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7304A -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7304A
CN109897304A CN201910138535.8A CN201910138535A CN109897304A CN 109897304 A CN109897304 A CN 109897304A CN 201910138535 A CN201910138535 A CN 201910138535A CN 109897304 A CN109897304 A CN 109897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gent
mixture
resistant
antioxi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85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光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NGTE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NGTE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NGTE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NGTE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85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7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7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7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按照重量配比,该材料包括PVC树脂80‑100份、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增强剂10‑15份、阻燃剂2‑4份、填充剂15‑25份、润滑剂1‑3份、抗氧剂1‑3份、抗紫外线剂4‑6份、交联剂0.3‑0.5份、冲击改性剂8‑12份;增强剂为玻璃纤维;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尿酸盐的混合物;填充剂为纳米级的碳酸钙、SiO2的混合物;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抗氧剂为二苯胺;抗紫外线剂为二氧化钛;交联剂为氧化二异丙苯;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本发明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性、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扩大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背景技术
PVC材料即聚氯乙烯,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之一,价格便宜,应用广泛,聚氯乙烯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支化度较小,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聚氯乙烯塑料可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PVC材料单独使用时易老化,导致变色,遇高温时易融化,严重影响了PVC材料的使用寿命和PVC产品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本发明通过将PVC树脂与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冲击改性剂混合、造粒,制备得到PVC改性材料,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性、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扩大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按照重量配比,该材料包括PVC树脂80-100份、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增强剂10-15份、阻燃剂2-4份、填充剂15-25份、润滑剂1-3份、抗氧剂1-3份、抗紫外线剂4-6份、交联剂0.3-0.5份、冲击改性剂8-12份;增强剂为玻璃纤维;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尿酸盐的混合物,两者的混合比例为1:1-1:2;填充剂为纳米级的碳酸钙、SiO2的混合物,两者混合比例为2:1-3:1;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抗氧剂为二苯胺;抗紫外线剂为二氧化钛;交联剂为氧化二异丙苯;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优选的,PVC树脂为PVC-SC5树脂或PVC-SG4树脂。
优选的,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
S1、按照重量配比要求对各组份原料进行准确称取;
S2、将PVC树脂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加入捏合机,在100℃-150℃温度下,混合搅拌10min-15min,转速为100r/min-200r/min,得到混合物a;
S3、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和冲击改性剂,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继续混合搅拌10min-15min,得到混合物b;
S4、将混合物b转移至螺杆造粒机内,经熔融、混合、冷却和挤出后完成造粒,得到成品。
优选的,在S4中,螺杆造粒机升温时间为1-2h,各区温度为160℃、180℃、185℃、200℃、215℃和22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PVC树脂与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冲击改性剂混合、造粒,制备得到PVC改性材料,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性、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扩大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 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 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按照重量配比,该材料包括PVC树脂80份、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20份、增强剂10份、阻燃剂2份、填充剂15份、润滑剂1份、抗氧剂1份、抗紫外线剂4份、交联剂0.3份、冲击改性剂8份;增强剂为玻璃纤维;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尿酸盐的混合物,两者的混合比例为1:1-1:2;填充剂为纳米级的碳酸钙、SiO2的混合物,两者混合比例为2:1-3:1;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抗氧剂为二苯胺;抗紫外线剂为二氧化钛;交联剂为氧化二异丙苯;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PVC树脂为PVC-SC5树脂或PVC-SG4树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
S1、按照重量配比要求对各组份原料进行准确称取;
S2、将PVC树脂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加入捏合机,在100℃-150℃温度下,混合搅拌10min-15min,转速为100r/min-200r/min,得到混合物a;
