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9225B - 载波聚合信号发射与接收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信号发射与接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9225B
CN109889225B CN201811479518.2A CN201811479518A CN109889225B CN 109889225 B CN109889225 B CN 109889225B CN 201811479518 A CN201811479518 A CN 201811479518A CN 109889225 B CN109889225 B CN 109889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carrier
digital
anal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95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9225A (zh
Inventor
吴承贤
罗启伦
巴罗塞姆·成
李在训
李宗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89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9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9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9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38Special circuits to enhance selectivity of receiv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covered by H03D
    • H03D2200/0041Functional aspects of demodulators
    • H03D2200/0066Mi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载波聚合信号发射与接收。提供了一种射频集成芯片(RFIC)和包括所述RFIC的无线通信装置。被配置为接收至少具有第一载波信号和第二载波信号的载波聚合的接收信号的RFIC,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和第二载波接收器,其中,第一载波接收器和第二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从接收信号分别产生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和第二数字载波信号。锁相环(PLL)可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输出到第一载波接收器和第二载波接收器,第一载波接收器和第二载波接收器可分别包括分别使用第一频率信号和第二频率信号对接收信号的频率转换的第一模拟混频器和第二模拟混频器。第一载波接收器和第二载波接收器中的每一个还可包括在数字域对接收信号的频率进一步转换的数字混频器。

Description

载波聚合信号发射与接收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序列号为10-2017-0166194的韩国专利申请和于2018年8月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序列号为10-2018-0090411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这两个申请的公开通过全部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构思一般涉及一种射频集成芯片(RFIC)和无线通信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被配置为使用载波聚合来收发信号的RFIC和包括所述RFIC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载波聚合(CA)是指用于在无线通信装置之间传输信号的单个传输路径上的多个载波的聚合。经由一个调制载波发射的信号能量的频率范围可称为频道。使用CA,无线装置可通过同时处理可各自承载各自的数据的多个载波,在包含多个频道的给定无线信道上发送/接收更大量的数据。
利用CA,可对发送数据的频道进行不同地布置。无线通信装置的具有CA功能的发射器、接收器或收发器可由被设计为支持各种频道布置的多个单载波接收器、发射器或收发器(这里称为“载波发射器”、“载波接收器”或“载波收发器”)组成。
此外,可利用被配置为支持固定频率的锁相环(PLL),使得多个载波发射器和/或载波接收器可处理信息信号。对于许多当前设计,由于多个载波发射器和载波接收器使用独立的PLL,因此PLL在芯片中占据大的面积,并且PLL的功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射频集成芯片(RFIC)和包括所述RFIC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RFIC被配置为使用单个锁相环(PLL)支持多个载波发射器和多个载波接收器中的每一个的频率信号。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接收至少由第一载波信号和第二载波信号组成的接收信号的RFIC。所述RFIC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第二载波接收器和PLL。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从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产生与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相应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包括:第一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模拟域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及第一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进一步转换并且输出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所述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二部分并且从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二部分产生与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相应的第二数字载波信号。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包括:第二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模拟域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及第二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进一步转换并且输出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所述PLL被配置为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和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使用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二频率信号来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并且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使用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三频率信号来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发射载波聚合信号的RFIC。所述RFIC包括第一载波发射器、第二载波发射器和锁相环(PLL)。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并且从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产生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包括:第一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及第一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模拟域对从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导出的第一模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所述第二载波发射器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数字载波信号并且从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产生第二发射信号。所述第二载波发射器包括:第二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及第二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模拟域对从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导出的第二模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所述PLL被配置为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和所述第二载波发射器。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使用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二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模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并且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使用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三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二模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接收至少由第一载波信号和第二载波信号组成的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RFIC,其中,所述RFIC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从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产生产生与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相应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第二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二部分并且从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二部分产生产生第二数字载波信号;PLL,被配置为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和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以及调制解调器(MODEM),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进行下变频,然后对经过下变频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和经过下变频的第二数字载波信号进行解调。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包括:第一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使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信号产生的第二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包括:第二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使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信号产生的第三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或操作,其中: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射频集成芯片(RFIC)的框图;
