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4482B -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4482B
CN109904482B CN201910054371.0A CN201910054371A CN109904482B CN 109904482 B CN109904482 B CN 109904482B CN 201910054371 A CN201910054371 A CN 201910054371A CN 109904482 B CN109904482 B CN 109904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e
positive
negative
cathod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43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4482A (zh
Inventor
李印实
王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0543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4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4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4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4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4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液流电池中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和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为多条互相交错不连通且呈阵列排布的管路;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等间距分布其进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侧面;同时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等间距分布其出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侧面;设置阵列分布纵向流入流场,保证电解液能够均匀的进入电极表面,提高电解液反应程度,进一步提升电池效率;同时采用与流入流场相结合的阵列分布纵向流出流场,保证电解液在反应完成后能够以最短的流程流出电极,降低了电池所耗泵功。

Description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化石能源紧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广泛,但这些可再生能源所具有的间歇性、波动性为可再生能源的直接并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规模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解决电力系统供需矛盾、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发展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现有储能技术由于特殊地质地理要求、低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循环寿命等技术显示,难以得到广泛应用。比如锂离子电池成本较高、循环寿命有限、安全性较差,铅酸电池循环寿命短,这些问题使得这类技术难以胜任大规模储能的要求。
作为一种新型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液流电池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液流电池通过溶解在电解液中活性物质电子的得失(价态变化)进行“电能-化学能-电能”的转化,进而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相对于其他储能技术,液流电池具有输出功率与容量相互独立、系统设计灵活、响应速度快、能量效率高、自放电速率低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当前液流电池按照流场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流通型”和“流经型”两种,其中“流通型”液流电池是通过电解质在电极侧面流向另一侧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运行,这一过程需要电解质横向流经整个电极表面,带来巨大的泵功消耗的同时,由于流动过程中电解质的消耗也导致电极表面电解质浓度分布不均匀,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液流电池的工作效率。
因此,针对液流电池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的电解质泵功过高、电极内电解质浓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一种反应均匀、泵功较低的高效液流电池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高效,功耗节约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提高电池效率,降低电池额外泵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包括设置在液流电池本体上的正极流场板、正极集流板、正极电极、交换膜、负极电极、负极集流板和负极流场板;
正极集流板与正极流场板和正极电极相连,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通过交换膜隔开,负极集流板与负极电极和负极流场板相连;
正极流场板中设置有正极电解液进口、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和正极电解液出口;所述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和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纵向设置在正极流场板中,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和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为多条互相交错不连通且呈阵列排布的管路;正极电解液进口为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进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进口与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相连,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通过正极集流板与正极电极相连,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进口通过正极集流板与正极电极相连,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出口与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相连,正极电解液出口为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出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
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等间距分布其进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侧面;同时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等间距分布其出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侧面;
负极流场板中设置有负极电解液进口、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和负极电解液出口;所述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和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纵向设置在负极流场板中,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和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为多条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负极电解液进口为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进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进口与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相连,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通过负极集流板与负极电极相连,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进口通过负极集流板与负极电极相连,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出口与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相连,负极电解液出口为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出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
多条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等间距分布其进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负极集流板侧面;同时多条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等间距分布其出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负极集流板侧面;
正极集流板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及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进口相连通;负极集流板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及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进口形成的阵列嵌入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形成的阵列中,各进口与出口交叉且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多条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进口形成的阵列嵌入多条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形成的阵列中,各进口与出口交叉且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所述正极电解液进口位于正极流场板顶部,正极电解液出口位于正极流场板底部。
进一步,所述负极电解液进口位于负极流场板顶部,负极电解液出口位于负极流场板底部。