S3、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和冲击改性剂,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继续混合搅拌10min-15min,得到混合物b;
S4、将混合物b转移至螺杆造粒机内,经熔融、混合、冷却和挤出后完成造粒,得到成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4中,螺杆造粒机升温时间为1-2h,各区温度为160℃、180℃、185℃、200℃、215℃和225℃。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按照重量配比,该材料包括PVC树脂90份、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30份、增强剂10份、阻燃剂3份、填充剂25份、润滑剂1份、抗氧剂2份、抗紫外线剂5份、交联剂0.5份、冲击改性剂9份;增强剂为玻璃纤维;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尿酸盐的混合物,两者的混合比例为1:1-1:2;填充剂为纳米级的碳酸钙、SiO2的混合物,两者混合比例为2:1-3:1;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抗氧剂为二苯胺;抗紫外线剂为二氧化钛;交联剂为氧化二异丙苯;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PVC树脂为PVC-SC5树脂或PVC-SG4树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
S1、按照重量配比要求对各组份原料进行准确称取;
S2、将PVC树脂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加入捏合机,在100℃-150℃温度下,混合搅拌10min-15min,转速为100r/min-200r/min,得到混合物a;
S3、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和冲击改性剂,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继续混合搅拌10min-15min,得到混合物b;
S4、将混合物b转移至螺杆造粒机内,经熔融、混合、冷却和挤出后完成造粒,得到成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4中,螺杆造粒机升温时间为1-2h,各区温度为160℃、180℃、185℃、200℃、215℃和225℃。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按照重量配比,该材料包括PVC树脂90份、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25份、增强剂12份、阻燃剂3份、填充剂20份、润滑剂2份、抗氧剂2份、抗紫外线剂5份、交联剂0.4份、冲击改性剂10份;增强剂为玻璃纤维;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尿酸盐的混合物,两者的混合比例为1:1-1:2;填充剂为纳米级的碳酸钙、SiO2的混合物,两者混合比例为2:1-3:1;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抗氧剂为二苯胺;抗紫外线剂为二氧化钛;交联剂为氧化二异丙苯;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PVC树脂为PVC-SC5树脂或PVC-SG4树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
S1、按照重量配比要求对各组份原料进行准确称取;
S2、将PVC树脂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加入捏合机,在100℃-150℃温度下,混合搅拌10min-15min,转速为100r/min-200r/min,得到混合物a;
S3、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和冲击改性剂,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继续混合搅拌10min-15min,得到混合物b;
S4、将混合物b转移至螺杆造粒机内,经熔融、混合、冷却和挤出后完成造粒,得到成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4中,螺杆造粒机升温时间为1-2h,各区温度为160℃、180℃、185℃、200℃、215℃和225℃。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按照重量配比,该材料包括PVC树脂100份、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30份、增强剂15份、阻燃剂4份、填充剂25份、润滑剂3份、抗氧剂3份、抗紫外线剂6份、交联剂0.5份、冲击改性剂12份;增强剂为玻璃纤维;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尿酸盐的混合物,两者的混合比例为1:1-1:2;填充剂为纳米级的碳酸钙、SiO2的混合物,两者混合比例为2:1-3:1;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抗氧剂为二苯胺;抗紫外线剂为二氧化钛;交联剂为氧化二异丙苯;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PVC树脂为PVC-SC5树脂或PVC-SG4树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
S1、按照重量配比要求对各组份原料进行准确称取;
S2、将PVC树脂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加入捏合机,在100℃-150℃温度下,混合搅拌10min-15min,转速为100r/min-200r/min,得到混合物a;
S3、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和冲击改性剂,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继续混合搅拌10min-15min,得到混合物b;
S4、将混合物b转移至螺杆造粒机内,经熔融、混合、冷却和挤出后完成造粒,得到成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4中,螺杆造粒机升温时间为1-2h,各区温度为160℃、180℃、185℃、200℃、215℃和225℃。
本发明通过将PVC树脂与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冲击改性剂混合、造粒,制备得到PVC改性材料,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性、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扩大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5)

1.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该材料包括PVC树脂80-100份、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增强剂10-15份、阻燃剂2-4份、填充剂15-25份、润滑剂1-3份、抗氧剂1-3份、抗紫外线剂4-6份、交联剂0.3-0.5份、冲击改性剂8-12份;
增强剂为玻璃纤维;
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尿酸盐的混合物,两者的混合比例为1:1-1:2;
填充剂为纳米级的碳酸钙、SiO2的混合物,两者混合比例为2:1-3:1;
润滑剂为聚乙烯蜡;
抗氧剂为二苯胺;
抗紫外线剂为二氧化钛;
交联剂为氧化二异丙苯;
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PVC树脂为PVC-SC5树脂或PVC-SG4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包括:
S1、按照重量配比要求对各组份原料进行准确称取;
