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0211A - 后充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后充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0211A
CN109910211A CN201910194530.7A CN201910194530A CN109910211A CN 109910211 A CN109910211 A CN 109910211A CN 201910194530 A CN201910194530 A CN 201910194530A CN 109910211 A CN109910211 A CN 109910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m
terminal pad
cylinder body
rim terminal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45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振宇
刘福文
丁振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sna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sna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sna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sna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45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0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0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0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充气装置。后充气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缸体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一缸体上的第一输出杆;第一轮辋连接盘,第一轮辋连接盘与第一缸体固定连接;限位件,限位件与第一输出杆固定连接,限位件的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的一侧具有限位面;第二轮辋连接盘,第二轮辋连接盘与限位面接触配合;以通过控制第一输出杆的行程而调节轮辋宽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后充气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调节速度慢、容易磨损和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后充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后充气装置为轮胎硫化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完成硫化对轮胎进行充气作业,使轮胎进行冷却定型。后充气装置为了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轮胎,在更换轮胎规格时,通常利用调节两个轮辋连接盘之间的距离,来对轮辋宽度进行调节。
现有技术中的后充气装置在调节两个轮辋连接盘之间的距离时,通常采用电机、减速机和蜗轮蜗杆配合来调节轮辋宽度,或者采用电机、减速机和齿轮来调节轮辋宽度,上述调节方式存在结构复杂、调节速度慢、容易磨损和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充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后充气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调节速度慢、容易磨损和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充气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缸体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一缸体上的第一输出杆;第一轮辋连接盘,第一轮辋连接盘与第一缸体固定连接;限位件,限位件与第一输出杆固定连接,限位件的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的一侧具有限位面;第二轮辋连接盘,第二轮辋连接盘与限位面接触配合;以通过控制第一输出杆的行程而调节轮辋宽度。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件为油缸或气缸。
进一步地,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检测件,检测件与第一缸体连接,用于检测第一输出杆的行程。
进一步地,第二轮辋连接盘上开设有用于避让限位件的第一避让孔,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由第一避让孔穿出;后充气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设置在第二轮辋连接盘的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的一侧,锁紧机构与由第一避让孔穿出的限位件配合并具有阻止限位件相对于锁紧机构移动的锁紧状态和允许限位件相对于锁紧机构移动的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限位件为限位杆,沿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的方向,限位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的直径大于第二杆段的直径,以在第二杆段和第一杆段的连接处形成呈环形的限位面;第二轮辋连接盘的朝向第一轮辋连接盘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杆段的第一避让孔,端面与限位面接触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杆段上开设有卡槽,卡槽具有沿限位件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面,锁紧机构包括:卡块,卡块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方向与限位件的移动方向垂直,当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卡块伸入至卡槽内并与两个槽壁面限位配合;当锁紧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卡块由卡槽内脱出。
进一步地,第二杆段上开设有绕其周向延伸的呈环形的卡槽;卡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卡块和第二子卡块,第一子卡块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子卡块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接形成锁紧孔;当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子卡块和第二子卡块分别由第二杆段的两侧伸入至卡槽内,并通过锁紧孔抱紧第二杆段;当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子卡块和第二子卡块分别向第二杆段的两侧运动并脱出卡槽。
