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5895A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35895A CN109935895A CN201711370996.5A CN201711370996A CN109935895A CN 109935895 A CN109935895 A CN 109935895A CN 201711370996 A CN201711370996 A CN 201711370996A CN 109935895 A CN109935895 A CN 1099358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thium battery
- solid electrolyte
- electric core
- battery electric
- lith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其为反钙钛矿型固态型电解质,包括超碱基团簇包括Li3Se+、Li3S+或Li3O+中的任一种或几种,以及超卤素团簇包括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因此,固态电解质具有大于5V的电化学窗口,较优的黏性和柔性,以及与电极层接触时可具有较优的界面处浸润性及界面黏附性;所述固态电解质的结构中Se原子对Li+束缚较弱,因此Li离子较容易迁移,因此其可获得较优的电导率。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固态电解质结构的特点,其还可具有高剪切模量和高杨氏模量和抑制锂枝晶生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液态电解质来说,全固态电解质具有机械强度大、安全性好等优点。然而现有的固态电解质体系除了硫化物以外,锂离子电导率均较低,一般室温下离子电导率均小于10-3S/cm,因此,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然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水、空气非常敏感,且现有技术中固态电解质材料与正、负极材料接触后均存在较大的界面电阻,导致循环寿命较短。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循环寿命较长且机械强度较优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固态电解质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超强碱基团簇与超强卤素团簇组成的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所述超碱基团簇包括Li3Se+、Li3S+或Li3O,所述超卤素团簇包括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电导率为(0.05-11)×10-2S/cm。
优选地,所述固态电解质可稳定工作的电化学窗口大于5V。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电池电芯,包括如上所述固态电解质。
优选地,所述固态电解质的厚度为200nm-20μm。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包括正极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形成于所述正极层的一面,所述固态电解质远离所述正极层的一面上设置负极层。
优选地,所述正极层包括柱状晶体正极材料,所述负极层包括金属锂或锂硅碳负极材料。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还包括两个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所述正极层或所述负极层,以作为该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或负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或正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或正极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电池,其包括至少两个连续叠层设置如上所述锂电池电芯,直接叠加设置的至少两个锂电池电芯之间共用一正负共极集流体,该正负共极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所述正极层,以作为其中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
优选地,共用一正负共极集流体的两个锂电池电芯之间为串联连接;所述锂电池还包括封装结构,定义与多个所述锂电池电芯的叠加方向平行的锂电池电芯的表面为侧面,所述封装结构围设在所述锂电池电芯的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态电解质为超强碱基团簇与超强卤素团簇组成的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其包括超强卤素团簇的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其具有很好的稳定型和离子亲和性,因此,具有大于5V的电化学窗口。所述固态电解质的结构中Se原子对Li+束缚较弱;同时本发明中的反钙钛固态电解质晶体结构,因此Li离子较容易迁移,因此,其可获得较优的电导率好,具有较优的黏性和柔性,以及所述固态电解质与电极层接触时可具有较优的界面处浸润性及界面黏附性。基于所述固态电解质结构的特点,其还可具有剪切模量(6Gpa)和高杨氏模量(10-11Gpa)的优点,进而,本发明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还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电池,其中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柱状晶体正极层,以作为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通过在集流体的两个面上设置正负极,以形成正负共极的集流体,可实现多个锂电池电芯叠层制备,从而实现大面积全固态锂电池的制备。
利用正负共极的集流体还可降低锂电池电芯、锂电池的整体厚度。进一步地,利用正负共极的集流体,可实现多个锂电池电芯之间串联连接。当锂电池中锂电池电芯串联连接时,可直接利用集流体作为锂电池的电极,从而简化所述锂电池的封装结构。
此外,在本发明中利用包括柱状晶体的正极材料作为正极层,从而可以为锂离子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提供畅通的扩散和迁移通道,柱状晶体目的是匹配高性能的负极实现正极材料的最大利用,提高锂嵌入和脱出的效率。