图3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4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操作载波接收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图5B和图5C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操作模拟接收电路的方法的曲线图;
图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8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9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1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1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1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18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的框图;
图19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射频集成芯片(RFIC)”是指这样的芯片(一小片半导体材料):在该芯片内集成了多个电路组件,其中,这些电路组件中的至少一些电路组件可在RF频率下操作。
这里,“载波聚合信号”是指多载波信号。术语“载波接收器”是指用于接收并处理载波聚合的接收信号内的与至少单个载波相关联的信号能量的接收器电路。“载波发射器”是指用于在发射路径中处理并输出载波聚合的发射信号的与至少单个载波相关联的信号能量的发射器电路。在发射路径和接收路径中的处理可包括放大、滤波、频率转换和D/A或A/D转换。
这里,“混频”信号可指由混频器输出的针对混频器的输入信号进行频率转换后的信号。
这里,为简洁起见,任何信号、电压或其他变量可仅通过其先前引入的图标来可互换地表示。例如,“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可仅简称为“RS_1”或“信号RS_1”;“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可仅简称为“RS_M1”或“信号RS_M1”;等。类似地,为简洁起见,部分用图标标识并具有基本功能的但是与具有增强术语(诸如,“第一”、“第二”、“接收”、“发射”等)的其他类似功能组件不同的组件(诸如,滤波器或混频器)随后可仅简称为其功能名称+其图标。例如,“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随后可称为“滤波器114”;“第一数字混频器117”随后可称为“混频器117”等。
这里,将可互换地使用术语“接收的信号”和“接收信号”。将可互换地使用“发射的信号”和“发射信号”。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框图。无线通信装置1可以是用于接收和/或发射载波聚合信号的任何类型的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1的一些示例包括基站(BS)、接入点(AP)、用户设备(UE)和客户端装置。UE是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或固定无线通信设备,并且可将UE称为终端设备、移动站(MS)、移动终端(MT)、用户终端(UT)、用户站(SS)、无线装置或手持装置。BS可以是被配置为与UE和/或另一BS通信的固定站。可将BS称为节点B、演进的节点B(eNB)或基站收发器系统(BTS)。AP可基于无线保真(WiFi)通信协议与一个或更多个客户端装置形成通信连接。
无线通信装置1可使用天线Ant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接收的信号RS(可互换地,“接收信号”)。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TE)系统、LTE-advance(LTE-A)系统、码分多址(CDMA)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WiFi系统、蓝牙系统、低功耗蓝牙(BLE)系统、ZigBee系统、近场通信(NFC)系统、磁安全传输系统、射频(RF)系统和体域网(BAN)系统。
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可使用无线通信网络彼此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可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并且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例如,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使用各种调制方法和频谱分配方法(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来发射信息。
这里,“载波信号”是调制载波,即,在包含载波频率的频带上包含频谱能量的带限信号。载波聚合是这样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多个载波信号被合并在无线通信信号内,从而形成“载波聚合信号”。每个载波信号可在载波聚合信号的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占据各自的带宽。由于每个载波信号承载信息,因此与单载波系统相比,载波聚合的使用可使数据传输速率和/或其他性能效益增加。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装置1包括RFIC 10和调制解调器(MODEM)20,其中,RFIC 10可包括多个载波接收器(例如,110、120和130)和锁相环(PLL)200。尽管在图1中仅示出接收器电路,但是RFIC 10还可包括随后描述的用于产生载波聚合的发射信号的发射器电路。在其他实施例中,装置1可使用传统的发射器电路,或者仅是接收装置并且省略发射器电路。在接收时,RFIC 10接收包括n个载波信号CS1到载波信号CSn的载波聚合的接收信号RS,其中,n是两个或更多个并且可取决于特定的应用或特定的协议。PLL200可向载波接收器110、载波接收器120和载波接收器130中的每一个输出“第一频率”信号FS1,其中,第一频率信号FS1是具有以第一固定频率振荡的正弦波、方波或其他形状波形的信号。PLL 200可以是被配置为保持输出信号的频率恒定的反馈电路。PLL 200可固定调节点以便避免相位抖动并且向载波接收器110、载波接收器120和载波接收器130中的每一个输出稳定的第一频率信号FS1。
载波接收器110、载波接收器120和载波接收器130中的每一个可通过信号划分器5从天线Ant接收接收信号RS的一部分,其中,信号划分器5将来自于天线的接收信号RS划分为多个信号部分,每个信号部分是接收信号RS的衰减版本。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可将由各个载波接收器接收到的接收信号RS的这些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仅称为接收信号RS。载波接收器110、载波接收器120和载波接收器130中的每一个可对接收信号RS进行频率转换(例如,下变频)。在其他实施例中,提供多个天线并且省略信号划分器5,其中,每个天线接收接收信号RS并且将其提供给各个载波接收器110、载波接收器120或载波接收器130。载波接收器110、载波接收器120和载波接收器130中的每一个可通过不同的各自的频移(量)对接收信号RS进行频率转换。在频率转换之后,可通过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一个或更多个时钟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载波信号CS1到载波信号CSn进行采样。每个时钟信号可以是正弦波、方波或其他形状的波形。
在示例中,第一载波接收器110可对接收信号RS内的第一载波信号CS1进行采样,并且产生包含第一载波信号CS1的基带信息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为此,在对接收信号RS进行采样和数字混频之前,第一载波接收器110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第二固定频率信号,通过第一偏移对接收信号RS进行频率转换。换句话说,第二频率信号可用作用于在模拟域进行频率转换的本地振荡器(LO)信号。还可使用第二频率信号作为用于采样的时钟信号对载波信号CS1进行采样。
第二载波接收器120可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二载波信号CS2进行采样,并且产生包含第二载波信号CS2的基带信息的第二数字载波信号CS2-d。这里,第二载波接收器可使用第三频率信号来通过与第一偏移不同的第二偏移进行频率转换。换句话说,第三频率信号可用作用于进行频率转换的本地振荡器(LO)信号。第三频率信号还是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还可使用第三频率信号作为用于采样的时钟信号对载波信号CS2进行采样。
根据本发明构思,载波接收器110、载波接收器120和载波接收器130中的每一个可基于从一个PLL 200接收到的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不同的各自的固定频率信号,并且还使用产生的固定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载波信号CS1到载波信号CSn进行采样。也就是说,载波接收器110、载波接收器120和载波接收器130可彼此共享一个PLL 200。因此,可减少PLL 200的数量,并且可减小多个PLL 200的面积以及所另外消耗的功耗。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的框图。RFIC 10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第二载波接收器120和PLL 200。第一载波接收器110可包括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第一ADC115、第一数字接收电路116和第一分频器118。第二载波接收器120可包括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第二ADC 125、第二数字接收电路126和第二分频器128。第二载波接收器120的操作可与第一载波接收器110的操作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其冗余描述。
PLL 200可产生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FS1并且向第一分频器118和第二分频器128输出第一频率信号FS1。第一分频器118可将第一频率信号FS1的第一频率除以第一除子,从而产生具有第二固定频率的第二频率信号FS2。第二分频器128可将第一频率信号FS1的第一频率除以第二除子,从而产生具有第三固定频率的第三频率信号FS3。在实施例中,第一除子与第二除子不同,使得第二频率与第三频率不同。此外,第二频率可与相应于第一载波信号CS1的第一信道相应,并且第三频率可与相应于第二载波信号CS2的第二信道相应。例如,可将第二频率和第三频率设置为使得在各自的载波接收器中,在各自的模拟混频操作之后,第一载波信号和第二载波信号被下变频到相同的低频带。在示例中,分频器118的第一除子和分频器128第二除子中的至少一个是2或更大的整数。在另一示例中,第一除子和第二除子中的至少一个是大于1的非整数。
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可接收接收信号RS,使用第二频率信号FS2处理接收信号RS,从而产生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接收信号RS和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具有连续幅度的模拟信号。此外,如下面将参照图3描述的,接收信号RS的处理可包括在模拟域对接收信号RS进行混频、滤波和放大。
第一ADC 115可接收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并且通过对信号RS_A1进行采样和量化来产生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在实施例中,ADC 115可使用沿路径141提供的作为时钟信号的信号FS2对信号RS_A1进行采样。在这种情况下,信号FS2既用作用于在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内进行下变频的LO信号,也用作用于采样的时钟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ADC 115可使用作为时钟信号的信号FS1或者通过使用另一时钟信号对信号RS_A1进行采样。
