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8278A - 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8278A
CN109928278A CN201811509637.8A CN201811509637A CN109928278A CN 109928278 A CN109928278 A CN 109928278A CN 201811509637 A CN201811509637 A CN 201811509637A CN 109928278 A CN109928278 A CN 109928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ontrol panel
boarding place
elevator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96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28278B (zh
Inventor
小泉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28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8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28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8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具备无线通信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在经由无线通信部与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没有与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第一状态下,向第一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另外,控制部在没有与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与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第二状态下,向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由此,防止作业空间压缩以及电梯利用者的便利性降低。

Description

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241073(申请日:2017年12月15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乘梯处(层站)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的更新(renewal,改装)多以用于满足由法律修订带来的新的安全标准并且缩短施工期间而更换曳引机和控制板并保留乘用轿厢为主流。在此,若同时更换曳引机和控制板,则无法在该更换作业(工作)期间利用电梯,已知一种使用能够控制旧曳引机(原来设置的曳引机)和新曳引机(新设置的曳引机)双方的控制装置从而在施工期间也确保电梯的利用的技术。在该情况下,对于新控制板也需要进行乘用轿厢和/或乘梯处的呼叫登记,例如已知一种新设置用于将通过操作板受理到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新控制板的装置的技术。
另外,在将两台以上的电梯作为一个群组进行控制的群管理电梯的更新施工中,会依次对各电梯进行施工。在该情况下,需要使新控制板与旧控制板同时工作,但是在新控制板与旧控制板中,输入输出乘梯处呼叫信息的接口不同,因而无法使用同一乘梯处操作板。因此,已知一种在更新施工期间增设临时的乘梯处呼叫按钮的方法。
发明内容
然而,以往,在电梯的更新施工中,要将通过乘梯处操作板受理到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新控制板时,需要另行设置用于进行该登记的装置,因此存在不仅会压缩作业空间而且还缺乏便利性这一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防止作业空间压缩以及电梯利用者的便利性降低的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
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具备无线通信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在经由无线通信部与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没有与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第一状态下,向第一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另外,控制部在没有与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与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第二状态下,向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
根据上述构成的乘梯处操作板,能够防止作业空间压缩以及电梯利用者的便利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更新施工前的电梯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更新施工期间的电梯系统的构成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的主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的剖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的构成的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更新施工期间的电梯系统的构成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的构成的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的工作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对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更新施工前的电梯系统100的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电梯系统100具备受理乘梯处呼叫的多个(在图1的例子中为3个,但不限于此)乘梯处操作板2、设置于机械室(机房)3的电梯控制板4、电缆5以及乘用轿厢9。
乘梯处操作板2是用于受理电梯利用者请求乘梯处呼叫的操作的操作板,上述乘梯处呼叫用于将乘用轿厢9呼叫到利用者的楼层。在此,乘梯处操作板2具备受理请求乘梯处呼叫的操作的按钮(“操作部”的一例)。
乘梯处操作板2设置于多个乘梯处1的每一个。电梯控制板4按照与通过乘梯处操作板2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控制乘用轿厢9的升降。电缆5连接各乘梯处操作板2与电梯控制板4。此外,例如也可以为在乘梯处操作板2与电缆5之间设置有传输变换装置等的形态。
图2是表示更新电梯控制板4时的电梯系统100的构成的图。在以下说明中,将新设置的电梯控制板称为“第一电梯控制板42”,将原来设置的电梯控制板4称为“第二电梯控制板41”。在图2的例子中,设置在每个乘梯处1的乘梯处操作板20具备能够与第一电梯控制板42无线连接的无线装置6。本例中的无线装置6由蓄电池驱动。第一电梯控制板42按照与通过乘梯处操作板2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使乘用轿厢9升降。以下,对乘梯处操作板2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图3是乘梯处操作板20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乘梯处操作板20具备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1、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1a、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2以及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2a。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1是用于呼叫乘用轿厢9向上行方向的按钮。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1a在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1被按下时照亮该按钮21。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2是用于呼叫乘用轿厢9向下行方向的按钮。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2a在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2被按下时照亮该按钮22。