进一步,所述正极流场板和负极流场板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所述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导电材料或金属导电材料。
进一步,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金属材料或碳材料。
进一步,所述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或中性交换膜。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电解液均匀分配进入电极
正极电解液通过正极电解液进口进入液流电池正极侧,在泵功的作用下通过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均匀分配到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进入正极电极中;同时,负极电解液通过负极电解液进口进入液流电池负极侧,在泵功的作用下通过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均匀分配到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进入负极电极中;
步骤S200:电池充放电反应
正极电解质在正极电极表面进行反应,实现电池一次的充电反应,负极电解质在负极电极表面进行反应,实现电池一次的放电反应;
步骤S300:电解液均匀短流程流出
正极电解液反应完成后,由每个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流入的电解液从距离较近的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入口流出,进一步电解液由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汇流至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通过正极电解液出口排出;
同时,负极电解液反应完成后,由每个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流入的电解液从距离较近的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入口流出,进一步电解液由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汇流至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通过负极电解液出口排出。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包括设置在液流电池本体上的正极流场板、正极集流板、正极电极、交换膜、负极电极、负极集流板和负极流场板;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和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为多条互相交错不连通且呈阵列排布的管路;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等间距分布其进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侧面;同时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等间距分布其出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侧面;设置阵列分布纵向流入流场,保证电解液能够均匀的进入电极表面,提高电解液反应程度,进一步提升电池效率;同时采用与流入流场相结合的阵列分布纵向流出流场,保证电解液在反应完成后能够以最短的流程流出电极,降低了电池所耗泵功。
进一步,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进口与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交叉且等间距呈布置;多条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进口与多条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出口交叉且等间距布置,未反应的电解液从距离较近的电解液排出支路入口流出,进一步降低进出口之间的压差,更有利于提高电池效率、降低电池泵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均匀传质液流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均匀传质液流电池集流板的侧视图;
图3是传统“流通型”液流电池电极内电解质流动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液流电池电极内电解质流动过程示意图。
图中:1-正极流场板,2-正极集流板,3-正极电极,4-交换膜,5-负极电极, 6-负极集流板,7-负极流场板,8-正极电解液进口,9-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0- 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1-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2-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3- 正极电解液出口,14-负极电解液进口,15-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6-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7-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8-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9-负极电解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液流电池包括设置在液流电池本体上的正极流场板 1、正极集流板2、正极电极3、交换膜4、负极电极5、负极集流板6和负极流场板7。
正极集流板2与正极流场板1和正极电极3相连,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5 通过交换膜4隔开,负极集流板6与负极电极5和负极流场板7相连。
正极流场板1包括正极电解液进口8、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和正极电解液出口13;正极电解液进口8为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进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进口与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相连,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出口通过正极集流板2与正极电极3相连,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与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不直接连通,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进口通过正极集流板2与正极电极3相连,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出口与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 相连,正极电解液出口13为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出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
所述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和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纵向设置在正极流场板1中,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和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为多条横向分布的支流管路,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等间距分布其进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2侧面;同时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等间距分布其出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2侧面。
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进口形成的阵列嵌入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 10出口形成的阵列中,各进口与出口交叉且等间距布置。
所述正极电解液进口8位于正极流场板1顶部,正极电解液出口13位于正极流场板1底部。
负极流场板7包括负极电解液进口14、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和负极电解液出口19;负极电解液进口14为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进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进口与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相连,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出口通过负极集流板6与负极电极5相连,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 16与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不直接连通,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进口通过负极集流板6与负极电极5相连,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出口与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相连,负极电解液出口19为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出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
所述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和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纵向设置在负极流场板7中,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和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为多条横向分布的支流管路,多条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等间距分布其进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负极集流板6侧面;同时多条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等间距分布其出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负极集流板6侧面。
多条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进口形成的阵列嵌入多条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 16出口形成的阵列中,各进口与出口交叉且等间距布置。