第一数字接收电路116可接收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处理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从而产生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可以是表示由载波信号CS1承载的信息的比特序列,诸如,调制包络线的表示,其中,通过调制包络线对载波信号CS1的载波进行调制。
以类似的方式,第二载波接收器120可处理信号RS以导出第二数字载波信号CS2-d。在该处理中,ADC 125可使用作为时钟信号的信号FS3(经由路径142提供)对第二模拟接收信号RS_A2进行采样。这产生第二数字接收信号RS_D2,其中,所述第二数字接收信号RS_D2由数字接收电路126转换为第二数字载波信号CS2-d。
根据本发明构思,第一载波接收器110和第二载波接收器120可从共同的PLL 200接收第一频率信号FS1,并且使用通过对第一频率信号FS1的第一频率进行分频而获得的频率信号在模拟域处理第一频率信号FS1,使得可减小多个PLL 200所另外分配的面积和功耗。
图2示出两个载波接收器110和120共享一个PLL 200的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三个或更多个载波接收器彼此共享一个PLL 200。
图3是图2的RFIC 10的框图,进一步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对模拟接收电路和数字接收电路的示例配置。将省略关于图2的冗余描述。
图3的RFIC 10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第二载波接收器120和PLL 200。第一载波接收器110可包括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第一ADC 115、第一数字接收电路116和第一分频器118。第二载波接收器120可包括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第二ADC 125、第二数字接收电路126和第二分频器128。
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可包括第一接收放大器112、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和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并且第一数字接收电路116可包括第一数字接收混频器117。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可包括第二接收放大器122、第二模拟接收混频器123和第二模拟接收滤波器124,并且第二数字接收电路126可包括第二数字接收混频器127。第二载波接收器120的操作可与第一载波接收器110的操作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第一接收放大器112可放大接收信号RS并且产生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在示例中,第一接收放大器112可以是低噪声放大器(LNA)。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可接收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和第二频率信号FS2,基于第二频率信号FS2对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的频带进行转换,并且产生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如上所述,这里的“混频”信号是指已经由混频器进行频率转换的信号)。这里,对信号的频带进行转换是指对信号的所有频率分量进行移动,从而产生基本没有失真的频移信号。在实施例中,第二频率信号FS2可以是以固定的第二频率振荡的信号,并且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可基于第二频率对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进行下变频,从而将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放置在预定信道中。信号RS_M1可具有比信号RS的相应频率分量低等于信号FS2的频率的量的频率分量(如果信号RS以X MHz为中心且FS2的频率为Y MHz,则信号RS_M1可以以Z=(X-Y)MHz为中心)。
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可对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进行滤波并且产生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尽管图3示出了滤波器114和滤波器124中的每一个作为低通滤波器(LPF),但是它们可各自可选地是带通滤波器(BPF)或高通滤波器(HPF)。
第一ADC 115可通过对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进行采样和量化来产生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第一数字接收混频器117可在数字域计算地对信号RS_D1的频带进行转换,以便产生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并且向调制解调器(参照图1中的20)输出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为此,数字混频器117可对包含信号RS_D1的数字样本执行数字信号处理。这产生可由表示载波信号CS1的基带信号能量的数字样本组成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然后,可由调制解调器通过计算对这些基带信号能量的样本进行解调,以恢复由载波信号CS1承载的原始数据。因此,根据本发明构思,可使用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和第一数字接收混频器117,使用两步混频过程对接收信号的频带进行精细地转换。因此,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的频率转换可以是通过粗略频移的粗略频率转换,第一数字接收混频器117的频率转换可以是通过精细频移的精细频率转换,其中,精细频移小于粗略频移。第二载波接收器120同样可使用两步混频过程来产生第二数字载波信号CS2-d。
图4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操作载波接收器110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3和图4,载波接收器110可放大接收信号RS并且产生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S110)。载波接收器110可基于从PLL 200接收到的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第二频率信号FS2(S120)。载波接收器110可使用第二频率信号FS2来对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的频带进行转换,并且产生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S130)。载波接收器110可对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进行滤波并且产生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S140)。载波接收器110可对RS_A1进行采样并且产生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S150)。载波接收器110可在数字域对RS_D1的频带进行转换并且产生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S160)。
图5A、图5B和图5C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操作模拟接收电路的方法的曲线图。在图5A到图5C中,横坐标表示频率freq,并且纵坐标表示功率强度PWR。
参照图3和图5A,在载波接收器110内,第一接收放大器111可放大接收信号RS并且产生包括第一载波信号CS1和第二载波信号CS2的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包括在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中的第一载波信号CS1可被布置在第一信道CH1中,并且第二载波信号CS2可被布置在第二信道CH2中。
参照图3和图5B,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可使用具有第二频率f2的第二频率信号FS2来对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的频带进行转换,并且产生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包括在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中的第一载波信号CS1可位于预定信道PC中,其中,预定信道PC可以是比第一信道CH1低f2Hz的信道。
参照图3和图5C,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可对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进行滤波并且产生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在实施例中,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可滤除在预定信道PC外部的信号(消除除预定信道PC内的信号之外的信号)。在图5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可消除包括在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中的第二载波信号CS2,并且产生仅包括第一载波信号CS1的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
以类似的方式,在载波接收器120内,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可通过等于f3Hz的频移来对接收信号RS的频带进行转换,以便将第二载波信号CS2放置在预定信道内。根据分频器128的除子,该预定信道可以与信道PC相同或不同,并且可滤除在信道外部的信号以促使恢复由第二载波信号CS2承载的信息。
图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a的框图。在该示例中,在每个载波接收器内的模拟频率转换的量可以是动态可选的。将省略关于图3的冗余描述。
参照图6,RFIC 10a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a、第二载波接收器120a和PLL200a。第一载波接收器110a可包括第一接收放大器112a、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a、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a、第一ADC 115a、第一数字接收混频器117a、第一分频器118_1a、第二分频器118_2a、第三分频器118_3a和第一频率切换器118_4a。第二载波接收器120a可包括第二接收放大器122a、第二模拟接收混频器123a、第二模拟接收滤波器124a、第二ADC 125a、第二数字接收混频器127a、第四分频器128_1a、第五分频器128_2a、第六分频器128_3a和第二频率切换器128_4a。第二载波接收器120a的操作可与第一载波接收器110a的操作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其冗余描述。
第一分频器118_1a可基于接收到的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频率信号FS2。第二分频器118_2a可基于接收到的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具有第三频率的第三频率信号FS3。第三分频器118_3a可基于接收到的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具有第四频率的第四频率信号FS4。第一频率切换器118_4a可基于第一频率选择信号Sig_FS1向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a输出第二频率信号FS2、第三频率信号FS3和第四频率信号FS4中的一个。在示例中,第二频率可高于第三频率,并且第三频率可高于第四频率。
根据实施例,第一载波接收器110a可基于第一频率选择信号Sig_FS1选择性地对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的频带进行转换。结果,第一载波接收器110a可基于第一频率选择信号Sig_FS1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目标载波信号进行选择性地采样。