图4是乘梯处操作板20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乘梯处操作板20设置在使乘梯处1与乘用轿厢9升降的升降通路7分隔的乘梯处壁8上。
图5是表示乘梯处操作板20的具体构成的一例的图。如图5所示,乘梯处操作板20具备无线装置6以及受理请求乘梯处呼叫的操作的操作部200。在图5的例子中,操作部200包括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1、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1a、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2以及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2a,但不限于此。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1a以及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2a是用于确认乘梯处呼叫是否登记到了第一电梯控制板42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41中的“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的一例。
无线装置6具备无线通信部61和控制部62。无线通信部61能够与对表示新设置的电梯的第一电梯的乘用轿厢9的升降进行控制的第一电梯控制板42无线连接。第一电梯控制板42具备能够与无线通信部61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部421、以及控制第一电梯的第一电梯控制部422。
控制部62能够与对表示原来设置的电梯的第二电梯的乘用轿厢9的升降进行控制的第二电梯控制板41连接(在本例中为能够有线连接),并且与操作部200相连接(在本例中为有线连接)。第二电梯控制板41具备控制第二电梯的第二电梯控制部411。
控制部62在经由无线通信部61与第一电梯控制板42无线连接并且没有与第二电梯控制板41相连接的第一状态下,向第一电梯控制板42登记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在本例中,在第一状态下,控制部62是没有与第二电梯控制板41有线连接的状态。另外,控制部62在没有经由无线通信部61与第一电梯控制板42无线连接并且与第二电梯控制板41相连接的第二状态下,向第二电梯控制板41登记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在本例中,乘梯处操作板20的控制部62具有预先设定的楼层信息。控制部62基于该楼层信息以及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按钮操作,生成乘梯处呼叫的信息(表示将乘用轿厢呼叫到哪层的信息)。控制部62能够向第一电梯控制板42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41登记其生成的乘梯处呼叫的信息。该乘梯处呼叫的信息相当于“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
另外,在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操作的情况下(在本例中为,受理到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1或者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2的按下的情况下),控制部62进行使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点亮的控制。在本例中,控制部62进行使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1a或者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响应灯22a点亮的控制。而且,控制部62在从第一电梯控制板42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41接收到请求使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熄灭的熄灯信号的情况下,进行使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熄灭的控制。
以上说明的控制部62也可以为具备CPU以及存储程序等各种数据的存储装置的硬件结构。在该情况下,上述控制部62的各个功能通过CPU执行程序来实现。另外,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对上述控制部62所具有的多个功能的每一个设置有用于实现该功能的专用硬件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乘梯处操作板20择一地与第一电梯控制板42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41连接。例如假设将第二电梯控制板41更换为第一电梯控制板42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即使卸下了第二电梯控制板41,但由于乘梯处操作板20与第一电梯控制板42无线连接着,因此乘梯处操作板20也能够向第一电梯控制板42登记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第一电梯控制板42控制乘用轿厢9的升降,以响应被登记的乘梯处呼叫,当该响应完成时,对乘梯处操作板20发送请求使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熄灭的熄灯信号。接收到该熄灯信号的乘梯处操作板20进行使通过由电梯利用者按下按钮而点亮了的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熄灭的控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20具有能够与新设置的第一电梯控制板42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部61,并且能够与原来设置的第二电梯控制板41有线连接。由此,例如在将第二电梯控制板41更换为第一电梯控制板42时,乘梯处操作板20也能够与第一电梯控制板42无线连接,从而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42。也就是说,在更新施工时,由于无需区别于乘梯处操作板20而设置用于向第一电梯控制板42登记乘梯处呼叫的装置,因此不会压缩作业空间。另外,电梯利用者在更新施工期间的乘梯处呼叫时无需进行与通常时候不同的特殊操作,因此更新施工期间的电梯利用者的便利性也不会降低。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适当地省略说明。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乘梯处操作板20择一地与第一电梯控制板42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41连接,但是本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能够与第一电梯控制板以及第二电梯控制板双方连接。而且,乘梯处操作板的控制部在与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与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状态下,向第一电梯控制板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以下,具体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210的构成的图。电梯系统210是将多个电梯作为一个群组来进行控制的群管理电梯系统。在图6的例子中,电梯系统210是控制3台电梯(120、220、320)的群管理电梯系统。
如图6所示,电梯系统210具备3台电梯(120、220、320)、电梯控制板104、电梯控制板204、电梯控制板304、多个乘梯处操作板102以及电缆105。电梯控制板104控制第一台电梯120的乘用轿厢9的升降。电梯控制板204控制第二台电梯220的乘用轿厢9的升降。电梯控制板304控制第三台电梯320的乘用轿厢9的升降。电梯控制板104、204、304设置于机械室103。
在此,以第一台电梯120已更新完、第二台电梯220为了更新施工而停止着作为前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新设置的电梯120称为“第一电梯120”,将新设置的控制电梯120的电梯控制板104称为“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另外,将原来设置的电梯320称为“第二电梯320”,将原来设置的控制电梯320的电梯控制板304称为“第二电梯控制板304”。
在图6的例子中,在每个乘梯处1设置有两个乘梯处操作板102。而且,各乘梯处操作板102具有能够与新设置的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无线连接的无线装置106。另外,各乘梯处操作板102经由电缆105与原来设置的第二电梯控制板304连接。