所述负极电解液进口14位于负极流场板7顶部,负极电解液出口19位于负极流场板7底部。
其中电解液为具有氧化还原特性的电解液即含有氧化还原电对V4+/V5+、 V2+/V3+、Cr2+/Cr3+、Fe2+/Fe3+、Mn2+/Mn3+的无机电解液、基于咯嗪、硝酰自由基或醌类的有机电解液、含有硫化锂、钛酸锂、锂镍锰氧化物或高分子聚合物的纳米流体电解液。
正极流场板1为具备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和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分布的流场板。负极流场板7 为具备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 17和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分布的流场板,正极流场板1和负极流场板7所用材料具备液流电池所需要的机械强度及对于所用电解液的耐腐蚀性,包括石墨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等金属复合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图2所示,正极集流板2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出口及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进口相连通;负极集流板6 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出口及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进口相连通,正极集流板2和负极集流板6材料为石墨等无机非金属或紫铜等金属的导电材料。
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金属材料或碳材料;交换膜4 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或中性交换膜。
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和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为位于正极流场板1中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和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为位于负极流场板7中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
参见图3-图4,本发明先进性理论分析如下:
根据多孔介质内流体流动公式Darcy-Brinkman修正方程:
Figure GDA0002616904160000091
其中▽p为压力梯度,μ为粘性系数,k为多孔介质渗透率,V为流体的表观速度,μm为有效粘性系数,其中在相同电极材料的情况下,μ、k和μm均为常数。
进一步可得电极内某一长度下进出口的压力差值ΔP:
Figure GDA0002616904160000092
其中l为流体的流程。
在阻力、距离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各支路压力与总压力相同,由此,根据图3可以得出传统“流通型”流路的压差:
Figure GDA0002616904160000093
作为对比,“流通型”结构液流电池与本发明液流电池采用相同流量,即:
Q1=Q2
其中流量与速度关系为:
Figure GDA0002616904160000101
其中,w为支路流路横截面直径。
由于传统结构与本发明液流电池电极支路流路横截面直径关系为:
w1=w2
因此二者流体速度关系为:
Figure GDA0002616904160000102
由图3-图4可得,传统结构与本发明液流电池支路流程关系为:
Figure GDA0002616904160000103
因此,传统结构与本发明液流电池进出口压差关系为:
Figure GDA0002616904160000104
因此本发明液流电池中流场压差远小于传统结构流动压差,在保证电解质更加均匀分配到电极表面的同时,具有更小的泵功。
本发明的传质液流电池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电解液均匀分配进入电极:
液流电池未反应的正极电解液通过正极电解液进口8进入液流电池正极侧,在泵功的作用下通过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均匀分配到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进入正极电极3中;同样,液流电池未反应的负极电解液通过负极电解液进口 14进入液流电池负极侧,在泵功的作用下通过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均匀分配到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进入负极电极5中;
步骤S200:电池充放电反应:
以酸性水系液流电池为例,在充电过程中,正极电解质在正极电极3表面进行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并升高价位,所失去的电子经由正极电极3、正极集流板2通过外电路进入负极侧,在电场作用下电解液内质子通过交换膜4进入负极侧;电子通过外电路经过负极集流板6、负极电极5到达负极电极5表面,负极电解质在负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降低价位,由此实现电池一次的充电反应;
在放电过程中,负极电解质在负极电极5表面进行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并升高价位,所失去的电子经由负极电极5、负极集流板6通过外电路进入正极侧,在电场作用下电解液内质子通过交换膜4进入正极侧;电子通过外电路经过正极集流板2、正极电极3到达正极电极3表面,正极电解质在正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降低价位,由此实现电池一次的放电反应;
步骤S300:电解液均匀短流程流出:
正极电解液反应完成后,由每个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出口流入的电解液从距离较近的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入口流出,保证均匀反应的同时以最低的流程流出,进一步电解液由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汇流至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 12通过正极电解液出口13排出;同时,负极电解液反应完成后,由每个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出口流入的电解液从距离较近的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入口流出,保证均匀反应的同时以最低的流程流出,进一步电解液由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汇流至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通过负极电解液出口19排出。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一种新型阵列分布纵向流入流场,保证电解液能够均匀的进入电极表面,提高电解液反应程度,进一步提升电池效率;同时本发明采用与流入流场相结合的阵列分布纵向流出流场,保证电解液在反应完成后能够以最短的流程流出电极,降低了电池所耗泵功。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液流电池本体上的正极流场板(1)、正极集流板(2)、正极电极(3)、交换膜(4)、负极电极(5)、负极集流板(6)和负极流场板(7);
正极集流板(2)与正极流场板(1)和正极电极(3)相连,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5)通过交换膜(4)隔开,负极集流板(6)与负极电极(5)和负极流场板(7)相连;
正极流场板(1)中设置有正极电解液进口(8)、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和正极电解液出口(13);所述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和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纵向设置在正极流场板(1)中,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和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为多条互相交错不连通且呈阵列排布的管路;正极电解液进口(8)为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进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进口与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相连,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出口通过正极集流板(2)与正极电极(3)相连,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进口通过正极集流板(2)与正极电极(3)相连,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出口与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相连,正极电解液出口(13)为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出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
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等间距分布其进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2)侧面;同时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等间距分布其出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正极集流板(2)侧面;
负极流场板(7)中设置有负极电解液进口(14)、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和负极电解液出口(19);所述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和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纵向设置在负极流场板(7)中,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和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为多条互相交错不连通且阵列排布的管路;负极电解液进口(14)为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进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进口与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相连,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出口通过负极集流板(6)与负极电极(5)相连,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进口通过负极集流板(6)与负极电极(5)相连,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出口与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相连,负极电解液出口(19)为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出口与液流电池外侧相连;
