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4656A - 一种新型铣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铣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4656A
CN109894656A CN201910174293.8A CN201910174293A CN109894656A CN 109894656 A CN109894656 A CN 109894656A CN 201910174293 A CN201910174293 A CN 201910174293A CN 109894656 A CN109894656 A CN 109894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ston rod
vertical
reference axis
mill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42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4656B (zh
Inventor
刘兆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JIURU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742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4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4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4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4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4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铣床,包括具有铣刀以及铣床夹具的床体,所述铣床夹具包括设置于第一坐标轴上的一对第一夹紧装置、设置于第二坐标轴上的一对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均位于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的相交点a与铣刀在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本发明,利用相互垂直的第一夹紧装置与第二夹紧装置实现装夹,通用性好,保证工人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铣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铣床。
背景技术
目前,铣床一般都要移动铣刀进行对刀,碰到不规则的工件每次加工都需要一次对刀,对刀需要铣刀移动找到铣床X轴与Y轴的零点位置,且铣床的夹具都是对应特定的工件设计的,夹具的通用性较差,严重影响着工人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的一种新型铣床。
一种新型铣床,包括具有铣刀以及铣床夹具的床体,所述铣床夹具包括设置于第一坐标轴上的一对第一夹紧装置、设置于第二坐标轴上的一对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均位于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的相交点a与铣刀在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坐标轴可以为X轴,也可以为Y轴,当第一坐标轴为X轴时,相应地,第二坐标轴为Y轴,当第一坐标轴为Y轴时,相应地,第二坐标轴为X轴,相对于现有技术,铣刀所在的位置可以直接作为坐标点,铣刀无需再移动去找到X轴与Y轴的零点位置,操作时可在铣床上直接输入程序,有效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尤其在毛坯零件为规格不同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更高。
优选的,本实施中对第一夹紧装置进行特殊的设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可延第一坐标轴方向移动的移动钳座、设在所述移动钳座上的具有油腔一的嵌体支座、设在所述嵌体支座上的嵌槽、设在所述油腔一中的且部分露出于所述油腔一的活塞杆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中的和所述油腔一连通的进油通道一与回油通道一、设在所述嵌槽中的和所述活塞杆一连接的第一夹持座,所述活塞杆一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坐标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夹持座包括底部支承部一、设在所述底部支承部一上的和所述活塞杆一固定连接的侧夹持部一。
优选的,所述进油通道一竖直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顶部,所述回油通道一水平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的侧面上。该设置,当进油通道一与回油通道一直接连接外接油管时,由于进油通道一与回油通道一的并不处在同一平面上,使得油管布局时空间利用率好,油管可以布置地较为整齐、整洁,对装夹工件时的干涉较少,有利于装夹,保证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移动钳座的上表面至少设置有2个抬升活塞杆,所述嵌体支座中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相应所述抬升活塞杆的竖活塞腔及和所述竖活塞腔连通的进油通道二与回油通道二。该设置,还能对装夹好的工件进行升降操作,使得整套铣床夹具的功能更加全面,对于需要抬高安装高度的工件而言,省去了工件的重新装夹步骤,避免了装夹中的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当需要抬升工件的安装高度时,可直接向进油通道二进油,进油通道二与回油通道二的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较佳地,所述进油通道二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顶部,回油通道二水平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的侧面上且与回油通道一所在侧面相同。当然,进油通道二回油通道二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承部一包括支承主体、竖直开设在所述支承主体上的竖直油腔、设置在所述竖直油腔中的竖直推送活塞杆、固定安装在竖直推送活塞杆上的底部支承板,所述支承主体具有与所述嵌槽的两侧壁相抵的一对侧抵面。侧抵面的存在使得第一夹持座中处在嵌槽中能够保持固定,保证后续的铣切。