本发明中提供的全固态锂电池,通过使用本发明上述的全固态锂电池的封装结构封装电芯,具有封装紧密,能够有效保护电芯,进而使本发明中提供的全固态锂电池具有极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锂电池电芯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锂电池电芯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锂电池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锂电池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提供的锂电池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封装结构的锂电池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提供的锂电池电芯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超强碱基团簇与超强卤素团簇组成的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所述超强碱基团簇主要是指电离势小于金属Li的电离势的锂金属团簇,其主要包括Li3Se+、Li3S+或Li3O+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超强卤素团簇主要包括具有卤族元素大的电子亲和能的离子团簇,其主要包括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锂金属团簇和超强卤素团簇相互配合形成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
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锂金属团簇为Li3S+,所述超强卤素团簇主要包括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一种或几种;即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为Li3S(BH4)、Li3S(AlH4)、Li3S(BF4)、Li3S(FeH4)、Li3S(CoH4)或Li3S(Ni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锂金属团簇为Li3O+,所述超强卤素团簇主要包括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一种或几种;即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为Li3O(BH4)、Li3O(AlH4)、Li3O(BF4)、Li3O(FeH4)、Li3O(CoH4)或Li3O(Ni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再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锂金属团簇为Li3Se+,所述超强卤素团簇主要包括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一种或几种;即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为Li3Se(BH4)、Li3Se(AlH4)、Li3Se(BF4)、Li3Se(FeH4)、Li3Se(CoH4)或Li3Se(NiH4)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可以为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电导率为(0.5-11)×10-2S/cm;所述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电导率为(3-10)×10-2S/cm;具体的,所述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电解质0.5×10-2S/cm、3×10- 2S/cm、5×10-2S/cm、7×10-2S/cm、9×10-2S/cm、10×10-2S/cm或11×10-2S/cm;同时,所述固态电解质可以在大于5V以上的电化学窗口上稳定工作。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固态电解质可以通过以下反应获得:
LiX+Li2Y→Li3YX
所述X为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任一种;所述Y为S、O或Se中的任一种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10,其包括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11,所述锂电池电芯10还包括正极层12和负极层13,所述固态电解质11形成于所述正极层12的其中一面,所述固态电解质11远离所述正极层12的一面上设置负极层13。
在所述正极层12及负极层13远离所述固态电解质11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所述集流体19,用于为所述锂电池电芯10提供与外接电路连接的接触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11的厚度为200nm-20μm。具体地,所述固态电解质11的厚度为200nm、250nm、300nm、380nm、400nm、470nm、580nm、860nm、980nm、1μm、2.5μm、4.1μm、5.3μm、6.1μm、8.2μm、11.2μm、15μm、17μm、19μm或20μm。
在本发明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层12包括柱状晶体正极材料,所述负极层13包括金属锂或锂硅碳负极材料。
具体地,如图1中所述柱状晶体正极材料的材质具体为MOx氧化物,其具体可包括但不受限于:
1)氧化物电解质,如Li1+xAlxTi2-x(PO4)3(LATP)、Li7La3Zr2O12(LLZO)、La2/3- xLi3xTiO3(LLTO)、Li1+xAlxGe2-x(PO4)3(LAGP)和锂磷氧氮固态电解质(LiPON);
2)硫化物电解质,如Li4-xGe1-xPxS4、Li2S-P2S5、Li2S-SiS2和Li2S-B2S3-P2S;
3)锂的化合物,如铌酸锂(LiNbO3)和钽酸锂(LiTa O3);
4)无机陶瓷氧化物,如LiAlO2、Al2O3、MgO、TiO2、C aCO3、ZrO2、ZnO2和SiO2。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20,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锂电池电芯20还包括第一集流体291与第二集流体292,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291与第二集流体292均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209,其中第一集流体291的一个主表面2911上形成正极层22,第二集流体292面向所述正极层22的一个主表面2921上形成负极层23。固态电解质24设置在所述正极层22与所述负极层23之间。有关固态电解质24的限定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正极层22与所述第一集流体291组成正极结构201,所述负极层22与所述第二集流体292组成正极结构202。
在所述第一集流体291未设置正极层22的另一主表面可形成负极层281,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
在所述第二集流体292未设置负极层23的另一面主表面可形成正极层282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