进一步地,锁紧机构还包括:导向座,导向座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导向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导向板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轮辋连接盘连接,导向板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杆段的第二避让孔,第二避让孔与第一避让孔相对设置;第一子卡块夹设在导向板和第二轮辋连接盘之间,第二子卡块夹设在导向板和第二轮辋连接盘之间;第一子卡块和第二子卡块均设置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且第一子卡块靠近第一定位板设置,第二子卡块靠近第二定位板设置;第二驱动件和安装板,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缸体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二缸体上的第二输出杆,第二缸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与第二定位板平行,且第二定位板位于第一定位板和安装板之间,第二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一让位孔,第二输出杆穿过第一让位孔后与第二子卡块固定连接;连接杆,第二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二让位孔,第二子卡块上开设有与第二让位孔相对设置的第三让位孔,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让位孔和第三让位孔后与第一子卡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缸体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三缸体上的第三输出杆,第二轮辋连接盘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一轮辋连接盘或第一缸体与支架滑动连接,第三缸体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三输出杆与第一轮辋连接盘或第一缸体驱动连接;或者,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缸体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三缸体上的第三输出杆,第一轮辋连接盘或第一缸体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二轮辋连接盘与支架滑动连接,第三缸体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三输出杆与第二轮辋连接盘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轮辋连接盘、第二轮辋连接盘、第一驱动件和限位件均为多个;后充气装置还包括:立柱;中间梁,中间梁与立柱固定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中间梁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中间梁的下方设置有另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上梁,上梁与立柱滑动连接并位于中间梁的上方,上梁与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固定连接;下梁,下梁与立柱滑动连接并位于中间梁的下方,下梁与另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缸体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三缸体上的第三输出杆,第三缸体与下梁固定连接,第三输出杆与上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轮辋连接盘、第二轮辋连接盘、第一驱动件和限位件均为多个;后充气装置还包括:立柱、连接座和中间梁,连接座与立柱平行设置,中间梁连接在连接座和立柱之间,连接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第一缸体与连接座连接;上梁,上梁与立柱滑动连接并位于中间梁的上方,上梁与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固定连接;下梁,下梁与立柱滑动连接并位于中间梁的下方,下梁与另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缸体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三缸体上的第三输出杆,第三缸体与下梁固定连接,第三输出杆与上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沿上梁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轮辋连接盘相间隔地与上梁固定连接;或者,沿上梁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二轮辋连接盘相间隔地与上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件、中间梁、上梁和下梁均为多个,多个中间梁绕立柱的周向间隔设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置了第一驱动件和与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输出杆固定连接的限位件,第一轮辋连接盘与第一驱动件的第一缸体固定连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输出杆的行程,调整限位件与第一轮辋连接盘之间的相对位置,限位件的限位面与第二轮辋连接盘接触配合,用于对第二轮辋连接盘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输出杆的行程调整第一轮辋连接盘和第二轮辋连接盘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对轮辋宽度的调节。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在轮胎规格需要更换时,仅需要控制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输出杆的行程,便可以实现对轮辋宽度的快速调节。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与现有技术中涡轮蜗杆或齿轮调节的方式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和不易磨损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后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后充气装置的第一驱动件、第一轮辋连接盘、限位件、第二轮辋连接盘和锁紧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后充气装置的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锁紧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后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后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后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后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驱动件;11、第一缸体;12、第一输出杆;20、第一轮辋连接盘;30、限位件;31、第一杆段;311、限位面;32、第二杆段;321、卡槽;40、第二轮辋连接盘;41、第一避让孔;42、端面;50、检测件;60、锁紧机构;61、卡块;611、第一子卡块;612、第二子卡块;613、第一凹槽;614、第二凹槽;615、锁紧孔;616、第三让位孔;62、导向座;621、第一定位板;622、第二定位板;623、导向板;624、第二避让孔;625、第一让位孔;626、第二让位孔;63、第二驱动件;631、第二缸体;632、第二输出杆;64、安装板;65、连接杆;70、立柱;80、中间梁;90、上梁;100、下梁;110、第三驱动件;111、第三缸体;112、第三输出杆;120、连接座;130、轮辋;140、胎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后充气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调节速度慢、容易磨损和维修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充气装置,用于对硫化后的轮胎进行充气,并使其冷却定型。
如图1所示,后充气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限位件3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第一驱动件10包括第一缸体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一缸体11上的第一输出杆12,第一轮辋连接盘20与第一缸体11固定连接,限位件30与第一输出杆12固定连接,限位件30的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一侧具有限位面311,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限位面311接触配合;以通过控制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而调节轮辋宽度。