优选的,所述侧夹持部一的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嵌槽中的上活塞缸,所述上活塞缸中设置竖向活塞杆,所述竖向活塞杆上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上活塞缸通过可调连接架与支承主体连接,所述支承主体上相应开设有多个可调连接孔,所述可调连接孔沿第一坐标轴方向分布,工人可以利用不同位置的孔位,调整可调连接架的安装位置,实现下压板相对于底部支承板在第一坐标轴方向的位置关系的调整。较佳地,所述可调连接架为对称结构,对称分布在侧夹持部一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一中设置有具有进油孔一的内活塞腔,所述进油孔一和所述进油通道一连通,所述内活塞腔中设置具有进油孔二、出油口的固定阀芯,所述固定阀芯固定设置在所述嵌体支座中,所述固定阀芯中还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油孔二和出油口的阀芯滑动通道,所述阀芯滑动通道中设置有控制所述出油口出油的滑动控制阀芯,所述出油口分别和所述竖直油腔以及上活塞缸连通。本设置,还具有对工件在竖直方向上的进行夹紧的功能,使得一些不平整、不规则的工件的夹紧效果、稳定性更好,该设置,使夹具的功能更加丰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相对于现有的复杂的多功能铣床夹具,结构简单,成本大大降低。
优选的,所述支承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和所述竖直油腔连通的排油头一。当在竖直方向需要松开工件时,移动滑动控制阀芯使滑动控制阀芯堵住出油口,此时只需要打开排油头一即可,利用液压油本身的重力,液压油就能回到外接的油站中,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侧夹持部一中设置有和所述出油口连接的出油分流通道一与出油分流通道二,所述出油分流通道一与所述竖直油腔连通,所述出油分流通道二通过导油软管与所述上活塞缸连通。该设置,尽可能减少管道的使用,整体性好,台面整洁,工人工作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固定阀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回转卡槽及和所述回转卡槽连接的轴向退出槽,所述滑动控制阀芯包括和所述回转卡槽适配的且能够从轴向退出槽中滑出的卡接块。该设置,回转卡槽与卡接块的配合,能够防止滑动控制阀芯从阀芯滑动通道中滑出,当需要拔出滑动控制阀芯时,转动滑动控制阀芯,使卡接块对准轴向退出槽,然后手动拔出即可。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一具有一和所述油腔一配合的外回转面,所述进油孔一的数量为2个且呈180°分布,所述进油孔二的数量为2个且呈180°分布。该设置,还能对装夹好的工件进行180°翻转,使得整套铣床夹具的功能更加全面,对于需要翻转进行再次加工的工件而言,省去了工件的重新装夹步骤,避免了装夹中的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使用时,利用进油通道一的进油使得活塞杆一运动并将第一夹持座、上活塞缸等推出到嵌槽之外,手动对第一夹持座转动180°,活塞杆一也相应转动180°,重新将第一夹持座、上活塞缸推回到嵌槽之中。
优选的,所述上活塞缸的顶部设置有和所述竖向活塞杆连通的排油头二。排油头二的设置,使得上活塞缸在翻转180°后,也能够快速排油。
优选的,所述排油头一以及排油头二上连接有油管快接头。该设置,该工件翻转时,油管通过油管快接头实现与排油头一以及排油头二的快速切换连接,操作方便,同时也解决了工件翻转时油管的干涉问题,保证加工效率。
由于油管是影响铣床工作台面整洁度、台面操作空间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尽可能降低油管的使用,本实施对第一夹紧装置还进行特殊设置,优选的,如图6-9所示第一夹紧装置还包括液压控制结构一;所述液压控制结构一包括和所述嵌体支座顶部密封连接的阀体一、竖向开设在所述阀体一顶部的主进油道和主回油道、横向依次设在所述阀体一中的横向油道一、横向油道二、横向油道三、纵向依次开设在所述阀体一中的纵向油道一、纵向油道二及纵向油道三,所述纵向油道一和所述横向油道一相交,所述纵向油道二和横向油道一、横向油道二及横向油道三均相交,所述纵向油道三和所述横向油道二及横向油道三相交,所述阀体一的底部设置有和所述横向油道二连接的竖向油道一、和所述纵向油道一连接的竖向油道二及和所述横向油道三连接的竖向油道三;
所述嵌体支座的顶部开设有总回油槽、和所述回油通道一的连接的竖向油道四,所述总回油槽和所述主回油道连通;
所述竖向油道一和所述进油通道一相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竖向油道二和所述进油通道二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竖向油道三和所述竖向油道四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阀体一的顶部设置有旋转电磁阀、双向旋转电磁阀一及双向旋转电磁阀二,所述旋转电磁阀的阀芯插入到纵向油道一及总回油槽中,所述双向旋转电磁阀一的阀芯伸入到所述横向油道二和所述纵向油道二相交处,所述双向旋转电磁阀二的阀芯伸入到纵向油道三以及横向油道三中。双向旋转电磁阀一以及双向旋转电磁阀二,均用以控制液压油流量。
