(Ni)、铜(Cu)、锡(Sn)、铝(Al)或金(Au)中的至少一者的合金。
另外,包括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的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中的每一者还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层1051(参照图31)和设置在第一导电层1051上的第二导电层1052(参照图31)。
例如,第二导电层1052可以是镀层,并且该镀层可以包括镍(Ni)、铜(Cu)、锡(Sn)或金(Au)中的至少一者。镀层可以用于便于焊接至下弹簧1160-1和1160-2,并且用于防止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的腐蚀。
图30a示出了图9中示出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放大图,并且图30b示出了沿图30a中的AB方向截取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30a和图30b,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1160-2中的每一者可以仅包括第一导电层1051。
第一连接端子1164-1可以包括形成在表面——例如形成在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外表面1024——上的不平坦部分1025。
不平坦部分1025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另外,不平坦部分1025可以包括位于两个相邻的凹形部分之间的凸形部分1025-2。
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可以具有直线形状,但不限于此。
例如,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可以具有下述直线形状:该直线在光轴方向上长度大于宽度,并且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可以沿宽度方向布置。
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至少一个凹形部分可以包括底部1025a和侧壁1025b。侧壁1025b可以是相对于底部倾斜的倾斜表面。例如,侧壁1025b可以是弯曲表面,但不限于此。
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可以采用不穿透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凹部的形式。在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采用通孔的形式的情况下,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耐久性降低,并且不便于通过焊接进行结合。
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的的第一长度L1可以与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宽度K1不同。此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宽度K1可以是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二长度。
例如,第一长度L1可以大于第二长度K1(L1>K1),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长度可以小于第二长度。
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第二长度K1可以从凹形部分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上端部至其下端部逐渐减小。
例如,第一长度L1可以在0.5mm至0.9mm的范围内。替代性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长度L1可以在0.6mm至0.7mm的范围内。
例如,第二长度K1可以在0.05mm至0.09mm的范围内。替代性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长度K1可以在0.06mm至0.08mm的范围内。
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深度D2可以在第一连接端子164-1的厚度D1的20%至70%的范围内。例如,D2可以是从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外表面1024到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底部的深度。
例如,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底部可以是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最低部分。此外,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厚度D1可以是第一下弹簧1164-1和第二下弹簧1164-2中的每一者的第一导电层1051的厚度。
在D2小于D1的20%的情况下,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深度是小的,这导致与焊料的接触面积减小且导致可焊性的微小改善。
另一方面,在D2大于D1的70%的情况下,凹形部分的深度过大,这导致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耐久性劣化、第一连接端子1164-1在焊接期间的损坏或变形、以及可焊性的劣化。
此外,为了同时确保第一连接端子的可焊性和耐久性的改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深度D2可以在第一连接端子164-1的厚度D1的30%至50%的范围内。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64-1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L可以在0.1mm至1mm的范围内,但不限于此。例如,L可以在0.1mm至0.8mm的范围内。此外,例如,L可以是0.75mm。
D1可以在0.01mm至0.09mm的范围内,但不限于此。例如,D1可以在0.03mm至0.06mm的范围内。
此外,两个相邻凹形部分之间的间隔距离K2可以等于或小于凹形部分的第二长度K1(K2≤K1),但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两个相邻凹形部分之间的间隔距离K2可以大于凹形部分的第二长度K1(K2>K1)。
如图30a中示出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下端部可以与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下端部相接触。因此,可以使用焊接来增加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与外部元件比如相机模块的电路板之间的联接力。
如图30a中示出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上端部与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上端部间隔开。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上端部可以与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上端部相接触。此处,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上端部可以是第一连接端子1164-1与第一下弹簧1160-1的第二外框架1162之间的边界部分。
图30a和图30b中示出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可以通过选择性蚀刻形成。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表面——为蚀刻表面,例如凹形部分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底部1025a和侧壁1025b——比第一下弹簧1160-1的第二内框架1161、连接部分1163和第二外部框架1162的表面更粗糙。
由于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下弹簧1160-1的第二内框架1161、连接部分1163和第二外部框架1162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可以改善可焊性。例如,表面粗糙度可以是参数(例如,中心线平均高度、最大高度、峰谷高度等)中的每个参数的算术平均值,该参数表示从物体的表面(下文中称为“物体表面”)获得的区段中的每个区段的表面粗糙度。例如,表面粗糙度可以符合韩国工业标准(KS)中限定和列出的表面粗糙度或者符合DIN ISO中限定和列出的表面粗糙度,但不限于此。
图31示出了图30a中示出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示例1164-1a的横截面图。
第一下弹簧——其包括图31中示出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a——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层1051和设置在第一导电层1051上的第二导电层1052。
第二导电层1052可以是镀层,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下弹簧1161-1的表面上。