在本申请中,设置了第一驱动件10和与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输出杆12固定连接的限位件30,第一轮辋连接盘20与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缸体11固定连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调整限位件30与第一轮辋连接盘20之间的相对位置,限位件30的限位面311与第二轮辋连接盘40接触配合,限位件30的限位面311用于对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调整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的相对位置,轮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轮辋130,两个轮辋130分别与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固定连接,通过调整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的距离,调整两个轮辋13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轮辋宽度的调节。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在轮胎规格需要更换时,仅需要控制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便可以实现对轮辋宽度的快速调节。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蜗轮蜗杆或齿轮配合的方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问题,对蜗轮蜗杆或齿轮的齿形进行维修的工艺十分复杂,导致后充气装置的维修不方便,而直接更换蜗轮蜗杆或齿轮则导致维修成本过高。本申请通过改进后充气装置的结构,使其具有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和不易磨损的优点。
可选地,第一驱动件10为油缸或气缸。油缸或气缸的缸体作为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缸体11,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作为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输出杆12。其中,气缸的介质为空气,不会造成污染,介质的成本较低。由于空气的压缩率远大于液压油,因此,油缸与气缸相比,具有输出力大、工作平稳性好和响应好的优点。
在图1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0为油缸,油缸的缸体作为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缸体11,油缸的活塞杆作为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输出杆12。这样,在对第一输出杆12的形成进行控制时,具有效率更高、精度更好的优点。
如图1所示,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检测件50,检测件50与第一缸体11连接,用于检测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这样,通过检测件50对第一输出杆12的实际行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及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实现对第一输出杆12的位置的精准调节,从而实现对轮辋宽度的精准调节。
可选地,检测件50为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油缸的活塞杆的位置,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件50电连接,检测件50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则根据检测件50检测出的结果实现对第一输出杆12位置的闭环控制,保证对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进行精准调节,从而实现对轮辋宽度的精准调节。
为方便轮胎的放置,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限位件30同步相对于第二轮辋连接盘40运动。其中,第二轮辋连接盘40可以作为移动端也可以作为固定端。轮胎的两个轮辋130分别与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固定连接,将硫化后的轮胎的胎体140与作为固定端的轮辋连接,然后再控制作为移动端的轮辋向靠近作为固定端的轮辋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限位件30接触配合。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上开设有用于避让限位件30的第一避让孔41,限位件30的至少部分由第一避让孔41穿出;后充气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60,锁紧机构60设置在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一侧,锁紧机构60与由第一避让孔41穿出的限位件30配合并具有阻止限位件30相对于锁紧机构60移动的锁紧状态和允许限位件30相对于锁紧机构60移动的解锁状态。这样,当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限位件30接触配合后,控制锁紧机构60切换至锁紧状态,从而限定限位件30和锁紧机构60之间的相对位置,将第二轮辋连接盘40可靠地限位在锁紧机构60和限位件30的限位面311之间,进而可靠地限定第二轮辋连接盘40和第一轮辋连接盘20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相互窜动。
可选地,限位件30为限位杆,沿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方向,限位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杆段31和第二杆段32,第一杆段31的直径大于第二杆段32的直径,以在第二杆段32和第一杆段31的连接处形成呈环形的限位面311;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朝向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端面42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杆段32的第一避让孔41,端面42与限位面311接触配合。通过保证限位杆的轴线与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轴线之间的同轴度,保证限位杆的轴线与第一避让孔41的孔心线之间的同轴度,从而保证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的同轴度;通过保证呈环形的限位面311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端面42的平行度,保证两个轮辋130之间的平行度,从而保证轮胎的产品质量。
当第一轮辋连接盘20作为固定端,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移动端时,控制锁紧机构60处于解锁状态,控制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输出杆12伸出预定距离,第一输出杆12带动限位件30向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方向运动至预定位置,然后控制第二轮辋连接盘40相对于第一轮辋连接盘20运动,第二轮辋连接盘40通过第一避让孔41套设在第二杆段32上,直至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端面42与第一杆段31的限位面311抵接,之后控制锁紧机构60切换至锁紧状态,与穿过第一避让孔41的第二杆段32锁紧配合;当第一轮辋连接盘20作为移动端,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固定端时,控制锁紧机构60处于解锁状态,控制第一驱动件10的第一输出杆12伸出预定距离,第一输出杆12带动限位件30向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方向运动至预定位置,然后控制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限位件30同步向靠近第二轮辋连接盘40和锁紧机构60的方向运动,第二杆段32伸入第一避让孔41,直至第一杆段31上的限位面311与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端面42抵接,之后控制锁紧机构60切换至锁紧状态,与穿过第一避让孔41的第二杆段32锁紧配合。