如图2中所示,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层22采用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脉冲激光沉积以及原子层沉积等PVD技术在第一集流体291的其中一主表面上沉积形成。
同样地,在第二集流体292上也可以同样的方式沉积形成另一个锂电池电芯的柱状晶体的正极层282。
请参阅图3,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30,所述锂电池30可包括两个连续叠层设置的第一锂电池电芯301及第二锂电池电芯302。所述第一锂电池电芯301和所述第二锂电池电芯302为上述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所述锂电池电芯,其包括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34。
如图3中所示,所述第一锂电池电芯301及所述第二锂电池电芯302之间共用一正负共极集流体31,该正负共极集流体31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310,其中一个主表面310上形成正极层311,以作为第一锂电池电芯301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310上形成负极层312,以作为第二锂电池电芯302的负极结构。
继续如图3中所示,在所述第一锂电池电芯301中还包括负极集流体32,所述第二锂电池电芯302包括正极集流体35。其中,负极集流体32上面向所述正极层311一侧形成有负极层321,所述正极集流体35朝向所述正负共极集流体31的表面设有正极层351,其中,有关负极层321及正极层351的相关限定如上述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请参阅图4,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锂电池40,所述锂电池40包括多个锂电池电芯10,所述锂电池40可通过逐层叠加的方式制成,其具体锂电池电芯10的叠合数量不受限制。
所述锂电池电芯10包括叠合设置的第一集流体41、正极层44、固态电解质层43、负极层45及第二集流体42。相邻设置的锂电池电芯10通过共用一个正极集流体41或负极集流体42叠合在一起。上述固态电解质层43具体限定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限定。
如图4中所示,相邻设置的两个锂电池电芯10的叠加处共用第二集流体42,即,第二集流体42为正负共极集流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流体42的材质为铝铜合金AlxCu1-x,其中,0.1≤x≤0.9。
如图4中所示,设置在第二集流体42两侧的分别为正极层44及负极层45。
如图4中所示,具有共用集流体的多个锂电池电芯10之间可为串联连接。当锂电池中锂电池电芯10串联连接时,可直接利用位于所述锂电池40两侧的集流体作为锂电池的电极,从而简化所述锂电池40的封装结构。
请参阅图5,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供一锂电池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锂电池50中包括5个锂电池电芯,分别为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锂电池电芯501、第二锂电池电芯502、第三锂电池电芯503、第四锂电池电芯504及第五锂电池电芯505。如图5中所示,以上述多个锂电池电芯均可包括:第一集流体51、正极层54、固态电解质层53、负极层55及第二集流体52。
如图5中所示,第一锂电池电芯501与第二锂电池电芯502之间共用第二集流体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流体52的材质为铝铜合金AlxCu1-x;其中,0.1≤x≤0.9。
所述第二集流体52的两个相对的主表面上均设置负极层55,可见,第一锂电池电芯501与第二锂电池电芯502之间可为并联连接。
在第二锂电池电芯502与第三锂电池503之间,同样也共用第二集流体52,而在所述第二集流体52的两个相对的主表面上分别设置正极层54及负极层55,可见,第二锂电池电芯502与第三锂电池电芯503之间可为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三锂电池电芯503的第二集流体532与第四锂电池电芯504的第一集流体541叠合设置,且第一集流体532与第二集流体541分别表示为所述第三锂电池电芯503及所述第四锂电池电芯504的正极集流体或负极集流体。可见,所述第三锂电池电芯503与所述第四锂电池电芯504可通过外界电路形成并联连接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正极层54与负极层55、第一集流体51及第二集流体52的相对位置可调整。
图5中所示仅为示例,在实际的锂电池50中,其具体连接方式可依据实际锂电池的性能要求做调整,在此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6,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提供一锂电池60,本实施例与上述第四至第六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锂电池的区别在于:所述锂电池60还包括封装结构69,定义与多个所述锂电池电芯61的叠加方向平行的锂电池电芯601的表面为侧面611,所述封装结构69围设在所述锂电池电芯601的侧面611。
如图6中所示,所述锂电池电芯601沿着多个锂电池电芯叠加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集流体64、正极层62、固态电解质61、负极层63及第二集流体65。其中,所述第二集流体65与另一个锂电池电芯61为正负极共用集流体。其中,有关固态电解质61的限定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10的相关限定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中所示,所述封装结构69围设所述侧面611的过程可包括:
(1)提供一预制的封装结构69,然后通过热压或粘合的方式直接将所述封装结构69固定在所述侧面611之上。或
(2)在所述锂电池电芯61的侧面上直接形成所述封装结构69。
在本实施例一些特殊的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结构69可为额外设置的保护层或利用所述固态电解质610延伸而形成。
请参阅图7,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提供一锂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S10,所述锂电池电芯包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提供一正极层,在正极层的一面上涂布或磁控溅射形成固态电解质,厚度为1μm-100μm;
步骤S12,在所述正极层与形成固态电解质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正极集流体;
步骤S13,在所述固态电解质远离所述正极层的一面上热压复合一预制负极层,使固态电解质厚度为200nm-20μm负极集流体。