图6示出了由包括在第一载波接收器110a中的多个分频器(例如,分频器118_1a、分频器118_2a和分频器118_3a)输出的多个频率信号(例如,频率信号FS2、频率信号FS3和频率信号FS4)与由包括在第二载波接收器120a中的多个分频器128_1a、128_2a和128_3a输出的多个频率信号(例如,频率信号FS5、频率信号FS6和频率信号FS7)不同的示例。在可选的示例中,由分频器128_1a、分频器128_2a和分频器128_3a输出的频率信号FS2、频率信号FS3和频率信号FS4和由分频器128_1a、分频器128_2a和分频器128_3a输出的频率信号FS5、频率信号FS6和频率信号FS7的相应的频率信号可具有相同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选择不同的各个分频器,每个载波接收器110a、120a中的频率转换的量仍然可彼此不同。
在可选的示例中,每个载波接收器110a、110b中的分频器的数量可以多于或少于三个。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果每个载波接收器中的分频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和控制信号(未示出)选择性地输出多个频率信号中的一个,则可去除切换器118_4a和切换器128_4a。
图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b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2的冗余描述。
参照图7,RFIC 10b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b、第二载波接收器120b和PLL200b。第一载波接收器110b还可包括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b、第一ADC 115b、第一数字接收电路116b、第一分频器118b和第三分频器119b。第二载波接收器120b可包括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b、第二ADC 125b、第二数字接收电路126b、第二分频器128b和第四分频器129b。第二载波接收器120b的操作可与第一载波接收器110b的操作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其冗余描述。
第三分频器119b可从PLL 200b接收第一频率信号FS1并且产生具有第四固定频率的第四频率信号FS4。第一ADC 115b可使用第四频率信号FS4作为时钟信号对第一模拟接收信号RS_A1进行采样,并且产生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在实施例中,第四频率信号FS4可与第二载波接收器120b的第五频率信号FS5具有相同的频率。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FS4具有与信号FS5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ADC 115b和第二ADC 125b中的至少一个直接从PLL 200b接收第一频率信号FS1,并且使用第一频率信号FS1作为时钟信号执行ADC操作,而不使用信号FS4或信号FS5作为时钟信号。在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ADC115b和第二ADC 125b中的仅一个而非两者与各个模拟接收电路111b或121b共享PLL 200b。
图8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c的框图。在该实施例中,可在数字域而不是在模拟域执行频率转换信号的滤波。将省略关于图3的RFIC的冗余描述。
参照图8,RFIC 10c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c、第二载波接收器120c和PLL200c。第一载波接收器110c可包括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c、第一ADC 115c、第一数字接收电路116c和第一分频器118c。第二载波接收器120c可包括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c、第二ADC125c、第二数字接收电路126c和第二分频器128c。
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c可包括第一接收放大器112c和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c。第一数字接收电路116c可包括第一数字接收滤波器114c和第一数字接收混频器117c。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c可包括第二接收放大器122c和第二模拟接收混频器123c。第二数字接收电路126c可包括第二数字接收滤波器124c和第二数字接收混频器127c。第二载波接收器120c的操作可与第一载波接收器110c的操作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其冗余描述。
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c可基于第二频率信号FS2对第一放大接收信号RS1的频带进行转换,从而产生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第一ADC 115c可对第一混频接收信号RS_M1进行采样并且产生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第一数字接收滤波器114c可在数字域对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进行滤波,从而产生第三数字接收信号RS_D3。第一数字接收混频器117c可在数字域对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3的频带进行转换,从而产生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示例发射器部分的框图。将省略图1所示的相同元件的冗余描述。如以上在图1的讨论中所提到的,RFIC 10可包括载波接收器和/或载波发射器;图10的RFIC 10至少包括载波发射器。无线通信装置1可包括RFIC 10和调制解调器20,其中,RFIC 10可包括多个载波发射器(例如,第一载波发射器310、第二载波发射器320和第三载波发射器330)和PLL 200。如上所述,载波发射器表示被配置为处理并且发射载波聚合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信号的发射器电路。PLL 200可向第一载波发射器310、第二载波发射器320和第三载波发射器330中的每一个输出第一频率信号FS1。
第一载波发射器310、第二载波发射器320和第三载波发射器330中的每一个可从调制解调器20接收多个数字载波信号CS1-d到数字载波信号CSn-d,并且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各自的固定频率信号对多个载波信号CS1-d到载波信号CSn-d进行处理(例如,滤波、混频和上变频、和/或放大)。可通过使用组合器7将经过处理的信号组合来产生载波聚合的发射信号TS。每个数字载波信号CS1-d到CSn-d可以是经过调制的信息信号的数字样本流。在示例中,第一载波发射器310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第二频率信号来处理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并且第二载波发射器320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第三频率信号来处理第二数字载波信号CS2-d,从而产生第一模拟载波信号CS1和第二模拟载波信号CS2。可使用组合器7将第一载波信号CS1与第二载波信号CS2合并以产生可通过天线Ant发射的发射信号TS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构思,第一载波发射器310、第二载波发射器320和第三载波发射器330可基于从单个PLL 200接收到的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各自的目标频率信号,并且使用产生的频率信号(例如,在它们被转换为模拟形式之后)处理多个载波信号CS1到CSn。也就是说,第一载波发射器310、第二载波发射器320和第三载波发射器330可共享一个PLL 200。因此,可减少另外提供的PLL 200的数量,并且可减小这样的PLL 200的面积和功耗。
图10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3和图9的冗余描述。
参照图10,RFIC 10可包括第一载波发射器310、第二载波发射器320和PLL 200。第一载波发射器310还可包括第一模拟发射电路311、第一DAC315、第一数字发射电路316、第一分频器318和第三分频器319。第二载波发射器320可包括第二模拟发射电路321、第二DAC325、第二数字发射电路326、第二分频器328和第四分频器329。
第一模拟发射电路311可包括第一发射放大器312、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313和第一模拟发射滤波器314。第一数字发射电路316可包括第一数字发射混频器317。第二模拟发射电路321可包括第二发射放大器322、第二模拟发射混频器323和第二模拟发射滤波器324。第二数字发射电路326可包括第二数字发射混频器327。第二载波发射器320的操作可与第一载波发射器310的操作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其冗余描述。
第一数字发射混频器317可在数字域对第一载波信号CS1-d的频带进行转换(例如,上变频),从而产生第一数字发射信号TS_D1。此外,第三分频器319可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第四频率信号FS4。第一DAC 315可接收第四频率信号FS4,并且使用第四频率信号FS4作为D/A转换的时钟信号从第一数字发射信号TS_D1产生第一模拟发射信号TS_A1。第一模拟发射滤波器314可对第一模拟发射信号TS_A1进行滤波并且产生第三模拟发射信号TS_A3。第一分频器318可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第二频率信号FS2。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313可使用第二频率信号FS2对第三模拟发射信号TS_A3的频带进行转换(例如,上变频),从而产生第一发射信号TS1。第一发射放大器312可放大第一发射信号TS1并且输出放大的第一发射信号TS1,其中,所述放大的第一发射信号TS1主要包含承载数字载波信号CS1-d的信息的载波信号CS1的频率。在示例中,第一发射放大器312可以是功率放大器(PA)。
如上所述,RFIC 10还可包括组合器(合并电路)7,其中,组合器7可被配置为将第一发射信号TS1与第二发射信号TS2合并,第二发射信号TS2主要包含与信号CS1的频带不同的频带中的载波信号CS2的频率。合并电路7可将从第一载波发射器310接收到的第一发射信号TS1与从第二载波发射器320接收到的第二发射信号TS2合并,产生载波聚合的发射信号TS,并且通过天线向外部输出产生的发射信号TS。
图10示出了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固定频率信号被输出到包括在第一载波发射器310中的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313和第一DAC 315以及包括在第二载波发射器320中的第二模拟发射混频器323和第二DAC 325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可被应用于这样的实施例中: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频率信号以与图3类似的方式仅被输出到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313和第二模拟发射混频器323。在这种情况下,用于通过DAC 315和DAC 325进行D/A转换的时钟信号可在别处获得。
此外,图10示出了通过第一分频器318和第二分频器328产生的频率信号FS2和频率信号FS3分别被输出到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313和第二模拟发射混频器323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可被应用于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分频器产生的多个频率信号中的任何一个频率信号以与图6的接收路径实施例类似的方式被选择性地(在任何给定时间)输出到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313和第二模拟发射混频器323。
此外,图10示出了第一模拟发射电路311和第二模拟发射电路321分别包括第一发射放大器312和第二发射放大器322、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313和第二模拟发射混频器323、以及第一模拟发射滤波器314和第二模拟发射滤波器324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可被应用于这样的实施例中:以与图8的接收路径实施例类似的方式,第一模拟发射电路311和第二模拟发射电路321分别包括第一发射放大器312和第二发射放大器322以及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313和第二模拟发射混频器323,同时第一数字发射电路316和第二数字发射电路326中的每一个包括数字发射滤波器和数字发射混频器。