例如,第二导电层1052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外表面1024的区域中,即,位于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相邻的凹形部分之间,并且第二导电层1052可以设置在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
第二导电层1052可以包括设置成与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相对应的凹形部分1026-1和1026-2。
例如,第二导电层1052的第一区域S11——其设置在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可以具有从第二导电层1052的表面例如从第二导电层1052的上表面1052a凹入的结构。
设置在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中的第二导电层1052的第一区域S11的厚度P1可以小于对应的凹形部分的中心的深度。
例如,第一区域S11的厚度P1可以小于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中心的深度。
例如,第二导电层1052的第一区域S11的厚度P1可以从其边缘到其中心逐渐增加。
第二导电层1052的第一区域S1——其与凹形部分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中心相对应——的厚度可以与第二导电层1052的第二区域S21——位于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相邻的凹形部分之间——的厚度P2不同。
例如,第二导电层52的第一区域S11的中心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导电层52的第二区域S21的厚度P2。
由于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下弹簧1160-1的第二内框架1161、连接部分1163和第二外框架1162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形成在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第一区域S11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区域S21的厚度,并且因此可以提高可焊性和润湿性。
第二导电层1052的第一区域S11的厚度P1可以小于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其中,m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深度D2(P1<D2)。其原因在于使第二导电层52的第一区域S11包括凹部。由于第二导电层1052包括凹部,因此可以增加在焊接期间与焊料的接触面积,并且因此可以提高可焊性和润湿性,从而增加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与外部元件比如相机模块的电路板之间的联接力。
第二连接端子1164-2可以具有与第一连接端子1164-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如参照图30a、图30b和图31所描述的。
图3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
参照图32,第一连接端子1164-1’可以包括多个凹形部分1031-1至1031-n(其中,n是大于1的自然数),并且凹形部分1031-1至1031-n(其中,n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可以采用点的形式。在图3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凹形部分中的每个凹形部分采用圆点的形式。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凹形部分中的每个凹形部分可以形成为多边形形状、椭圆形形状等。
例如,凹形部分1031-1至1031-n(其中,n是大于1的自然数)可以布置成呈具有行和列的矩阵的形式。
在行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凹形部分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K3可以是恒定的,并且在列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凹形部分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K4可以是恒定的。凹形部分1031-1至1031-n(其中,n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直径R1可以彼此相同。
例如,凹形部分1031-1至1031-n(其中,n是大于1的自然数)的直径R1可以彼此相同。
例如,凹形部分1031-1至1031-n(其中,n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直径R1可以在0.05mm至0.09mm的范围内。替代性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凹形部分中的每个凹形部分的直径R1可以在例如0.06mm至0.08mm的范围内。
将凹形部分布置成具有恒定间隔距离的原因在于使焊料均匀地施加至第一连接端子1164-1’,从而增加第一连接端子1164-1’与外部元件比如相机模块的电路板之间的联接力。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凹形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凹形部分的直径可以与凹形部分中的其余凹形部分的直径不同,并且凹形部分可以不规则地或随机地布置。
沿图32中的方向AB截取的横截面可以与图30b和图31中示出的横截面相同,并且参照图30b和图31进行的描述可以适用于图3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
使用装备进行焊接的自动焊接工艺相比于手动焊接工艺可能会引起更多的焊接缺陷。由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1164-1a和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具有优异的可焊性,因此即使在进行自动焊接工艺时仍可以减少焊接缺陷。
图28和图29中示出的第一下弹簧1160-1和第二下弹簧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中的每一者与第二内框架1161、第二外框架1162和连接部分1163一体地形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下弹簧和第二下弹簧中的每一者可以仅包括第二内框架1161、第二外框架1162和连接部分1163,并且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者可以单独地设置在基部1210的外表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基部1210的外表面上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者的一个端部可以使用导电粘合构件例如使用焊料联接或结合至第一下弹簧和第二下弹簧中的对应的一者的第二外框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图30a至图32中示出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1164-1a和1164-1’的描述可以适用于图8中示出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
图33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立体图,图34示出了图33中示出的保持器1305、图像传感器1310和电路板1400,并且图35示出了图33中示出的相机模块的焊接部分1041。
参照图33,相机模块包括透镜移动装置1100、保持器1305、图像传感器1310、电路板1400、以及第一焊接部分1041和第二焊接部分1042。
保持器1305可以设置在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基部1210的下方。
电路板1400设置在保持器1300的下方。图像传感器131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400上。图像传感器1310可以接收包括在入射穿过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光中的图像并且可以将所接收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在电路板1400上可以设置各种电路和元件,用以将形成在图像传感器1310上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且将电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
相机模块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电路板1400上的控制器。
控制器可以包括驱动器和感测单元,驱动器用于将用于驱动线圈1120的驱动信号提供至电路板1400的第一衬垫1035a和第二衬垫1035b,感测单元用于产生对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且将由图像传感器感测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相机模块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透镜移动装置1100与图像传感器1310之间的滤光器(未示出)。滤光器可以以在光轴方向上面向图像传感器3110的方式安装至保持器1305,并且保持器1305可以包括突出部分(未示出),滤光器座置在该突出部分上。此处,滤光器可以用于阻挡穿过透镜的特定频率的光带内的光入射到图像传感器1310上。例如,滤光器可以是红外光阻挡滤光器,但不限于此。