步骤S14,在所述负极层远离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表面形成负极集流体。
具体地,上述步骤S11中,涂布的方式包括但不受限于挤压涂布、狭缝涂布等。
本发明第九实施例中对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的性能进行检测,具体的实验组及对比实验如下所示:
实验组10:固态电解质具体为Li3S(FeF4),固态电解质的厚度为800nm,其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分别采用铝、铜材料,其正极层为LiAlO2柱状晶体正极材料,其负极层为锂硅碳负极材料,将其组装成锂电池电芯。
实验组20:其与上述实验组10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O(NiF4)。
实验组30:其与上述实验组10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O(CoF4)。
对比组40:其与上述实验组10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O(BF4)。
对比组50:其上述实验组10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O(BH4)。
对比组60:其上述实验组10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O(AlH4)。
比对实验:针对固态电解质电化学窗口的相关测试实验及其测试结果。
对比分析:所述实验组10、20和30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有与所述对比组40、50和60,且均大于5V。
其原因在于:FeH4 -、CoH4 -和NiH4 -等阴离子团簇结构稳定优于BH4 -、AlH4 -和BF4 -,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窗口,大于5V。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具体的实验组及对比实验如下所示:
实验组11:固态电解质具体为Li3S(FeF4),固态电解质的厚度为800nm,其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分别采用铝、铜材料,其正极层为LiAlO2柱状晶体正极材料,其负极层为锂硅碳负极材料,将其组装成锂电池电芯。
实验组21:其与上述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NiF4)。
实验组31:其与上述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CoF4)。
对比组41:其与上述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BF4)。
对比组51:其上述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BH4)。
对比组61:其上述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AlH4)。
比对实验:针对固态电解质电化学窗口的相关测试实验及其测试结果。
对比分析:所述实验组10、20和30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有与所述对比组40、50和60,且均大于5V。
其原因在于:FeH4 -、CoH4 -和NiH4 -等阴离子团簇结构稳定优于BH4 -、AlH4 -和BF4 -,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窗口,大于5V。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具体的实验组及对比实验如下所示:
实验组13:固态电解质具体为Li3Se(FeF4),固态电解质的厚度为800nm,其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分别采用铝、铜材料,其正极层为LiAlO2柱状晶体正极材料,其负极层为锂硅碳负极材料,将其组装成锂电池电芯。
实验组23:其与上述实验组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e(NiF4)。
实验组33:其与上述实验组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e(CoF4)。
实验组43:其与上述实验组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e(BF4)。
对比组53:其上述实验组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BF4)。
对比组63:其上述实验组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O(BF4)。
对比组73:其上述实验组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O(FeH4)。
对比组83:其上述实验组1的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为Li3S(FeH4)。比对实验:针对固态电解质表面粘附性、浸润性、高剪切模量和高杨氏模量、电化学窗口的相关测试实验及其测试结果
对比分析:上述实验组13-43相对对比组53-83相比,实验组13-43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表面粘附性、浸润性均优于对比组53-83;实验组13-43的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也高于所述对比组53-83;实验组13-43的锂离子电导率也高于所述对比组53-83;且所述实验组13-43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均大于5V。
其原因在于:该电解质中Se对Li+束缚弱于S对Li+束缚,S对Li+束缚弱于O对Li+束缚,故而Li3Se(BF4)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较容易迁移,因此是快离子导体;FeH4 -、CoH4 -和NiH4 -等阴离子团簇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窗口,大于5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态电解质为超强碱基团簇与超强卤素团簇组成的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其包括超强卤素团簇的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其具有很好的稳定型和离子亲和性,因此,具有大于5V的电化学窗口。所述固态电解质的结构中Se原子对Li+束缚较弱;同时本发明中的反钙钛固态电解质晶体结构,因此Li离子较容易迁移,因此,其可获得较优的电导率好,具有较优的黏性和柔性,以及所述固态电解质与电极层接触时可具有较优的界面处浸润性及界面黏附性。基于所述固态电解质结构的特点,其还可具有剪切模量(6Gpa)和高杨氏模量(10-11Gpa)的优点,进而,本发明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还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电池,其中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柱状晶体正极层,以作为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通过在集流体的两个面上设置正负极,以形成正负共极的集流体,可实现多个锂电池电芯叠层制备,从而实现大面积全固态锂电池的制备。