图1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d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2和图10的冗余描述。RFIC 10d可包括多个载波接收器(例如,载波接收器110d、载波接收器120d和载波接收器130d)和多个载波发射器(例如,载波发射器310d、载波发射器320d和载波发射器330d)以及PLL 200d。此外,载波接收器110d、载波接收器120d和载波接收器130d中的每一个可包括模拟接收电路111d、ADC 115d、数字接收电路116d和第一分频器118d。载波发射器310d、载波发射器320d和载波发射器330d中的每一个可包括模拟发射电路311d、DAC 315d、数字发射电路316d和第二分频器318d。
PLL 200d可将第一频率信号FS1输出到载波接收器110d、载波接收器120d和载波接收器130d以及载波发射器310d、载波发射器320d和载波发射器330d中的每一个。第一分频器118d可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第二频率信号FS2,并且将第二频率信号FS2输出到模拟接收电路111d。第二分频器318d可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第三频率信号FS3,并将第三频率信号FS3输出到模拟发射电路311d。
图11示出了所有载波接收器110d、120d和130d以及所有载波发射器310d、320d和330d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进行操作的实施例。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载波接收器110d、载波接收器120d和载波接收器130d中的一些而非全部以及载波发射器310d、载波发射器320d和载波发射器330d中的一些而非全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进行操作。
图1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e的框图。将省略与参照图2相同的描述。
参照图12,无线通信装置1e可包括RFIC 10e和调制解调器20e。RFIC 10e还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e、第二载波接收器120e和PLL 200e,并且调制解调器20e可包括数字接收电路21e。第一载波接收器110e可包括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e、第一ADC 115e、第一分频器118e和第三分频器119e。第二载波接收器120e可包括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e、第二ADC125e、第二分频器128e和第四分频器129e。
不同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数字接收电路21e可位于调制解调器20e中。数字接收电路21e可在数字域对从第一ADC 115e接收到的第一数字接收信号RS_D1和从第二ADC 125e接收到的第二数字接收信号RS_D2进行处理(例如,混频或滤波),从而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1-d和数字载波信号CS2-d。然后可将这些数字载波信号输出到调制解调器处理电路27以进行解调。可选地,通过ADC 115e、ADC 125e的采样足以以适于直接解调的形式提供数字接收信号RS_D1和数字接收信号RS_D2,并且这些信号被直接路由到调制解调器处理电路27。注意,可在到调制解调器20f的各个信号路径上提供数字接收信号RS_D1和RS_D2。
图13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f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12的冗余描述。无线通信装置1f可包括RFIC 10f和调制解调器20f。在该示例中,调制解调器20f可包括数字接收电路21f,其中,数字接收电路21f可以以适合于直接解调的形式执行由RFIC 10f提供的数字载波信号CS1-d、数字载波信号CS2-d的解调。
RFIC 10f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f、第二载波接收器120f和PLL 200f,并且调制解调器20f可包括数字接收电路21f。第一载波接收器110f可包括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f、第一ADC 115f、第一分频器118f和第三分频器119f。第二载波接收器120f可包括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f、第二ADC 125f、第二分频器128f和第四分频器129f。此外,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f可包括第一接收放大器112f、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f和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f。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f可包括第二接收放大器122f、第二模拟接收混频器123f和第二模拟接收滤波器124f。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载波聚合的接收信号RS内的第一载波信号CS1和第二载波信号CS2可以是通过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114f或第二模拟接收滤波器124f滤波的信号。在这种滤波之后,模拟滤波信号RS_A1和模拟滤波信号RS_A2可分别主要由载波信号CS1和载波信号CS2组成。信号RS_A1和信号RS_A2分别通过ADC 115f和ADC 125f被A/D转换为数字载波信号CS1-d、数字载波信号CS2-d。在示例中,如上所述,数字接收电路21f可直接对信号CS1-d和信号CS2-d进行解调。可选地,数字接收电路21f包括至少一个数字混频器,用于在恢复原始数据的解调之前在数字域对信号CS1-d和信号CS2-d的频率进行数字转换(在这种情况下,调制解调器处理电路27可以是数字接收电路21f的一部分)。注意,可在到调制解调器20f的各个信号路径上提供数字信号CS1-d和数字信号CS2-d。
图14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g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13的冗余描述。
参照图14,无线通信装置1g可包括RFIC 10g和调制解调器20g。此外,RFIC 10g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g、第二载波接收器120g和PLL 200g,并且调制解调器20g可包括数字接收电路21g。第一载波接收器110g可包括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g、第一ADC 115g、第一分频器118g和第三分频器119g。第二载波接收器120g可包括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g、第二ADC 125g、第二分频器128g和第四分频器129g。此外,第一模拟接收电路111g可包括第一接收放大器112g和第一模拟接收混频器113g,并且第二模拟接收电路121g可包括第二接收放大器122g和第二模拟接收混频器123g。
在装置1g中,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和第二数字载波信号CS2-d可以是未滤波的信号。数字接收电路21g可包括至少一个数字混频器和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所述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可对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d和第二数字载波信号CS2_d进行滤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数字混频器可在数字域对第一数字载波信号CS1_d和第二数字载波信号CS2_d的频率进行转换。
图15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h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9的冗余描述。无线通信装置1h可包括RFIC 10h和调制解调器20h。此外,RFIC 10h可包括第一载波发射器310h、第二载波发射器320h和PLL 200h,并且调制解调器20h可包括数字发射电路21h。第一载波发射器310h可包括第一模拟发射电路311h、第一ADC 315h、第一分频器318h和第三分频器319h。第二载波发射器320h可包括第二模拟发射电路321h、第二ADC 325h、第二分频器328h和第四分频器329h。
不同于图9所示的实施例,装置1h的数字发射电路21h可位于调制解调器20h中。数字发射电路21h可在数字域对载波信号进行处理(例如,混频或滤波),并且输出经过处理的第一载波信号CS1-d和第二载波信号CS2-d。
图1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i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1的冗余描述。RFIC 10i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i、第二载波接收器120i、第三载波接收器130i、第四载波接收器140i、第一PLL 210i和第二PLL 220i。
第一PLL 210i可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FS1输出到第一载波接收器110i和第二载波接收器120i。第二PLL 220i可将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频率信号FS2输出到第三载波接收器130i和第四载波接收器140i。
第一载波接收器110i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一载波信号CS1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1-d。第二载波接收器120i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二载波信号CS2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2-d。第三载波接收器130i可使用基于第二频率信号FS2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三载波信号CS3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3-d。第四载波接收器140i可使用基于第二频率信号FS2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四载波信号CS4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4-d。
尽管图16示出了包括多个载波接收器的RFIC,但是图16的发明构思也可被应用于多个载波发射器。
图1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j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1的冗余描述。RFIC 10j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j、第二载波接收器120j、第三载波接收器130j、第四载波接收器140j、PLL 210j和分频器230j。
PLL 210j可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FS1输出到分频器230j、第一载波接收器110j和第二载波接收器120j。分频器230j可基于从PLL 210j接收到的第一频率信号FS1将具有第三频率的第三频率信号FS3输出到第三载波接收器130j和第四载波接收器140j。
第一载波接收器110j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一载波信号CS1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1-d。第二载波接收器120j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二载波信号CS2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2-d。第三载波接收器130j可使用基于第二频率信号FS2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三载波信号CS3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3-d。第四载波接收器140j可使用基于第二频率信号FS2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四载波信号CS4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4-d。