相机模块还可以包括基于相机模块的运动而输出旋转角速度信息的运动传感器。
另外,相机模块还可以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电连接至电路板1400并且包括用于电连接至外部设备的端口。
保持器1305可以固定至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基部1210的下表面,并且在保持器1305中可以具有中空区域,图像传感器的像素通过该中空区域暴露。
如图34中示出的,保持器1305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可以弯折成使设置在电路板400的上表面上的第一衬垫1035a和第二衬垫1035b暴露。
电路板1400可以固定至保持器1305的下端部,并且第一衬垫1035a和第二衬垫1035b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400的上表面上。电路板1400的第一衬垫1035a和第二衬垫1035b可以设置在与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相对应的位置处。
参照图35,第一焊接部分1041将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与电路板1400的第一衬垫1035a彼此联接或结合。
例如,第一焊接部分1041可以注入第一连接端子164-1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或1026-1和1026-2中的至少一者中。
例如,第一焊接部分1041可以完全或部分地注入第一连接端子164-1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或1026-1和1026-2中。
此外,第一焊接部分1041可以覆盖电路板1400的第一衬垫1035a的上表面。
另外,第二焊接部分1042将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第二连接端子1164-2与电路板1400的第二衬垫1035b彼此联接或结合。
例如,第二焊接部分1042可以注入第二连接端子164-2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或1026-1和1026-2中的至少一者中。
例如,第二焊接部分1042可以完全或部分地注入第二连接端子1164-2的凹形部分1025-1至1025-m或1026-1和1026-2中。
此外,第二焊接部分1042可以覆盖电路板1400的第二衬垫1035b的上表面。
由于第一焊接部分1041和第二焊接部分1042被注入设置在透镜移动装置1100的第一连接端子1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中的凹入部分1025-1至1025-m或1026-1和1026-2中,因此增加了第一焊接部分1041和第二焊接部分1042与第一连接端子1164-1、1164-1a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该实施方式能够改善可焊性和润湿性并且增加第一连接端子1164-1、1164-1a和第二连接端子1164-2与电路板4100的第一衬垫1035a和第二衬垫1035b之间的联接力。
另外,为了使用作为光的特性的反射、折射、吸收、干涉或衍射而在空间中形成物体的图像、为了增加可视性、为了通过透镜记录和再现图像、为了进行光学测量或图像传播或传输等,根据实施方式的透镜移动装置100可以包括在光学仪器中。例如,根据实施方式的光学仪器可以包括配备有相机的智能电话和便携式终端。
图36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200A的立体图,并且图37示出了图36中示出的便携式终端的构型。
参照图36和图37,便携式终端200A(下文中称为“终端”)可以包括本体850、无线通信单元710、A/V输入单元720、感测单元740、输入/输出单元750、存储单元760、接口单元770、控制器780和电力供给单元790。
图36中示出的本体850具有条形形状,但不限于此。本体850可以是各种类型比如滑动型、折叠型、摆动型或旋转型中的任一类型,其中两个或更多个子本体联接成以便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
本体850可以包括形成其外观的壳(例如,外壳、壳体或盖)。例如,本体850可以分为前壳851和后壳852。终端的各种电子部件可以嵌入在前壳851与后壳852之间形成的空间中。
无线通信单元710可以包括使得能够在终端200A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或者在终端200A与终端200A所在的网络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例如,无线通信单元7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711、移动通信模块712、无线互联网模块713、近场通信模块714和位置信息模块715。
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720可以用于输入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并且可以包括例如相机721和麦克风722。
相机721可以包括根据图20或图3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
感测单元740可以对终端200A的当前状态——比如,终端200A的打开/关闭状态、终端200A的位置、存在或不存在用户触摸、终端200A的取向、或终端200A的加速/减速——进行感测,并且可以产生用于对终端200A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感测信号。例如,当终端200A采用滑盖电话的形式时,感测单元可以感测滑盖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用于对例如电力供给单元790是否供电或者接口单元770是否连接至外部设备进行感测。
输入/输出单元750用于生成视觉、听觉、触觉等的输入或输出。输入/输出单元750可以生成用于对终端200A的操作进行控制的输入数据,并且还可以显示由终端200A处理的信息。
输入/输出单元750可以包括键盘单元730、显示面板751、声音输出模块752和触摸屏面板753。键盘单元730可以基于键盘的输入而生成输入数据。
显示面板751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多个像素的颜色响应于电信号而改变。例如,显示面板7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器、或三维(3D)显示器中的至少一者。
声音输出模块752可以将从无线通信单元710接收的音频数据以呼叫信号接收模式、呼叫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输出,或者可以将存储在存储单元760中的音频数据输出。
触摸屏面板753可以将由用户在触摸屏的特定区域上触摸而引起的电容的变化转换成电输入信号。
存储单元760可以存储用于对控制器780进行处理和控制的程序,并且可以临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音频、静止图像、照片或移动图像)。例如,存储单元760可以存储由相机721捕获的图像,例如照片或移动图像。
接口单元770用作用于连接至外部设备——其连接至终端200A——的路径。接口单元77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接收电力以将电力传输至终端200A中的每个元件、或者允许终端200A中的数据传输至外部设备。例如,接口单元770可以包括有线/无线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配备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输入/输出(I/O)端口和耳机端口。
控制器780可以对终端200A的整个操作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器780可以执行用于语音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的相关控制操作和处理。
控制器780可以包括用于多媒体回放的多媒体模块781。多媒体模块781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或者可以与控制器780分开实施。
控制器780可以执行用于将在触摸屏上进行的手写输入或绘图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和图像的模式识别过程。
电力供给单元790可以在控制器7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可以供给相应的元件操作所需的电力。
以上所描述的特征、构型、效果等包括在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并且不应当限于仅一个实施方式。另外,如在每个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特征、构型、效果等可以相对于如特征、构型、效果等彼此组合或者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修改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施。因此,与这些组合和修改相关的内容应当被解释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适用性