可选地,第二杆段32上开设有卡槽321,卡槽321具有沿限位件30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面,锁紧机构60包括卡块61,卡块61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方向与限位件30的移动方向垂直,当锁紧机构60处于锁紧状态时,卡块61伸入至卡槽321内并与两个槽壁面限位配合;当锁紧机构60处于解锁状态时,卡块61由卡槽321内脱出。这样,通过控制卡块61与卡槽321之间的相对位置,控制锁紧机构60与限位件30之间卡接,从而使锁紧机构60与限位件30之间的相对位置处于锁定状态。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杆段32上开设有绕其周向延伸的呈环形的卡槽321;卡块6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卡块611和第二子卡块612,第一子卡块6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613,第二子卡块61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614,第一凹槽613与第二凹槽614对接形成锁紧孔615;当锁紧机构60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子卡块611和第二子卡块612分别由第二杆段32的两侧伸入至卡槽321内,并通过锁紧孔615抱紧第二杆段32;当锁紧机构60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子卡块611和第二子卡块612分别向第二杆段32的两侧运动并脱出卡槽321。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子卡块611和第二子卡块612,实现对第二杆段32的可靠锁定,其中,锁紧孔615的尺寸与第二杆段32的开设卡槽321位置处的杆径相适配。
如图2至图4所示,锁紧机构60还包括导向座62、第二驱动件63、安装板64和连接杆65,导向座62包括第一定位板621、第二定位板622和导向板623,第一定位板621和第二定位板62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导向板623与第一定位板621和第二定位板622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一定位板621和第二定位板622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轮辋连接盘40连接,导向板623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杆段32的第二避让孔624,第二避让孔624与第一避让孔41相对设置;第一子卡块611夹设在导向板623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第二子卡块612夹设在导向板623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第一子卡块611和第二子卡块612均设置第一定位板621和第二定位板622之间,且第一子卡块611靠近第一定位板621设置,第二子卡块612靠近第二定位板622设置,第二驱动件63包括第二缸体63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二缸体631上的第二输出杆632,第二缸体631与安装板64固定连接,安装板64与第二定位板622平行,且第二定位板622位于第一定位板621和安装板64之间,第二定位板622上开设有第一让位孔625,第二输出杆632穿过第一让位孔625后与第二子卡块612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板622上开设有第二让位孔626,第二子卡块612上开设有与第二让位孔626相对设置的第三让位孔616,连接杆65的一端与安装板64固定连接,连接杆65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让位孔626和第三让位孔616后与第一子卡块611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锁紧机构60处于锁紧状态,如图4所示,锁紧机构60处于解锁状态。锁紧机构60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控制第二驱动件63的第二输出杆632缩回预定距离,从而控制锁紧机构60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第二输出杆632缩回至第二缸体631内,第二输出杆632带动第二子卡块612相对于第二定位板622向右运动,第二缸体631会相对于第二定位板622向左运动,第二缸体631带动安装板64和连接杆65同步向左运动,第一子卡块611在连接杆65的抵推作用下向左运动,直至第二子卡块612与第二定位板622止挡配合,第一子卡块611与第一定位板621止挡配合,锁紧机构60切换至图4示出的解锁状态;通过控制第二驱动件63的第二输出杆632伸出预定距离,从而控制锁紧机构60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具体原理与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相同,第二驱动件63的第二输出杆632向第二缸体631外伸出,第二输出杆632推动第二子卡块612相对于第二定位板622向左运动,第二缸体631带动安装板64和连接杆65相对于第二定位板622向右运动,连接杆65带动第一子卡块611相对于第二定位板622向右运动,直至第一子卡块611和第二子卡块612对接,锁紧机构60切换至图3示出的锁紧状态。
可选的,第二驱动件63为气缸或油缸。
在图2至图4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63为气缸。
在本申请的未图示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三驱动件110,第三驱动件110包括第三缸体1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三缸体111上的第三输出杆112,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一轮辋连接盘20或第一缸体11与支架滑动连接,第三缸体111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三输出杆112与第一轮辋连接盘20或第一缸体11驱动连接。这样,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固定端,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一缸体11作为移动端,将轮胎的胎体放置在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上,通过控制第三输出杆112的行程,控制第一轮辋连接盘20、第一缸体11和限位件30同步移动,从而实现限位件30与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接触配合。
在本申请的未图示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三驱动件110,第三驱动件110包括第三缸体1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三缸体111上的第三输出杆112,第一轮辋连接盘20或第一缸体11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支架滑动连接,第三缸体111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三输出杆112与第二轮辋连接盘40驱动连接。这样,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一缸体11作为固定端,第二轮辋连接盘40移动端,将轮胎的胎体放置在第一轮辋连接盘20上,通过控制第三输出杆112的行程,控制第二轮辋连接盘40移动,从而实现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限位件30的接触配合。
可选的,相对应地一个第一驱动件10、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一个限位件30、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和一个锁紧机构60形成一个工位,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具有多个工位,第三驱动件110、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限位件30、锁紧机构6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均为多个,作为移动端的各第二轮辋连接盘40或第一轮辋连接盘20均通过单独的第三驱动件110驱动,从而方便对各工位的轮辋宽度进行灵活控制,实现对不同规格的轮胎进行同步充气。
可选地,多个工位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支架上。
可选地,支架为立柱,多个工位绕立柱的周向和/或轴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第三驱动件110为气缸或油缸。