图7是表示乘梯处操作板102的具体构成的一例的图。如图7所示,乘梯处操作板102具备无线装置106以及受理请求乘梯处呼叫的操作的操作部200。在此,操作部200的构成与图5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无线装置106具备无线通信部1061、控制部1062、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动作确认部1064、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以及到达通知部1066。
无线通信部1061能够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无线连接。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具备能够与无线通信部1061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部1041、以及控制第一电梯120的第一电梯控制部1042。
控制部1062能够与第二电梯控制板304连接(在本例中为能够有线连接),并且与操作部200相连接(在本例中为有线连接)。第二电梯控制板304具备控制第二电梯320的第二电梯控制部3041。再者,控制部1062与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动作确认部1064、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以及到达通知部1066的每一个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而连接。
假设控制部1062经由无线通信部1061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无线连接并且与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相连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控制部1062向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登记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另外,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请求乘梯处呼叫的操作(按下乘梯处呼叫按钮的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1062进行使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点亮的控制。另外,控制部1062在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304接收到请求使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熄灭的熄灯信号的情况下,进行使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熄灭的控制。
控制部1062当在向第一电梯控制板104登记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后、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没有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接收到熄灯信号的情况下,向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登记该乘梯处呼叫。另外,控制部1062当在向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登记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后、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没有从第二电梯控制板304接收到熄灯信号的情况下,向第一电梯控制板104登记该乘梯处呼叫。
另外,控制部1062基于由后述的动作确认部1064取得的状态信息,向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登记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此外,对于决定控制部1062要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104还是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的方法,在后面进行说明。
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确认是否经由无线通信部1061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304接收到熄灯信号。例如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在由控制部1062进行了向第一电梯控制板104的乘梯处呼叫的登记之后隔开一定间隔确认是否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接收到熄灯信号。而且,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向后述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通知该确认结果。
动作确认部1064经由无线通信部1061取得表示第一电梯120的当前状态的状态信息。在本例中,动作确认部1064以一定间隔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取得(接收)状态信息,并向后述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输入取得的状态信息。作为状态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例如可例举表示第一电梯120是否在通常运行期间、乘用轿厢9的装载率、第一电梯120是否在对乘梯处呼叫或者轿厢呼叫做出响应、乘用轿厢9的移动方向等的信息。
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基于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的确认、或者由动作确认部1064取得的状态信息,判定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的登记目的地。在此,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判定(决定)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和第二电梯控制板304中的哪一个。
例如假设在由控制部1062进行了向第一电梯控制板104的乘梯处呼叫的登记后、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没有由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确认出接收到来自第一电梯控制板104的熄灯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决定向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登记该乘梯处呼叫,并向控制部1062通知该决定。另外,假设在由控制部1062进行了向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的乘梯处呼叫的登记后、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没有由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确认出接收到来自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的熄灯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决定向第一电梯控制板104登记该乘梯处呼叫,并向控制部1062通知该决定。控制部1062按照来自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的通知,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304。而且,控制部1062向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回复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登记这一意思。由此,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能够掌握由控制部1062对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和第二电梯控制板304中的哪一个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登记。