该设置,目的是降低油管的使用量,实现用一个进油管、一个出油管配合2个双向旋转阀完成对液压油的控制,保证台面清洁度及台面操作空间,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且所有的横向油道、纵向油道、竖向油道均可通过开工艺孔的方式得到,制造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当需要活塞杆一推进时,转动双向旋转电磁阀一以及转动双向旋转电磁阀二,使得主进油道、纵向油道二、横向油道二、竖向油道一、进油通道一形成进油路径,同时,主回油道、总回油槽、横向油道三、竖向油道三、竖向油道四、回油通道一相连通形成回油路径,活塞杆一推进,同时,在双向旋转电磁阀一、双向旋转电磁阀二保持子这种状态时,向外拔出滑动控制阀芯,部分液压油会从进油通道一依次经过进油孔一、进油孔二、阀芯滑动通道、出油口,最终进入到竖直油腔以及上活塞缸中,实现工件的抬升以及竖直方向上的夹紧;当需要移动钳座抬升时,转动双向旋转电磁阀一,使纵向油道二与横向油道二关闭连通,横向油道一、纵向油道一、竖向油道二、进油通道二相连通形成进油路径,向上拔开旋转电磁阀后,主回油道、总回油槽、纵向油道一、竖向油道二、进油通道二形成回油路径,在嵌体支座自身重力的压动下回油。
优选的,本发明还对第二夹紧装置进行特殊的设置,具体地,如图1-5、图10-12所示,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固定钳座、设在所述固定钳座上的具有油腔二的固定嵌体支座、设置在所述油腔二中的且部分露出于所述油腔二的活塞杆二、设在所述固定嵌体支座上的和所述油腔二连通的进油管以及回油管、和所述活塞杆二连接的第二夹持座,所述活塞杆二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坐标轴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座包括底部支承部二、和所述底部支承部二连接的侧夹持部二。
较佳地,所述第二夹紧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活塞杆二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钳座中的导向槽、设在所述导向槽中且和所述第二夹持座连接的导向杆。较佳地,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用于和外接的控制器配合完成对活塞杆二较为精准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移动钳座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对驱动活塞杆,所述固定钳座中设置有分别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活塞杆的2个油腔三,每个所述油腔三均连接有进油通道三和回油通道三。当进油通道三进油时,回油通道三回油,驱动活塞杆驱动移动钳座相互靠近,当回油通道进油时,进油通道三回油,驱动活塞杆驱动移动钳座相互远离。进油通道三和回油通道三可直接连接外接的进油管与回油管,也可经过特殊的液压控制元件连接。
一般而言,采用常规的油管连接方式,即进油通道三和回油通道三直接连接外接的进油管与回油管,则整套夹具中2个移动钳座的移动需要2个进油管及2个回油管,相对会占用较大的台面空间,整个铣床台面的整洁性也会较差,为降低油管的使用,保证铣床台面的整洁性以及台面操作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进油通道三和回油通道三的液压控制结构二;所述液压控制结构二包括和固定钳座侧面密封连接的阀体二、设在所述阀体二上的转动阀芯二、设在所述转动阀芯二中的进油道四、设在所述转动阀芯二外圆周面上的和所述进油道四相通的一对进油孔三及一对进油孔四,所述进油孔三和所述进油孔四分别用于和所述进油通道三及回油通道三连通,且在进油孔三和所述进油通道三的连通时,进油孔四和所述回油通道三连通不连通,在进油孔四和所述回油通道三连通时,进油孔三和所述进油通道三的不连通。
所述阀体二中还设置有排油总油道、和所述排油总油道连接的排油分支油道一及排油分支油道二,所述阀体二上设置有控制排油分支油道一开关及其内液压油流速的比例控制阀一、控制排油分支油道二开关及其内液压油流速的比例控制阀二、和所述排油总油道连接的总排油头,所述排油分支油道一的另一端和所述进油通道三连接,所述排油分支油道二的另一端和回油通道三连接。该设置,只需要外接一个和进油道四连接的进油管和一个与总排油头连接的排油管,就能实现油路的流通,减少了油管的使用,进一步保证台面清洁度及台面操作空间,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当需要移动钳座相互靠近时,打开比例控制阀二,关闭比例控制阀一,回油通道三,排油分支油道二与排油总油道接通,排油分支油道一与排油总油道不接通,转动所述转动阀芯二并使得进油孔三和所述进油通道三的连通,此时,进油孔四和所述回油通道三连通不连通,工人只需要向进油道四进油,总排油头打开放油即可;当需要移动钳座相互远离时,打开比例控制阀一,关闭比例控制阀二,排油分支油道一与排油总油道接通,排油分支油道二与排油总油道不接通,转动所述转动阀芯二并使得进油孔四和所述回油通道三连通时,此时,进油孔三和所述进油通道三的不连通,工人只需要向进油道四进油,总排油头打开放油即可。
优选的,所述油孔三之间的连线与进油孔四之间的连线垂直。
优选的,该夹具还包括用于检测移动钳座的水平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一,配合外接的控制器,实现对移动钳座较为精准的控制。
优选的,该夹具还包括用于检测移动钳座的竖直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二,配合外接的控制器,实现对移动钳座较为精准的控制。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大大提高工人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铣床夹具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夹具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夹具的部分剖视图(上活塞缸位于嵌槽中时);
图5为抬升活塞杆与竖活塞腔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固定钳座的剖视图;
图7为夹具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8为液压控制结构一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阀板一的剖视图;
图10为活塞杆二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固定阀芯、滑动控制阀芯的配合示意简图;