利用正负共极的集流体还可降低锂电池电芯、锂电池的整体厚度。进一步地,利用正负共极的集流体,可实现多个锂电池电芯之间串联连接。当锂电池中锂电池电芯串联连接时,可直接利用集流体作为锂电池的电极,从而简化所述锂电池的封装结构。
此外,在本发明中利用包括柱状晶体的正极材料作为正极层,从而可以为锂离子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提供畅通的扩散和迁移通道,柱状晶体目的是匹配高性能的负极实现正极材料的最大利用,提高锂嵌入和脱出的效率。
本发明中提供的全固态锂电池,通过使用本发明上述的全固态锂电池的封装结构封装电芯,具有封装紧密,能够有效保护电芯,进而使本发明中提供的全固态锂电池具有极高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超强碱基团簇与超强卤素团簇组成的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所述超碱基团簇包括Li3Se+、Li3S+或Li3O,所述超卤素团簇包括BH4 -、AlH4 -、BF4 -、FeH4 -、CoH4 -或NiH4 -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电导率为(0.05-11)×10-2S/cm。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可稳定工作的电化学窗口大于5V。
4.一种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固态电解质。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的厚度为200nm-20μm。
6.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芯包括正极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形成于所述正极层的一面,所述固态电解质远离所述正极层的一面上设置负极层。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层包括柱状晶体正极材料,所述负极层包括金属锂或锂硅碳负极材料。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芯还包括两个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所述正极层或所述负极层,以作为该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或负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或正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或正极结构。
9.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连续叠层设置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锂电池电芯,直接叠加设置的至少两个锂电池电芯之间共用一正负共极集流体,该正负共极集流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其中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所述正极层,以作为其中一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结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负极层,以作为另一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共用一正负共极集流体的两个锂电池电芯之间为串联连接;所述锂电池还包括封装结构,定义与多个所述锂电池电芯的叠加方向平行的锂电池电芯的表面为侧面,所述封装结构围设在所述锂电池电芯的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70996.5A CN109935895A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70996.5A CN109935895A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35895A true CN109935895A (zh) | 2019-06-25 |
Family
ID=66983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70996.5A Pending CN109935895A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3589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4796A (zh) * | 2019-07-23 | 2019-12-03 |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342142A (zh) * | 2020-03-11 | 2020-06-26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锂电芯结构、锂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25561A (zh) * | 2020-07-31 | 2020-09-29 | 南方科技大学 |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电池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0985A (zh) * | 2007-04-20 | 2008-10-22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水溶剂二次电池 |
WO2014150763A1 (en) * | 2013-03-15 | 2014-09-25 | Los Alamos National Security, Llc | Anti-perovskite solid electrolyte compositions |
CN104269508A (zh) * | 2014-09-30 | 2015-01-07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陶瓷涂料、锂离子电池复合陶瓷隔膜及锂离子电池 |
CN105977430A (zh) * | 2016-06-18 | 2016-09-28 | 清华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金属氧酸锂盐陶瓷隔膜 |
WO2017139265A1 (en) * | 2016-02-09 | 2017-08-17 |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 Electrolytes containing superhalogens for metal ion batteries |