各实施方式可以用于透镜移动装置以及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中,透镜移动装置能够防止第二线圈与盖构件之间的电短路并且能够使用粘合构件来增加盖构件与壳体之间的联接力。

Claims (10)

1.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
壳体;
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周向表面上;
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部部分上,所述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对应;
基部,所述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
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基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线圈构造成因与所述第一线圈相互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以及
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三弹性构件和所述第四弹性构件联接至所述线筒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三弹性构件和所述第四弹性构件设置成在所述基部的上表面上彼此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用于结合至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结合部分和用于电连接至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
其中,所述第三弹性构件和所述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用于结合至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结合部分和用于电连接至外部的第二连接端子,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不同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基部包括侧部部分和设置在所述侧部部分中的两个相邻的侧部部分之间的角部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者设置在与所述角部部分相邻的两个侧部部分的外表面中的对应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三弹性构件和所述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
内框架,所述内框架联接至所述线筒;
外框架,所述外框架联接至所述壳体;以及
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将所述内框架与所述外框架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分设置在所述内框架处,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者从所述外框架朝向所述基部弯折并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基部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基部具有形成在所述基部的外表面中的凹槽,用以允许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分设置在所述基部的外表面的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的区域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延伸至所述基部的外表面的位于所述凹槽的下方的另一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基部具有形成在所述基部的外表面中的第一凹入部分,用以允许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入部分中,并且
其中,所述基部具有形成在所述基部的外表面中的第二凹入部分,用以允许所述第二结合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凹入部分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基部的第一外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三弹性构件和所述第四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基部的第二外表面上,并且
其中,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二外表面定位成彼此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还包括:
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包括上板和连接至所述上板的侧板,所述盖构件联接至所述壳体;以及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盖构件的所述侧板中的每个侧板与所述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侧部部分和外突出部分,所述侧部部分设置在与所述盖构件的所述侧板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外突出部分形成在所述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外表面处,并且
其中,所述外突出部分在从所述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内表面朝向所述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外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外表面突出,并且所述外突出部分从所述侧部部分中的每个侧部部分的下端部朝向所述基部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
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形成在所述外突出部分的外表面中,以允许所述密封构件注入所述凹入部分中;以及
内突出部分,所述内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外突出部分的内表面上且设置在与所述凹入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
CN201780068222.9A 2016-10-05 2017-09-26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Active CN109937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28161 2016-10-05
KR1020160128160A KR102612540B1 (ko) 2016-10-05 2016-10-05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016-0128160 2016-10-05
KR1020160128161A KR102617338B1 (ko) 2016-10-05 2016-10-05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0160129981A KR102626339B1 (ko) 2016-10-07 2016-10-07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016-0129981 2016-10-07
PCT/KR2017/010606 WO2018066861A1 (ko) 2016-10-05 2017-09-26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7381A true CN109937381A (zh) 2019-06-25
CN109937381B CN109937381B (zh) 2021-10-29

Family

ID=61831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8222.9A Active CN109937381B (zh) 2016-10-05 2017-09-26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9024B2 (zh)
EP (2) EP3525040B1 (zh)
CN (1) CN109937381B (zh)
WO (1) WO20180668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428A (zh) * 2021-11-30 2022-03-04 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5509B (zh) * 2017-02-24 2024-03-1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器具