图12为转动阀芯二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13为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与铣刀的位置分布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新型铣床,包括具有铣刀以及铣床夹具的床体,如图13所示,所述铣床夹具包括设置于第一坐标轴上的一对第一夹紧装置1、设置于第二坐标轴上的一对第二夹紧装置2,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均位于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的相交点a与铣刀在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坐标轴可以为X轴,也可以为Y轴,当第一坐标轴为X轴时,相应地,第二坐标轴为Y轴,当第一坐标轴为Y轴时,相应地,第二坐标轴为X轴,相对于现有技术,铣刀所在的位置可以直接作为坐标点,铣刀无需再移动去找到X轴与Y轴的零点位置,操作时可在铣床上直接输入程序,有效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尤其在毛坯零件为规格不同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更高。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2可以为常规的气缸驱动的夹紧块,也可以进行特殊设置。
如图1-6所示,优选的,本实施中对第一夹紧装置1进行特殊的设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1包括可延第一坐标轴方向移动的移动钳座11、设在所述移动钳座11上的具有油腔一15的嵌体支座12、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上的嵌槽13、设在所述油腔一15中的且部分露出于所述油腔一15的活塞杆一14、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中的和所述油腔一15连通的进油通道一121与回油通道一122、设在所述嵌槽13中的和所述活塞杆一14连接的第一夹持座16,所述活塞杆一14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坐标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夹持座16包括底部支承部一161、设在所述底部支承部一161上的和所述活塞杆一14固定连接的侧夹持部一162。该实施例中,利用移动钳座11的移动以及活塞杆一14的运动,完成对第一夹持座16在第一坐标轴方向上的双重调整,使得夹紧效果更好,保证工作效率;当需要夹紧工件时,工件放在底部支承部一161上,操控移动钳座11移动,完成工件在第一坐标轴方向上的粗调,再利用外接的液压马达使进油通道一121进油,回油通道一122排油,塞杆一14带动第一夹持座16运动并使之伸出到嵌槽13之外,2个第一夹紧装置1中的第一夹持座16相互靠近,对工件夹紧,当需要松开工件时,使外接的液压马达反转,此时回油通道一122进油,进油通道一121,2个第一夹紧装置1中的第一夹持座16相互远离,第一夹持座16回到初始位置,再操纵移动钳座11进行移动并使该移动钳座11回到起始位置。移动钳座11要实现移动动作,可以连接外接的驱动件例如驱动气缸,图中未示意出,进油通道一121与回油通道一122的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且进油通道一121与回油通道一122可以直接外接油管以实现管路的连通,图中未示意出。
优选的,所述进油通道一121竖直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顶部,所述回油通道一122水平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的侧面上。该设置,当进油通道一121与回油通道一122直接连接外接油管时,由于进油通道一121与回油通道一122的并不处在同一平面上,使得油管布局时空间利用率好,油管可以布置地较为整齐、整洁,对装夹工件时的干涉较少,有利于装夹,保证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移动钳座11的上表面至少设置有2个抬升活塞杆111,所述嵌体支座12中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相应所述抬升活塞杆111的竖活塞腔123及和所述竖活塞腔123连通的进油通道二124与回油通道二125。该设置,还能对装夹好的工件进行升降操作,使得整套铣床夹具的功能更加全面,对于需要抬高安装高度的工件而言,省去了工件的重新装夹步骤,避免了装夹中的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当需要抬升工件的安装高度时,可直接向进油通道二124进油,进油通道二124与回油通道二125的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较佳地,所述进油通道二124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顶部,回油通道二125水平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的侧面上且与回油通道一122所在侧面相同。当然,进油通道二124回油通道二125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承部一161包括支承主体1611、竖直开设在所述支承主体1611上的竖直油腔1612、设置在所述竖直油腔1612中的竖直推送活塞杆1613、固定安装在竖直推送活塞杆1613上的底部支承板1614,所述支承主体1611具有与所述嵌槽13的两侧壁相抵的一对侧抵面1615。侧抵面的存在使得第一夹持座16中处在嵌槽13中能够保持固定,保证后续的铣切。