-
2017
- 2017-12-19 CN CN201711370996.5A patent/CN1099358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0985A (zh) * | 2007-04-20 | 2008-10-22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水溶剂二次电池 |
WO2014150763A1 (en) * | 2013-03-15 | 2014-09-25 | Los Alamos National Security, Llc | Anti-perovskite solid electrolyte compositions |
CN104269508A (zh) * | 2014-09-30 | 2015-01-07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陶瓷涂料、锂离子电池复合陶瓷隔膜及锂离子电池 |
WO2017139265A1 (en) * | 2016-02-09 | 2017-08-17 |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 Electrolytes containing superhalogens for metal ion batteries |
CN105977430A (zh) * | 2016-06-18 | 2016-09-28 | 清华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金属氧酸锂盐陶瓷隔膜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ONG FANG AND PURU JENA: "Li-rich antiperovskite superionic conductors based on cluster ions", 《PROCEEDINGS OR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4796A (zh) * | 2019-07-23 | 2019-12-03 |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342142A (zh) * | 2020-03-11 | 2020-06-26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锂电芯结构、锂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25561A (zh) * | 2020-07-31 | 2020-09-29 | 南方科技大学 |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电池 |
CN111725561B (zh) * | 2020-07-31 | 2021-09-28 | 南方科技大学 |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电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35896A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
US20200335756A1 (en) | Solid-state battery separator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 |
CN107039640B (zh) | 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应用 | |
TWI646713B (zh) | 固態電池組之製造 | |
CN101796654B (zh) | 集成电化学和太阳能电池 | |
DK2668683T3 (en) | Improved battery and assembly process | |
US20160308243A1 (en) | Electrochemical cell with solid and liquid electrolytes | |
CN110518278B (zh) | 具有负极界面层的固态电解质及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 |
KR101405755B1 (ko) | 다공성 고체전해질을 이용한 금속 공기 배터리 | |
CN109361019A (zh) | 一种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及其电化学性能提高方法 | |
CN109935895A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
CN108134049A (zh) | 负极层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 |
CN109935892A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
CN207993959U (zh) | 负极层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
JP2015220105A (ja) | 全固体二次電池 | |
CN108808058A (zh) | 一种具有图案化结构的高电压固态薄膜锂电池片 | |
JPWO2018181545A1 (ja) | 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CN108281611A (zh) | 负极层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 |
CN109935897A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
CN109935898A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
KR20200111165A (ko) | 밀봉 애노드 구조의 하이브리드 솔리드-스테이트 셀 | |
WO2018181662A1 (ja) | 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CN109935903A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
CN109935902A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
CN109935899A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锂电池电芯、锂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No. 88, Yingbin Avenue, Shouan Town, Pujiang County,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Dach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89, cooperation Road, hi tech Zone (West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INNOO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