尽管图17示出了包括多个载波接收器的RFIC,但是图17的发明构思也可被应用于包括多个载波发射器。
图18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RFIC 10k的框图。将省略关于图1的冗余描述。RFIC 10k可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第二载波接收器120k、第一PLL 210k和PLL切换器240k。此外,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可包括第二PLL PLL2,并且第二载波接收器120k可包括第三PLLPLL3。
第一PLL 210k可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FS1输出到PLL切换器240k。PLL切换器240k可基于第一信号Sig1将第一频率信号FS1输出到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和第二载波接收器120k。
在PLL切换器240k基于第一信号Sig1将第一频率信号FS1输出到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和第二载波接收器120k的实施例中,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和第二载波接收器120k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频率信号分别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载波信号CS1和载波信号CS2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1-d和数字载波信号CS2-d。
在PLL切换器240k基于第一信号Sig1仅将第一频率信号FS1输出到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的实施例中,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可使用基于第一频率信号FS1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一载波信号CS1进行采样,并且第二载波接收器120k可使用由第三PLL PLL3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二载波信号CS2进行采样以产生数字载波信号CS1-d、数字载波信号CS2-d。
在PLL切换器240k基于第一信号Sig1不将第一频率信号FS1输出到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和第二载波接收器120k的实施例中,第一载波接收器110k可使用由第二PLL PLL2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一载波信号CS1进行采样,并且第二载波接收器120k可使用由第三PLL PLL3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来自于接收信号RS的第二载波信号CS2进行采样。尽管图18示出了包括多个载波接收器的RFIC,但是本发明构思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被应用于多个载波发射器。
图19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图。在示例系统中,根据示例实施例,家用小工具2100、家用电器2120、娱乐设备2140和AP 2200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用于发射/接收载波聚合信号的无线通信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家用小工具2100、家用电器2120,娱乐设备2140和AP 2200可一起构成物联网(IoT)网络系统。图19所示的各项通信设备仅是示例,并且将理解,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在其他类型的通信设备中。
家用小工具2100、家用电器2120、娱乐设备2140和AP 2200可使用根据上述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发射/接收载波聚合信号。在实施例中,家用小工具2100、家用电器2120、娱乐设备2140和AP 2200可包括被配置为彼此共享PLL的多个载波发射器和/或多个载波接收器。因此,可减小包括在家用小工具2100、家用电器2120、娱乐设备2140和AP 2200中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的面积和功耗。
在以上描述和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构思的典型示例实施例。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它们仅用于一般且描述性的意义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20)

1.一种被配置为接收至少由第一载波信号和第二载波信号组成的接收信号的射频集成芯片,所述射频集成芯片包括:
第一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从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产生与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相应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包括:第一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模拟域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及第一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进一步转换,并且输出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
第二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二部分并且从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二部分产生与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相应的第二数字载波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包括:第二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模拟域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及第二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进一步转换,并且输出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
锁相环,被配置为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和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
其中,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基于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二频率信号来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并且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基于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三频率信号来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一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从而产生具有第二频率的所述第二频率信号,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二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
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二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从而产生具有第三频率的所述第三频率信号,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三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
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基于所述第二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并且产生第一混频接收信号,并且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基于所述第三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并且产生第二混频接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三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并且产生具有与所述第二频率不同的第四频率的第四频率信号,并且基于第一频率选择信号将所述第二频率信号或所述第四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
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四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并且产生具有与所述第三频率不同的第五频率的第五频率信号,并且基于第二频率选择信号将所述第三频率信号或所述第五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一模拟接收滤波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预定频带对所述第一混频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并且产生第一模拟接收信号,
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二模拟接收滤波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预定频带对所述第二混频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并且产生第二模拟接收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模拟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从而产生第一数字接收信号,
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模拟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从而产生第二数字接收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和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中的至少一个基于通过对从所述锁相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产生的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模拟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产生所述第一数字接收信号,或对所述第二模拟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产生所述第二数字接收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三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具有第四频率的第四频率信号,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四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