优选的,所述侧夹持部一162的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嵌槽13中的上活塞缸181,所述上活塞缸181中设置竖向活塞杆182,所述竖向活塞杆182上设置有下压板1821,所述上活塞缸181通过可调连接架183与支承主体1611连接,所述支承主体1611上相应开设有多个可调连接孔184,所述可调连接孔184沿第一坐标轴方向分布,工人可以利用不同位置的孔位,调整可调连接架183的安装位置,实现下压板1821相对于底部支承板1614在第一坐标轴方向的位置关系的调整。较佳地,所述可调连接架183为对称结构,对称分布在侧夹持部一162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一14中设置有具有进油孔一141的内活塞腔142,所述进油孔一141和所述进油通道一121连通,所述内活塞腔142中设置具有进油孔二143、出油口1431的固定阀芯144,所述固定阀芯144固定设置在所述嵌体支座12中,所述固定阀芯144中还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油孔二143和出油口1431的阀芯滑动通道145,所述阀芯滑动通道145中设置有控制所述出油口1431出油的滑动控制阀芯146,所述出油口1431分别和所述竖直油腔1612以及上活塞缸181连通。本设置,还具有对工件在竖直方向上的进行夹紧的功能,使得一些不平整、不规则的工件的夹紧效果、稳定性更好,该设置,使夹具的功能更加丰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相对于现有的复杂的多功能铣床夹具,结构简单,成本大大降低。当需要在竖直方向上夹紧工件时,首先选择合适的可调连接孔184来连接可调连接架183,使得可调连接架183在安装在支承主体1611后,下压板1821处在底部支承板1614的正上方,向外移动滑动控制阀芯146使滑动控制阀芯146从出油口1431中滑出,此时液压油能够从进油通道一121依次经过进油孔一141、进油孔二143、阀芯滑动通道145、出油口1431,最终进入到竖直油腔1612以及上活塞缸181中,竖直油腔1612中的竖直推送活塞杆1613向上推出,将工件抬升,在工件抬升过程中,竖向活塞杆182向下运动,随着进油量的继续增加,工作被竖向活塞杆182上的下压板1821与底部支承板1614夹紧。
优选的,所述支承主体1611的底部设置有和所述竖直油腔1612连通的排油头一1616。当在竖直方向需要松开工件时,移动滑动控制阀芯146使滑动控制阀芯146堵住出油口1431,此时只需要打开排油头一1616即可,利用液压油本身的重力,液压油就能回到外接的油站中,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侧夹持部一162中设置有和所述出油口1431连接的出油分流通道一1621与出油分流通道二1622,所述出油分流通道一1621与所述竖直油腔1612连通,所述出油分流通道二1622通过导油软管147与所述上活塞缸181连通。该设置,尽可能减少管道的使用,整体性好,台面整洁,工人工作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固定阀芯14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回转卡槽1441及和所述回转卡槽1441连接的轴向退出槽1442,所述滑动控制阀芯146包括和所述回转卡槽1441适配的且能够从轴向退出槽1442中滑出的卡接块1461。该设置,回转卡槽1441与卡接块1461的配合,能够防止滑动控制阀芯146从阀芯滑动通道145中滑出,当需要拔出滑动控制阀芯146时,转动滑动控制阀芯146,使卡接块1461对准轴向退出槽1442,然后手动拔出即可。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一14具有一和所述油腔一15配合的外回转面,所述进油孔一141的数量为2个且呈180°分布,所述进油孔二143的数量为2个且呈180°分布。该设置,还能对装夹好的工件进行180°翻转,使得整套铣床夹具的功能更加全面,对于需要翻转进行再次加工的工件而言,省去了工件的重新装夹步骤,避免了装夹中的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使用时,利用进油通道一121的进油使得活塞杆一14运动并将第一夹持座16、上活塞缸181等推出到嵌槽13之外,手动对第一夹持座16转动180°,活塞杆一14也相应转动180°,重新将第一夹持座16、上活塞缸181推回到嵌槽13之中。
优选的,所述上活塞缸181的顶部设置有和所述竖向活塞杆182连通的排油头二185。排油头二185的设置,使得上活塞缸181在翻转180°后,也能够快速排油。
优选的,所述排油头一1616以及排油头二185上连接有油管快接头。该设置,该工件翻转时,油管通过油管快接头实现与排油头一1616以及排油头二185的快速切换连接,操作方便,同时也解决了工件翻转时油管的干涉问题,保证加工效率。
由于油管是影响铣床工作台面整洁度、台面操作空间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尽可能降低油管的使用,本实施对第一夹紧装置1还进行特殊设置,优选的,如图7-9所示第一夹紧装置1还包括液压控制结构一3;所述液压控制结构一3包括和所述嵌体支座12顶部密封连接的阀体一31、竖向开设在所述阀体一31顶部的主进油道32和主回油道321、横向依次设在所述阀体一31中的横向油道一33、横向油道二34、横向油道三127、纵向依次开设在所述阀体一31中的纵向油道一35、纵向油道二36及纵向油道三37,所述纵向油道一35和所述横向油道一33相交,所述纵向油道二36和横向油道一33、横向油道二34及横向油道三127均相交,所述纵向油道三37和所述横向油道二34及横向油道三127相交,所述阀体一31的底部设置有和所述横向油道二34连接的竖向油道一38、和所述纵向油道一35连接的竖向油道二39及和所述横向油道三127连接的竖向油道三128;
所述嵌体支座12的顶部开设有总回油槽126、和所述回油通道一122的连接的竖向油道四129,所述总回油槽126和所述主回油道321连通;
所述竖向油道一38和所述进油通道一121相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竖向油道二39和所述进油通道二124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竖向油道三128和所述竖向油道四129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阀体一31的顶部设置有旋转电磁阀301、双向旋转电磁阀一302及双向旋转电磁阀二303,所述旋转电磁阀301的阀芯插入到纵向油道一35及总回油槽126中,所述双向旋转电磁阀一302的阀芯伸入到所述横向油道二34和所述纵向油道二36相交处,所述双向旋转电磁阀二303的阀芯伸入到纵向油道三37以及横向油道三127中。双向旋转电磁阀一302以及双向旋转电磁阀二303,均用以控制液压油流量。