轮胎充气冷却定型后的尺寸与轮胎硫化后充气前的尺寸存在差值,可选地,为了消除该差值,保证轮胎的尺寸精度,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还能够对轮胎充气前预压缩量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在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对轮胎内进行充气时,先控制第一输出杆12相对于第一缸体11伸出第一预定距离,确定轮辋初始宽度,然后对轮胎内进行充气,由于轮胎内气体压力大于外部的气体压力,第二轮辋连接盘40会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向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方向运动,第二轮辋连接盘40抵推卡块61向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方向运动,卡块61带动限位件30和第一输出杆12同步向远离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方向运动,当第一输出杆12相对于第一缸体11伸出第二预定距离时,控制第一输出杆12停止运动。通过调节第一预定距离和第二预定距离之间的差值,对轮胎充气前预压缩量进行控制。
利用控制器实现对第一驱动件10、第二驱动件63和第三驱动件110的控制,实现对后充气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实现轮胎的充气和冷却定型,同时能够实现轮胎规格更换时对轮辋宽度的自动调节,还能够实现对轮胎充气前预压缩量的控制。
为了提升后充气装置的实用性和作业效率,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可以设置多个工位,同时对多个轮胎进行充气,并为了降低后充气装置的成本,减少第三驱动件110的数量。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了具有四个工位和两个第三驱动件110的两个可选实施例,可以同时对四种不同规格的轮胎进行同时充气;如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了具有四个工位和一个第三驱动件110的两个可选实施例,可以同时对两种不同规格的四个轮胎进行同时充气,左右两侧的轮胎规格需相同;其中,图5与图6的区别在于,在图5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移动端,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限位件30共同作为固定端,而在图6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固定端,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限位件30共同作为移动端;图7和图8的区别在于,在图7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移动端,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限位件30共同作为固定端,在图8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固定端,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限位件30共同作为移动端。
下面对四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阐述。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后充气装置包括四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四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四个第一驱动件10、四个限位件30和四个锁紧机构60;后充气装置还包括一个立柱70、两个中间梁80、两个上梁90、两个下梁100和两个第三驱动件110,两个中间梁80的一端与立柱70固定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两个中间梁80相对于立柱70的轴线对称设置,各中间梁80的另外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各中间梁80的另外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另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即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固定端,两个上梁90与立柱70滑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中间梁80的上方,各上梁90分别与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固定连接,两个下梁100与立柱70滑动连接并位于两个中间梁80的下方,各下梁100与另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固定连接,各第三驱动件110均包括第三缸体1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三缸体111上的第三输出杆112,第三缸体111与下梁100固定连接,第三输出杆112与上梁90固定连接。这样,在位于左上方的工位中,锁紧机构60处于锁紧状态,使得上梁90和中间梁80之间无法发生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此时控制第三驱动件110的第三输出杆112相对于第三缸体111缩回时,位于左下方的工位中,第三缸体111会带动下梁100相对于中间梁80发生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从而使下梁100带动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限位件30同步向靠近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方向运动,直至限位件30与第二轮辋连接盘40接触配合,该工位对应的锁紧机构60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下梁100与中间梁80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被锁定;然后可以控制位于左上方的锁紧机构60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进而通过控制第三驱动件110的第三输出杆112相对于第三缸体111伸出,第三输出杆112会带动上梁90相对于中间梁80发生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上梁90带动左上方工位中的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限位件30同步向远离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方向运动。上下两个工位交替控制,实现轮胎的放置。右侧的两个工位与左侧的两个工位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由于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第三驱动件110控制两个上梁90和两个下梁100运动,在图5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四个工位上的轮胎型号可以不一致,可以同时对四种不同规格的轮胎进行同时充气。
在图5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利用两个锁紧机构60和一个第三驱动件110配合,实现利用一个第三驱动件110驱动上梁90或下梁100相对于中间梁80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
如图5所示,锁紧机构60设置在中间梁8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可选地,当锁紧机构60为图2至4示出的实施例中的锁紧机构60时,锁紧机构60的导向座62与中间梁80固定连接。
可选地,工位的数量不限于四个,在本申请的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轮辋连接盘20、第二轮辋连接盘40、第一驱动件10、限位件30和锁紧机构60的数量均为2N个,第三驱动件110、中间梁80、上梁90和下梁100的数量均为N个,其中,N为整数且N≥2,N个中间梁80绕立柱70的周向间隔设置,各上梁90、下梁100和第三驱动件110与各中间梁80对应设置。这样,在同一立柱70上设置多个工位,提升后充气装置的工作效率。另外,与现有技术中的中间梁作为翻转活动梁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中间梁80、上梁90和下梁100之间只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保证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具有良好的同轴度。同时,中间梁80、上梁90和下梁100均平行设置,从而保证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行度,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对轮胎进行生产时,轮胎的质量较好。