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四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产生第五频率信号,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五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
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基于所述第四频率信号产生所述第一数字接收信号,并且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基于所述第五频率信号产生所述第二数字接收信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数字接收信号,对所述第一数字接收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从而产生并输出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所述第二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数字接收信号,对所述第二数字接收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从而产生并输出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一接收放大器,被配置为放大所述第一载波信号并且输出放大的第一载波信号,
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二接收放大器,被配置为放大所述第二载波信号并且输出放大的第二载波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从而产生第一混频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从而产生第二混频接收信号,
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混频接收信号产生第一数字接收信号;以及第一数字接收滤波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预定频带对所述第一数字接收信号进行滤波,从而产生第三数字接收信号,
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混频接收信号产生第二数字接收信号;以及第二数字接收滤波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预定频带对所述第二数字接收信号进行滤波,从而产生第四数字接收信号,
所述第一数字混频器对所述第三数字接收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从而产生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数字混频器对所述第四数字接收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从而产生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还包括:第一载波发射器,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包括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被配置为产生具有第三载波信号的第一发射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模拟发射混频器使用通过对从所述锁相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四频率信号来对所述第三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还包括:锁相环切换器,被配置为基于控制信号将从所述锁相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频率信号选择性地输出到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和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还包括:信号划分器,用于从天线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并且将所述接收信号划分为分别被提供给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和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信号具有第二固定频率,所述第三频率信号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频率不同的第三固定频率,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通过所述第二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带进行转换,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通过所述第三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带进行转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通过粗略的频移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并且所述第一数字混频器通过精细的频移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其中,所述精细的频移小于所述粗略的频移。
16.一种被配置为发射载波聚合信号的射频集成芯片,所述射频集成芯片包括:
第一载波发射器,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并且从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产生第一发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包括:第一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及第一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模拟域对从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导出的第一模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
第二载波发射器,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数字载波信号并且从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产生第二发射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发射器包括:第二数字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及第二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在模拟域对从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导出的第二模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
锁相环,被配置为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和所述第二载波发射器,
其中,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基于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二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模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基于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三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二模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数字混频器对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的频带进行上变频,从而产生第一数字发射信号,
所述第二数字混频器对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的频带进行上变频,从而产生第二数字发射信号,
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包括:第一数模转换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数字发射信号产生第一模拟发射信号;以及第一模拟发射滤波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预定频带对所述第一模拟发射信号进行滤波,
所述第二载波发射器包括:第二数模转换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数字发射信号产生第二模拟发射信号;以及第二模拟发射滤波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预定频带对所述第二模拟发射信号进行滤波。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射频集成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发射器还包括:第一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具有第二频率的所述第二频率信号,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二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
所述第二载波发射器还包括:第二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具有第三频率的所述第三频率信号,并且将所述第三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
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基于所述第二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发射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基于所述第三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二发射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
19.一种被配置为接收至少由第一载波信号和第二载波信号组成的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射频集成芯片,包括:第一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从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一部分产生与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相应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第二载波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二部分,并且从所述接收信号的第二部分产生与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相应的第二数字载波信号,以及锁相环,被配置为将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和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
调制解调器,被配置为在数字域对所述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数字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以提供经过下变频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和经过下变频的第二数字载波信号,并且对经过下变频的第一数字载波信号和经过下变频的第二数字载波信号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包括:第一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基于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产生的第二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并且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包括:第二模拟混频器,被配置为基于通过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产生的第三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一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具有第二频率的所述第二频率信号,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二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