另外,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基于由动作确认部1064取得的状态信息,决定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和第二电梯控制板304中的哪一个。在本例中,以如下作为前提:根据由动作确认部1064取得的状态信息,第一电梯120在通常运行期间且装载率在阈值以下、并且在对乘梯处呼叫或者轿厢呼叫做出响应。上述阈值例如为80%等。也就是说,以在正常运行期间为前提,假设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判断为乘用轿厢9的移动方向与乘梯处呼叫的方向一致、且乘梯处呼叫的楼层位于乘用轿厢9的移动方向的前方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决定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新设置的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乘梯处呼叫的楼层不位于乘用轿厢9的移动方向的前方的情况下,决定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原来设置的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由此,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决定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和第二电梯控制板304中的哪一个,并向控制部1062通知该决定。控制部1062按照来自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的通知,将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304,并向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回复进行了登记这一意思。
到达通知部1066在根据由动作确认部1064取得的状态信息确认到第一电梯120响应了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通知第一电梯120的乘用轿厢9已到达这一情况。通知的方式任意,例如也可以为通过输出声音来进行通知的方式。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102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首先乘梯处操作板102(控制部1062)确认是否受理到乘梯处呼叫按钮(在本例中为上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1或者下行方向乘梯处呼叫按钮22)的按下(步骤S1)。
在步骤S1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1:是),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基于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取得的状态信息,确认第一电梯120是否在通常运行期间并且装载率是否在阈值以下(步骤S2)。在本例中,上述阈值为80%。在步骤S2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步骤S2:否),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12。
在步骤S2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2:是),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基于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取得的状态信息,确认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是否在对乘梯处或者轿厢呼叫做出响应(步骤S3)。在步骤S3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步骤S3:否),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12。
在步骤S3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3:是),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确认第一电梯120的乘用轿厢9的移动方向与乘梯处呼叫的方向(上行方向或者下行方向)是否相同(步骤S4)。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基于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取得的状态信息,进行步骤S4的确认。在步骤S4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步骤S4:否),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12。
在步骤S4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4:是),乘梯处操作板102(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确认乘梯处呼叫的方向是否为上行方向(步骤S5)。在步骤S5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步骤S5:否),乘梯处操作板102(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确认乘用轿厢9的位置是否比乘梯处呼叫的楼层(乘梯处呼叫按钮被按下的楼层)靠上(步骤S7)。在步骤S7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步骤S7:否),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12。在步骤S7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7:是),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8。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步骤S5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5:是),乘梯处操作板102(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确认乘用轿厢9的位置是否比乘梯处呼叫的楼层(乘梯处呼叫按钮被按下的楼层)靠下(步骤S6)。在步骤S6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步骤S6:否),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12。在步骤S6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6:是),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8。
在步骤S8中,乘梯处操作板102(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决定将与在上述的步骤S1中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的信息登记到新设置的第一电梯控制板104。而且,乘梯处操作板102(控制部1062)经由无线通信部1061将该乘梯处呼叫的信息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步骤S8)。然后,乘梯处操作板102(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确认是否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接收到熄灯信号(步骤S9)。在步骤S9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步骤S9:否),乘梯处操作板102(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确认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步骤S10)。在步骤S10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10:是),处理移至后述的步骤S12。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步骤S9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9:是),乘梯处操作板102(到达通知部1066)通知第一电梯120的乘用轿厢9已到达这一情况(步骤S11)。更具体而言,到达通知部1066在根据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取得的状态信息确认到第一电梯120响应了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通知第一电梯120的乘用轿厢9已到达这一情况。