可选地,N个中间梁80绕立柱7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例如在图5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N=2,两个中间梁为等间隔设置。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移动端,第一轮辋连接盘20作为固定端,后充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座120,连接座120与立柱70平行设置,中间梁80连接在连接座120和立柱70之间,连接座12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第二轮辋连接盘40和锁紧机构60与上梁90或下梁100连接。与实施例二相比,将第一驱动件10安装在连接座120上,可以有效避免第一驱动件10随上梁90或下梁100频繁上下运动,从而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物体碰撞,有利于提升后充气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如图6所示,位于上方的锁紧机构60设置在第二轮辋连接盘40和上梁90之间,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60设置在第二轮辋连接盘40和下梁100之间;可选地,当锁紧机构60为图2至4示出的实施例中的锁紧机构60时,锁紧机构60的导向座62与上梁90或下梁100固定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后充气装置包括一个立柱70、一个中间梁80、一个上梁90、一个下梁100和一个第三驱动件110,中间梁80的中部与立柱70固定连接,中间梁80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中间梁80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四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固定端;上梁90的中部与立柱70滑动连接,上梁9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相应地,下梁100的中部与立柱70滑动连接,下梁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四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作为移动端。这样,在图7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当靠近上梁90一侧的锁紧机构60处于锁紧状态,靠近下梁100一侧的锁紧机构60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控制第三驱动件110的第三输出杆112伸出,第三驱动件110的第三缸体111向下运动并带动下梁100以及与之连接的左右两侧的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限位件30同步向下运动,然后将轮胎的两个轮辋130分别与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固定连接,将轮胎的胎体140放置在位于下方的轮辋上,再控制第三驱动件110的第三输出杆112缩回,第三驱动件110的第三缸体111向上运动并带动下梁100以及左右两侧的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轮辋连接盘20、限位件30、位于下方的轮辋130和轮胎的胎体140同步向上运动,直至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限位件30接触配合,控制靠近下梁100一侧的锁紧机构60切换至锁紧状态,再对位于下方的两个轮胎进行充气。由于上梁90和下梁100通过一个第三驱动件110驱动,设置在上梁90上的两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与设置在中间梁80上的两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的距离相同,因此左右两侧的轮胎规格需相同。
在图7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通过一个第三驱动件110驱动一个上梁90或一个下梁100相对于中间梁80运动,而在上梁90和下梁100上各设置两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从而在实现四个工位的同时,简化后充气装置的控制,简化第三驱动件110的数量,降低后充气装置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在保证后充气装置的结构稳定、各工位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数量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沿上梁90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相间隔地与上梁90固定连接,多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相间隔地与下梁100固定连接,多个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各第一轮辋连接盘20相对应地设置在中间梁80上。
可选地,多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等间隔地设置在上梁90上。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第二轮辋连接盘40作为移动端,第一轮辋连接盘20作为固定端,后充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座120,连接座120与立柱70平行设置,中间梁80连接在连接座120和立柱70之间,连接座12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轮辋连接盘20,第二轮辋连接盘40和锁紧机构60与上梁90或下梁100连接。与实施例四相比,将第一驱动件10安装在连接座120上,可以有效避免第一驱动件10随上梁90或下梁100频繁上下运动,从而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物体碰撞,有利于提升后充气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在图5至图8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0为油缸,第二驱动件63为气缸,第三驱动件110为气缸。
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能够提高换模效率,可以根据轮胎配方工艺自动设定轮辋宽度及预压缩量,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10的行程对轮辋宽度和轮胎预压缩量进行调节,为后续数字化硫化机开发打下基础;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能够保证第一轮辋连接盘20和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的同轴度和平行度,从而能够保证两个轮辋130之间的同轴度和平行度,从而能够提升轮胎品质;本申请提供的后充气装置通过合理优化结构,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多工位多个轮胎同步充气作业的功能,提高了后充气装置的经济性能和产品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件(10),所述第一驱动件(10)包括第一缸体(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11)上的第一输出杆(12);
第一轮辋连接盘(20),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与所述第一缸体(11)固定连接;
限位件(30),所述限位件(30)与所述第一输出杆(1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30)的远离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一侧具有限位面(311);
第二轮辋连接盘(40),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所述限位面(311)接触配合;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而调节轮辋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0)为油缸或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检测件(50),所述检测件(50)与所述第一缸体(11)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输出杆(12)的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限位件(30)的第一避让孔(41),所述限位件(30)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避让孔(41)穿出;所述后充气装置还包括:
锁紧机构(60),所述锁紧机构(60)设置在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远离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60)与由所述第一避让孔(41)穿出的所述限位件(30)配合并具有阻止所述限位件(30)相对于所述锁紧机构(60)移动的锁紧状态和允许所述限位件(30)相对于所述锁紧机构(60)移动的解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30)为限位杆,沿远离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方向,所述限位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杆段(31)和第二杆段(32),所述第一杆段(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杆段(32)的直径,以在所述第二杆段(32)和所述第一杆段(31)的连接处形成呈环形的所述限位面(311);
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的朝向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的端面(42)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杆段(32)的所述第一避让孔(41),所述端面(42)与所述限位面(311)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段(32)上开设有卡槽(321),所述卡槽(321)具有沿所述限位件(30)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面,所述锁紧机构(60)包括:
卡块(61),所述卡块(61)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限位件(30)的移动方向垂直,当所述锁紧机构(60)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卡块(61)伸入至所述卡槽(321)内并与两个所述槽壁面限位配合;当所述锁紧机构(6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卡块(61)由所述卡槽(321)内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杆段(32)上开设有绕其周向延伸的呈环形的所述卡槽(321);
所述卡块(6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卡块(611)和第二子卡块(612),所述第一子卡块(6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613),所述第二子卡块(61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614),所述第一凹槽(613)与所述第二凹槽(614)对接形成锁紧孔(615);
当所述锁紧机构(60)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子卡块(611)和所述第二子卡块(612)分别由所述第二杆段(32)的两侧伸入至所述卡槽(321)内,并通过所述锁紧孔(615)抱紧所述第二杆段(32);当所述锁紧机构(60)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子卡块(611)和所述第二子卡块(612)分别向所述第二杆段(32)的两侧运动并脱出所述卡槽(3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60)还包括:
导向座(62),所述导向座(62)包括第一定位板(621)、第二定位板(622)和导向板(623),所述第一定位板(621)和所述第二定位板(622)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向板(623)与所述第一定位板(621)和所述第二定位板(622)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621)和所述第二定位板(62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连接,所述导向板(623)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杆段(32)的第二避让孔(624),所述第二避让孔(624)与所述第一避让孔(41)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子卡块(611)夹设在所述导向板(623)和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所述第二子卡块(612)夹设在所述导向板(623)和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之间;所述第一子卡块(611)和所述第二子卡块(612)均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621)和所述第二定位板(622)之间,且所述第一子卡块(611)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板(621)设置,所述第二子卡块(612)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板(622)设置;
第二驱动件(63)和安装板(64),所述第二驱动件(63)包括第二缸体(63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缸体(631)上的第二输出杆(632),所述第二缸体(631)与所述安装板(64)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64)与所述第二定位板(622)平行,且所述第二定位板(62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621)和所述安装板(64)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板(622)上开设有第一让位孔(625),所述第二输出杆(632)穿过所述第一让位孔(625)后与所述第二子卡块(612)固定连接;
连接杆(65),所述第二定位板(622)上开设有第二让位孔(626),所述第二子卡块(61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让位孔(626)相对设置的第三让位孔(616),所述连接杆(65)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6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让位孔(626)和所述第三让位孔(616)后与所述第一子卡块(61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三驱动件(110),所述第三驱动件(110)包括第三缸体(1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缸体(111)上的第三输出杆(112),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或所述第一缸体(11)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缸体(111)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杆(112)与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或所述第一缸体(11)驱动连接;或者,
所述后充气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三驱动件(110),所述第三驱动件(110)包括第三缸体(1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缸体(111)上的第三输出杆(112),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或第一缸体(11)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缸体(111)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杆(112)与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所述第一驱动件(10)和所述限位件(30)均为多个;所述后充气装置还包括:
立柱(70);
中间梁(80),所述中间梁(80)与所述立柱(70)固定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中间梁(80)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所述中间梁(80)的下方设置有另一个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
上梁(90),所述上梁(90)与所述立柱(70)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间梁(80)的上方,所述上梁(90)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固定连接;