该设置,目的是降低油管的使用量,实现用一个进油管、一个出油管配合2个双向旋转阀完成对液压油的控制,保证台面清洁度及台面操作空间,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且所有的横向油道、纵向油道、竖向油道均可通过开工艺孔的方式得到,制造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当需要活塞杆一14推进时,转动双向旋转电磁阀一302以及转动双向旋转电磁阀二303,使得主进油道32、纵向油道二36、横向油道二34、竖向油道一38、进油通道一121形成进油路径,同时,主回油道321、总回油槽126、横向油道三127、竖向油道三128、竖向油道四129、回油通道一122相连通形成回油路径,活塞杆一14推进,同时,在双向旋转电磁阀一302、双向旋转电磁阀二303保持子这种状态时,向外拔出滑动控制阀芯146,部分液压油会从进油通道一121依次经过进油孔一141、进油孔二143、阀芯滑动通道145、出油口1431,最终进入到竖直油腔1612以及上活塞缸181中,实现工件的抬升以及竖直方向上的夹紧;当需要移动钳座11抬升时,转动双向旋转电磁阀一302,使纵向油道二36与横向油道二34关闭连通,横向油道一33、纵向油道一35、竖向油道二39、进油通道二124相连通形成进油路径,向上拔开旋转电磁阀301后,主回油道321、总回油槽126、纵向油道一35、竖向油道二39、进油通道二124形成回油路径,在嵌体支座12自身重力的压动下回油。
优选的,本发明还对第二夹紧装置2进行特殊的设置,具体地,如图1-5、图10-12所示,所述第二夹紧装置2包括固定钳座21、设在所述固定钳座21上的具有油腔二24的固定嵌体支座22、设置在所述油腔二24中的且部分露出于所述油腔二24的活塞杆二23、设在所述固定嵌体支座22上的和所述油腔二24连通的进油管25以及回油管26、和所述活塞杆二23连接的第二夹持座27,所述活塞杆二23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坐标轴方向相同。本实施例,进油管25以及回油管26均可进油,也均可回油,工人选择不同的油管进油,实现活塞杆二23运动方向的改变。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座27包括底部支承部二271、和所述底部支承部二271连接的侧夹持部二272。
较佳地,所述第二夹紧装置2还包括用于对活塞杆二23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28,所述导向机构28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钳座21中的导向槽281、设在所述导向槽281中且和所述第二夹持座27连接的导向杆282。较佳地,所述导向杆282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29,用于和外接的控制器配合完成对活塞杆二23较为精准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移动钳座11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7驱动,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7包括一对驱动活塞杆171,所述固定钳座21中设置有分别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活塞杆171的2个油腔三172,每个所述油腔三172均连接有进油通道三和回油通道三。较佳地,所述进油通道三与油腔三172的连接位置相对于回油通道三与油腔三172的连接位置更靠近于对应的移动钳座11;当进油通道三进油时,回油通道三回油,驱动活塞杆171驱动移动钳座11相互靠近,当回油通道进油时,进油通道三回油,驱动活塞杆171驱动移动钳座11相互远离。进油通道三和回油通道三可直接连接外接的进油管与回油管,也可经过特殊的液压控制元件连接。
一般而言,采用常规的油管连接方式,即进油通道三和回油通道三直接连接外接的进油管与回油管,则整套夹具中2个移动钳座11的移动需要2个进油管及2个回油管,相对会占用较大的台面空间,整个铣床台面的整洁性也会较差,为降低油管的使用,保证铣床台面的整洁性以及台面操作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7还包括用于控制进油通道三和回油通道三的液压控制结构二4;所述液压控制结构二4包括和固定钳座21侧面密封连接的阀体二41、设在所述阀体二41上的转动阀芯二42、设在所述转动阀芯二42中的进油道四43、设在所述转动阀芯二42外圆周面上的和所述进油道四43相通的一对进油孔三44及一对进油孔四45,所述进油孔三44和所述进油孔四45分别用于和所述进油通道三及回油通道三连通,且在进油孔三44和所述进油通道三的连通时,进油孔四45和所述回油通道三连通不连通,在进油孔四45和所述回油通道三连通时,进油孔三44和所述进油通道三的不连通。
所述阀体二41中还设置有排油总油道、和所述排油总油道连接的排油分支油道一及排油分支油道二,所述阀体二41上设置有控制排油分支油道一开关及其内液压油流速的比例控制阀一46、控制排油分支油道二开关及其内液压油流速的比例控制阀二47、和所述排油总油道连接的总排油头48,所述排油分支油道一的另一端和所述进油通道三连接,所述排油分支油道二的另一端和回油通道三连接。该设置,只需要外接一个和进油道四43连接的进油管和一个与总排油头48连接的排油管,就能实现油路的流通,减少了油管的使用,进一步保证台面清洁度及台面操作空间,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进油通道三、回油通道三、排油分支油道一以及排油分支油道二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为直线通道,可为曲线通道,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使用时,在转动所述转动阀芯二42并且其上的进油孔三44和所述进油通道三的连通时,此时进油孔四45和所述回油通道三连通不连通,进油孔三44进油,一部分油液通过进油通道三进入到油腔三172中,一部分油液流入到与进油通道三连接的排油分支油道一中直至充满排油分支油道一,打开排油分支油道二上的比例控制阀二47,随着进油孔三44的持续进油且油液持续进入到油腔三172中,油液压动驱动活塞杆171运动,并使驱动活塞杆171另一侧的油液通过回油通道三、排油分支油道二后从排油总油道中排出;当需要驱动活塞杆171反向运动时,打开排油分支油道一上的比例控制阀一46,关闭排油分支油道二上的比例控制阀二47,转动所述转动阀芯二42使其上的进油孔四45和所述回油通道三连通,此时,进油孔三44和所述进油通道三的不连通,进油孔四45进油,一部分油液流入到与回油通道三连接的排油分支油道二中直至充满排油分支油道二,一部分油液通过回油通道三持续进入到油腔三172中并压动驱动活塞杆171反向运动,驱动活塞杆171另一侧的油液通过进油通道三、排油分支油道一从排油总油道中排出。
优选的,所述油孔三44之间的连线与进油孔四45之间的连线垂直。
优选的,该夹具还包括用于检测移动钳座11的水平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一,配合外接的控制器,实现对移动钳座11较为精准的控制。