在图8所示的步骤S12中,乘梯处操作板102(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决定将与在上述的步骤S1中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的信息登记到原来设置的第二电梯控制板304。而且,乘梯处操作板102(控制部1062)将该乘梯处呼叫的信息登记到第二电梯控制板304(步骤S12)。然后,乘梯处操作板102(电梯呼叫响应确认部1063、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确认是否从第二电梯控制板304接收到熄灯信号(步骤S13)。在步骤S13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步骤S13:否),乘梯处操作板102(乘梯处呼叫登记判定部1065)确认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步骤S14)。在步骤S14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14:是),处理移至上述的步骤S8,乘梯处呼叫将会被登记到第一电梯控制板10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乘梯处操作板102具有能够与新设置的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部1061,并且能够与原来设置的第二电梯控制板304有线连接。而且,乘梯处操作板102的控制部1062在与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无线连接并且与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相连接的状态下,向第一电梯控制板104或者第二电梯控制板304登记与通过操作部200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为了使新设置的第一电梯控制板104与原来设置的第二电梯控制板304同时工作而设置区别于乘梯处操作板102的装置(暂设的操作装置等),因此不会压缩作业空间。另外,在群管理电梯系统所包含的一个电梯的更新施工期间的乘梯处呼叫时,电梯利用者无需进行与通常时候不同的特殊操作,因此更新施工期间的电梯利用者的便利性也不会降低。
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或宗旨中,同样,包含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乘梯处操作板,具备:
无线通信部,其能够与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控制表示新设置的电梯的第一电梯的乘用轿厢的升降;以及
控制部,其与操作部相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二电梯控制板连接,所述操作部受理请求乘梯处呼叫的操作,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控制表示原来设置的电梯的第二电梯的乘用轿厢的升降,
所述控制部,
在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没有与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所述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所述乘梯处呼叫,
在没有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第二状态下,向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所述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所述乘梯处呼叫。
2.一种乘梯处操作板,具备:
无线通信部,其能够与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控制表示新设置的电梯的第一电梯的乘用轿厢的升降;以及
控制部,其与操作部相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二电梯控制板连接,所述操作部受理请求乘梯处呼叫的操作,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控制表示原来设置的电梯的第二电梯的乘用轿厢的升降,
所述控制部在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或者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所述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所述乘梯处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梯处操作板,
具有乘梯处呼叫响应灯,所述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用于确认所述乘梯处呼叫是否登记到了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或者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中,
所述控制部,
在通过所述操作部受理到操作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点亮的控制,
在从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或者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接收到请求使所述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熄灭的熄灯信号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乘梯处呼叫响应灯熄灭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梯处操作板,
所述控制部,
当在向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登记了与通过所述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所述乘梯处呼叫后、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没有从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接收到所述熄灯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所述乘梯处呼叫,
当在向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了与通过所述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所述乘梯处呼叫后、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没有从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接收到所述熄灯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登记所述乘梯处呼叫。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梯处操作板,
具有动作确认部,所述动作确认部从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取得表示所述第一电梯的当前状态的状态信息,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动作确认部取得的所述状态信息,向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或者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所述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所述乘梯处呼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梯处操作板,
具有到达通知部,所述到达通知部在根据由所述动作确认部取得的所述状态信息确认到所述第一电梯响应了所述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通知所述第一电梯的乘用轿厢已到达这一情况。
7.一种控制方法,是乘梯处操作板的控制方法,
包括在所述乘梯处操作板与第一电梯控制板无线连接并且与第二电梯控制板相连接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或者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登记与通过操作部受理到的操作对应的乘梯处呼叫的步骤,所述第一电梯控制板控制表示新设置的电梯的第一电梯的乘用轿厢的升降,所述第二电梯控制板控制表示原来设置的电梯的第二电梯的乘用轿厢的升降,所述操作部受理请求所述乘梯处呼叫的操作。
CN201811509637.8A 2017-12-15 2018-12-11 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9282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1073 2017-12-15