下梁(100),所述下梁(100)与所述立柱(70)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间梁(80)的下方,所述下梁(100)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固定连接;
第三驱动件(110),所述第三驱动件(110)包括第三缸体(1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缸体(111)上的第三输出杆(112),所述第三缸体(111)与所述下梁(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杆(112)与所述上梁(90)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所述第一驱动件(10)和所述限位件(30)均为多个;所述后充气装置还包括:
立柱(70)、连接座(120)和中间梁(80),所述连接座(120)与所述立柱(70)平行设置,所述中间梁(80)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20)和所述立柱(70)之间,所述连接座(12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所述第一缸体(11)与所述连接座(120)连接;
上梁(90),所述上梁(90)与所述立柱(70)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间梁(80)的上方,所述上梁(90)与一个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固定连接;
下梁(100),所述下梁(100)与所述立柱(70)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间梁(80)的下方,所述下梁(100)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固定连接;
第三驱动件(110),所述第三驱动件(110)包括第三缸体(111)和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缸体(111)上的第三输出杆(112),所述第三缸体(111)与所述下梁(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杆(112)与所述上梁(90)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上梁(90)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轮辋连接盘(20)相间隔地与所述上梁(90)固定连接;或者,沿所述上梁(90)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轮辋连接盘(40)相间隔地与所述上梁(90)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件(110)、所述中间梁(80)、所述上梁(90)和所述下梁(100)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中间梁(80)绕所述立柱(70)的周向间隔设置。
CN201910194530.7A 2019-03-14 2019-03-14 后充气装置 Pending CN109910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4530.7A CN109910211A (zh) 2019-03-14 2019-03-14 后充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4530.7A CN109910211A (zh) 2019-03-14 2019-03-14 后充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0211A true CN109910211A (zh) 2019-06-21

Family

ID=66964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4530.7A Pending CN109910211A (zh) 2019-03-14 2019-03-14 后充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02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8006A (zh) * 2021-11-15 2022-01-28 江苏晟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四工位的轮胎硫化装卸后充气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526A (zh) * 2001-01-09 2003-08-20 株式会社市丸技研 硫化后充气装置的锁紧和松开机构
CN201410718Y (zh) * 2009-07-02 2010-02-24 桂林橡胶机械厂 轮胎定型硫化机翻转型后充气装置
CN204997896U (zh) * 2015-08-12 2016-01-27 江苏华澳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两边独立式轮胎后充气装置
CN107364159A (zh) * 2017-07-14 2017-11-21 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梁充气预压缩行程可控式轮胎后充气装置
CN209775292U (zh) * 2019-03-14 2019-12-13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后充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526A (zh) * 2001-01-09 2003-08-20 株式会社市丸技研 硫化后充气装置的锁紧和松开机构
CN201410718Y (zh) * 2009-07-02 2010-02-24 桂林橡胶机械厂 轮胎定型硫化机翻转型后充气装置
CN204997896U (zh) * 2015-08-12 2016-01-27 江苏华澳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两边独立式轮胎后充气装置
CN107364159A (zh) * 2017-07-14 2017-11-21 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梁充气预压缩行程可控式轮胎后充气装置
CN209775292U (zh) * 2019-03-14 2019-12-13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后充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8006A (zh) * 2021-11-15 2022-01-28 江苏晟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四工位的轮胎硫化装卸后充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8574A (zh) 管线架设用支撑面可调整的支撑装置
CN203680808U (zh) 一种快速成型三向运动装置
CN106001322A (zh) 螺旋箍筋连续同步加工机及加工方法
CN111691689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安装施工设备及安装施工方法
CN103009073A (zh) 自动间歇循环工作台
CN109910211A (zh) 后充气装置
CN105531105A (zh) 压力机
CN113049212A (zh) 一种应用于风洞喷管型面成型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5215098A (zh) 一种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1752729U (zh) 可双向弯管的弯管机
CN205056721U (zh) 一种折弯机
CN209775292U (zh) 后充气装置
CN108332027B (zh) 一种隧道顶衬病害检测用车载式多自由度卧升平台
CN108481452A (zh) 一种多排多轴钻的钻削机构
CN202045464U (zh) 一种多翻转臂焊接定位夹紧机构
CN209109945U (zh) 一种汽车车载电源壳体类零件的侧冲平衡机构
CN206855063U (zh) 紧凑型多工位气动工装
CN213900905U (zh) 一种可调高度可移动的隧道施工照明灯
CN112845912B (zh) 一种三元催化净化器收口定径装置及方法
CN109821974B (zh) 卧式扩张机
CN208413225U (zh) 玻璃瓶上下料工位结构
CN111536412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lng自动专用加液机
CN202988247U (zh) 一种倾斜式步进上下料机构
CN112620698A (zh) 一种数控龙门钻的法兰生产设备
CN220882240U (zh) 一种机械维修操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