多条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等间距分布其进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负极集流板(6)侧面;同时多条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等间距分布其出口呈阵列式分布均匀布置在负极集流板(6)侧面;
正极集流板(2)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出口及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进口相连通;负极集流板(6)为具有阵列分布孔的平板,集流板中孔道与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出口及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进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多条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进口形成的阵列嵌入多条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出口形成的阵列中,各进口与出口交叉且等间距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多条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进口形成的阵列嵌入多条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出口形成的阵列中,各进口与出口交叉且等间距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解液进口(8)位于正极流场板(1)顶部,正极电解液出口(13)位于正极流场板(1)底部。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电解液进口(14)位于负极流场板(7)顶部,负极电解液出口(19)位于负极流场板(7)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流场板(1)和负极流场板(7)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板(2)和负极集流板(6)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导电材料或金属导电材料。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金属材料或碳材料。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膜(4)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或中性交换膜。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均匀传质液流电池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电解液均匀分配进入电极
正极电解液通过正极电解液进口(8)进入液流电池正极侧,在泵功的作用下通过正极电解液分配流路(9)均匀分配到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进入正极电极(3)中;同时,负极电解液通过负极电解液进口(14)进入液流电池负极侧,在泵功的作用下通过负极电解液分配流路(15)均匀分配到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进入负极电极(5)中;
步骤S200:电池充放电反应
正极电解质在正极电极(3)表面进行反应,实现电池一次的充电反应,负极电解质在负极电极(5)表面进行反应,实现电池一次的放电反应;
步骤S300:电解液均匀短流程流出
正极电解液反应完成后,由每个正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0)出口流入的电解液从距离较近的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入口流出,进一步电解液由正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1)汇流至正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2)通过正极电解液出口(13)排出;
同时,负极电解液反应完成后,由每个负极电解液供给支路(16)出口流入的电解液从距离较近的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入口流出,进一步电解液由负极电解液排出支路(17)汇流至负极电解液回收流路(18)通过负极电解液出口(19)排出。
CN201910054371.0A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9904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4371.0A CN109904482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4371.0A CN109904482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4482A CN109904482A (zh) 2019-06-18
CN109904482B true CN109904482B (zh) 2020-11-06

Family

ID=66943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4371.0A Active CN109904482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448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979A (zh) * 2007-03-23 2008-09-24 株式会社东芝 燃料电池系统
CN101276922A (zh) * 2007-03-26 2008-10-01 株式会社东芝 燃料电池
CN102931427A (zh) * 2012-11-07 2013-02-13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反应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8487A1 (en) * 2003-12-02 2005-06-02 Whiton John H. Small volume, fuel cell inlet fuel gas distributor having low pressure drop
US7402358B2 (en) * 2004-09-30 2008-07-22 Proton Energy Systems, Inc. Electrochemical cell bipolar plate
CN103094600B (zh) * 2013-01-31 2015-09-23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半电池和具有其的液流电池堆
CN105489912B (zh) * 2014-09-25 2017-11-28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反应器
CN204720510U (zh) * 2015-06-09 2015-10-21 陈曦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导流装置
CN106611861B (zh) * 2015-10-16 2019-07-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流电池结构
CN106887613B (zh) * 2015-12-13 2019-11-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结构
JP6135024B1 (ja) * 2015-12-18 2017-05-31 エクセルギー・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6108008B1 (ja) * 2016-05-30 2017-04-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双極板、セルフレーム及びセルスタック、並びに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CN106410110B (zh) * 2016-11-07 2019-08-13 云南创能斐源金属燃料电池有限公司 用于金属燃料电池的液体分配器
CN109037725B (zh) * 2018-06-20 2023-06-02 浙江大学 一种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及电极结构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979A (zh) * 2007-03-23 2008-09-24 株式会社东芝 燃料电池系统
CN101276922A (zh) * 2007-03-26 2008-10-01 株式会社东芝 燃料电池
CN102931427A (zh) * 2012-11-07 2013-02-13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4482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7129B (zh) 一种液流电池
CN201845830U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
CN101719556B (zh)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CN102468499A (zh) 全钒液流电池废液的再生方法
CN201549546U (zh) 一种柱状液流电池装置
CN102136594A (zh) 一种双倍功率的液流电池电堆结构及包含此电堆的液流电池
CN103682407A (zh) 一种锌铁单液流电池
CN101593841A (zh) 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组
CN101651219B (zh) 钒铬双液流电池
CN109888351B (zh) 一种树状均匀流场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07565151B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
CN109904482B (zh) 一种均匀传质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201528013U (zh) 钒铬双液流电池
CN104300169A (zh) 一种碱性锌钒液流电池
CN109860665B (zh) 一种低泵功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09742434B (zh) 一种纵向均匀流场液流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KR101843973B1 (ko) 레독스 흐름전지 시스템
CN107946617B (zh) 一种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及方法
CN109888325B (zh) 一种多级均匀流场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KR101878365B1 (ko) 레독스 흐름전지 시스템
CN112599828A (zh) 一种新型钛锰单液流电池
CN215266393U (zh) 一种液流电池装置
CN202127060U (zh) 液流电池、液流电池堆及液流电池系统
CN113178608B (zh) 一种泥浆型钛锰液流电池
CN114899466B (zh) 一种锰铁液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