US11106000B2 (en) * 2017-05-17 2021-08-31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TWI682611B (zh) 2018-11-06 2020-01-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彈簧片的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KR20200097086A (ko) * 2019-02-07 2020-08-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용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6659A1 (en) * 2006-01-24 2007-08-02 Siliconfile Technologies Inc. Voice coil module
CN101666900A (zh) * 2008-09-05 2010-03-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US20120014002A1 (en) * 2010-07-16 2012-01-19 Nokia Corporation Voice Coil Motor With Pulse-Width Modulation Driver
CN102445811A (zh) * 2010-10-04 2012-05-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补偿手抖动的功能的图像拍摄装置
CN104937482A (zh) * 2014-01-22 2015-09-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其自动聚焦方法
JP2015197627A (ja) * 2014-04-02 2015-11-09 厦▲門▼新▲鴻▼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Xinhongzho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5372785A (zh) * 2014-08-14 2016-03-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0895B2 (ja) 2009-06-09 2013-11-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172502B1 (ko) * 2010-11-12 2012-08-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모듈
JP2012177754A (ja) * 2011-02-25 2012-09-13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KR101343197B1 (ko) * 2012-09-07 2013-12-1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20240096631A (ko) 2012-12-20 2024-06-26 애플 인크. 음성 코일 모터 광학 이미지 안정화를 위한 액추에이터 모듈, 카메라 모듈, 다기능 장치, 시스템들 및 방법
JP2015118115A (ja) 2013-12-16 2015-06-25 江西磊源永磁材料有限公司Jiangxi Leiyuan Permanent Magnetic Materials Co.,Ltd 手振れ補正装置
EP3713062A1 (en) * 2013-12-23 2020-09-23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KR102169957B1 (ko) 2014-02-19 2020-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의 오토 포커스 방법
JP6444607B2 (ja) 2014-03-28 2018-12-2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9360653B2 (en) * 2014-05-09 2016-06-0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KR101660217B1 (ko) 2014-09-26 2016-09-27 주식회사 코렌 Vcm 오토 포커스 모듈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카메라
KR102322840B1 (ko) 2014-11-18 2021-11-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6659A1 (en) * 2006-01-24 2007-08-02 Siliconfile Technologies Inc. Voice coil module
CN101666900A (zh) * 2008-09-05 2010-03-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US20120014002A1 (en) * 2010-07-16 2012-01-19 Nokia Corporation Voice Coil Motor With Pulse-Width Modulation Driver
CN102445811A (zh) * 2010-10-04 2012-05-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补偿手抖动的功能的图像拍摄装置
CN104937482A (zh) * 2014-01-22 2015-09-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其自动聚焦方法
JP2015197627A (ja) * 2014-04-02 2015-11-09 厦▲門▼新▲鴻▼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Xinhongzho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5372785A (zh) * 2014-08-14 2016-03-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428A (zh) * 2021-11-30 2022-03-04 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114143428B (zh) * 2021-11-30 2023-10-31 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5040B1 (en) 2021-06-02
EP3525040A4 (en) 2019-09-04
CN109937381B (zh) 2021-10-29
US20200035408A1 (en) 2020-01-30
WO2018066861A1 (ko) 2018-04-12
EP3525040A1 (en) 2019-08-14
EP3885829A1 (en) 2021-09-29
US11239024B2 (en)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1012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US10620396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with a bobbin comprising a groove and elastic member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937381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US20180252893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5204176A (zh) 便携终端的摄像头模块
US20230393369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14114482A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EP3663848B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9565540A (zh) 透镜驱动设备及包括透镜驱动设备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KR102700064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612540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617338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112753211B (zh)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KR102575586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US20220206364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102686701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689905B1 (ko) 렌즈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장치
KR20190013305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115061325A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200076131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180038843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