S2、将PVC树脂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加入捏合机,在100℃-150℃温度下,混合搅拌10min-15min,转速为100r/min-200r/min,得到混合物a;
S3、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增强剂、阻燃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交联剂和冲击改性剂,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继续混合搅拌10min-15min,得到混合物b;
S4、将混合物b转移至螺杆造粒机内,经熔融、混合、冷却和挤出后完成造粒,得到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在S4中,螺杆造粒机升温时间为1-2h,各区温度为160℃、180℃、185℃、200℃、215℃和225℃。
CN201910138535.8A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Pending CN109897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535.8A CN109897304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535.8A CN109897304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7304A true CN109897304A (zh) 2019-06-18

Family

ID=6694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8535.8A Pending CN109897304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730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3173A (zh) * 2019-12-23 2020-04-28 江西洪茂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线电缆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720A (zh) * 2020-01-10 2020-05-01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氯乙烯法兰防护罩
CN111440397A (zh) * 2020-05-25 2020-07-24 江苏格瑞林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849090A (zh) * 2020-08-12 2020-10-30 陈兵 一种pvc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3113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常州吉斯佰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耐水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20631A (zh) * 2021-04-19 2021-06-08 辽宁合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漆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113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常州吉斯佰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耐水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173A (zh) * 2019-12-23 2020-04-28 江西洪茂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线电缆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720A (zh) * 2020-01-10 2020-05-01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氯乙烯法兰防护罩
CN111440397A (zh) * 2020-05-25 2020-07-24 江苏格瑞林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849090A (zh) * 2020-08-12 2020-10-30 陈兵 一种pvc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20631A (zh) * 2021-04-19 2021-06-08 辽宁合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7304A (zh) 一种抗氧化耐热pvc改性材料
CN102492293B (zh) 一种耐低温着色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460A (zh) 一种阻燃热塑性硫化橡胶材料
CN101392091A (zh) 爽滑pet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973A (zh) 一种led日光灯用复合材料
CN104004279A (zh) 一种高光泽改性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5802B (zh) 一种改进的耐寒聚碳酸酯和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1622A (zh) 一种超耐磨pom/ptfe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523A (zh) 一种抗静电hdpe塑料配方
CN106995578A (zh) 耐黄变低透光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2027A (zh) 一种超高绝缘橡胶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1976A (zh) 一种无卤改性tpe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085A (zh) 耐刮擦无卤阻燃tpe注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9210A (zh) 一种abs色母粒
CN105315580B (zh) 一种提高聚氯乙烯电缆料镭雕性能的方法
CN107033433A (zh) 聚乙烯阻燃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204A (zh) 一种抗静电耐候pe膜防粘连的色母粒
CN111117050A (zh) 一种pe吹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630B (zh) 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27707A (zh) 一种耐高温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332B (zh) 塑料用化学复合型高分子增韧增白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制品
CN104277333A (zh) 一种耐低温阻燃改性土工格栅及制备方法
EP2657288A1 (en) Flame-retardant styr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toner cartridge container produced using same
CN106188895A (zh) 三元乙丙橡胶冷却水管
KR101185688B1 (ko) 가공성이 우수한 아크릴계 충격 보강제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염화비닐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