优选的,该夹具还包括用于检测移动钳座11的竖直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二,配合外接的控制器,实现对移动钳座11较为精准的控制。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铣床,包括具有铣刀以及铣床夹具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床夹具包括设置于第一坐标轴上的一对第一夹紧装置(1)、设置于第二坐标轴上的一对第二夹紧装置(2),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均位于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的相交点a与铣刀在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1)包括可延第一坐标轴方向移动的移动钳座(11)、设在所述移动钳座(11)上的具有油腔一(15)的嵌体支座(12)、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上的嵌槽(13)、设在所述油腔一(15)中的且部分露出于所述油腔一(15)的活塞杆一(14)、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中的和所述油腔一(15)连通的进油通道一(121)与回油通道一(122)、设在所述嵌槽(13)中的和所述活塞杆一(14)连接的第一夹持座(16),所述活塞杆一(14)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坐标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夹持座(16)包括底部支承部一(161)、设在所述底部支承部一(161)上的和所述活塞杆一(14)固定连接的侧夹持部一(1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一(121)竖直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顶部,所述回油通道一(122)水平开设在所述嵌体支座(12)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钳座(11)的上表面至少设置有2个抬升活塞杆(111),所述嵌体支座(12)中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相应所述抬升活塞杆(111)的竖活塞腔(123)及和所述竖活塞腔(123)连通的进油通道二(124)与回油通道二(1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承部一(161)包括支承主体(1611)、竖直开设在所述支承主体(1611)上的竖直油腔(1612)、设置在所述竖直油腔(1612)中的竖直推送活塞杆(1613)、固定安装在竖直推送活塞杆(1613)上的底部支承板(1614),所述支承主体(1611)具有与所述嵌槽(13)的两侧壁相抵的一对侧抵面(16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夹持部一(162)的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嵌槽(13)中的上活塞缸(181),所述上活塞缸(181)中设置竖向活塞杆(182),所述竖向活塞杆(182)上设置有下压板(1821),所述上活塞缸(181)通过可调连接架(183)与支承主体(1611)连接,所述支承主体(1611)上相应开设有多个可调连接孔(184),所述可调连接孔(184)沿第一坐标轴方向分布;所述可调连接架(183)为对称结构,对称分布在侧夹持部一(16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一(14)中设置有具有进油孔一(141)的内活塞腔(142),所述进油孔一(141)和所述进油通道一(121)连通,所述内活塞腔(142)中设置具有进油孔二(143)、出油口(1431)的固定阀芯(144),所述固定阀芯(144)固定设置在所述嵌体支座(12)中,所述固定阀芯(144)中还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油孔二(143)和出油口(1431)的阀芯滑动通道(145),所述阀芯滑动通道(145)中设置有控制所述出油口(1431)出油的滑动控制阀芯(146),所述出油口(1431)分别和所述竖直油腔(1612)以及上活塞缸(18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主体(1611)的底部设置有和所述竖直油腔(1612)连通的排油头一(1616);所述侧夹持部一(162)中设置有和所述出油口(1431)连接的出油分流通道一(1621)与出油分流通道二(1622),所述出油分流通道一(1621)与所述竖直油腔(1612)连通,所述出油分流通道二(1622)通过导油软管(147)与所述上活塞缸(18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2)包括固定钳座(21)、设在所述固定钳座(21)上的具有油腔二(24)的固定嵌体支座(22)、设置在所述油腔二(24)中的且部分露出于所述油腔二(24)的活塞杆二(23)、设在所述固定嵌体支座(22)上的和所述油腔二(24)连通的进油管(25)以及回油管(26)、和所述活塞杆二(23)连接的第二夹持座(27),所述活塞杆二(23)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坐标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夹持座(27)包括底部支承部二(271)、和所述底部支承部二(271)连接的侧夹持部二(27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2)还包括用于对活塞杆二(23)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28),所述导向机构(28)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钳座(21)中的导向槽(281)、设在所述导向槽(281)中且和所述第二夹持座(27)连接的导向杆(282)。