JP2017241073A JP6434115B1 (ja) 2017-12-15 2017-12-15 乗場操作盤およ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8278A true CN109928278A (zh) 2019-06-25
CN109928278B CN109928278B (zh) 2021-06-04

Family

ID=64560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9637.8A Active CN109928278B (zh) 2017-12-15 2018-12-11 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34115B1 (zh)
CN (1) CN1099282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0603B (zh) * 2019-04-26 2023-03-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翻新方法
JP6968916B2 (ja) * 2020-01-15 2021-11-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方法、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8578A (zh) * 2006-10-24 2009-09-09 奥蒂斯电梯公司 具有群间相对系统响应(irsr)调度的电梯交叉调度系统
CN102149622A (zh) * 2008-09-15 2011-08-10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改进期间处理乘客请求的方法
CN102216185A (zh) * 2008-09-16 2011-10-1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设施更新换代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21691A (zh) * 2009-05-15 2012-04-18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综合控制装置
CN102448865A (zh) * 2009-06-29 2012-05-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更新方法
JP2015013739A (ja) * 2013-07-08 2015-01-2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信号の入出力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CN104340782A (zh) * 2013-07-23 2015-02-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呼梯登记装置和呼梯登记方法
JP2015168515A (ja) * 2014-03-06 2015-09-2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CN204778099U (zh) * 2014-06-10 2015-11-1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更新用操作盘
JP5963334B1 (ja) * 2015-03-31 2016-08-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8578A (zh) * 2006-10-24 2009-09-09 奥蒂斯电梯公司 具有群间相对系统响应(irsr)调度的电梯交叉调度系统
CN102149622A (zh) * 2008-09-15 2011-08-10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改进期间处理乘客请求的方法
CN102216185A (zh) * 2008-09-16 2011-10-1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设施更新换代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21691A (zh) * 2009-05-15 2012-04-18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综合控制装置
CN102448865A (zh) * 2009-06-29 2012-05-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更新方法
JP2015013739A (ja) * 2013-07-08 2015-01-2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信号の入出力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CN104340782A (zh) * 2013-07-23 2015-02-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呼梯登记装置和呼梯登记方法
JP2015168515A (ja) * 2014-03-06 2015-09-2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CN204778099U (zh) * 2014-06-10 2015-11-1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更新用操作盘
JP5963334B1 (ja) * 2015-03-31 2016-08-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丙申: "电梯控制系统运行存在的弊端与改进", 《电子世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8278B (zh) 2021-06-04
JP6434115B1 (ja) 2018-12-05
JP2019108185A (ja)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6997B2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US9517917B2 (en) Elevator system optimizing the registration of a destination call and the car assignment to a registered call
CN104973468B (zh)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预测配梯控制方法
CN104640800B (zh) 用于在电梯系统中给出目的地呼叫的方法及电梯系统
KR101119860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EP2361868A1 (en) Elevator controller
KR20120016062A (ko) 건물 내 사람들의 위치-종속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CN101233063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9928278A (zh) 乘梯处操作板以及控制方法
CN107428494B (zh) 电梯组群管理系统
CN103508279A (zh) 群管理电梯系统
JP2012246100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1531298A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2019026401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326336A (zh) 残疾人用电梯及其电梯控制方法
EP2719649A1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JP681783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JP2016183044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22059097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連絡システム
CN107835779B (zh)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灾害发生时的电梯避难运转方法
JP6880291B1 (ja) 群管理制御装置、配車制御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6806195B2 (ja) 情報取得部および行先階登録装置
CN107720465A (zh) 一种告知方法及装置
JP6773232B1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12449631B (zh) 多轿厢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