所述第二载波接收器还包括:第二分频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频率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具有第三频率的所述第三频率信号,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三频率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
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基于所述第二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一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从而产生第一混频接收信号,并且所述第二模拟混频器基于所述第三频率信号对所述第二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从而产生第二混频接收信号。
CN201811479518.2A 2017-12-05 2018-12-05 载波聚合信号发射与接收 Active CN109889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166194 2017-12-05
KR10-2017-0166194 2017-12-05
KR1020180090411A KR102557997B1 (ko) 2017-12-05 2018-08-02 반송파 집적(Carrier Aggregation)을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RFIC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KR10-2018-0090411 2018-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9225A CN109889225A (zh) 2019-06-14
CN109889225B true CN109889225B (zh) 2022-04-05

Family

ID=6684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9518.2A Active CN109889225B (zh) 2017-12-05 2018-12-05 载波聚合信号发射与接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557997B1 (zh)
CN (1) CN109889225B (zh)
TW (1) TWI7616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67A (zh) * 1995-02-08 1996-10-23 索尼公司 发送机和收发机
US6194947B1 (en) * 1998-07-24 2001-02-27 Glob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c. VCO-mixer structure
US6314145B1 (en) * 1998-06-30 2001-11-06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Tracking carrier timing
CN1411651A (zh) * 1999-11-12 2003-04-16 Gct半导体公司 单片cmos发送机/接收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52708A (zh) * 2013-03-13 2014-09-17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成多个调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4276A (zh) * 2014-05-15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收发器中具有多个合成器的多路分集接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77351B1 (en) * 1998-07-30 2004-02-18 Motorola Semiconducteurs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US8295371B2 (en) * 2006-07-14 2012-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recei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542616B2 (en) * 2008-10-14 2013-09-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multiple signal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using frequency multiplexing and shared processing
JP5665074B2 (ja) * 2010-03-19 2015-02-04 シリコンライブラリ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られる無線送信機、無線受信機、無線送信方法、無線受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154078B2 (en) * 2010-12-23 2015-10-06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ver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channels
JP5974656B2 (ja) * 2012-06-14 2016-08-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GB2504973B (en) * 2012-08-15 2014-11-19 Broadcom Corp Receiver circuit
US20160294591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Alcatel-Lucent Usa Inc. Multichannel receiver
US9300337B2 (en) * 2013-12-20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nfigurable carrier-aggregation receiver and filter
DE102014114044B4 (de) * 2014-09-26 2024-02-29 Intel Corporation Eine Vorrich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m Erzeugen von Basisbandempfangssignalen
US9768797B2 (en) * 2015-03-12 2017-09-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ceiver for simultaneous signal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033443B2 (en) * 2016-04-15 2018-07-24 Alcatel-Lucent Usa Inc. MIMO transceiver suitable for a massive-MIMO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67A (zh) * 1995-02-08 1996-10-23 索尼公司 发送机和收发机
US6314145B1 (en) * 1998-06-30 2001-11-06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Tracking carrier timing
US6194947B1 (en) * 1998-07-24 2001-02-27 Glob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c. VCO-mixer structure
CN1411651A (zh) * 1999-11-12 2003-04-16 Gct半导体公司 单片cmos发送机/接收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52708A (zh) * 2013-03-13 2014-09-17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成多个调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4276A (zh) * 2014-05-15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收发器中具有多个合成器的多路分集接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66535A (ko) 2019-06-13
KR102557997B1 (ko) 2023-07-21
TW201931784A (zh) 2019-08-01
CN109889225A (zh) 2019-06-14
TWI761640B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903E1 (en)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and receiving method
US11031962B2 (en) Carrier aggregated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7567786B2 (en) High-dynamic-range ultra wide band transceiver
US7092676B2 (en) Shared functional block multi-mode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KR100635535B1 (ko) Ieee 802.15.4 무선통신을 지원하는 다중대역 지그비송수신기
US867613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pulling in multiple phase locked loops in multi-standard systems
JP2013529399A (ja) 受信機、送信機、フィードバックデバイス、送受信機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US20150244548A1 (en) Frequency adjustment of signals
CN101103538A (zh) 通信设备、多频带接收机及接收机
TWI789462B (zh) 支持載波聚合的射頻積體電路、其無線通訊裝置及非暫態處理器可讀儲存媒體
EP1627472B1 (en) Shared functional block multi-mode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KR100527844B1 (ko) 초고주파 송수신 장치
CN109889225B (zh) 载波聚合信号发射与接收
US7076217B1 (en) Integrated radio transceiver
US20150092636A1 (en) Single local oscillator architecture
US10951445B2 (en)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40286458A1 (e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method
JP2008098965A (ja) 無線通信機
CN114503454A (zh) 一种集成公共时钟锁相环的无线收发装置
Bourdi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 Overview
JOSHI Software Defined Radio
WO2001039383A2 (en) Integrated radio trans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