CN201910174293.8A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型铣床 Active CN109894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4293.8A CN109894656B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型铣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4293.8A CN109894656B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型铣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4656A true CN109894656A (zh) 2019-06-18
CN109894656B CN109894656B (zh) 2020-10-20

Family

ID=6694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4293.8A Active CN109894656B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型铣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465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0815A (en) * 1967-09-15 1971-08-24 Index Werke Kg Hahn And Tessky Setting arrangem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positioning of cross-slides in machine tools for treatment of round workpieces
CN2832414Y (zh) * 2005-10-23 2006-11-01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左、后钳体铣圆弧夹具
CN204818206U (zh) * 2015-08-04 2015-12-02 高丽英 一种改进型立卧铣床
CN108381234A (zh) * 2018-05-08 2018-08-10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箘型叶片加工夹具及夹持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0815A (en) * 1967-09-15 1971-08-24 Index Werke Kg Hahn And Tessky Setting arrangem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positioning of cross-slides in machine tools for treatment of round workpieces
CN2832414Y (zh) * 2005-10-23 2006-11-01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左、后钳体铣圆弧夹具
CN204818206U (zh) * 2015-08-04 2015-12-02 高丽英 一种改进型立卧铣床
CN108381234A (zh) * 2018-05-08 2018-08-10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箘型叶片加工夹具及夹持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杰: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28 February 2014, 国防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4656B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6576B2 (en) Machining unit
CN202317647U (zh) 汽车摇臂自动装配机
CN206967274U (zh) 硅棒装卸装置及硅棒多工位加工机
CN209223225U (zh) 一种立式钻床
CN109894656A (zh) 一种新型铣床
CN105883335B (zh) 一种差速器工件输送装置
CN109894894A (zh) 一种多功能铣床夹具
CN201016981Y (zh) 一种酶标洗板机
CN207807109U (zh) 一种铣钻一体机
CN103769964A (zh) 瓦形磁体外圆弧面精磨削机
CN215293858U (zh) 管道接驳对准装置
CN207386964U (zh) 水龙头的手柄上料组装机构
CN109570947A (zh) 一种割草机滚刀片自动插装装置
CN208428160U (zh) 一种模具加工定位夹紧装置
CN104191291B (zh) 转向机壳体夹具
CN206435966U (zh) 单向器星轮自动化装配装置的装配机构
CN207331322U (zh) 服装厂用熨衣装置
CN207952820U (zh) 一种三通管主管自动倒角除毛刺设备
CN206748014U (zh) 一种新型数控铣床夹具
CN204868255U (zh) 新型板材机械加工夹具
CN220050177U (zh) 一种电机轴生产用开槽装置
CN21931123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管道定位装置
CN208409134U (zh) 一种精密阀座一体化加工设备
CN208261146U (zh) 用于生物识别芯片的自动点胶机
CN216500380U (zh) 三轴点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30

Address after: 313000 Room 201, floor 2, unit 3, building 1,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dispensing market, No. 28, Huanzhuang Road, Kangshan stree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zhou JIURU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300 no.759, Erhuan East Road, Wuxing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